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返回 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846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五三六、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多修习四念处可得大德神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大目揵连尊者和阿那律尊者就住在舍卫国的手成浴池河边。
      舍利弗尊者去到阿那律尊者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面。舍利弗尊者告诉阿那律尊者说:「真是奇妙!阿那律啊!您有如此的大德神力(即大神通),到底是修习什么功德,多多修习后,而能得到这样子呢?」
      阿那律尊者告诉舍利弗尊者说:「我是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后,才成就如此大德神力的。什么是四念处呢?就是观察内身(自身)的身念处,要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念、正知,而调伏世间的贪忧; 同样地,也有观察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等念处,要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念、正知,如此地去调伏世间的贪忧。舍利弗尊者啊!这样就叫做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而成就如此的大德神力。
      舍利弗尊者啊!由于我于四念处做完善修习的缘故,所以对于小千世界,只要稍作方便,就能遍观清楚,就如一位眼力很好的人站在高楼之上,观察下面平地的种种事物一样明白;我要是稍作方便,观察小千世界的种种事物,也就像这样。我就是如此的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后,而成就此大德神力的。」
      当时,这二位正士互相论议后,就各从座席起来离去了。
第五三六经注释
1、手成浴池:为舍卫城一河川之名。
 
五三七、本经叙说大目揵连尊者问阿那律尊者如何得大德神力。答以多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尊者也住在舍卫国里。
那时,大目揵连尊者去到阿那律尊者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面。这时,大目揵连尊者问阿那律尊者说:「您是修习什么功德,多多地修习后,而成就如此大德神力(大神通力)的呢?」
阿那律尊者告诉大目揵连尊者说:「我是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后,才成就如此大德神力的。是那四念处呢?就是以心意去注视观察自身的身念处,要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念、正知,以去除世间的贪忧;还有以心意去注视观察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等念处,要运用方法精勤修习,以去除世间的贪忧。这样就叫做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而成就如此的大德神力。我于千个须弥山(即小千世界),只要作少许的方便,便全都能观察得清楚,就好比一位眼力很好的人,他登上高山的顶端,观察下面的多罗树林那样的明白;同样地,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后,即成就了如此的大德神力,只要作少许的方便,便能观见千个须弥山。就像这样,大目揵连尊者啊!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后,而成就了如此的大德神力。」
  当时,二位正士互相论议后,就各从座席起来离去。
 
五三八、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告诉阿难尊者,由于彼多修习四念处故,得大德大力(大神通力)。
  我听到这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阿难尊者、阿那律尊者也住在舍卫国的手成浴池河边。
当时,阿难尊者去到阿那律尊者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面。阿难尊者问阿那律尊者说:「您是修习什么功德,多多修习后,而成就了如此大德大力的大神通呢?」
阿那律尊者告诉阿难尊者说:「我是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后,而成就此大德大力的。是那四念处呢?就是观察自身的身念处,系心住于此,要运用方法精勤修习,有正念、正知,以除去世间的贪忧;同样地,也有观察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等念处,系心住于此,要运用方法精勤修习,以除去世间的贪忧。就像这样,阿难尊者啊!我对这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后,只要作少许的方便,就能以超过天神与凡人的清净天眼,观见一切众生他们死时、生时,好色、恶色,上色、下色,善趣、恶趣的情况,以及他们随业受生的情形,也都能如实地观见。像这些众生犯下身的恶行,以及口、意的恶行,诽谤贤圣,因为邪见的因缘,身坏命终后,就会堕生于地狱中;另有些众生由于身的善行,口、意的善行,不毁谤贤圣,成就正见,因为这样的因缘,所以身坏命终后,得生于天上。
譬如眼力很好的人住于四条通道的要冲,能观察到所有人民的来去或坐卧。我也是像这样,由于对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所以成就如此大德大力的神通,而能观见到一切众生他们死时、生时,善趣、恶趣的情况;也能观见到这些众生由于犯下身的恶行,以及口、意的恶行,诽谤贤圣,因为邪见的因缘,而堕生于地狱中;而另有些众生由于身的善行,以及口、意的善行,不毁谤贤圣,因为正见的因缘,所以身坏命终之后,得生于天上。就像这样,阿难尊者啊!我于四念处修习多修习,所以成就了如此大德大力的神通。」
  当时,二位正士互相论议后,就各从座席起来离去。
 
五三九、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由于修习四念处,故能安忍病苦。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阿那律尊者住在舍卫国的松林精舍里,身体正遭受病痛之苦。
当时,有众多的比丘去到阿那律尊者的住处,向他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向阿那律尊者问说:「阿那律尊者啊!您患病所增加的痛苦尚可安忍吗?病势有渐减轻而不转剧吗?」
阿那律尊者答说:「我生病很不安适,难以安忍,身体的痛苦,只有转增而不减损。」于是就讲说了三种譬喻,就如前面「叉摩经」所说的一样。
「虽然我身已遭受如此的苦痛,但我且当安忍,保持正念、正知。」
  众比丘问阿那律尊者说:「此心要住于何处,才能安忍如此的大痛苦,而保持有正念、正知呢?」
阿那律尊者告诉众比丘说:「此心要住于四念处,所以我身体所生起的诸多痛苦才能独自安忍,而保持正念、正知。是那四念处呢?就是观察自身的身念处,……乃至观察受、心、法等念处,这样就叫做住于四念处,身体的诸多痛苦就能独自安忍,而保持正念、正知了。」
  当时,这些正士们互相论议后,内心欢喜不已,就各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五三九经注释:
1、松林精舍:又译作石岩。为位于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祇园精舍之小屋。
2、所患增损:「增损」于此应是偏义复词,指患病所增的痛苦而言。
3、即说三种譬,如上叉摩经说:叉摩经,见本经第五卷一O五经。三种譬,即一、患病苦痛剧于瘦弱者被大力之人以绳缚头用力急绞。二、患病苦痛剧于利刀生割牛腹。三、患病苦痛剧于悬于火上,火烧两足。
 
五四O、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告诉众比丘,彼因住四念处,故身患病苦得以止息。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阿那律尊者住在舍卫国的松林精舍,生病刚愈不久。
当时,有众多的比丘去到阿那律住处,向他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向阿那律尊者问说:「您现在已经安稳乐住了吗?」
阿那律答说:「我已能安稳地保持舒适了,身上的一些痛苦也已逐渐息止了。」
  众比丘又问阿那律尊者说:「您是把心安住于何处,而使身体的诸多苦痛逐渐得到安稳的呢?」
阿那律尊者说:「我是把心安住于四念处,才使身体的诸多苦痛逐渐得到安稳的。是那四念处呢?就是观察自身的身念处,……乃至观察诸法的法念处,这就叫做四念处。由于我把心安住于此四念处的缘故,所以身体的诸多苦痛才逐渐得到止息。」
  当时,这些正士们互相论议后,内心欢喜不已,便各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五四O经注释:
1、差:音ㄔㄞ、。病痊愈。
 
五四一、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告诉众比丘,若比丘在于学地,上求安隐涅槃住,则应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阿那律尊者住在舍卫国的松林精舍里。
当时,有众多的比丘去到阿那律尊者的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向阿那律尊者问说:「如果比丘仍处于尚在修学的学地,而想向上求得安稳的涅槃寂静而安住的话,那么圣弟子应该如何去修习多修习,才得以在此正法与戒律中尽除一切烦恼,获得没有烦恼的清净心解脱与智慧解脱,在现世中自己知道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己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呢?」
阿那律尊者告诉众比丘说:「你们是问说如果有比丘仍处于尚在修学的学地,而一心想向上、求得安稳的涅槃寂静而安住的话,那么圣弟子应该如何去修习多修习,才得以在此正法与戒律中尽除一切烦恼,获得没有烦恼的清净心解脱与智慧解脱,在现世中自己知道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吗?我说应当把心安住于四念处!是那四念处呢?就是观察自身的身念处,……乃至观察诸法的法念处。如此的对四念处修习多修习,就能在此正法与戒律中尽除一切的烦恼,得到无烦恼的清净心解脱与智慧解脱,在现世中自己知道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当时,众比丘共同听闻阿那律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便各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五四一经注释:
1、学地:一译「有学」,因尚有烦恼未断,必须有待修行、学习。即尚有可修学之道,故称「有学」。
 
五四二、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告诉众比丘,漏尽阿罗汉亦应修习四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阿那律尊者住在舍卫国的松林精舍中。
当时,有众多的比丘去到阿那律尊者的住处,和阿那律尊者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向阿那律尊者问说:「如果阿罗汉比丘一切烦恼已灭尽,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舍离了重担,远离了一切的结缚烦恼,有正智而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也是要修习四念处吗?」
阿那律尊者告诉比丘们说:「如果比丘一切的烦恼已灭尽,所应做的事也已做好,舍离了重担,远离了一切的结缚烦恼,有正智而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他也是要修习四念处。为什么呢?因为修习四念处可使未得者能得,未证者能证,也是为了在现世中能保持安乐的缘故。为什么呢?因为我也是已远离了一切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所应做的事皆已做好,心灵得到了完善的解脱,也是因为修习四念处的缘故,未得者已得,未到者已到,未证者已证,乃至在现世中能安乐而住。」
  当时,这些正士们互相论议后,内心欢喜不已,便各从座席起来离去。
 
五四三、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告诉众外道出家人,言其为修习种种正法故,而在世尊处出家,并告诉众外道有关四念处的修习。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阿那律尊者住在舍卫国的松林精舍中。
当时,有众多的外道出家人去到阿那律尊者的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向阿那律尊者问说:「尊者您何故而在沙门瞿昙的正法中出家呢?」
  阿那律尊者答说:「我是为了修习的缘故。」
又问:「是修习什么法呢?」
答说:「就是修习五根、修习五力、修习七觉分、修习四念处,你们是要听闻修习那一法呢?」
  众外道又说:「有关五根、五力、七觉分等法,我们连名字都未曾听闻,更何况是要问它的意义,然而我们倒想听听四念处之法。」
阿那律尊者说:「你们要仔细地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如果比丘能把心安住于观察自身的身念处,……乃至把心安住于观察诸法的法念处。」
当时,众多的外道出家人听闻阿那律尊者的说法后,内心欢喜不已,就各从座席起来离去。
五四四、本经叙说阿那律尊者告诸比丘,譬如砍伐树根,树必随顺而倒;同样地,修习四念处,亦可趋于远离,趋于出离,趋于涅槃。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阿那律尊者住在舍卫国的松林精舍中。
当时,阿那律尊者告诉众比丘说:「譬如大树,沿着底下而往上生长,随时不断地生长着,如果砍伐它的根,树就一定会倒下,会随顺所处而倒下。同样地,比丘如果修习四念处的话,就会长夜地顺趋而入,向于远离;顺趋而入,向于出离;顺趋而入,向于涅槃。」
  阿那律尊者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他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五四五、本经叙说摩诃迦旃延告诉执澡罐杖梵志,王与王,婆罗门与婆罗门,出家人与出家人之相诤,皆因于贪欲及见欲故,唯世尊能离贪欲及见欲。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跋兰那村落的乌泥池边。
当时,有位名叫执澡罐杖的梵志(外道出家人)去到摩诃迦旃延的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向摩诃迦旃延问说:「是什么原因,使国王与国王彼此相争,婆罗门与婆罗门、居士与居士彼此相争呢?」
摩诃迦旃延回答梵志说:「是因为被贪欲系着的缘故,所以国王与国王间才彼此相争,婆罗门与婆罗门、居士与居士间彼此相争。」
梵志又问:「那么是什么原因,而使出家人与出家人也彼此相争呢?」
  摩诃迦旃延答说:「那是被见欲系着的缘故,所以出家人与出家人之间也彼此相争。」
梵志又问:「摩诃迦旃延啊!是否有人能远离贪欲系着及见欲系着的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答说:「梵志啊!有的,我的大师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他能远离这贪欲系着及见欲系着。」
梵志又问:「佛、世尊现在住于何处呢?」
答说:「佛、世尊现今就住在婆罗耆人中,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这时,梵志即从座席起来,整理好衣服,偏露着右肩,右膝着地,向佛陀所住之处的方向合掌赞叹说:「南无佛、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能够远离一切贪欲系着;贪欲的系缚以及见欲的系缚都能远离,而得到根本的清净。」
  当时,持澡罐杖梵志听闻摩诃迦旃延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五四五经注释:
1、婆罗门居士、婆罗门居士:根据「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二集第四等心品第六经,此处应作「婆罗门与婆罗门诤,居士与居士诤」。
2、贪欲:指感官的爱欲。巴利英译本此处作the lust of sensuality。
3、见欲:指对意见、观点的爱欲。巴利英译本此处作the lust of opinion 。
4、南无:译为归命、敬礼,为众生向佛至心归依信顺之语。
  五四六、本经叙说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梵志,所谓年耆宿士不是以年寿计,而是于五欲能离、贪、欲、爱、念、渴者之谓。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婆罗那的乌泥池边,和众多的比丘聚集于食堂,是为了讨论持衣之事。
当时,有位执杖的梵志(外道出家人),年老根熟,去到食堂,拄着手杖立于一边。静默片刻后,告诉众比丘说:「诸位长老啊!你们为什么看见年老宿德的人而不和他说话,不来问讯,不恭敬地请他就座呢?」
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也在大众中坐着。这时,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梵志说:「在我们佛法里有规定,要是有年老宿德的人来时,都应向他言语问讯,恭敬礼拜,请他就座。」
梵志说:「可是我看在这里的大众中没有一个比我老的人,却没有人来恭敬礼拜,请我就座的,你如何还说:『在我们佛法里有规定,要是有年老宿德的人来时,都应向他言语问讯,恭敬礼拜,请他就座。』呢?」
摩诃迦旃延说:「梵志啊!虽有高年八十、九十岁,发白齿落了,可是却只成就年少者道法的人,这不算是宿德之士;然而虽只是年少二十五岁,肤白发黑,是正盛壮貌美之年,可是他已成就了老年人之道法的话,也可算是宿德之士。」
梵志问说:「怎样叫做年寿八十、九十岁,发白齿落了,然而却还成就年少者道法;年纪二十五岁,肤白发黑,正盛壮貌美之年,却为宿德之士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梵志说:有五欲功德(指令人爱欲的色、声、香、味、触等五妙欲)。就是眼识色境而生起爱欲、喜乐、顾念,以及耳识声境、鼻识香境、舌识味境、身识触境而生起爱欲、喜乐、顾念。如此对这五欲功德不能离贪、不能离欲、不能离爱、不能离念、不能离渴。梵志啊!如果是像这样的人,即使是活到八十、九十岁,发白齿落了,还是叫成就了少年者的道法。然而虽年纪只二十五岁,肤白发黑,正盛壮貌美之年,可是他对于五欲功德却能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如果是像这样的人,虽然只是年少二十五岁,肤白发黑,正盛壮貌美之年,可是他却已成就了年老者的道法,就可算是宿德之士了。」
这时,梵志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就如尊者您所说的道理,我省察自己,虽然年老,但只成就了年少者的道法;你们虽然年少,却已经成就了年老者的道法。世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现在就请告退。」
摩诃迦旃延尊者答说:「梵志啊!你就请便吧!」
当时,梵志听闻摩诃迦旃延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回到自己的住处。
第五四六经注释:
1、为持衣事:比丘或比丘尼穿衣的种类、颜色及布质皆有规定,即或于街、巷、厕、冢间拾得弃衣,若不能肯定是否如法,也须先向佛陀请示,经佛陀准许,才可取用。所以为了持衣问题,往往会聚集一起,共同讨论,那些适当,那些不适当;那些可取用,那些不可取用。
五四七、本经叙说摩诃迦旃延尊者就摩偷罗王所问,评破一般人对四姓中婆罗门最尊贵的说法,认为一切唯业真实。皆是依业而有,故四姓是平等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摩诃迦延尊者住在稠林之中。
那时,摩偷罗国王是西方的王子,他去到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处,向摩诃迦旃延顶礼后,退坐一边,向摩诃迦旃延尊者问说;「那些婆罗门自己宣说:『我们婆罗门第一尊贵,其他人则是卑劣;我们是白的(善的),其余的人是黑的(恶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则是不清净的;婆罗门之子是从原人口所生,是婆罗门所化的,也是婆罗门所有的。』摩诃迦旃延尊者啊!这是什么道理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摩偷罗王说:「大王啊!这只是世间人的言论罢了。世间人言说:『婆罗门第一尊贵,其余的人是卑劣;婆罗门是白的(善的),其余的人是黑的(恶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则是不清净的;婆罗门之子是从原人口所生,是婆罗门所化的,也是婆罗门所有的。』可是大王您应当知道,如果业报是真实的话,这就应依个人的业报而定了。」
国王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您这只是简略的说法,我还不能了解,希望您再加以详说。」
摩诃迦旃延尊者说:「我现在将问你,你就随我所问回答我。」于是尊者就问说:「大王啊!如果你今为婆罗门之王,在自己的国土里,所有的婆罗门、剎帝利、居士、长者等,把这四种人全部都召集来,以你的财富,以你的势力,使这四种人为你侍卫,要他们先你起床,后你而睡,以及听你的使唤,他们是否都能如你意做到呢?」
答说:「都能如意。」
又问:「大王啊!如果是剎帝利为王、或居士为王、或长者为王的话,他们把自己国土里所有的四姓(四种阶层的人)全部召集过来,以他们的财富,以他们的势力,使这四种人为他们侍卫,要这四种之人先他们起床,后他们而睡,以及使唤这四姓之人,这四姓之人是否能如意做到呢?」
答说:「都能如意。」
又说:「大王啊!如此的话这四姓就全都是平等的了,有什么差别呢?应当知道,大王!这四种姓都是平等的,并没有胜劣差别的不同。」
摩偷罗王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真实如此,尊者啊!四姓都是平等的,并没有种种胜劣的差别。」
「所以,大王啊!当知这四姓,只是世间人的言说有差别罢了!……乃至依业报的真实情况,他们是没有差别的。其次,大王啊!如果这国土之中要是有婆罗门行偷盗之事,你将怎么办呢?」
国王答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婆罗门中如果有偷盗的人,将会受到或鞭打,或绳缚,或驱离出国,或罚金钱,或砍断手足耳鼻的处分,要是犯重罪的话就会处死。至于偷盗的人,虽然他是个婆罗门,也是称他为贼徒。」
又问 :「大王啊!如果这剎帝利、居士、长者之中有犯偷盗的人,你将如何处置呢?」
国王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也是将他鞭打,或绳缚,或驱离出国,或罚其金钱,或又砍断他的手足耳鼻,乃至重罪则予以处死。」
「像这样的话,大王啊!这四姓岂不就是都平等的吗?还是仍有种种优劣的差别呢?」
国王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像这样的说法,四姓实在没有种种优劣的差别。」
摩诃迦旃延尊者又告诉国王说:「应当知道,大王啊!这四种姓的人,世间人言说:『婆罗门第一尊贵,其余都是卑劣;婆罗门是白的,其余的人是黑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则是不清净的。』不就应当要依照业报,真实地依照业报而说吗?」
  又问:「大王啊!如果婆罗门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作十种不善的业迹后,他会是生于恶趣(恶道)呢?还是生于善趣(善道)呢?你在得道的阿罗汉处是听到怎样的说法呢?」
国王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婆罗门要是做了十不善业的话,当会堕于恶趣。我在阿罗汉处,听到这样的说法。而剎帝利、居士、长者如做了十不善业的话,也都是这样的说法。」
又问:「大王啊!如果婆罗门实践十种善业,远离杀生,……乃至有正见,那么他将会受生何处?是善趣呢?还是恶趣呢?你在阿罗汉处,是听到怎样说的呢?」
国王答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如果婆罗门实践十种善业的话,将会受生于善趣。我在阿罗汉处,听到这样的说法。同样地,剎帝利、居士、长者们如果实践十善业的话,也是这样的说法。」
又问:「怎样呢?大王啊!像这四姓是平等的呢?还是有种种胜劣的差别呢?」
  国王答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像这样的说法,他们应是平等,没有种种胜劣差别的。」
所以,大王你当知道:四姓都是平等的,并没有种种胜劣的差别。是因世间人的言说,所以才有:『婆罗门第一尊贵,(其余的人卑劣);婆罗门是白的,其余的人都是黑的;婆罗门清净,非婆罗门不清净;婆罗门出生,是从原人口出生;是婆罗门所作,婆罗门所化,婆罗门所有。』的说法。应当要知道,业才是真实的,一切都是要依于业的。」
国王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实在如您所说的,都是由于世间人的言说,所以才有:『婆罗门最殊胜,其余的人都卑劣;婆罗门是白的,其余的人都是黑的;婆罗门是清净的,非婆罗门是不清净的;婆罗门的出生,是从原人口出生;为婆罗门所化,是婆罗门所有。』的说法。但这一切只有业才是真实,都要依于业而有的。」
  当时,摩偷罗王听闻了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尊者行礼后,告辞而去。
第五四七经注释:
1、婆罗门子从口生:根据婆罗门经典(犁具吠陀)的(原人歌)所载,古印度四种姓中,婆罗门主持祭祀,传递神旨,是知识的代表,所以生于原人之口,是最尊贵的阶级。
2、 四姓:印度民族之四种阶级。即:一、婆罗门,司祀之僧侣。二、剎帝利,国王及武士阶级。三、吠舍,一般农工商等平民阶级。四、首陀罗,最下贱之奴隶阶级。
 
  五四八、本经叙说迦梨迦优婆夷以世尊答僧耆多童女所问的诗偈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教,尊者为说修习十遍处的受用。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阿盘提国的拘罗罗咤精舍中。
摩诃迦旃延尊者在早晨穿上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拘罗罗咤城,依次第而乞食,就到了迦梨迦优婆夷的家中来。
当时,优婆夷看见了摩诃迦旃延尊者,就立即铺好床座,请尊者就座,向前顶礼摩诃迦旃延尊者后,退立一边,禀告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就如世尊回答僧耆多童女所问的诗偈,如世尊所说,答僧耆多童女所问的诗偈是:
『真实的义理存在于心中,就会寂灭而不乱,
     能降伏一切勇猛魔军,不贪着可爱端正的色相。
     专一心意独自静思,以享受美妙的禅乐。
     这样就叫做远离了世间的伴侣,
     世间的一切伴侣,没有能熟悉而亲近我的人。』
摩诃迦旃延尊者啊!世尊这首诗偈,它的意义怎样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优婆夷说:「姊妹啊!有沙门、或婆罗门说:『地一切入处的禅定,这是最高无上的禅定,我是为了求得此果。』姊妹啊!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地一切入处的禅定,修习极清净鲜白的话,就能察见它的本源,察见修禅过程中的过患、察见每一过患的息灭、察见息灭它的方法;因为能察见它的本源、察见它过程中的过患、察见过患的息灭、察见过患息灭方法的缘故,所以心中就可得到真实的义理,能够寂灭而不乱。姊妹啊!同样地,水一切入处、火一切入处、风一切入处、青一切入处、黄一切入处、赤一切入处、白一切入处、空一切入处、识一切入处的禅定,也都是最高无上的禅定,我也是为了求得此果。」
  姊妹啊!如果有沙门、婆罗门……乃至对于识一切入处的禅定,修习极清净鲜白的话,就能察见它的本源、察见修禅过程中的过患、察见过患的息灭、察见过患息灭的方法;因为能察见它的本源、察见它过程中的过患、察见过患的息灭、察见过患息灭方法的缘故,所以心中就可得到真实的义理,能够寂灭而不乱,完善地观见、完善地趋入。所以世尊回答僧耆多童女所问而说这样的诗偈:
『真实的义理存在于心中,就会寂灭而不乱,
     能降伏一切勇猛魔军,不贪着可爱端正的色相,
     专一心意独自静思,以享受美妙的禅乐。
     这样就叫做远离了世间的伴侣,
 世间的一切伴侣,没有能熟悉而亲近我的人。』
就像这样,姊妹啊!我知道世尊是因为这个道理的缘故,所以才宣说这首诗偈。」
优婆夷说:「真好啊!尊者您能把真实的道理说出来,希望尊者您能接受我供养饮食的邀请。」
当时,摩诃迦旃延尊者就静默地接受邀请了。
这时,迦梨迦优婆夷知道摩诃迦旃延尊者接受了邀请后,立刻去备办各种美好的饮食,自己非常恭敬尊重地奉上食物。
那时,优婆夷知道摩诃迦旃延尊者已吃食过了,等洗了钵盂,漱洗完毕,自己就铺好一小座席,在摩诃迦旃延尊者之前,恭敬的聆听说法。
摩诃迦旃延尊者就为迦梨迦优婆夷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五四八经注释:
1、阿盘提国:古印度十六大国之一。位于西印度频阇耶山脉之北,憍赏弥国之西,秣菟罗国之南,首都邬阇衍那,相当于现在的那马达河岸上的曼达塔。相传佛弟子迦旃延就出生于此国。
2、入拘罗罗咤:此句原作「入拘罗罗咤精舍」,衡量前后文义,「精舍」二字应是衍文,今根据「杂阿含经论会编」,予以删除。
3、僧耆多童女所问:僧耆多童女,依所引诗偈,在南传恶魔相应第五经「魔女」,作「渴爱、不快、贪欲之三魔女」;北传第一O八O经则作爱欲、爱念、爱乐三魔女。
4、「实义存于心……无习近我者」:本诗偈亦重见于「杂阿含」卷三十九第一O八O经:「已得大财利,志足安寂灭;摧伏诸魔军,不着于色欲。独一而禅思,服食禅妙乐;是故不与人,周旋相习近。」诗偈长短、字句稍有差异,但诗意应是相同。
5、「地一切入处正受……识一切入处」:此即所谓的十遍处,是禅定的修持法之一,是一种可远离三界烦恼的禅观。此观法是行者修八解脱、八胜处之后,于色等得净相,于所观之中转变自在,但仍未周遍,故更修此定。修此定时,即观六大及四显色各遍满一切处而无间隙。六大指地、水、火、风、空、识;四显色是青、黄、赤、白。其中,观「地大」周遍一切处无有间隙,称为地遍处;观「水大」周遍一切处无有间隙,称为水遍处;准此而观火、风,乃至空、识,称为火遍处、风遍处,乃至识遍处。依南传「清净道论」所述,依十遍而修,皆能成就各种神通为解脱功德。
6、清净鲜白:清净至鲜白,极言其清净无染之意。
7、「见其本,见患、见灭、见灭道迹」:此应是修地遍处定的过程中所观见的现象。据「清净道论」说,初修此定时,先生二相,取相生起时,可得知此遍的过失;而似相生起时,是摧破取相而出,即镇伏行者的诸盖及止息其烦恼。再进入地遍处初禅,欲入二禅时,也是从初禅出定,觉得此定是近于敌对的五盖,禅支仍弱,见此过失后,便于第二禅寂静作意,取消了对于初禅的希求,为证第二禅,而作瑜伽行。余三禅、四禅也是如此层层增进修习而得。
五四九、本经叙说圣弟子能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六法,则可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也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众比丘说:「佛陀、世尊、如来、应供、等正觉以他的所知所见,讲说六种随念之法,能使人出离苦处而升于安乐的胜处,讲说至高无上的圣道,能清净诸众生,使他们远离一切的恼苦,一切的忧悲都息灭,得到真实的正法。是那六种随念之法呢?就是圣弟子要随念如来、应供、等正觉所行之法都很清净,他是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因为圣弟子能随念如来、应供所行之法的缘故,所以能远离贪欲的心理,远离瞋恚的心理,远离害人的心理。就像这样,圣弟子便能出离了染着之心。心是染着于何处呢?就是五欲功德(色、声、香、味、触五种妙欲)。圣弟子对这五欲功德都能远离贪欲、瞋恚、愚痴,安稳地保持正念正知,遵行正直之道,修习随念佛陀,正确地趋向涅槃。这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以所知所见,讲说的第一种使人出离苦处,升于安乐胜处,讲说至高无上的圣道,清净诸众生,使他们远离苦恼,息灭忧悲,而得到真实的正法。
其次,圣弟子要随念正法,随念世尊现今证得的正法与戒律,能远离一切热恼,不多时便能通达此法,就于现世中自己得到觉悟。当圣弟子随念此正法时,就不会生起贪欲的心理、瞋恚的心理、害人的心理。就像这样,圣弟子便能出离了染着之心。心是染着于何处呢?就是五欲功德。圣弟子对这五欲功德都能远离贪欲、瞋恚、愚痴,安稳地保持正念正知,遵行正直之道,修习随念正法,正确地趋向涅槃。这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以所知所见,讲说的第二种使人出离苦处,升于安乐胜处,讲说至高无上的圣道,清净诸众生,使他们远离苦恼,息灭忧悲,而得到真实的正法。
其次,圣弟子要随念僧宝,僧宝妙行是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他们能修习随顺之行,所谓向于须陀洹,则得到须陀洹果(预流、初果);向于斯陀含,则得到斯陀含果(一来,二果);向于阿那含,则得到阿那含果(不还,三果);向于阿罗汉,则得到阿罗汉果(应供、无生,四果)。如此的四双八士(四向、四果合为八),就叫做世尊的弟子僧,他们都具足了戒,具足了定,具足了慧,具足了解脱,具足了解脱的知见,是应被供养、恭敬、礼拜之处,也是世间无上的福田。圣弟子能如此的去随念僧宝,这时,圣弟子就不会生起贪欲的心理、瞋恚的心理、害人的心理。就像这样,圣弟子便能出离了染着之心。心是染着于何处呢?就是五欲功德。圣弟子对这五欲功德都能远离贪欲、瞋恚、愚痴,安稳地保持正念正知,遵行正直之道,修习随念僧宝,正确地趋向涅槃。这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以所知所见,讲说的第三种使人出离苦处,升于安乐胜处,讲说至高无上的圣道,清净诸众生,使他们远离苦恼,息灭忧悲,而得到真实的正法。
其次,圣弟子要随念戒德,随念不缺戒行、不断戒法、戒行纯厚、不离戒法、无盗取戒、有完善究竟的戒行、可赞叹的戒行、对梵行不憎恶的戒德。如果圣弟子随念这些戒德时,就会自念身中所成就的戒行,当于此时,也就不会生起贪欲的心理、瞋恚的心理、害人的心理。就像这样,圣弟子便出离了染着之心。心是染着于何处呢?就是五欲功德。圣弟子对这五欲功德都能远离贪欲、瞋恚、愚痴,安稳地保持正念正知,遵行正直之道,修习随念戒德,正确地趋向涅槃。这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以所知所见,讲说的第四种使人出离苦处,升于安乐的胜处,讲说至高无上的圣道,清净诸众生,使他们远离苦恼,息灭忧悲,而得到真实的正法。
其次,圣弟子自己要随念布施之法,自心要欣庆着:我现在已远离了悭贪的垢秽,虽然居住在家,然而能以解脱之心法布施、常施、舍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如果圣弟子能随念自己所布施之法时,就不会生起贪欲的心理、瞋恚的心理、害人的心理。就像这样,圣弟子便能出离了染着之心。是染着于何处呢?就是五欲功德。圣弟子对这五欲功德都能远离贪欲、瞋恚、愚痴,安稳地保持正念正知,遵行正直之道,修习随念布施,正确地趋向涅槃。这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以所知所见,讲说的第五种使人出离苦处,升于安乐的胜处,讲说至高无上圣道,清净诸众生,使他们远离苦恼,息灭忧悲,而得到真实的正法。
其次,圣弟子要随念天德,随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天人,由于他们成就清净的信心,所以在此命终之后,而转生彼诸天。我也是这样,成就了净信、戒律、布施、多闻、智慧,在此命终之后,将转生至诸天之中。就像这样,当圣弟子随念诸天功德之时,就不会生起贪欲的心理、瞋恚的心理、害人的心理。如此,圣弟子就出离了染着之心。是染着于何处呢?就是五欲功德。圣弟子对这五欲功德都能远离贪欲、瞋恚、愚痴,安稳地保持正念正知,遵行正直之道,修习随念天德,正确地趋向涅槃。这就叫做如来、应供、等正觉以所知所见,讲说的第六种使人出离苦处,升于安乐的胜处,讲说至高无上的圣道,清净诸众生,使他们远离苦恼,息灭忧悲,而得到真实的正法。」
  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他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五四九经注释、
1、六法:巴利本作「六随念处」 。
2、何等为染着心:根据经文后部「念施法」、「念天德」段类句,应改作「于何染着」,文意较顺。
3、五欲功德: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五种欲」。
 
五五O、本经叙说诃梨聚落长者以经集摩揵提经中之一偈,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教其意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释氏诃梨聚落的精舍中。
  当时,诃梨聚落的长者去到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请教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就如世尊在『说义品经』里回答摩揵提所问的诗偈:
  『断除一切六根之流,也堵塞了诸流的源头,
 对于聚落里的人互相习近,牟尼(寂静,指佛)是不去称
 叹的。
   空除对五欲的贪爱,永远不再使它填满心中,
   也不再与世间人有言语上争辩论讼了。』
  摩诃迦旃延尊者啊!这首诗偈是什么意思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答长者说:「比如有眼流,就是说由眼识而生起贪欲,它是依于眼界(眼根)而有贪欲流出,所以就叫做流;也有耳流、鼻流、舌流、身流,乃至意流,由意识而生起贪欲,它是依于意界(意根)而有贪识流出,所以就叫做流。」
  长者又请问摩诃迦旃延尊者说:「怎样叫做不流呢?」
  迦旃延尊者告诉长者说:「就是说眼识及眼识所识取的色境相依,就会生起爱喜,那些现象如果灭尽、无欲、寂灭、息止、不生的话,这就叫做不流;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意识及意识所识取的法境相依,就会生起贪欲,那些现象如果灭尽、无欲、寂灭、息止、不生,这就叫做不流。」
  又问:「什么是流源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答说:「就是由于眼根触及色境,就会生起眼识,上三事和合便生起觉触的作用,由于觉触就又生起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就依此染着之流;同样地,耳、鼻、舌、身诸根,乃至意根、意识,及意根所识取的法境,上三事和合便生起觉触的作用,由于觉触就又生起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就依此感受而生出爱喜之流,这就叫做流源。」
  「怎样叫也堵塞流源呢?」
  「就是眼界执取心法(诸法)境界就会生起系着、结使的烦恼,那些现象如果灭尽、无欲、寂灭、息止、不生,这就叫做堵塞了流源;耳、鼻、舌、身、意诸根执取心法境界时,也会生起系着、结使的烦恼,那些现象如果灭尽、无欲、寂灭、息止、不生,这就叫做也堵塞了它的流源。」
  又问:「怎样叫彼此习近而相赞叹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答说:「就是在家人与出家人彼此互相习近,同喜、同忧、同乐、同苦,凡有所作为,都是共同去做,这就叫做彼此习近而相赞叹。」
  又问:「怎样叫不相赞叹呢?」
  「就是在家人与出家人彼此不相习近,不同喜、不同忧、不同苦、不同乐,凡有所作为,都不会彼此欢悦认同,这就叫做不相赞叹。」
  「怎样叫做不能空去贪欲呢?」
  「就是指这五欲功德,当眼根识取色境时,贪爱、喜乐、顾念不断地长养,爱欲就深深地染着;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感触时,也是贪爱、喜乐、顾念不断地长养,爱欲深深地染着,对这五欲(色、声、香、味、触)不能离贪、不能离爱、不能离念、不能离渴,这就叫做不能空去贪欲。」
  「怎样叫做空去了贪欲呢?」
  「就是说对这五欲功德能够离贪、离欲、离爱、离念、离渴了,这就叫做空去了贪欲。如果说我有系着、结使烦恼的话,这就叫做心法还又填满了。当那阿罗汉比丘一切的烦恼都已灭尽,截断了它的根本,就像截断了多罗树的树头一样,到未来世还是不会再生起的,如何又会与他人言辩诤讼呢?所以世尊在『说义品经』答摩揵提所问的诗偈说:
  『断除一切六根之流,也堵塞了诸流的源头,
   对于聚落里的人互相习近,牟尼是不去称叹的。
   空除对五欲的贪爱,永远不再使它填满心中,
   也不再与世间人有言语上的争辩论讼了。』
这就是如来所说诗偈意义的解说。」
  当时,诃梨聚落的长者听闻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作礼之后离去。
第五五O经注释:
1、释氏诃梨聚落精舍:「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阿盘提国欢喜山中拘罗罗咤精舍。」
2、诃梨聚落长者:「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作「诃梨题迦长者」。
3、世尊义品答摩揵提所问偈:此偈见南传小部经集八四四偈。根据郭良鋆「经集」汉译本,此偈内容是「出家云游,不在村中与人相识,摆脱爱欲,无所渴求,这样的牟尼不会与人争论。」此偈是附属于本经第九章「摩根提耶经」中。「经集」汉译本见博远出版有限公司印行之「白话佛教经典(七)」
 
五五一、本经叙说诃梨聚落主长者以佛告诉帝释的话问摩诃迦旃延尊者,请教如何能得到毕竟清净。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释氏的诃梨聚落精舍中。
  当时,诃梨聚落主长者去到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问说:「就如世尊在界隔山天帝释的石窟中所说:『憍尸迦(帝释之姓)啊!如果沙门、婆罗门无上的爱欲已尽而得解脱,心灵得到正确完善地解脱的话,就能究竟边际(尽苦际),究竟无垢(尽烦恼),究竟梵行,而毕竟清净。』到底要如何在此正法、戒律中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而毕竟清净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长者说:「就是眼根、眼识,以及眼识所识取的色境,这三者彼此相依就会生起爱喜,那些现象如果灭尽、无欲、寂灭、息止、不生的话,就能在此正法、戒律中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而毕竟清净了;耳、鼻、舌、身诸根,乃至意根、意识,以及意识所识取的法境,这三者彼此相依就会生起爱喜,那些现象如果灭尽、寂灭、息止、不生的话,比丘就能在此正法、戒律中究竟无垢,究竟梵行,而毕竟清净了。」
  当时,诃梨聚落主长者听闻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尊者作礼之后离去。
第五五一经注释:
1、如世尊于界隔山天帝释石窟说言:事见佛光「中阿含」卷三十三第一三四经「释问经」。界隔山,「中阿含」作「鞞陀提山」,位于摩揭陀国王舍城东, 林村北,是帝释向佛问法处。天帝释石窟,即因陀罗石室,又作帝释岩、石室精舍。
2、憍尸迦:为帝释生于人间时之族姓,故帝释又名憍尸迦。
 
五五二、本经意同第五五一经,可相参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释氏的诃梨聚落中。
  当时,诃梨聚落主长者去到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问说:「就如世尊在界隔山石窟中为天帝释的说法:『憍尸迦啊!如果沙门、婆罗门无上爱欲已尽而得解脱,心灵得到完善地解脱的话,就能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而毕竟清净。』到底要如何在此正法、戒律中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而毕竟清净呢?」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长者说:「如果比丘眼界执取心法(诸法,各种现象)境界就会生起系着、结使的烦恼,那些现象如果灭尽、无欲、寂灭、息止、不生的话,那么就能在此正法、戒律中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究竟清净了;耳、鼻、舌、身、意诸根,乃至意界执取心法境界也会生起系着、结使的烦恼,那些现象如果灭尽、离欲、寂灭、息止、不生的话,那么就能在此正法、戒律中究竟边际,究竟无垢,究竟梵行,而毕竟清净了。」
  当时,诃梨聚落主长者听闻摩诃迦旃延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尊者作礼之后离去。
五五三、本经叙说诃梨聚落主长者身遭病苦,摩诃迦旃延尊者前往探病,并为说依四不坏净,修六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释氏的诃梨聚落中。
  当时,诃梨聚落主长者正身遭病苦。
  摩诃迦旃延尊者听说诃梨聚落主长者正身遭病苦,知道后,早晨穿上法衣,手拿着钵盂,就走进诃梨聚落乞食,依次走到了诃梨聚落主长者的住家。诃梨聚落主长者遥见摩诃迦旃延尊者到来,就想从座席起来让座。
  摩诃迦旃延尊者看见长者想起来让坐,就告诉他说:「长者不必起来!喜幸还有其它座位,我自可坐在其它座位上。」然后他问长者说:「怎样呢?长者啊!病痛还可忍受吗?身上那些苦痛逐渐好转了吗?病况没有变坏吧?」
  长者答说:「尊者啊!我病痛得难以忍受,身上苦痛转增而不减。」于是他就举三种譬喻来说明他的病苦,就如前面「叉摩比丘经」的说法一样。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长者说:「所以,你现在应当修习对佛不变的净信,对法不变的净信,对僧不变的净信,成就圣戒。你应当这样地去修学!」
  长者答说:「如佛所说四种不变净信,我都成就了,我现在已成就了对佛不变的净信,对法不变的净信,对僧不变的净信,成就了圣戒。」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长者说:「你应当依此四种不变的净信去修习六念处(即念佛、法、僧、戒、施、天)。长者啊!你应当随念佛的功德,此为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要随念法的功德,于世尊的正法、戒律中,在现世里远离一切的热恼,不多时就能通达于法,因而自己得到觉悟。要随念僧的功德,僧宝妙行是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他们修习随顺之行,所谓向于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于斯陀含,而得斯陀含果;向于阿那含,而得阿那含果;向于阿罗汉,而得阿罗汉果。如此四双八士(四向合四果为八士),就叫做世尊的弟子僧,他们都已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他们所在是应被供养、恭敬、尊重之处,可说是世间无上的福田。要随念戒的功德,自己修持正戒,不毁戒、不缺戒、不断戒、不坏戒、非盗取戒、究竟戒、可赞叹戒、梵行戒、不憎恶戒。要随念施的功德,自己随念布施,内心感到欣庆,舍除了悭贪,虽然居住在家,但是能以解脱心行布施、常施、乐施、具足施、平等施。要随念天的功德,随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天人,他们由于有清净信仰与戒行,所以在此命终之后,得以受生于诸天之中。我也是以如此清净的信、戒、施、闻、慧,而得以受生于诸天之中。长者啊!要如此地去依持四种不变的净信,增习六念处。」
  长者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世尊说要依持四种不变的净信,增习六念处,我都要予以成就,我现在应当修习念佛功德,以及念法、念僧、念施、念天功德。」
  摩诃迦旃延尊者告诉长者说:「说得真好!长者啊!你能自己记说已得阿那含果(三果)了。」
  这时,长者告诉摩诃迦旃延尊者说:「希望尊者能在这儿接受供食。」
  摩诃迦旃延尊者就静默地接受邀请了。
  诃梨聚落主长者知道摩诃迦旃延尊者接受邀请后,就准备了各种美味的食物,亲自奉持供养。吃完饭,清洗钵盂,漱洗完毕,摩诃迦旃延尊者就为长者讲说种种的佛法,给予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五五四、本经叙说摩诃迦旃延尊者为患病的陀施长者说法,说法内容与前经一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那时,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释氏的诃梨聚落中。
  当时,有八城(都市名)的长者名叫陀施。身体正遭病苦。摩诃迦旃延尊者听说陀施长者正身遭病苦,早晨时分,穿上法衣,手拿着钵盂,进入八城中乞食,依次走到陀施长者的住家,就如前面「诃梨长者经」一样地广为说法。
    五五五、本经叙说众比丘尼以无相心三昧的果报与功德先后去请问世尊及阿难尊者,二人所答都是同句、同味、同义,令众比丘尼感到惊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娑只城的安禅林中。
    那时,有众多的比丘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
    当时,众比丘尼请问佛陀说:「世尊啊!如果修习无相心三昧,心得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对这无相心三昧,世尊您说这是什么果、什么功德呢?」
    佛陀告诉众比丘尼说:「如果修习无相心三昧,心得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这无相心三昧是智果(以菩提佛智修行而得上妙果)、智功德。」
    这时,众比丘尼听闻世尊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世尊作礼后便离去。
    当时,这些比丘尼又去到阿难尊者的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阿难尊者说:「如果修习无相心三昧,心得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对这无相心三昧,您说是什么果、什么功德呢?」
    阿难尊者告诉众比丘尼说:「姊妹们!如果修习无相心三昧,心得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世尊说这是智果、智功德。」
    众比丘尼听后说:「真是奇妙!阿难尊者啊!大师及他的弟子回答的都是相同的语句、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意义,同是所谓无上的第一句义。今天众比丘去到世尊住处,以同样的语句、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意义去请问世尊,世尊也是以同样的语句、相同的内容、相同的意义为我们讲说,就跟阿难尊者您所说的没有差别,所以说这是很奇特的事,大师及他的弟子答问都能同语句、同内容、同意义。」
    当时,众比丘尼听闻阿难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尊者作礼后就离去。
第五五五经注释:
1、沙只城安襌林:沙只城,为北憍萨罗国都城。安襌林又作安缮林,于都城近郊,佛陀经常游行说法于此。
2、无相心三昧:为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之一。这三种三昧都是印度佛教的三种观行法门,也可视为三种实践的原理。无相三昧,谓修观空之后,故无别相状,是与灭谛的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的定。涅槃(即灭)离色、声、香、味、触五尘,男、女二相,及生、异、灭三有为相,故名无相;此三昧缘灭,故得无相之名。
    五五六、本经叙说阇知罗比丘尼以无相心三昧之果与功德,向阿难尊者请教,比丘尼惊喜他的回答与世尊同句、同味、同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那时,阿难尊者也住在那儿。
    当时,有位名叫阇知罗的比丘尼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向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向阿难尊者请问说:「如果修习无相心三昧,心得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阿难尊者啊!世尊说这是什么果、什么功德呢?」
    阿难尊者告诉阇知罗比丘尼说:「如果修习无相心三昧,心得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世尊说这是智果、智功德。」
    阇知罗比丘尼听后说:「真是奇妙!阿难尊者啊!大师及他的弟子都是以同语句、同内容、同意义回答。阿难尊者啊!以前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娑只城的安襌林中。当时,有众多的比丘尼去到佛陀住处,以这个问题向他请问。那时,世尊也是以同样的语句、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意义回答众比丘尼。所以应知这真是一件奇特的事,大师和他的弟子所说的都是同语句、同内容、同意义。」
    当时,众比丘尼听闻阿难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尊者作礼后就离去。
    五五七、本经叙说有一位已得无相心三昧比丘向阿难尊者请教此三昧是何果、何功德,阿难答以是智果、智功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那时,阿难尊者也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中。
    当时,有一位比丘已证得无相心三昧,他这样地想着:我如果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向阿难尊者请问说:「如果比丘已经证得无相心三昧,心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这无相心三昧是什么果?世尊说这是什么功德呢?」阿难尊者如问我说:「比丘啊!你是已证得这无相心三昧了吗?」「我还未曾证得。」他问我,我就故意答反。我将追随阿难尊者,假设有其他人也来问此问题的话,我就可以听到答案了。
    那位比丘于是就追随着阿难尊者,经过六年当中,竟没有其他的人来请教这个问题,于是自己就向阿难尊者问说:「如果有比丘来请教说已证得无相心三昧,心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世尊说这是什么果、什么功德呢?」
    阿难尊者问那位比丘说:「比丘啊!你已证得这种三昧了吗?」
    那位比丘静默地承认了。阿难尊者告诉那位比丘说:「如果比丘已证得无相心三昧,心不浮动也不昏沉,已于解脱安住,已安住于解脱,世尊说这是智果、智功德。」
    阿难尊者讲说这段经文的时候,那一位比丘听闻他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终
 
 
 

{返回 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一
下一篇:杂阿含经卷第十九
 略述因明精神与当代社会发展(释德祺)
 佛经概说 四、百喻经 7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杂阿含经卷第三(七三)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44集
 大日经 大日经的形成
 编序
 《集量论》略解 四
 安乐集 1 卷上之二
 杂阿含经卷第三(八六)
 百喻经 95 二鸽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陀教人如何择交[栏目:圣开法师]
 普劝读诵一切经中之王 --《大乘妙法莲华经》[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金刚经》系列开示 15[栏目:常福法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七课(十九)善恶取决于内心[栏目:圣者言教]
 学佛问答——传喜法师台湾开示 2011.11.3[栏目:传喜法师]
 太上感应篇大意[栏目:净空法师]
 增支部1集366-381经[栏目:增支部1集]
 讲析慧远大师《三报论》[栏目:慧远大师作品解读]
 350.问曰:何以不作人身而为说法,而作兽身?[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华雨集第五册 二、研究佛法的立场与方法[栏目:印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