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华严经》思想略探(业露华)
 
{返回 华严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15
《华严经》思想略探
  业露华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或称《杂华经》。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一般认为,此经成于公元2—4世纪中叶,最初流行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中印度和西北印度。
  《华严经》是一部大丛书,它的形成不是一时而成。在整部大丛书问世之前,它的一些单品曾经作为单本的经典流行于世。从汉文佛经的翻译可以看出,在大本《华严经》翻译出来之前,它的一些单品译本早在东汉之际就已经出现。如东汉支娄迦谶译的《兜沙经》就是大本《华严经》“如来名号品”的别译本,《渐备一切智德经》则是大本《华严经》“十地品”的异译。此外如《十地经》、《十住经》等还有很多。
  据说《华严经》的形成,与龙树有密切的关系。龙树亦称龙猛或龙胜,是古代印度一位著名的大乘佛教学者,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据说“其母树下生之”,以龙成其道,“号曰龙树”。关于龙树的生平,综合有关资料,一般认为他是公元3世纪左右时的人。有关龙树的传记,最系统的是东晋鸠摩罗什翻译的《龙树菩萨传》。据《龙树菩萨传》,《付法藏因缘传》等记,龙树生于南印度婆罗门家,聪明博学,先学吠陀、术数、天文、地理、图纬密谶,及诸道述。后因体悟“欲为苦本,种祸之根,”于是接受佛教信仰,出家修道。三个月后,他读遍当时所能找到的所有经典,后又周游诸国,更求余经。后来他在雪域佛塔遇到一个老比丘,那老比丘授之以大乘佛教经典。①故而大乘佛教经典的出现与传播,与龙树有密切关系。他写了许多著作阐述大乘佛教思想,成为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人。中国佛教许多宗教派,如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追述其源流,都可追述到龙树。
  从现有资料分析,大致上可以看出龙树出生于南印度,他曾受案达罗大众部的感化,后在有部出家,进而受《般若经》及《华严经》的影响而弘传大乘思想。他曾游历全印度,但他的活动还是以南印度为主。关于龙树的生活年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大致可以推定他主要是生活和活动于公元2世纪中叶至3世纪中叶,这已为近世大多数学者所公认。
  龙树的著述有许多,主要是阐释大乘佛教中观思想的。《大正藏》中收有龙树著作二十五部,主要有:《中论颂》、《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其中与《华严》思想关系密切的主要是《十住毗婆沙论》。
  据法藏《华严经传记》中说:“佛初去后,贤圣随隐,异道竞兴,乏大乘器摄此经。在海龙王宫,六百余年未传于世。龙树菩萨入龙宫,日见此渊府,诵之在心,将出传授,因兹流布。”①这是说龙树与大乘佛教经典的关系。此外《华严经传记》又引《西域传记》说,“龙树菩萨往龙宫,见此《华严大不思议解脱经》,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干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其上中二本及普眼等,并非凡力所持,隐而不传,下本见流天竺。”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大本《华严经》的产生和传播,当在龙树之时。也就是在公元3世纪左右。在此之前,可能只是一些单品的经典在世间流传。而当龙树之时,才汇编成大型的丛书性质的典籍。第二,原来在印度或西域地区流传的《华严经》,内容非常庞大,所谓十三千大干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只是形容数量的巨大,并不是一个实数。而译成汉语的《华严经》只是原来上本《华严经》中的极小一部分。即使汉译大本《华严经》八十卷本,也还不到下本十万颂的一半。
  关于《华严经》形成的地点,印顺法师在《龙树龙宫取经考》中曾经提出,龙树龙宫取经,其地点当在南印度的安达罗王朝,具体当在靠近大海边的优陀延山,即史料上记载的乌荼国。“乌荼面临大海,被称为乌荼,可能与水有关。而优陀山,与乌荼也似乎同一语音所分出。这样,这里是大海边,是日出处,是水国,是婆楼那龙王往来的地方。龙树的人龙宫、见龙王、得塔、得经,都与此地有关。”(u
  另外,从《华严经》本身来看,也可看到其中有关《华严经》流传的一些信息。《华严经》最后一品《人法界品》,记载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善财童子在“福城”听文殊师利说法,然后发心修行,从福城出发参访诸善知识。据考证,福城方位当在今印度奥里萨(即乌荼)jajpur市东北约20里处,靠近大海的一个叫Bhadraka的地方。“而Jajpur的优陀延山佛教古迹处,就是补温波耆梨的大塔处,也就是‘人法界品’——‘福城东’的‘庄严幢娑婆林中’的‘大塔庙处’。龙树传说在这里得到《华严经》,是有深切意义的。”(o
  吕潋先生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参照日本学者高峰了洲的《华严思想史》说:“在印度,华严一类经典是当公元第二世纪中顷先流行于南方的。这只要看经文的重要部分《人法界品》以福城做根据地,并提到当地的大塔,便可了然。福城即是东南印滨海的驮那羯磔迦城,大塔又就是阿摩罗跋提塔,各有实地实物可考。而从现存大塔的栏柱铭题上看,塔建于公元130年以后,提到它的《人法界品》当然要更迟出了。”③
  然而吕先生同时又指出,“《华严经》的编纂地点不会离中国太远,或者即在西域的遮拘迦国也未可知。”其依据的理由是:
  1,大本华严虽然有七处九会,或七处八会,但本书是由许多单品的经典按此结构贯串而成,印度现存梵本只有《十地经》、《入法界品》、《普贤行愿品》等零部,而在大品译出之前汉译的也只是这几部独立的小品,说明《华严》可能是在西域从各小品集为大部的。
  2,隋代阁那崛多和唐代玄奘都传说于阗邻界的丛山中遮拘迦国收藏着各种大乘经本,《华严》即在其内。
  据此可以认为:《华严》类经典的思想,最早产生于南印度。龙树即在南印度获得有关的经典。随着他在各处游化,《华严》类经典在各处流传,最后在西域的于阗、遮拘迦国一带汇编成大本的丛书。
  《华严经》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大乘佛教思想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历代《华严》学者认为,此经主要是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说,经中描绘了毗卢遮那佛的净土莲华藏世界美丽庄严的盛况,以及毗卢遮那佛于海印三昧内,与普贤菩萨等诸多大菩萨众,为与会诸大菩萨说深奥妙法。本经的主要内容有七处八会,或七处九会,是说佛成道后在菩提场、须弥山等七个地方,藉普贤、文殊等诸大菩萨众,八次(或九次)宣说毗卢遮那佛的因行果德广大圆满,无尽无碍。经中说佛法奥义遍于十方虚空法界,及一一微尘毛端刹土。如因陀罗网,交相辉映,无穷无尽,无边无际。这就是所谓圆满*轮,称法界之谈。《华严经》的中心思想是从“法性本净”观点出发,阐发法界诸法等同一味,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尽缘起等理论。在修行实践上依三界唯心说而强调解脱的关键在于心,并提出自下而上的十地说,这是修行过程中十个不同的修行阶位。修习者依十地而行,辗转增胜,最终进入佛地境界,即清净法界。
  《华严经》的教义思想在中国佛教史和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佛教各宗派的形成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如华严思想和法相唯识学,华严思想和天台教义,华严思想和净土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此以外,《华严经》的思想还对中国传统思想史的发展也曾起过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华严思想有密切关系。宋明理学有一个基本概念,就是“理”,理学讲“天理人欲”,要人们“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理”,本身就来自于华严思想。“理”是《华严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宋明理学讲的“理”是指“天理”,是指最高的真理;而华严宗讲“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等,这儿所说的“理”,指的是佛性,是真如,也是最高的,终极的真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华严经》中还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特点的教义思想,大致有以下这么一些:
  一,十方成佛思想。首先,《华严经》中提出了“十方成佛”的思想。这一教义思想的提出,扩大了众生修行成佛的范围,把成佛的修行方法扩大到一切有情,使佛教修行者都有了成佛的希望。这在佛教教义思想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十方成佛”思想的确立也是大乘佛教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中说:“我等十方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同名诸佛,皆说此法。如我所说,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亦如是说。佛子!今此会中,十方佛刹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一切菩萨神通三昧,我等皆与授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刹微尘数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亦与授记,于当来世经不可说佛刹微尘娄劫,皆得成佛。”①这儿明确提出了十方诸佛之说,以及十方成佛的思想。
  在佛教思想发展史上,“十方成佛”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原始佛教时期,佛陀释迦牟尼是一个彻底的觉悟者,是众生的导师。修行者随师而修,其修行的最高成就是成为阿罗汉,即已灭了心中的烦恼,有资格享受人天供养。在原始佛教以及后来的部派佛教时期,大家都认为世界上一个时期只能存在一个佛。在过去世曾经有过六位佛先后降生,在世间成佛,教化众生。现世的释迦牟尼佛则是第七位佛。释迦牟尼灭度之后,将来有会弥勒佛降诞,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悟道成佛,三会说法,教化众生。一个世间同时不会有两个佛,这是当时佛教义的一般看法。
  大乘佛教教义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基础上有了重大的修正,而佛陀观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大乘佛教认为时间是无穷无尽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在无边无际的空间,同时存在着无数的佛国世界,因而可以有无数个佛同时住世。所谓“十方”就是指上下四维八方,也即指无边无际的空间。“十方成佛”思想的提出,是对早期佛教教义的一项重大改革,这一理论的提出,扩大了众生成佛的可能性和成佛的通道,提高了人们修行的积极性,因而有利于佛教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二,华藏世界的构想。《华严经》的另一特点,就是提出了莲华藏世界的构想。华藏世界亦称为莲华藏世界,是指自莲花出生之世界,或指含藏于莲花中之功德无量、广大庄严的世界。又作莲华国。这是法身佛卢遮那如来于过去世发愿修菩萨行所成就的清净庄严世界。即有关佛教化之境界。
  唐译十卷《华严经》卷八至卷十即为“华藏世界品”。经中说:“尔时普贤菩萨告大众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毗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一一佛所修净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也就是说,华藏世界是法身如来毗卢遮那过去世修行而成就的佛国净土。
  毗卢遮那,梵名Vairocana。又译作毗楼遮那、毗卢折那等。略称为卢舍那、卢遮那或遮那。意译为遍一切处、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等。据《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一载:“毗卢遮那,云光明遍照也;言佛于身智,以种种光明,照众生也。或曰毗,遍也;卢遮那,光照也;谓佛以身智无碍光明,遍照理事无碍法界也。’,②原为太阳之意,象征着佛的智慧广大无边,光明普照一切众生。因此用以称呼法身如来,以此表示历经无量劫海之修习功德而得到之正觉智慧。
  有关毗卢遮那佛,佛教各经典的记载与各宗派的解释不完全相同。如晋译六十卷《华严经》卷二“卢舍那品”、《梵网经》卷上说毗卢遮那佛为报身佛,而《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则说为法身佛。中国佛教天台宗以毗卢遮那为法身佛、卢舍那为报身佛、释迦佛为应身佛,从而形成天台宗的三身说。法相宗立自性、受用、变化三身说,以毗卢舍那为自性身,卢舍那为受用身,释迦为变化身,与天台宗的三身说略有区别。华严宗则是依据《华严经》,认为毗卢遮那佛就是卢舍那佛,两者只是译名不同而已。他们还认为此毗卢遮那佛即《华严经》中所说的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净土莲华藏世界的教主。在密教中,毗卢遮那佛即为密教本尊大日如来,是密教最高的遵奉对象,他们认为大日如来是佛教的理性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理智不二的法身佛。在密教的造像布局中,通常以毗卢遮那佛为主尊,配以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和北方不空成就佛,构成五方佛的组像,称之为金刚界的五智如来。
  华藏世界是毗卢遮那佛的国土。关于华藏世界的美妙庄严及其构成情况,唐译八十卷《华严经》卷八“华藏世界品”中有详细记载。据经中说,华藏世界最底层为风轮,风轮上有香水海,海中有一大莲华,莲华藏世界即在此大莲华中。华藏世界周围有金刚轮山围绕,坚固不坏,清净平坦,悉以妙宝庄严,其中有二十重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布列于其间,罗列成如网之围罩,而构成世界网;各皆以众宝庄严,佛则出现于其中,众生亦充满其间。由此可以看出莲华藏世界构造之庄严,及其广大无边。
  关于莲华藏世界的构造,佛教各经中所说也略有不同。如《梵网经》所说莲华台藏世界海,是指千叶大莲华中所含藏之世界。此世界是由千叶大莲华所形成,此千叶大莲花的每一叶即为一世界,各有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及百亿之南阎浮提等。此莲花藏世界的教主是卢舍那佛,结跏趺坐于莲华台之上,并有千体化身为释迦佛,各各趺坐于一叶之上;此一千化身之释迦佛又一一变化为百亿之菩萨释迦,各各坐于南阎浮提菩提树下,宣说菩萨心地法门。如此莲花藏之一叶即一个大干世界,由一释迦佛所化;一叶中又含百亿之四天下,一个四天下世界由一尊菩萨释迦所化;一千大干世界即构成一莲花藏世界,由卢舍那佛所化之国土,其中包含了十万亿个四天下世界,称为莲华台藏世界。
  关于华藏世界的出现,是佛教教义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华藏世界也可是十方佛土之一。而十方诸佛国土之说是在大乘佛教出现以后才形成的。小乘佛教并五十方成佛思想,当然也就没有十方国土之说了。大乘佛教形成后,扩大了成佛的道路,出现了十方成佛思想,于是出现了十方诸佛国土,而莲华藏世界,就是诸佛国土之一。随着《华严经》的教义思想的流传,以及华严信仰之弘扬,加上中国民间艺术家的巨大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关于莲华藏世界之构造也通过艺术形象在社会上流行。在佛教造像中,有毗卢遮那佛与文殊、普贤二菩萨一起组成一佛二菩萨结构的三圣像,就是莲华藏世界的体现。在这类造像中,当毗卢遮那佛作为华藏世界教主时,他是结跏趺坐在千叶莲花台上。左手按膝,右手轻举。每一个莲瓣上都有一尊小化佛像,作为莲台上毗卢遮那佛的本佛的现影。每一个莲瓣象征着一个佛的国土,整个莲台就体现了佛经中所说的“三千大干世界”的状况。唐咸亨三年(672年),在龙门奉先寺雕琢的大卢舍那佛像,其莲座周匝三层莲瓣上,都刻有一尊尊小佛像,以表示莲华台藏世界。现在它已经成了龙门石窟的象征和代表。
  三,万法唯心说的提出。在佛学理论上,《华严经》提出“万法唯心”说,这也是佛学理论上一个重大突破。原来在小乘佛教时期,小乘佛教各部派大多主张“我空法有”,主张否定有情众生个人主体的存在,而对客观外界,则或多或少地持有肯定的意向。初期大乘佛教般若学派则针对小乘佛教的这种学说,提出了否定一切的主张,认为一切皆空。不仅否定有情众生主体的存在,连一切外境,一切客体都应否定。他们的理论论证方法也是采取了否定的方法。但否定一切的理论并非无懈可击,如果否定一切连成佛的根据和可能性也被否定,那显然对佛教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于是大乘佛教发展到后来就出现了“真空妙有”的思想,强调主观心识的作用,认为主观心识是世界万法的本源,一切外境都是由心而生。所谓“万法唯心”就是这个意思。而《华严经》中就有这种思想。
  《华严经》在菩萨修行十地中的第六阶段时,提出了“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之说。此说出现于《华严经》“十地品”中。“十地品”在八十卷《华严经》七处九会中为第六他化自在天会。此会是说佛在他化自在天宫摩尼宝藏殿与诸大菩萨众在一起,时有金刚藏菩萨人大智慧光明三昧起,受佛力加持而为与会众生详说菩萨修行十地的意义和修法。此二地依次为: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
  菩萨修行十地的第六地即现前地:据经中说,菩萨修造至此位,可住于缘起之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现于前,所以称为“现前地”。历代治华严者,以十地配十波罗蜜,以第六地为般若波罗蜜,即智慧到彼岸。修行者到了此位,能住于灭尽定中。六地菩萨在般若智慧、大悲愿的资持下,于定中现证法性,使佛法现前,了了明见,所以叫现前地。修行第六地多修缘起观。《华严经》“十地品”在说到第六地时,广明缘起,即说到“一心缘起”说:“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十二缘分,是皆依心……”②此说对于大乘佛教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乘佛教唯识学派主要思想依据就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说。“三界虚妄,但是心作”,这可以说是大乘佛教唯识学派的宇宙观,而“十二缘分,是皆依心”,则是它的人生观。大乘佛教唯识学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此得到了完全的统一。
  四,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在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上面,《华严经》非常具体地提出并描述了大乘佛教菩萨在修行时必然经历的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行法。《华严经》具体将菩萨修行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各各分为十个层次,如此则构成五十个阶位。此五十个阶位依次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如果再加上等觉、妙觉,就成了五十二位。
  1,十信。十信是大乘佛教修行者修行的五十阶位中,最初应当修习的十种心,这十种心在信位,修行成这十种心,能够坚定信心,助成信行,所以称作十信,全称十信心,也可略称为十心。依诸经典所举,十信的名称与顺序略有差异。此十信是: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定心,五慧心,六戒心,七回向心,八,护法心,九舍心,十愿心。①
  ┌────┬────┬──────────────────────┐
  │        │  信心  │  一心决定,乐欲成就                        │
  ├────┼────┼──────────────────────┤
  │        │  念心  │  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及天        │
  ├────┼────┼──────────────────────┤
  │        │  精进心│  闻菩萨藏,精勤修习无间善业                │
  ├────┼────┼──────────────────────┤
  │        │        │  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  │
  │  四    │  定心  │                                            │
  │        │        │  想分别                                    │
  ├────┼────┼──────────────────────┤
  │        │        │  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  │
  │  五    │  慧心  │                                            │
  │        │        │  性空寂                                    │
  ├────┼────┼──────────────────────┤
  │  六    │  戒心  │  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  │
  │        │        │                                            │
  │        │        │  犯悔除                                    │
  ├────┼────┼──────────────────────┤
  │        │        │  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回施众生,  │
  │  七    │  回向心│  不专为己;                                │
  │        │        │  回求实际,不著名相                        │
  ├────┼────┼──────────────────────┤
  │        │        │  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智护、│
  │  八    │  护法心│                                            │
  │        │        │  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行                    │
  ├────┼────┼──────────────────────┤
  │  九    │  舍心  │  不惜身财,所得能舍                        │
  ├────┼────┼──────────────────────┤
  │  十    │  愿心  │  随时修习种种净愿                          │
  └────┴────┴──────────────────────┘
  2,十住。第二阶段的层次是十住。十住又作十地住、十法住、十解。这是《华严经》七外九会的第三会中提出。据经中说,佛在须弥山顶忉利天宫,有法慧菩萨蒙诸佛加被而人无量方便三昧,出定后说十住法门。十住法门在大乘佛教修行的五十二阶位,列第十一至第二十阶位,属于“住位”,因此称为十住。十住的具体内容为:一初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①
  初发心住又作发意住,是说大乘修行者发起十信之心,即信奉佛法僧三宝,于一切法门常起信心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受习一切行、一切法门,常起信心,不作邪见、十重、五逆、八倒,不生难处,常值佛法,广闻多慧,多求方便,始入空界,住于空性之位;并以空理智心习古佛之法,于心生出一切功德。
  治地住又作持地住,是说修行者经过发心,常随空心,其心明净,以履治为地。
  修行住又作应行住,修行者已经修行发心、治地二住,智俱明了,能游十方而无障碍。
  生贵住是说经过上述修行,能冥契佛理,将来必生于佛家为法王子,与佛同行,入如来种。
  方便具足住又作修成住,修习无量善根之后,自利利他,能得方便具足,相貌无缺。
  正心住又作行登住,能成就第六般若,所以不仅相貌具足,而且内心也与佛一样。
  不退住即不退转住,修此者能人无生毕竟空,心常行空无相愿,入不退转之地。
  童真住是说自发心起,始终不倒退,不起邪魔破菩提之心。
  法王子住又作了生住。是说修习此者将从法王之教中生解,将来绍隆佛位,因此称法王子。
  灌顶住又作补处住。大乘佛教以菩萨为佛子,认为菩萨能行佛事,所以佛以智慧水为之灌顶,表明他得到佛的授权,好像世俗王子受权灌顶。
  3,十行。十行又作十行心,在菩萨修行之五十二阶位中,位于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种利他行。此十行是: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状况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这是《华严经》七外九会中第四会,佛在夜摩天宫中,由功德林菩萨出善思维三昧而受诸佛加被力所说。①
  ┌────┬──────┬────────────────┐
  │        │    欢喜行  │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
  ├────┼──────┼────────────────┤
  │        │    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
  ├────┼──────┼────────────────┤
  │        │    无嗔恨行│                                │
  │        │            │修忍辱,离嗔怒,谦卑恭敬,不害自│
  │        │            │他,对怨能忍                    │
  ├────┼──────┼────────────────┤
  │四      │    无尽行  │                                │
  │        │            │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令  │
  │        │            │至大涅檠而无松懈                │
  ├────┼──────┼────────────────┤
  │五      │    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
  ├────┼──────┼────────────────┤
  │  六    │    善现行  │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着,而│
  │        │            │                                │
  │        │            │亦不舍教化众生                  │
  ├────┼──────┼────────────────┤
  │七      │    无着行  │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  │
  │        │            │亦以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着  │
  ├────┼──────┼────────────────┤
  │八      │    尊重行  │尊重善根、智能等法,悉皆成就,由│
  │        │            │之更增修二利行                  │
  └────┴──────┴────────────────┘
  ┌─┬─────┬───────────────┐
  │  │          │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
  │九│    善法行│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
  │  │          │不绝                          │
  ├─┼─────┼───────────────┤
  │  │          │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如│
  │十│    真实行│                              │
  │  │          │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
  └─┴─────┴───────────────┘
  4,十回向又作十回向心,略称十向。是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从第三十一位至第四十位。所谓回向是指将所修行的功德转向众生,是大乘佛教菩萨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的体现。十回向是《华严经》七处九会中第五会,佛在兜率天宫,由金刚幢菩萨出智光三昧后所解说。十回向的具体是: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着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
  ┌─┬─────────┬───────────────┐
  │  │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
  │  │相回向            │平等                          │
  ├─┼─────────┼───────────────┤
  │  │                  │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  │
  │  │    不坏回向      │                              │
  │  │                  │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
  ├─┼─────────┼───────────────┤
  │  │                  │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着生  │
  │  │    等一切佛回向  │                              │
  │  │                  │死,不离菩提而修之            │
  ├─┼─────────┼───────────────┤
  │  │                  │所修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
  │四│    至一切处回向  │                              │
  │  │                  │之处,以作供养利益            │
  ├─┼─────────┼───────────────┤
  │  │                  │随喜一切无尽善根,回向而作佛  │
  │五│    无尽功德藏回向│                              │
  │  │                  │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
  └─┴─────────┴───────────────┘
  ┌────┬───────────┬───────────────┐
  │  六    │  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回向所修之善根,为佛所守护,能│
  │        │                      │                              │
  │        │                      │成一切坚固善根                │
  ├────┼───────────┼───────────────┤
  │七      │随J顷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
  │八      │    如相回向          │顺真如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    │
  ├────┼───────────┼───────────────┤
  │        │                      │于一切法无取执缚着,得解脱心,│
  │九      │  无缚无着解脱回向    │                              │
  │        │                      │行普贤行,具一切种德          │
  ├────┼───────────┼───────────────┤
  │        │                      │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
  │十      │    法界无量回向      │                              │
  │        │                      │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          │
  └────┴───────────┴───────────────┘
  5,十地。十地在前面论述三界唯心说的提出时已经说到,这儿就不再赘说。这是佛在他化天宫时,有金刚藏菩萨承佛神力,出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而说。八十卷《华严经》的第三十四至三十九卷“十地晶”,就是专门解释十地的。
  ┌──┬────┬─────┬────────────────┐
  │    │        │          │  修满阿僧祗劫之行,初得圣性,破│
  │  1 │  欢喜地│  施波罗蜜│  除见惑,                      │
  │    │        │          │  证得人法二空之理,生大欢喜。  │
  ├──┼────┼─────┼────────────────┤
  │  2 │  离垢地│  戒波罗蜜│  涤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      │
  ├──┼────┼─────┼────────────────┤
  │  3 │  发光地│  忍波罗蜜│  断除修惑得察发忍,智慧显发。  │
  ├──┼────┼─────┼────────────────┤
  │  4 │  焰慧地│精进波罗蜜│断除修惑,使慧性增盛。          │
  ├──┼────┼─────┼────────────────┤
  │    │        │          │断除修惑,令真俗二智之行相互违  │
  │5   │难胜地  │禅定波罗蜜│                                │
  │    │        │          │者合而相应。                    │
  ├──┼────┼─────┼────────────────┤
  │    │        │          │断除修惑,发最胜智,使现前无染  │
  │6   │现前地  │慧波罗蜜  │                                │
  │    │        │          │净之别。                        │
  ├──┼────┼─────┼────────────────┤
  │    │        │          │发大悲心,断除修惑,远离二乘之  │
  │7   │远行地  │方便波罗蜜│自度。                          │
  │    │        │          │(已成第二阿僧祗劫之行)          │
  ├──┼────┼─────┼────────────────┤
  │    │        │          │断除修惑,作无相观,任运无功用  │
  │8   │不动地  │愿波罗蜜  │                                │
  │    │        │          │相续。                          │
  └──┴────┴─────┴────────────────┘
  ┌─┬────┬─────┬────────────────┐
  │  │        │          │断除修惑,具足十力,于一切处了  │
  │9 │善慧地  │力波罗蜜  │知可度不可度而能说,            │
  │  │        │          │得法义辞辩四无碍智。            │
  ├─┼────┼─────┼────────────────┤
  │  │        │          │  断除修惑,具足无边功德,和无边│
  │10│  法云地│  智波罗蜜│  功德水,长养众生根。          │
  │  │        │          │  菩萨修行实践(人法界)。        │
  └─┴────┴─────┴────────────────┘
  《华严经》中提出的五个阶段,五十位次的修行具体而详尽,对于每一个阶位应当修行什么内容,能够达到什么果位,有些什么收获,等等,解释得清楚,便于修行者循序渐进,依次而行。
  《华严经》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除上述所举之外,经中提出的辗转一心,深入法界,无尽缘起的理论与普贤行愿的实践相结合的大乘瑜伽思想;八十华严中讲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法门行相和修行的感果差别;经中提出的十方成佛思想和成佛修行的各个阶段等理论,对中国佛教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返回 华严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华严经》在中国流传概述(高振农)
下一篇:《华严法海微波》读后感(释觉华)
 略说华严金师子章(陈家豪)
 日本华严宗与明惠之研究(北见吉弘)
 灵辩与《华严经论》(张文良)
 《华严经》十地品概说(业露华)
 房山石经华严典籍考(姚长寿)
 法藏《华严金师子章》简析(刘立夫)
 华严宗“法界缘起”明释
 华严法界缘起思想在大乘解脱论中的真诠(胡春业)
 华严思想的现代意义
 华严初祖杜顺的华严禅观思想——《华严五教止观》(正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水浒传》中的偈语(国威)[栏目:佛教与文学]
 如何看待批评与毁谤[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死后被超度到极乐世界的众生,生前都发过愿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菩提道次第略论[栏目:菩提道次第专题·根本论述]
 大多数妇女都有堕过胎儿,请问师父应该怎样超度他们?[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 (第一篇 释归敬颂 释难破执 标宗归识 彰能变体)[栏目:于凌波居士]
 往生论注讲记(六)[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人生是宽容的进行式[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四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谁说比丘尼看不到「裸体」[栏目:昭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