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二十选》
第十二选 因缘观--论因说因
经号:53(165)[ 99]
一、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于萨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尔时,聚落主大姓婆罗门,闻沙门释种子,于释迦大姓,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成无上等正觉,于此拘萨罗国人间游行,到萨罗聚落村北申恕林中住。
又彼沙门瞿昙,如是色貌、名称、真实功德,天、人赞叹,闻于八方,为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于诸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中,大智能自证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为世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演说妙法。善哉应见!善哉应往!善应敬事!
作是念已,即便严驾,多将翼从,执持金瓶、金杖、伞盖,往诣佛所,恭敬奉事。到于林口,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安不,却坐一面。白世尊曰:「沙门瞿昙!何论、何说?」
佛告婆罗门:「我论因、说因。」
又白佛言:「云何论因?云何说因?」
佛告婆罗门: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云何为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佛告婆罗门:
「愚痴无闻凡夫,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爱乐于色,赞叹于色,染着心住。彼于色,爱乐故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恼苦,是则大苦聚集。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
婆罗门白佛言:「云何为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佛告婆罗门:
「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着,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婆罗门!是名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婆罗门!是名论因,是名说因。」
婆罗门白佛言:「瞿昙!如是论因,如是说因。世间多事,今请辞还。」
佛告婆罗门:「宜知是时。」
佛说此经已,诸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足而去。
二、解说
有一位贵族婆罗门,仰慕佛陀的德行,而恭敬地去拜访佛陀。
贵族婆罗门问佛陀说,您都论些什么呢?
佛陀说,我是论因缘,说因缘的:
「因缘条件聚集了世间,因缘条件使世间聚集;
因缘条件消灭了世间,因缘条件使世间消灭。」
一般凡夫,不如实知五蕴的集、灭、味、患、离,而爱乐五蕴,赞叹五蕴,内心始终有所染着。由于爱乐,所以,就会生起占有的欲念(爱故取),并且付诸行动去拥有(取缘有),然后就会有或新的生命,或新的经验、记忆,或新的行为影响力的生成(有缘生)。新生成的东西,必然是会经历变化(老)、消散(死),而无法让人们感到一直在拥有的。于是,就会有忧、悲、恼、苦的大苦聚集了。
这就是『因缘条件聚集了世间,因缘条件使世间聚集』。
多闻圣弟子,如实知五蕴的集、灭、味、患、离,对五蕴,就不会爱乐、不会赞叹、不会染着、不会留恋。不爱乐、不留恋的缘故,那么,对五蕴的爱,就消除了。于是,也就不会想去占有,不会产生新的「有」,不会有生,也不会有老、死,忧悲恼苦也就消除了。
这就是『因缘条件消灭了世间,因缘条件使世间消灭了』。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就是这样来论因缘、说因缘的。
三、讨论
第 298(479)[336]经中,将缘起法分为「法说」、「义说」。如果比对第 296(477)[334]经所说的「因缘法」及「缘生法」,缘起法的「法说」(教说、说示),指的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的普遍法则。而缘起法的「义说」(详细解说),就是生命流转的「十二缘起」。
(2)有情生死流转的「十二缘起」,第 298(479)[336]经有详细说明:
1 无明缘行:什么是无明?不知四谛,不知因缘条件,不如实知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及六触入处,不知生命是前生、后世的流转,不知有善、恶业报,不知有佛、法、僧。而行,经中说就是身、口、意三行,缘,表示前者为后者的条件。
2 行缘识: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识。
3 识缘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识等四无色阴(南传另作受、想、思、触、作意)。色,是指四大(地、水、火、风),及四大所造色。
4 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内入处。
5 六入处缘触: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触。
6 触缘受:受,即苦、乐、不苦不乐等三受。
7 受缘爱:爱,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爱。
8 爱缘取: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取。
9 取缘有:有,分为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
10.有缘生:生,就是诞生,但不必局限于来生。
11.生缘老死:老死就是衰老、死亡或者消失。
(3)论究有情生死的流转,也非一定就分成「十二」支的「十二缘起」。如第 67(86)[58]、 69(110)[60]、 283(464)[321]、 285(466)[323] 、 286(467)[324] 、 291(472)[329] 、 111(1652)[113] 等,以及本经(53),就只说到「爱」、「取」、「有」、「生」、「老死」等五支;第 218(285)[220]、 352(494)[351]、 353(495)[352]、 354(496)[353] 、 371(534)[370]、 372(535)[371]等经,则说到「六入处」、「触」、「受」、「爱」、……等八支;第 68(98)[59]、284(465)[322]等经说到「名色」、「六入处」、……等九支;第287(468)[325]、288(469)[326] 、 360(513)[359]、 361(514)[360]、 374(537)[373]、等经说到「识」、「名色」、……等十支;又如第 356(501)[355] 、 362(515)[361] 、 363(516)[362]、 367(525)[366]等经说到「行」、「识」、……等十一 支。
不论是以「五支」、 「八支」、「九支」、「十支」、「十一支」
、「十二支」等来说明众生的生死流转,依印顺法师的见解:「详细的并没有增加,简略的也并无欠缺。」(参考印顺法师《唯识学探源》〈第一章‧原始佛教思想概说〉)
(4)第 218(285)[220]经说:「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这段经文,是很适合提供我们以「十二缘起」切入「当下」,用来作为眼前烦恼、忧苦生灭(流转)的观察的。
(5)一期一期的生命,从无明到老死,一直没有间断的流转下去,如何才能松动这十二个紧密的钩锁呢?经中说:「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恼苦灭。」第 286(467)[324]经说:「于所取法,味着、顾念,心缚着,增其爱缘取,取缘有,乃至纯大苦聚集。」第 285(466)[323]经说:「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观:所取法无常、生灭、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着,爱则灭。彼爱灭则取灭,取灭故有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停止爱染,显然是瓦解十二缘起紧密钩锁的关键,就像经中所说的譬喻:「若彼火聚炽然,不增樵草,诸比丘!于意云何?彼火当灭不?」(286 经)「譬如油、炷然灯,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灯明未来不生、尽、磨灭耶?」(285 经)停止爱染,就好比像停止加燃料,让火熄灭一样的具决定性。
那么,又应当如何来止息爱染呢?经中说:「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已,于彼色不爱乐,不赞叹,不染着,不留住。不爱乐、不留住故,色爱则灭。」第 198(219)[200]经中说:「如是,我、我所、我慢、使、系着不生者,是名断爱、转见,正无间等,究竟苦边。」第 984(13325)[976]经中说:「何等爱为网、为胶,乃至往来流转,无不转时?谓有我故。」爱染的止息,与正见的建立,我见、愚痴等无明的去除,息息相关着。这也是为什么经中会说,「无明所盖、爱结所系」了。
(6)第 296(477)[334]经说:「多闻圣弟子,于此缘起法、缘生法,正智善见,不求前际:我过去世何如?不求后际:我于当来世何如?内不犹豫,此是何等?此众生从何来?于此没当何之?」这是说,对缘起法有正知善见的圣者,是不会将心思用在关切前生与来世上的。他们所专注的,应该是「此时、此生」的当下吧!如第 8(11)[8] 经说:「过去、未来五蕴无常、苦、空、非我,况现在五蕴。如是观者,『不顾过去五蕴,不欲未来五蕴,于现在五蕴厌离,欲正向灭尽』。」第 333(447)[311]经说:「过去、未来眼无常,况现在眼!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念过去眼,不欣未来眼,于现在眼生厌、离欲、灭尽向』。」第994(1323)[1207] 经中,尊者婆耆舍回答佛陀说:「我过去眼识于色心不顾念,于未来色不欣想,于现在色不着。我过去、未来、现在眼识于色贪欲、爱乐、念,于彼得尽,无欲、灭、没、息、离、解脱。心解脱已,是故,不染、不着、不污,离诸颠倒,正受而住。如是,耳、鼻、舌、身、意……。」时时刻刻地觉察着当下(现在)五蕴,以及六根对六尘的身、心活动,使欲爱不生起,才是佛弟子修行上的重要课题吧! (7)第 262(45)[39]经中,描述阐陀比丘知道「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但却「不喜闻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尊者阿难,就将佛陀教导摩诃迦旃延的内容,告诉阐陀说:
「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
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
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
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有行,乃至老病死、忧悲恼苦。
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阐陀比丘听完后,「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原来,阐陀不喜欢「一切诸行空,寂,不可得,爱尽,离欲,涅槃」的原因,是因为执着于我见。所以,阐陀比丘闻法后说:「不复见我,唯见正法」。
第 297(478)[335](《大空法经》),以及第 335(456)[313](《第一义空经》),都是以因缘法,来解说生命流转的背后,没有主体,而破除我见的。《第一义空经》说:
「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灭尽,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
这是说,在六根面对六尘的身、心活动中,只有因缘条件的聚散,而没有什么实在不变的主人存在着。只有这个五蕴,延续到下个五蕴缘起流转的「俗数法」,而没有流转的主体。《大空法经》说:
「彼见命即是身者,梵行者无有;或言命异身异者,梵行者亦无有。」
这是说,修行的人,不应该认为,五蕴即是生命的主体,也不应该认为,五蕴外尚有生命的主体。
第 1169(387)[263] 经,佛陀举琴声的例子:国王听了美妙的琴声,沉迷其中,要求大臣「取彼声来」。大臣将那把会产生美妙声音的琴拿来了。国王说,我不要琴,把刚刚那好听的声音拿来。大臣十分为难,于是,就为国王分析说,这样优美的琴声,是由琴的柄、槽、皮(、弦等),以及善巧的演奏师(或者,还要有好的作曲)等,许多因缘条件的成就,才会有美妙琴声的。国王刚才听到的美妙声音,已经消失,不可再闻,无法拿来给您了。国王听了心想:「咄!何用此虚伪物为。」这样虚伪的琴声,竟让世人耽染、执着。
因缘条件所组成的东西,分析起来,总是这样地支离片段,没有主体。有情众生也是这样,如第 1202(1302)[1186] 经说:「汝谓有众生,此则恶魔见,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如和合众材,世名之为车,诸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就因缘和合的角度来看,车子和众生所遵循的理则,是一样的,都没有主体。但是,在情感上,人们总希望在这个五蕴和合中,有一个主体,可以依靠,可以拥有,可以觉得实在一些,这就是「我执」、「我见」了。人们是那么地习惯于有「我」,而害怕「无我」,或者,对「无我」感到迷惑,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何不从缘起、无常的道理切入,而不必一开始就直接去面对、宣扬「无我」呢?
想想看,我们将佛陀,菩萨,甚至于佛教当作是什么?指导老师,还是情感上的寄托处?如果是寄托处,那么请检查一下自己的动机,有没有与因缘法相违背的我见成分。如果有,慢慢地说服自己放弃吧!
(8)第 296(477)[334]经说,因缘法与缘生法是「若佛出世,若佛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法定、法如、法尔、法不离如、法不异如、审谛、真、实、不颠倒。」第 299(480)[337]经,佛陀说:「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缘起法,被称为「法住、法界、法定、法如、法尔」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理了。佛陀发现了这个真理,并宣扬、教导我们这个真理。说「缘起」,说「无我」,就成了佛法所不共于外道的特色,也是佛法的精髓了。
(9)缘起法的理则单纯,人人可懂。但是,我们凡夫在贪、瞋、痴的扭曲下,日常生活里,就难以实践了。尤其在「欲令如是、不如是」的我见主宰欲下,使得我们离开缘起法更远了。这也是为什么第 293(474)[331] 经中说:「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
常常,我们因为不甘愿受困于因缘条件的不具足,而不愿意面对现实。其实,事实就是事实,它只会随因缘条件而改变,不会受主观的意愿影响。主观的意愿,是可以影响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因缘条件的。但是,因缘条件往往是错综复杂,难以如愿。即使现在如愿了,也总有失落、无常到来的一天。所以,第 1072(1175)[1060] 经说:「来者不欢喜,去亦不忧戚,于世间和合,解脱不染着。」
能够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承担挫折,也算是如实地体会因缘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