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一节 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770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一节 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
 
佛与阿罗汉的差异
  释迦牟尼佛是解脱者,但从佛教早期流传下来的经典记载来看,在佛、辟支佛、阿罗汉三类解脱者中,就只有佛陀被称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译为「无上正等正觉」,或简称为「等正觉」、「遍正觉」),虽然,佛陀偶而也说「如来、应、等正觉者得三菩提」[1],但绝大多数的场合,都是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而,佛陀在教导佛弟子时,却都只教导他们成就「三菩提」[2](义译为「正觉」),而佛弟子们也没自称得「无上正等正觉」或「缘觉」(辟支佛)的。佛弟子修学佛法的目标与最后的成就,都是说成就「三菩提」与阿罗汉果,从来没有哪位解脱的佛弟子,被称为得「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成就「佛果」的,即使是神通第一的目揵连,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一样。这一点,在早期经典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区隔,不曾混淆。为什么释迦牟尼佛陀只教导弟子成阿罗汉,而不是和他一样的成佛?这或可从解脱的角度,解读为佛与阿罗汉是一样的,也可以解读为当时的时代风潮是「正觉解脱」,佛陀只能随顺(受限)于这样的主流风潮来弘扬佛法。
  不论怎么解读,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释迦牟尼佛,与得「三菩提」的佛圣弟子阿罗汉,是有那么一些不同的。别的不说,就从方便具足,能应机逗教利益众生,对众生的摄受力来说,个别的佛弟子阿罗汉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尊者周梨盘陀不会说法摄众[3],而尊者目揵连与舍利弗却常代佛转*轮,深得僧团成员的尊重与爱戴,但是,他们两位尊者在这方面,终究不能与佛陀的能力与成就等同并论。佛陀与阿罗汉的不同,在佛陀未入灭以前,可能是因为佛弟子可以实际而又亲切的见佛、闻法,所以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与探索。佛陀入灭以后,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天天的增强,这可以从佛弟子对佛陀的遗物、舍利(遗骨)、游化遗迹、佛陀传记,包括佛陀前世事迹的日渐重视而有丰富的内容一直流传出来,而得到印证。在崇敬景仰中,早期所传人间佛陀的模样,渐渐地在人们的记忆中褪色,代之而起的是佛陀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完美理想模样。于是,阿罗汉佛弟子与佛陀的差异,在佛弟子对佛陀的崇敬景仰中放大了,人们愈来愈觉得阿罗汉是远不及佛陀的。
菩萨行的开展
  为什么悉达多太子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称为佛,但是佛弟子只能成就「三菩提」而称为阿罗汉?这样的疑问,在佛入灭以后,逐渐地受到佛弟子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在佛陀过去生修学的传说事迹中,得到合理的解答。原来,佛陀是在久远的过去生时,就曾经深切而坚定的发愿成佛,从此,在每一生中精进修学利益众生的布施、慈悲、忍辱、持戒,以及坚固止息烦恼慧力的禅定、般若等,累积了圆满的功德与深厚的慧力,终于能在因缘成熟时,于没有佛法流传的时代,从过去累积的深厚慧力出发而无师自悟,直观逆、顺十二缘起而证入解脱;由累世功德的圆满而得以广摄众生,将佛法深植人间,而利益无数无量的众生。于是,效法佛陀在过去生中的修学模式,以成佛而不只是传统上的解脱涅槃为修学目标,以利益众生的慈悲更胜于自利的修学模式,被开发出来,并且逐渐地发展成熟了,终于在西元前五十年前后,跃居为印度佛教界的主流思潮,而自称为「菩萨」、「大乘」,以别于传统的佛教。
  「菩萨」为「菩提萨埵」的简称,义译为「觉有情」,或者说是「勇猛勤求无上菩提的有情」[4],所以,凡是以成佛为志向的修学者,都可以称为菩萨。而菩萨的所修所学,就是菩萨行了。菩萨行的内容又是怎样发展出来的呢?主要是从释迦牟尼佛过去生未成佛时的传说事迹中,整理归纳出来的,因为释迦牟尼佛过去生发愿成佛以来的修学,就是菩萨模样的最佳典范。「大乘」,音译为「摩诃衍那」或「摩诃衍」,原意是指大而可以容纳众多乘客的交通工具,引申为成佛以广度众生的修学,亦即为求成佛道的法门[5]。「大乘」与「菩萨」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菩萨行的思想,推动了大乘佛教的形成。
重慈悲的六波罗蜜
  从释迦牟尼佛过去生的传说事迹中,整理归纳出来的菩萨行,是多方面的,其中,以重慈悲的「六波罗蜜」,重信仰的「念佛、回向、忏悔」,重深观智慧的「般若」,对后来大乘佛教修学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波罗蜜」的义译为「度」,意思是「到彼岸」。「到彼岸」本来是指生死解脱的意思,但在这里更有强调「圆满地」到彼岸 -- 成佛的含意。「波罗蜜」的内容,是从释迦牟尼佛「本生」(过去生)的种种传说事迹中,整理归纳出来的,起初各部派间的流传并不一致,后来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项,获得多数佛弟子的认同,而取得主流地位,称为「六波罗蜜」。这六项内容,以利益众生的慈悲精神贯穿,形成一个相互关连的整体性修学。
  这六项内容,大约可以分成两类:布施、持戒、忍辱是直接有利于众生(利他)的福德类,禅定、般若是止息自己烦恼,以为利益众生基础的自利类,而精进的性质则通于二类。除了布施以外,其他五项与传统八正道的戒、定、慧修学内容相近,主要的差别,只在于「六波罗蜜」特别讲求每一项都要以利益众生为优先考量。而布施的内容,可以包括「财施、无畏施、法施」三大类。「财施」是以物质(衣食、钱财等)、体力、心力,乃至于奉献身体,牺牲性命,不求回报地帮助他人。「无畏施」是以柔软心待人,从消极地不伤害众生,到积极不求回报地为人消除恐惧都是。「法施」则是不求回报地引领他人了解佛法、接受佛法、实践佛法,使他人能够获得烦恼的止息。虽然有这三大类,但一般所说的「布施」,大约都有偏重于「财施」的倾向[6]。在佛陀时代,「布施」常见于佛陀对在家人的教导[7],这是被定位为「端正法」的内容之一,是修学缘起、四圣谛、八正道等「正法要」的前方便[8]。为什么多对在家居士教导布施而不是出家佛弟子?因为传统的出家修学型态,是以舍财物、乞食为生,所以不太可能有「财施」,而「无畏施」与「法施」,都已经含在出家的守戒、忍辱与说法上了。传说中的佛陀过去生修行事迹,是不限于出家身分的,所以布施(财施),也成为菩萨行所重视的重要德行。
重信仰的念佛、回向与忏悔
  念佛、回向与忏悔,是适应重信仰的「信行人」开展出来的大乘法门。这类法门,与「现在十方同时都有佛」的思想,有密切关连。现在十方同时都有佛的思想,与传统上的过去有六佛[9],现在有释迦牟尼佛,未来有弥勒佛[10]的传说,即「世无二佛」[11]的思想不同,这可以说是人们在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对佛陀崇敬与仰仗需求日增下的新开展。念佛,在早期所传的经典教说中,是「六念」(念佛、法、僧、施、戒、天)的内容之一,主要的教说对象,是在家居士,这是藉由念佛陀十号,忆念观想佛陀(释迦牟尼佛)的圆满功德,而达到从仰慕而效法[12],从仰仗而安定内心[13],远离恐惧的效果。「现在十方同时都有佛」的思想开展出来以后,念佛法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念的佛,是十方诸佛,所念的内容,除了念佛功德的「实相念佛」以外,还有结合了佛像出现的「观相念佛」,以及往生净土,一心不乱的「称名念佛」,将念佛法门一直领向通俗、易行(非易达)[14]的方向发展,成为接引人们进入佛法修学的通俗方便法门[15]。
  回向,就是将自己所行的功德,转而布施[16]给别人或众生,使众生同享其果。所以,基本上这仍是慈悲与布施精神的实践。忏悔,原来是指做错事(主要是犯戒)后的悔过,以恢复内心的清净,避免悔恨不安,导致干扰修学的方法。出家众对重大犯戒的忏悔,传统上是在僧团每半月的「布萨」(说戒、忏悔、议事的聚会),以及每年结夏安居结束的「自恣日」[17],在公开集会的大众中进行的[18],但也有犯戒情节轻微者,可以向一位清净比丘,私下进行忏悔的,而情节更轻微者,则可以在自己内心忏悔。在家众的忏悔,目的上与出家众的忏悔是一样的,都是在恢复内心的清净,避免成为修学的障碍,但是,由于在家众没有团体组织,忏悔的方式可能是直接向受伤害的当事者忏悔,或者,也可能是向佛陀、比丘、受教师忏悔,当然情节轻微者也可以只在自己心中忏悔。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在「现在十方同时都有佛」思想的影响下,忏悔的方式,便逐渐地转而为以在佛前忏悔为主[19],忏悔的内容,也从明确的犯戒事实,转而为以抽象的过去生业障为主,这是早期佛教所没有的新适应与新开展[20]。
  过去生的业障,能不能经由在佛前的忏悔而消除?如果依据早期经典的教说,故意的行为后所形成的业,日后「必受其报」[21],但是,如果在受报之前,有足够的因缘「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那么所受的恶报,是可以减轻的,就像一两盐以整条恒河的水来稀释一样[22]。所以,业障是可以经由「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成就来改变的,但不会因此而完全解除(消失)。例如,佛陀时代的摩竭陀国阿阇世王,为了夺取王位,而犯了杀父的五逆重罪,虽然他能衷心地忏悔,也有机会闻法、见法,但是,这样的业障还是让他无法成就果位,仍然不能免除往生地狱的恶报,只不过在闻法、见法的善业稀释下,「重罪轻受」,不会在地狱受苦太久罢了[23]。
重深观的般若
  在大乘菩萨行的开展中,另有一类从阿兰若行比丘发展出来的,是重深观与体悟的般若法门。般若法门以「空义」的阐扬为其主要特色,否定部派以来,日渐流行的「自性」思想,主张一切皆无自性,不住于一切,离一切妄执。这样的思想,与早期经教中的缘起、三法印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只是在宣扬空义的同时,也重视菩萨的悲愿,将布施、持戒等其他六波罗蜜的内容,融入般若波罗蜜,以般若来统一[24]。
大乘菩萨行的特色
  重慈悲的六波罗蜜法门,重信愿的念佛、回向、忏悔法门,以及重缘起空慧的般若深观,是大乘菩萨行起源与开展的三个大方向,连同发愿成佛,构成了修菩萨行的三个主要特色与条件:发菩提愿,行大悲行,成就性空慧,这就是经中所说的「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25]。「一切智智」指的是佛的成就,而「相应作意」就是让自己的意向,随时与佛陀的成就相呼应,即是向佛陀学习,引申为发愿成佛,也就是发「菩提愿」。「大悲为首用」就是选择慈悲为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慈悲是「与乐」、「拔苦」,对象是他人,所以大悲就是以利他为先,从利他中,体证缘起性空,以缘起性空都无自性可得的智慧(方便),去除我见,以及实有、常有、自有的自性见,消除烦恼,净化自我,成就性空慧而完成生死解脱、圆成佛道的自利。
大乘三系的思想
  主张一切皆空的空义思想,在西元三世纪以后,受到龙树菩萨的阐扬,往后形成一个学系,中国古德称为「破相宗」[26],近代太虚法师称为「法性空慧宗」[27],印顺法师称为「性空唯名系」[28]。西元四世纪以后,有无著菩萨,在大乘的思想基础上,受「说一切有部」、「经部譬喻师」、「正量部」等一些思想的影响[29],不同意「一切无自性空」的主张,认为空所显性的「真实的离言自性」,是不可以说是没有的[30],以杂染的「阿赖耶识」为所依,阐扬「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思想,形成另一个学系,古德称之为「法相宗」,近代太虚法师称为「法相唯识宗」,印顺法师称为「虚妄唯识系」。与这个思想发展略为同时,适应西元三世纪以来,印度梵文学蓬勃复兴的如来藏思想兴起,主张众生本具清净如来佛德的佛性(佛自性),以经典的形式流传,在印度,虽然没有明确弘传者的记载,但无疑地,有广大的流传与深远的影响,是大乘思想的第三个体系,古德称之为「法性宗」,近代太虚法师称为「法界圆觉宗」,印顺法师称为「真常唯心系」。这一系思想,起先是主张依于清净真实的如来藏,与主张以杂染的阿赖耶为所依的唯识思想,本来是对立的,但在相夺相容中,有了折衷与贯通,原来具有杂染特性的阿赖耶识,就成了清净的佛性,而如来藏也成了「如来藏心」的唯心说了[31]。
  这三类思想,在印度佛教界都有长远的发展与影响,尤其是第三类的佛性本具思想,主导着中国唐代以后(不包括唐代)的中国佛教,以及西藏佛教(虽然当代主流之西藏佛教常自称是「中观应成派」思想,实际上是两者杂陈,且以佛性本具思想为主),成为这两地佛教的思想主流。如果从缘起的普遍性,以及缘起「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内容来看,一切的存在,都是缘起的存在,既是缘起的存在,就不能含有任何「自有、常有、独有」性质的自性存在[32],也难以成立众生「本来就具足」的「清净真实」佛性,连「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唯心思想,都与「此有故彼有」的缘起思想不相顺,因为心、意、识,是不能不依于色、受、想、行等其他四蕴,才能生长、增广[33]、作用,只能说,心、意、识在身心作用中,具有主导[34]而不是主宰的地位。虽然如此,佛性本具的思想,有着通俗易懂,可以建立学佛信心的优点,是引领人们生起善心的「生善悉檀」一类,深受人们的欢迎,至今仍然是佛教界中思想的大流。从鼓励人们趣向佛道来说,自有其阶段性的正向功能。但从佛法的整体与精髓来看,则应当在阶段性功能达成后,能再继续往缘起无我的「第一义悉檀」迈进才是。
 
注解 
[1]「如来、应、等正觉者,先未闻法,能自觉知,现法身知,得三菩提,于未来世能说正法,觉诸声闻……」《杂阿含第六八四经》 
[2]「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杂阿含第六一经》等。 
[3]『佛经说:周利盘陀伽根性暗钝,教他读经,他记得前一句,即忘掉后一句。但佛陀是慈悲的,始终慢慢教他,诱发他学习,他在佛陀的慈悲教授策励下,终于证得了阿罗汉果。虽证圣果,但不会说法,请他开示,他祗会说:「人生无常,是苦」,此外只有现神通了。他的话错吗?当然不错,但他缺乏知识,故证悟了也不会说法。佛弟子中的舍利弗就不同了,他未出家前,即通达吠陀经典;出家证悟真理后,他为众说法,在一个义理上,能滔滔不绝地讲七天七夜,还没有讲完。』《佛在人间》第二八五至二八六页,印顺法师着。 
[4]「菩(提)萨(埵)的意义,『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引述Har Dayal所著书所说── 菩萨的七种意义;及西藏所传,菩萨为勇于求菩提的人。今依佛教所传来说:萨埵sattva 是佛教的熟悉用语,译义为「有情」──有情识或有情爱的生命。菩萨是求(无上)菩提的有情,这是多数学者所同意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三0页,印顺法师着。 
[5]摘引自《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六六五页、《佛光大辞典》第八0八页。 
[6]「佛告摩诃男:优婆塞舍具足者,为悭垢所缠者,心离悭垢,住于非家,修解脱施、勤施、常施,乐舍财物,平等布施。」《杂阿含第九二七经》 
[7]「佛告婆罗门:在家之人有四法,能令后世安、后世乐。何等为四?谓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云何施具足?谓:善男子离悭垢心,在于居家行解脱施,常自手与,乐修行舍,等心行施,是名善男子施具足。……」《杂阿含第九一经》 
[8]「于是,世尊为优婆离居士说法……如诸佛法,先说端正法,闻者欢悦,谓:说施、说戒、说生天法,毁咨欲为灾患,生死为秽,称叹无欲为妙,道品白净。世尊为彼说如是法已,佛知彼有欢喜心、具足心、柔软心、堪耐心、升上心、一向心、无疑心、无盖心,有能有力堪受正法,谓:如诸佛所说正要,世尊便为彼说苦、习、灭、道。」《中阿含第一三三经》,另《中阿含第六二经》、《中阿含第三八经》、《中阿含第二八经》亦同。 
[9]「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如毗娑尸佛,如是,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如是说。」《杂阿含第三六九经》 
[10]「佛告诸比丘: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弥勒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中阿含第六六经》 
[11]「世尊答曰:……阿难!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如来者,必有是处。」《中阿含第一八一经》 
[12]「佛告摩诃男: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上升进道,安隐涅槃,彼于尔时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何等六念?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瞋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崄众生中,无诸罣阂,入法流水,乃至涅槃。」《杂阿含第九三一经》 
[13]「世尊!我今四体支解,四方易韵,先所受法今悉迷忘,我闻世尊人间游行,我何时当复更见世尊及诸知识比丘?佛告释氏难提:若见如来、若不见;若见知识比丘、若不见,汝当随时修于六念。」《杂阿含第八五八经》。另,《杂阿含第八五九经》、《杂阿含第八六0经》也类似。 
[14]「难行即苦行,易行即乐行,论意极为分明;与成佛的迟速无关。」《净土与禅》第六九页,印顺法师着。 
[15]「大乘新起的异方便,据经上说:即是修塔庙、供庄严具、礼佛、念佛、赞佛等。」《佛在人间》第六九页,印顺法师着。
 「说到易行道,就是『念十方诸佛,称其名号』,『更有阿弥陀等诸佛,亦应恭敬礼拜称其名号』。『忆念礼拜,以偈称赞』。」《净土与禅》第六九页,印顺法师着。 
[16]『「布施」就是「持好心施与」,为回向(parin!a^ma) 的古译。』《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五七五页,印顺法师着。 
[17]「印度僧团生活中之一固定仪式。指每年雨期夏安居末日,大众就见、闻、疑三事,相互指谪罪过,忏悔修福。」《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二一六八四页下
 「自恣是自己请求别人,尽量举发自己的过失,这才能依法忏悔,得到清净。」《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九二页,印顺法师着。 
[18]「自原始佛教以来,即甚为重视修行者之忏悔。除随时忏悔外,另有定期举行忏悔之仪式,此即每半月所举行之布萨,以及一年一次安居之后所举行的自恣。」《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五九0四页下 
[19]「出家众的忏悔,一向在僧伽中推行。在家弟子应怎样忏悔呢?在家弟子受八关斋戒的,依『增壹阿含经』,是在四部众中,由教授师教他忏悔。……在一般「四部众」中举行,对某些人是不能满足的(特别是不满僧制的)。在业力极重,可以忏悔而需要忏悔的要求下,十方诸佛现在的信仰,使忏悔开展出新的方式。」《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五七三页,印顺法师着。
 「受八关斋的,或男或女,在四众或比丘前说罪,怕也是不适宜的。『四辈经』说:「朝暮烧香然灯,稽首三尊,悔过十方,恭敬四辈」。个人向佛(塔、佛像)忏悔,可能是从在家受戒者的忏悔而发展起来的。」《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二二二页,印顺法师着。 
[20]「……所以忏悔无始以来的业障(后来演变为忏悔无始以来的「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法门,是原始佛法所没有的。而大乘的忏悔法,却是忏悔无始以来的一切恶业。」《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五七三页,印顺法师着。 
[21]「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故作业,我说彼必受其报,或现世受,或后世受。若不故作业,我说此不必受报。」《中阿含第一五经》 
[22]「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随人所作业,则受其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地狱之报?谓:有一人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寿命甚短,……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中阿含第一一经》 
[23]『依「佛法」说:忏悔,不是将业消灭了,而是削弱业的作用,使恶业不致于障碍道的进修。如五逆称为「业障」,那是怎么样修行,也决定不能证果的。『沙门果经』说:「若阿阇世王不杀父者,(听了佛的说法),即当于此坐上得法眼净(证得初果),而阿阇世王今自悔过,(只能)罪咎损减,已拔重咎」。『增壹阿含经』及『律藏』,都说阿阇世王得「无根信」,或「不坏信」。逆罪因忏悔而减轻了,但还是不能证果。『阿阇世王经』说:阿阇世王听法以后,得「信忍」,或作「顺忍」,与「无根信」、「不坏信」相当。阇王虽有所悟入,还是要堕宾头地狱,不过不受苦,能很快的生天。『阿阇世王经』所说,罪性本空而因果不失,悔悟也只能轻(重罪轻受)些,与原始佛法,还没有太多的差别。『阿阇世王经』又说:有杀母的罪人,因文殊的诱导,见佛闻法而证得阿罗汉果。这是与「佛法」相违,与阿阇世王悔罪说相违,可能是迟一些而附入的部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九七七页,印顺法师着。 
[24]『般若──慧能摄持一切功德,是佛法的根本立场,所以「原始般若」的专提般若波罗蜜,不是说菩萨不需要修学布施等,而只是以般若波罗蜜为先要。这样,「下品般若」提到了布施等六波罗蜜,末了说:「行般若波罗蜜时,则具足诸波罗蜜」。到「中品般若」,更到处说六波罗蜜,说六波罗蜜的互相具足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六五三页,印顺法师着。 
[25]「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诸有情类,令住布施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何以故?诸法性相皆如幻故。」《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七‧七○中) 
[26]「然大乘教总有三宗,谓:法相、破相,二皆渐教之始,即戒贤、智光二论师,各依一经立三时教,互相破斥。而传习者,皆认法性之经,成立自宗之义,法性通于顿渐。」《圆觉经略疏》(唐朝宗密着,大正三九‧五二五下) 
[27]「大乘宗者,略说三类:一、法空观慧宗,……此宗重破小乘法执,故以法空观慧为宗也。二、法相唯识宗,……此宗所明者,谓诸识所缘,唯识所现;所缘即一切法相,此诸法相是识变故,故法相唯识也。三、真如净德宗,……此宗所明者,乃法空观慧所生所显,法相唯识所明所证之体也。摄有为无为一切无漏清净法,或称之为如来藏、法界藏等,此宗特彰果德,即华严、真言诸宗是也。」《太虚大师全书》〈第六编 法相唯识学〉第四六三至四六四页
 「然大乘法广,应分摄三宗以除偏执,这在民十二年我作佛法总抉择谈已经说到。不过当时所说的名词,稍有出入,今再作确定的说明于后:一、法性空慧宗……二、法相唯识宗……三、法界圆觉宗……。」《太虚大师全书》〈第一编 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第五二三至五二五页。 
[28]「大乘三系,即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真常唯心论,创说于民国三十年。」《无诤之辩》第一二六页,印顺法师着。 
[29]参考《中观论颂讲记》〈观业品〉,印顺法师着。 
[30]参考《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五二至二五三页,印顺法师着。 
[31]『兴起于南印度的,真实常住的如来藏为依说;起于北方的,虚妄无常的阿赖耶识为依说:二者是恰好对立的。传入中印度(北方人称之为「东方」),因接触而有了折衷与贯通。如来藏,本来不一定说是「心」的,后来也就名为「如来藏心」。……这是如来藏系的瑜伽行者,融摄阿赖耶识系的法义,成立自宗──真常为依止的唯心论。……总之,『楞伽』与『密严经』,是在如来藏我的基石上,融摄了瑜伽学──阿赖耶识为依止的唯识学,充实了内容,成为「真常(为依止的)唯心论」。』《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二九四至三0八页,印顺法师着。 
[32]「本颂明白指出自性的定义,是自有、常有、独有。我们的一切认识中,无不有此自性见。存在者是自有的;此存在者表现于时空的关系中,是常有、独有的。凡是缘起的存在者,不离这存在、时间、空间的性质;颠倒的自性见,也必然在这三点上起执。所以佛说缘起,摧邪显正,一了百了。」《中观论颂讲记》第二五三页,印顺法师着。 
[33]「于色中识住,攀缘色,喜贪、润泽、生长、增广;于受、想、行中识住,攀缘受、想、行,贪喜、润泽、生长、增广。」《杂阿含第三九经》 
[34]『精神与物质,不但有互相依存的关系,而且是以精神为主导的。一般都说佛法是唯心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成为大家的口头禅了。如依佛法的义学说,无论大乘或小乘,不一定说唯心或唯识的。如约一切法依心的转变而转变,无论是直接的,间接的,显著的,隐微的,这种由心论,却是大小学派所公认的。』《学佛三要》第四七至四八页,印顺法师着。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二节 伟大的菩萨行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六章 圣者之流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二节 缘起法下的三法印与空..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一节 佛陀之所以为佛陀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一节 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六章 如来藏学之主流
 阿含字典(5)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二节 佛教经律论的成立..
 如来藏之研究 第七章 瑜伽学派之如来藏说
 学佛的基本认识 序 自序
 《中阿含》《说处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化家庭 一、如何建设佛化家庭[栏目:佛化家庭文集]
 瑜伽菩萨戒本[栏目:瑜伽菩萨戒]
 人间佛教的蓝图-下(星云法师)[栏目:人间佛教]
 好意与关心为何会造成困扰?[栏目:惟觉法师]
 知道,行道[栏目:超然法师]
 “听”禅[栏目:明海法师]
 初学者应如何学修佛法[栏目:昂江扎西仁波切]
 印度宗教哲学史的研究[栏目:于凌波居士]
 三位一体[栏目:观念·圣开法师]
 50、学佛法获得成就的根本条件是什么?[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