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8 请勿把心内的模型强加别人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86
“ See what you are expecting, what you are resisting and what you are demanding. ”
  - Godwin Samararatne
“看你在预期甚么,抗拒甚么,苛求甚么。”  - 葛荣居士
﹙八﹚请勿把心内的模型强加别人     路
  每个人都会有对别人不满意、与别人争执的时刻,但相信很少人会观察或反思这刻心内的运作,或尝试探索心在这刻究竟有甚么经历。
 
人我之间的矛盾
 
  葛荣居士曾经很有趣地说,当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像有六个人在一起。第一个是甲心内为乙所制造的预期,模型与形象。第二个是甲心内为自己所制造的预期,模型与形象。第三个是真实的甲。第四个是乙心内为甲所制造的预期,模型与形象。第五个是乙心内为自己所制造的预期,模型与形象。第六个是真实的乙。
 
  如是者便会有六种不同的评语,继而又会有六种不同的情绪。人与自己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自责、自大、不和、猜忌、自私等等矛盾便随之而来。
 
  若你想以抗拒或压抑心内对自己与别人所制造的预期,模型与形象来灭除这些矛盾,你是不会成功的,这只表示你不满意你心的表现,会制造新一轮的矛盾。你的心只会更混乱。
 
  你无需抗拒,无需压抑,只需觉知道哪些只是自己心内的预期,模型与形象,而哪些才是真相。那么当你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与你心内的预期,模型和形象不一样时,你不会感到惊讶,也不会失望,你只会明白这个便是不折不扣的真相。然后你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与条件去行事,去回应。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当你的心对真相有越来越多了解,你心内再为你自己与别人所制造的预期、模型与形象便自然会越来越接近真相,不再是主观的虚构,继而连你自己的真正行为也会有正面的改变。
 
了解自己继而了解别人
 
  在禅修的路途上,往往会想说服或劝吁一些亲朋也去禅修,希望他们也能获得禅修的益处。后来尝试观察心内的经历,渐渐便察觉到虽然出发点是良善的,却在说服或劝吁的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经验与见识制造一个修行的模型,认为既然这模型适用于自己,便适用于别人。但是,这个心内的模型与事实却有差距。
 
  事实上,各人有各人不同的际遇和阶段,根本没有一个宗教或一套修行方式可以适合每个人,所以是不应该把自己的修行模型附加于别人身上。经过静心反思,若想别人知道禅修的益处与方法,只需与他们分享禅修经验。若别人有兴趣的话,他自然会发问,想知多一些。若别人没有兴趣的话,便住口,尊重别人的理解。
 
  同样,在家庭和工作方面,也可用分享经验与见解的方式与别人沟通。经验说明这样做不但使纷争减少,互相的了解亦会增加。
 
  当别人想强加他的见解与模型于自己身上时,亦无需埋怨别人主观。若别人不给我机会去申述自己的经验与见解,自己其实是可以主动去寻找与等候这些机会。经验说明这些机会其实是存在的,在乎自己有没有耐性去静心寻找和等待。
 
  祝愿各位都会觉知觉醒地去观察心内的经历来了解自己,当你知道如何可以了解自己时,你自然会知道如何了解别人。
 

{返回 在生活中禅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9 请察觉生活中的空间
下一篇:7 请无需批判只需回应实况
 33 请实践中道
 22 请以现状为禅修对象
 49 请认识自己的限制(上)
 58 请让被压抑的情绪释放
 9 请察觉生活中的空间
 2 请学习如何回应环境的转变
 25 请观察与认识真相
 43 请培育自力
 32 请修习不存概念的知足
 6 请觉察心如何虚构故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较(太虚大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怎样消灭病态[栏目:沈家桢居士]
 阿姜曼影响了森林传统[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学佛人是否可以参加娱乐活动?[栏目:戒律仪轨·净空法师问答]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二)[栏目:菩萨本行经白话]
 佛教寺僧的经济建设[栏目:太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六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03-033珍惜现在·把握当下[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什么是止观双运?[栏目:洪修平教授]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五 九、总明第三能变识相[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