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华特论 第十二 一乘法力品---法师品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3

法华特论
达庵居士 冯宝瑛著
 

  第十二 一乘法力品---法师品

  此文晋译药王如来品, 以开首详述如来古史也。秦隋二译缺之,惟说持经之功效;命曰法师品,约行者立名也。此品正明《法华经》为应身佛汇归之所;得其旨者,法力极大;为成佛因,即唯一佛乘;故以“一乘法力”标题。
  佛告诸比丘:佛法唯有一乘,直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法莲华经》正宣此旨。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无非入手方便;一达佛乘,三乘不复存在。譬如众川,皆归于海;合为海水,无复诸川之名。欲持此经,须会无上智慧。得此慧者名法供养;胜余一切事供。久远劫前,药王如来现身于大净世界;我时为转轮王宝盖之太子,名曰善盖,即修法供养之道,得柔顺忍;于一世中化千亿人,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方便令入声闻缘觉化城者,人数十四载;生天上者不可以数计。男女二众欲供养十方诸佛,以受持《法华经》为最;由此能会三权归一实故。
  一切众生莫不隐具菩提心,而不能径发之者,缺乏缘力耳。《妙法莲华经》所谓唯一佛乘,即直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道。权教三乘,无非俯就众生机宜,迂回曲折导入此道。已能汇归无上智慧,菩萨固成如来;声闻缘觉亦复如是。无上智慧为五智总称。内心密修此智,为法供养。由此法性增长,则能开作法相;其事甚捷。若从事迹入手,须取一一庄严具以资供养;精纯之极,依相会性;亦可得圆融之旨;然收效甚迟。故曰法供胜于事供。释尊在因地时,曾于大净世界亲近药王如来,实修法供;不久便得柔顺忍,与般若波罗密相应。身为转轮王太子,却能转一乘*轮。其从菩萨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有千亿人。根机不相及,姑令先习声闻缘觉之行者,多至十四载(载者,巨大数目之名也。古法万以上为亿,亿以上为京,京以上为垓,递上为秭,为穰,为沟,为涧,为正,为载,为极)。而修人天乘得生天者,则穷于算数矣。能受持《法华经》之人,其初虽权习余乘,终得汇归一实。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座上八万大士言:药王,汝见会中无量八部四众求三乘者,凡于佛前闻此《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虽只一念随喜,我皆与授无上菩提记;我灭度后,一念随喜者,亦一一记之。
  释尊久远劫前,曾从药王如来学得一乘大教而修之;即生能转大*轮。所谓药王者,法法皆具,无所不治;实即一切种智也。释尊接此法流,终至于修习成佛。而此法流,随时应机显现外迹;行人能与其等流法身相应者,名曰药王菩萨。于是以此位菩萨为当机,而普对座上八万大士(即经初所举八万菩萨摩诃萨)宣说一乘法力内容;即如上所说之法华要旨。平日无论权修何乘;若闻法华全经,乃至一偈一句,能领略其旨而随喜者,虽一念之暂,己接受法流;使菩提性种萌动于心;佛即记为他日成佛之正因;属浑略授记也。佛身既寂,而有药王菩萨代扬法流,密密加持众生;复得诸大菩萨如文殊等,各乘相当机缘显说是经。于时众生闻而一念随喜者,亦植菩提性种;而隐蒙法身佛授记焉。
  药王,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此经,乃至一偈;复种种供养,合掌恭敬,视之如佛;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以此等人对。此等人即是大菩萨;一切世间皆应瞻奉供养,与佛无异。其舍清净业报,生此恶世,为演此经故。
  受持经旨,读诵经文,解说经义,书写经卷,虽少至一偈;但能种种供养恭敬,视此法宝犹佛者,是等行人即非凡流可比;必曾于十万亿佛所,亲近供养,大愿成就,誓入此间度生者也。此等人本应长居净土,而却示身恶世;原为宣扬法华妙旨而然;当来决定成佛,自无疑义。已被授记之未来佛,应如现在佛而瞻奉供养之。
  药王当知,我灭度后,善男子善女人,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即如来使,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一乘人不论男女,凡会得法华妙旨,为他宣说;虽当前听者不过一人,所说不过一句,总属转一乘*轮。是说经者,即衔如来使命而行如来大事之人。若听者众多,则其事更大;法益广播故。
  药王,若有恶人,于一劫中以不善心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倘以恶言诋訾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以不善心毁佛,此属尘相;应得相对果报。及彻悟罪恶性空,则尘相如如,不落相对;一劫所积恶业,当然顿隐。故曰其罪尚轻。读诵《法华》者,不论在家出家,皆直显佛性。于佛性起处而以恶言诋訾之,不啻自行断灭佛性;万劫不得翻身。故曰其罪甚重。
  复次,药王,其有读诵《法华经》者,当知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为如来肩所荷担;所至之处,众应恭敬赞叹;或以人中上供而供养之;或以天上宝聚而奉献之。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植菩提因种故。
  如来现身于世界,以加持众生,两肩则放光焰;此乃精进力之果德也(参观准提密轨)。至心读诵《法华经》之人,恒隐受如来加持;故曰为如来肩所荷担。得此加持,则佛之庄严功德运入行者之身;故曰是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其身既寓佛之功德,大众自应恭敬赞叹。人趣当以上供供养;天趣当以宝聚奉献。缘是人以欢喜心将法华妙旨转宣于世间,而净信者即顿植菩提之因也。
  佛复告药王菩萨言:我所说经典,其数无量;而以《法华经》最难信解;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共加守护;苟非当机,率行传授,如来在世犹招憎嫉;况灭度后;是故从昔已来未便显说。
 应身佛说法,阿含,方等,般若,诸经多至无量;遮情法门,钝根固易信解;显性法门,利根亦可领会。至《法华》一经,原摄诸佛之大用;为一切如来秘密加持力之结晶品;借一佛之金口,作流通增上缘;信受者于不断加持之中,勤修三密之行;真实心地,自然日渐开朗;终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心地未开朗以前,惟有净信,不容思议;欲以意识思议,转滋疑窦。是故诸佛不欲率行传授,恐根机逊者因疑生谤也。如来在世犹招憎嫉,如五千退席增上慢人是。如来已灭,虽有法身大士支持;则以摄受之力较小,憎嫉之辈尤多矣。古来诸佛,唯密择适宜根机而秘传之;不便公开宣说。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此经且为他人说者,如来则衣覆其身;亦为十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若是人有大信力,志愿力,诸善根力,斯与如来共宿;亦蒙如来摩顶。
  法身如来常住不灭,示生示灭者,众生眼中之应身耳。能见应身,法流加持力自然较大;学习一乘,三密成功自易。若应身已隐,现前无佛领导;学习较难。然能真心书写、受持及读诵供养《法华经》,而且为众宣扬;其隐接法身佛之加持力亦不可思议。深心所感,十方现在佛亦必共同护念。衣覆其身,即功德之光辉映于外。若更有大信志愿及诸善根力,则自体恒与如来同化。发为妙相,得见如来手摩其顶焉。实乃自身与诸佛法流相接,以顶点为枢纽耳。
  药王,凡书说读诵收藏《法华经》之处,皆应起七宝塔,高广庄严,备极供养,此中已有如来全身,不须复安舍利。若有人得见此塔竭诚礼敬者,即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家出家菩萨,不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经,非能行真实菩萨道;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所以者何?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故。
  写经之处,说经之处,读诵、收藏之处,皆应起高广庄严七宝塔,备极种种珍物而供养之者,以行人至心所格,《法华经》所在之处,即佛性所寓之处也。常途塔中特安舍利,重在佛遗骨中寓有佛性耳。今此经塔既有佛性寓于经中,故不须复安舍利也。但对此塔敬礼,即隐蒙如来法流之益;为一乘入道初门。菩萨所以可贵,为能与诸佛法流相接,将来决定成佛;故在家出家之人,如不得见闻《法华经》而读诵、书、持、供养之;虽行菩萨道,只属三乘,不足以入真实一乘之室;以无如来加持实力,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也。然三乘菩萨能受持此经,则可打开方便之门,显出真实菩提路焉。
  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今佛为教化菩萨故,方便开示。菩萨闻是经惊疑怖畏,当知是新发意者。声闻闻是经心疑怖畏,当知是增上慢者。
  《法华经》为诸佛究竟法藏,等觉以前不能深造其极;必须适宜根机乃堪与闻;能接受者即称真实菩萨;然多籍三乘权教作预科。其根机未熟者,闻辄惊疑怖畏;以与三乘路径绝异也。此类惊疑怖畏之人,约菩萨乘,为新发心之流;约声闻乘,为增上慢之辈。前者多属愚痴,后者兼具贪瞋。
  药王,若如来灭后,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四众说是《法华经》者,是人须具三种功行;一者入如来室,起大慈大悲也;二者着如来衣,具柔和忍辱也;三者坐如来座,知一切法空也。能安住是中,然后以不懈怠心为诸菩萨及四众广说是经。
佛灭度后,凡能领会法华妙旨为他人说者,功德己如上文(第四第八两段)所云。然具何资格方堪为本经说法之师?本段乃界定之。内心恒起大慈大悲,即是广行慈无量心,与普贤三昧相应;亦行悲无量心,与虚空藏三昧相应;此诚如来家里之事,具此堪称入如来室。法法接以净喜,外表自然柔忍;是行喜无量心与观自在三昧相应者;喻如着如来衣,得庄严之相也。洞明一切法空,事事自然能舍;是行舍无量心,与虚空库三昧相应者;喻如坐如来座,真不动之相也。安住如是功行,而以精勤之心为诸菩萨四众宣说是经;方有实效。菩萨为正机,兼摄四众,一乘之法本来如是也。
  药王,真具说法功行者,我于他国遣化人为作集众开会因缘;亦化作四众听其说法。是诸化人闻法信受,随顺不逆。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所,我则遣天龙八部加入听席。我虽在异国,时令说者得见我身。若于此经句读忘失,则密令记忆。
  三乘人不知一乘秘要,对于《法华经》亦只从显浅处讲解;粗得皮相者便称法师。听众惟羡闻经功德;有无真实法益,不知分辨。佛恐谬种流传,大失法华价值;应身虽在异国,却遣化人为择真具说法功行者,邀集大众请其宣说。若大众不知随喜,则复化作四众,加入听席以为之倡。此等化人闻法师真实解说,表示信受不逆。道场若在空闲之地,无愦闹景况,天龙八部亦现身为听众焉。说法之师虽未得亲见如来应身,而说至相应时,辄感法身现前。句读偶有遗忘,隐若有提示之者。化人原本来去无迹;有时曲顺机宜,或于此土隐择具有相当善根福德之人,密令发心启请法师宣说此经也。
  论曰:一乘法力之所以大,为与真实佛性相应也。三乘多方对治,只求渐近本体;而大用茫然。虽证果位,相似觉耳。真实佛性如何相应?须修最上无量心。及得四种三昧,则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具焉。具此功行以转一乘*轮,在在皆显法华妙性;听者获益不可思议;宜其视法师如佛,而备极供养也。若无此等功行;即非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之人。惟凭意识,依文解义,为人宣说,法力殊属微薄。倘不会经旨为何?妄以不了义逞其臆说;不惟绝无法益可言,甚或导人入于邪道也!
 


{返回 冯达庵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华特论 第十三 宝塔出现品---见宝塔品(上)
下一篇:法华特论 第十一 阿难等授记品---授学无学人记品
 佛教真面目 第三章 研究 第四节 华严宗
 法华特论 第十九 如来寿量品---同
 佛教真面目 第四章 修证 第二节 真言宗
 学密须知 十一、持诵
 学密须知 三、敬佛
 佛教真面目序
 法华特论 第二十三 如来神力品---神力品
 密宗的持诵与辨境
 学密须知 七、梵字
 法华特论 第二 开权品---方便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才是个佛弟子?[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七、修习共下士道[栏目:菩提道次第观修集要]
 相应17经 根本等至与恭敬作者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净土宗第十祖截流大师[栏目:净土宗祖师及高僧的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