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快乐那里找?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95
快乐那里找?
 
世人追逐五欲之乐,这些乐是靠刺激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诸如见到外界种种色相,或去了新的地方旅游,或拥有一个新奇东西,或是男人见到女人,或发了意外之财;或是听到新歌,或是闻到他人赞美恭维之词;或嗅到新香味,新香水;或吃到什么好食物,山珍海味;或享受身体的乐触感,酒后或抽烟时飘飘欲仙的感觉。种种五欲的快乐不一而足,,世人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追逐得不亦乐乎,乐此不疲!
 
当我们在感受到刺激的快乐时,极少人会想到这感受是短暂的,以及快乐结束时的愁怅,漠落,不知所措。然后事后怀念它而又生起新的追求乐受的欲望,很多的强奸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凭一时的冲动又再做奸犯科去了,这种追求乐感的欲望不就是苦吗!
 
当一个人得不到他所追求的欲望时,那种失望,懊恼,沮丧,为苦所煎熬,难以言喻,实在很苦,佛陀称这些为心苦(domanassa) 。它们有三种:亲爱别离之苦,怨憎相聚之苦,所求不得之苦。
 
此外身体还得受苦,佛陀称这些为身苦(dukkha) 。它们有四种:生长的苦,衰老的苦,病疼的苦和死亡的苦。
修行人能够离苦得乐,快乐在那里呢?身体的苦无人能够避免,就连佛陀自己也要忍受。因此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凡夫,或是圣人,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受生老病死之苦。
 
但是修行人能够远离心灵受苦的情形,当他享受五欲的快乐时,他能够观察它们是无常的,因此快乐结束时,他不会愁怅,漠落,不知所措。事后也不会怀念它,也不会生起新的追求乐受的欲望。他就享受到修行的第一种快乐--------离欲之乐。
 
修行人能够享受的第二种快乐--------远离之乐。这是什么呢?远离受苦的地方,远离人多口杂,有理说不清的地方;定力不够的话,远离会勾引起自己内心贪嗔痴的地方。因为远离的关系,就不会勾引起欲望,也就不会召来失望与懊恼之苦。
 
修行人能够享受的第三种快乐--------禅定之乐。这是什么呢?这是靠修习四禅八定,降服五盖,而能得现世受乐。禅定中生起的快乐分为五个层次:小喜、剎那喜、流喜、上升喜、遍满喜。小喜能令身体之毛竖立;剎那喜有如闪电经过;流喜有如海浪拍打海滩般一阵阵地流遍全身;上升喜能够令到身体升起;遍满喜则有如洪水灌注满山洞般遍布全身。但是这些乐受都是无常,可能会耐几小时或几天,然后就消失了。死后若是未证罗汉果,也可以生到色界天或是无色界天,享受极长时间如在定境里的天界之乐。但是定中所得的禅定之乐也是无常,出定之后,五盖还能生起,因此不是究竟之乐,而且生到天界,福尽还要堕落轮回。
 
修行人还能够享受的第四种究竟快乐--------寂灭之乐。这是什么呢?我们的苦就是我们一直被宿业所困,被宿业所障,以至在此轮回不己,若遵循八正道精进修习,就有机会脱离轮回之苦,而得寂灭之乐。为什么寂灭是乐呢?因为苦息灭了的缘故!
 
法增比丘,台北。
愿众生安乐!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经行法四阶
下一篇:缘起的法则
 胜解漏尽者偈
 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烦恼的类型
 在家众的修行
 四沙门果的根
 四圣谛 2.苦集圣谛
 证悟初果的方法 断第一个烦恼:疑结
 南传法句经新译
 圣道的特征与力量 2 四双八辈
 Again and again 一次又一次
 快乐那里找?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意轮金刚法概要[栏目:海空法师]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不违背于科学[栏目:单培根居士]
 汲源头水[栏目:菩提洲·佛子心语]
 志超 (誓死离俗)[栏目:高僧大德的故事]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35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佛教徒与参军 Can a Buddhist Join the Army?[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为什么佛不允许众生搞神通,但有时候还示现神通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什么是佛教中的「方便法」?如何用方便法才不会违背佛的正法?[栏目:药师山·紫虚居士]
 宣隆大师传 45、两位比丘朋友的故事(开示)[栏目:宣隆古创迦韦大师·宣隆大师传]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一百零一节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