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性善恶与律法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16

人性善恶与律法

    人性是善?是恶?说法不一。
    人之初,性本善,儒家如此说。基督教却认为:人有原罪。而佛家说,人人皆有佛性,皆当成佛。
    按佛教这么说来,人性当是善的,是成佛的种子。
    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看法,决定了对人类善行恶行的不同态度,这态度体现在国家,便是法律。体现在宗教上,便是戒律。
    在人性恶者看来,人是无可救药的,因为根源就恶。如果说还能救的,那么便是用重典,用恶法。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制裁,甚至灭绝。这样,才可以以儆效尤,起到震慑作用。
    在人性善者看来,人有天生的向上之心。因此,只要引导得当,给予创造良好条件,便有自觉脱离为恶的可能。为此,对过错者,虽予惩罚,但重在教育,佛教的戒律精神就体现了这一点。
    于佛教戒律中,除了杀盗淫妄根本戒外,违犯其他戒律,皆是可悔的。佛陀当年还留下话说,在一定的时候,小戒还可以舍弃,不予执行。就是一些较大的戒,在特殊的条件下,亦可遮之,对违犯者,不予计较。这就让我们想到,看佛教的戒条,要看制戒的精神,而不是看戒条内容的本身。持佛教的戒条,也要持其精神的实质,而不是为持戒而持戒。尤其是,制戒与持戒的因缘已与佛陀时代有所不同的今天。
    当然,这不是说,佛教的戒律可以舍弃了。有这种想法,对佛教的前途来说,是危险的。因为,佛陀早就说过,他涅槃后,我们要以戒为师,说戒律在就有佛法在。
    我们要表明的是:戒条应进行新的诠释,赋于更丰富而宽广的内容。因为,时间、地点、人物、情景、状况,已有了变化。不变随机,随机不变,随机逗教,随机释戒,此举虽非迫在眉睫,却也时不我待。


 


{返回 本性法师·禅思录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信仰,无须科学论证
下一篇:有敬畏 没有妄为
 忏悔,从我做起……
 皈依法 离欲尊
 禅师的语言
 回头是岸
 大寺 大殿 大师
 世事如幻且淡然
 半日山居
 核武器开发与杀戒
 没时间辛苦
 行禅与行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竞争与创造[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从现实业果看,珍惜当下因缘 5[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大药 本论[栏目:雪谦·冉江仁波切]
 乱到极点的时代 This Chaotic Age[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僧团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Sangha Community[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大悲心,无怯弱[栏目:传灯法语·乘宗法师]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栏目:卢志丹居士]
 佛教女性观的省察[栏目:温金柯博士]
 慧灯之光五《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之五[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五蕴譬喻[栏目:永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