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毗达摩 第六讲 四界分别观修习之简略法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6115

四界分别观修习之简略法:上一次我们开始讲到了色法,色法可以分为四大以及四大所造色。四大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是构成一切色法、一切物质现象的基础。又讲到四大里的地大特相是坚硬;水大的特相是流动;火大的特相是热或冷;风大的特相是支持。这四种界、四种大,它们立足于地界,由水界黏结在一起,由火界维持,由风界支持着。这四大、四大种,也是一切凡是有色法的,凡是物质现象的,都可以表现出这四种属性。它们就是:作为地大来说,有坚性、硬性;作为水大,有黏性;火大有温度;风大有支持,或者我们说到的物质运动,这些都是属于四大。

我们在学习四大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如何来修习四大,如何通过实修来了知四大呢?如果想要修习四大,我们必须得依照佛陀的教导。佛陀曾经在《经藏》里教导有两种修行四界的方法:一种是简略法,一种是详尽法。简略法的修行方法,在《中部》的《念处经》,《长部》的《大念处经》等都有教导。例如佛陀说过:“在此,诸比库,比库如其住立,如其所处,以界观察此身:‘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佛陀教导的这一种方法是简略法,也就是通过简单的方法来修行的。

应当如何修行简略法呢?如果我们只是看这段经文,可能很难理解如何来修行。在《清净道论》里就解释说:“所以欲修习止业处的利慧者,应当前往静处思惟,思惟自己的整个色身:‘于此身中,坚性或硬性为地界,黏结性或流动性为水界,遍熟性或热性为火界,支持性或推动性为风界。’他应当如此简略地把握诸界,重复地思惟、作意及观察‘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而无有情、无命者,如此精进不久之后即生起由辨识及差别诸界之慧所增强之定,由于以自性法为所緣,不能证得安止,只能生起近行定。又或者如法将沙利子(即舍利弗)尊者所说的身体的四个部分,以显示四界之中并无任何有情,即:‘缘于骨、缘于腱、缘于肉、缘于皮所包围的空间才称为色。’他应当决意在每个部分里,以智之手把它们分别,及于上述的方法观察它们,即:‘于此身中坚性或硬性为地界,黏结性或流动性为水界,遍熟性或热性为火界等等,由于这种业处是以自性法为所缘,不能证得安止,只能生起近行定。’”这是对四界的简略修法。这一段话是记载在《清净道论》的第一册第308段。也就是说,如果想要修行四大、四界分别观的禅修者,应当前往静处,就是安静的地方坐着,然后思惟自己的整个色身,在这个身体当中,坚性或硬性是地界,黏结性或流动性是水界等等,就这样重复地思惟、作意、观察。但是由于在我们修行四界的时候,所修的四界跟我们取地、水、火、风的概念为所缘而增大遍相所证入的定是不同的。如果我们取大地的地,取流水的水,取燃烧之火的火或者取吹来的风,这些概念法为所缘来修行的话,我们将可以证得色界的禅那,可以证得安止定,乃至可以证得色界的第四禅。但是如果我们取的是究竟法,就是自性法sabhāva-dhamma,例如:地,已经不再是土地的地,而是坚性、硬性为地,流动性、黏结性为水等这些来观察,因为所缘(就是对象)是究竟法,所以不能够证得禅那,不能证得安止定,只能生起、就只能证得近行定。或者又如法将沙利子尊者所教导的,把身体分为地、水、火、风四大部分,然后继续持续地观察,这是简略的修法。

具体应当如何修行呢?我们再看一看在《法集论》里面是怎么讲的。在《法集论》里,将四界分为十二个特相。地界有六个特相,分别是:硬、软,这是一对;粗、滑是一对;重和轻是一对;水界,流动与黏结,这是一对;火界,热、冷,这是一对;风界,支持和推动,这是一对。也就是说,地界有六个特相、三对;水界一对;火界一对;风界也一对,加起来一共是十二个特相。

 应当如何来修行这些特相呢?我们应当按照佛陀所讲到的“于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十二个特相,尝试来辨识。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我们可以依照由简单的到复杂的,明显的到不明显的次第来辨识。

 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最明显,最容易感知的是哪一个特相?我们可以先从推动开始,推动就是动的相。当我们发生任何动作的时候,这些都是属于动的相。如何来辨识推动呢?方法很多,例如我们可以借助呼吸来辨识推动。我现在在这里讲,大家可以坐在座位上尝试,跟着我说的,尝试去辨识看看,能不能够于此身中辨识到四界。大家尝试先深呼吸,吸一口气,会不会感觉到有凉凉的一股气冲进鼻腔呢?有没有?有啊。如果能够感觉到一股气冲进鼻腔,你不要去注意它是呼吸,要注意它那种呼进去的力度,这个就是推动,也就是动的相。当它到了鼻腔,如果你可以辨识到,然后你接着第一个呼吸,感觉到它已经进到你的头颅中央,可以感觉到了、可以辨识到了之后,就再随着你的呼吸,辨识气冲进你整个头部,然后再到胸膛,再到腹部,然后你要逐渐逐渐地推动,从最明显的地方开始辨识起,找到了这种特相之后,再慢慢地把它扩展到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腹部,乃至全身。如果有些人辨识这种推动相不是很善巧,那么他可以去专注在呼吸的时候,胸膛随着呼吸而扩大或收缩,收缩、扩大、收缩,可以感觉到,吸气的时候扩大,呼气的时候收缩,这样也可以。再不然的话,他可以把心放在腹部这个地方,感觉腹部随着呼吸而起伏,这样也可以。再不行的话,还可以感觉心跳,心的跳动。这个就是在禅坐的时候辨识推动。

 不过要辨识推动,正如刚才《清净道论》所说的要辨识全身。例如:如果你辨识胸部,你的推动就不能够只是停留在胸部,要慢慢扩到全身。如果你辨识腹部里的推动,辨识它的起伏,你不能够只是停留在这,必须得辨识到全身,就是慢慢由最明显的地方开始,再扩到全身。

 在经行的时候,在平时行走的时候,我们也照样可以辨识推动,而且可能会更明显。例如:我们现在把手伸起来,可不可以感觉到动呢?伸起来、放下,这个就是动。或者说我们拿东西,伸手、收回来,也就是屈伸手臂,在经典里面,屈伸手臂,是属于推动。也就是说假如没有风界的话,物体将是不能动的。就像人的身体,假如风界不协调、风界增盛的话,身体将会变得僵硬,不能动弹,这是由于风界造成的。如果我们身体里面的风界,已经很流畅,那么我们的动作也就发生得很轻巧,乃至我们说话、吃东西,嘴巴的动也是属于风界的动。在走路的时候,在经行的时候,我们如果修四界的话,可以把心念放在脚上,然后去注意脚步的动,例如脚步的抬起、移动、放下、踏下,抬起、移动、放下。但是在辨识动的时候,不要落于概念,就直接把心放在动的本身,动的本身就是风界的特相。如果你又去念左、右、左、右,这变成是方位的概念了,你只是放在它的本质、本身就可以。可以辨识到推动之后还要把辨识扩展到全身。

 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每一个特相都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明显的地方,有不明显的地方,我们可以从最明显的地方开始辨识起,然后扩到全身。同时,在辨识所有的特相的时候不能夹杂想象,要如实地辨识。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坐在这里,想象着自己站起来,自己走动,这是想象。但假如动作是真的已经发生了,这是不是如实的发生呢?如果是如实的发生,你就如实地去了知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修四界和修定不同。修四界的所缘是究竟法,观照究竟法,就是要如实地观,它是怎么样,我们就怎么样。修习四界,是属于转入修观之门,如果修四界时都夹杂着想象,那么以后的观照都是属于想象的,想象的东西、推理的东西,是不能断烦恼的,甚至不能称为是观智。所以我们从开始的时候,要用心去体会,如实地去观照,它是怎么样就怎么样。当我们可以辨识到全身的推动之后,就应该在行走、站立、坐姿、躺卧时,都仔细地辨识推动。当你对推动的特相掌握了,有了善巧之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特相。

 我们在这十二个特相当中,硬的特相会比较容易辨识。大家可以尝试咬一咬牙齿,或者用舌头去抵一抵牙齿,会不会感觉到硬呢?或者去捏一捏自己的拳头,先握住拳头,这样捏住,会不会感觉到紧、硬呢? 对,这个就是硬,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些硬的东西,如骨头、牙齿是属于硬的,皮肤是相对软的。我们先从硬的开始,例如可以从牙齿,或者从拳头这边感觉到硬的地方,当你找到了这种感觉之后,再慢慢地把心念,把这种感觉扩大到全身,然后会发现全身全是硬的。有些人感觉到,身体有软的地方,也有硬的地方。对,没有错,有些是明显,有些不明显。例如现在大家坐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那么我们的肌肉可能稍微有点硬,比小孩子的更硬一点,小孩子的是柔软的,所以对比起来我们的是硬的。

 可以辩识到硬之后,我们再接着辨识下一个特相是粗。在家众,就比较好辨识,摸一摸头发,头发就是粗的。或者年纪大的人,摸摸皮肤会比较粗糙,这里的粗是粗糙的意思。还有我们可以用舌头去横扫一下牙齿,可以感觉到粗吗?如果可以感觉粗糙的粗之后,就再慢慢地扩大到全身,例如从口腔到骨头,再到身体的皮肤,再到里面,例如摸肋骨,这些都是粗的。又有些人说,有时候辨识粗有困难,你可以想想,其实作为人类的色法是很粗的。现在大家有一定的年纪,比起小孩嫩滑的肌肉,我们的肌肉是很粗糙的。又如果和天人相比,天人的身体很细,我们的身体是很粗糙的。可以辨识到粗之后,再扩到全身,全身辨识很粗、很粗糙。

 然后再辨识下一个特相,重。重应该也是很容易辨识,例如大家坐着时,把心念放在臀部,然后感觉身体的重量,可不可以?对,感觉到身体的重量就是重或者也可以尝试把两只手这样放,然后压一压,会不会感觉到有一种压力呀?重量感,这也是重。关于重,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全身重量往下坠,无论是站立还是坐着,都可以感觉到往下坠的重量,我们知道这个就是重。

 可以辨识到重——全身重之后,再辨识下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相,是支持。支持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先把身体耷拉下去,先弯下腰,然后再把上身挺起来,会不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支持着,有没有?如果没有,就像有些人的脊椎骨是软的话,那么他的脊椎骨就不能够支撑身体。又比如如果是这么样,假如手不去支撑着的话会怎么样?会倒了。虽然我们平时可能容易忽视支持,但是如果没有骨架的支持,人不能直立的行走,只会倒下去。如果在座有些人曾经塑过泥像,可能比较好理解。假如我们用泥像去塑这么高的人,如果要塑一个站立的人,在塑的时候,可能泥像会慢慢往下坠是不是?本来想塑那么高,最后变成这么高,有时候甚至会跨下去,特别是站立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在塑泥像之前,先做个骨架,用铁、铁棒,或者木棍先做个架,然后再用铁丝绑住,之后再敷上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塑一个站立的人,是不是?为什么需要这么样?这其实就是支持。例如人因为有了骨架,特别是脊椎骨起着支撑我们的身体的作用,让身体能够直立行走或者坐着不会垮下、不会倒,这种力量就是支持。在禅坐的时候也是,我们就坐着,感觉到身体这种能够直立的,保持上身正直的这种力量就是支持。例如房子没有柱子会倒下,乃至我们躺卧其实也是有支持的力量,在坐、站立、行走时都有支持,这种支持是属于风界的特相。

 可以辨识了支持之后,我们再尝试辨识下一个特相是软。软是柔软的软。我们尝试可以去辨识身体最柔软的部分,例如口腔内侧,尝试用舌头去顶一顶口腔的内侧,会不会感觉到很柔软呢?可不可以感觉到?或者尝试用手去捏一捏身体很柔软的部分,例如说大腿的部分或者身体的一些柔软的部分,尝试去捏一捏或者说去按一按,会感觉到柔软,去找这种柔软的感觉,然后慢慢地从这最明显的部分开始再辨识到全身。

 可以辨识到软之后,再辨识滑。如何辨识滑呢?我们也可以尝试在口腔里辨识,尝试用舌头去刷一刷口腔的内侧,如果刷的是牙齿的话,它是很粗糙的,如果刷的是口腔内侧,是很滑的。或者用舌头给嘴唇沾点口水,然后摩擦嘴唇,可不可以感觉到很滑呢?感觉有没有?这个就是滑的感觉,滑跟粗是相对的。

 可以辨识到滑之后,再慢慢地扩到我们口腔乃至整个头部,再到身体,身体内脏,例如肝脏、肠、心脏的表面,这些都是很滑的,慢慢地扩到全身,然后辨识全身的滑。

 之后再辨识轻。轻是轻盈的轻,跟重相对。重是往下坠,轻的特相是往上浮。要如何辨识轻呢?我们可以尝试把手放在膝盖上,然后,轻轻地去翘一下手指头,不要用力,慢慢地、很轻巧地,会不会感觉到轻?或者手这么样,感觉轻,可以吗?可以感觉到很轻盈的感觉。轻盈就是不沉重,如果感觉到轻盈之后,慢慢地再扩到整只手,然后身体,然后全身,你就感觉到身体轻的特相。

 可以辨识到轻之后,我们再来辨识下一个比较容易的特性,就是热。可以在嘴唇这个地方,就是人中这个地方,平时我们教专注入出息念的业处这个地方,尝试去注意一下呼气,当气流在这边的时候感觉到暖暖的感觉,这个就是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入出息念的时候,你专注这里的暖,其实是在修四大里面的火界。但是如果我们要修四大、修四界的话,反而要注意这个地方的暖。或者可以把手放在胸口,会感觉到暖暖的地方;或者闭着嘴唇,去感觉到口腔的那股热流,感觉到暖暖的;或者直接感觉胸腔里面的那股暖气,可以感觉到吗?如果可以感觉到,再慢慢地扩到全身。也就是说,当你能够辨识到全身的暖的时候,其实就是你的心去注意你的体温,有体温吗?有体温,对!所以我们就辨识暖。

 可以辨识暖了之后再尝试辨识冷。如何辨识冷呢?可以做呼吸、吸气。你吸气的时候会感觉鼻腔里面凉凉的感觉,是不是?凉凉的感觉,这个是不是冷?是外面空气冲进我们鼻腔的温度。或者说尝试去感觉体表。用体表去感觉,外面空气触到我们皮肤的那种冷。或者感觉脚部,有时脚部如果比较凉的话。也就是说如果辨识暖,我们可以从体内到外;而辨识冷的话,可以由体表到内来辨识。可以辨识到冷了之后,再继续辨识最后两个特相。

 最后两个特相是稍微比较难辨识的,所以我们把它们放在最后。可以先辨识黏结,黏结就是水界的特相。如果没有黏结的话,会散掉。我们尝试握握自己的手,会不会感觉有黏结的感觉?就握握,这样捏着自己的手臂。为什么这么样说呢?我们的身体能够成形,就有一种凝聚力,是不是?如果没有凝聚力的话,像散掉了。就犹如这里有一堆面粉,如果要蒸馒头、要做包子、包饺子,直接用面粉来包,你可能包好几天都包不了,是不是?应该怎么样才能够使用这些面粉,想蒸馒头就蒸馒头,做面包就做面包,应该怎么办?加点水。加点水之后,这些面粉就会怎么样?就会黏结在一起。黏结在一起就能够怎么?就能够成形,所以我们说水界有黏结的特相,在身体里面也是这么样,黏结就是能够黏结成形。现在我们看到的物体,之所以呈现千姿百态的形状而不会散掉,那就是黏结。例如:如果我们去到太空里面,在真空的环境里面,人会怎么样?人会散掉。为什么?因为没有气压,而且没有水。当然水的黏结会被气压所拉破。所以黏结的特相就是可以使物体能够成形,这个就是黏结。我们再感受到身体,现在你长得什么样,这个就是身体的形状,感受身体形状那种向心的黏结力,这个就是黏结。

 之后再去尝试感受一下流动,我们可以借助呼吸来感觉。尝试吸气,吸气的时候感觉到气流,由鼻腔进到喉咙,然后可以移到肺部、或者移到心脏,然后再到肚脐。呼气的时候,就由心脏或者肚脐里面的气往外流,经过喉咙再出到鼻腔。你感觉到气流在身体里随着呼吸而流动,这个就是属于水界的流动相。或者,你也可以感觉到身体血液的循环,在体内的流动。或者也可以感觉到在肢体里面的风的流动,在体内循环的流动,都可以。如果可以感受到体内的气、血液、空气等等的流动,这个就是流动的相。

 为什么要把流动放在最后呢?因为流动的相是很微细的。推动是很粗显的,流动是很微细的。在这四界的十二个特相当中,前面的地界、火界、风界的十个特相,我们可以直接用身的触觉来感知。但是水界的流动跟黏结,不能够用触觉来感知,只能够用意识,就是用心来体会。为什么这么样呢?因为我们的身体,身识的所缘,就是身体能够触知到、感知到的对象,就是地界、火界、风界。就以手为例子,我们的手可不可以感觉到东西很硬啊?可以吗?或者可不可以感觉到这些东西很软啊?可以吗?可以的。对。我们的手能够碰触到这些,这是属于触所缘,就是碰触的触。而能够碰触到这些所缘是手里面的身净色,它基于身净色生起了身识,去识知、去辨识这些的。例如,我们摸摸这些,感觉到很粗糙,这是不是用身体去碰触?可以碰触到吗?可以。摸到一些很滑的东西可以吗?很细滑的,也是可以。或者身体可不可以感觉到重量,例如手,我们要提一样东西,可以感觉到很重吗?可以。用什么感觉?用身体来感觉。感觉到很轻盈也是。如果天气很热,身体也会感觉到热,是不是?如果天气凉了,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很冷。热跟冷是用什么来感知的?是身体感知的。有人拍了你一下,你会不会感觉到别人在拍你啊?会不会?别人推你一下或者走得太快不小心撞到了墙角,或者撞到了桌脚,这个时候会感觉到痛,是不是?用什么感觉到撞击呢?用身识。这个也是属于风界。这些都是由于地、火、风撞击到我们的身净色,生起的身识去识知,我们就知道硬、软、粗、重、推动等等。

 例如,脚痛、肚子痛、头痛,或者感觉到头胀、头晕,这些用什么来感觉?身识来感觉,用俗话说,就是身体去感觉。身体能够感觉到这些都是属于要么是地界,要么是火界,要么是风界。痛属于什么呢?如果我们用四大来分析痛的产生,其实就是身体的四大不平衡。然后四大里面的地界,或者风界,或者火界很强,撞击到身净色,当身净色遭到这外在的,也就是对于我们体内身净色来说,是外在的撞击的时候,它所经受的如果是地界的话,那么要么是粗,要么是硬,要么就是推动的撞击,这个时候会感觉到痛,肚子痛、头痛、脚痛,就是这么样来的,这是透过我们的身识去识知的。

    而在四界当中,水界不是由身识去感知的。水界必须通过意识,就是我们讲到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意识去感知。

 当我们可以辨识这十二个特相之后,那么就一个一个特相来辨识。先辨识推动,然后再硬、粗、重、支持、软、滑、轻、热、冷、流动、黏结,可以这么样重复地辨识这十二个特相。可以辨识了,然后就慢慢地把速度加快。由于心刚开始辨识的时候会比较陌生,所以比较慢,等慢慢辨识到越来越熟悉就会越来越善巧,然后可以辨识得越来越快。刚开始辨识的时候,我们可能要用一个小时,甚至一个半小时,甚至好几天的时间来辨识一个特相。到了心善巧的时候,你可以在一坐当中把十二个特相全部辨识,可以在一、两分钟之内,把十二个特相辨识一遍,然后慢慢地再加快速度,乃至一分钟至少对十二个特相辨识三遍。

 做到这么样之后,我们可以进入下一步,把这十二个特相依照四大原来的次第重新调整,也就是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用这种方式来辨识。可以依照这样的方式次第来辨识之后,就可以尝试把心抽离出身体,再一起看身体的十二个特相,可以看到了之后,再感觉好像心就犹如在背后或者肩膀的后方,这样看着身体一样,来辨识十二个特相。

 可以这么样辨识了之后,再把这十二个特相分为四组,那个时候辨识硬、粗、重、软、滑、轻为地界;流动、黏结为水界;热、冷为火界;支持、推动为风界。那个时候心就不断地作意: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在作意“地”的时候,你的心去辨识硬、粗、重、软、滑、轻;作意“水”的时候,去辨识流动、黏结;作意“火”的时候,去辨识热与冷;作意“风”的时候辨识支持、推动。也就是说当你作意“地”的时候,离开了硬、粗、重、软、滑、轻没有所谓的“地”;作意“水”的时候,离开了流动、黏结没有所谓的“水”;离开了温度没有所谓的“火”,就是热与冷;离开了支持与推动,没有所谓的“风”。持续地在这个身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这样十遍、百遍、千遍、万遍。

 可以这么样辨识了之后,我们可以再进入下一步,把地界简化成硬与粗;水界仍然是流动、黏结;火界是热、冷;风界是支持、推动。就用八个特相来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在这么样辨识的时候,禅修者会发现身体的概念已经没有了,在这一堆的范围里面,只剩下地、水、火、风四界而已。他已经不会感觉到“我”坐在这里辨识,不会感觉到还有个身体。假如可以做到这么样之后,就持续地在这个身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如果当他这样只是“于此身中”辨识有地、水、火、风之后,随着他定力的提升,会发现身体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光明。然而,这个时候不应该去注意光明,只应该在这个光体里面辨识地、水、火、风或者说还可以把这八个特相再简化为四个特相,辨识硬为地,流动为水,热为火,支持为风。这样于此身中直接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可以这么样辨识之后,也不要去注意身体的变化,例如身体越来越明亮,只是把心放在身体里面,如实地去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就可以。当他这么样辨识之后,会发现到他的身体的光亮已经慢慢地消失了,身体越来越透明,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去注意光亮的变化,也不要去注意透明,还是只是辨识地、水、火、风,地、水、火、风。这样持续地辨识之后,他将会发现到身体犹如像冰块一样,或者犹如像水晶一样透明。

 当到达了这个阶段之后,有两种方法他可以运用,就是说有两条路。这两条路就是两种行者的路,一条是止观行者的路,一条是纯观行者的路。

 在《清净道论》里讲到的见清净,也就是讲到名色辨别智。在那个部分里面,《清净道论》讲到无论是止行者或者纯观行者,如果想要辨识名色法,想要去达成名色辨别智,应该用四大的四界分别观里的简略法或者详尽法的一种,去辨识身体里面的四界。当禅修者在辨识四界,发现身体已经很透明了、很明亮了之后,还持续地辨识身体里面的四界,当他的定力可以持续地维持到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身体也很晶莹剔透,定力也很稳固,这个时候就达到了近行定。

 为什么只是近行定呢?因为修四界分别不可能证得禅那,即使在这个阶段,他的身体很晶莹很透明,定力很稳固,那也只是近行定而已。如果想要再继续培育定力,毕竟由四界分别观所培育起的定力只是近行定,如果他希望的话,可以以四界分别观所培育起来的近行定为基础,再转修其他的止业处而培育定力。例如:他可以借助由四大培育起来的近行定的定力,再转修三十二身分,那就很容易。如果是能够在修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之后,再借助由近行定力量的这种定力,再辨识,再同样地观照这个身体,只不过这个时候不要再观照身体里的四界,而是观照身体里面的部分。三十二身分就是头发、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脏、肋膜、脾、肺等等,用这种方式来辨识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之后,再取身体里的一个部分,例如白骨,来修白骨想,通过白骨想再证得初禅,证得初禅之后,可以再取白骨的白色来修白遍,而依次地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样的话就是透过四界分别观培育起近行定的定力之后,再继续培育定力而走止行者这条道路。

 但有一些禅修者不想花那么多时间培育定力,想做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à-yànika。这个时候,在由培育四界分别观所达到的近行定之后,就应该尝试去分析身体。在他已透过四大辨识,发现到身体很晶莹、透明、剔透之后,就可以尝试去破这个身体的密集。我们可以说,当他看到了这个身体,虽然像水晶、像玻璃、像冰块,但毕竟还是一个实体在,是不是?他就尝试去找这一个冰块、或者玻璃块、或者水晶块里面的,其实就是这个身体里面的空间。如果有些禅修者是利根的话,当他一找到空间之后,会发现这一个像冰块一样的身体,经不起智慧的观照,很快就破碎了,破碎成很多很小的颗粒。但是有些禅修者,在这个阶段,还不能够破除身体的这种凝聚力,就应该尝试用分的方法,就是用分析的方法,就再由四大培育起来的定力,把心投进这个身体里边,尝试去破除,不断地分、不断地分。但是大部分的禅修者在这个阶段,当他一旦注意到空间之后,很快就发现到身体会破碎。他持续地继续去破这个身体里面的那种组合,那种凝固的、坚厚相,一直破,破到最后乃至见到色聚。我们可以说色聚就是色法的最小单位,当他见到了色聚之后,还必须从见到色聚那一刻开始来辨识究竟色法。因为见到色聚还是没有进入色业处之门,还是属于四界的范畴。

 我们可以说,能不能够见到色聚,是一个检验的标准。假如一个禅修者通过正确的方法修习四大见到了色聚,每一个人见到的色聚必定是一样的。不可能你见到的色聚跟他见到的色聚不同,这也是我们在禅修指导中检查一个人是不是真的见到色聚的标准。你可以翻遍所有的书,还查不到,但是假如你通达经论,一旦看到色聚再去对照经论:“哦!原来是这么样。”如果你要去猜测,或者从书本里面找是找不到。一百个人看到的色聚是一样,一千个人看到的色聚也是一样。这就是我们检验是不是真的看到了色聚的标准,它不是想象的。如果说修入出息念,见到禅相,一百个人的禅相都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禅相由心想而生。它是什么法?是概念法。如果我们看到了色聚之后,再把色聚继续分下去,就是究竟法了,所以每个人看到的必定是一样,这是想像不出来的,所以有些人靠想像说:“现在看不了色聚。”或者说:“看到色聚的那只是想像。”那只是他个人想象的,不是说看到色聚是想象。真正看到色聚的禅修者,他们很有信心,看到的就是,为什么呢?因为一旦一个人辨识到了色聚之后,禅修导师就会教他去辨识,这个色聚里面有什么,很多的禅修者看到的是一样的。不用去问人,不用去查书,书里也没有,去问人也没有用。但是一旦你看到了,就能够回答出来。我们可以说进入修观的初步,必须得怎么样?Yathàbh?ta- pajānāti或者Yathàbh?ta-¤à?adassana,什么意思?如实地了知,如实地知见。修观不能够有任何的掺假,不能够有任何的想像,必须是看到就是看到、看不到就是看不到的。所以我们强调:修观就是一定要如实地观,惟有这么样,我们才能够进入下一步,才能够进入修观。

 如果一个禅修者想要做纯观行者的话,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看到色聚之后,再破除色聚里面的三种密集,然后依次辨识到色聚里面,每一粒色聚至少有八种色法,有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有些会有命根色,有些会有眼净色等等。至于如何再继续破除,乃至再分析色法呢?我们明天一起来学习。明天在讲究竟色法之前,还会讲如何来修习四界的详尽法。

 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佛陀讲四大,不是让我们知道物质只是四大而已,而是说所讲的东西必定要跟实修结合起来,这才是佛陀说法的意趣。而讲这些东西、修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要如实知见,惟有如实知见,我们才能够生起如实的智慧;惟有如实的智慧,我们才能够断烦恼,才能够了生死。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毗达摩 第七讲 四界分别观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
下一篇:阿毗达摩 第五讲 色法、四大界
 阿毗达摩 第三十一讲 广大心(色界心、无色界心)
 阿毗达摩 第二十七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三种离心所、二种无量及无痴心..
 阿毗达摩 第五讲 色法、四大界
 阿毗达摩 第三十八讲 世间(恶趣地、人、欲界四天王天)
 阿毗达摩 第四十八讲 缘起(受、爱、取、有、生、老死等)
 阿毗达摩 第六讲 四界分别观修习之简略法
 阿毗达摩 第四十三讲 业和果报的关系
 阿毗达摩 第七讲 四界分别观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
 阿毗达摩 第三十讲 十八种无因心 五十四种欲界心
 阿毗达摩 第三十五讲 随起的意门心路过程和纯意门心路过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 (第四篇 了境能变识诠解)[栏目:于凌波居士]
 欧阳竟无(1871~1943)[栏目:汉传佛教人物]
 人间三月天 武汉赏樱花[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欲界人类的祖先是堕落天人[栏目:月悟法师]
 果林记述药师佛感应二则[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11.阿难尊者的前身[栏目:动物的故事]
 弘一研究的新收获——读徐正伦编著《弘一大师诗词全解》(金梅)[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六十三世 天奇本瑞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二划之三[栏目:禅宗七经词句注解索引]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