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代因明之著作
 
{返回 因明学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62
现代因明之著作

  《印度逻辑史》(History of Indian Logic)

印度逻辑学家威底布萨那著。逝世后由其友人于1921年出版,1971年再版。其中专述因明的是其中的第三章:逻辑的佛教著作家们,从91节到142节,共52节。内容主要有四方面:(1)在“佛教逻辑的开端”方面,认为早期佛教中已有逻辑的成分,到了龙树才写了第一个逻辑的小册子,其后是世亲的三部专著,到公元450年左右,逻辑才从佛学的体系中分化出来,而陈那则是佛教逻辑早期的杰出著作家。(2)介绍了陈那及其著作,包括陈那的传记,以及陈那因明八论。(3)介绍了陈那以后的真谛、商羯罗主、护法、戒贤,特别是法称及法称因明七论。(4)介绍了法称以后印度因明,涉及到帝释慧、释迦慧一直到宝积静、解脱护等27位学者。

  《佛教逻辑》(Buddhist Logic)

印度逻辑史的著作。苏联舍尔巴茨基著。1930——1932年间分两卷用英文出版。第一卷的中译本于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系据新德里东方图书翻印公司1984年重印本译出(宋立道、舒晓炜译)全书除绪论、专用名索引和逻辑主题索引外,正文分为实在与知识、可感知的世界、构造的世界、否定和外部世界的真实性等五部分。该书综合了当时佛教史、佛教哲学和梵藏文献研究的重要成果,对以陈那、法称和法上为代表的印度晚期大乘佛教的认识论逻辑作了深入研究和一定总结。全书贯穿了作者对东西方逻辑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是研究佛教逻辑和因明的重要文献。在佛学、因明、印度逻辑史等学科的研究中产生过重要影响。

  《印度论理学纲要》

印度逻辑学的入门书。印度学者阿特里雅著。全书共十二章。将与逻辑或论辩相关的诸问题进行综合归纳,分别讨论了印度逻辑的知识论及逻辑或论辩说的主要内容,同时对正理派、佛家逻辑以及其他外道的逻辑思想作了概要性的介绍。中译本由杨国宾译,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印度逻辑学的基本性质》

日本尾山雄一著。张春波翻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7月出版。全书共分六节:第一节,序;第二节,知觉论;第三节,判断论和实在的观念;第四节,论证的形式;第五节,推理论;第六节,推理论(续)。此书主要分析了印度逻辑学不同于西方形式逻辑的特点。认为以乔答摩、富差耶那、乌地阿达克拉等人为代表的初期正理派逻辑学,更具有印度的特点,所以以阐述他们的逻辑思想为主。指出,印度正理派逻辑学不象形式逻辑那样以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为主题,其推理理论也不象形式逻辑以概念外延的包摄关系为推理依据,而是以圣言和知觉为推理根据,其目的是为印度的正统思想服务。

  《佛教论理学》

中国现代谢无量(1885——1963)著。为其19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佛学大纲》下卷中的第一编。分“因明学之渊源”、“三支因明论”、“因明学与论理学之比较”、“中土因明论之流传”四章。在文中对提婆所著的〈百论〉的“十六谛”、〈解深密经〉中的“五种清净”和“七种不清净”、关于“五问四记答”、陈那因明的改革、三支式与三段论的比较等内容都有比较有价值的论述。

  《因明概论》

通论性因明著作。中国现代太虚著。原为太虚大师在武昌中华大学的讲演稿,1922年由武昌正信印书馆出版。该书分四章,第一章为“何为因明”,阐述“因明之名义”和“因明之宗旨”。第二章列“因明之纲目”,对〈因明入正理论〉一开头所举的一颂“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作了专门的介绍。第三章为“因明之解析”对〈因明入正理论〉一书作了简要解释。第四章“泛论因明”。先讲因明的历史、革新和流传;次讲佛家因明与西方逻辑的比较,指出两者在形式上和性质上都有不同。书中采用能立有二义的说法,作者认为因之第一相应解释为所有的因法都是宗上有法之法,因之第二相即为同喻体。并认为新因明三支包含了归纳法等。这本书兼具教科书形式和讲经式的特点,在当时对因明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作用。

  《因明入正理论疏节录集注》

中国现代梅光曦著。192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因明入正理论疏〉(后人尊称为〈大疏〉)原为窥基所作,原文较长,为让读者能更好学习窥基的《大疏》,该书特对窥基的长篇大作作了节录,主要节录出那些对认为因明内容有直接作用的段落,并根据《前记》、《后记》、《唯识论》、《纂要》、《明灯抄》和《俱舍光论》等前人的著作对所节录出内容作了注释。该书在当时对因明的推广与普及有很好的作用。

  《因明正理门论校疏》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一部完整注疏《因明正理门论》的著作。中国现代丘檗撰。共六卷。为有感于陈那〈因明正理门论〉简奥难知而唐代诸疏大都散亡,仅存之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残卷一种,伪误滋多,故采摭〈集量论〉及唐师时贤之言纂辑成〈校疏〉一书。此书体例,沿袭古书成法,先科分,后随文诠释。〈校疏〉在陈那原句中时加双行夹注,以使原句文意显了。并在征引陈那〈集量论〉、唐疏及近人文句作疏文时,亦时加双行夹注疏通文意,并在引文末注明出处。

  《因明大疏删注》

中国现代熊十力著。1926年出版。〈因明大疏〉即〈因明入正理论疏〉,唐窥基撰。熊十力认为“唐贤疏述,虽累十家。独有基文,世称大疏”,它“提控纲纪,妙得论旨”。但它也有“虚浮破碎”、“舛词碎义,时复错见”,因而需要进行删注,故作该书。熊十力的“删”,实际是对〈大疏〉的一种改写,包括了“删、改、调、补”几方面内容,删去了原疏中非基本理论的内容,按自己的理解来改动原文,调整疏文的顺序,使其更为通顺,同时还对疏文进行了增补。他的“注”也是“博征广引”“综练显了”,凝结了他的许多研究心得,有新知卓见,内容也很丰富。熊的〈删注〉在体例上别具一格,是〈大疏〉的一种普及性注解,为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的方便。

  《因明纲要》

20世纪30年代研究、评介因明学影响较大的一本通论性著作。中国现代吕澂著。192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湖介绍了因明的基本内容,并叙述因明学的渊源和古今异说,提出“宜宗论而简疏”的因明研究指导思想。作者根据〈正理经〉中没有“九句因”,指出“九句因”非足目所创而出自陈那,陈那的因三相理论是在九句因的基础上将古因明的因三相说改造而成。不赞成窥基在宗同品外另设因同品的说法。书中还胪列了许多内外道以及大小乘之间论辩的因明实例。同时,本书鉴于唐窥基所撰〈因明入正理论疏〉在解释能破和似能破时,义例不详,为补其不足,该书搜讨颇详,于理解因明的论式很有帮助。

  《正理门论叙》

因明学著作。中国现代欧阳竟无著。发表于1927年。系为〈因明正理门论〉所作的叙文。旨在为弘扬因明和拓展因明提供一种研习的方法和途径。认为〈入论〉主要讲因明作法,而〈正理门论〉主要是讲因明义理,后者更为基本。着重阐述了〈因明正理门论〉的要义及学习的重点,论述了〈正理门论〉在陈那八论中也具有“经”的地位。指出学习因明应对照参阅陈那的〈集量论〉和窥基的〈因明大疏〉进行理解。同时大力倡导法称的因明理论,突破了汉地研习银的局限。对〈因明正理门论〉、〈因明入正理论〉、〈正理滴论〉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主要集中于似能立过失的分类方面,认为三本因明著作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详略不同而已。

  《集量论释略抄》

印度因明经典。印度陈那著。中国现代吕澂编译。《集量论》是印度陈那的集大成之作,唐时义净的译本早已佚失。吕澂据西藏奈旦版的“金本”和曲尼版的“宝本”对勘写成。最初刊登在《内学》第四辑(1928年)。保留了《集量论》原250颂中对理解或认识瑜伽行派思想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删去一些平铺的资料性内容。该译本译文精当,义理忠实,为因明研究的可靠资料。在其附录部分引用的陈那所破五家之说(即“成质难论”、“正理论”、“胜论”、“数论”、“弥曼差论”)的内容,对了解中古印度的哲学思想和陈那因明的时代背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因明学概略》

中国第一本用白话文写成的因明著作。中国现代陈望道著。1931年世界书局出版。由于自唐朝起玄奘及其弟子翻译、解释因明论著时,所用的是文言文,而且迁就或者模仿梵文形式,写成整齐的四言、五言、八言的句子,甚至写成骈文体,这使得本来就言简意赅的因明论著更加拗,成为因明传播的一大障碍。而本书借鉴了日本学者大西祝的《论理学》一书,解说简明,通俗易懂,对因明学的传播起了积极作用。

  《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

中国现代第一篇因明史专论。中国现代许地山著。刊于《燕京学报》1931年第9期。作者吸取了威底布萨那、宇井伯寿等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从原始佛经到世亲《如实论》这一阶段古因明的发展轨迹,专题介绍了《中论》、《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大乘阿毗达摩集论》、《顺中论》、《如实论》的因明思想,并对一系列因明义理作了新的研究与探索。

  《因明学》

依据《因明入正理论》、加入近代因明研究成果并结合西方逻辑和中国古代墨家名辩之说的因明著作。中国现代虞愚著。193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由中华书局影印重新出版。由绪论和本论两部分组成,绪论介绍因明学的意义,发展变革,研究方法以及与演绎逻辑的比较。第二部分本论对因明古典原著加以详尽的阐述。此书在国内首创用西方逻辑概念对照因明术语进行讲述,有的还附有梵文原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东西方逻辑的比较研究。

  《因明大疏蠹测》

中国现代陈大齐著。1945年8月由书商于重庆铅印出版。全书12万余字,论述了42个专题运用传统逻辑的工具,研究了因明的体系全面论述了“宗等多言名为能立”的含义,纠正了《大疏》关于宗只能是所立而不属能立的错误;第一次直接对新因明中表诠、遮诠两概念作出正确的解释,指出遮诠近似于逻辑之负概念而不是否定命题;主张因明之全分与逻辑之全称有同有异,而一分不同于逻辑之特称,纠正了全分等于全称,一分等于特称说法的错误;第一次清楚地解释了有体、无体语词的多义性,对使用最多的一种含义做出定义,阐明了有体、无体与有义、无义和表诠、遮诠的联系,同时也阐明了宗、因、喻间在有、无体关系上所应遵守的规则;充分论证了《大疏》增设因同品、因异品两术语的合理性;在汉传因明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同品定有性不同于同喻体;明确提出陈那因后二相不可缺一;指出因明三支作法之宗不设特称命题,除异喻体外不设否定命题;还完整地阐述了因明三十三过中自、他、共三种比量的不同情况,弥补了论、疏之不足。全书采用文言文,模仿《大疏》行文格式,大多四字一句,但有时文字过简,不利阅读。

  《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

中国现代陈大齐著。1970年由台湾中华书局出版。原为作者在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讲授因明课的讲义。该书依照传统注解方式,将《因明入正理论》除去自悟门部分,采用白话文讲经式表述,特别适合于一般僧俗的学习。用逻辑比较因明,如用“假言判断与定言判断可以互转,故此同喻体亦可转为:“所作者必是无常”这样的全称肯定判断形式。

  《佛家逻辑研究》

中国现代霍韬晦著。作于20世纪60年代。1978年由台湾佛光出版社出版,1984年香港法住学会再版。该书正文为三章,第一,因明与逻辑;第二,因明三支比量的逻辑解析;第三因明入正理论释义。提出因明“由果溯因”来展现论式的框架。在其附录《陈那以后佛家逻辑的发展》中对陈那和法称的论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佛教逻辑专集》

中国现代张曼涛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包括《佛教逻辑与辨证法》与《佛教逻辑之发展》两部分。为编者主编之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中的两本合集,前者收有18篇论文,后者收有10篇,这些论文选自《海潮音文库?论理学》(上海佛学书局,1930)者有3篇,选自吕澂的论文有5篇;虞愚的论文有7篇,译文1篇;周叔伽的论文1篇;许地山的长篇论文《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原载《燕京学报》第九期,1931)等也收在内。

  《因明述要》

中国现代石村著。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文化大革命”后问世的第一部因明概论著作。全书分为“绪论”、“因明的体系和术语”、“真能立和似能立”“现量与比量”、“真能破和似能破”和“结束语”六章。在“结束语”中,集中讨论了“因明是不是佛教论理学”、“全分、一分为量说”和“关于三支式与三段论的比较”三个问题。其后学术界曾据此开展对因明学科学性及其本质的讨论。讨论成果大多收入《因明论文集》中。

  《集量论略解》

中国现代法尊法师译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集量论》是印度陈那的集大成之作,共有250颂,在唐时有义净的译本(早佚),1928年吕澂根据西藏奈旦版的“金本”和曲尼版的“宝本”,“对勘二本,折中文义,期得其真”,在《内学》第四辑发表了《集量论释略抄》,但那是很简单的一个本子。法尊法师的编译,依据德格版的持财护与雅玛参贾的藏文本,并参考北京版的金铠与信慧译本,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将《集量论》翻译了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法尊法师还对两种藏译本的同异、优劣作了一定的考订辨证。法尊法师在本书中对陈那的释文详加串解,并参照《因明正理门论》等汉文佛典,随处附注,为读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因明论文集》

中国现代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2月出版。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1979年所发表的因明学术论文。涉及到因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因明研究的意义、对因明的评价、因明的专题研究、著名因明学者的思想述评及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等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本因明论文集,反映了建国三十年来我国因明研究的成果,同时为其后因明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学术资料前提,对因明研究有重要促进作用。

  《因明入正理论讲解》

讲解因明基本理论的阐述性著作。中国现代吕澂著。张春波整理。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原为吕澂先生1961年在南京佛学班上的讲稿。该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相当高的理论价值。该书还附录了吕澂的一篇专论《真唯识量》,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对玄奘此量的评价之论争。该书后作为佛学院普遍采用的因明入门教本,在佛教界影响很大。

  《因明学研究》

中国现代沈剑英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5月出版。2002年10月由上海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它的修订本。全书分为正文和附录两部分,作者以汉传因明所推崇的大、小二论(即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为主要依据,证引了唐代诸疏,又参考了古今研究成果,从横剖面上分析探讨了因明的体例、规则、论证格式以及逻辑过失等诸多方面,,并与西方形式逻辑进行综合比较。除了按汉传因明的八门体系对因明的真、似能立做了系统的阐述外,还特别对于表诠、遮诠,全分与一分,有体与无体等问题做了专题阐发,。纠正了前人的一些偏差。对因明界一些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了精辟的见解。附录部分从日文转译了足目的《正理经》,为初学者研读因明提供了一条方便之门。该书是建国以后第一本比较系统介绍因明学的学术著作。在当代汉传因明研究史上具有较广泛的影响。

  《因明新探》

中国逻辑史学会因明研究工作小组编。甘肃热闹出版社1989年9月出版。1983年8月3日至10日,在甘肃敦煌、酒泉举行了全国首届因明学术讨论会。本书即是以此次会议收到的论文为基础选编而成,比较集中讨论了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的历史、因明与名辩及逻辑三大体系的比较、因三相的性质和意义、因明和佛教的关系等。本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国内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附录《国内部分图书馆(室)所藏因明书目索引》首次整理发表了藏传因明书目。

  《水月因明全书》

别名《水月全书》。一套阐明研究因明的丛书。中国现代水月法师著。共五册,包括《因明文集》三册,《古因明要解》一册,《因明句身初例》一册。由台南智者出版社分别于1989年、1992年、1986年出版。其中《因明文集》主要呼吁和论证了因明研究的重要性,介绍因明研究动态并刊登了学术争鸣的文章及相关其它文章等。《古因明要解》对佛家古因明《方便心论》、《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显扬圣教论》、《阿毗达摩集论》、《阿毗达摩杂集论》、《如实论》六篇经典作了讲经式的详细疏介。填补了近代以来中国因明研究的一块空白。

  《藏传因明学》

中国现代杨化群著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出版。包括译文和论文两部分。译文部分有《因明七论入门》、《因明学启蒙》、《因明学名义略集》、《量学》四部藏人的因明学代表作,还有法称《正理滴论》藏文本的汉译;论文部分收入了作者1981年发表于《世界宗教研究》上的《藏传因明学发展概况》一文,另有新作《藏传因明学提纲》和《藏传学者的因明著作初探》。该书的出版,为了解藏传因明学的发展概况提供了比较翔实、全面的资料。

  《因明研究》

中国现代刘培育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论文集。收入1989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论文和1980年以来有代表性的论文。

  《藏传佛教因明史略》

中国现代剧宗林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正文分为“因明藏传的背景”、“因明藏传的历史分期”和“藏传因明的特点”三部分。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把藏传因明与陈那、法称因明以及汉传因明作了全面的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藏传因明的内容及性质特点等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体现了藏传因明研究的深化。

  《因明正理门论研究》

中国现代巫寿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10月出版。系作者生前的博士论文,去世后由刘培育和诸葛殷同共同整理出版。书中用现代逻辑方法辨析和阐释《因明正理门论》的基本理论,有许多新的发现,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国佛教逻辑史》

中国现代沈剑英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由沈剑英、姚南强、徐东来、沈海波共同著述。在编排体例上,本书将古往今来重要的中国佛教逻辑著作、论文,按历史线索尽数罗列,介绍其观点、内容。对在逻辑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品或人物,则按章节品目次序,作详细点评。本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佛教逻辑发展历史的著作,对佛教逻辑的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返回 因明学参考资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摘大疏之最要
下一篇:为自比量(刚晓)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一○二三)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一一三七)
 百喻经 31 雇倩瓦师喻
 杂阿含经卷第一(三一)
 四念处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六九)
 妙法莲华经 譬喻品第三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九七)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
 出三藏记集 21 关中出禅经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答叶建筑师一文[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法显精神对当代心灵环保之开示[栏目: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集]
 树叶将永远在掉落 The Leaves will Always Fall[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六届:生活的艺术--生活禅的妙用(贤空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印顺导师之部派佛教思想论——三世有与现在有(释惠敏)[栏目:部派佛教理论]
 无门直指 第八十九节 末後句[栏目:程叔彪居士]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独示一愿四义之门第十九[栏目:宋智明居士]
 梦人乞命,尽速放生[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邪淫抱铜柱[栏目:戒邪淫文集]
 远离贪求[栏目:益西彭措堪布·微教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