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返回 佛陀的圣弟子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14

第三章 断除欲乐的大智慧者:柯玛

就如佛陀在比库僧团中,任命沙利子(Sariputta)与马哈摩嘎喇那(Mahamoggallana)两位上首弟子般,他也任命两位女性为比库尼(bhikkhuni)僧团的第一弟子,她们分别是「神通第一」的莲华色(Uppalavanna)比库尼,与「智慧第一」的柯玛(Khema)比库尼(AN 1,chap.14)。佛陀举出这两人为所有比库尼效法的榜样与模范,其他比库尼可以此为标准来评估自己(SN 17:24)。

了解生命无常而证得阿拉汉果

「柯玛」(Khema,古译:谶摩)的巴利语原意为「安稳」,是「涅槃」的同义词。柯玛比库尼属于马嘎塔国(Magadha)的皇族,看起来非常白皙漂亮,她一达到适婚年龄,便成为宾比萨拉王(Bimbisara)的嫔妃之一。宾比萨拉王是入流者,也是佛陀的大施主,他将自己的竹园捐给僧团,且非常关心与照料比库们。

不过,虽然柯玛经常从国王口中听到佛陀的事,她却拒绝去见他,担心他会批评她的美色,并对她说欲乐的虚幻,她对这些非常执著。然而,国王想到一个诱使她闻法的方法。[1]他雇了一群歌手,向她歌颂竹林精舍的和谐、平静与庄严,由于柯玛很喜欢自然之美,因此决定去拜访那里。

她以丝绸与檀香盛装打扮,缓缓地走向佛陀正在说法的讲堂。佛陀能读出她的心思,便以神通力变现出一个美丽的少女,站在她身边为他摇扇。柯玛被这美女所吸引,心想:「我从未看过这么美的女人,我自己根本远不如她,别人都说苟答马(Gotama)沙门贬抑美色,他们一定是误解他了。」

佛陀接着便让这个变现的美女从年轻变到中年,然后再到老年,有着残缺的牙齿、灰白的头发与发皱的皮肤,最后倒在地上一命呜呼。这时,她才了解外在美丽的虚幻与生命的无常。她心想:「这个身体竟然会像那样毁坏?那么我的身体一定也会步上这样的命运。」

佛陀读出她的心,并说:

柯玛!瞧此堆元素,
生病、不净与腐烂,
四处淌流与渗出,
唯有愚者才贪爱。

听到偈的结尾时,柯玛便安住在入流果上。但佛陀继续教导她,并以另一个偈结束他的开示:

彼等欲奴随波流,
如蛛滑行自网中。
若能断此则智者,
平等行向所舍乐。(Dhp.347)

柯玛当下彻底觉悟,虽然身上仍穿着皇室华服,却已达到阿拉汉果与四无碍解智①。之后,得到丈夫的同意,她加入了比库尼僧团。

喜好真理,广植福田

普通人听到柯玛(Khema)的故事,只看到当下发生的奇迹,然而佛陀却能看得更远,知道这女人究竟解脱绝非偶然或好运。这种成就,几乎就如闪电一样,只有在一个人智慧的种子经过长期培育已臻成熟,且戒行圆满才可能发生。

在过去世中,柯玛已经在许多佛陀座下广植福田。由于她生性喜好最高真理,因此总是生在有佛——真理持有者——住世的地方。据说她在十万劫前就已为了供养莲华上佛,而卖掉美丽的头发。

在九十一劫前的毘婆尸佛时,她曾是比库尼与法师。此外,据经典描述,在苟答马佛(Gotama)之前的贤劫三佛教化时期,她曾经是个在家弟子,经由为僧团(sangha)造寺获得快乐。

努力接近智慧的源头

在佛陀住世期间,当多数众生还在天界与地狱流转时,柯玛(Khema)总是努力接近智慧的源头。当无佛出世时,她会转生到有独觉佛或邻近菩萨(未来的苟答马佛Gotama)的地方。在一次转世中(Jat.354),她是菩萨的妻子,菩萨总是如此劝诫他的家人:

视己财力行布施,
遵守伍波萨他持净戒,
安住死亡之正念②。
似吾等众生之例,
死亡确定生不定,
诸法终有坏灭时,
日夜均应有正知③。

有一天,柯玛此世的独子突然被毒蛇咬死,但她却能保持平常心:

未请他自来,未令速离去;
来去皆一样,悲哀因何起?
亲友之叹息,难及死者灰;
为何吾感伤?彼走必行路。
禁食或哭泣,于我有何益?
徒令吾亲友,平添愁与苦。
亲友之叹息,难及死者灰;
为何吾感伤?彼走必行路。[2]

遵行十德的戒律生活

还有一次,她是菩萨(未觉悟成佛前的苟答马佛陀)的媳妇(Jat.397),一位伟大的皇后,多次梦想得到菩萨的教法,之后真的得到这个法(Jat.501, 502, 534)。

经中还提到当她是皇后时,她的夫君是未来的沙利子(Sariputta)。这个丈夫在前世是个正直的国王,持守君王十德:布施、持戒、出离、忠诚、仁慈、忍辱、和睦、不害、谦卑与正义。因为这十德,国王过着快乐与幸福的生活,柯玛也遵行这些戒律生活。(Jat.534)。

正因柯玛已经在多次前世中净化自己的心,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才能在第一次遇见佛陀时,就在瞬间觉悟究竟实相。

战胜魔罗的诱惑

柯玛对于爱欲的态度转变,从《长老尼偈》所记载的对话中即可明显看出,她在其中回绝迷人诱惑者的提议。根据注释,这个诱惑者其实就是魔罗(Mara)④,他设法打消她追求解脱之心,却白忙一场,因为她已经是个阿拉汉(arahant):

「汝既年轻又美丽,
吾亦正值年少时。
五乐和合齐奏起,
速来与吾同交欢。」

「于此恶臭之肉体,
吾既反感且羞愧,
受病所苦与脆弱;
吾已断除欲爱贪。

欲爱之乐如利刃,
五蕴为彼之砧板,
汝所谓五欲诸乐,
于吾毫无乐之有。

一切欲乐断除尽,
暗黑无明已驱散。
魔罗汝当知此事,
汝已战败被根除。」(Thig.139-142)

巴谢那地王请问有关如来的四种见解

佛陀称赞柯玛(Khema)是比库尼中「智慧第一」者。《相应部》(SN 44:1)的一段对话也证实此事,它描述她的智慧如何对巴谢那地王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王正在高沙喇国旅行,晚上抵达一个小镇。他想和人作心灵对话,便命令仆人去寻找镇中睿智的沙门或婆罗门。仆人四处打听,却都找不到主人想要与之交谈的沙门或婆罗门,但他得知有位佛陀的比库尼弟子住在城中。她就是圣者柯玛(Khema),以智慧、多闻与辩才而闻名四方。

国王接获报告后去见她,恭敬地问候她,并问她如来——解脱圣者——死后的情形:

「如来——佛陀——死后存在吗?」
「世尊不说如来死后存在。」
「那么如来死后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存在,又不存在吗?」
「世尊并不这么说。」
「那么如来死后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吗?」
「世尊也不这么说。」

以自我的概念想像如来

于是国王想知道为何佛陀拒绝这四种答案。想要了解这个原因,我们必须先了解这四种见解的涵意。有关如来的见解,这里不只是指无上的佛陀,而是包括所有解脱的圣者。然而,这四种见解却以自我的概念,来想像如来(佛陀),先假设这位解脱的圣者是个具有实体的自我,这个论点与那个自我的命运是相互矛盾的。

第一个见解,受到「有爱」的制约,认为那些已达到最高目标者,死后仍然以某种形而上的方式,例如分别的个体,或融入某种超人格的心灵本质形式,而继续存在。这是多数宗教所给的答案,包括几种佛教的后期诠释在内。

第二个答案——如来死后不存在——反映了「无有爱」,对灭尽的渴爱。理论家视佛陀为实存自我,他死后的命运是完全灭尽。从这个观点来看,解脱不过是真实自我的绝对消失。

第三个答案寻求一个折衷方案:如来身上一切无常的事物死时都会灭尽,但恒常的本质——他的灵魂,则会继续存在。

第四个答案试图藉由「双重否定」来跳脱困境,这个方法是一种怀疑论,仍然暗藏如来是真实自我的概念。

这四种方式都被佛陀斥为邪见,它们都假设有一个「我」独存于世间,这个「我」不是被高举为永恒的生命,就是被消灭打入虚无的深渊。但事实上,「我」与「世间」都只是建立在构成经验过程之五蕴基础上的抽象概念,只有诸佛与睿智的弟子才能如实见到这点。

不具备这种智见的人,就会落入四种邪见之中。他们假设有个「我」——一个常存的「自我」,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它逐步提升直到解脱进入梵界为止。他们或认为解脱只是真实自我的消灭;或采取折衷的立场;或落入怀疑论中。

「我」或「世间」是不断变动的过程

然而佛陀却教导,没有一个真实的「我」或「自我」可以被投射入永恒,或完全消灭,这种实存的自我根本不存在,也不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谓的「我」或「世间」其实是一种不断变动的过程,一直在流动。这种过程形成「我」与「世间」的假象,它们后来成为推想过去来源与未来命运的对象。解脱之道必须停止「我」的推想,放弃我们习惯性的见解与公式,并在我见形成的基础——身心的具体过程上,直接检视现象。

解脱是修行得来的,不是藉由推理玄想,而是藉由正念观察五蕴——色、受、想、行、识的生灭。这些现象都是由因生起,因此它们是无常的,是会衰灭的。但凡是无常且会衰灭的事物,就不可能是自我。由于五蕴都会衰灭,它们会生病、瓦解与消逝,因此不是「我的」自性,也不是「我所有」。它们只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是缘起性空的。

由于一切我见都只是心的妄想,是推理的产物,因此如何如来死后的命题都只是一种假象,源自于对确定性概念的渴想。一切遵从佛陀教法者,例如柯玛(Khema)比库尼,都很笃定地了解佛陀并未教导自性灭尽。我们活在一个恒常毁坏与无法控制的变易世界中,在死亡的领域中,我们认为是「我」与「我所有」的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在消逝。只有放下这些事物,我们才可能达到真正安稳的皈依处。因此佛陀说:「涅槃之门已开启,惟具耳者能信入。」

如来不可定义

柯玛(Khema)在和巴谢那地王(Pasenadi)的讨论过程中,举了一个比喻。她问国王,你是否有善巧的数学家或统计学家能计算恒河中有多少粒沙子。国王回答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恒河沙是算不清、不可数的。她再问国王,他是否知道有任何人能算出大海中有多少加仑的水。国王还是一样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

于是,柯玛说如来也一样,任何人想定义佛陀,都只能经由五蕴,但那些已经觉悟者,都已不再执持它们作为个人的身分:「如来无法被以色、受、想、行、识衡量,他像大海一样深不可测,难以度量。」因此,不适合说如来死后存在;或不存在;或既存在,又不存在;或既不存在,又非不存在。这些命题,没有一个能定义那不可定义的如来。

国王对于柯玛比库尼的睿智解释,感到很高兴。之后,他遇见佛陀,并问他同样那四个问题,大师的回答和柯玛完全相同,并且用字也一模一样。国王很惊讶,遂将他与圣比库尼柯玛,这位「智慧第一」女弟子的对话重述一次。

原注

[1]出处:《法句经注》(针对第347偈),Thig. vv. 139-144与注释:Ap. ii, 2:8。见BL, 3:225-226。

[2]由法兰西斯(H. T. Francis)翻译,在柯威尔(Kowell)编的《本生经》(The Jataka 3:110)中。

译注

①四无碍解智:(一)义无碍解智,洞见教法的意义,了知其内涵与脉络,能从事物的由「因」而推到「果」。(二)法无碍解智,了知教法在佛法架构里的关连,以及从事物的「果」溯及「因」。(三)词无碍解智,能理解教法的语言、文法与词形变化。(四)辩无碍解智,是率前三种智去阐释教法,以唤醒他人觉悟的能力。

②正念:「念」是将心稳定地系在所缘的对象上,清楚、专注地觉察实际发生于身上、身内的事,不忘却也不让它消失。正念是八正道的第七支,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它也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为培育其他六支的基础。它也是五根、五力之一,有督导其他四根、四力平衡发展的作用。

③正知:即于当下清楚觉知,通常与正念同时生起。正知共有四种:(一)有益正知:了知行动是否有益的智慧;(二)适宜正知:了知行动是否适宜的智慧;(三)行处正知:了知心是否不断地专注于修止、观业处的智慧;(四)不痴正知:如实了知身心无常、苦、无我本质的智慧。

④魔罗(Mara):即杀者、夺命、能夺、能夺命者、障碍或魔罗(mara)。一切烦恼、疑惑、迷恋等,能扰乱众生者,均称为「魔罗」。


{返回 佛陀的圣弟子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四章 善辩行者:跋达·昆达拉克萨
下一篇:第九部 女弟子们 第二章 卖花女皇后:玛莉咖
 第六部 论议第一 马哈咖吒亚那 第六章 马哈咖吒亚那的其他教导..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三章 轮回背景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 第三章 转*轮者
 第四部 佛法司库 阿难达 第八章 阿难达的前世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九章 马哈摩嘎喇那最后的日子..
 第三部 僧团之父 马哈咖沙巴 第六章 与天神相遇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 第二章 沙利子其人其事
 第一部 佛法大将 沙利子 序曲 星空中闪耀的满月
 第七部 从杀人魔到圣者之路 盎古利马喇 第三章 「生在圣者家族」..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七章 马哈摩嘎喇那的前世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