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48

      不知道黑暗的苦,不珍惜光明,不知道痛苦、烦恼,不知道解脱的乐,不是这样子吗?很多人都说‘师父我没有办法,叫我修行我没有办法,’我说:‘很好,继续去受苦,苦够啦你就会回头。’你还没有苦够嘛,你并不觉得痛苦嘛,你不觉得烦恼嘛,所以你在那边还一直在爱取。
      为什么在遭遇很重大的挫折、重大的苦难的时候,人就会反省呢?生命才会觉醒、才会变化呢?那么我请问你,那个重大的挫折,重大的急难变化,对一个人来讲是不是很重要?如果你现在面对很大的危机,你会全神贯注,你会集中所有的能量来应付这个事情。
      如果你今天根本都没有危机,你就会松懈、放逸,每天嘻嘻哈哈就会过去了,不是这样子吗?所以要明白,修行不是在求没事,没有苦难、没有灾难、一切都如意,我说那种人修什么行?那个叫花瓶,温室的花朵能成就吗。
      所以注意,我们整个社会真的是很苦,苦难很多生、老、病、死、爱离别、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大家都一样,这个就是我们的助缘,没有这些啊,觉醒不了的、解脱不得的,为什么我们的佛法第一个讲到苦?苦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真相,没有这个苦,谈解脱干什么?没有这个苦,人如何能求解脱出离?
      所以我们现在的生活也许不是很惬意、不是很圆满、不是所求皆愿,因为这样子正是我们的资粮、我们的因缘。珍惜当下每一个因缘,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苦,这个苦就是让你能够觉醒的机会,珍惜这个从中超越跟反省。
      所以修行不要怕苦喔,注意听!不是求没事:‘佛祖保佑,不要让我发生困难喔,’不是在求这个,活一百二十岁喔也是要死,那个都没有意义的,知道吗?藉助我们的苦难,藉助我们的辛苦、烦恼,藉助这样水深火热的因缘去觉悟,去看清楚它、去超越它,这个才是下手处,这个才是解脱处。
      我们讲解脱的主题,这是最后一经,所以我们把他总结,解脱于什么?解脱于苦恼,解脱于贪瞋痴,解脱于生死轮回,为什么要解脱?因为明白了人生是苦的真相,所以才要解脱。

{返回 体方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感悟
下一篇:在实践中修正
 解脱之道讲记 c9 五、正命
 见灭知灭故
 如实观照
 解脱之道讲记 a15 六师的学说
 解脱之道讲记 a30 十二因缘 第二项 行(业) 七 从前生到后生..
 解脱之道讲记 b14 三法印 一 诸行无常
 解脱之道讲记 c4 道谛 八正道
 解脱之道讲记 a5 三处观
 解脱之道讲记 b18 三法印的统一
 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十章 谈二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六重二十八轻戒和十重四十八轻戒是否相同?诵戒时是否要搭缦衣?[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戒律的精神(见仁法师)[栏目:戒律学研究]
 佛说六道伽陀经[栏目:白话佛经]
 在内蒙古送亡者去火化场时,举著幡盖,上有佛菩萨名号,这样是否如法?应如何做,能令亡者亲友生起信心?[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六、皈依的学处 二、奉行学处[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您不仅能救他的身, 更能救他的心!(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栏目:临终关怀]
 The Four Noble Truths - Contents[栏目:Ajahn Sumedho]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九(一○八四)[栏目:杂阿含经]
 鬼怕恶人[栏目:佛教寓言故事]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八、略标第八识相[栏目:韩镜清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