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证悟初果的方法 断第一个烦恼:疑结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02

断第一个烦恼:疑结

疑(vicikiccha)是指对三宝的疑惑,即不信佛陀、法、僧三宝,不受三学,不信过去与未来世,不信因果业报的道理,对缘起法有疑心。它的特相是怀疑,作用是起动摇。现起是犹豫不决及有多种立场,近因是不如理作意。

要对治疑惑的三步骤是:一,是要知心生疑惑;二,是以法治疑惑;三,是要确实知道疑惑解除后于将来不再生起。

1. 知疑 修学的人应思惟所遇到的善知识,行为端正吗?戒定慧学如何?言行一致吗?等方面,然后听他讲的道理,再比较观察,对善知识的疑是有必要的,这对接下来的修行关系重大。

对佛陀法的疑惑主要是怀疑三宝、过未现三世、业报、能否证果等。在[杂阿含715经]中世尊说:é何等为疑盖食(原因)?有三世,何等为三?谓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于过去世犹豫,未来世犹豫,现在世犹豫,于彼起不正思惟,未起疑盖令起,已起疑盖能令增广,是名疑盖食。

这是针对三世的疑惑。它是很严重的,因为它是邪见的关系。可惜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却对指正他的人起排斥的念头,浪费口舌于无利益的辩论。

在往后的修行路上,心中所生的疑惑会是很多的,有时能够问人或自己解除,有些就连善知识都解决不了,要自己慢慢修,过一段日子,慢慢解开疑结。我们要知道,证阿罗汉果的人是很少的,若他/她是僧尼,因为出家戒的关系,是不会对人宣布的。若他/她是在家众,他/她看到出家众都默而不宣,他/她会向人宣布吗?宣布了又有谁会相信呢? 2. 破疑 依[相应部.觉支相应]所举的有四种破疑法:即是疑时思惟对证(1) 依善不善法,(2) 呵责无呵责法,(3) 劣胜法,(4) 黑白法等;来如理思惟佛陀法,以防止新的疑惑生起,并灭除现有的疑惑。 此外,用以下六种方法也能消除疑惑:(1) 精通佛陀法;(2) 向有修学者询问有关佛陀、法、僧的问题;(3) 透澈了解戒律;(4) 对佛陀、法、僧的真实性建立信心;(5) 结交善知识;(6) 讨论有助于灭除疑惑的适当言论。

根据[杂阿含715经]里佛陀说:é何等为疑盖不食 (不生起)?彼缘起法思惟,未生疑盖不起,已生疑盖令灭,是名疑盖不食。

初修行者若不能修定也无妨,虽然禅定时纯净的心对观禅有帮助。观照因果的法则是要明白造业与果报的关系,这样能对缘起法有些认识,当一个人对缘起法了解后,就能对三宝,缘起法与生死轮回的疑惑消除掉。这是须陀洹道要断的三结之一。当一个人澈底断除了疑惑,他会知道涅槃是有的,佛陀是证悟的圣者,也知道佛陀所宣示的法是真实的,戒的确有必要也必须持守,八圣道是去向涅槃之道,也相信世上有修行人,以及有证悟的贤圣僧。

3. 无疑 依上述的十种方法消除了疑惑,一个行者心里不生疑惑,并于未来永不生起。就算会生起,行者也能依正确的方法消除疑惑。

 


{返回 法增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证悟初果的方法 断第二个烦恼:戒禁取结
下一篇:证悟初果的方法 初果断三结
 圣道的特征与力量 3 道果的证悟与四沙门果的根
 证悟初果的方法 验证
 ‘业’是究竟法吗?
 十随念
 证悟初果的方法 认识身是四大种的组合
 佛法治病的真理 5 走到世界边缘亦解脱不了苦
 四沙门果的根
 十二缘起法的南传上座部的解释
 从五比丘和须跋的例子看阿罗汉的道与果
 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烦恼的生起--攀缘四识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海蠡测[栏目:南怀瑾居士]
 寂静之道 第二部 修行纲要 爱[栏目:寂静之道·希阿荣博堪布]
 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脱到返归人生[栏目:宋智明居士]
 什么是正念?[栏目:张慈田文集]
 奇法治病 花样百出[栏目:金山活佛]
 Why Vedana and What is Vedana?[栏目:S.N. Goenka]
 近现代往生纪实(近现代四川境内的往生纪实)[栏目:念佛感应]
 皈依[栏目:悟演法师]
 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栏目:净界法师]
 一二六 剑相师本生谭[栏目:第一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