(5)不饮酒戒
甲、何谓饮酒罪?
依戒经说:「有二种酒:一是谷酒,一是木酒,木酒者,或用根、茎、叶、花果,或用种种药草、药种、杂作酒,而产生酒色、酒香、酒味,饮能醉人,是名为酒。若优婆塞尝酒入咽者,亦名为饮,犯罪。若饮谷酒,尝酒入咽者,亦犯罪;若饮酢酒,随尝入咽喉者,亦犯罪;若饮甜酒,随尝入咽喉者,亦犯罪;若吃曲能醉者,随尝入咽喉者,亦犯罪;若吃酒糟(俗称甜酒酿),随尝入咽者,亦犯罪;若饮酒淀,随尝入咽者,亦犯罪;若饮类似酒物之饮料,有酒色、酒香、酒味,能令人醉者,随尝入咽者,亦犯罪。」
由此可知,凡是喝了用谷物酿成的酒──谷酒、水果酿成的酒──果酒、药物酿成的酒──药酒、树木的根、茎、种、花、叶、果酿成的酒──木酒等等,能令你产生心神散乱、行为放逸,妨碍你学佛、修行、仪表的酒类,就叫做饮酒罪。
嗜酒之人,一闻酒的烟、味,酒性即兴,不能控制续发行为,故严格来说,连酒味亦应禁止嗅闻乃至喝了类似酒类的产品,如酒糟(甜酒酿)…..等,能令饮者喝了「神智不清」,亦犯酒戒。事实上,除了酒物,凡是能令人产生心神不宁、防碍修行的「乱性物品(如香烟等),都不得使用。」
乙、不饮酒戒的来源
为何佛制酒类为禁品,亦列为戒条之一。这当然是有其源由的。如戒经说:「佛在世时,当时有一位长老比丘莎伽陀,用神通降伏了一条专门在村庄作怪的恶龙,而受到民众的爱戴。那时有一位贫女,因为敬信长老降龙的美德,而用类似酒类的食物给长者吃。不料长者食后,离去不久,便醉倒在地,衣物狼藉,熟睡不觉。当时阿难随侍佛陀从彼处经过,见到这种情形,佛便集僧开示说:『圣人饮酒,尚有如此威仪失态的过失,何况是凡夫俗子!?而且凡夫在酒醉后,会犯下失言、误事、偷盗、杀人、奸淫等重大过失』。所以从今天开始,凡是已经皈依三宝的佛弟子,都不得饮酒,乃至仅是一滴如小草根沾上朝露的雨滴,都不能饮。」
这是佛最初制酒戒的原因。
丙、饮酒不犯戒的情形
如果你喝了只有酒色的饮料,或者其他的食品,而没有酒的香气及酒的味道,就不犯酒戒(以此类推)。
丁、饮酒的来世因果
大部分的人在酒醉后,会犯下种种的重大过失,而致使来世堕落地狱,受其酒过之报。未来投生为人,所生之处,亦会经常有机缘令你心智昏沉,身心不全,远离佛道。故凡是佛弟子皆应在有先见之明──「因中见果」的情况下,谨遵佛戒,不得饮酒。
4.结论
由此可知,学习五戒的根本意义,不仅是在「戒身」,进一步在「戒心」;因心念的启动,才会付诸行动,造下身、口不净的行为;尤其学菩萨持「心地戒」,更要在持戒时,深入「心戒」的学习,才能与菩萨的持戒法门相应。
事实上,以上所说的每一条戒,对现代的佛弟子来说,在很多环境下,都不易点滴不漏的守持,当知这是大家的「业障」,不能因不易守持,而不受戒。受了戒之后,每天诵戒,自然有「警惕」与「学习」及「督导」的作用;比没有受戒者,更能做到防非止恶、清净身心的效果。
我们看世间之人行善容易,持戒困难。在家居士修福容易,而对于清净身业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清净口业的不妄语以及清净身、口业的不饮酒等五戒,因人事、环境、习气因素,却很难尽行如法。不能守持五戒,纵然广修布施福德,难保来世仍能获得人身;纵得人身,虽生富贵之家,也有六根不全、短命夭折的危险。
事实上,皈依等同持戒,皈依与持戒是一体的。皈依而不持戒,便代表「你不懂皈依三宝的意义」,只是身皈依而心未皈依,身学佛而心未入道,尚未真正踏入佛门。
依优婆塞戒经卷三说:「居士求戒,若不能一次尽持五戒,可一戒一戒的向戒师求授,直到自认五戒能如法守持时,再尽受五戒,终身奉行,进而发愿如诸佛因地修行时,受持八关斋戒,誓愿以此『持戒心』,速断烦恼,速成佛道,必感来世行菩萨道时,六根具足,身心健全。」
而且一般而言,五戒是终身受持的戒法。八关斋戒在家居士守持不易,故先鼓励居士在六斋日(鬼神特别作乱有势时)发心行持八关斋戒(见天地本起经)。
如经上说:「若无大心,虽终身持戒,不如有大心人一日持戒也。」
这即是鼓励居士应该常常发心于佛七道场一日一夜向戒师求授八斋戒(或者先自己在家里学持八戒)。倘若居士果真能于一日一夜持八戒时,如诸佛「发成佛心」,种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享受、不放逸、不贪食美味(过午不食)」等步入佛道、解脱道的八种持戒之法,虽然尚未受持五戒,但是已经为自己创造了长远佛道上清净身、口、意三业的远因,若再发心求授五戒,更证明你在学佛间,有在「行」的上面「用心」,离本愿所说「在听闻佛名间,就能于生生世世的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获得六根具足、身心健全的果报」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