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三章 一些佛教禅法名词的正确定义
 
{返回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132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CW46
第三章 一些佛教禅法名词的正确定义

佛教瑜伽士陈健民英语口述
康底帕洛比丘笔录
汉译﹕张淳焠
校订﹕林钰堂

目 录

A. 与禅修哲理有关的名词

B. 与禅修过程相关的名词

C. 与禅修之内容有关的名词

D. 与禅病有关的名词

E. 与禅修证悟有关的名词

F. 佛教禅法的定义



敬礼 文殊及弥勒菩萨摩诃萨


我们今天有些匆忙,因为略迟了一些。我们的时间短暂,陈先生早已告诉我们今天要谈的主题非常的广泛,并且是(习定)必备的知识。了解佛教禅修方面专门术语的明确定义是很要紧的,原因有三:使禅修者先了解什么是禅定;再者使禅修者在修行的过程中,免去不必要的障碍;而最重要的是可以使禅修者获得证悟的妙果。我们走近茅蓬时,看到窗帘动了一下,帘后出现了一张脸孔,然后窗帘又被拉回原位。陈先生已经看见我们走来了。约一小时前,陈瑜伽士一定已修完了他下午最后一座的闭关功课。通常当他的腕表在五点钟响起时,这一座约一个半小时的禅修便随之而结束。他在门外迎接我们,说:「我以为你们不来了。」尊者(桑格那卡喜达)回答说,我们一定得来,因为今天要讲的是佛教禅修的基本概念。

陈先生很笑逐颜开地说:「今天没有下雨」,接着又问道:「你们有没有因为袍子湿了而生病?」他摸了一下尊者的衣角,今天是干的。他拿出一罐新的中国茉莉花茶,并泡好几杯热腾腾的绿茶。尊者引用了一段话,是有人以四种饮料来说明四种宗教的特色:酒是基督教的饮料、咖啡是回教的、印度教徒的饮料是牛奶,而佛教徒喝茶。这里我们不论及此说,只说佛教的中国茶是清澈、提神而且收敛的饮料就够了。茶的这些特色和佛法很吻合,因为佛法也是清晰;对饮用佛法甘露的人而言,它使人清明;不为世间的矫饰所伪装,如实地显示世界的真相;总之,是苦涩但有益身心的饮料。长期以来佛教僧侣都藉喝茶来驱除禅修时的昏沉。

在我们开始今天的题目前,我们应该来注意一下每一章前的礼赞。每一章之前都先礼敬某些佛、菩萨。第一章当然是献给 释迦牟尼佛和三宝,因为三宝不但是一切宗派的宗旨的根本,也是一切宗派及其实修法门的基础。第二章开头先敬礼五方佛,因为由那一章起我们正式开始谈到禅修,而在大乘里,五方佛是心法与禅修体验的基础。在本章中,我们礼敬两位大菩萨—文殊(妙音)及弥勒(慈氏)。这两位菩萨分别是法性和法相的代表。

法性与文殊菩萨关系密切,因为在佛陀第一次转大乘*轮时,文殊菩萨便亲聆开示,也明了了法的根本且不可言诠的体性。一切佛法都是以法性为基础,而本章的哲理基础也就是以下各章的依据。因此我们先礼敬文殊菩萨。而敬礼弥勒菩萨是因为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降人间,传授法相宗的教义。在本章内,我们在把重要的名词加以正确定义时,便是与个别的法,亦即法相,有关。

接着陈先生开始讲解主题。

对大多数人而言,「静坐」是什么意思呢?他们认为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可能是坐在舒适的扶椅上,再加上一杯茶、一根香烟),然后呢,慢慢地思索着事情。他们以为「静坐」只是散乱地思索着一些念头、计划、情况等等。

后来这类人可能读到一两本有关静坐的宗教书籍,因此慢慢地他们对「静坐」的概念变成更广泛了,最后「静坐」(「习定」)对他们而言是涵盖了一切事物。但这并不正确,因为无论是从理论的观点,或是为了个人实修的需要,许多的意义应该被区分清楚。

随着问题的一一出现,首先应该把名词涵盖的所有定义界定清楚,如此一来,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至少问题会较容易厘清,因为有这些定义明确的词汇可以掌握。

我不得不如此说:中文虽然能表达深奥的哲理,也能颇饶诗趣,但却缺乏科学的精确性。相形之下,英文的词汇就精准、明确得多。虽然中文比较适合于诗词,而不适合谈逻辑,可是我们只得仰仗某些以中文或藏文译出的经籍,因为这些经籍的梵文原典已佚失了。此外,中国还发展出一些宗派,各有其理论和修法,如天台宗和禅宗。这些宗派当然都是由中文的经、律、论三藏中撷取精华而立说。尽管中文大藏的内容都是经由官派的译场谨慎地由梵文译成中文,而且译场内的专家们各有仔细界定的职司,但这些译文仍受到中国语文的限制。由是之故,我们必须学着由一个中文名词的众多释义中,辨别出它最精准的意义。我们运用此原则的方法是:先弄清楚各种名词所涵盖的正确涵义,而后再区分它们所适用的不同意涵的实际修法。

A. 与禅修哲理有关的名词

(1)「心」词。它一般指的是「心脏」,但通常字典内给心词下的定义至少有九种:

(I)肉团心,梵文为「hrdaya」。
(II) 思想。有一本中文字典引用了一则古代的诗词〈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III)辨别。唯识宗说应当作「辨别」之意。
(IV)中心。正如同心脏是身体的中心,所以「心」字被用来解释为事物或地方的中心。
(V)树的刺。
(VI)根据印度星象学,二十八星宿之中,有名为「心」者。
(VII)果之核。
(VIII)万物的本性,尤其指人类的。
(IX)精华。任何事物最重要、精要的部分,或其要义,亦称为「心」。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定义中有些和佛教有关,有些无关。如果所有的佛教徒都接受每一名词只有一个佛法上的意义,情况便会比较单纯,但在中文内情况并非如此。唯识宗的徒众把第一个定义的叫做「肉团心」,第二个定义的叫「心」,第三个定义的叫「意识」。可是因为其他宗派对「心」词的解释完全不同,所以情况变得很复杂。禅宗用「心」来表示「本性、精华」。不只如此,心词在三乘中各有其特别的解释。在讨论完不同的禅修方法之后,我们将依上下文意来对「心」词做不同的定义。

造成混乱的另一个因素是儒家对中国语文的影响。佛经中的许多文字,因儒家的教义而改变了原有的意含,这种现象造成文意更为混淆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十分小心。

把英文译成中文诚非易事!译者必须谨慎的采用一个词汇的正确意义,依据不同宗派的诠释而给予精确的说明;还必须很清楚地了解它是属于三乘佛法中的哪一部分;最后,还要能摆脱儒家的影响。

如果对学者而言,正确的理解和阐述都有这么多的障碍,那么一个未受过教育的在家人该怎么办?他可能也修习禅法,或至少也看了几本有关禅修静坐的书,可以想象他犯错的机率有多么的大!

(2)空。

虽然佛教以「空性」和「虚空」指称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可是中文都译成「空」。虚空当然不可以和空性混为一谈,因为我们至少可以对「空」做四种不同的定义:

(I)一般人所说的「空无」或「空虚」(如空房子)。这是指无体量的空或是匮乏之意。这个意义在禅法中并不采用。虽然有些盲修的人误以为在禅修时他们的心是像空间一样的空无或空虚,所以他们就已经证悟到空性。这是很大的谬误!
(II)有些习禅的人认为空是在形色之外或超越形色的。他们把空和五蕴(色、受、想、行、识)完全分开。这是绝对错误的!
(III)空被想成是一个实质的「东西」。有些禅修静坐的人以为「一定有空这个东西可以修」,这种见解也是不对的。
(IV)真正佛教哲理的空。

说到这里,陈先生微微前倾,兴致勃勃地用特定的手势来强调重点;好几次说到重要的词汇时,便拍着椅子的扶手,以提醒我们的注意。他拿起一个装可可的罐子做示范,空的定义滔滔不绝地由他口中流泻出来,这些并非书本上得来的理论而已,而是他非常熟稔的道理。笔者在记录时,很不容易掌握所有的资料,有时依靠听者插入的一两个字才得继续。陈先生接着说:

我们应当了解「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任何形相都即是空性。(包括感觉等与所谓的「我」有关的一切)。五蕴与空性是既不相同也不相异的。

在器世间中,空性遍一切处,万法亦皆是空性。有些人认为空是透过分析而得来的;但分析并不能找到真正的空性,这种方法只能找到造作、不了义的「有为空性」,这种空性是关于依因缘或组合而成的事物。这种分析在黄教(格鲁派)中很普遍,但只能做为解说的方便而已。

另一种错误的见解,就是认为空性是超过一切事物部分的总合(事实上空性不多过于五蕴);或是以为万法皆空,所以空性少于万法。不用增,也不用减:空性就在这儿。

他用力敲响可可罐,对我们展开笑容,然后说道:

你不应该在长期习禅之后去找空性,空性不一定会在这种情况下显现的。你也不应该认为随着你见到空性较清晰或较不明显(指定境中之无云晴空),空性就增长或减少。有些人以为明白了万事万物不停迁流变异的道理,就是体验到空性,但这只是对空性的解释(坏苦空),而非空性的
真髓。

有一种非常普遍的观点,就是认为修某些特定的禅法可以开发空性(或是获致证悟),但是修行的目的并非如此;修行的目的只是要净除妨碍空性显现的道上障碍而已。我并没有可以使空性显现的禅修力量,我心中也从未以此为目标来修法。空性是遍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有情、无情的,毫无限制。空性在佛不增,在吾人凡夫亦不稍减。

甚至在小乘教法中,一切禅法也必需基于空性,否则没有解脱可言。任何佛教修法的基础若不是建立在空性教理上,则无法导致正果。

虽然我们对佛教哲理上的空性已略知一二,但也应由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它。空性本身是不变的,却以不同的表相呈现。在小、大二乘的深奥哲理中,提到有二、三、四、六、七、十一、三十、六十及八十种空,来帮助行者彻悟空性(参看第十章)。此外,在金刚乘的深奥教理中,更有四种空以配合四层喜(见第十三章),这几种空不能和小、大乘的空混为一谈。例如密续中的「大空」和大乘的空性分类中的「大空」就相去甚远。

以上所说的非常重要,务必有深刻的了解。

(原注:有些被诩为能善解空理的西方学者,依自己的想象,误以为般若乘的空性意义和无上瑜伽密法的空性意义相似,而加以比较,真是大错特错。请参阅我写的《佛教密宗与印度教密宗辨征》一书。)(译注;此书是以英文写作的。)

B. 与禅修过程相关的名词

在西方有许多字被用来做为佛教专门术语的译词,最常见的是「专注」(concentration)和「禅定」(meditation)。通常在中文里专注相当于是「静虑」或「思惟修」(dhyana),而禅定则指「三摩地」或「等持」(samadhi)。对大多数人而言,「专注」和「禅定」这两个英文字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且也常被混淆成是「专心」和「暝想」的意思。人们并不了解静虑和三摩地之间的差异。

尊者此时补充说,这一类的混淆是很平常的,因为在欧洲,每一位哲学家都对自己所用的名词下自己的定义,若不是很仔细,一定会被这些词汇给弄糊涂了。目前佛教典籍的翻译和著述也有相同的情况发生。不像在中国和西藏已有逐渐形成的词汇对照表,在西方这些各家不同的术语对初学者而言,是很难不产生困惑的。在梵文和巴利文的佛教传统中情况就很不一样。每个名词都有正确且公认的定义,对学习和修持者都很便利。

(1)五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分别是:

奢摩他,或止 samatha;
三摩钵底,或等至 samapatti;
三摩盘那,或根本定 samapanna;
禅那,或静虑 dhyana;
以及三摩地,或等持 samadhi。

第一个(奢摩他)是修止,平息心中一切动乱;在这个阶段是不允许思惟的。由止可以导引至第二个的三摩钵底,此时便是运用止的力量来探讨真理。在此阶段若是用意识来思惟,就不是真正的三摩钵底。(原注:本书通篇所用的三摩钵底是相当于「毗婆舍那」(vipasyana),即明显的内观)。当行者以止力来观照真理到了接近真理时,这个状况就称之为三摩盘那或根本定。此时心不散乱,对于真理的观照非常微细,主客体几乎快没有分别。在真正达到圆满觉悟的成就之前所有的心意识过程便被统称为「静虑」或「禅那」。禅那包括在上述三项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一切共同或世间的禅定,它的范围是由色界初禅天以上直至证得阿罗汉果为止。阿罗汉必须被包括在这个阶段,因为他尚未证悟到无上正等正觉。而在大乘中三摩地是在具有阿罗汉果之后才开始的。三摩地本身是在能观的行者和所观的法身真理完全合一时—只有佛所证的无上正等正觉才能达此境界。其他的书对三摩地有不同的定义,它被解释成世间的禅定或是禅那的同义词。但是在本讲解系列中,我们将采用已界定了的说法。(参看附录I、Part2、(6))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注释说,专注的头四层境界是所有宗教所共有的。印度教、回教神秘主义派别的苏非派和基督教圣徒所普遍述及的便是色界四禅定。更深更高的无色界四无色定,龙树菩萨称之为「三摩地」。但在我三乘合一的系统中来讲,只有最后的证悟才叫三摩地。在此阶段之前我们只称是奢摩他、三摩钵底和三摩盘那;它们被统称为「禅那」。

我们这本谈禅法的书是由字母、单字及词汇所组成,这些在唯识宗里唤做「句身」(kaya)。同理,习禅的整个过程可以用身体来做比喻:奢摩他是脚、三摩钵底是身躯、而三摩地是头颅。

陈上师给我们一份图表,来说明各个名词间的关系。

(2)习禅的过程有三个部分:

(I) 正见的基础。正见最初是经由研读以及彻底了解每个哲理名词的义理而获致的。这就是「文身」,而属于禅修的因位。
(II) 接着是由「习定身」的前二项开始,包括了奢摩他(止)和三摩钵底(等至)的修习。许多习定的人把后者(或称内观)和圆满的三摩地的证悟境界(圆满证悟成佛)混淆了。在未完全证悟之前,行者应经历各个前行阶段,否则他绝不能证得三摩地的境界。反而是自以为在习禅,其实不过只是想象出来的妄想境界而已!
(III)第三部分是成就,就如身体的头部—行者达成了目标,证得三摩地。

总括来说,有三个过程一定要认清:首先,需获得禅定的哲理基础。这是因位,如种子一般。接下来便是修行道上的实际过程,它包含了深入禅定和接近证悟的境界。这是道位,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最后是结果的阶段,在这段过程中会经验到不同程度的三摩地。像是植物结的果实,也可以称为果位。对于最后的这个阶段,有许多可以讨论的,而且在提及植物成长的譬喻时也会经常的提到果位。上述的因、道、果三阶段英文字都是以「C」(Cause,Course,Consequence)开头,这个三「C」我们会再谈到。

C. 与禅修之内容有关的名词

(1)在三乘中有许多种禅定,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获致这些禅定的成果。如何修习种种禅法我们在稍后诸章中再谈;至于禅定的分类则在此列出。经中提到有七种禅定,兹说明如下:

(I)有一些人献身于修集善行,他们在世时,习了一点禅法,成就了欲界天的禅定,死后便生于欲界天中,这叫做修得禅那。
(II)色界及无色界的天人不需要勤奋地修各种禅那。因为他们心念的自然状态已经是禅那之一了,所以他们的一生都在禅那之中。这叫做生得禅那。(请看第八章)
(III)接着是正思惟禅那。例如一个人努力地去思惟观察十二因缘,而成就阿罗汉果。
(IV)观空禅那,这是修习空性哲理的人所得的成就。
(V)寂定于诸法实相观门之禅那也会有成就。在华严宗的禅法中可以找到例子,它叫做「十玄门」,我会再做介绍。(看第十一章II)
(VI) 断恶禅那。在小乘道中,为求达到阿罗汉果,很强调要除去所有不合正道的意念、言语和行为。
(VII)最后,是「功德林禅那」。由于修行六度而获得成就。就像结满了果实的森林一样,修行六度使我们的功德自然广大倍增。

以上只是指出一些做为修行基础的良好条件,也使我们更容易明白要获致殊胜证悟成就的各种条件为何。

(2)以其他的方式分类,则三摩地可以分成三大类。即第一,世间或现世的专注,我们称做「世间禅定」。然后呢,来到出世间的境界,提升到可以证得阿罗汉果,称为「出世间禅定」。第三,「出世间上上三摩地」,这是完全超越世间的成就。

(原注:这里「世间」所指的是从地球有情,上至无色界天,下至地狱,因此,和非佛教徒所说的「世间」十分不同。他们解释「世间」的意义只局限于我们所居住的地球。)

(I)「世间禅定」,可分成两类:

(a)第一类是「根本味禅」。依字面可知它指在禅定中仍经验到某些「觉受」。在此,觉受是指喜、乐或各种好的感觉;除非行者很谨慎,否则此等觉受容易导致执着。根本味禅里包括有十二支禅定,分别是:色界天的「四禅」,大梵天的「四梵住」及无色界天的「四空定」(在此可能产生的另一个困扰就是中文里把「四无色定」中的「空无边处定」也译为「空」。但我们已知「空」也用于「空性」。在梵文中,此等不同含义的名词则以不同的两个字来清楚区别。)这十二支禅是开展心地的渐进历程。当习定者体会到欲界天的快乐且察觉到它们使人不安时,他就修色界禅定。色界四禅定使行者容易生起大梵天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而安住于自利利他的宽宏境界。若行者希求超越色界的妙乐及梵天的前三个境界,这并不困难,因为平静是色界天的最高层次,也是无色界四空定的基础。因此行者可以逐渐扬弃觉知上的粗重及微妙之乐,有情的概念,以及最后连色界最细微的元素也摒弃了!

这些禅定都不是佛教特有的,但它们是佛陀所传授的独特禅法的基础。这十二支称为「基本禅定」,因为它们是高级禅修的良好基础,它们也称为「无明禅定」,因为对佛教哲理完全不懂,或只懂一点的人,也可以获得这些禅定,这些世间禅定是不需确立正见就可以修习的。

修习这些禅定会获得一些快乐,这些快乐系执了心而成了烦恼,因此觉受禅定又叫做「有漏禅定」。修习了觉受禅定以后,行者可能会产生不明确的内观,又对善恶产生世间的无分别心。因此它们也称做…

陈先生停顿了一会儿,说:「那个梵文字是什么?」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突然站起来,立刻快步走进佛堂(兼做起居间),并且马上抱着一本厚重的中文佛学辞典出来。他坐在竹凳上,开怀地笑着说:「如果有人请我去传授讲解…得跑…得拿字典」。说到这儿,他又开心地笑了,然后逐页浏览。他以手指比画来算出中文字的笔划,快速地翻查书页,他找到了…

无记(avyakrta)。这些觉受禅定因此又叫「无记禅定」。对于这十二支禅定我们已经做了四项批评,除了我们所提到的危险之外,它们最糟的特征是它们未必能导致解脱。

(b)世间禅定的第二大类叫做「根本净禅」。这些禅定是所谓的「全觉受」的,因而超越烦恼。天台宗的「六妙法门」被列入此阶段;此外,还有「十六殊胜」(见第八章),它包括由小乘到大乘的所有禅修历程。有些我们后面会再说明。

在这些禅定里佛教的定慧都没有等持。它们强调禅定力,但慧力不足以达到解脱。它们有的也只是半成熟的智慧,但修习它们可以做为长养出世无漏慧的基础。

(II)「出世间禅定」

在大的分类中,第二种叫做「出世间禅定」,因为要获得这些禅定,就必须要断除一切世间的执着,也要有超自然的体验,而至少可以证得阿罗汉果。

这些包括「九想观」,有时也称为「白骨观」、「不净观」(参见第八章、G、1(a)) ,接着是「八背舍观」(见第八章、G、1),「十遍处定」以及「九次第定」(见第七章),可是这些分类并不是非常清楚和准确。这些不但是把小乘、大乘混杂在一起,而且随着天台宗的惯例,在不同的编目中许多因素被无谓的重复,以后我会把这些个别解释清楚。

小乘的禅那修法在此要告一段落,这些类别在谈到小乘禅法的章节中,我会解释其中的大部分。上述的禅法都和修行的过程有关,因此称为禅那。

到此阶段,禅定力已使行者很容易能进入「宁静」的定境,但不易离开它。随之而来的,是二种大乘的三摩地境界,第一种是「狮子奋迅三昧」,使行者有随意地出入九次第定的能力,进退自在。第二种是「超越三昧」,它已经超越了所有进出的境界。因为这二种三摩地非常接近最后的无上正等正觉,而且是属于果位,所以被称为三昧,而不是禅那。

在这么多的禅定境界中,前三个小乘禅法(九想观、八背舍观及十遍处观)是以外境为对象的观照禅那,但九次第定则是转为内观的主观摄心修法之粗者。「狮子奋迅三昧」是很微妙的禅法,而「超越三昧」是超越禅修的。上述的都只是有关部份实相的禅法。由修证的观点来看,它们是超越的,但若以实相来看,它们只观照到一部分而已,并非其全体。

这里我们应该提一下禅宗。我们必须注意,虽然「禅宗」的名词是取自于梵文的「禅那」,但禅宗的法门是不能和这些世间禅那混为一谈的。禅宗属于金刚乘,鼓励即生证得佛的圆满觉悟。虽然中国把禅宗归类在大乘,但我认为禅宗应该列入金刚乘,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其实也是一位密宗大师,这点我们后面会再讨论到。

(III)出世间上上禅

这些禅法被如此命名,因为它们是菩萨所修的禅法,执着于小乘的人是不知道有这些的。

出世间上上禅有「九种大禅」﹕

(1) 自性禅
(2) 一切禅
(3) 难禅(译注:难修之禅)
(4) 一切门禅
(5) 善人禅
(6) 一切行禅
(7) 除烦恼禅
(8) 此世他世乐禅
(9) 清净净禅(译注:净字重复,表清净之相亦不可得。)

在讨论大乘禅法的章节里,我会分别说明这九种大禅,它们是大乘禅法,而且都是整体实相的禅修法。由于它们属于道位,所以被称为禅那。

根据显教小、大二乘的教法,我们把三摩地做了三种综合性的分类。第四种是金刚乘的三摩地修法(属于密教的),会在第十三章中论及。

D. 与禅病有关的名词

(a) 掉举﹕因为精神上过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上亢奋的状态。此时妄念不断的涌现,犹如一股内在能量之泉在不停的澎湃。它是一种内在的干扰,但多半是因为感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它的对治方法就是先要觉察到它,然后专注思惟于出离及无常。

(b) 散乱﹕指心理上的不安或错乱。基本上这是主观的困扰,这些是凡夫不会轻易觉察到或到厌烦的。相反的,他们往往很喜欢这种情境,因为他们很习惯于心念的驰散纷乱,因而也不易察觉到它的存在。但对禅修者而言,这种禅病会完全摧毁他的止力(奢摩他)。行者应该要能立刻觉察到它,而不使它延续下去。

(c) 昏沉﹕我们应把昏沉定义为「消沉或是半醒的状态」。如果不立刻觉察,我们很快就会睡着,一般由醒到睡有三个阶段﹕

(I)意识变得模糊不清,思路不清,无法专心;
(II)进入一种似乎梦中的半睡状态;
(III)完全睡着。

若我们能在第一个阶段就很快地觉察,那么我们修习禅定时就不会进入第二、第三的阶段。

对治昏沉要培养二种要素﹕

(1) 清楚的觉知(有智、有想):这是一种经由对我们行为的觉察所得的了解。因为心地清明,我们可以辨别出昏沉的三种阶段,而不被它控制。如果维系这种清明的状态,就成为﹕
(2) 正念﹕但这必须依经所教来修习。否则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已。

E. 与禅修证悟有关的名词

这些也是习禅者必须彻底了解的,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只做学问而不实修的学者对上述的种种名词的理解非常有限,对于本节所论及的各种名词则绝不可能有任何领会。依据佛教不同的宗派,把禅修的内观分为四类是最好的方式﹕

(1)我们必须能够区分出唯识宗的「三类境」:

(I)第一类是「性境」(实境)。当直觉的了解现前时,就像由镜中显物一般的清楚,这是清净的第八识直接呈现的一个影像。此内观境界是真实不虚的,如果行者具备了圆满的法身见,有此体验他便会有终将获得证悟的信心。
(II)「独影境」(幻觉)。在此情况之下,没有镜子,一切所见皆是第六意识所产生的错觉。它使人迷惑,很错误,也不实有,如龟毛兔角一般。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应该去注意它。
(III)第三个较难理解,称为「带质境」。例如,第七识误执第八识为我。但纯粹的第八识并不像「带质境」带有个主观性的「我」,所以和「性境」相较,带质境仍不是实境。但它还是可以升华为「诸真法体」的。

我们必须善于区分三者间的差别,明白何者为真,何者不实。应希求获得「性境」,摒弃「独影境」,而升华「带质境」。(译注:「三类境」四句颂﹕「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2)在「瑜伽行派」中所说的三量﹕

(I) 哲理上直接推论的量及实修上直觉之量。(这称为「现量」)。后者是禅修时的直接认识,属于真。
(II) 哲理上的比量(以例子为喻),在梦幻中如第二个月亮之境,并不完全真实,但可以转变为真实。
(III)非量。在修行上来说是完全不真实的。然而,在哲理上,称为「圣教量」。

此三量通常和上述的三境配合。前三者属于实修,而后三者则为哲理和实修兼具。禅修者若能善于分辨假境及非量,就不会被他们所障蔽。

(3)金刚乘另有四种境界﹕

(I)学者的认知全是以思惟听过或诵读过的佛法为基础。学术上可称为「闻慧」或「思慧」。此二者皆属于世间智。许多口头禅和子把这种认知当成是禅的顿悟,真是大错特错。
(II)禅那所引生的认知。只有在建立了坚固的正见及严格的禅修之后才能获得,被称为「修慧」;它是超世间的认知,属于出世间。
(III)觉受境。经过修行之后,得到了一点粗浅的境界,行者经验到心地有一点轻安,身体有一点空,但这并不是空性的经验,不可以误认之,这相当于上述的带质境。
(IV)第四种是行者证得空性时的确切证量。这相当于性境和现量。

(4)藏传密宗的教授中有三证﹕

    (I)定中﹕行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在定光中看见圣像现前。
    (II)相中﹕行者在半睡的状态中见到圣像。
    (III)梦中﹕行者在梦中所见之景像。

它们的可信度是依上面的次序所示。以程度而言,第一种完全可信,第二种只有一半的可信度,第三种只有三分之一的可信度。

在我们快速地把这些分类、分组和区别谈过之后,陈先生说﹕「现在我必须为你们给佛教禅法下一个

F. 佛教禅法的定义

利用禅定力来深入佛教的哲理,把它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内证,因而由烦恼及邪见中解脱,证得涅槃,并圆成渡化的事业。三乘修行的目的都依序包含在内,即是成就佛的三身﹕行救度事业的化身;涅槃的大乐报身;以及由痛苦和邪见解脱的法身。

九点钟了,从开始到现在三个小时已经溜过去了。我们结束了这个部分,准备离开。今晚我们记下了常用专门术语的一个纲要,不过我们很不好意思,因停留太久而打乱了陈先生的作息。通常晚上七点到八点是陈先生念诵<阿弥陀佛咒>的时间,以回向给六道中无数的宿世父母;接着他供养护法,念诵他们的偈颂咒语,启请他们在夜间守护。

当我们以轻快的步伐,带着包含修行成果的新章节回到寺中时,想到此刻又回复禅修的陈先生。他曾在信件中提到,他是基于大慈悲心来禅修的,他致力于「利乐一切有情,因为在多生多劫的轮回中,他们都曾是我们的父母。愿一切有情都能接受到佛陀的禅法并修持,愿他们先我们而成就无上菩提。」

 


{返回 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四章 没有前行是否可以直接修习禅定?
下一篇: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二章 修习佛教禅法的确实与终极目的
 迁识证量论
 吾妻相攸居士绣功感应记
 口诀谈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三章 一些佛教禅法名词的正确定义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九章 通往大乘禅定的良好桥梁──四念处
 刘锐之居士笔受《大幻化网导引法》参订私记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十章
 火供主旨
 曲肱斋全集 第一册 目录 序言 前言
 佛教禅定实修体系 第五章 佛教不同哲理有何相关性以及它们如何以习定为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No Ajahn Chah《051》[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降伏其心 三 如何静坐[栏目:万行法师]
 浅析“十善业”(邹相)[栏目:其它]
 如何做功课[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九○四)[栏目:杂阿含经]
 佛教与自然生态(上)[栏目:星云法师]
 第六章 临济法门(一)——临济宗的创立 六、石霜楚圆[栏目:禅宗宗派源流]
 泰姬陵与象国文明的兴衰[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慈悲要有智慧[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二[栏目:中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