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箭喻经(221)
说法地点:舍卫国胜林给孤独园
参加人员:鬘童子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鬘童子对于佛陀并不常言世间之有常、无常,有底、无底,乃至如来终、不终等问题,而有所不满。佛陀说出家学道的目的,并不是为此知见而来,假如求此见的话,就与义不相应,也就是无益而徒受烦苦而已。在经中,佛陀重点以箭作譬喻,从而说明出家不求解脱,而求枝末细节的过患。
此经的主角是位名叫鬘童子的比丘僧。这位鬘童子出家前是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人,其父是波斯匿王的财务官,颇受恩宠。至于鬘童子是因为什么原因出家修道,就不是十分明确。其出家以后,在修行方面也是挺精进,但是对佛陀的一些说教总是心存疑惑。他心中的疑惑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与《见经》所列相同):
(1)世间是有常的,还是无常的?
(2)世间有底的,还是无底的?
(3)生命(我)与身体是一体的,还是非一体的?
(4)如来灭度后,是继续存在呢,还是从此再也不存在了呢?
(5)如来灭度后,是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吗?
对于上述五个问题,鬘童子曾经不止一次地当面向佛陀请教,但是佛陀却始终“舍置除却,不尽通说”,就是不解答,不表态。佛陀越是不说,这位鬘童子心中就越是疑惑,非要想法子弄清楚不可。在一段时间内,他曾经产生过想脱离僧团、舍戒罢道的念头。后来,他终于鼓起勇气,把积郁于心中的疑惑,再一次向世尊和盘托出,请求世尊给予明确的训示。
佛陀知晓鬘童子来意之后,便问他:“鬘童子!我本颇为汝如是说世有常,汝来从我学梵行耶?”佛陀的意思是说,我是不是为你鬘童子说“世间为有常”,你才跟我出家修行的呢?
鬘童子回答说:“不也,世尊!”
佛陀接着说:“如是世无有常,世有底,世无底;命即是身,为命异身异;如来终,如来不终,如来终不终,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我本颇为汝如是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汝来从我学梵行耶?”换句话说,佛陀对鬘童子说,当初你鬘童子出家的初衷,是不是就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或者说,当初佛陀承诺要解答这些问题,鬘童子才答应跟随佛陀出家学道的呢?
鬘童子回答是:“不也,世尊!”
佛陀听后,对鬘童子说:“鬘童子!我本不向汝有所说,汝本亦不向我有所说,汝愚痴人!何故虚妄诬谤我耶?”——我从来没有对你作出任何承诺,你也从来没有向我提出过出家修道的条件,你为什么要诬谤世尊呢?
佛陀说:“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世有常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如是世无有常……如来亦非终亦非不终耶?若有愚痴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为我一向说此是真谛,余皆虚妄言者,我不从世尊学梵行。彼愚痴人竟不得知于其中间而命终也。”
佛陀在上面这段话中讲得很明白:我们跟随世尊修习梵行,并不是为了要搞清诸如世有常、世无常等等这些抽象而无聊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搞清楚的话,对不住,当我们还处于一知半解甚至全然糊涂的情况下,我们就一命呜呼了。佛陀在这里提醒我们,我们出家的根本是要解决灭除烦恼、断灭生死流的大事情,至于其他一些枝末细节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不予理会。集中精力办大事,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里,佛陀列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譬喻——
有一个人不小心被一支毒箭射中了,其虽无性命之虞,却是痛楚异常,不停地呻吟着。他的亲属们都很着急,便四处为他寻求名医,希望尽快把毒箭拔出来,好除毒疗伤。好不容易把医师请来了,医师正准备动手拔箭,却被这个人制止了。他对医生说:“大夫啊,你先不要急着拔箭,我需要下一番功夫,好好思索求证一番。”医生和亲属们都感到奇怪,便问他你还犹豫什么呢?这个中箭人却是语出惊人!他对众人说:
第一,他要弄明白射箭人的姓名、出身、家庭情况,以及身材长相是什么样子?
第二,他要搞清楚这个射箭人是出身于哪个种族,家住何处,是做什么职业的?
第三,他要弄清这支毒箭是何形状?弓背、弓弦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做工怎么样?
第四,他还要搞明白做这支箭的技师长相如何?是哪个种族?其家庭状况又是怎样的?
……
总而言人,这个人再三制止医师为他拔箭敷药,说是一定要把上述问题悉数搞明白之后,才同意为他除箭疗伤。结果呢?没等他把所有问题一一陈述完毕,便命终去了,再也没有醒过来。当然,他想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只有等下辈子了。
大家试想一下,这个中箭人,当务之急是拔箭施药抢救性命。可是他却恰恰相反,却要去求证那些与性命毫无瓜葛的事情,实在是可笑、可悲、可叹!佛陀所列出的这个譬喻,事实上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舍本逐末。用中国古话来讲,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时候,我们不但没捡着西瓜,甚至连一粒芝麻也没有捞着,那样便十分地令人同情,可谓枉在人间走一遭。佛陀从来不会在诸如“有常”、“无常”、“世有底”、“世无底”、“如来终不终”等问题上纠缠不清。如果我们落于这些问题,可以说已要堕入了痛苦的根源。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好像一个从来没有登过山顶的人,他躺在被窝里,拼命地联想着登上山峰后那种感受;有人学习游泳,不是去水中去练习,而是在岸上拼命地模仿着各种游泳的技巧动作。结果呢?前者是永远不知道“一览众山小”是何滋何味,后者也永远无法体验到游泳所带来的乐趣。我们若要想知道梨子是酸是甜,那么我们就必须亲自去尝一口。联系到当前现实,类似于这个愚蠢而可笑的中箭人,现实之中能不能找到鲜活的例证呢?我说不仅存在,而且是大有人在!不要说别的,对于名闻利养、酒色财气、恩爱仇恨等等这些世间之物,算不算身外之物?很多人都明白,但就是割舍不下,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在佛陀看来,所有与修行无关的东西,都可以纳入“枝末”的范围之内。故而弥勒尊者的“笑世间可笑之人”,即是此意——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可笑之人”。
事实上,对于鬘童子所列的这几个问题,究竟能不能搞得清楚呢?我个人的观点是完全可以搞得清楚,但不是现在。那么要等到什么时候?等到我们“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时,一切便豁然开朗,再也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难住我们。我们一旦具备了五眼六通,对于一切人的前世后世情况都如数家珍,就好像数自己几根手指一般便利,对于上述的那些诸如有常、无常之类的问题,可以说小菜一碟,何足挂齿?但是在我们没有获得真正解脱之前,这些问题我们不可能搞得清楚,也永远搞不清楚。
因此,佛陀对弟子们说,他为什么不纠缠于诸如有常与无常等等之类的问题呢?原因是这些东西是“非义相应,非法相应,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觉、不趣涅槃”,可以说对于我们的修行毫无帮助,一无是处。那么世尊对于什么样的问题经常讲、反复讲呢?这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作为比丘,作为佛弟子,都要在四谛问题上多下功夫,下苦功夫,细细品味,步步参究。比如说,我们的世间以及我们的人生,为什么是乐少苦多?造成痛苦的根源在哪里?如何消除这些痛苦?我们又如何彻底、究竟地离苦得乐,获得永恒的涅槃?我想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考虑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假如哪位把有关“四圣谛”的所有问题都弄明白、弄彻底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符合“应供”的标准了,我们都要以你为师,恭敬你、赞叹你、礼拜你、供养你、侍奉你、亲近你、皈依你啦!(09/10/18/界定于南海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