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何以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79

慈师答疑——何以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2009.8.15安乐集课后答疑

录音记录:明集

提问:六道这么苦,大家也都愿意往生,为什么往生的少?

慈法法师:这是很简单的课题。这根由来自于什么呢?我们称为业感所取。业感,为什么称为业感所取呢?实际我们就在自己眼中、耳朵中,这六根中,我们取的是什么呢?——往生者少。我们取了这个。这个取呢有的是听来的,好比这么说:哎呀现在说念佛的人多,往生的无一二。这是听来的。听来的是什么呢?是业感!你怎么知道往生的多少呢?我们是以什么来认知往生者少呢?业感!没有离开业感。那我们要是随顺佛的愿力呢?随顺佛的无碍愿力来观察呢?观察十方刹土,是什么结果呢?那我们随业感所取,一定是少!要是随佛无碍愿力所取呢?

菩萨们,这一定是所缘所生啊!因缘所生法,我们一定要知道因缘所生法。往生多少亦是因缘所生。我们随业感,那多少是我们自己得见的东西;我们随佛的愿力——这个随佛愿力与随业感是没问题的,都没问题。所以说随业感大家相互传送:念佛的多,往生的少,随业感取相故。取什么相呢?取众生相!这个(指随佛愿力观)取什么相呢?取诸佛如来相!这一样是因果所感,那一样是因缘所感。

我们站在哪个角度去思维观察呢?我们站在随顺佛的无碍愿力来观察十方刹土一切众生所作所为,那么是一个结果,因缘所生;我们随业感来观察十方世界业感众生之相,取众生相,因为这个众生业相故,所以说呢往生者一定是少,这个没问题的。这不是古来已久的争议,实际是大家因缘所生法的因缘所致,一定是因缘所生,一定要认识到这个因缘所致,就是心地所缘而产生之境。要不然我们就缘业力,那是一定是往生者少的,因为我们业感哪,业感是有极大的局限性的,一定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那我们随着佛的无碍愿力,是有一定的广大性的,广大与深度。它两个是同样的,这个没问题。这就是各取净、染二缘,这个(业感)就是染缘,染缘一定是往生的少;这(随顺佛愿)是净缘,往生的一定多。

这是现在困扰大家的一个大问题,是很多念佛人的一个很深的疑虑,我们都需要注意的。所缘所生,因缘所生法,是染、净二缘,是随佛愿力还是随我们自己的业感所致,这个就秉然分明!

 


{返回 慈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寻根求源得歇心
下一篇:感恩心祈祷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七集
 慈法法师结夏安居说法选录(谈佛光、忏悔、功夫、说专说杂等等)
 圆觉经讲记(圆觉要义) 第二十五集
 往生论注讲解 第二十八集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四集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八集
 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集
 往生论注讲解 第十三集
 净土法门的殊胜——慈法法师开示于海云寺
 佛种从缘起——《法华经》四句偈开示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公案禅机 肆、开悟后功用行 五、公案 — 求法空智 前言[栏目:善祥法师]
 修行有四个阶段 The Four Stages of Cultivation[栏目:宣化老和尚开示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s Talks]
 人生五大问题[栏目:佛网文摘]
 Part Three 7. Dissension Among the Monks[栏目:The Life of Buddha]
 一夜心急,须发变白[栏目:心念与命运·第2册]
 关于自杀,如何解脱,请师父开示?[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只有自在,才是生命的至宝[栏目:看开]
 虚云和尚行业记[栏目:净慧法师]
 高贵的头不一定高高扬起[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与德人谈话鳞爪[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