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论中观的因果思想(如义)
 
{返回 中观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95
论中观的因果思想
  如义
  缘起性空是佛教思想中最基本的理论,亦是中观的根本论题、根本观法、根本法则。凡存在的,皆是缘起的,一切法从缘生,一切法从缘灭。因果法,乃是依因缘和合生果的事相而存在的。缘起,体现了因果的法则、规律,故因果亦是宇宙人生最普遍的规律,因果也是缘起的。
  既是缘起的,必是无自性的,无自性的,必是空的。是故(中观论颂)云:“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法,即是寂灭性。”《十二门论》中亦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凡存在的因果、事理,皆是缘起的,离开了缘起一切法则无从安立。缘起即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里的此、彼,泛指因跟果,此与彼的因待性,连续性,就形式了因果规律。
  因果可分为两大类:
  一、前后的因果。如修学佛法,渐次增进、直至成佛。现在造成佛之因,到未来才能得到佛果。虽因前而果后,而因果皆无自性,因果虽有现在未来的缘起相而其自性本空,在毕竟空中,因果无碍,不离不即,相生相续。虽在现象上有前后之别,并不妨碍因果关系的成立。故依前后因缘展转增长,修学佛法,自可渐成佛果。
  二、和合的因果。如房屋是以砖、瓦、木、石、水泥、钢筋、人工等和合而成的。房屋是果,砖瓦等是因,在众多的有关房屋的材料中,任何一物都不会现有房屋的形状与作用,合堆在一起也不会有屋的形状与作用;但经过各种材料的适当配合、组织,即可有房屋的形状与作用了。故和合之因与果,亦是不即不离的。虽有其作用而自性空,虽自性空,而用相宛然。
  所以,尽管因果规律遍摄世、出世间一切法,但是不能执著因果是实有的,亦不可执因果是实空的。
  若执着因果有其实在之自性,那就不能透见因缘和合而生果的真实意义,便会生起种种妄执。不如意之境现起时,便会生起苦恼、仿惶、悲观、失望、甚至轻生自毁;乐境现前时,便生起爱著心,想尽办法去求取、拥有、享受,在患得患失中起惑、造业。岂不知,“是假有法,宁求自性?”假有法是不能追求其自性的。自性即非缘起,缘起即无自性,二者不可并存,因果法是缘起的,焉有自性?因果法自性不可得,不可得即空,空即是因果法之自性。“若有决定性,世问种种相,则不生不灭,常住而不坏。”如果否定了缘起性空的因果义理,亦即一切因果现象若不是缘起性空的,其过甚大。若因果非缘起,那么凡夫永远是凡夫,永远在六道中受苦,永远也不可能断烦恼解脱成佛,佛也不能度众生了,“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这样,因果报应则毫无意义。学佛、修行更是徒劳无益、毫无希望了。是故《中论》中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
  若因此而执一切因果法是实空,便会于善法生懈怠,于恶法无恐怖。既然一切皆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有何意义?一切皆空,助人为乐、讲道德、修养、学佛、修行、成佛、度生又有什么用呢?尽管殚精竭力、勤行精进,只不过一个“空”而已。若因果是实空,则一切无所谓,反正一切皆空,就可以为所欲为,恃无忌惮。这样便会起惑造业,堕入沉沦。如普陀山从前有一个田鸡和尚,虽用功参禅,但习气未断,每日必吃田鸡,别人责怪他不应杀生造业,资生口腹,他却说:“我一跏趺坐,即一切都空,尽日食田鸡,何有罪与过?”田鸡和尚对缘起因果缺乏正确的胜解,不能在缘起法上观空,不能在空中成立因果缘起,他不能正见空性、而落于空的邪见,造业而无所畏惧,终于堕落恶道。永嘉大师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可不惧耶?
  需知佛所说之空,乃是离一切错乱、执著、戏论而现觉诸法本来寂灭性的空,佛说空,是为除去众生的执著、离去一切邪见,体现诸法的空寂、得大解脱。若执有一个实有、妙有的空,不但破坏了世间的因果现象;也否定了出世的因修果证。也就等于否定了一切法的宛然存在。是故《中观论.观行品》云:“大圣所说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但亦不可认为因果法是非空非有,亦有亦空,若这样认为,则又落入一种执着之中,不过是对有、空的变向执著,仍不究竟。
  世间的因果幻网、似乎有迹可寻,而自性空寂,因果幻网当体即空,故缘起的因果法是“宛然有而毕竟空,毕竟空而宛然有。”
  因果法,在现象上,是缘起有;在本质上,是自性空,不能因缘起有而否定其性空,不能因性空而否定缘起有。若执有,则是常见;若执空,则是断见,皆是生死的障碍;皆不能证中道。以智慧观察因果法的真实,不一不异、不常不断,缘起有而自性空,自性室而缘起有,才能冼尽一切戏论执见,而证入第一义谛不可恩议的中道正观。
  所以,不能因其缘起有而生执著,亦不能因具性空而任意作为。缘起性空而不去执著一切因果现象;性空缘起而不可逾越因果法的规律。
  若不能正见缘起的因果规律,则会迷惑、颠倒、执著、造业、感果,沉沦于轮回的苦海中,生生死死、无有出期。若能了悟因果法的缘起性空;就不会生起执著;远离爱憎,了然宇宙现象只是如是地缘生着,并无实在的自性可得、就会对名闻利养能够释然放下,不会被世间的种种假相所迷惑。摆脱烦恼的羁绊,放下自私自利狭隘的小我,而能开阔心胸,豁达平淡地对待人生。同时,明了因果法的性空缘起,就能正确地利用它,勤习戒定慧,对治贪嗔痴;灭除轮回苦果,得大安乐,修四摄、六度万行,在利益众生中完善自我,从自我人格的升华中利济群生,而不执著。

{返回 中观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坛经》心性说对佛教中观思想方法的应用(曾传辉)
下一篇:佛家的缘起终极观与龙树的中观(张祥龙)
 天竺佛教和龙树提婆的大乘中观学
 “中道”的超越之路——对佛教般若中观超越模式的诠释(唐忠毛)
 略论中观思想本性(胡晓光)
 中观应成派鼻祖——吉祥月称论师
 无执著的动态智慧——中道与中观(万金川)
 浅谈龙树中观思想(李巧艺)
 对《中论观法品》实相空寂的分析(普进)
 浅谈诸法无自性
 《中论》思想略析(戈国龙)
 对中观之点滴认识(仁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安居第十四日(一):习气背后的“愿”在侵蚀着我们的生命[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新时期的佛教研究--《佛教与历史文化》代前言[栏目:杨曾文教授]
 西方知识论与佛教知识论的若干比较(庄朝晖)[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发菩提心[栏目:郭元兴教授]
 《入行论讲记》第三册 第三品 第四品 思考题[栏目:入行论学习]
 朱棣文的物理研究[栏目:张尚德教授]
 The Vipassana Retreat: 13. The Support of Loving-k..[栏目:The Vipassana Retreat]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七三七)[栏目:杂阿含经]
 佛法修证心要 下[栏目:元音老人]
 第三篇 成果 十六阶智 12.随顺智[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