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五、通往证悟之途——止观双运
 
{返回 东宝·仲巴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56

十五、通往证悟之途——止观双运

佛法的中心是菩提心。菩提有两层意思:(1)上求诸佛智慧自证真如实相,(2)下以悲愿度有情众生。合起来即是“智悲双运”,其终极目标是究竟觉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普度一切有情众生。作为一个修行人,应发展深广的菩提心,不求个人安乐,不求人天福报,目标应定在最高点——成佛。也就是说学佛不只求个清吉平安或来生投个好胎,更要超凡入圣,乘愿再来度济苍生。

四加行所集聚的主要是福德资粮。要证入菩提,达成开悟,我们还要集聚智慧资粮。智慧有“相对智慧”和“究竟智慧”。相对智慧是经由闻思而得的知识和正见。究竟智慧则是经由止观而开展的对事物本质的全然了悟(这是超乎言语思维之范畴的直接体悟)。

这个究竟智慧是真实存在的吗?人人都具有吗?能开发出来吗?回答是肯定的。如佛所说,一切众生本来皆俱佛性,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性即众生自己蕴藏着的清明、无碍的圆觉本性。这圆觉本性,本来清净,永远无染,只因无始的无明和轮回中的有漏染污而被蒙蔽,但它还是清净无染,去掉蒙蔽,其俱生的智慧之光便会显现出来。这好比一面镜子,它的本质是清净光明,上面落满灰尘后,我们看不到了它本俱的清净与光明,只要将它上面的灰尘拭去,我们就能看到它的清净光明。

蒙蔽我们觉性的是什么呢?是业障和习气。清净业障的方法是不共四加行。彻底断除烦恼和习气的方法是大手印。通往大手印之重要途径是止观。

止,藏文称作“息内”,意思是持久的平静。这是一项对心进行“专注”力的训练,通过此训练,可以改变散乱和昏沉的习惯,形成能专注于一个单一事物上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达到不专注于任何一物而自己安住于无念的全然平静与清明之中。这时心袪除了任何干扰和造作,回到了其本然清净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心恢复了清明觉知的功能。这种觉知是一种真心的直接的体悟(不是头脑的逻辑思维),所体悟到的就是真如实相。因为它完全排除了干扰和造作,故能完整正确地反映出事物的原本实质。这好比一潭水是浑浊的或有波浪的,它照出的图象便是不清晰的或变形的。当杂质完全沉淀、波浪完全平息,便照出清晰的、不变形的,即真正如实的图象。这时我们才能真正发展出认识一切事物本质的能力。这种状态是言语和思维两绝的,这种直接的体认称“观”。这种体悟,称作“真如实相”,简称“真如”。我们在止中训练观的能力,渐渐便开展出观见事物本质的能力,这就是究竟智慧。究竟智慧开展出来时,我们便体悟到一切事物都是缘聚而成,缘散而灭。没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我”——人无我,也没有真实存在的外界一切事物“他”——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是暂时的、相对而言的存在。另外,也可不经“止观”而直接观照自心本性——引见自心本性。直接趋入原始本然清净,在刹那间见到全然清净的本性,即见到了佛性,也称明心见性,即开悟。但这是为上上根器者所设的法门。上述二种途径都能达成全然开悟,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是一个不断反复并在反复中逐渐提高,直到全然开悟而达无学之境的过程。

这里只对初入门者作一些基本道理的介绍,重点是向大家讲解共四加行和不共四加行。关于止观只作概念性的介绍,不作深入讲解。修持四加行的行者,可参考专门讲解止观的法本,最重要的是得到上师的具体指导。盲修瞎练是非常危险的。

[1]出离心——出离六道轮回之心愿和决心。出离心,不是一种厌世疾俗的消极人生观,而是要我们于世俗中超越世俗,让生命升华。真正具有出离心的人,他具有个人解脱之愿望的同时,具有帮助别人脱离轮回的慈悲心,他也会深入到生活之中,以非常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

 


{返回 东宝·仲巴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六、即身成佛的方便道——《那若巴六成就法》
下一篇: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四、金刚乘修证的开端——共四加行与不共四加行
 宇宙同体 万民同根
 持咒与信心
 证悟者的心藏之宝 夏扎仁波切道歌讲解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四、金刚乘修证的开端——共四..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五、通往证悟之途——止观双运..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入佛道,首先皈依三宝..
 人身难得 人生易失
 了义明灯 中篇 步上解脱道 脱离轮回海 十一 附三、事师五十法..
 四加行口传时的一段开示
 佛子行三十七颂的开示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二 德遵普贤[栏目:陈义孝居士]
 有关禅病[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从现实业果看,珍惜当下因缘 4[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转苦为乐[栏目:慧净法师]
 三见五祖 传顿教法[栏目:六祖坛经说什么]
 08-022忏悔除罪[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四集[栏目:金刚般若研习报告·净空法师]
 百丈禅师及其禅法(苏树华)[栏目:禅宗文集]
 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4、忏悔业障[栏目:广超法师]
 一半一半 给人利用才有价值[栏目:往事百语]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