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三)调伏内心就是修法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91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三)调伏内心就是修法

  显密差异在于何处?是否依止密宗的上师、念诵密宗的仪轨就称之为密宗,而依止显宗的上师、念诵显宗的仪轨就叫做显宗?显密差异可不是这样辨别的。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在讲解显密差异时,从见解不迷惑、修行方便多、行为无辛劳和根机为上等之根机等四个角度讲解了密宗的殊胜性。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密宗可以一生成办解脱。这不仅仅是口中说说而已,现实当中也有很多这样殊胜的奇迹。不仅往昔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天天在课堂当中宣讲,如今也有很多修行人,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居士,老人还是年轻人,临终时呈现解脱之瑞相者比比皆是。这也充分说明了,密宗一生成就并不是在口头上,实际上就是如此。但想要成办这样的结果,现前我们就要将这四个要点纳入到自己的实修之中。

  相信在座的所有弟子,都曾在某位导师面前求过窍诀法,也都在修上师瑜伽。无论我在高原还是在汉地讲解上师瑜伽,都是契合窍诀法而宣讲,大家在实际修法时则应将调伏内心的过程与上师瑜伽结合到一起修行。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治烦恼还是树立见地,虽然从数量和名词用法之上各有各的特点,实际当中的用意则完全一如。同样一个道理,虽然今天我们所传讲的内容从文字表面来看是前行教言,但实际上和正行完全一如。作为密宗弟子必须这样理解。当然,刚开始入门者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只能先从前行开始入手,通过修学五加行来积资净障,逐渐令自己成为修学正行的法器,然后逐步开始进入正行。

  但现前有很多弟子认为自己前行已经修完并且开始步入正行,因此可以把前行搁置一旁专门修学正行,这样的修学充分说明你对正行的理解还很浅薄,以这样的见解去修法,恐怕只是在走一个过程而已。虽然在短短的时间当中,可以把成熟口诀法求完,但求完以后再反观一下自己的内心,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要记住,真正的见解不会随着心情的起伏而有所改变。当心情平和时有一定的见地,但是一旦心中产生烦恼,又不具备这样的见解了。我相信,顺缘的时候每个人都能有见解,因为心情开朗情绪好的时候,都觉得自己好像没有烦恼,见解也挺高,甚至还看到各种光等等。但是情绪低落的时候再看看昨天所谓的光还在吗?曾经自认为很不错的种种感觉还在吗?所以修行,不仅仅顺缘的时候要具备这个条件,逆缘的时候更应该具备,这才是一位真正修行者的特点。

  无论是做善还是做恶,都是心在支配,所以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以及华智仁波切说:“心乃诸法源,调心佛善说。” 因此,心是最重要的。我相信,这些道理从理论上而言,每一个人都能通达,但在现实当中,你的修法是以调心作为重点,还是以身口作为重点?若平常的修法还是着重于身体的勤作,喜欢去各地朝拜神山,通过依靠身的疲劳来消尽自己的烦恼,那么对你而言,身才是诸法源,而非华智仁波切所言的“心乃诸法源”了。同样一个道理,每天的修行都执著在念诵了多少遍心咒或仪轨等口诵之上,就是“口乃诸法源”,这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是一切法的根源也有矛盾。

  相信很多人已经修过觅心法,也已经认识到万法即为空性,但是晚上做梦的时候,知道梦中一切都是虚幻的次数有多少呢?虽然已经知道一切都是虚幻,但这种对虚幻的了知可能只是从书面上做了一点理解,比如通过小乘无分微尘和无时分刹那或者大乘缘起性空的方式,了解外在山河大地以及内在自身都是空性,但是否真的证得这种空性了呢?若真正已经证得空性,为什么现实当中的烦恼还那么炽盛,梦中的一切境相还那么真实,一点也认识不到它们是虚幻的呢?这就说明我们的修法恐怕只是走了一个过程,而并没有真实的见地。这么讲解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告诫大家,无论你现前修法处于哪个阶段,调伏内心的宗旨始终不能忘失。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二法分裂不是密宗的见解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四)善巧运用与依教奉行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八)修行中执著显现是最大的违缘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一)直指缺点就是最殊胜的教言
 圣者言教 第一课(十七)上师瑜伽含摄三根本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八)摆正心态苦行也是快乐
 圣者言教 第十八课(二十三)修行路上的应避免的两点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四圣谛
 圣者言教 第十课(一)珍惜暇满人身精进修法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八)精进修行佛法乃大孝行径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十三)摧毁正行善根之恶缘
 圣者言教 第二十四课(八)不要用空性的语言遮盖自己的见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逆流而上--岩松的正念动中禅修行体验[栏目:正念动中禅]
 师父我是在开刀的时候有这种状况...[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相应12经 根本等至与出定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经典禅诗 第四章 曹洞宗禅诗 四、曹山“君臣五位”偈[栏目:吴言生教授]
 不执著真好(侯秋东)[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毒蝎渡河[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The Craft of the Heart - The Two Themes of Meditat..[栏目:Ajahn Lee Dhammadharo]
 云何为修行菩提者[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
 轻快的小溪[栏目:超然法师·岁月枯思]
 站在空性的角度如何做金刚萨垛除障法?[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