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五届:分享(净慧法师)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86

分享

淨慧老和尚

(2007年7月26日上午于文殊阁)
 
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今天是夏令营最后一天,安排我来给大家讲课。这一课怎么讲,我一直都在想,想了七天也想不出一个题目来,所以今天这一课实在是没法讲,可以说无法对人说,可是又不能使各位安心,很尴尬。最后想来想去,就利用本届夏令营的主题“生活在分享的世界里”这个话题,来跟各位做一次分享。

七天来,有好几位法师给大家讲了课,也有几位居士讲课,而且还有一位扮演弘一大师的主角也给大家讲了课,还到一个丰乐园去参观。所以说,这次夏令营有很多新鲜的内容,有许多新鲜的感受,这是本届夏令营的一个特点。本届夏令营第二个特点是人比较多,而且来参加本届夏令营的同学,许多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个活动。参加的营员从博士、硕士、本科生、大专生、高中生、初中生都有。气氛比较活跃,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看法比较丰富,而且不管是女营员还是男营员,都比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可能是本届夏令营的第二个特点。

正因为有这两大特色、两大特点,所以我想呢,有不同看法的,又没有太多的机会来表达,那我就想利用今天上午这个机会,我们就来近距离地交流。在交流的时候肯定是一对一,这样来做一个分享。如果大家能够出一个好题目,那么今天上午这两个小时就不会浪费掉。因为我没有题目,希望在分享的过程中,能够把今天上午这两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将它充分地利用起来。谁有想法、有看法,也采取普茶的形式,先举手,然后把话筒递给谁,咱们今天一边一个,这样来。比如说第一次女营员这边举了手,那么接下来男营员这边举手,然后老是按照这个次序。不要女营员这边说个没完,男营员这里干着急。那么我们女士优先,好吗?看谁举手?好,这位,你很幸运啊,你有优先权。

女营员:这个问题是我普茶的时候提过的问题。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标准是什么?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一定要皈依吗?第二个问题是:佛陀的思想是众生平等的,尤其在学习佛法上是众生平等的,可是佛法对男生和女生的看法似乎有点不太一样?

老和尚:好!先停下来。回答你这两个问题。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标准是什么?我想我有两个四句话。第一个四句话是叫正信,第二个四句话是叫正行。能够做到正信、正行,那就是一个合格的或者说标准的佛教徒。那么正信也好,正行也好,首先是以皈依三宝作为一个佛教徒最基本的条件,或者是说最基本的要求。那么,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呢?那一天我在普茶会上也曾经说到:皈依三宝就是接受佛法最基本、最根本的传承,对于佛教最基本、最根本的认同。因为只有接受了传承,认同了佛教,才可以谈得上怎么样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它是有一个前提的。为什么一定要皈依呢?因为佛教是主张我们众生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有自性三宝,但这是一个内因,这是我们能够成佛,能够了脱生死的一个根据。内因是根据,还要假借外因来成就内因,来发掘内因,来启动内因本身的作用或者功能。那么皈依三宝就是仰仗外因或者外缘来推动自己内在的成佛因素的开发。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孤因不生,独缘不长,无因无缘更是不可能成就任何物质的或者精神的一切事物。所以,皈依三宝从它的根本意义来说,那是作为一个佛教徒必须具备的一个根本前提。

接下来如何是正信呢?我的这四句话讲了十五年:“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所谓的正信就要包括这四方面的内容,这四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全部佛法的体现,这四方面的内容必须一点一滴地去落实。当你落实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其中只要做到某一条,比如说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因果、般若、解脱包括在其中;或者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那信仰三宝、开发智慧、成就解脱也在其中。所以这四句话我们要好好地去体会,好好地去落实,然后才能够谈得上什么叫做“正信三宝”。然后,有正行的四句话,在正信指导下的实践,在正信指导下的修行,所以叫做正行。正行的四句话:“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四句话包括了佛法的一切修行的法门,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佛法实践的一个纲领,很好地去领会了,就一定能够真正做到一个标准的佛教徒。这四句话里的每一句话,都没有离开我们生活的当下,没有离开我们生命的当下。离开了生活的当下,离开了生命的当下,佛法在哪里?要佛法有什么用处?佛法就是解决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当下的困惑,之所以要学习佛法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从佛教方面的要求来说,一定要做到正信、正行;然后从社会的要求来说,还有四个字叫“爱国爱教”。刚好形成一个排比句:“正信、正行、爱国、爱教。”这个不仅是我在这里这样说,连我们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在讲宗教徒的要求的时候,就讲这八个字“正信、正行、爱国、爱教”。我想这样就能够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说老佛爷制定的戒律对我们女性有歧视。我想这位同学,你太直观地去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一条,不管是男性也好还是女性也好,要承认一个现实:女众的痛苦特别多,缺陷特别多。佛陀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晓得女性很痛苦,佛陀以广大的慈悲心,特别对女性有一些要求,那就是希望女性从这些要求当中,来实现自己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净化,解脱的成就。这是一种特别慈悲的关怀,大家不要理解错了,理解错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大家同意吗?好。

男营员:老和尚慈悲!我一直有一些问题,有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都跟传统、现代化、现代性有关系。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大家都知道的,从佛教内部开始就有宗派,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有汉传佛教这三门佛教。但是,这三门佛教之中,汉传佛教到了唐代之后也开始出现了宗派之争,譬如说天台、净土、禅宗等宗派,就像我们禅宗到了五祖之后,又出现了诸多的流派。这里我发现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在佛教内部传承过程之中,已经宗派非常多。到了现代社会之后,我们发现,现代社会也同样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佛教在自身已经无法保持自身伦理的统一的情况之下,如何应对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在现在社会里面,不光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天主教,包括现在哲学各种流派,都在竞争着,现在社会思想意识(形成)的争夺的这样一个局面。根据这样一个情况,我想,我们汉传佛教,禅宗如何应对,这是第一个问题。

老和尚:你这个问题好像很受欢迎,大家都鼓掌。我想建议大家体会佛教的经常看到的几个词、经常用的几个词。我们不管走到哪一个寺院,山门口写的两句话“*轮常转,佛日增辉”。*轮,佛陀说的法或者是说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的法,或者是说我们所要见到的这个法,比喻成为一个轮子,一个轮子它总在转动。这个轮子有两种转动的方法,大家一定看到过汽车陷到泥巴里面去了,那个轮子也在转,但是车子不动,这是一种;第二种呢,汽车在一个高速公路上,非常平整的路,轮子转得快,车子就跑得快。佛法就是这个汽车的轮子,说*轮是个比喻嘛!这个轮子倒车的时候很少,总是在向前,有时候车子会向后退两步倒车,但它也是为了要更好的往前启动的需要,它不会倒着走,一定是往前走。*轮既然是在转动,既然是在不停地往前走,那么也就说明佛法对这个世间,对这个不断流动的世间,对这个无常的世间,它是要不断地来适应,所谓叫契理契机。在适应的过程中,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首先是要契合佛陀立教说法的本怀,那就是理;还有一点要契机,要把佛陀的教法,把佛陀的本怀在不同的时代适应不同的根基。不能做刻舟求剑的工作,应该是像孔夫子看到流水一样“逝者如斯夫”。事物总在变,一切的改善人类身心环境的文化,或者是说法门,也要适应无常变化的需求。不断地有新的问题提出来,要不断地去解决新的问题。要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打开新的局面,这是一个必然的。

佛教历史上有许多的宗派,实际上就是*轮在转动时,适应不同的根基开展的不同的法门。这些法门总的传统都是以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为根本,所谓一切法门最终都要倡佛本怀,就是说,要把佛教化一切众生,利于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样的一种胸怀,要能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得到落实,这就叫倡佛本怀。传统是一个,传承可能是千个万个。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基,就好像人有各种疾病一样,是什么病就要吃什么药,药到了病除了问题解决了,这就是佛法存在这个世间的意义。至于说当今的时代,确实变化很快,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社会,佛教怎么样以它的不变来应万变,这就是我们当今需要思考的、需要探索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十五年前,河北省佛教协会以及柏林寺这个僧团,提出了生活禅的理念,开创了“生活禅夏令营”这样一种接引广大青年学子的形式,也是在探索佛法如何在今天的社会,能够起到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作用。这个探索仅仅是开始,这种探索没有结束的那一天,只要有人类存在,只要有佛法存在,可能这种探索会一直继续下去,因为*轮要继续地转。所以,佛法如何适应社会,如何适应每一个时空下的具体的根基,那永远都是要探索的,永远都要去适应,永远都要去面对,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情。今天的佛法,许多人都在思考,如何来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佛教界在思考,一切对佛教有爱好的人也在思考,包括政府里的管理宗教事务的人也在思考。因为社会需要宗教,或者是说社会更需要佛教,社会在呼唤着佛教,我们佛教界怎么办?我们佛教界不能把门关起来,不能把眼睛闭起来,我们要敞开大门,我们要睁开眼睛,面对这个现实。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强基固本,这是第一条,然后内修外化。强基固本就是要把我们佛教自身的僧团要建设好,自身的修养要到位,然后再内修外化,这样才能够使佛法在有见地、有修行的一个气氛下,去落实佛法的精神。只是讲讲没有用,盲修瞎练也没有用,功夫和见地同时要到位,那样佛法才能够真正起到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作用。

女营员:老和尚,您好!顺着刚才的一个话题,您提到孔夫子,提到我们的传统文化。我觉得现在佛教里面,人间佛教的提法,包括我们的生活禅夏令营,把佛教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我们受益不少。我想问一下,佛法、生活以及我们的传统文化,怎么样来结合来契合我们大众的根基,更好的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我和一些朋友最近非常困惑非常苦恼的一个问题。当然,我也知道,这个问题很难一下就说明白,我希望以后能有机会继续亲近老和尚,能听到您的开示。谢谢!

老和尚:好像你自己把问题已经解答了。不过呢,在这里,我也想借你这个题目来表达我自己的一点看法。所谓的传统,我想也不仅仅是佛教而已,我们这个民族不能没有传统,如果把传统丢掉了,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根了,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办法来识别究竟是汉人还是藏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就成了一个无根的民族。所以说,要保持传统,发扬优良的传统,不仅仅是我们佛教界有这个任务,整个社会也有这个任务。为什么现在要提倡儿童读经呢?为什么要提倡回过头来再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呢?这个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如何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所以希望各位年轻的朋友,既要重视接受现代的文明,更要重视我们的传统,这种传统从我们的理念到我们的生活习惯,都要保持我们是一个汉族人这样的一个基本的要求,不要忘记这一点。现在很可惜,我们汉人有很多好传统慢慢地丢掉了,过分的西化,过分的洋化,过分的一般化,体现不出我们是一个汉族人,除了语言以外,好像其他的东西已经慢慢、慢慢地淡化了,特别是在年轻的一代。日本人不是这个样子,韩国人也不是这个样,他是一定要保持他是一个韩国人,保持他是一个日本人这样一个民族的特色、民族的标志。从他的服装一直到生活习惯和整个家庭生活的安排,都能够体现出他既是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走得比较靠前的一些国家,而且也是传统文化保持得特别好的一些国家。我们中国人在这一点上面,由于过分地宣传了西方的文化,宣传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如果要宣传的话,往往就是通过武打片,通过打打杀杀搞这些名堂,这个好像是文化上的一个误区。

今天,我们在这里参加第十五届生活禅夏令营,我在开营式上面也有一个表态。但是,我也想给以后的夏令营提一点点建议,我们以后制做这个营衫的时候,可不可以考虑来一个传统的服装。(热烈鼓掌)我没有想到我这个建议这么受欢迎啊!(再次鼓掌)可是呢!给大和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众笑)因为要制做一件传统的营装,肯定比买这两件文化衫花费会多一点。我想只要我们提出这样的理念提出这样的想法,会有很多的人来支持这件事,因为这件事不仅仅是在弘扬佛法的一些理念,弘扬佛法如何适应今天的形势的一些新的理念,也是在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的服饰、民族的传统。我们在座的有很多的女营员,可能占多数,我说这些话不一定很恰当,不管这些女营员从个别的人来讲将来有什么打算,我想大部分应该都是未来的母亲。这边的男营员应该说有的已经做了父亲,可能大部分都是未来的父亲。对你们的下一代怎么样来教育,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呢?是把传统文化传给他们呢,还是让他们从幼儿园就去学西方的那些东西呢?我想我们要考虑这个问题。否则的话,我们这个民族从世界上会消失掉,只有名而没有实际的内容。(鼓掌)我们和尚现在穿的这件衣服,在古代是汉民族的服装,叫你们都来穿这件衣服,人家会说都成了和尚。(众笑)但是,至少可以穿经过改良了的那种汉服,要提倡这个,经过改良了的那个汉服,就像我们耀庆穿的那个衣服,它是改良了的汉服。(鼓掌 )

男营员:老和尚好!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您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您是怎么样修行的,您使用的是什么法门,具体是怎么操作的?第二个问题是:您一直在提倡人间佛教,那么您是愿意往生西方还是在我们娑婆世界呢?

老和尚:第一个问题,我怎么修行。我的修行就按照我说的话去做: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是我一定按着这么去做。然后怎么操作呢?五祖告诉我们两句话“四仪为道场,三业做佛事”。四仪就是行、住、坐、卧四威仪,这四威仪就是道场;三业:身、口、意三业。三业怎么活动,三业可能会造业,造很多恶业,三业也可能做佛事。如果你能以四仪做道场那你就会做到三业做佛事。三业做佛事有些什么样的要求呢?身、口、意三业,身,不要胡作非为;口,不要胡说八道;意,不要胡思乱想。(鼓掌)做到这三条了,修行就真正能够落实到生活当中,落实在当下。

至于说我提倡“人间佛教”,实际上我还没有那个资格来提倡人间佛教,我仅仅是在提倡生活禅而已,人间佛教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和实践的体系,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至于说到我个人,好像我在河北省佛教协会的大门口写了一副对联,叫“觉悟人生,极乐世界慢慢去;奉献人生,人间净土快快来”。我们每一个佛弟子,我想,想这件事很重要。至于说我将来到哪里去,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我过去亲身经历过的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个公案。

我在中国佛学院有一位老师,上法下尊法师,做过中国佛学院的副院长、院长。1979年文革以后,我重新回到北京的时候,有幸在他身边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是专门照顾这位老人。他是1980年12月14号圆寂,为什么我记得这一天呢? 1980年12月15号,文革以后要召开第一届佛教代表会议。14号这一天,法尊法师有许多的学生和同学都到广济寺来看他,其中就有一个河南的老法师叫净严法师,净严法师好像跟法尊法师是同学,年龄差不多。师生、同学在一起,谈得很投机的时候,净严法师就向法尊法师提一个问题,他说:“老法师啊,我们都年纪大了,来日无多了,都要为自己末后的事想一想,有一个归宿。”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说完了以后,就问法尊法师:“他们有的要去极乐世界,有的要去兜率天,你老人家要去哪里?”法尊法师略有沉吟,然后就说:“我生生世世要到娑婆世界来。”(鼓掌)这个话是我的老师讲的话,我作为学生好像应该向我的老师学习。(鼓掌)这位法师讲了这个话,就吃中午饭,吃中午饭的时候还照常地、一样地吃饭,吃完饭以后呢,他那时是在翻译一本书,叫做《释量论》,从藏文翻译到汉文,已经翻完了,他还在做校对工作,吃了饭以后他就做这件事,就校对,校对他那个《释量论》的稿子,因为准备拿去出版。在那里校对的时候,忽然一下子这个人就从那个椅子上滑下去了,滑下去当时我在那个地方,我在场,我在场是在外边,发生是在里边。那个时候我还年轻啊,也没有叫我法名,我家里俗姓黄,“哎,小黄小黄快来快来!”我说怎么了?法师不好了。我就赶快走进来,走进来以后,我们就把法师抬到床上,一到床上就没气了,走得很洒脱。可以说是在他手不释卷,翻译佛经这样的一个场景下,结束了他这八十年的生命,又开始了一个新的生命历程,多洒脱、多自在呀!

女营员:老和尚,您好!最近听了很多有关佛教的公案,我觉得非常地受到触动。但是,今天早上,我觉得让我看到了一个让我觉得不好的现象:我们早上在收拾饭堂的时候,在女众的前几排,发现抽屉里有很多很多的废纸。我们同学在那拿出来扔到垃圾桶里的时候,发现里面都长虫了,而且,甚至发现了一个饭碗,里面有剩下的黄瓜头,上面长了一层毛,可能是放了很久的。这些位置在夏令营期间,应该是前四排吧,应该是庙里的法师们坐的地方。我想,如果真的是法师们做的话,我觉得真的是很不好,就算不是他们做的,这么多天了,天天每顿饭来来往往,都有收这些废纸的人,为什么他们没想到过要把它们扔到废纸桶里。您觉得到底是应该赞扬他们心无旁骛,一心向佛呢,还是应该批评他们?

老和尚:非常感谢你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佛说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意思是什么呢?翻成汉语叫堪忍。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圆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无可奈何的状态下,堪忍实际上就是无可奈何。像你见到的这种现象,从僧团的管理来讲,从大和尚来讲,他面对这个僧团的某些不圆满不到位的地方,也是无可奈何。当然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僧团形象更加好一些,修行更加到位一些,这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最近呢,佛学院的学生刚毕业,有的回到小庙去看望他的师父,有的学生也还没有来,所以,尽管留了几排位子,往往也坐不满。我想你看到这个现象,提出这个问题,值得僧团好好地来注意,来注意纠正我们一些管理上的缺陷。不过呢,这件事大家都听见了,大家都知道了,佛门有一句传统的话,各位都是年轻人,也都是有学历的人,这个传统的话叫什么呢?叫“大护法不见僧过”。希望大家听到这个话以后,讲到这里就不要再继续讲,我想常住一定会很好地改进这些管理工作。好,谢谢你!

男营员:老和尚,您好!我是第一次来参加生活禅夏令营的活动,之前对佛教好象有一点点的了解,以前只听说过祖师禅、如来禅之类的,对吧?这生活禅是老和尚您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理念,这几天的活动下来,我觉得也有一点的感悟。我想问老和尚的问题是,您提出生活禅理念的时候,是否有什么关于佛教上的指示,或者这个生活禅的理念的背后有什么故事或心路历程之类的?了解这些我觉得更有助于我们对生活禅加深了解,谢谢!

老和尚:生活禅的理念植根于佛教大乘的经典,植根于佛陀教化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样的一个基本的理念;生活禅同时也是根据中国佛教两千年来的悠久的传统,生活禅更是植根于祖师禅一个深刻的反省。因为祖师禅从它的修行的法门,证悟的过程,处处都没有离开现实,处处都没有离开生活。祖师禅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公案,就是说我们要参活句不能参死句。禅,它不是静止的;禅,它也是随时在观机逗教,应病与药;禅,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之所以说禅有一千七百个公案,实际上,就是历代禅师在接引学人的时候,总结下来留下记录的有一千七百个个案,这一千七百个个案都是我们可以把它看作禅宗发展的从实践到内容的一个轨迹。所以说,生活禅既没有离开生活,更没有离开禅;生活禅既是要适应现代的根基,也没有离开传统的佛教。佛教讲两件事,不管有多少经,有多少论,有多少法门,都只讲两件事:一个是讲大智慧,一个是讲大慈悲。这两件事,戒、定、慧三学在其中,六度、万行在其中,所有的法门都在其中。那么生活禅的宗旨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有大智慧才能觉悟人生,有大慈悲才能奉献人生。所以,生活禅的基础,生活禅的出发点,就是从佛教的根本立场出发,佛教所有的法门都是从大慈大悲、大智大慧而展开的,既是见地也是功夫。所以,生活禅并不是把禅、把佛教来庸俗化,而是让禅、让佛法更好地来贴近生活,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使现代人能够找到一个切入点,进入佛法,进入禅修。

女营员:净慧法师,您好!是这样的,我昨天晚上一直在思考很多问题,因为是止语,所以就没来得及问。昨天在传灯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小虫子淹没在灯油里面,我就一直放不下这件事情。因为,我想传灯是一件非常慈悲的事情,但是一条小生命没有了。所以想请您开示一下。

老和尚:佛法是讲因缘、因果,或者是说因缘、果报。我们整个一个宇宙,就是在因缘、果报这样一个大的系统中在运行,这是一个规律性的。那么,所有的有生命的也好,没有生命的也好,都是在因缘、果报这个大的系统中生生灭灭,这是一个大前提。至于讲到一件具体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比如说,一条虫跑到灯盏前面,一个飞蛾来扑火,我们怎么办?因为这不是一个一般的事情,比如说什么时候有飞蛾会来?会不会就来扑我这一盏灯?这件事没有发生的时候你无法预料,发生了以后你也是无可奈何,因为你也无法挽救它,这就是因缘、果报。这样一个大的规律,在这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得到展现,我们怎么办呢?用一片慈悲心去面对,因为不是你主动地要去伤害这条虫子,不是你制造了这个环境一定要将这条虫置于死地,我们只能够生起一种同情心、大悲心。在这里呢,古代有一个诗人苏东坡,他有一首诗就是专门提到怎么样地来爱护这些小动物、小生命,这些小动物的生命往往会被人们忽视,会被人们漠视,好像这些小动物的生命不存在一样。作为一个佛教的诗人,苏东坡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具有慈悲的胸怀,他写下了一篇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是这样说的:“爱鼠常留饭,悯蛾不点灯。卷帘归乳燕,钻牖出痴蝇。”我们现在都把老鼠看作是敌人,看作是有害的动物。苏东坡他不这么看,他说我们人要吃饭,也要留一点饭给老鼠吃,你把老鼠喂饱了它就不啃你的东西了,不再给家里造成破坏了。我们要达到一个生命共融的这样一种生存环境,所以说“爱鼠常留饭”。“悯蛾不点灯”,当飞蛾特别多的时候,你注意把灯熄灭掉,不要让飞蛾碰到你这个灯上,伤生害命,这也是一种爱心的体现。“卷帘归乳燕”,在一般农村的房子,到了夏天都有燕子来做窝,当老燕孵出小燕来了,老燕子会到外面去找一些食物,回来喂这些乳燕,家庭里边把门帘关住了,老燕子进不来,小燕子却在梁上呱呱地叫,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你把帘子卷起来让老燕子能够回来。“钻牖出痴蝇”,家里有苍蝇在飞,想出去出不去,窗户用纸糊得严严的,我们现在是用玻璃封得严严的,古代在没有玻璃的时候是用纸封起来。看到苍蝇要出去怎么办呢?赶快打开窗户门,或者在窗户纸上捅个洞,让走投无路的苍蝇能够由此洞口飞出去。这虽然是讲的具体的四个小生命的故事,或者说是具体的如何对待这四种小生命的一种态度,一种心态。由此,推而广之,当地球上没有动物的生命的时候,也是我们人类生命结束的时候,所以,人与动物和谐生存、和谐共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要做到生命共融,所以佛教提倡大慈大悲,提倡戒杀放生,提倡受持不杀戒,其中有深意,其中就包括着我们现代人所提倡的环保意识在内。

男营员:老和尚,您好!我的问题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我想问您对于共产党员不准有宗教信仰这个规定是怎么看的?

老和尚:共产党人他是说已经信了马克思主义,已经是一个共产党员,你就只有一种信仰,你已经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那么你就不要再信仰宗教,这仅仅是限于共产党内部。那么对于共产党员以外的广大的人民群众,并不限制我们信仰宗教。不但是不限制,而且还真实地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像我们这次活动的举行,就是一个共产党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一个最好的体现。

女营员:老和尚,您好!我想问,在现实生活中能动静自如,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或者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说,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是缺乏一种专注;然而在一些热闹场面我又投入不进去。我想不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老和尚:我们人类一个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我们人类有许多痛苦,从那里来呢?就是从我们在生活中老是错位,不是想昨天就是想明天,不是想东就是想西,不是想他就是想……总没有安住在当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人类的一切问题都从这个地方开始,所以我主张禅修的第一个要领就是要如何训练我们的注意力,我们的心念安住在当下,这就是很具体。你在看书不要打妄想,安住在当下,好好地看;你在写文章,安住在当下,好好写;你在做每一件事都能够安住当下,这个注意力就能集中,就能专注。专注也有祖师的教导,叫做“守一不移”。安住当下之后你就守一不移,这样你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就可以做到专注,专注就是定,就是禅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说我们经过半小时的训练,就可以达到这种境界,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做到安住当下、守一不移。

男营员:净慧老和尚,我想了解一下,老和尚曾经有一个时期是人生最应该有作为的时期,非常黑暗。因为那个时候佛教受到打击,那一段时期您是怎么熬过来的?而且那个寂寞的时期,黑暗的时期之后,好像您一复出就有无穷的活力,那个力量是怎样集聚起来的?我们在面对黑暗的时候,该怎样的转化或者说是您有怎样的心路历程?谢谢!

老和尚:我在讲做人的八字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第一条就讲到信仰。一个人有了信仰就真正有了精神的支柱,人生的目标;有了信仰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有了信仰就能在任何的逆境下,或者说顺境下,都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逆境也是因果,顺境还是因果,既然一切都是因果,我们就要正确地面对,就要去接受它。而且,作为个人,你要想改变某一种环境,除了你屋前屋后种几棵树、种几棵菜、把房子收拾干净一点,这个你做得了主,其他的好象都无能为力。个人要想改变这个大环境,那是不可能的。只有众人的力量汇集起来才能够造成一个大的环境,改变一个大的环境。所以,当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在寂寞的时候,不要忘记这都是因缘果报,不要忘记这都跟自己过去生中行为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要很好地去接受它,不要想逃避,想逃避只会造成更大的困难。

女营员:尊敬的老和尚,您好!有一个问题想请您开示。明天我们就要离开夏令营回到世俗的生活中去了,现在我们的生活非常的忙碌,不知所以。现在社会上的竞争和压力都是很大的,无论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而且还存在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比如说,你找到工作,根本是你不想做的,不喜欢去做的。而且这个社会是复杂的,有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说尔虞我诈、互相欺骗这一类事情。这些问题我们不理解的话,就会导出很多心理疾病。我想请教老和尚,如何用佛陀的智慧,用禅的思想来化解一些问题,并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修行人呢?请老和尚开示。

老和尚:人生的不圆满,社会有缺陷,有压力,我们人生有种种困惑,特别是我们现在社会在一个转型的过程中,信仰失范,道德滑坡,每天都会有突破底线的问题。正因为有这样一些现实的存在,所以我们办生活禅夏令营,提倡生活禅有其极大的现实意义。那么面对这个社会有压力、有困惑、有困难,怎么办呢?我想不能够造成一种对立的情绪,“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四个理念,能够帮助我们在如何适应社会的整个大环境的挑战,如何来端正我们人生的态度上有一些帮助。希望我们各位年轻的朋友,好好地体会做人做事的“二八方针”。做人做到: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做到: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样我们人生就会减少许多的痛苦,就会生活得稍微有一点点的乐趣。但是,我们实际上要看到整个的人生,当你没有觉悟之前,没有开悟之前,整个是一个痛苦,是一个烦恼。所以,学习佛法的必要性、重要性,修生活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要从迷惑走向觉悟,从染污走向清净,从烦恼走向菩提。我们不要怕忙,“忙中净土闹中禅,八万尘劳火里莲”,佛法、禅只有在忙碌的时候,才能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它的优越性。如果在山林枯坐,用不着那么麻烦。禅、佛法就是要解决我们在烦恼中的痛苦,就是要解决我们在迷惑中的困惑。所以,希望大家有信心来学习佛法,修行佛法,慢慢地来淡化烦恼,开发智慧,获得清凉自在的感受。

我们今天上午的分享到此为止。


{返回 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十五届:禅修指导(明海法师)
下一篇:十五届:四正勤(衍真法师)
 十届:净慧大和尚传灯法会结缘归依开示(净慧法师)
 十二届:亲近老和尚晚会开示(净慧法师)
 十二届:亲近老和尚晚会开示
 十届:闭营式上的讲话(李向东)
 十五届:禅修与西方心理调适(朱彩方)
 十一届: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净慧法师)
 十八届:禅修与情绪管理(净因法师)
 四届:金刚经和我们的生活(妙华法师)
 十七届:人生的四种思维(净因法师)
 十七届:信仰的力量与三皈五戒(明海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生命故乡是佛境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红楼梦魇[栏目:孤独是一种修行]
 菩萨之施与不施[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业的开示[栏目:玛欣德尊者]
 禅宗哲学象征 第六章 禅宗哲学的迷失论[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要想改变世界,必须先改变自己[栏目:心生菩提树·佛理小故事]
 见真如本性 至灭妄佛地[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成人之恶,身染恶疾[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试论因明学中关于现量与比量问题(虞愚)[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第一部 第七章 治疗的能量[栏目:西藏医心术]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