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阿含》──空与解脱道
第三节 空与心解脱(p.20~p.23)
一、随观想的不同而成为种种的定法(p.20)
在定慧的修习中,所有的方便不一,随观想的不同,修习成就,成为种种的定法;这不是偏于定,而是从定得名1。在佛教界类集、分别的学风(本于佛说,经弟子们的发展,成为阿毗达磨)中,多方面传出定法,或经过论辩,然后成为定论。
修证者所传的内容,不但名称不一,即使名称相同的,含义也有浅有深2。因为这些名称,绝大多数是世俗固有的名词,「空」也不例外;随俗立名,加上宏传者的程度参差,意义也就难以一致了。这是理解种种定法所必要注意的。
二、与「空」有密切关系的定法:四种心三昧(四种心解脱)(p.20〜21)
与空有密切关系的定法,主要是四种心三昧,《相应部》作心解脱。
【(一)《杂阿含经》卷21 (567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庵罗聚落庵罗林精舍,与众多上座比丘俱。时有质多罗长者,诣诸上座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时诸上座比丘,为质多罗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时质多罗长者,诣尊者那伽达多比丘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尊者那伽达多告质多罗长者:「有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云何长者!此法为种种义故种种名?为一义有种种名」?
质多罗长者问尊者那伽达多:「此诸三昧,为世尊所说,为尊者自意说耶」?尊者那伽达多答言:「此世尊所说」。
质多罗长者语尊者那伽达多:「听我小思惟此义,然后当答」。须臾思惟已,语尊者那伽达多:「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3;有法,一义,种种味」。
复问长者:「云何有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长者答言:「无量三昧者,谓圣弟子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普缘,一方充满,如是二方、三方、四方、上下,一切世间心与慈俱,无怨、无憎、无恚,宽弘重心,无量修习,充满诸方一切世间普缘住,是名无量三昧。
云何为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
云何无所有心三昧?谓圣弟子度一切无量识入处,无所有、无所有心住,是名无所有心三昧。
云何空三昧?谓圣弟子世间空,世间空如实观察常住、不变易,非我、非我所,是名空心三昧。是名为法种种义、种种句、种种味」。
复问长者:「云何法一义、种种味」?
答言:「尊者!谓贪(者是)有量,(恚、痴者是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
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无相。
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无所有。
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尊者那伽达多问言:「云何长者!此义汝先所闻耶」?
答言:「尊者!不闻」。复告长者:「汝得大利,于甚深佛法,现圣慧眼得入」。
质多罗长者闻尊者那伽达多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大正2,149c6〜150a16)
从那伽达多(Nāgadatta)与质多罗(Citra)的问答,可见当时所传的定法,有些是佛说的,有些是弟子们传授时自立名目的。这四种心三昧(或心解脱),那时也还没有达到众所周知的程度,所以有此问答。
【(二)《相应部》】
与此相当的《相应部》经,问答者是牛达多(Godatta)与质多(Citta)长者4。
【(三)《中部》】
编入《中部》(四三)《有明大经》,是舍利弗为大拘絺罗说的5。
【(四)依《相应部》,四种心解脱是:】
无量心解脱。
无所有心解脱。
空心解脱。
无相心解脱。
三、四种心解脱之异同(p.21)
这四种心解脱,到底是文异义异,还是文异义同呢?依质多长者的见解,可从两方面说。
【(一)名称不同,意义也就不同:】
无量心解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定。
无所有心解脱:是四无色中的无所有处定。
空心解脱:是思惟我我所空。
无相心解脱:是一切相不作意,得无相心三昧。6
【(二)名称虽然不同,而意义可说是一致的。】
这是说:贪、瞋、痴(代表了一切烦恼)是量的因7(pamāṇa-karaṇa),漏尽比丘所得无量心解脱中,不动心解脱最为第一;不动心解脱是贪空、瞋空、痴空,贪、瞋、痴空即超越于限量,是漏尽比丘的究竟解脱(不动阿罗汉)。
同样的意义,贪、瞋、痴是障碍,贪、瞋、痴空即超越于所有8,不动心解脱是无所有心解脱中最上的。
贪、瞋、痴是相的因9(nimitta-karaṇa),贪、瞋、痴空即超越于相,不动心解脱是无相心解脱中最上的。
经中说无量、无所有、无相,却没有说到空心解脱,这因为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就是空心解脱的别名。
※从文异而义同来说,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无相心解脱,达到究竟处,与空心解脱──不动心解脱,平等平等。依观想的方便不同,有四种心解脱的名目,而从空一切烦恼来说,这是一致的目标,如万流入海,都是咸味那样。
四、比较《杂阿含经》567经与《相应部》之异同(p.22)
《杂阿含经》的四种心三昧,从名称不同而意义也不同来说,与《相应部》所说是一致的。但从名称不同而意义相同来说,《杂阿含经》的文句,与《相应部》有些出入。
如《杂阿含经》卷21(567经)说:
云何法一义种种味(味是「名」的旧译)?
答言:尊者!谓贪有量,(恚、痴是有量),若无诤者第一无量。
谓贪者是有相,恚、痴者是有相,无诤者是(第一)无相。
贪者是所有,恚、痴者是所有,无诤者是(第一)无所有。
复次,无诤者,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是名法一义种种味。 (大正2,150a5〜11)
※《相应部》《质多相应》(日译南传15,p.451〜p.452;汉译南传16,p.375〜p.376)
大德!染欲是作量者,瞋恚是作量者,愚痴是作量者。漏尽之比丘,舍弃此等,如断根无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
大德!于无量心解脱中,知不动心解脱为此等之最第一。然此不动心解脱,为依染欲而空,依瞋恚而空,依愚痴而空。
大德!染欲是障碍,瞋恚是障碍,愚痴是障碍。漏尽之比丘,舍弃此等,如断根无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
大德!于无所有解脱中,知不动心解脱为此等之最第一。然此不动心解脱,为依染欲而空,依瞋恚而空,依愚痴而空。
大德!染欲为作相者,瞋恚为作相者,愚痴为作相者。漏尽之比丘,舍弃此等,如断根无本之多罗树,非使生成者,为未来不生之法。大德!于无相心解脱中,知不动心解脱为此等最第一。然此不动心解脱,依染欲而空,依瞋恚而空,依愚痴而空。
大德!或依于事由,谓此等诸法之意义为一,唯名辞各别而已,其事由即在此。
《相应部》的不动心解脱,《杂阿含经》作无诤,应该是无诤住或无诤三昧的简称10。诤有三类11,烦恼也名为诤──烦恼诤,所以无诤是没有一切烦恼,与空一切烦恼的不动心解脱相当。
《相应部》说了无量等三种心解脱中最第一的,是贪空、瞋空、痴空,不再说空心解脱,那是以不动心解脱为空心解脱了。《杂阿含经》说明无量等三种中,无诤最为第一,然后又解说无诤是:「空于贪,空于恚、痴;空常住不变易,空非我非我所」12。解说无诤,也就是解说空心三昧。
五、「无诤」与「空」之关系(p.22〜p.23)
无诤与空,是有关系的,如《中阿含经》《拘楼瘦无诤经》末了说:
云何有诤法?云何无诤法?
若欲相应与喜乐俱,极下贱业,为凡夫行,此法有诤。
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若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此法有诤。
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于涅槃,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
……
汝等当知诤法及无诤法。知诤法及无诤法已,弃舍诤法、修习无诤法,汝等当学。
如是须菩提族姓子以无诤道,于后知法如法。知法如真实,须菩提说偈:此行真实空,舍此住止息13。
总之,四种心解脱中最上的;是空于贪、恚、痴的不动心解脱,或无诤住,也就是心解脱(或心三昧)而达究竟,不外乎空的究竟完成。无量,无所有,无相,无诤,不动,从烦恼空而清净来说,都可以看作空的异名。
无诤──阿练若,本是修行者的住处。由于住处宁静,没有烦累,象征禅慧的境地,而名为无诤住、无诤三昧的。
这与「空」,本用来形容住处的空旷,没有人物的烦累,也就用来象征禅慧,而有空住、空三昧等名目,情境是完全一样的。
注解
^1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p.1216:
「三昧是定,然在《阿含经》中,三昧每随观慧的内容立名,如「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三昧,或称三解脱门。在修证上,三三昧是极重要的定门。《杂阿含经》中,质多长者说:四种三昧──「无量心三昧」、「无相心三昧」、「无所有心三昧」、「空心三昧」,约空无我我所说,可说是同一的。《大智度论》说:三三昧同缘一实相;三法印即是一实相,可说就是这一解说的引申。三三昧与四种三昧,都是随观慧的内容立名的。」
^2
(1)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35:「无相定,依修行者的用心不同,浅深不一;与成为定论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定,无想定,都有关系,所以内容比较复杂。《大毗婆沙论》卷104说:「谓无相声,说多种义:或于空三摩地说无相声,如是或于见道,或于不动心解脱,或于非想非非想处,或即于无相三摩地说无相声。」(大正27,541b6〜9)
(2)《空之探究》p.44:「无相心三昧,是有浅深的:浅的还可能会退堕;深的是见灭得道,成为圣者;最究竟的,当然是一切烦恼空,阿罗汉的不动心解脱了。」
^3 《空之探究》p.22:「味」是「名」的旧译。
^4 《相应部》(41)「质多相应」(日译南传15•p.450〜p.452;汉译南传16.p.374〜p.376) :「尊者牛达多言坐于一方之质多居士曰:「居士!此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此等诸法是意义有别?抑名辞有别耶?或意义为一,唯名辞有别耶?……。」
^5《中部》(43)《有明大经》(日译南传10.p.11〜p.22;汉译南传10.p.12〜p.18),与《中阿含经》(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461b〜464 b)相当,但《中阿含经》没有这部分问答。
^6《空之探究》p.36:无相心三昧,依质多罗长者所说,是「一切相不念(作意)」而修成的三昧。作意,或译思惟,念,忆念。不作意一切相的无相心三昧,是有浅深的。究竟的无相,如《杂阿含经》卷45说:「修习于无相,灭除憍慢使,得慢无间等,究竟于苦边」(大正2,331b)。
^7 量 (巴利文:pamāṇa;梵文:pramāṇa):有分量、数量、形量、称量、度量、限度、容量、标准、正确的认识方法……等义。《空之探究》p.27:「量是依局限性而来的,如观一切众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别,就与无我我所的空慧相应。质多罗长者以为:无量心解脱中最上的,是空于贪、瞋、痴的不动心解脱,空就是无量。」
^8(1)《瑜伽师地论》卷87说:
「又能制伏四外系所摄贪、瞋、痴三种所有:谓贪欲身系,摄贪所有;瞋恚身系,摄瞋所有;余二身系,摄痴所有。当知此中极鄙秽义,是所有义。」(大正30, 792a5〜8)。
(2)四身系,参见《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8:
「四身系者:一贪身系,二瞋身系,三戒禁取身系,四此实执取身系。云何贪身系?答:贪者,谓于欲境诸贪等贪,广说乃至贪类贪生,是名为贪。身系者,谓此贪未断未遍知,于彼彼有情彼彼身,彼彼聚彼彼所得,自体为因为缘系等,系各别系相连相续方得久住。……是名身系。…… 云何瞋身系?答:瞋者,谓于有情欲为损害,广说乃至现为过患,是名为瞋。身系者如前说。云何戒禁取身系?答:戒禁取及身系,俱如前说。云何此实执取身系?答:此实执取者,谓或有执我及世间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无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亦常亦无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非常非无常,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有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无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亦有边亦无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我及世间非有边非无边,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命者即身,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命者异身,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有,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非有,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亦有亦非有,此实,余痴妄。或复有执如来死后非有非非有,此实,余痴妄。如是等,名此实执取身系者。」(大正26,399c22~ 400a21)
^9 《大毗婆沙论》卷105云:
「于不动心解脱说无相声者:如说,大德瞿达多!当知贪欲、瞋恚、愚痴是相,有不动心解脱,是最胜无相。
问:何故不动心解脱名无相耶?
答:一切烦恼皆名为相,彼心不为烦恼扰,烦恼于心不得自在,心于烦恼得自在故,说名无相。」(大正27,542a1〜6)。
^10《大毗婆沙论》卷105说:「于不动心解脱说无相声者:如说,大德瞿达多!当知贪欲、瞋恚、愚痴是相;有不动心解脱,是最胜无相。 (大正27,542a1〜3)。《大毗婆沙论》说的瞿达多,即牛达多,与《相应部》相同,反而与《杂阿含经》说的那伽达多不合。
^11 无诤(梵araṇā)音译阿兰那。《大毗婆沙论》卷179:「然诤有三:一烦恼诤、二蕴诤、三斗诤。烦恼诤者谓百八烦恼;蕴诤者谓死;斗诤者谓诸有情互相陵辱言语相违。」(大正27,899a22〜24)。
^12《杂阿含经》卷21(567经)(大正2,150a9〜11)。
^13《中阿含经》卷43(169经)《拘楼瘦无诤经》(大正1,703a17〜c11);《中部》(139)《无诤分别经》,但说:「善男子须菩提行无诤道」(日译南传11下,p.332;汉译南传12,p.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