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425.凝然了改禅师悟道因缘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282
425.凝然了改禅师悟道因缘
  西京少室凝然了改禅师,南阳松庭子严禅师之法嗣,俗姓任,嵩阳金店人。了改禅师少时即有出世志,一心系念空宗,后从少室训禅师落发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受戒之后,了改禅师开始游方参学。初投香山月印禅师座下,虽用功精勤,几经寒暑,却无所契入。后听说松庭子严禅师住持天庆寺,遂前往参礼。
  在松庭子严禅师座下,了改禅师经常拿自己生死大事咨问子严禅师。后来,子严禅师为他举“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之话头,令他参究。
  [“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这个话头非常有名,历代禅宗大德,象云居契瑰、佛日本空、天童正觉、虎丘绍隆、佛照德光等禅师,都提举过。如虎丘绍隆禅师上堂云:“目前无法,万象森然。意在目前,突出难辨。不是目前法,触处逢渠。非耳目之所到,不离见闻觉知。虽然如是,也须踏著他向上关捩子始得。所以道,罗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佛祖不安排,至今无处所。如是则不劳敛念,楼阁门开。寸步不移,百城俱到。”蓦拈拄杖,划一划云:“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经过一段时间的参究,了改禅师终于由此悟入曹洞宗旨。
  了改禅师于是问子严禅师:“这个莫是背触不得底意么?”
  [“背”和“触”,在宗门语录中,经常被用来表示对真俗的执着。如“唤作竹篦即触,不唤作竹篦即背”,唤作竹篦,即落于实有,违背真谛,称之为“触”;不唤作竹篦,即落于空,违背俗谛,称之为“背”。第一义谛离四句绝百非,既不触又不背,非关语言文字,故称之为“背触不得底意”。前面“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之话头,正要扫荡学人二边之见,连中道亦不立,若真地达于此地,背亦得,触亦得。]
  子严禅师道:“笑破山僧口。”
  了改禅师事后,茫然无措。
  子严禅师便呵斥道:“你在鬼窟里讨甚么碗?”
  了改禅师不明其旨,心里更加疑惑不安。
  后来有一天,子严禅师上堂说法云:“一言迥脱,独拔当时。”
  了改禅师一听,当下释然。当天晚上,他便走进丈室,向子严禅师通报了自己的所悟。子严禅师于是为他印可。
  了改禅师悟道后,即辞别松庭子严禅师,前往二祖庵归隐。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才出世住持少林寺。
  曾有上堂法语云:“祖师心印,不是有言,不是无言,不是有知,不是无知,岂可向言句下研穷,意识中揣度哉?昔日祖师初来,贩得久远滞货,无人承当,只得九年面壁。后来二祖,却以痴猿捉月,来问安心,这老汉也是怜儿不觉丑,向他道将心来与汝安,二祖便承虚接响,唤作得髓。看来也好与三十棒。何故?才涉唇吻,便隔千山。诸人还会么?山僧今日与么,也好与三十棒!”又云:“莫向言中取则,直须句外明宗。若能如是会,彻古彻今,自由自在,知么?”
  了改禅师的这段上堂法语,道出了他当年见道之前的迷惑处和觉悟后的见处。
  了改禅师善吟诗,曾有山居诗云:
  “嵩山万丈绝跻攀,长夏松风尽日闲。
   自笑鼻头双孔大,气通天地有无间。”
  另有咏石罗汉诗云:
  “岩头一尊石罗汉,藤作髭须向风战。
   千年从不化斋粮,身心一如更无换。
   趺坐山头数百秋,也无欢乐也无愁。
   纵然血浸齐腰雪,羡尔惟将一默酬。”
  了改禅师圆寂于永乐庚子年(1420),春秋八十七岁。有辞世偈云:
  “寿世八十七,出息复入息。
   撒手威音外,绵绵与密密。”

{返回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426.无趣如空禅师悟道因缘
下一篇:424.宝峰智瑄禅师悟道因缘
 459.牧云通门禅师悟道因缘
 47.灵云志勤禅师悟道因缘
 137.钟司徒悟道因缘
 94.云门文偃禅师悟道因缘
 350.云峰妙高禅师悟道因缘
 285.护圣居静禅师悟道因缘
 66.洞山良价禅师悟道因缘
 294.育王遵璞禅师悟道因缘
 138.首山省念禅师悟道因缘
 449.无明慧经禅师悟道因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每次在念诵结合观想皈依境时,总是观想不起来...[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人间好时节[栏目:佛网文摘]
 Part V. Buddhism and Science[栏目:The Buddhist Catechism]
 除旧更新[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往生之路 第一讲[栏目:往生之路]
 第七十二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七四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八集]
 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栏目:心律法师]
 要得大财富,你得要有这个命[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如何超渡祖宗[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