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清净僧与烦恼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78

清净僧与烦恼

     佛教的三宝:尊贵的佛、神圣的法,清净的僧。众生要皈依的就是这三宝。佛是没有烦恼的,只有慈心悲愿。法不存在烦恼,某种意义上说,他不是有情物。唯有僧……除非,他已修得出了三界。

    那么,因为僧的烦恼无绝无断,他在一般意义上的清净与所受的尊重是否就该因此被影响呢?某网上,有网友如此提问。我要代之回答:不应该。理由很简单,木头的佛尚且值得我们去礼拜,何况活生生的僧呢?因为木佛已经被赋予佛性,凡夫僧已被赋予僧性。

     僧有自性僧,已得僧之本体——僧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没有烦也没有恼。僧也有凡夫僧,他烦恼无断无绝。虽如此,但他现的是佛的妙相,诵的是法的微言,是自性僧的象征,见凡夫僧如见三宝。

     其实,我们对凡夫僧的要求,紧迫的不是他是否已了断烦恼的问题,因为,这尚不现实。毕竟,多数的僧还是凡夫。关键的是,作为凡夫僧,他应知道如何不时不断地忏悔、省察、观照、破解、克服、控制、战胜那修证的障碍——烦恼,并行之始终不渝,使他成为烦恼的主人,左右着烦恼,而不是被烦恼左右,成为烦恼的奴隶。

     只要,这个凡夫僧是左右烦恼的主人,而非其奴隶,在为信众的修证上,起着积极的模范、引导、服务角色,在弘扬佛教上,起着有效的中介、传播的特殊作用,我想他就是个清净的、值得我们尊敬的僧人。

就以我个人为例,我于1985年剃度出家,因为家乡霞浦是沿海,从儿童到少年,三餐多有食鱼,当我为僧之初的头两年,对每日的三餐皆用纯素,有些不习惯,有时也想食鱼,有想食鱼的烦恼,但通过不断不绝的克服,现在,别说食鱼,就是闻到鱼腥味,我都会恶心都会想吐。

     因此,我们不应过分苛求僧人没有烦恼,而应严格监督于僧人,热忱鼓励于僧人,积极帮助于僧人,促其于修证道上走的更正一些,更快一些。成就僧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植了福积了德,成就了自己。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科学之躯的两翼应是伦理与规则
下一篇:避开人生的陷阱
 日落西方,日出东方
 人病人药治
 我梦想中的福州开元寺
 生命的前沿与后方
 悟性的敏钝决定修法的顿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浪花逐岸 鱼死沙滩
 修善四法
 快乐的慈善
 宗教哲学的二种传统模式和正在发生的演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其德汪洋” 救恶道之苦[栏目:传喜法师]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栏目:净空法师]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附录三 楞伽经历代注疏十八种[栏目:成观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经·现代文)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栏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代文]
 明觉[栏目:实修教言]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三天 三业不犯对佛忏悔[栏目:智谕法师]
 痛心 Feeling Distressed[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准提经‘灭罪先行’之探讨(普光)[栏目:准提菩萨文集]
 慈善——接济贫穷的桥梁(远尘)[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十五届:分享(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