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行人的必备条件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6

修行人的必备条件(1)

一个行者的修行,

在具足了必备的所有条件之后,

正行一起,成就即在!………

修行人必备的条件,较其他人的要求严格得多,关键不在条件多少,而是对修行的本质是否有正确的认知;此一认知乃是源于对生命存在的真相,具有崇高的企求或感受。假如对于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缺乏真实的感受,那么,修行是一件多么奢侈,既浪费生命又是无聊的苦差事!

「修行」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有两方面:一者是前期需要去调整的充分条件,例如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的定位、自己生活环境的调适,以及观念、行为、语言等的初期规范。二者是本身应有的生命情操,在生命存在的活动旅途中,那种与生俱来的不可抗性,例如对生命真相的坚持,对训练的精化、深化以及方法的超越、突破,在境界或程度上应有永无止境的扩大、成长,再扩大、再成长的永恒性。

这些都是行者在修行中,生命成长的永恒目标。一个行者的修行,在具足了这些条件之后,正行一起成就即在,犹《净行品》中之「十具足」所明。

修行人的必备条件(2)

行者当知──

善友的调教方式与动机,是你的大脑无法臆测的;所以,

在修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绝对无条件地接受善知识指导!………

修行人所应具备的条件不是多少的问题,而是一组对人生、生命的要求,以及对人性认识。须知修行的目的是在改造生命,透过心灵工程的建设,达到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因此,行者对于人生及生命的认知与要求应该是全方位的,对于人性的存在更是不能木纳、麻木而缺乏反应的灵敏度。所以必需有要求自我生命的表现(身口意三者)皆能达到体相用的完美境界,此一认知,是一佛乘行者首需具备的先决条件。

其次,按照《净行品》的标准,在堪成法器的十具足、所选十种智慧、所具十种能力中,应当由行者自行构成一套有用的组合。以目前的参差程度而言,行者甚难自行组合,且亦难于自行认知。因此,依止善知识的调教则是必备的要件!

但是今日在西式教育制度下,自由的意志促使行者的杂讯无法接受善友之教,因此「无条件接受」善知识指导,逐一具备「依你本身的根器」所应具足的条件组合,就成了当今行者的第二要件。

而行者亦当知,善友的调教「方式」与「动机」,是你的大脑无法臆测的;因此,在修学的过程中,必须要绝对无条件地接受善知识指导!

 


{返回 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福慧滋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培养警觉性突破概念化
下一篇:永恒的生命观
 其心念念常安住
 生命的觉醒
 佛经是觉者的言音
 其心念念常安住
 标准值的人
 专业教育
 做好今生的本份
 华严学
 学习就是实践力行
 认真耐心的与人相处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Making the Heart Good[栏目:Ajahn Chah]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七十二、咕噜嘎巴拉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太,年轻学佛人往往对禅、密感兴趣,对净土法门漠然,这是什么原因?[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福德日记5月4日─读诵《普明菩萨会》[栏目:福德日记]
 漫说《长阿含》(卷一)~A 一、大本经[栏目:界定法师]
 相应53经 攀住经[栏目:相应部 22.蕴相应]
 楞严大义今释 第一章 心性本体论[栏目:南怀瑾居士]
 佛教为中国文化及智慧的宗教[栏目:太虚法师]
 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修行是什么 1990.12.1~1990.12.15[栏目:星云日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