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净僧与烦恼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21

清净僧与烦恼

     佛教的三宝:尊贵的佛、神圣的法,清净的僧。众生要皈依的就是这三宝。佛是没有烦恼的,只有慈心悲愿。法不存在烦恼,某种意义上说,他不是有情物。唯有僧……除非,他已修得出了三界。

    那么,因为僧的烦恼无绝无断,他在一般意义上的清净与所受的尊重是否就该因此被影响呢?某网上,有网友如此提问。我要代之回答:不应该。理由很简单,木头的佛尚且值得我们去礼拜,何况活生生的僧呢?因为木佛已经被赋予佛性,凡夫僧已被赋予僧性。

     僧有自性僧,已得僧之本体——僧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没有烦也没有恼。僧也有凡夫僧,他烦恼无断无绝。虽如此,但他现的是佛的妙相,诵的是法的微言,是自性僧的象征,见凡夫僧如见三宝。

     其实,我们对凡夫僧的要求,紧迫的不是他是否已了断烦恼的问题,因为,这尚不现实。毕竟,多数的僧还是凡夫。关键的是,作为凡夫僧,他应知道如何不时不断地忏悔、省察、观照、破解、克服、控制、战胜那修证的障碍——烦恼,并行之始终不渝,使他成为烦恼的主人,左右着烦恼,而不是被烦恼左右,成为烦恼的奴隶。

     只要,这个凡夫僧是左右烦恼的主人,而非其奴隶,在为信众的修证上,起着积极的模范、引导、服务角色,在弘扬佛教上,起着有效的中介、传播的特殊作用,我想他就是个清净的、值得我们尊敬的僧人。

就以我个人为例,我于1985年剃度出家,因为家乡霞浦是沿海,从儿童到少年,三餐多有食鱼,当我为僧之初的头两年,对每日的三餐皆用纯素,有些不习惯,有时也想食鱼,有想食鱼的烦恼,但通过不断不绝的克服,现在,别说食鱼,就是闻到鱼腥味,我都会恶心都会想吐。

     因此,我们不应过分苛求僧人没有烦恼,而应严格监督于僧人,热忱鼓励于僧人,积极帮助于僧人,促其于修证道上走的更正一些,更快一些。成就僧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植了福积了德,成就了自己。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科学之躯的两翼应是伦理与规则
下一篇:避开人生的陷阱
 佛教对病的认识
 佛教对和谐的理解
 浪花逐岸 鱼死沙滩
 没时间辛苦
 药师信仰与人间佛教
 人的最初意识从哪里来
 起点与终点
 平等
 得与失
 随缘自在与知足长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佛沉默[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六)公开的秘密[栏目:禅学的黄金时代]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栏目:胡维铨居士]
 福德日记2月21日─倾听他人的声音[栏目:福德日记]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卄九 同归一乘[栏目:陈义孝居士]
 《大乘起信论》[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无上两足尊[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宣隆大师传 18、宣隆古创寺(迦韦大师定居之处)的缘起[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阿弥陀经讲记 十五[栏目:隆莲法师]
 中秋月圆人团圆--迈向身、心、灵的真正团圆[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