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专注与觉察的必要性
我们说,应当在生活中实践佛法,又说,生活就是六根面对境界的反应,生活中的佛法就是六根律仪 -- 贪与瞋的对治、防范与止息,并且能从这六根律仪的修学中,进入我执的反省,朝向我见、我爱、我慢与无明的止息上迈进。在佛法的修学与实践中,贪与瞋的对治,显然是无可回避的项目,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对治原则,其中,有一项是「即时觉察 -- 找寻自己的停止指标」,这是根据「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方法论 -- 先知苦,然后才进入其他三阶的修学[1]而说的。先知苦,就是先要能觉察问题,而且要即时觉察,才能把握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即时觉察,需要有敏锐的觉察力,敏锐的觉察力,来自于专注,所以,从专注力的锻炼中,训练自己敏锐的觉察力,是修学佛法、实践佛法的必要基础。
专注觉察与止观
专注,就是注意力的集中,如果将注意力集中于一处,心就安住于一处,这就是「止」了,而「止」的修学,可以得定[2]。例如,能够将心安止于一处(心一境),择定目标(觉;寻),作深入细微的思察(观;伺),如果出现带有生理猛烈的踊动(喜, pi^ti),与心理淡淡的愉悦(乐,sukha)交错出现[3]、言语不起的情况[4],就是进入四种禅定中的第一禅(初禅)了。觉察,就是清楚明白,没有失误,不会遗漏。深刻的觉察,则不止于表面现象的了知,更是深层事理的思察明白与抉择,这就是「观」了。止与观,就是定与慧,为佛法修学中的两大支柱,虽然一个倾向于静止,一个倾向于发动,表面上两者的性质相异,但在佛法的修学上,却是相互增上,相辅相成:虽然佛法修学的完成,在于观慧的成就,但是观慧的成就,离不开止的基础,所以,经中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5]。至于应当先从修观下手,或先修止下手,或者两者平等交互增上,或者交互增上中又有所偏重,可以依个人的身心状况与个性倾向来选择[6],而且应当也不必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选择。深入的止观专修,是比较难在日常繁杂的待人处事应对环境中进行的,不过,其精神 -- 专注与觉察,则是可以贯彻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应对,成为日常生活中修学佛法的一部分。
四念处
佛法中注重专注与觉察的修学法门,四念处是其中之一。四念处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内容[7],这是讲求将注意力特别集中[8]在肢体与生理上(身念处),或心理感受上(受念处),或心念上(心念处),或心念相对应的法上(法念处),在这四方面作清楚明白的觉察,了了分明其现况与变化的修学法。这样的修学法是一个很广泛的修学法门,可以配合出入息念[9]、无相三昧[10]等多种专修法门修学,也适合在六根面对境界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应用。虽然经中说:「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七觉分修习、多修习,明、解脱福利满足」[11],看起来有六根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解脱的前后次第关系,不过,经中所指的是「满足」次第,也就是说,是圆满成就时的次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因为四念处的满足要以三妙行、六根律仪为基础,所以六根律仪的修学 -- 日常生活中贪与瞋的对治、防范,也要有一分,或多分四念处的加入,尤其不能缺少四念处法门的主要骨干 -- 觉察,以及觉察所需的专注。
中国佛教,传统上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四念处的修学内容,其实这不是出自于中国佛教哪位论师的窜改,而是印度部派佛教论师们的摘要整理[12]。部派论师们做这样的摘要整理,从整个论述内容来看,原来是十分完整的,内容也没有忘失早期经教中重于观察,重于智慧,重于离烦恼的精神,而且也明确指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以对治四颠倒为着眼点的。对这样的摘要整理,如果我们因为好简而略去论师论述的完整内容,只强调这四句话,而不明白论师们的用意,也忽略早期经典的教说,以为这样的摘要内容,就是四念处的全部,则不免失之狭隘,也难以让人把握四念处中修学觉察的重点了。
「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杂阿含经》中,对四念处教说内容的描述[13]。「身身观念住」,或作「顺身身观住」[14]、「观身如身念处」[15]、「于身随观身」[16]、「于身观身而住」[17],部派论师的解释是「身住循身观」[18],这是说,将注意力特别集中在身体(生理)上,依着(随着)身体与生理来作觉察,而这种觉察(循观;循循观;随观),有属于慧的性质[19],受、心、法的情形也一样。详细些的,如说「内身身观系心住,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系心住,精进方便,除世间贪忧」[20],这是将观(觉察)的内容,细分为内、外,以及内外交错;将观的目的与功能,明确地定位在贪忧(烦恼)的去除。什么是内,什么是外,经中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后来的论师,却有多方面的诠释,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大略来说,「自己是内,他人是外」,「如果观察他人,而能反省到自身,就可以称为内外了」[21]。
什么是依着身体与生理,作内、外、内外的觉察?这是说,举凡走路、站立、坐下、躺卧,举手投足,穿衣持[金+本]等肢体仪态,静默、说话、睡觉,吃、喝的咀嚼吞咽等,都能够清楚每一个动作,不能有不自觉、漫不经心、糊里糊涂的动作(这些都是觉察的遗漏);如果是配合出入息念来修时,则要能对每个呼吸的长短(急缓、粗细也一样),随着呼吸而来的生理变化,以及对各种禅定境界引发的生理反应,都要清晰分明;如果是配合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观身体时,则要像做大体解剖一样[22],分得清清楚楚;如果是配合修不净观时,从实物的观察,然后进入观想身体的毛、发、齿、皮肤、肌肉、骨胳、内脏、体液……从头到脚充满不净(假想观),观看或观想死尸的肿胀、爆裂、腐烂、分解、人体的骨胳(白骨),都能清晰明白,就像虽然各种植物种子混杂在一起,但是明眼人一眼看去,还是能分辨得清清楚楚一样[23]。
这样,依着身体与生理的觉察作什么用?经中说,是要从这样了了分明觉察中,感受身的生、灭无常,体会这只是(唯有)和合身,除了身以外,再也没有其他实在、独存、永恒的东西(我)了,然后在无常、无我的体会下,不起执着,不起恶念,不起忧愁烦恼[24]。身念处是这样,其它受、心、法念处也是如此:从觉察中体会无常、无我而不起执着,尤其无我的体会与实践,是趣向烦恼彻底止息、解脱涅槃的必要关键,所以,每一念处的觉察,就在无我的体会里与解脱道接轨了。
感受的种类,佛陀说,可以只说是一种,也可以细分成一百零八种,或者多到无量[25],不过经中最常出现的,是不舒服(苦)、舒服(乐)、中性(不苦不乐)的三种分类,称为三受。受念处中感受的觉察,也以这三类为主,然后,可以更仔细的去分辨,这三类感受是从生理引起的身受呢,还是非生理的心受?对生起的感受有没有味着(执着;食)?有没有欲念[26]?以及感受生起、增强、减弱、消失的变化[27]等。以不舒服的感受来说,生理所引起的不舒服,如生病的病痛,身体受到创击的伤痛等都是,经中称为「身受」,以中了第一支毒箭来譬喻,这是来自生理上自律神经的警告机制,不管是凡夫、圣者,或是解脱者都无法完全避免的感受[28]。非生理的不舒服,如因病痛而延伸出来的忧郁、沉闷、烦躁(期待痊愈的急迫)、害怕、不平、自怜、……等等,称为「心受」,这已经是进入烦恼的范围了,经中以中了第一支毒箭后,再中的第二支毒箭来譬喻[29]。对生起的感受有没有欲念、执着的分辨觉察,是佛法修学上重要的反省警觉,成功的即时觉察,是不能缺少这种能力的。而从受念处的觉察中,体会无常、无我,则是受念处修学的心髓。
心念处的修学,是觉察、分辨心念、心境如何,有贪念吗?有不满吗?有疑惑不明吗?心念是专注呢?还是散乱?是开阔的?还是一直惦念着某事?是不该有的?还是念念于佛法的修学?是烦恼的念头呢?还是已解脱的?……等等。
法念处的修学,主要是觉察佛法修学的法,如觉察是否有贪、瞋、睡眠、掉举、疑等「五盖」,觉察杂染五蕴的生灭,觉察六根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不起烦恼结,觉察七觉支、四圣谛、四禅定等的修学。
唯一之道?
觉察能力,不论是用于烦恼的调伏与对治,乃至于烦恼的断除与超越,都相当重要。所以,经中说这是除愁忧、断烦恼、证涅槃的方法(一道、一入道、一法、唯一趣向道,或说入于八正「道」的修法)[30]。从道的整体性来说,还是以八正道为完整的,四念处是八正道的一环,所以,如果要说佛法有通往解脱的「唯一之道」,从修学的整体来看,应当以八正道为适当,如果从修学的细目来看,任何修学方法(包括四念处),只有在进入无我的体证时,才有解脱的消息,所以,或可以说「无我」的体证,才是解脱的「唯一之道」。不过,说「唯一」,可能容易引起「只要有这个法门就足够了,不需要其它方面的修学」的误解,而且,从道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来看,似乎也不宜特别去强调哪个法门才是「唯一之道」,倒不如说是「必经之道」来得恰当。
从修学四念处,可以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养成觉察的习惯,对落实佛法生活化,有很大的助益,这是佛法的修学者都应当高度重视,勉力学习的法门。
注解
[1]「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如是,比丘!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第四三六经》
[2]「分别的说:修止──奢摩他s/amatha可以得定,修观──毗钵舍那vipassana^可以成慧。止是住心于一处,观是事理的观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空之探究》第十一页,印顺法师着。
[3]「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是谓初禅有五支。」《中阿含第二一0经》 「发定时,起初顶上有重触现起,但非常舒适,接着引发身心轻安:由心轻安,起身轻安。这是极猛烈的,乐遍身体的每一部分,彻骨彻髓。当时内心大为震动,被形容为『身心踊跃』。等到冲动性过去,就有微妙的轻安乐,与身相应;内心依旧无功用,无分别的坚固安住所缘,这才名为得定。」《成佛之道》第三三一页,印顺法师着。
[4]「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杂阿含第四七四经》
[5]「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杂阿含第四六四经》
[6]「依经说,有先修止而后成观的,有先修观而后成止的。一定要止观双修,才能得(浅深不等的)种种解脱界。『增支部』分为四类:一、修止而后修观;二、修观而后修止;三、止观俱修;四、掉举心重的,在止观中特重于修止(注五:『增支部』「四集」(南传一八‧二七六)。『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六下──一四七上)。)《空之探究》第一二页,印顺法师着。
[7]「佛教弟子们依自己、依法而修习,而依止的法,就是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内容。」《以佛法研究佛法》第一0六页,印顺法师着。另《佛法概论》第八页亦同。
[8]《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专一心」,《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作「热心而注意,甚深持念」。
[9]「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是时,世尊是时,善逝!唯愿为诸比丘说精勤修四念处,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入息念时,如入息学,乃至灭出息时,如灭出息学……」《杂阿含第八一三经》
[10]「比丘!贪想、恚想、害想,贪觉、恚觉、害觉,及无量种种不善,云何究竟灭尽?于四念处系心,住无相三昧,修习多修习,恶不善法从是而灭,无余永尽。」《杂阿含第二七二经》
[11]《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2]「论曰:已修成止,以为所依,为观速成修四念住,非不得定者能如实见故。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观察身内外十处……又契经说,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名身念住,于受、心、法说亦如是……有余师说:色可聚散、可取、可舍,相似相续,不净、苦等易了知故,多分缘身生贪等故,男女展转起贪处故,不净观持息念及分别界,三入修门一切多缘身为境故,修念住位应最初观。……能治净等四颠倒故,观身不净,治于不净。……观受是苦,能治于苦谓乐颠倒。观心无常,能治无常谓常颠倒。观法无我,能治无我。……总观一切身、受、心法,所谓无常、苦、空、无我。」《顺正理论》(大正二九‧六七五中至六七七下)
另,比《顺正理论》早完成,有说一切有部百科全书之称的《大毗婆娑论》说:「如有一类,思惟身是非常,修已纯熟,复观受是苦,心是空,法是非我,心不散乱者,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云何无明乃至广说。」(大正二九‧二二一下)似有「观身无常,观受是苦,观心是空,观法非我」的观法。
[13]《杂阿含经》〈道品诵〉〈念处相应〉即大正藏编号六0五至六三九经。
[14]《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5]《中阿含第九八经》
[16]《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
[17]《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
[18]「又契经说,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名身念住。于受、心、法说亦如是。」《顺正理论》(大正二九‧六七五下)
[19]「若就相杂释念住名,谓与慧俱,念方得住,令念得住故,慧得念住名。」《顺正理论》(大正二九‧六七五下)
[20]《杂阿含第五三八经》
[21]参阅拙著《中阿含经十二选》第一八五页。
[22]《中阿含第九八经》作:「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上,分作六段。」《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此身有四种,犹如巧能屠牛之士,若屠牛弟子解牛节,解而自观见此是脚,此是心,此是节,此是头,如是,彼比丘分别此界,而自观察此身有地、水、火、风种。」
[23]《中阿含第九八经》作:「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举稻、粟、绿豆、豆颗、胡麻、大米,《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略同。
[24]《中阿含第九八经》作:「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当观身自娱乐,除欲恶念,无有忧愁。」《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作:「于身而随观某(集?)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集?)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着世间。」《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作:「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生灭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意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后二者林崇安在「受念处」的段落综合译为「现前觉知到『这是感受!』如是唯有了知,唯有觉照。于是他无所染着,对(身心)世界无所执取了。」(参照《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受念住的研究〉)
[25]「佛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云何我说一受?如说所有受皆悉是,是名我说一受。云何说二受?说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四受?……」《杂阿含第四八五经》
[26]「在北传《中阿含经》的受念住、《杂阿含经》第四七一经、四七二经等,以及《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五等处,列出二十一种感受,归为七类如下:一、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二、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三、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四、乐食受(乐有爱味受、乐有味受)、苦食受(苦有爱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乐食受(不苦不乐有爱味受、不味不乐无味受),五、乐无食受(乐无爱味受、乐无味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六、乐念着受(乐欲受、乐依耽嗜受、乐耽嗜依受)、苦贪着受、不苦不乐贪着受,七、乐出要受(乐无欲受、乐依出离受、乐出离依受)、苦出要受、不苦不乐出要受。以上七类,每类依乐、苦及不苦不乐分出三项,共成二十一种感受;不同经论的译名虽有出入,但内容完全相同。」〈受念住的研究〉,林崇安着,《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第四一页。
[27]「彼习法而自娱乐。亦观尽法,复观习尽之法,或复有痛而现在前,可知可见。」《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
[28]「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杂阿含第四七0经》
[29]「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杂阿含第四七0经》
[30]《中阿含第九八经》作:「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
《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有一入道,净众生行,除去愁忧,无有诸恼,得大智慧,成泥洹证,所谓当灭五盖,思惟四意止。云何名为一入?所谓专一心,是谓一入。云何为道?所谓贤圣八品道。」
《中部第10经》(元亨寺译本)作:「于此,为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获得、涅槃之作证,此有一法,即四念处也。」
《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作:「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