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九 明四论用假不同门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00
乙九 明四论用假不同门
   丙一 标立四假


  次明四论用假不同门。一切诸法,虽并是假,领其要用,凡有四门:一因缘假,二随缘假,三对缘假,四就缘假也。
  此文说:一切诸法并是假者,是约佛的言教说的。诸佛说法,随机设教,不可定执。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如来说法,数如恒沙,随机施设,无有定相,故名为假。如佛以四悉檀,说一切法,皆随缘不定。《智度论》卷一说:“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这里略释四悉檀名义。随顺世俗而说,名世界悉檀;根据每个人的根机情况不同,而说法不同,名各各为人悉檀;针对众生的烦恼执见不同而说,为对治悉檀;显示诸法实相、中道第一义谛真理,名第一义悉檀。因众生的根性不同,故约四种悉檀说法也各不相同。兴皇大师,依四悉檀立四假义。《二谛章》卷下说:“四悉檀是通经之要术,解四悉檀则一切经可通;若不解四悉檀,一切经即不可通。大师约四悉檀,明四假义。四假者,因缘假、对缘假、就缘假、随缘假。”今依《玄义》次第,配四悉檀。依第一义悉檀,立因缘假;依世界悉檀,立随缘假;依对治悉檀,立对缘假;依各各为人悉檀,立就缘假。皆是就缘而说,故称为假。梵语悉檀,此翻成就。谓以此四法,成就众生,令诸众生,成就佛道。

  丙二 释四假义

  一因缘假者,如空有二谛,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因有故空,故空有是因缘假义也。二随缘假者,如随三乘根性,说三乘教门也。三对缘假者,如对治常,说于无常,对治无常,是故说常。四就缘假者,外人执有诸法,诸佛菩萨,就彼推求,检竟不得,名就缘假。此四假,总收十二部经,八万法藏。
  因缘即是假名义。《中论》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有不自有。因空故有;空不自空,因有故空。这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缘起法则的体现。又二法相待皆是缘起或因缘。因长有短,对短说长,如是苦乐,生死涅槃等相待,皆是因缘假义。因缘假有即非有,因缘假空即非空,如是非空非有,即是中道第一义谛,故因缘空有,即显第一义理。随缘假者,真如实相,本无言说,所有言说皆是随顺世俗,故言“如随三乘根性,说三乘教门”。《智度论》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对缘假者,为对治众生颠倒知见,如《百论》,外道说一,以异对破,外道说异,以一对破。说异为破一,说一为破异,又如对治凡夫执常,所以说是无常,对治执无常者,又说涅槃常住。说常说无常,皆是对缘假设,故名对缘假。就缘假者,是将对方所提出的主张,与以研讨,如外人种种说生相,有人言,万物从大自在天生,有人言,万物从自性生,有言从时间生,有言从四缘生。龙树说,诸法不生。诸法于众缘中,“先有亦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云何当有生?”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非自他共生,亦非无因生,是故知无生。这是就外人说有生的主张,与研讨批破,称就缘假。
  此四种假如四悉檀一样,总摄三藏十二部经,八万法藏。所以皆称为假者,意谓如来言教,犹如标月指,捕鱼筌,借言以明理,得理须忘言,不应执著和停留在语言文字上,为欲令人不要执著文字,故言一切皆是假名。禅宗说,不立文字,是有它一定的道理,不过,若完全不要语言文字,又何以教化众生,如来何必说此三藏十二部经?可见,不是不立文字,要利用文字弘扬佛法,要由闻思修三慧悟入佛道,只不要执著文字就是了。

  丙三 正明四论用假不同

  然四论具用四假,但《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以释经立义门故。《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假,《百论》多用对缘假。
  四论都具用这四种假,但各有偏重不同。《智度论》多用因缘假,因为要解释经中所说的真如法性义故。《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假,因为要破斥诸部小乘的偏执,根据他们的主张,给与分析批破,所以多用就缘假。《百论》是提婆与外人面对面针锋相对的辩论,外人说有神,提婆就说无神,外人说常,圣天就说无常,故《百论》多用对缘假。佛智深远,明见众生的根机,如来随机施教,故佛经多用随缘假。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十 四论对缘不同门
下一篇: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八 三论通别门
 百论释义 破常品第九
 百论释义 舍罪福品第一(3)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九 明四论用假不同门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十二 别释《中论》名题门..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五 宗旨不同门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七 观有无门
 百论释义 破尘品第六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二 明造论缘起门
 三论宗纲要 序
 百论释义 破情品第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53 有学经[栏目:中部选译]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三)调伏内心就是修法[栏目:圣者言教]
 藏族面具文化的基本特点(赵心愚、杨嘉铭)[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四节 隋唐佛教宗派的涅槃论[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学佛因缘[栏目:禅林衲子心]
 自觉与觉他[栏目:佛教义工]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四)[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释迦太子的降生[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大乘攻略:前学 三、明分之唯识瑜伽:转识成智[栏目:清净法师]
 宇宙万有本体论(5)[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