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返回 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432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
   九一一、本经详说三种良马以喻三种善男子。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间有三种良马。是那三种呢?就是有一种马行步快捷,但毛色不鲜丽,身体也不强壮。有一种马行步快捷,毛色也鲜丽,但身体却不够强壮。有一种马行步快捷,毛色鲜丽,身体也长得很强壮。同样地,在此如来的正法、戒律中也有三种善男子。是那三种呢?就是有一种善男子具足快捷,但却不具足颜色,也不具足形体。有一种善男子具足快捷,也具足颜色,但却不具足形体。有一种善男子是具足快捷,具足颜色,也具足形体。
怎样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但却不具足颜色,也不具足形体呢?有一种善男子能如实知道苦的真理,如实知道苦生起的真理,如实知道苦息灭的真理,如实知道息灭苦的途径的真理。他有这样的认知、这样的观见后,得到了欲界有漏心的解脱,色界、无色界有漏心的解脱,三界无明有漏心的解脱,知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这就叫做具足抉捷。怎样叫不具足颜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请教论藏及律藏,……乃至不能为人正确地解说,这就叫做不具足颜色。怎样叫不具足形体呢?就是没有大德名闻……乃至不能感致汤药、各种器具等物,这就叫做不具足形体。如此就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但却不具足颜色,也不具足形体。
怎样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也具足颜色,却不具足形体呢?有一种善男子对这苦的真理能如实知道,……乃至不再流转于生死的轮回中了,这就叫做具足快捷。怎样叫具足颜色呢?就是假如有人向他请教论藏及律藏,……乃至他都能为人正确地解说,这就叫做具足颜色。怎样叫不具足形体呢?就是没有大德名闻,……乃至不能感致汤药、各种器具等物。如此就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也具足颜色,却不具足形体。
怎样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具足颜色,也具足形体呢?有一种善男子对这苦的真理能如实知道,……乃至不再流转于生死的轮回中了,这就叫做具足快捷。怎样叫具足颜色呢?就是有一种善男子,假如有人向他请教论藏及律藏,……乃至他都能为人正确地解说,这就叫做具足颜色。怎样叫具足形体呢?就是有一种善男子,他具有大德名闻,……乃至能感致汤药、各种器具等物,这就叫做具足形体。如此就叫做善男子具足快捷,具足颜色,也具足形体。」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一二、本经叙说佛以具足色、力、捷疾之三种良马比喻具足戒律、精勤、解脱之三种善男子。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间有三种良马,为国王所驾乘。是那三种呢?就是有一种良马毛色鲜丽,身强力壮,行步快捷。同样地,在如来的正法、戒律中也有三种善男子,为世人所奉事、供养、恭敬,是无上福田之处。是那三种呢?就是善男子具足颜色、具足勇力、具足快捷。
怎样叫具足颜色呢?就是善男子能安住于净戒,守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都很圆满,看见微细罪过,能生起怖畏,受持学戒,这就叫做具足颜色。
怎样叫具足勇力呢?就是已生起的邪恶不善法能使它断除,生起欲愿,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不断摄受增长;还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不使它生起,生起欲愿,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不断摄受增长。未生起的善法能使它生起,生起欲愿,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不断摄受增长;已生起的善法能保持而不忘失,生起欲愿,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不断摄受增长,这就叫做具足勇力。
怎样叫具足快捷呢?就是对这苦的真理能够如实知道,……乃至得到阿罗汉果,不再受未来生死轮回的果报,这就叫做具足快捷。如此就叫做善男子具足颜色,具足勇力,具足快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一三、本经叙说良马具足四能,善男子亦当成就四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间有一种良马,具备了四种能力,应知这匹良马,是为国王所驾乘。是那四种能力呢?就是贤善、捷疾、堪能、调柔。同样地、善男子如果成就四种功德,就会为世人所敬重,承事供养,是无上福田之处。是那四种呢?就是善男子成就了阿罗汉的无学戒身、无学定身、无学慧身、无学解脱身。」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一四、本经叙说良马依利钝可分四种,善男子亦有四种。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间有四种良马,有一种良马,以平常骑乘来驾御它,它只要看到快速挥舞的鞭影,它就善能观察御者的形势,或迟或速,或左或右,随顺御者的心意而奔驰。比丘啊!这就是世间最好的第一种良马。其次,比丘啊!世间有一种良马,他不能看到鞭影就自动警惕觉察,然而当鞭杖触到它的毛端时,它就能警惕而很快地觉察御者的心意,或迟或速,或左或右地奔驰,这就是世间的第二种良马。其次,比丘啊!有一种世间的良马,它不能在看到鞭影及触到皮毛时,就能随即察觉人的心意,必须要在鞭杖稍打到皮肉时,它才能警惕察觉,然后随顺御者的心意,或迟或速,或左或右地奔驰。比丘啊!这就是世间的第三种良马。其次,比丘啊!世间有一种良马,它不能在看到鞭影,及触到皮毛,或稍打到皮肉时就能察觉,须要在以铁锥刺身,穿透皮肤伤及骨头时,它才知警惕,拉着车子上路,随顺御者的心意,或迟或速,或左或右地奔驰,这就是世间的第四种良马。
同样地,在如来的正法、戒律中也有四种善男子。是那四种呢?就是有一种善男子,当他听闻到别的聚落有男子或女人因疾病而困苦,乃至死亡了,听闻之后,就能生起恐怖,引发正思惟,就如良马看到鞭影就调伏一样,这就是于正法、戒律中能自我调伏的第一种善男子。其次,有一种善男子,它不能于听闻到别的聚落的男子或女人有老、病、死苦时,生起怖畏,引发正思惟;然而当他亲自见到别的聚落的男子或女人有老、病、死苦时,就能生起怖畏,引发正思惟,就如那良马被鞭杖触到毛端时,就能快速调伏,随顺御者的心意一样,这就是于正法、戒律中能自我调伏的第二种善男子。其次,有一种善男子,他不能在听闻或亲见别的聚落的男子或女人有老、病、死苦时,生起怖畏之心,引发正思惟;然而当他看见自己聚落城邑有善知识及亲近的人有老、病、死苦时,就会生起怖畏,引发正思惟,就如那良马,被鞭杖打触到它的皮肉了,然后才调伏,随顺御者的心意而奔驰,这就是于圣法、戒律中能自我调伏的第三种善男子。其次,有一种善男子,他不能在听闻或看见别聚落中的男子、女人以及所亲近的人有老、病、死苦时,就生起怖畏心,引发正思惟;然而当自己有老、病、死苦时,他就能生起厌恶怖畏之心,引发正思惟,就如那良马被铁锥刺肉彻骨时,才被调伏,随顺御者的心一样,这就是于圣法、戒律中能自我调伏的第四种善男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九一四经注释:
1、驰駃:駃同快。驰駃,形容鞭影往返快速。
 
  九一五、本经叙说调马师以柔软、粗涩、柔软与粗涩并用等三种方法调伏恶马,犹不调者则杀之;佛亦以三种方法调御众生,犹不调者,则不复与语、不复教授、教诫。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有位调马师名叫只尸,他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禀告佛陀说:「世尊啊!我观察世间非常卑下低贱,就像一群羊。世尊!只有我才能驯伏马,无论如何狂奔乱跳的马,我只要运用一些方法,片刻之间就能使它的各种病态都显现,我就随顺着它的病态,运用方法给予驯伏。」
佛陀问调马师聚落主说:「你运用几种方法来驯伏马匹呢?」
调马师答佛陀说:「我以三种方法来驯伏恶马。是那三种呢?第一是柔软,第二是粗涩,第三是柔软与粗涩并用。」
佛陀又问调马师聚落主说:「你运用这三种方法来驯伏马,如果还有不能驯伏的马儿,那该怎么办呢?」
调马师答佛陀说:「如果还是不能驯伏马儿的话,那就只有把它杀了。为什么呢?因为不要使我丢面子。」调马师反问佛陀说:「世尊您是无上的调御丈夫,您运用几种方法来调御众生呢?」
佛陀告诉调马师聚落主说:「我也是运用三种方法来调御众生。是那三种呢?第一是一向柔软,第二是一向粗涩,第三是柔软与粗涩并用。」
佛陀进一步告诉调马师聚落主说:「所谓一向柔软,就如所说:这是身善行,这是身善行的果报;这是口善行、意善行,这是口善行、意善行的果报。这就叫做天道,这就叫做人道,这就叫做化生善道,这就叫做涅槃,这就是柔软的教法。
所谓粗涩,就如所说:这是身恶行,这是身恶行的果报;这是口恶行、意恶行,这是口恶行、意恶行的果报。这就叫做地狱道,这就叫做畜生道,这就叫做饿鬼道,这就叫做恶道,这就叫做堕恶道,这就是如来粗涩的教法。
所谓柔软与粗涩并用,就是如来有时讲说身善行,有时讲说身善行的果报;有时讲说口善行、意善行,有时说口善行、意善行的果报。有时说身恶行,有时说身恶行的果报;有时说口恶行、意恶行,有时说口恶行、意恶行的果报。这就叫做天道,这就叫做人道,这就叫做善道,这就叫做涅槃;这就叫做地狱道,这就叫做畜生道、饿鬼道,这就叫做恶道,这就叫做堕恶道,这就是如来柔软与粗涩并用的教法。」
调马师问佛陀说:「世尊啊!如果运用这三种方法去调御众生,还有人不被调御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佛陀告诉调马师聚落主说:「也应该把他杀了。为什么呢?因为不要使我受到屈辱。」
调马师问佛陀说:「如果杀生,在世尊的教法中为不清净,世尊的教法中也不许杀生,可是现在您却说杀生。这是什么意思呢?」
佛陀告诉调马师聚落主说:「是的!是的!在如来的教法中杀生是不清净,如来的教法中也不许杀生;然而在如来的教法中,用那三种方法教授他,都还不能把他调伏好的人,我就不再与他交谈,不再教授他,不再告诫他了。调马师聚落主啊!你意见怎样呢?在如来的教法中,我不再与他交谈,不再教授他,不再教诫他,他难道不就跟死人一样了吗?」
调马师答佛陀说:「确实如此,世尊啊!如果您不再与他交谈,永远不再教授、教诫他的话,他真的就像是死人一样了。世尊啊!由于以上所说的缘故,我从今天起,要舍弃一切邪恶不善的行为。」
佛陀告诉调马师聚落主说:「你说得真好!」
当时,调马师聚落主只尸听闻了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顶礼后离去。
 
  九一六、本经叙说佛以恶马八态喻恶丈夫之八过。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间的马有八种恶态。是那八种呢?就是恶马临驾车时,后脚践踏人,前脚跪地,抬头咬人,这就是世间马的第一种恶态。其次,恶马在驾车时,低着头摇振车轭,这就是世间马第二种恶态。其次,世间恶马在驾车时,偏离道路而去,或故意横冲直撞,使它翻覆,这就是第三种恶态。其次,世间恶马在驾车时,故意仰起头来向后退走,这就是世间恶马的第四种恶态。其次,世间恶马在驾车时,稍受鞭打,就或会弄断缰勒,恣意奔驰,这就是第五种恶态。其次,世间恶马在驾车时,会高举前两足,做人站立之状,这就是第六种恶态。其次,世间恶马在驾车时,虽然用鞭杖驱策,它却不理不睬,仍安立不动,这就是第七种恶态。其次,世间恶马在驾车之时,它却聚拢四脚,伏在地上不愿起来,这就是第八种恶态。
同样地,世间邪恶不正的人于如来正法、戒律中也犯有八种过失。是那八种呢?就是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时,他就会很愤怒,反而责备那些梵行者说:『你真愚笨,不明事理,所做也不善,别人举发你过错,你如何反举发我呢?』就如那恶马以后面双脚踢人,前脚跪地,弄断颈鞅折断车轭一样,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一种过失。
其次,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时,他反而更举出其它的罪过来。就如那恶马愤怒地用颈项来弄断车轭一样,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二种过失。
其次,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时,他却不正面答复,转说其它之事,内心愤怒,骄傲怠慢,隐藏罪过,心有怨恨,不能忍受别人的举过,不愿改正。就如那恶马不循正路而行,致使车子翻覆,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三种过失。
其次,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使他能忆念正法时,他却这样答说:『我不愿忆念正法!』排斥而不顺从。就如那恶马畏缩而后退一样,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四种过失。
其次,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时,他却轻蔑不畏忌梵行者,也不畏忌比丘僧,收拾衣钵,随意离去。就如那恶马加以鞭杖驱策,它就恣意奔驰一样,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五种过失。
其次,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时,他却自坐于高床上,和众上座比丘们相争论着是非曲直。就像那恶马高举前面两脚做人站立的形状一样,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六种过失。
其次,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时,他却静默不应,恼怒大众。就如那恶马以鞭杖捶打它,它却直立不动一样,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七种过失。
其次,有一种比丘,当那些梵行者以所见、所闻、所疑的罪过来举发他时,他就因此舍去戒法,退失善根,走到寺门而这样说:『你们可以宁静、欢喜快乐地安住着了,我自己已舍戒还俗。』就如那恶马聚拢四脚,伏在地上不动一样。这就是人们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所犯的第八种过失。如此就叫做比丘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有八种人们所犯的过恶。」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九一六经注释:
1、  :通「踏」字。
2、偏厉车:厉,暴虐之意。偏厉车,指马拉着车故意横冲直撞之意。
3、「轻蔑不数其人、亦不数僧」: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十八经此处作「其心都无畏忌,众僧及举事者」。不数,不畏惧。
4、「则便舍戒,……我自舍戒退没」:别译杂阿含经此处作「彼犯罪人,即便舍戒,退失善根,罢道还俗。既休道已,在寺门边,住立一面,语诸比丘:『我今还俗,为满汝等所愿以不?汝今欢喜极快乐不?』」。
 
  九一七、本经叙说八种良马之德以喻贤士夫之八种善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世间的良马,有成就八种善德的话,就能随人所欲或长或短地取道奔驰。是那八种呢?就是生于良马之乡,这就是良马的第一种善德。其次,它的体性温良,不会惊恐人,这就是良马的第二种善德。其次,良马不会挑择饮食,这是良马的第三种善德。其次,良马厌恶污秽不净,择地而卧,这是良马的第四种善德。其次,良马的各种情态会很快地显现给调马师看,调马师给予调教,它很快便舍弃病态,这是良马第五种善德。其次,良马会安于驾乘,不顾其余马儿,随所担负的轻重,能尽己力,这是良马的第六种善德。其次,良马常随顺正路而行,不随顺非正路,这是良马的第七种善德。其次,良马虽是生病或衰老,仍会勉力驾乘,不厌不倦,这是良马的第八种善德。
同样地,人们若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成就八种善德的话,应知他就是一位贤士了。是那八种善德呢?就是贤士能安住于正戒,遵守波罗提木叉的律仪,威仪、行处都很圆满,看见微细罪,能生起怖畏,受持学戒,这就是贤士于如来的正法、戒律中的第一种善德。其次,贤士自性贤善,善于调习,与人和睦相处,不恼怒、不怖畏诸梵行者,这就是贤士的第二种善德。其次,贤士能依次行乞食,随自己所得,无论粗劣或细致的食物,他的心都能保持平等,不嫌恶,也不贪好,这就是贤士的第三种善德。其次贤士对于身恶业,以及口恶业、意恶业,能生起厌离心,知道邪恶不善法及一切烦恼,会使人再受到三界生死轮回的炽盛苦报,于未来世会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更增长他的厌离心,这就是贤士的第四种善德。其次,贤士自己若犯了沙门罪过,心有谄曲不实时,能很快向大师及善知识举发自己的罪过,等大师为说法教诫后,便能随时断除己过,这就是贤士的第五种善德。其次,贤士具足求学之心,能有这样想法:假使其余的人,无论他们要学习或不学习,我都应当要学习,这就是贤士的第六种善德。其次,贤士能遵行八正道,不行邪道,这就是贤士的第七种善德。其次,贤士乃至尽己形寿,都能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不厌不倦,这就是贤士的第八种善德。贤士能成就如此的八种善德,随他所行的境地,必能快速地向更高的境界升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一八、本经叙说佛陀告诉诜陀迦旃延,良马不念水草,但念驾乘之事;比丘亦应不念贪欲缠等,能调伏诸想而修禅。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那梨聚落的深谷精舍里。
那时,世尊告诉诜陀迦旃延说:「你应当修习真实正确的禅定,不要去修习不良的禅定,像那不良的恶马一样,被系缚在马槽里,它不去想着我所应做、或所不应做的事情,一心只想着吃榖草。同样地,一个人由于对贪欲的结缚多所修习的缘故,所以他就会用贪欲的心去思惟事理,不能如实知道正确的出离道,心常驰散,随着贪欲的结缚烦恼而要去求取禅定;也由于对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等烦恼多所修习的缘故,所以就不能如实知道正确的出离道,而用疑盖等烦恼的心去思惟事理,想去求得禅定。
诜陀啊!如果是真正的良马,系在马槽里,它不会想着吃水草,只会想着驾乘的工作。同样地,人们也不应想着贪欲的结缚,要如实知道安住于出离道,不以贪欲的结缚烦恼去求取禅定;也不应想着瞋恚、睡眠、掉悔、疑等结縳烦恼,要多住于出离道;如实知道瞋恚、睡眠、掉悔、疑等结缚烦恼,不以疑等结缚烦恼去求取禅定。
就像这样,诜陀啊!比丘如此修习禅定的话,不依于地而修禅,也不依于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于此世,也不依于他世;不依于日,也不依于月;不依于见、闻、觉、识;不依于所得,也不依于推求;不随顺于觉,也不随顺于观而修禅。
诜陀啊!比丘这样修习禅定的话,那么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就会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唱诵诗偈说:
   『皈依您这位大士,皈依您这位所有人之上的大士;
     因为我们还不能知道,应当依于何法而得禅定?』」
    当时,有位跋迦利尊者在于佛陀后面,他拿着扇子帮佛搧凉。此时,跋迦利问佛陀说:「世尊啊!比丘如果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习禅定,要如何入于禅定呢?为什么比丘修习禅定,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都会合掌恭敬,稽首作礼而唱诵诗偈:
『皈依您这位大士,皈依您这位所有人之上的大士!           因为我们还不能知道,应当依于何法而得禅定?』呢?」
佛陀告诉跋迦利说:「比丘对于地想要能调伏地想,对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想、非想非非想入处想,以及此世、他世想,日、月想,见、闻、觉、识想,或得、或求想,或觉、或观想,这些想要全部将它调伏。跋迦利啊!比丘这样修禅的话,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跋迦利啊!比丘这样修禅的话,那么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就会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唱诵诗偈:
『皈依您这位大士,皈依您这位所有人之上的大士!   因为我们还不能知道,应当依于何法而得禅定?』」
佛陀讲说这段经文时,诜陀迦旃延比丘便远离了烦恼的尘垢,得到清净的法眼。跋迦利比丘不再生起一切烦恼,心灵得到了清净的解脱。
佛陀说完段经文后,跋迦利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九一八经注释:
1、「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佛光阿含藏注引巴利本此处作「当修良马之禅,莫修未调马之禅」。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二十经此处作「定意莫乱,当如善乘,调摄诸根;勿同恶马,诸根驰散」。「强良」,明本作「强梁」,是刚强凶暴之意。参阅南北所传,可见「强良禅」应是不良禅、邪恶禅而言。
2、「若真生马系槽枥上,不念水草」:别译杂阿含经此处作「如善乘马系之枥上,其心都不思于水草」。
3、伊湿波罗:又名自在,为印度教之神。
4、波阇波提:又名生主,为印度教之神。
 
  九一九、本经叙说佛为摩诃男解说优婆塞之道。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有位释迦族人名叫摩诃男,他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向佛陀问说:「世尊啊!怎样叫做优婆塞(男居士)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在家清白,常修习清净,成就男子学佛之相,并如此地说:『我从今以后,尽形寿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做为一位优婆塞,愿佛陀证知我!』这样就叫做优婆塞。」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做优婆塞具足正信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就是做一位优婆塞,对于如来,以正信为根本,坚固不移,一切沙门、婆罗门、诸天、魔王、梵天,以及其余世间,都不能改变他的正信。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具足正信。」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做优婆塞具足戒律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就是优婆塞远离了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寻欢作乐。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具足正戒。」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做优婆塞具足多闻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具足多闻,就是他于听闻教法后能够受持,听闻教法后都能记忆于心中,对于佛陀的说法,从开始、中间到后段,都很殊胜,有完善的法义,美好的法味,纯一圆满清净,是梵行清白之法,他全部都能受持。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具足多闻。」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优婆塞具足施舍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具足施舍,就是被悭吝的烦恼所缠缚的人,他的心灵远离了悭吝的烦恼,不执着于家,修习解脱施、勤施、常施,乐于施舍财物,平等布施。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具足施舍。」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做优婆塞具足智慧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具足智慧,就是说他能如实知道人生的苦恼,如实知道苦恼产生的因素,如实知道苦恼的寂灭,如实知道息灭苦恼的方法。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具足智慧。」
当时,释氏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九一九经注释:
1、摩诃男:佛称赞谓「心恒悲念一切之类,第一优婆塞」。为统治迦毗罗卫国之王。
2、住于非家:古印度习俗,老年之后,离家修道,四处游行参学,乃至老死于外,故云住于非家。在中国无此习俗,白话译文改作「不执着于家」。
 
  九二○、本经叙说佛为摩诃男解说在家修行所得三种果位。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释氏摩诃男和五百位优婆塞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优婆塞呢?」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就是在家能常习清净,……乃至尽形寿,都能皈依三宝,做为一位优婆塞,愿佛陀证知我!」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优婆塞得须陀洹果(初果)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得须陀洹果,就是说他对于身见、戒取、疑等三种结惑烦恼都已断除,也已如实了知,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得须陀洹果。」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优婆塞得斯陀含果(二果)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就是优婆塞对于三种结惑烦恼都已断除,也已如实了知,且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变得微薄了。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得斯陀含果。」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优婆塞得阿那含果(三果)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得阿那含果,就是说他对于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等欲界五种结惑烦恼都已断除,也已如实了知。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优婆塞得阿那含果。」
这时,释氏摩诃男回头看看五百位优婆塞,然后说:「真是奇妙!各位优婆塞啊!在家修持清白,竟然能得到如此深妙的功德。」
当时,摩诃男优婆塞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九二一、本经叙说优婆塞成就十六法,则能自慰慰他,为世间难得。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释氏摩诃男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优婆塞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优婆塞,就是说他在家修持清白,……乃至尽形寿,皈依三宝,做为一位优婆塞,愿佛陀证知我!」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满足一切优婆塞的事行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如果身为优婆塞,有信而没有戒的话,就是不具足。应当要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使净戒具足。如果具足了信与戒,然而却不布施的话,这样也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所以要运用方法,精勤努力,修习布施,使它圆满具足。如果具足了信、戒、施,然而却不能随时前往拜访沙门,听受正法,这样也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所以要运用方法,精勤努力,随时前往塔寺拜访。如果拜见诸沙门,却不能专心听受正法的话,这样也是不具足。如果信、戒、施、闻等都已修习满足了,可是听后却不受持,这样也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所以要运用方法,精勤努力,随时前往拜访沙门,专心听法,闻法后就能受持。但是不能观察诸法深义的话,这样也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所以要运用方法,精勤努力。如果具足信、戒、施、闻,闻后就能受持;受持后,也能观察甚深的妙义,然而却不能随顺知道法的规则与趋向,这样也是不具足;因为不具足,所以要运用方法,精勤努力,具足信、戒、施、闻,受持观察,透彻地了解深妙的义理,随顺法的规则与趋向而修行。摩诃男啊!这样就叫做满足一切优婆塞的事行。」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怎样叫优婆塞能安慰自己,却不能安慰他人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如果优婆塞自己能建立正信,却不能教他人建立正信;自己能受持净戒,却不能教他人具足受持净戒;自己能行布施,却不能教他人能行布施;自己能前往塔寺拜见诸沙门,却不能劝他人使前往塔寺拜见沙门;自己能专心听法,却不能劝导他人乐听正法;自己闻法后能受持,却不能教他人受持正法;自己能观察甚深的妙义,却不能劝导他人观察深奥的妙义;自己知道深妙的正法,能随顺法的规则与趋向而修行,却不能劝导他人随顺法的规则与趋向而修行。摩诃男啊!成就如此八法的话,就叫做优婆塞能安慰自己,却不能安慰别人。」
摩诃男问佛陀说:「世尊啊!优婆塞成就几法的话,就能安慰自己,也安慰他人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如果优婆塞成就十六种法的话,就叫做优婆塞能安慰自己,也能安慰他人。是那十六种法呢?摩诃男啊!如果优婆塞具足正信,也能教导他人有正信;自己受持净戒,也能教导他人受持净戒;自己行布施,也能教人行布施;自己前往塔寺拜见诸沙门,也能教导他人往见诸沙门;自己专心听法,也能教人听法;自己受持正法,也能教人受持正法;自己观察法义,也能教人观察法义;自己知道甚深的妙义,能随顺法的规则与趋向而修行,也能教导他人了解甚深的妙义,随顺法的规则趋向而修行。摩诃男啊!成就这十六种法的话,就叫做优婆塞能安慰自己,也能安慰他人。
摩诃男啊!如果优婆塞成就这十六种法的话,那么一切大众都会去到他住处,就是所谓婆罗门众、剎帝利众、长者众、沙门众。他在所有大众中,威德显耀,譬如太阳,在上午、中午及下午,都能光明显照。同样地,优婆塞成就这十六种法的话,从初始、中间到后面,始终都能威德显照。就像这样,摩诃男啊!如果优婆塞成就这十六种法的话,乃是世间极难得的事。」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释氏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九二一经注释:
1、「若优婆塞能自立信,不能令他立于正信」:两句「信」字原作「戒」,今依前后经意及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二十三经改正。
 
  九二二、本经叙说佛告摩诃男,以其长夜习念三宝,故将来命终之后,必能受生天上。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释氏摩诃男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问佛陀说:「世尊啊!这迦毗罗卫国安稳丰乐,人民众多,我每次出入城之时,跟有众多的随从,也常遇上狂象、狂走的人及奔车逸马。我自己很担心跟这些狂妄的人物同生共死,而忘了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己这样想着:我身死命终之后,将往生那里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不要惶恐!不要害怕!你将来命终之后,不会堕生于恶道中。终究也不会受到恶报。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而生长,如果把树头砍断,它将会往那个方向倾倒呢?」
摩诃男答佛陀说:「将会随它顺下、顺注、顺输的方向而倾倒。」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你也是像这样,将来命终之时,不会堕生于恶道中,终究也不会受到恶报。为什么呢?因为你已经长夜地修习念佛、念法、念僧,将来命终之时,这身体无论是被火烧,或拋弃于坟场里,经风吹日晒,日久之后成为尘埃,然而你的心、意、识,在久远的长夜里,已被正信所熏陶,被戒、施、闻、慧所熏陶,所以你的神识会上升,向于安乐之处,未来会受生于天界。」
当时,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九二二经注释:
1、「我每出入时,……当生何处?」: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二十四经此处「我常在中,每自思惟:若有狂象奔车逸马狂走之人,来触于我,我于尔时,或当忘失念佛之心,或复忘失念法、僧心。复自念言:若当忘失三宝心者,命终之时,当生何处?入何趣中?受何果报?」
2、「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别译杂阿含经此处作「命终之后,生于善处,不堕恶趣,不受恶报。」
3、「譬如大树,……当堕何处?」:别译杂阿含经此处作「譬如大树初生长时,恒常东靡,若有斫伐,当向何方,然后墬落?」
 
  九二三、本经叙说佛陀告诉摩诃男,若比丘于学地求生上地,当修六随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释氏摩诃男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问佛陀说:「世尊啊!如果在于学地修习的比丘,想要求取他所未得到的阿罗汉果,升入于安稳的涅槃境地。世尊啊!那么他应当怎样去修习,又常多修习,才能在这正法、戒律中得以尽除一切烦恼,获得无烦恼的清净心解脱、智慧解脱,在现世中自己知道做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如果在于学地修习的比丘,想要求取他所未得到的阿罗汉果,升入于安稳的涅槃境地,在这个时候,他应该修习六种随念,乃至得进入涅槃。譬如饥饿的人,身体很瘦弱,要获得美味的食物,身体才能肥胖润泽。同样地,比丘住在学地里,想要求取所未得到的阿罗汉果,升入于涅槃之境,那么他就要修习六种随念,乃至能很快地得到安乐的涅槃境地。
  是那六种随念呢?就是圣弟子要随念如来之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此忆念时,就不会生起贪欲的结缚烦恼,也不会生起瞋恚、愚痴之心,他的心保持正直。因此能得到如来的真义,得到如来的正法,就在于如来的正法与如来之处得到了随喜心;有随喜心后,心生欢悦;心欢悦后,身得轻安;身得轻安后,就能觉受快乐,觉受快乐后,他的心就能安定;心得安定后,那么圣弟子在于凶险的众生中,就能无所罣碍,进入法的洪流之中,乃至达到涅槃境地。
  其次,圣弟子要随念法之事││世尊的正法、戒律,能使人在现世中出离生死轮回的炽盛烦恼,不须多时,在现世中,由自己的觉证,就能通达涅槃境地。圣弟子如此忆念正法的话,就不会生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由于念法的熏陶,而升进于涅槃境地。
  其次,圣弟子要随念于僧之事││世尊的弟子僧都是依于善、依正理、依质直、依诚敬而行的人,他们都是随顺正法而修行。有向于须陀洹道、得须陀洹果,向于斯陀含道、得斯陀含果,向阿那含道、得阿那含果,向阿罗汉道、得阿罗汉果。这些四双八辈的贤圣,就叫做世尊的弟子僧众,他们都已具足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的知见,是人们所应奉迎,承事供养的贤圣,也是世间美好的福田。圣弟子如此忆念僧事时,就不会生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由于念僧的熏陶,而升进于涅槃境地。
  其次,圣弟子自己要随念净戒之事││不坏戒、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不他取戒、善护戒,明达的人称誉戒,智慧的人不厌恶戒。圣弟子如此忆念净戒时,就不会生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由于念戒的熏陶,而升进于涅槃境地。
  其次,圣弟子自己要随念布施之事││我得到了很大的利益,在悭吝的众生中,我已远离了悭吝,不执着于家而行解脱的布施,常亲自布施,乐行施舍之法,圆满地行平等布施。圣弟子如此忆念布施时,就不会生起贪欲、瞋恚、愚痴,……乃至由于念施的熏陶,而升进于涅槃境地。
  其次,圣弟子要随念诸天之事││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如果有正信之心的话,在此人世命终之后,就会生往诸天,所以我应当修习正信;如果能有清净的戒、施、闻、慧,在此人世命终之后,就会生往诸天,所以我现在也应当修习这戒、施、闻、慧。圣弟子如此忆念诸天的话,就不会生起贪欲、瞋恚、愚痴,他的内心因依于诸天而得正直。那圣弟子有如此直心的话,就能得到深妙的法利,与深妙的义利,也能得到诸天的利益而随喜;随喜后,就会心生欢悦;欢悦后,身便得轻安;身得轻安后,便能觉受快乐;觉受快乐后,便能得到心灵的安定;心灵安定后,那圣弟子虽处于凶险的众生之中,也能没有一切的罣碍,而入于正法的洪流之中。由于念天的熏陶,所以就能升进于涅槃境地。
  摩诃男啊!如果住于学地修习的比丘,想要求得上升于安乐的涅槃境地,能这样地多予修习,而很快得到涅槃的话,那么在正法、戒律中便能快速地尽除一切烦恼,得到无烦恼的清净心解脱与智慧解脱,在现世中自己知道做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当时,释氏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九二三经注释:
1、「若比丘在于学地,……安稳涅槃」: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二十五经此处作「若有比丘,在于学地,所作未办,常欲进求阿罗汉果,入于涅槃」。
2、「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相对经文此处作「世尊之弟子僧,是妙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质直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如理行者;世尊之弟子僧,是和敬行者」
3、「圣弟子自念净戒,……智者不厌戒」:别译杂阿经此处作「云何念戒,所谓不坏戒、不缺戒、不杂戒、无垢戒、离恐惧戒、非戒盗戒、清净戒、具善戒」。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圣弟子己戒之无缺、无隙、无杂、无秽、自在、智者称叹、无执」。
4、「圣弟子自念施事,……具足等施」: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圣弟子随念己之舍而谓:『呜呼!于我有利。呜呼!于我有善利。我于悭垢所缠众中,心离悭垢而住家,施无所惜,舒展其手(而施),乐弃舍,容乞,乐于分与施物』」。
5、「戒、施、闻、慧」:原作「戒、施、闻、舍、慧」,「舍」字根据本经稍后经句,予以删除。
6、「其心正直,缘彼诸天」: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彼心其时,即依天而质直」。
 
  九二四、本经叙说佛有远行,摩诃男不舍,佛为彼说应依信、戒、闻、施、慧等五法,并修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那时,有众多比丘聚集在食堂为世尊缝制衣服。
当时,释氏摩诃男听说众多比丘聚集在食堂里为世尊缝制衣服,世尊将在不久之后,三个月的结夏安居结束,做好了衣服,就会持着衣钵,到人间游行教化去了。他知道后,就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过礼,退坐一边,告诉佛陀说:「世尊啊!我现在难过得全身酸软无力,对于四方也迷糊不清,把听闻过的法也全都忘了。因为我听闻到有众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为世尊您缝制衣服,知道世尊不久之后,结夏安居结束,等做好了衣服,您将持着衣钵,到人间游行教化去了,所以我现在思考着:何时才又能看见世尊及众知识比丘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无论你有看到世尊,或没有看到世尊,有看到众知识比丘,或者没有看到,你都只当忆念五种法,要精勤地修习。摩诃男啊!应当要以正信为主,不是不用正信;要以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为根本,不是不用具足智慧等法。同样地,摩诃男啊!要依这五种法,而更修习六种念处。是那六种呢?摩诃男啊!就是要忆念如来之事,应该这样忆念││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也应该要忆念法、僧、戒、施、天之事,乃至能自行得到智慧。就像这样,摩诃男啊!圣弟子如果成就这十一种法的话,就是把握了学习的方法,终究不会败坏,能有知见,能够决定,住于甘露门,而近于甘露,但还不能一切很快地就得到甘露涅槃之境。
譬如母鸡孵蛋,或五颗、或十颗,母鸡都能随时照顾,爱护长养,即使这期间偶有放逸懈怠,但还是能运用爪与嘴来啄破卵,使小鸡生出来。为什么呢?因为那只母鸡开始时都能随时照顾,善于爱护的缘故。同样地,圣弟子如果成就这十一种法的话,就是把握了学习的方法,终究不会败坏,……乃至还不能一切很快地就得到甘露涅槃之境。」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释氏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九二四经注释:
1、甘露:不死之药,此喻涅槃。
 
  九二五、本经意同前经,佛告摩诃男成就十二种念。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那时,有众多的比丘聚集在食堂里为世尊缝制衣服。
当时,释氏摩诃男听说众多比丘聚集在食堂里为世尊缝制衣服,世尊于不久之后,结夏安居结束,做好了衣服,他将持着衣钵,到人间游行教化去了。他知道后,走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过礼,退坐一边,告诉佛陀说:「世尊啊!我现在难过得全身酸软无力,对于四方也迷糊不清,先前所听闻的法,现在全都给忘了。因为我听到有众多比丘聚集在食堂里为世尊缝制衣服,……乃至您就要到人间游行教化去了。我这样地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世尊,以及众知识比丘呢?」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无论你有看见如来,或没有看见如来;无论你有看见众比丘,或没有看见众比丘,你都应当经常勤修六种法。是那六种呢?就是要以正信为根本,也要以戒、施、闻、空、慧为根本,不是不用智慧等法。所以,摩诃男啊!依这六种法修习后,还要更增修六种随念││念如来之事……乃至念天事。成就这十二种随念,圣弟子的一切恶行便会退减,不再增长,以致消灭而不再生起,远离烦恼的尘垢,不再增长烦恼的尘垢,一切舍离,不再执取;因不执取,所以就不会贪着;因为不执取贪着,所以可依此而自得涅槃: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释氏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九二六、本经叙说世尊病瘥未久,摩诃男来问正受与解脱之关系,阿难说学人及无学人之戒、定、慧解脱以引摩诃男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释氏摩诃男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问佛陀说:「世尊啊!依我了解佛陀所说的法,是由于有禅定,所以才得到解脱,而不是没有禅定。怎样呢?世尊啊!是先有禅定而得解脱呢?还是先有解脱而后得禅定呢?或者是禅定与解脱不前不后,是同时共生的呢?」
  当时,世尊保持静默,没有作答。摩诃男以同样问题经第二次、第三次的再问,但佛陀还是再三的静默不答。
  这时,阿难尊者就在佛陀后面,拿着扇子为佛搧凉。阿难尊者这样想着:释氏摩诃男拿这么深奥的义理来请问世尊,世尊才病愈不久,我现在应该说些其它的事,来引开他的话题。于是他就说:「摩诃男啊!在学地修习的人有戒,在无学地的阿罗汉也有戒;在学地修习的人有三昧,在无学地的阿罗汉也有三昧;在学地修习的人有他的智慧,在无学地修学的人也有他的智慧;在学地修习的人有解脱,在无学地的阿罗汉也有解脱。」
  摩诃男问阿难尊者说:「什么是在学地修习者的戒呢?什么是无学地阿罗汉的戒呢?什么是在学地修习者的三昧呢?什么是无学地阿罗汉的三昧呢?什么是在学地修习者的智慧呢?什么是无学地阿罗汉的智慧呢?什么是在学地修习者的解脱呢?什么是无学地阿罗汉的解脱呢?」
  阿难尊者告诉摩诃男说:「当这圣弟子安住于戒法,守护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受持学戒;圆满地受持学戒后,就能远离五欲、五盖等邪恶不善法,……乃至圆满地安住于第四禅中。如此地具足三昧后,就能如实知道这苦的真理,如实知道这苦生起原因,如实知道这苦的寂灭,如实知道这苦息灭的方法;有这样的认知、这样的观见后,便能断除并知道欲界的五种结惑││身见、戒取、疑、贪欲、瞋恚。断除这欲界的五种结惑后,就能在相应之处受生,由阿那含果而进入般涅槃中,不再还生此世间来了。圣弟子在这个时候,就是成就了修习者的戒、修习者的三昧、修习者的智慧、修习者的解脱,他在未来将会灭尽一切烦恼,得到无烦恼的清净心解脱与智慧解脱,自己知道做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都已做好,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圣弟子在这个时候,就是成就了阿罗汉的无学戒、无学三昧、无学智慧、无学解脱。就像这样,摩诃男啊!这就是世尊所说在学地修习者的学戒、学三昧、学慧、学解脱,以及无学地阿罗汉的无学戒、无学三昧、无学慧、无学解脱。」
  当时,释氏摩诃男听闻阿难尊者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那时,世尊知道摩诃男离去不久,就问阿难尊者说:「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都能和众比丘一起议论深义吗?」
  阿难答佛陀说:「是的,世尊啊!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都能和众比丘们一起议论深义。」
佛陀告诉阿难说:「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很快地就得到善利了,他们能够以贤圣的法眼而深入于甚深的佛法之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九二七、本经叙说沙陀与摩诃男议论须陀洹成就三法或四法,共诣佛所,佛为彼等说四法成就须陀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有位释氏名叫沙陀,他问释氏摩诃男说:「世尊说须陀洹成就几种法呢?」
摩诃男答说:「世尊说须陀洹成就四种法。是那四种呢?就是对于佛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并成就圣戒,这就是须陀洹成就的四种法。」
释氏沙陀告诉释氏摩诃男说:「你不要这样说!不要说:世尊说须陀洹成就四种法。应说须陀洹是成就三种法。是那三种呢?就是对于佛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僧坚定不移的净信,须陀洹是成就这三种法。」他们二人如此三次的辩说,可是释氏摩诃男不能令沙陀接受他所说的四法,而释氏沙陀也不能使摩诃男接受他所说的三法,于是他们就一起去拜见佛陀,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
释氏摩诃男禀告佛陀说:「世尊啊!释氏沙陀来到我住处,问我说:『世尊说须陀洹成就几种法呢?』我就答说:『世尊说须陀洹成就四种法。是那四种呢?就是对于佛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并且成就圣戒,须陀洹就是成就这四种法。』释氏沙陀却这样说:『释氏摩诃男啊!你不要这样说:世尊说须陀洹成就四种法。应说须陀洹只成就三种法。是那三种呢?就是对于佛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僧坚定不移的净信,世尊说须陀洹是成就这三种法。』我们彼此再三地辩说,我不能使释氏沙陀接受我说的四种法,而释氏沙陀也不能使我接受他说的三种法,所以我们一起来拜见世尊您,现在就请问世尊,须陀洹是成就几种法呢?」
当时,释氏沙陀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说:「世尊啊!假如有类似这样的法义问题,一为世尊所说,一为比丘僧所说,我宁愿随从世尊的说法,而不随从比丘僧。或有类似这样的法义问题,一为世尊所说,一为比丘尼僧、优婆塞、优婆夷、或天、或魔、或梵、或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所说,那我宁愿随从世尊的说法,而不随从其余大众。」
这时,世尊问释氏摩诃男说:「摩诃男啊!释氏沙陀这样的说法,你意见怎样呢?」
摩诃男告诉佛陀说:「世尊啊!那释氏沙陀这样的说法,我知道了还会说什么!我只会说他说得对,讲得很真实。」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以你也应该要知道须陀洹是成就四种法,就是对于佛坚定不移的净信,对于法、僧坚定不移的净信,并且成就圣戒,你要这样受持。」
当时,释氏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九二八、本经叙说佛为诸释氏解说声闻之种种境界,并记说百手释氏命终后得须陀洹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中。
  那时,有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聚集在供养堂里,他们彼此议论着,并问摩诃男说:「为什么那位释氏百手命终,最后的记说中,世尊记说他得到须陀洹果,不会堕入恶道中,决定会正确地趋向正觉,最多只在天上、人间往返受生七次,就能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呢?然而那位释氏百手曾犯戒饮酒,可是世尊却又记说他得到须陀洹果,……乃至能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摩诃男啊!你应当前往请问佛陀,然后依照佛陀所说的,我们再受持奉行!」
当时,摩诃男就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问佛陀说:「世尊啊!我们迦毗罗卫国的众释迦族人聚集在供养堂里,这样的议论着:『摩诃男啊!为什么这释氏百手命终,最后的记说中,世尊会记说他得到了须陀洹果,……乃至能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呢?你现在应该前往重问世尊,依照世尊的说法,我们再受持奉行!』我现在就请问佛陀,希望您能加以解说!」
佛陀告诉摩诃男说:「所谓善逝大师,善逝大师是圣弟子所称说的,口称说着善逝,他的心就会有正念、直见,全部趋入于善逝的正法、戒律中。正法、戒律是圣弟子所称说的,口称说着正法、戒律,他的心就会引发正念、直见,全都趋入于正法之中。所谓善向僧,善向僧是圣弟子所称说的,口称说着善向,他的心就会引发正念、直见,全都趋入于善向之中。就像这样,摩诃男啊!如果圣弟子对于佛一向有清净的信仰,对于法、僧一向有清净的信仰,对于诸法有明利的智慧、出离的智慧、决定的智慧,具足八解脱(八背舍)禅定,能以身做证,以智慧之见,断除一切烦恼,了知一切烦恼。像这样的圣弟子就不会趋向于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不会堕入恶道中,就可称说为俱解脱的阿罗汉了。
其次,摩诃男啊!如果圣弟子一向对于佛有清净的信仰,……乃至有决定的智慧,但还未得到八解脱的禅定,具足以身做证,然而他能知见断除了烦恼。像这样的圣弟子不会堕于恶道,乃至可成为慧解脱的圣者。
其次,摩诃男啊!如果圣弟子一向对于佛有清净的信仰,……乃至有决定的智慧,得到八解脱的禅定,具足以身做证,然而却不见断除烦恼,像这样的圣弟子不会堕于恶道,乃至可成为身证阿那含的圣者。
其次,摩诃男啊!如果圣弟子一向对于佛有清净的信仰,……乃至有决定的智慧,却还未得到八解脱的禅定,具足以身做证,然而对于正法、戒律尚能如实知见,像这样的圣弟子不会堕于恶道,乃至可成为见到的圣者。
其次,摩诃男啊!如果圣弟子一向对于佛有清净的信仰,……乃至有决定的智慧,能如实知见正法、戒律,虽还未得到见到的境地,但像这样的圣弟子不会堕于恶道,乃至可成为信解脱的圣者。
其次,摩诃男啊!如果圣弟子深信佛陀清净的言说,深信法、僧清净的言说,对于信、精进、念、定、慧五法,能以增上的智慧去详细了解且加以接受,像这样的圣弟子不会堕于恶道,乃至可成为随法行的圣者。
其次,摩诃男啊!如果圣弟子深信佛的言说清净,也深信法、僧的言说清净,然而对于信、精进、念、定、慧五法,却欠缺智慧去了解接受,像这样的圣弟子也不会堕于恶道,乃至可成为随信行的圣者。
摩诃男啊!像这棵坚固树,如果说它对于我的说法都能够了解其中的意义,那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它真能了解的话,我也会为它记说未来的果报,更何况是释氏百手,能不记说他得到须陀洹果吗?摩诃男啊!释氏百手在他临命终时,已能受持净戒,舍离了饮酒,然后再逝世,所以记说他得到了须陀洹果,乃至能彻底地脱离生死的苦海。」
释氏摩诃男听闻佛陀的说法,内心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向佛陀行礼后离去。
第九二八经注释:
1、阿罗汉俱解脱:据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二十九经,此处作「俱解脱阿罗汉」。佛光大辞典谓若得灭尽定,而于心、智慧两方面皆得解脱之阿罗汉,即为俱解脱阿罗汉。
2、「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慧解脱」:「是名」根据前文宜作「如是」,文意较顺,其后五类句亦同。慧解脱,远离烦恼之障,谓之慧解脱。
3、身证:据别译杂阿含经卷八第二十九经,此身证乃指身证阿那含而言。
4、见到:据别译杂阿含经云:「如来教法,彼随顺不逆,是名见到」。
5、信解脱:据别译杂阿含经云:「佛所教法,彼随顺解脱,是名信解脱」。
6、随法行:见道位中利根之圣者,自思惟法而成行之人。
7、随信行:见道位中钝根之圣者,依信而成行之人。
8、坚固树:别译杂阿含经作「婆罗树林」。婆罗,即坚固之义。
 
  九二九、本经叙说佛陀为波梨耶聚落四十比丘说法,言众生无明所盖,长夜生死轮转,其身破所流之血,多于恒河及四大海水。应观察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厌离五蕴,以得解脱。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毗舍离猕猴池侧的重阁讲堂里。
  那时,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中,他们都是持阿练若行,着粪扫衣,乞食过活,但仍是还未离欲的学人。他们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
当时,世尊这样想着:这四十位住在波梨耶聚落的比丘,他们都是修持阿练若行,着粪扫衣,乞食过活,但仍是还未离欲的学道之人,我现在应该为他们说法,使他们在此世就能不再生起烦恼,心灵得到解脱。
这时,世尊就问波梨耶聚落的四十位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生死以来,便被愚痴无明所覆障,被贪爱的绳缚系住脖子,长夜在生死的轮回中流转,而不知道苦的本际。众比丘啊!你们意见怎样呢?譬如恒河的水流向大海,是此中的恒河流水为多呢?还是你们自初始以来,长夜地在生死中轮回流转,破坏身体所流的血较多呢?」
众比丘答佛陀说:「依我了解世尊所说的法义,我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这身体破坏所流的血极多,比恒河的流水还多百千万倍。」
佛陀又问众比丘说:「且置此恒河水不谈,乃至是四大海的水为多呢?还是你们长夜地在生死中轮回流转,这身体所流的血较多呢?」
众比丘答佛陀说:「依我了解世尊所说的法义,我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这身体破坏所流的血极多,超过这四大海的水。」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说得好啊!说得真好!你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所流出的身血极多无量,超过了恒河水及四大海水。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长夜以来,曾生于象群中,或被砍断耳、鼻、头、尾、四足,流血无量。或曾受生为马,以及驼、驴、牛、犬各种禽兽之类,被砍断耳、鼻、头、足四体,流血无量。你们在长夜里,或曾为盗贼,被人杀害,砍断头、足、耳、鼻,四体分离,流血无量。你们长夜以来身坏命终,被弃于坟冢之间,腐坏流血,其数无量。或者堕于地狱、畜生、饿鬼道中,身坏命终后,所流出的血,也是无量无数的。」
佛陀问比丘说:「物质现象是恒常不变的呢?还是变化无常的呢?」
比丘答佛陀说:「是变化无常,世尊!」
佛陀问比丘说:「如果变化无常的话,应是会令人苦恼的么?」
比丘答佛陀说:「是令人苦恼,世尊!」
  佛陀问比丘说:「如果变化无常、会令人苦恼的话,那就是变易之法,圣弟子还可在这物质现象中察见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的情况吗?」
  比丘答佛陀说:「不可,世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如此。
佛陀告诉比丘说:「所有的物质现象,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在远处或在近处,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物质现象中,物质现象也不在我之中,要如实知道这样的情况;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像这样。圣弟子能这样观察的话,就会厌离物质现象,也会厌离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厌离后,就不会爱乐它;不爱乐它后,就能得到解脱。解脱知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这段经文的时候,这些住在波梨耶聚落的四十位比丘便能不生起烦恼,心灵得到了解脱。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九二九经注释:
1、四十比丘:南传巴利本作三十比丘。
2、「阿练若行、粪扫衣、乞食」:为头陀行十二支之三支。
3、学人:学道之人。
 
  九三○、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以来,所流之泪多于四大海水,当观五蕴无常、是苦,以出离生死。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生死以来,长夜地轮回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
  佛陀又问众比丘说:「你们意见怎样呢?恒河的流水,乃至四大海水,这样的水为多呢?还是你们长夜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所流的泪水较多呢?」
众比丘答佛陀说:「依我了解世尊所说的法义,我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流泪极多,超过于恒河水及四大海水。」
佛陀告诉比丘说:「说得好啊!说得真好!你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流泪很多,不只是那恒河水及四大海水之多而已。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长夜以来,丧失父母、兄弟、姐妹、宗亲、认识的朋友,或丧失钱财,因此而悲伤流泪,泪水极多无量。你们长夜以来,死后被弃于坟冢间,脓血流出,或堕生于地狱、畜生、饿鬼道中。众比丘啊!你们从无始生死以来,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自身所流的血泪极多无量。」
佛陀问众比丘说:「物质现象是恒常不变呢?还是变化无常呢?」
比丘答佛陀说:「是变化无常,世尊!」
佛陀问比丘说:「如果变化无常的话,应是会令人苦恼的么?」
比丘答佛陀说:「是会令人苦恼,世尊!」
佛陀问比丘说:「如果变化无常,会令人苦恼的话,就是变易之法,圣弟子还可在这物质现象中察见是我、我所有、我在物质现象中、或物质现象在我之中的情况吗?」
  比丘答佛陀说:「不可,世尊!」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也是如此。
佛陀告诉比丘说:「众比丘啊!圣弟子能这样认知、这样观察,……乃至能于物质现象中得到解脱;于感受、想象、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中得到解脱,也就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九三一、本经叙说佛告诸比丘,众生无始生死以来所饮母乳多于四大海水,当观五蕴无常、非我、非我所,不执取,以出离生死。
  我听到这样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众生从无始生死以来,被愚痴无明所覆障,贪爱的绳缚系住脖子,长夜在轮回中流转,而不知苦的本际。」
佛陀问众比丘说:「你们意见怎样呢?恒河的流水及四大海水,这样的水多呢?还是你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所饮的母乳较多呢?」
比丘答佛陀说:「依我了解世尊所说的法义,我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所饮的母乳,多于恒河及四大海的水。」
  佛陀告诉比丘说:「说得好啊!说得真好!你们长夜在生死中轮回流转,所饮的母乳,多于恒河及四大海的水。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长夜以来,或生于象群之中,所饮的母乳,无量无数。或生在驼、马、牛、驴各种禽兽之类中,所饮的母乳,其数无量。你们长夜以来,或死而被弃于坟冢之间,脓血流出,也是无量无数。或者堕生于地狱、畜生、饿鬼道中,髓血流出,也是如此之多。比丘啊!你们从无始生死轮转以来,便不知苦的本际。怎样呢?比丘啊!物质现象是恒常不变呢?还是变化无常呢?」
比丘答佛陀说:「是变化无常,世尊!」
「……乃至圣弟子能于五蕴观察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无所执取,不执取后,就能不贪着,知见:所应做的事都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终
 
   

{返回 杂阿含经白话译解·张西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
下一篇: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
 那先比丘经 第四十九问 何物骨长四千里?
 中部17经 林丛经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二)
 佛经概说 三、阿含经 2 中阿含·佛说离睡经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七○)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九六六)
 那先比丘经 第十五问 世间人为何生而有所不同?
 《因明正理门论》讲记之四
 杂宝藏经白话 二内官共诤道理缘第三十七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四四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会读诵本 14.佛子行三十七颂[栏目:法会读诵本]
 淡然是一种美丽[栏目:莲心慧语]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相应68经 拘睒弥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2008年万盏法会 9 仪轨传承及开示3[栏目:达真堪布]
 学习打法器,请问是否一定要在寺院庙堂,在家里学习有何妨碍?[栏目:答疑解惑·净空法师问答]
 把佛法融入相续[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3年]
 07-101因缘果报[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7年]
 梦中梦因果问答 71 什么业力让父亲年轻的时候很辛苦,但后来很富裕...[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任命玛尔巴道场干部[栏目:噶玛天津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