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无常的重要性
从佛教本身的角度而言,今生幸福重要也不是很重要。因为莲花生大师曰:“此生寿命仅为少许月,未来世间恒长无量故,来生之界不受任何苦,得乐之便应作取与舍。”与未来无量的漫长岁月相比,今生真是短暂的一瞬,为了来生不遭受任何痛苦,现在就要精进修行佛法。
细致观待,现前的生活条件即便有多么好,自己对生活多么充满信心,感觉多么满足,我们又能维持多长时间?又能享受多少年?别说多少年,下个月我们是否在世上真不知道。不仅仅我们周围的人,我相信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长命百岁,我作为一个导师,也祝愿所有人都健康长寿。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清醒一点,面对现实。我们身旁有多少亲朋好友已经接二连三地离我们而去?我想他们也希望自己福寿绵长,但是真的得偿所愿了吗?没有,都已经消失了。这就告诫我们一个真理:美好的愿望与真正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条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鸿沟。即便我们再不愿意,五十年后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必须放弃一切面对死亡,这是特定的事情。
无常随时都会降临在我们的身边,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作为在家居士,要担负家庭的责任,成办自己的事业,这些责任和事业当然需要去成办,但是修行,却更为重要。因为到达临终这一时刻,拯救我们灵魂的唯有生前所修的正法,那时纵然妻贤子孝、亲朋汇聚、金银满屋、声名显赫,对于减轻死亡的痛苦,可能起不了丝毫之作用。
往昔我在亚青寺讲法期间,看到一位老尼姑天天看着一张纸流泪。我想,这位老尼姑在哭什么呢?怎么天天都如此伤心?有一天,她把那张纸给我看。上面写的是她儿子弥留之际的话,都是临终之时多么痛苦,多么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不想离开他的母亲等等。虽然我没有见过她的儿子,也不认识她的儿子,但当我看到这张纸上的话时,我的内心也是非常非常凄凉的。
这些人已经过世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了。有时候真的要问问自己,当无常真正降临在我们身边,我们会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如果像世间人一样在无限痛苦和依恋中离开这个世界,即便我们今生曾经自以为多么成功,也只能说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在我们具备这么好的条件之时,离开这个世界时还为痛苦所缚,真的太不值得了。
当然,作为在家居士,暂时还不具备抛弃一切独自进入茅棚之中修法的福报和智慧,但是仍应尽可能地在一天当中抽时间多修一点法。即便一天只能念诵阿弥陀佛佛号,也要尽量多念诵一些。由于无始以来烦恼沉重的原因,可能每天念诵几遍佛号并没有很好的感受,但是决定有很大的功德。所以,还是尽量多修一点法。因为到达临终这一时刻,世间凡夫除了孤独面对可怕的死亡之外,没有丝毫之办法,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一想,我们身边已经有多少亲朋好友一个一个离我们而去,当时,作为他最亲近的人,面对即将逝去的他,除了眼睁睁地看着他呼出最后一口气,你又能说什么,做什么?等两天我们从人间消失的这一时刻,所有的亲朋好友恐怕也是这样——看我们断下最后一口气,紧接着帮我们处理后事,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
我在高原地方曾经为亡者做过超度,看着空房子里摆放着的那具尸体,当时的感觉非常深刻。那个人从小到大一直忙碌着他的事业,到头来他又能得到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盖在尸体上的这一件藏袍或一块白布?当然不是。但是今天他又得到了什么呢?虽然都知道死亡是大自然的规律,但尸体的僵硬已充分说明,亡者临终之时是非常非常痛苦,非常非常紧张的。就像小时候我们到医院打针,由于紧张害怕而不自觉地肌肉收紧。这时候医生会安慰说,放松点,不要紧张,打针不痛的。可心里的紧张还是无法缓解,身体也硬邦邦的。同样,临终时内心的紧张和痛苦,也会令尸体在断气的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后变得僵硬。大部分人会变成僵硬的尸体,就说明临终之时,他是非常非常痛苦的。相反,为什么平时念“阿弥陀佛”的老菩萨临终之时,身体会那么柔软?这可能是他们临终时内心并不紧张的缘故。
为了自己能坦然自在地面对临终,现前就要精进修法。人生在世,应该两面齐全。凭借宿世的福报和今生的努力去创造一番天地,无可厚非,但在此基础上,还要去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样才具备活在世上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