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见性成佛
 
{返回 佛学名相杂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83

见性成佛

佛之所说经总十二部,而其多至于五千卷。方其正法千年间流行之时,人有闻半偈、得一句而悟入者,盖不可为量数。盖本来之自性,无形、无相、无根、无本、无住处,悟得此理,即是真知见,是时,已无异于佛,故称见性成佛之说。禅宗将佛性与智慧均视为人心所固有,因而不以读经、坐禅、礼佛、戒律等修习形式为重,而提倡修心为成佛之要行。

至于佛灭千年后之像法、末法时期,去圣既远,人开始沉溺于文字,有入海算沙之困,而于一真之体乃漫不能省解,于是有祖师大德出现,菩提达磨祖师东来,提问:「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直指自心者即是真性,不约事相而示,亦不约心相而示,故能悟自性,亦即见自性。因此菩提达磨祖师唱言:「直指自心,见性成佛」,以及教与外别传,于动容发语之顷,而悟佛理,此是上根利器之人,已有目击而得之矣。

所以所谓直指人心,即无须向外界寻求,而直观自心、自性;所谓见性成佛,即无须分析思虑,而透彻觉知自身具有之佛性,即达佛之境界。此语与「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皆为禅宗表彻悟境界之用语,其他诸宗类似「见性成佛」一语者,有《观无量寿经》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华严经》之「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等。

所以见性成佛,是禅宗基本思想之一。提倡成佛作祖或求生净土,应不执外修、不假外求,而以般若智慧,觉知自心真性,即可达到目的之一种修行教义。即当下冲破烦恼生死之疑团迷云,独露一己本来面目,悟得觉体圆明之本源。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机缘品》:「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


{返回 佛学名相杂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禅与初禅天
下一篇:禅定解脱法
 五乘义
 大修行者经络走向
 意生身
 法四依、四不依之义
 九品差别
 卅七道品
 论师
 十二因缘
 《出三藏记集》所录经典
 有相无相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华严经》<入法界品>一探佛教之“游行”义[栏目:华严文集]
 观念就是财富 1996.12.1~1996.12.15[栏目:星云日记]
 六祖坛经讲话 第一 行由品 问题讲解[栏目:六祖坛经讲话·星云大师]
 The Reason We Practice Meditation[栏目:Thrangu Rinpoche]
 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八)[栏目:普贤行愿品讲记·益西彭措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