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二节 性相不二
 
{返回 唐普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3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遍照金刚唐密第五十代普门传灯大奢黎冯达庵 撰述
后学弟子普式 录要

  第二节 性相不二
  本章以顿法空五蕴,显观自在菩萨之特殊功能。顿法维何?取出迳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此属妙观察智摄之般若,外照诸相,内照诸性,无不透彻玲珑;故能观察微妙,运用自在,妙用无穷。然如何方得速与相应?首要洞明性相不二之旨。
  法机初动,称性焕发;以智默契,不加识知;是谓法性。
  性者,法之本体。盖一一法各有其本然之体,无有能造作之者。智度论三一云:“性名自有,不待因缘”。即指此义。经典所常言:“万法皆待缘而兴”。亦非造作之义,乃乘机得现其本有之体性耳。
  法机初动者,能觉之心,仗种种因缘力引起棒相当法性也。称性焕发者,性既被引,遂焕然显发其所特具之点也。隐隐中能觉其性之发现,而不同诸识之了别;是谓“以智默契,不加识知”。所谓法性,大旨如是。
  若欲了别,则须认识;扩而观之,相状毕露;是谓法相。
  法性之起,不论内现于心,外现于境,总是无相可见,若欲了别其状况,须籍各种识之认识力以了别之。内属七八两识;外属前六识,如以显微镜观察物之全部也。所谓扩而观之相状毕露也。此为法相之本义。
  质言之:智所证者为性;识所缘者为相。同一法体,观察殊方耳。是谓性相不二。
  法界具含无量妙性,大要不过二类:一曰能知,一曰所知。能知不外智识二大随缘起用;所知则地水火风空五大种种演变;楞严所谓七大是也。然“以智证性”,教中每言见性。盖以妙见示智之一斑;故楞严以见大代智大也。地水火风空五大,为一切所知法之根本。常言“四大皆空”,略去空大者,因空大乃四大之体,非离四大别有空大,此一切法本源,惟理无质,特名空大。依体开境,乃似有质,凡有本质可论之所知法,不外四大组合而成。法之千差万别,乃四大成份组合不同而已。同以相当五大为体,证明诸法各各特性者为智;了别诸法各各特相者为识。领略各自不同耳。所谓同一法体,观察殊方,即此意也。实则离性无相,离相无性。明此则知性相不二之旨。
  然五蕴未空,只见法相;五蕴已空,乃见法性;此其辨也。
  五蕴未空,境有深浅。凡夫所见皆分别意识相分,此全未空者也。入无心定者,能空所有,然未能显出生空真如,实相对之空,亦属妄有,此略空一部分者也。此皆只见法相。五蕴已空者,境亦有深浅。全空者,能证法空真如,固能洞见一切法性。空而未极者,已会生空,所谓得无生忍,能契无性缘生、缘生无性之义,非能深达法性本体也。故只见浑略法性耳。
经云:舍利子,
舍利子,即尊者舍利弗;以智慧第一著称于释尊座下者也。
  实金龙陀如来示迹,以助释尊演三乘教。
  梵语本作舍利弗多罗;今称舍利弗,略词耳。弗多罗义为子,故又四舍利子。舍利,义为鹙鸟。
  此方每以大德入灭火化所得遗骨如珠者曰舍利。梵文原作舍利罗,古译只取舍利二字;致与鹙鸟译音相混。
  舍利弗在胎时,其母聪颖异常,雄辩无敌;时人以鹙鸟比之。舍利子者,谓鹙鸟之子也。此乃梵华合璧之译也。
  经文著此三字者,乃观自在菩萨呼舍利弗之名而答其问也。
  般若译本云:“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此文较详,足资参考。
  此下经文为观自在正答舍利子如何速得甚深般若之词;首举色空相即之旨。要会此旨,应先明空之诸义:
  甲、 凡夫之空。即是顽空,乃呆滞无用之空。此复有二:
  (1) 对于色法不能感觉。此由五根粗劣,对於微细色法无从起识,遂认为空。散心凡夫皆如此。
  (2) 对于色法不愿感觉。此虽五根非劣。却对一切色法不愿接受,遮遣成空。 无色界众生皆如此。
  乙、 三乘之空。非究竟空;乃因果不昧之空。此复有二:
  (1) 偏空。二乘之见也。认生灭法为有;涅槃法为空,为避生死而入涅槃,是谓避色入空。
  (2) 生空。大乘之见也。 知一切法相只如虚影,毫无实质;无所谓生。譬如镜中假相。
二乘之入有余涅槃,虽能空诸所见,而不能避免色法因果律。大乘之证生空真如,能知诸法无非虚影;而虚影之由来, 亦有一定之因果律。故三乘教当修行时,对于因果律, 皆须绝对遵守,不敢违犯。
  丙、 魔道之空。名恶趣空;乃拨无因果之空。 此亦有二:
  (1) 误解偏空。以为一入空观,一切法相皆化为乌有。 佛固无; 因果更无。佛像固可弃;戒律更可毁。不知自己虽入偏空,而“有法”之演变,丝毫不乱。
  (2) 误解生空。 以为入此空观,虽有法相出现,只是虚影。佛土何足贵?地狱何足惧?平日修善固无谓;作晋亦何妨!不知虚影中因果律,丝毫不乱。
  以上两种魔道,平日目空一切;及堕地狱,受苦无间,或有悔生前见解之荒谬者。至於生前殊无空观能力,但摭拾唾余,擅毁因果;一遇急事,辄起恐怖,此魔卒耳。
  丁、 一乘之空。即究竟空;亦名大空真空第一义空等。乃性相不二之空。此复有二:
  (1) 洞明本体。即彻悟法空真如。三乘行人会得生空者,虽知诸法只有虚相,本来无生,如镜中影;然未深明虚相所从出之本体, 每误认异熟识为起源。及彻悟法空,始知一切法相皆归于真如本性;当体即空,而不碍诸识之所缘相。此为性相不二之究竟空。明此即知色空相即之妙旨。(相为如实空)。
  (2) 兼达妙用。洞明本体者,虽达即色即空,即空即色之妙旨;而对于空中之色,不能任意起灭;以未达法界妙用也。欲体用兼赅,不可不深究六大法性之作用。步步能契五大妙用,而不废识大之缘相;是不唯明究竟空之本体,且能依本体起用矣。(此为如实不空。)
本经说主观自在菩萨,体用兼赅,故能自在转物。听法者如能洞明本体,既足称真正当机矣。
  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未见性者,对于五蕴所起之法,惟滞于相,不知当体即空。
  内彻诸法之根本,谓之见性。禅宗称“以智证性”为见性。
  虽沿用空之名相,乃相对的顽空;而非绝对的真空。
  相对的顽空,以与有相相对而立。若即有即空,方为真空。以同时并处,非相对而立,故曰绝对的真空。
  就色法而言之,以为色空不并立;色外为空,空外为色。
  色法,如世俗所谓物质。
  譬如以石投水中,石外方是水,水外方是石。水与石不能并容,彼此必异处也。
  其见解较胜者,或以为色空虽可同处, 究竟各有体质。譬如投盐于水,可溶成一味咸水;水与盐非必异处。然盐质与水质固自不同。
  但的的见性者,谛审法相本空,归于实性;绝无体质可言。不过随缘表现,依种种符号,幻成种种假想。
  的的见性,即洞彻诸法之所由来。约本体则为空大。虽一法不立,而无量法性即寓其中。此根本法性,未起用前,绝无所有。及其起用,初仍是性,无相可见。所可觉者,地水火风四大妙用而已。能证此五大之性者,则为五智。约觉照部分,所谓见大是也。随缘表现为种种法相,则识大所引起之种种符号耳。假相者何?六尘及七八识相分皆是。
  如依眼根而显者,幻作颜色诸相。 依耳根而显者,幻作声音诸相。
  就六尘言,色声香味触法,皆假相也。假相何自起?则根境力用相接时,从和合中显示一种理致。若证以妙观察智,惟顿觉一段理性。加以认识,逐步停顿;则在在一一设立符号以志之;于是恍成种种尘相。
  相之所起,当处即性,互不相离。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此固超乎石水不并容之妄见也。
  相不自起,由识假定为有;乃一聚心王心所所演成。然识依智生,智凭性显;故相之起处,必有性为骨子,故曰互不相离。
  不惟空色同处,抑更同一法体;只是约相曰色,约性曰空;复出乎盐水不同质之妄见也。
若以真空喻水,色法可喻波浪。约本体曰水;约变态曰波浪。波与水,固一而二,二而一也。以如金制耳环,约体为金,约相为环;彼此皆非异质也。
  经续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正明性相不二,彼此互摄之旨。
  大般若经学观品云:“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意谓色法当体即空,只存一段性理;非遮遣令空。若被遮遣成空,则性理亦失,色法即灭,不复成色也。
  大[般若]经原云:“色自性空,不由空故,色空非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此七句中,今只列前三句,因以下四句同于本经,故不再引也。
  本节空色等义,即此旨也。
  若误认遮遣之空,蔑视色法自性之理;则堕恶趣空,与魔为侣矣。学者不可不知!
  经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空不二之旨既明,受相行识可类推矣。
  本经宗旨,以深般若波罗蜜多顿空五蕴。然只空其蕴,不空其法;故于空中不妨并存受想行识诸相。但只许一念相应, 若落第二念,便渐流于分别矣。
  经文以“亦复如是”四字括之,略词也。若详其文相, 应作十六句。今分四段明之。
  (1) 受不异空, 空不异受;受即是空, 空即是受。
  能觉诸受之现,必有受感。受而不能与净心相应,则堕受蕴。种种烦恼从之而生。若行般若波罗蜜多,顿与净心相应,诸受之性,一一流露;而亦不废诸受之相。性相原非异处,故曰如是。
  (2) 想不异空, 空不异想;想即是空, 空即是想。
  诸法活动之初,只是一种妙性流行;虽加接受,亦无相可见。一念起想境界即萌。落第二念,想蕴即生,若能随现随扫,不著于相,当下便觉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与空原无二体。
  (3) 行不异空, 空不异行;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行法,乃指心相应法如何变迁;及心不相应法如何衬托。著得成蕴,不著则见性。迷时不知诸法为幻;以致流转无穷。一旦洞彻其理,行蕴顿空,法性发越。行相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行相。
  (4) 识不异空, 空不异识, 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识摄八种心王而言。外缘属前六识;内缘属七八识。法相之现,恒由识成。色法十一种:五尘乃前五识所缘相;五根乃第八识所缘相;法处所摄色,乃第六识所缘相;受想分摄于八种识。行则意识为主。识若未净,即堕蕴中,色受相行四蕴纵然能空,终非究竟。故五蕴以识为关键。识若清净五智完成。识既成智,则识所缘相,皆得顿归自性。则识空不二矣。
  真见法性者,必能一一体会其理也。
  见性,即以智证性。其境界有三:
  (一) 虽觉诸相如梦如幻当体即空;而所见法体,尚为阿赖耶识所蔽;未与真如相应。神秀四句偈同此境。
  (二) 略见性虽觉真如总相为真,余相皆妄。而诸相之起,隐由异熟识主持,非迳由真如流出。六祖四句偈同此境。
  (三) 真见性 不惟会得真如总相;而诸法之起,一一迳由真如本性显现为相;不被诸识缠缚。六祖大悟后,同此境。
  真见法性者,即真见性之人。既会诸相迳从性显;以于蕴空相即之理,自能体会无遗。
  大般若经不可动品云:“色不异本性会, 本性空不异色。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不异本性空,本性空不异受想行识……”
  此文详略较为适宜。而空字之上,必加本性二字,正恐学者误认恶趣空。务于五蕴中会取妙有自性;则虽空其蕴相,而妙用不失矣。
 


{返回 唐普式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三节 五蕴空相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一节 观音特性
 如此歪风应该停止了——读台湾《菩提树杂志.近代佛门人物志》之十六,书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释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三章 般若妙用 第二节 诸佛境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一节 十二处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四章 般若总持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一章 破五蕴 第一节 观音特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出版说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义要释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五节 智得并空
 宗门三关直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栏目:唯识学研究]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放下人情包袱[栏目:张慈田文集]
 做人的佛法 常常检点自己[栏目:做人的佛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