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81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专注与觉察的必要性
  我们说,应当在生活中实践佛法,又说,生活就是六根面对境界的反应,生活中的佛法就是六根律仪 -- 贪与瞋的对治、防范与止息,并且能从这六根律仪的修学中,进入我执的反省,朝向我见、我爱、我慢与无明的止息上迈进。在佛法的修学与实践中,贪与瞋的对治,显然是无可回避的项目,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对治原则,其中,有一项是「即时觉察 -- 找寻自己的停止指标」,这是根据「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方法论 -- 先知苦,然后才进入其他三阶的修学[1]而说的。先知苦,就是先要能觉察问题,而且要即时觉察,才能把握处理问题的最佳时机。即时觉察,需要有敏锐的觉察力,敏锐的觉察力,来自于专注,所以,从专注力的锻炼中,训练自己敏锐的觉察力,是修学佛法、实践佛法的必要基础。
专注觉察与止观
  专注,就是注意力的集中,如果将注意力集中于一处,心就安住于一处,这就是「止」了,而「止」的修学,可以得定[2]。例如,能够将心安止于一处(心一境),择定目标(觉;寻),作深入细微的思察(观;伺),如果出现带有生理猛烈的踊动(喜, pi^ti),与心理淡淡的愉悦(乐,sukha)交错出现[3]、言语不起的情况[4],就是进入四种禅定中的第一禅(初禅)了。觉察,就是清楚明白,没有失误,不会遗漏。深刻的觉察,则不止于表面现象的了知,更是深层事理的思察明白与抉择,这就是「观」了。止与观,就是定与慧,为佛法修学中的两大支柱,虽然一个倾向于静止,一个倾向于发动,表面上两者的性质相异,但在佛法的修学上,却是相互增上,相辅相成:虽然佛法修学的完成,在于观慧的成就,但是观慧的成就,离不开止的基础,所以,经中说,「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5]。至于应当先从修观下手,或先修止下手,或者两者平等交互增上,或者交互增上中又有所偏重,可以依个人的身心状况与个性倾向来选择[6],而且应当也不必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选择。深入的止观专修,是比较难在日常繁杂的待人处事应对环境中进行的,不过,其精神 -- 专注与觉察,则是可以贯彻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应对,成为日常生活中修学佛法的一部分。
四念处
  佛法中注重专注与觉察的修学法门,四念处是其中之一。四念处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内容[7],这是讲求将注意力特别集中[8]在肢体与生理上(身念处),或心理感受上(受念处),或心念上(心念处),或心念相对应的法上(法念处),在这四方面作清楚明白的觉察,了了分明其现况与变化的修学法。这样的修学法是一个很广泛的修学法门,可以配合出入息念[9]、无相三昧[10]等多种专修法门修学,也适合在六根面对境界的日常生活中学习应用。虽然经中说:「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七觉分修习、多修习,明、解脱福利满足」[11],看起来有六根律仪→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解脱的前后次第关系,不过,经中所指的是「满足」次第,也就是说,是圆满成就时的次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因为四念处的满足要以三妙行、六根律仪为基础,所以六根律仪的修学 -- 日常生活中贪与瞋的对治、防范,也要有一分,或多分四念处的加入,尤其不能缺少四念处法门的主要骨干 -- 觉察,以及觉察所需的专注。
  中国佛教,传统上以「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为四念处的修学内容,其实这不是出自于中国佛教哪位论师的窜改,而是印度部派佛教论师们的摘要整理[12]。部派论师们做这样的摘要整理,从整个论述内容来看,原来是十分完整的,内容也没有忘失早期经教中重于观察,重于智慧,重于离烦恼的精神,而且也明确指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以对治四颠倒为着眼点的。对这样的摘要整理,如果我们因为好简而略去论师论述的完整内容,只强调这四句话,而不明白论师们的用意,也忽略早期经典的教说,以为这样的摘要内容,就是四念处的全部,则不免失之狭隘,也难以让人把握四念处中修学觉察的重点了。
  「身身观念处;受;心;法法观念处」是《杂阿含经》中,对四念处教说内容的描述[13]。「身身观念住」,或作「顺身身观住」[14]、「观身如身念处」[15]、「于身随观身」[16]、「于身观身而住」[17],部派论师的解释是「身住循身观」[18],这是说,将注意力特别集中在身体(生理)上,依着(随着)身体与生理来作觉察,而这种觉察(循观;循循观;随观),有属于慧的性质[19],受、心、法的情形也一样。详细些的,如说「内身身观系心住,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系心住,精进方便,除世间贪忧」[20],这是将观(觉察)的内容,细分为内、外,以及内外交错;将观的目的与功能,明确地定位在贪忧(烦恼)的去除。什么是内,什么是外,经中并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后来的论师,却有多方面的诠释,并没有统一的定论。大略来说,「自己是内,他人是外」,「如果观察他人,而能反省到自身,就可以称为内外了」[21]。
  什么是依着身体与生理,作内、外、内外的觉察?这是说,举凡走路、站立、坐下、躺卧,举手投足,穿衣持[金+本]等肢体仪态,静默、说话、睡觉,吃、喝的咀嚼吞咽等,都能够清楚每一个动作,不能有不自觉、漫不经心、糊里糊涂的动作(这些都是觉察的遗漏);如果是配合出入息念来修时,则要能对每个呼吸的长短(急缓、粗细也一样),随着呼吸而来的生理变化,以及对各种禅定境界引发的生理反应,都要清晰分明;如果是配合地、水、火、风、空、识等六界观身体时,则要像做大体解剖一样[22],分得清清楚楚;如果是配合修不净观时,从实物的观察,然后进入观想身体的毛、发、齿、皮肤、肌肉、骨胳、内脏、体液……从头到脚充满不净(假想观),观看或观想死尸的肿胀、爆裂、腐烂、分解、人体的骨胳(白骨),都能清晰明白,就像虽然各种植物种子混杂在一起,但是明眼人一眼看去,还是能分辨得清清楚楚一样[23]。
  这样,依着身体与生理的觉察作什么用?经中说,是要从这样了了分明觉察中,感受身的生、灭无常,体会这只是(唯有)和合身,除了身以外,再也没有其他实在、独存、永恒的东西(我)了,然后在无常、无我的体会下,不起执着,不起恶念,不起忧愁烦恼[24]。身念处是这样,其它受、心、法念处也是如此:从觉察中体会无常、无我而不起执着,尤其无我的体会与实践,是趣向烦恼彻底止息、解脱涅槃的必要关键,所以,每一念处的觉察,就在无我的体会里与解脱道接轨了。
  感受的种类,佛陀说,可以只说是一种,也可以细分成一百零八种,或者多到无量[25],不过经中最常出现的,是不舒服(苦)、舒服(乐)、中性(不苦不乐)的三种分类,称为三受。受念处中感受的觉察,也以这三类为主,然后,可以更仔细的去分辨,这三类感受是从生理引起的身受呢,还是非生理的心受?对生起的感受有没有味着(执着;食)?有没有欲念[26]?以及感受生起、增强、减弱、消失的变化[27]等。以不舒服的感受来说,生理所引起的不舒服,如生病的病痛,身体受到创击的伤痛等都是,经中称为「身受」,以中了第一支毒箭来譬喻,这是来自生理上自律神经的警告机制,不管是凡夫、圣者,或是解脱者都无法完全避免的感受[28]。非生理的不舒服,如因病痛而延伸出来的忧郁、沉闷、烦躁(期待痊愈的急迫)、害怕、不平、自怜、……等等,称为「心受」,这已经是进入烦恼的范围了,经中以中了第一支毒箭后,再中的第二支毒箭来譬喻[29]。对生起的感受有没有欲念、执着的分辨觉察,是佛法修学上重要的反省警觉,成功的即时觉察,是不能缺少这种能力的。而从受念处的觉察中,体会无常、无我,则是受念处修学的心髓。
  心念处的修学,是觉察、分辨心念、心境如何,有贪念吗?有不满吗?有疑惑不明吗?心念是专注呢?还是散乱?是开阔的?还是一直惦念着某事?是不该有的?还是念念于佛法的修学?是烦恼的念头呢?还是已解脱的?……等等。
  法念处的修学,主要是觉察佛法修学的法,如觉察是否有贪、瞋、睡眠、掉举、疑等「五盖」,觉察杂染五蕴的生灭,觉察六根在认识发展过程中,不起烦恼结,觉察七觉支、四圣谛、四禅定等的修学。
唯一之道?
  觉察能力,不论是用于烦恼的调伏与对治,乃至于烦恼的断除与超越,都相当重要。所以,经中说这是除愁忧、断烦恼、证涅槃的方法(一道、一入道、一法、唯一趣向道,或说入于八正「道」的修法)[30]。从道的整体性来说,还是以八正道为完整的,四念处是八正道的一环,所以,如果要说佛法有通往解脱的「唯一之道」,从修学的整体来看,应当以八正道为适当,如果从修学的细目来看,任何修学方法(包括四念处),只有在进入无我的体证时,才有解脱的消息,所以,或可以说「无我」的体证,才是解脱的「唯一之道」。不过,说「唯一」,可能容易引起「只要有这个法门就足够了,不需要其它方面的修学」的误解,而且,从道的整体性与完整性来看,似乎也不宜特别去强调哪个法门才是「唯一之道」,倒不如说是「必经之道」来得恰当。
  从修学四念处,可以训练自己的觉察能力,养成觉察的习惯,对落实佛法生活化,有很大的助益,这是佛法的修学者都应当高度重视,勉力学习的法门。
 
注解 
[1]「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如是,比丘!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杂阿含第四三六经》 
[2]「分别的说:修止──奢摩他s/amatha可以得定,修观──毗钵舍那vipassana^可以成慧。止是住心于一处,观是事理的观察,在修持上,方法是不相同的。」《空之探究》第十一页,印顺法师着。 
[3]「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是谓初禅有五支。」《中阿含第二一0经》 「发定时,起初顶上有重触现起,但非常舒适,接着引发身心轻安:由心轻安,起身轻安。这是极猛烈的,乐遍身体的每一部分,彻骨彻髓。当时内心大为震动,被形容为『身心踊跃』。等到冲动性过去,就有微妙的轻安乐,与身相应;内心依旧无功用,无分别的坚固安住所缘,这才名为得定。」《成佛之道》第三三一页,印顺法师着。 
[4]「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杂阿含第四七四经》 
[5]「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尊者阿难复问上座: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上座答言:尊者阿难!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杂阿含第四六四经》 
[6]「依经说,有先修止而后成观的,有先修观而后成止的。一定要止观双修,才能得(浅深不等的)种种解脱界。『增支部』分为四类:一、修止而后修观;二、修观而后修止;三、止观俱修;四、掉举心重的,在止观中特重于修止(注五:『增支部』「四集」(南传一八‧二七六)。『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二‧一四六下──一四七上)。)《空之探究》第一二页,印顺法师着。 
[7]「佛教弟子们依自己、依法而修习,而依止的法,就是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念处是八正道中正念的内容。」《以佛法研究佛法》第一0六页,印顺法师着。另《佛法概论》第八页亦同。 
[8]《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专一心」,《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作「热心而注意,甚深持念」。 
[9]「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世尊是时,世尊是时,善逝!唯愿为诸比丘说精勤修四念处,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入息念时,如入息学,乃至灭出息时,如灭出息学……」《杂阿含第八一三经》 
[10]「比丘!贪想、恚想、害想,贪觉、恚觉、害觉,及无量种种不善,云何究竟灭尽?于四念处系心,住无相三昧,修习多修习,恶不善法从是而灭,无余永尽。」《杂阿含第二七二经》 
[11]《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2]「论曰:已修成止,以为所依,为观速成修四念住,非不得定者能如实见故。如何修习四念住耶?……谓观察身内外十处……又契经说,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名身念住,于受、心、法说亦如是……有余师说:色可聚散、可取、可舍,相似相续,不净、苦等易了知故,多分缘身生贪等故,男女展转起贪处故,不净观持息念及分别界,三入修门一切多缘身为境故,修念住位应最初观。……能治净等四颠倒故,观身不净,治于不净。……观受是苦,能治于苦谓乐颠倒。观心无常,能治无常谓常颠倒。观法无我,能治无我。……总观一切身、受、心法,所谓无常、苦、空、无我。」《顺正理论》(大正二九‧六七五中至六七七下)
 另,比《顺正理论》早完成,有说一切有部百科全书之称的《大毗婆娑论》说:「如有一类,思惟身是非常,修已纯熟,复观受是苦,心是空,法是非我,心不散乱者,不流不荡安住守一,由此因缘前定不失能进后定,云何无明乃至广说。」(大正二九‧二二一下)似有「观身无常,观受是苦,观心是空,观法非我」的观法。 
[13]《杂阿含经》〈道品诵〉〈念处相应〉即大正藏编号六0五至六三九经。 
[14]《杂阿含第二八一经》 
[15]《中阿含第九八经》 
[16]《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 
[17]《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 
[18]「又契经说,若有于身住循身观,名身念住。于受、心、法说亦如是。」《顺正理论》(大正二九‧六七五下) 
[19]「若就相杂释念住名,谓与慧俱,念方得住,令念得住故,慧得念住名。」《顺正理论》(大正二九‧六七五下) 
[20]《杂阿含第五三八经》 
[21]参阅拙著《中阿含经十二选》第一八五页。 
[22]《中阿含第九八经》作:「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上,分作六段。」《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此身有四种,犹如巧能屠牛之士,若屠牛弟子解牛节,解而自观见此是脚,此是心,此是节,此是头,如是,彼比丘分别此界,而自观察此身有地、水、火、风种。」 
[23]《中阿含第九八经》作:「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举稻、粟、绿豆、豆颗、胡麻、大米,《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略同。 
[24]《中阿含第九八经》作:「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当观身自娱乐,除欲恶念,无有忧愁。」《中部第十经》(元亨寺译本)作:「于身而随观某(集?)法、于身而随观灭法、于身而随观某(集?)灭之法。彼现『身』是存在之念,如是资其慧,资其思念。彼无有依止而住,即不着世间。」《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作:「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生灭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意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后二者林崇安在「受念处」的段落综合译为「现前觉知到『这是感受!』如是唯有了知,唯有觉照。于是他无所染着,对(身心)世界无所执取了。」(参照《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受念住的研究〉) 
[25]「佛告优陀夷:我有时说一受,或时说二受,或说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百八受,或时说无量受。云何我说一受?如说所有受皆悉是,是名我说一受。云何说二受?说身受,心受,是名二受。云何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云何四受?……」《杂阿含第四八五经》 
[26]「在北传《中阿含经》的受念住、《杂阿含经》第四七一经、四七二经等,以及《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五等处,列出二十一种感受,归为七类如下:一、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二、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三、乐心受、苦心受、不苦不乐心受,四、乐食受(乐有爱味受、乐有味受)、苦食受(苦有爱味受、苦有味受)、不苦不乐食受(不苦不乐有爱味受、不味不乐无味受),五、乐无食受(乐无爱味受、乐无味受)、苦无食受、不苦不乐无食受,六、乐念着受(乐欲受、乐依耽嗜受、乐耽嗜依受)、苦贪着受、不苦不乐贪着受,七、乐出要受(乐无欲受、乐依出离受、乐出离依受)、苦出要受、不苦不乐出要受。以上七类,每类依乐、苦及不苦不乐分出三项,共成二十一种感受;不同经论的译名虽有出入,但内容完全相同。」〈受念住的研究〉,林崇安着,《中华佛学学报》第九期第四一页。 
[27]「彼习法而自娱乐。亦观尽法,复观习尽之法,或复有痛而现在前,可知可见。」《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 
[28]「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杂阿含第四七0经》 
[29]「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杂阿含第四七0经》 
[30]《中阿含第九八经》作:「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
 《增一阿含十二品第一经》作:「有一入道,净众生行,除去愁忧,无有诸恼,得大智慧,成泥洹证,所谓当灭五盖,思惟四意止。云何名为一入?所谓专一心,是谓一入。云何为道?所谓贤圣八品道。」
 《中部第10经》(元亨寺译本)作:「于此,为有情之净化、愁悲之超越、苦忧之消灭、正道之获得、涅槃之作证,此有一法,即四念处也。」
 《长部第二二经》(元亨寺译本)作:「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六章 圣者之流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二节 对治与调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一节 人与人性的剖析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如来藏之研究 第四章 如来藏说之孕育与完成
 阿含字典(3)
 《中阿含》《说处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三节 佛教思想史概观..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二节 缘起法下的三法印与空..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二节 无我下的轮回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二节 伟大的菩萨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宗的境界(易中天)[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释迦牟尼佛一共传了三次*轮,都是哪三次?[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尘影[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第十一章 莫因西亚多 内观训练[栏目:当代南传佛教大师]
 五百罗汉 496、拔度罗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道树品 8[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中国佛教史话 西晋时代的译人和译经[栏目:中国佛教史话]
 抑郁症的真相[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