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二节 法相唯识的一分无性说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64
  第二节 法相唯识的一分无性说
一、三类阐提
  由玄奘(600-664)和窥基(632-682)创立的法相唯识宗,主要是继承印度佛教瑜伽行派的万法唯识的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主体心识所映现的表象。围绕着这个主旨,此宗对心理意识作了极细密的分析,对于心识的内在结构、心识与外物的关系、心识如何显现为外物、主观心识如何改造并转变为智慧,以及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等问题都有详尽的阐述。根据这些学说的不同性质,有的可归属于宇宙论和实践论。这里要着重论述的是,与心性关系最为直接的三类阐提说以及理、行二佛性说,这是与主张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其它宗派重大理论分歧。
  种性是某种族群具有的共同的血统、习俗、习性。佛教把印度社会的种姓概念,用来说明各种人由于内在素质不同,在学佛修持的成就上也因之而有差别。佛教瑜伽行派把众生分为五种种性,以确定众生能够成佛或者不能成佛的类别。五种性说认为一阐提人无种性,永不能成佛。玄奘在临离印度回国前,曾和印度佛教学者讨论过一阐提人有无佛性的问题。一些印度学者建议玄奘回国后,不讲一阐提无佛性的话,但遭到玄奘师父戒贤法师的严厉呵斥,强调不得增减义理。玄奘回国后,不违师说,也宣传五种性说。五种性说为窥基所独得之秘传。此说因与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天台、华严、禅诸宗思想相悖,而成为本宗的重要教义和中心思想之一。
  五种性即声闻乘种性、缘觉乘种性、如来乘种性、不定种性和无种性。五种性中的无种性是直接关涉到一切众生是否无一例外地都有佛性的大问题。
  《入楞伽经》卷2云:
  大慧,何者无性乘?谓一阐提。大慧,一阐提者无涅槃性,何以故?于解脱中不生信心,不入涅槃。大慧,一阐提者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悯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大慧,云何焚烧一切善根?谓谤菩萨藏,作如是言。彼非随顺修多罗毗尼解脱,说舍诸善根,是故不得涅槃。大慧,怜悯众生,作尽众生界愿者,是为菩萨。大慧,菩萨方便作愿,若诸众生不入涅槃者,我亦不入涅槃,是故菩萨摩诃萨不入涅槃。〔注释:《大正藏》第16卷,527页、中。〕
  「修多罗」,契经,佛陀所说的教法。「毗尼」,律,即比丘、比丘尼所须遵守的有关生活规范的禁戒。这是明确地以一阐提为无种性者,同时又称一阐提有两种:一种是诽谤佛法,不信据佛典和戒律修持,焚烧了一切善根,故不得涅槃。又一种是菩萨,则是为了普度众生,众生不入涅槃,我也不入涅槃。
  在《楞伽》等经的阐提无性说基础上,窥基提出了三类阐提说:
  阐提有三:一断善根,二大悲,三无性。……一因成果不成,谓大悲阐提,二果成因不成,谓有性断善阐提,三因果俱不成,谓无性阐提。〔注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大正藏》第43卷,611页上。〕
  窥基把阐提分为三类:一是断善阐提,指断绝善根的无性阐提,这种阐提缺乏解脱成佛的因由,即在修行佛因的阶位(因位)上没有成佛的可能。若佛显示威力,发菩提心,而使阐提断了的善根又能相续,也可能达到解脱的境界,即在果位上仍可成佛,这叫做因不成果成。二是大悲阐提,又称菩萨阐提。大悲菩萨本着大悲心,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但众生无量无边,众生中有的又无佛性不能成佛,以致自己永远停留在因位,终无成佛之期,故称为阐提,如观音、地藏、文殊等菩萨就是大悲阐提。这类阐提是果位不能成佛,而因位则有其可能。以上二类也称有性阐提。三是无性阐提,这是不论在因位还是在果位上都无成佛的可能,与成佛彻底无关,是毕竟无性的种性。
  窥基的三类阐提说,虽然对部分阐提的佛性问题作出了灵活的解说,但毕竟明确坚持有一部分众生不具佛性,永不能成佛。为此,他又通过对「一切」的分类,来会通《大般涅槃经》所说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命题。「一切」是总括万有的词,窥基却把它分为全分和少分两种。全分即是全部,少分是限于一定范围的部分。他说《大般涅槃经》中所说「一切众生」的「一切」是指「少分的一切」是将一阐提排除在外的一切众生。窥基把一切众生限定为众生中的特定部分,使一切成了部分。部分等于一切,这在无穷数范围内是可以成立的,但在有限的众生范围内却难以成立。一切众生当指众生的全部,其范围是固定的。因此窥基的说法一直受到天台、华严和禅宗学者的批评。
  在流行涅槃佛性思想的中国,法相唯识宗人却坚持五种性说,坚持无性阐提说,这也不是偶然的。从现象上来说,众生对于佛教持有不同态度,有的不信佛教,而信仰其它宗教,有的虽接受佛教学说,但信奉程度也有深浅不同,如何从理论上说明这种种差别呢?五种性说提供了一种解释,由于众生原来所属的种性类别(族类)不同,因此有五类不同的根机。法相唯识宗人认为五种性的差别是有其内在的原因、根据的,即他们先天本有的「种子」不同。这又联系到此宗的世界观,是以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认为一切现象都由根本识「阿赖耶识」所变现,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各种现象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种子的性质分有漏(染)无漏(净)两类。有漏种子是世间的因,无漏种子是出世间的因。有的众生具有有漏种子,有的众生则具有无漏种子,从而导致了是否具有佛性的差别。可见,一分无性说是法相唯识宗的世界观在众生本性问题上的体现。
二、理佛性与行佛性
  为了疏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疑难,窥基不仅提出了三类阐提的说法,而且也讲理佛性和行佛性。〔注释:详见《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大正藏》第43卷,611页上。〕并强调《大般涅槃经》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就涅槃佛性而言的。窥基门下慧沼(650-714)的《能显中边慧日论》是一部总结性的种性论专着,书中更是阐扬了二佛性说,着重论证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与非相应的关系。
  慧沼说:「总论佛性,理事两门。理而真如,法界,名因,名性等,一切众生皆悉同也。事即三十二相,十力等种,一切有情有无不同。」〔注释:《能显中边慧日论》卷1,《大正藏》第45卷,420页中。又「三十二相」,佛身体的三十二种子乘胜的相状,「十力」,佛所特有的十种智慧力量。〕「事」,指事佛性,即行佛性。理佛性的理,指真如本体,也可称理体、理性。理佛性是指众生所依的本体(真如),是不生不灭的妙理,也是一切众生普遍具有的本性。行佛性的行,指有漏、无漏的践行、修行。行佛性,是说部分众生阿赖耶识中具有得以成就佛果的无漏种子。理佛性是抽象的本体呈现出来的佛性,行佛性是具体的修行呈现出来的佛性,如三十二相、十力等。慧沼认为,不具有行佛性中无漏种子的众生,则虽有理佛性,也永不能成佛。慧沼强调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强调两种佛性的不相应关系,认为众生阿赖耶识中的本有种子就是行佛性、正佛性。行佛性又分为有漏与无漏两种,众生阿赖耶识中若是只有有漏种子,没有无漏种子则不能成佛,若有无漏种子,则能断除烦恼与无明,以行证理,有可能成佛。众生因具有种子的不同,便有了五种性的差别。十分明显,如果只承认理佛性,就会得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结论,只有同时承认行佛性为佛性,才能确立五种性说。
  窥基等人的理行二佛性说,不仅遭到其它宗派的反对,而且在本宗内部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玄奘门人法宝就撰写《一乘佛性究竟论》,批评二佛性说,否定行佛性的说法。围绕理佛性与行佛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佛教关于众生是否一律都有佛性问题争论的深化表现,也是对众生佛性问题的理论根据的深入探讨。佛性问题理论根据的深刻分歧在于,对人的心性本体与人的心识的关系的看法不同,也就是对「理」与「心」的异同关系的看法不一致。
  如上所述,法相唯识宗所讲的理佛性,是指一切事物的真实本体「真如」,真如是真理、理体,同时又是众生行为的规范、准则。法相唯识宗所讲的行佛性,是指众生阿赖耶识的种子。真如属于「理」的范畴,阿赖耶识种子属于「心」的范畴。法相唯识宗人强调,众生要获得解脱,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体证真如理性,在境界(认识)上由迷转悟;一是改变阿赖耶识,在心识上由染转净。众生应在修持实践上力求两者相应提高,以成就佛果。这两个方面也称为「理事」,而与性相、体用相对应。
  关于理与心的关系,法相唯识宗与持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观点的、影响最大的中国佛教主流派——天台、华严和禅诸宗的分歧,主要是:
  其一,理与心是否同一。法相唯识宗强调理佛性与行佛性的区别,认为两种佛性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有理佛性的不一定有行佛性,主张理与心是不同的。而主流派则认为理佛性与行佛性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有前者必然有后者,视理与心为同一的。在中国佛教主流派看来,宇宙万物的本体即众生的本体,众生的本体即众生的心,众生的心即众生的本性,也就是说众生的本体与众生的本性是同一的,这个观点也是建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学说的理论基石。
  其二,理与心能否转化。与上一分歧密切相联,法相唯识宗人认为真如是不生不灭、绝对不变的「无为法」,众生种性是「有为法」,无为法不能生起有为法,真如也不能因为众生经过修持积累功德而转化成为无漏种子;无漏种子也是本来具有的,不是通过「熏习」而能获得的。中国佛教主流派根据《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和真如有不变和随缘两种属性的理论,认为真如会随着一定条件而变化为阿赖耶识,这种阿赖耶识中就含有觉与不觉两种因素,其中的本觉无漏种子,即佛种性。这说明,双方对于真如理体性质的看法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
  还应指出的是,法相唯识宗与天台、华严和禅宗对于理与心的侧重也是不同的。法相唯识宗肯定理佛性,谈真如理性,其目的一是为了会通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的说法,二是强调真如理性的规范意义,要求无漏种子顺应真如,与真如契合。实际上,他们重视的是阿赖耶识种子,是行佛性。该宗有的学者就认为,真如作为无为法是不能用来说明有为法的种性的,并明确地反对以真如理性为佛性。天台、华严和禅诸宗则主张以真如理性为佛性,他们只是为了会通佛典上所说的一阐提无佛性的观点而容纳阿赖耶识种子说的。
  法相唯识宗提出理佛性与行佛性说,同时在理论上也带来了困难,如理佛性作为众生所依的本体,显然在佛性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切众生既有理佛性,为什么一部分众生没有佛性,不能成佛呢?众生由无漏种子的作用而得解脱?这是由有为法生无为法,它又如何与无为法不能生有为法相协调呢,阿赖耶识种子与真如没有内在联系,不能转化,阿赖耶识无漏种子又是怎样具有的呢?这些问题都是难以圆满论述的。大概正是这种理论上的困难,使法相唯识宗内部发生了分化,如上所言,法宝等人就另立异说,以求摆脱和克服在佛性问题上的矛盾,就是一例。

{返回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三节 密宗的本不生即心实际说
下一篇: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五节 心性哲学的合..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第二节 宇宙时间观..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一节 中国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三节 性理归宗..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三节 轮回说的新阐发..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编 心性论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第五节 念佛禅..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一节 道家对佛教..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三十一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观 第一节 印度佛教语言观..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第二节 南顿北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菩提道次第略论》第一卷科解[栏目:宗舜法师]
 第二部 3.擦掉悲伤的眼泪[栏目:西藏医心术]
 见证爱与善[栏目:静思法语·释证严]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一天 三心具足必得往生[栏目:智谕法师]
 二〇〇八年夏安居沙弥尼十戒戒七体会(释传信 沙弥尼)[栏目:大悲寺妙祥僧团·心得体会]
 是否得到过金刚上师灌顶的都可以做上师?[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外出游玩,户外打坐,是否会引来不好的磁场?[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怎么才能见到佛[栏目:佛网文摘]
 人间佛教的个性(净因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弘法是家务[栏目:妙华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