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苦圣谛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0008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一节、苦圣谛

佛陀的教导以四圣谛为根本。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是苦圣谛。那么,什么是苦呢?

有人听到佛教讲苦,就认为佛教是苦的宗教,是消极、悲观的宗教。其实,这里所讲的苦,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痛苦的苦。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苦,在这里特指生命现象。

佛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禅修论著叫做《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该论解释说:苦,巴利语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无的)构成。因为生命是许多祸害的依处,亦即是说有了生命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圆满,所以说是下劣。同时,生命在根本上并不存在那些愚痴的人们所执着的恒常、清净、快乐、自我的本质,所以说是空无。因为下劣和空无,所以称为“苦”。

上面是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的。在经典中,佛陀通常这样解释“苦”:

什么是苦圣谛呢?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虑、悲哀、痛苦、忧伤、烦恼是苦,与所讨厌的在一起是苦,与所喜爱的分开、别离是苦,不能实现追求、愿望是苦。简而言之:执取身心即是苦。

 

佛教虽然强调“苦”,但并不否认生命有快乐和幸福的存在。佛陀曾经说过,假如作为欲乐目标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等完全是苦,完全没有快乐可言,那么,人们就不可能从中获得快乐。正是因为这些对象有让人产生快乐的特性,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快乐和享受,所以才会去追求它们、执着它们。由于追求、执着它们,从而使自己被污染。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
下一篇: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佛教问答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
 佛陀如是说 (可爱经)
 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三节、如何去除困扰性烦恼
 佛陀如是说 (大吉祥经)
 第五章、实用调心法 第三节、正念正知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四节、烦恼的产生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一节、佛陀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三节、生命的本质
 佛陀如是说 (愚人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十八章 民国以来的中国佛教 第三节 佛教界的组织化与僧教育[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第一章 僧像致敬 第二节 应礼与不应礼[栏目:僧伽礼仪及塔像建造]
 持名念佛的时候能观想阿弥陀佛种子字吗?[栏目: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行仁子贵[栏目:戒杀放生护生小故事]
 No Ajahn Chah《143》[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安居第六十九日(一):前四门应达成的事实[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中阴文武百尊灌顶开示 ——第九世确兗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相应37经 摩诃男经[栏目:相应部 55.入流相应]
 远离戏论[栏目:雪漠]
 佛教圣众因缘集 六、口业如山 圣没一言[栏目:佛教圣众因缘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