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毗达摩 第四十八讲 缘起(受、爱、取、有、生、老死等)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80

缘起(受、爱、取、有、生、老死等):昨天晚上我们已经讲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我们今天晚上将把剩下的几个缘起支讲完。当我们讲过了六处缘触之后,接着我们讲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这里的受是感受。感受,它的特点是领纳、领受;作用是受用对象之味,也就是体验到对象的表现;现起为或者苦、或者乐这样的感受;近因是触。在经典里面佛陀这样说“受”,佛陀说:“诸比库,什么是受呢?诸比库,此六受身: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诸比库,这称为受。”因此,受一共有六种受,即:眼触生受cakkhusamphassajà vedanà,耳触生受sotasamp hassajà vedanà,鼻触生受ghànasamphassajà vedanà,舌触生受jivhàsamphassajà vedanà,身触生受kàyasamphassajà vedanà,意触生受manosamphassajà vedanà。

即:眼、耳、鼻、舌、身、意由这六种触所生的受,所俱生(一起生)的受称为这些受。

而且这里的受,它是特指与三十二种果报心相应的受。即:眼触生受是在作为果报心的眼识里面所俱生(一起生起)的两种受,不善果报心里面的受是属于眼触生受,善果报心里面的受也是属于眼触生受,一共有两种;耳触生受也是依善和不善的果报生受;鼻触、舌触、身触也是这样。

在眼、耳、鼻、舌的这八种受当中,它们的受是什么受?是舍受。而身触生受这两种受是什么受?一个是苦受,一个是乐受。如果是不善果报的身识俱生的身触生受是苦受,如果是善果报的话,俱生的身触生受是乐受。

还有意触生受,意触生受一共有二十二种。哪二十二种呢?即领受心有两个,这两个受是什么受?这两种受是舍受。推度心有三个,这三个呢?有两个是舍受,一个是悦受。大果报心呢?大果报心有八个,它们的受是什么?有四个悦受有四个舍受。色界果报心呢?色界果报心有四个是悦受,有一个是舍受,即是第五禅的果报心是舍受。无色界果报心有多少个?有四个,它们意触生受是什么受?是舍受。

所以这里讲到的受,是伴随着心生起的。由于受必须得在依处、所缘、心与心所的接触、集合,然后它一起生起的受,所以称为六触生受。

为什么说触缘受phassapaccayà vedanà呢?触是识与所缘的接触,当它们接触时必定有缘于触生起的某一种感受,无论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称为触缘受。

如果再以二十四缘来讲,那么一个是缘法,一个是缘生法。由于有了眼触,眼触即是眼净色、颜色所缘、眼识,再加除了眼触之外的其他的六个心所,它们的集合称为触。然后,由于有了这种眼触之后,它所伴随着生起的受称为眼触生受。在这里眼触是缘法,眼触生受是缘生法。它们的缘是什么缘?它们的缘是俱生缘,一起生起,而且它们也可以说是相应缘,也可以是果报缘。

对于耳触和耳触生受、鼻触和鼻触生受、舌触和舌触生受、身触和身触生受、意触和意触生受,也是这么样。所以,我们要知道这里讲到的触特指果报心里面讲到的,而受也是指果报心里面讲到的受。

对于六处也好,对于触、对于受也好,这里更倾向于讲的是果报。果报就是过去所造的业带来的结果,这个是我们今生承受的、经验到的。

对于触下面的环节,它就是一个转折点。所以,我们说到的触之后是什么? vedanapaccayà ta?hà受缘爱。因为受是属于果报,但是这里的爱还是不是果报?爱已经属于造业了ta?hà。那什么是爱呢?

“渴望故为‘爱’。”

(paritassat?'ti ta?hà)

它的特相是因;味是喜欢;表现为不满足;近因是受。

那什么是爱呢?佛陀这么样说:

“诸比库,什么是爱呢?诸比库,此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这称为爱。”

因此,这里讲到的爱就依它所渴爱的、它所执取的所缘(目标、对象)而分为六种,即:

对于颜色的爱著称为色爱r?pata?hà;对于声音、执取声音的爱称为声爱saddata?hà;对于香、对气味的爱gandhata?hà;对于味道,喜欢吃、贪着味道的这种味的爱著称为味爱rasata?hà;触爱就是喜欢柔软,例如:喜欢抚摩,喜欢一些舒适的、皮肉的这种爱著称为触爱pho??habbata?hà;和法爱dhammata?hà,法爱就是包括对于心所、对于种种的概念、观念等等的爱著称为法爱。这是依所缘来分的。

如果爱又依性质来分,又可以分为三种爱:

第一种是欲爱kàmata?hà。欲爱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就是:

“即色爱转起为欲乐之味而享受来现于眼睛视野的颜色所缘,这称为欲爱。”

或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它纯粹只是追求贪爱与欲乐的目标。欲乐的目标特指五欲。哪五欲呢?色、声、香、味、触。什么是色的爱呢?喜欢看漂亮的东西,喜欢看好的东西。好象男的喜欢看漂亮的女孩,女的喜欢看英俊的,这属于色爱,举这样的例子。

而声爱呢?例如:贪着于音乐,陶醉于歌曲等等这些是属于声爱,喜欢听美妙的声音这是属于声爱。而香爱呢?例如:擦一些香水,为了吸引人,或者喜欢那些香味,这是属于香爱。味爱呢?说直接点就是贪吃,贪于美味。触爱呢?例如:坐要坐的舒服的,睡要睡的舒服的,而且贪著于皮肉之爱,皮肉的这些欲乐,这些是属于触爱。而这五种欲,由于它能够引生贪染、引生爱,所以也称为五欲功德,就是它有这样的一种作用可以引生贪爱的功德,所以称为五欲。

还有另外一种爱,是有爱bhavata?hà。

“当它与认为所缘是‘永恒、长久’的常见一起转起时,名为有爱。与常见俱行之贪为有爱。”

也就是说对于生命,认为生命是永恒或者认为对象是永恒,这样的话都称为有爱。

第三种是无有爱vibhavata?hà。

“当它与认为所缘是‘灭绝、消失’等断见一起转起时,名为无有爱。与断见俱行之贪为无有爱。”

那么,有爱和无有爱就特指一个是夹杂着常见的贪爱,一个是夹杂着断见的贪爱,称为无有爱。

虽然,爱可以依目标而分为六种,即:色、香、声、味、触、法。但事实上爱是依靠接触目标而生起的受,因为有了受,例如:一个人体验到乐受,他就会享受这种乐受。而他追求这个所缘(目标)的目地,纯粹只是为了从这种所缘当中能够激发、能够生起、产生乐受,这个时候就会有了贪爱。所以,爱是基于受,就是他为了想要追求快乐——快乐是一种受,为了追求快乐,粘着于认为对象有乐味,可以使一个人感到快乐,这种追求称为爱。

如果对于苦受来说,当一个人体验到苦受的时候,他渴望摆脱苦,以及渴望会有某一种乐受去取代这种苦,这也是一种爱。

对不苦不乐受来说,不苦不乐受的本质是宁静的,但是它也可以成为渴爱的目标。

所以,我们说缘于受而有爱的生起。

因为有了快乐的感受,人们会去追求它。感受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它是无记的。因为一个人的善业成熟,他可以体验到舒适的、可意的果报,但是因为有了这种可意的果报被人体验,所以人们会去追求这种感受、这种感觉。于是这种追求本身就是爱,如果只是停留在感受的本身,而不会有后面的那种追求,那么这个是圣者的领域,特别是漏尽者的领域。

所以,正因为如此,佛陀会说:

“圣者只会被一支箭射中,而不会被两支箭射中。”

就是因为一个漏尽者会被一支箭射中,就是当他的身体有了不善的果报的时候,他会生起苦受。对于凡夫来说,身体生起的苦受,他会有忧受的生起。然后,心的忧受和身体的苦受加起来,会使他苦上加苦,就称为被两支箭射中。而对于乐受来说也是,如果是对于漏尽者来说,他体验到善果报成熟,他体验到悦受或者乐受的时候,在他的速行里面也可能生起悦受,但是他的悦受是属于悦俱的唯作或舍记的唯作,而他不会有乐受的贪爱生起。

所以对于一个漏尽者(佛陀和阿拉汉)来说,前面的那些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还会生起,但是受缘爱这个在一个漏尽者那里已经中断了。也就是说一位漏尽者没有任何的爱,包括欲爱、有爱、无有爱。

如果把爱再进一步细分的话,一共有一百零八种爱,即: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再乘以每一样都有欲爱、有爱、无有爱那一共有十八种。这十八种又包括对内色的爱、对外色的爱(对内生的爱、外生的爱)等等一共十八种,这是三十六种。然后,又执著于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各三十六种,一共是一百零八种。所以爱细分可以分为一百零八爱。

因为有了爱,爱的进一步加深是什么?是执著。所以,执著又叫做取upàdàna。为什么称为取呢?

“执取故为‘取’。”

(upàdiyat?'ti upàdànaü)

它的特点是执持、执著;作用是不放开,对于对象不肯放开、不肯放下;表现为强烈的爱与见(邪见);近因是爱。

佛陀是这样定义“取”的,佛陀说:

“诸比库,什么是取呢?诸比库,有四种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这称为取。”

因此,“取”可以分为四种:

1、欲取(kàmupàdànaü),就是对欲乐目标的执著;

2、见取(di??hupàdànaü),是对于观点、对于邪见的执著;

3、戒禁取(s?labbatupàdànaü),就是对于一些错误的修行方法的取着;

4、我语取(attavàdupàdànaü),执著于有我,或者种种名言可以表达我等等。这也即是指有身见等等“取”。

所以一共有这四种“取”。

这四种取,它分别有两种心所。对于欲取来说,欲取就是贪爱五欲这称为渴爱,强烈的欲爱称为欲取,也就是很强烈地贪着于漂亮的颜色、动听悦耳的声音、很好闻的香、很好吃的味道、很舒服的触觉,这一种执著,对于目标的执著称为取,称为欲取。接着是见取,见取是执著于常见和断见这两种邪见的见,称为见取。戒禁取就是执著于牛戒、牛禁等等错误的方法,例如:执著于狗戒,就是学狗一样爬,学狗一样吃粪便等等;像学牛一样行走,像学牛一样去吃草等,这些错误的修行方法都称为戒禁取。而我语取是执取五蕴为我等等的“有身见”或“我见”。

这四种取是属于哪些心所呢?欲取属于贪心所,见取、戒禁取和我语取属于哪一种心所?对,属于邪见心所。正因为如此,所以取的表现为强烈的贪爱与邪见。

因为有了执取之后,然后就会去造业。那造业称为什么?称为有。所以,“有”bhava 。

“有”有两种。

“存在及令有故为‘有’。”

(bhavati bhàvayati cà'ti bhavo)

存在就是已经有生存的,或者可以导致生存的。

在这里的“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业有,一种是生有。它的特相是业或者业果(业或者业带来的果报);作用是令存在以及存在;表现为善、不善以及无记,无记在这里是特指果报的无记;近因是取、取著。

那什么是有呢? 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取缘有’呢?有两种有:有业有,有生有。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其中,什么是生有呢?欲有、色有、无色有,想有、无想有、非想非非想有,一蕴有、四蕴有、五蕴有。这称为生有。

如是,此业有与此生有,这称为‘取缘有’。”

我们在这里再讲一讲这种关系,我们先以“业有”来讲这种“有”。

业有就是为了获得来世所造的业,称为业有。在这种情况下,业有相当于我们在之前讲到的哪一个?讲到的哪一个缘起支?行。不过它们在时间上稍微有点不同,过去造的业能够带来今生的果报的,我们称为行。而如果是现在所造的业能带来来生的这种业,我们称为业有,称为有。但有时候它可以是指并用的。

一共有二十九种思,其中福行有多少种?八大善心之思和五种色界善心之思,一共有十三种。对于非福行来说,它是十二种不善心之思,一共有十二种。对于不动行来说,是四种无色界善心之思。十三加十二等于二十五,二十五再加上四就等于二十九种。这二十九种心里面所造的思,它形成的业这称为业有。这就是刚才讲到的:

“其中,什么是业有呢?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称为业有。一切能带来有(生命)的业为业有。”

对于生有来说,是指将在来世由该善或不善业引生的业生色与果报四名蕴。也就是说业生色(果报身)和果报名法(果报心里面的那些名法),这些是由业所带来的,那么它是属于生有。

业生色对于人来说,它包括了眼、耳、鼻、舌、身、心所依处、命根色、性根色等等,这些是属于业生色。

而对于心来说,那么在三界里面,世间的果报心是三十二种,这三十二种就称为生有。即:双五识有多少种?有十种;领受两种;推度三种;大果报八种;色界的果报心有五种;无色界果报心有四种。在这里就特指果报心和相应的名法,它的里面的名蕴——受、想、行、识名蕴,称为生有,再加上业生色都称为生有。

这样的话,取缘有就包括了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如果作为业有来说,取缘有是指“以取为缘,造作能引生来世的业有。”就是说因为有了执著、执取,所以造作了业,而这种业能够引生来世的投生,这种能够带来下一辈子、下一生能够投生的业,称为业有。这样的话,称为取缘有。

如果是把有解释为生有的话,取缘有就是“以取为缘,众生依所造的业而再生、而投生。”因为有了取,所以众生造作了业,因为这种业再投生。所以这样的话变成取缘生有,它是一种间接的关系。

因为有了“有”,所以就会有什么?就会有了“生”。那什么是“生”呢?jàti:

“生故为‘生’。”

(jananaü jàti)

它的特点是于各处生命的最初生起;味(就是作用)就是归还,归还五蕴;就是如果一个众生的五蕴已经离散了,身体(他的业生色)已经坏了,但是另外由于有了过去所造的业,然后在另外一个所谓的生命体里面,它又重新有五蕴的重组。所以这个我们从世俗的意义上来说叫做归还五蕴。表现为从过去生出现于此或者直接表现为种种的苦;近因是业有。

那什么是有缘生呢?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有缘生’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的众生有情,只要他还没有断除烦恼,他就会在他相应的有情部类中无论是一蕴有,无论是四蕴有或者无论是五蕴有;无论是欲有,无论是色有,无论是无色有;无论是想有,无论是无想有,无论是非想非非想有,在各种有情的部类,就是他们的趣,他们的那一种类当中,诸蕴的呈现,开始有了五蕴诸处,就是眼、耳、鼻、舌、身这些诸处的获得,这称为有缘生。

就犹如在人类一样。人类,这张画里面哪一个阶段是属于结生啊?哪一个阶段是属于结生?应该是这个,正好是受精卵,应该就是在这个刹那,这个刹那是属于结生的刹那。然后,慢慢的在母胎里面一个婴儿,开始由细胞分裂,然后着床,然后最后生起一个小胚胎。然后在胚胎里面逐渐地成型。那么这个阶段叫kalala,kalala就是羯罗蓝,就是生命最初的呈现。当然了它里面有很多的、无数的色聚,已经有无数的色聚了。只不过它们的色聚,作为业生色来说有三种:即身十法聚、性根十法聚和心所依处十法聚。

因为有了生,所以就会有老、衰老,和有死。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生缘老死’呢?有老、有死。其中,什么是老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斑白、皮肤变皱、寿命减损、诸根成熟,这称为老。”

也就是说,一个生命体的衰老称为老。有没有人喜欢老啊?

接着佛陀这么样说:

“其中,什么是死呢?无论任何的有情,即于其有情的部类中,死亡、灭殁、破坏、消失、逝世、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断绝,这称为死。如是,此老与此死,这称为‘生缘老死’。”

在这里讲到为什么会有死亡呢?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生命,那他必然会走向尽头,这称为死。也就是说,只要你有生存、你有结生、你有存在,那必然就会死。不可能说有了生,你可以长生不老,你可以永恒的存在,在这个世间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这称为生缘老死。

由于有了老、有了死,那么在生命期间就能够体验到种种的不如意的事情。例如说愁soka,什么是愁呢?

“其中,什么是愁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愁虑、忧愁、哀愁、内心忧愁、内心悲哀、心的燃烧、忧虑、愁箭,这称为愁。”

那什么是悲呢?parideva(悲):

“其中,什么是悲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种的苦法而哭泣、悲叹、悲泣、悲哀、哀号、悲痛、诉说、哭诉、悲唤、涕泣、号叫,这称为悲。”

那什么是苦呢?dukkha(苦):

“其中,什么是苦呢?身体的不适、身体的苦,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身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苦。”

那什么是忧呢?domanassa(忧):

“其中,什么是忧呢?心的不适、心的苦,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觉,由心触而生的不适、痛苦感受。这称为忧。”

什么是恼呢?upàyàsa(恼):

“其中,什么是恼呢?由于遭受亲戚的不幸、遭受财产的损失、遭受疾病的不幸、遭受戒行的不幸,或遭受邪见的不幸。由于具有任何一种的不幸,遭受任何一种的苦法,而郁恼、忧恼、憔悴、绝望,这称为恼。”

“‘如此,这整个苦蕴集起’:如此,这整个苦蕴组合、组成、集合、出现。”

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有生命?有种种生命的不如意的事情呢?我们会遭受在生命、在生活当中的各种的愁、悲、苦、忧、恼,就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生命,有了这个躯体、有了这个躯壳、有了这副身心。为什么有这副身心呢?因为我们过去曾经造了某一种业。为什么会造业呢?因为我们有执著。为什么执著呢?因为我们有追求、有喜好。为什么有喜好呢?因为我们认为有些东西是快乐的,我们会去追求快乐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认为那些是快乐的?因为我们有接触,就是有根门和外境、和心之间的接触。为什么会有接触呢?因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处。为什么会有六处呢?因为名色。为什么会有名色呢?因为有识,有果报识,或有结生识。为什么又会有今生的投生呢?因为我们在过去曾经造了业。为什么有造业呢?因为我们有无明。

所以,以无明为根,以爱为根,众生流转于生死。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明,所以才会去造种种的善或不善的业。因为造了业,它就会带来结生的识,会投生。有了投生为结生,就会有这一副身心,即名色法。有了这个身心,自然就会有眼、耳、鼻、舌、身、意。有眼、耳、鼻、舌、身、意,自然他会对外境,有色、声、香、味、触、法这种碰触。因为有了碰触,我们对于好的我们体验到快乐的,不好的体验到苦的,而对于那些中性的我们往往体验到不苦不乐的。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快乐的东西有乐味,我们会去追求、会去贪爱。贪爱的进一步加强,我们会要执取,然后我们又去造业。因为有了造业,又带来结生投生。因为有了生命,你就必须得要承受在生命当中种种的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样的话整个这一堆的生命,这一堆称为苦蕴的生命就形成了、就出现了。正因为如此,所以称为:

“如此,整个苦蕴集起。”

在这里,我们简单的再对这十二支缘起进行一次总结。在这里缘起一共分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与老死。这十二支缘起是通于三世的。

其中无明和行是指在过去世的,属于过去世的。

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这几支是属于现在世的。

而生与老死是属于未来世的。

因此,有了过去世的无明,造了福、或者非福、或者不动的行,然后带来今生的结生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等等。因为有了今生的爱、取,又造了业有,有了业有它又带来未来世的生。因为有了未来世的生,它就必然会有老、死、愁、悲、苦、恼、忧等。

对于这十二支缘起,它可以分为两种有轮。

即:无明。因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它是从前际得来的,这个是以无明为根本的。因为有了过去世的无明,以无明为根本会造作行,于是带来了今生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而在今生当中,又以爱为根本,而有取、有,然后带来以后来生的生与老死,这个是从后际相续来说,以爱为根本。

就是从前际(前一世)所带来的,由于前一世的无明、行,有今世的识等等。而对于能够导致下一生的来说,以爱为开始。因为有了爱、有了取,他会造业,造了业有,然后带来未来的生与老死。

因此,在这十二支缘起里面就有三种连结。无明、行是属于什么?是属于因,由于有了无明、行,那么会带来今生的名色、六处、触和受。这个是因,这个是果,这个是一个因果的连结。今世的有了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个是果,然后又导致有爱、有取、有有,这又是一种连结,这个是果因的连接。而有了今生的爱、取、有作为因,又带来未来生的生与老死,这个还是一种因果的连结。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十二支缘起的三种连结分为四种:其中无明和行是第一摄,就是分为第一类。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是第二摄,这是第二种类。爱、取、有这是第三摄,而生与老死这是第四摄。因为在这里提到无明和行的时候,爱、取、有也包括在内,同样的在提到爱和取与有的时候,无明和行也包括在内。在提到生与老死的时候,那么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种果也包括在内。

因此在这里,过去有五种因,即:过去世的无明、行、爱、取、有,这是过去的因。然后带来今世的五种果,即:识、名色、六处、触、受。而当我们提到了今生的爱、取、有的时候,也包括了无明和行。所以今世的爱、取、有,它也包括了今世的无明和行,然后带来未来世的生与老死。生与老死也包括未来世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因此,在《清净道论》里面就用二十种行相来形容这个轮回,形容这缘起之轮:

“过去因有五,现在果有五;现在因有五,未来果有五。”

这一种观法,在缘起的修行里面称为“第五法”。而现在在上座部止观传承里面所教导的,往往并不是我们之前所讲到的那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这种观法来起观的。往往我们先借用这一种“过去因有五,现在果有五,现在因有五,未来果有五”这种方法,这种第五法来观的。

那么正如在《无碍解道》里面就这么样讲:

“对以前的业有,痴是无明,努力是行,欲求是爱,接近是取,思是有。此五法对以前的业有,为现在结生之缘。

现在的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接触为触,感受为受。此五法对现在的生有,为过去曾作之业的缘。

现在已成熟的诸处,痴是无明,努力是行,欲求是爱,接近是取,思是有。此五法对现在的业有,为未来结生之缘。

未来的结生为识,入胎为名色,净色为处,接触为触,感受为受。此五法对未来的生有,为现在所作之业的缘。”

根据这一段话,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过去的五种因和什么是现在的五种果,现在的五种因又如何带来未来的的五种果。过去的五种因,即:无明、爱、取、行、业。由于过去世造作了无明、爱、取、行、业,它才会带来今生的识、名色、六处、触、受,这是现在的五种果。由于现在的五种因,即:无明、爱、取、行、业,而造作了这些烦恼和业,就能够带来未来的五种果,即:识、名色、六处、触跟受。在这里我们当知未来的五种果,由于生和老死只是名色法之相,它并不是究竟法,所以在这里只是用代表究竟法的识、名色、六处、触和受来概括。

这种方法在实修上,就是我们用追因的方法。因为在今生有了名色,有了这堆果报,那么有了果报它必然会有因,那它的因是什么呢?我们就以基于现在这堆果报的五蕴或者以业生色、以及果报名法为基础,然后再去追查。因为果和因之间它会有一定连接,也就是说因果之间是相应的。有了什么样的果,它就会有和这种果相应的因。你的果报是善果报,那么你的因必定是善因。所以我们能够投生为人,是由于我们过去所造的善业。

具体我们在过去造了什么样的善业带来今生的果呢?我们就可以通过追因的方法。也就是我们基于结生识和结生时候的名色法,然后再去跨过我们之前讲到的死生之间的连接,再去看过去曾经造了什么样的行与业。然后再看围绕着这种行与业当时所造作的无明、爱、取是什么。由于有了无明、爱、取的支助,所以造了行与业,这种行与业在成熟的时候带来今生的果报。然后基于今生你还有无明、爱、取,你又造了业,你这种业在你未来又能够带来什么样的果报。我们就是透过这么样的连接来修习缘起、来找到过去的因。所以这一种的修行方法称为缘起的第五法。

缘起的第一法,就是佛陀所教导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等等。逆观法,就是为什么会有老死?因为有了生。为什么有了生?因为有了有。为什么有了有?因为有了取。为什么有了取?因为有了爱。为什么有了爱?因为有了受。这是逆观法,这称为第二法。还有以中间的观法,例如:以受、以触与受等等来开始,这个是属于其他的缘起的方法。

在现在帕奥禅林,一般是以第五法,就是在《无碍解道》里面教导的第五法来追查。

对于这无明、爱、取、行、业而带来的识、名色、六处、触、受,我们可以归结为三种轮转。这三种轮转,第一种轮转是烦恼轮转。烦恼轮转就是无明、爱、取。因为有了烦恼。有了无明、爱、取,一个众生就会造业。造了业,我们称为业的轮转。因为有了造业,于是业的成熟将能够带来果报。果报即表现在缘起支里面就是识、名色、六处、触与受。因为有了果报,那么基于果报又会去生起新的烦恼。于是,这样的话就循环不断。

这三种轮转显示了生死轮回的方式。最为基本的轮转是烦恼轮转,在受到无明的蒙蔽和爱的驱使之下,众生投入于造作种种世间的善或不善的业,如是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这种业成熟带来果报的时候,即是由业而引生果报的轮转。在对这些苦乐的果报作出反应的时候,还没有断除烦恼、还沉迷于无明的人,即会受到渴爱的驱使,而想要享受更多的愉悦的体验、执取更多已经获得的,或者想要用各种方法来避免种种的痛苦。如此,果报轮转再引生另外一种烦恼轮转。这样的话三种轮转不断地转着,一直到最后,如果一个人,他的无明被断除。一旦无明被圣道断除,那么这一个轮转的链、锁链才能够完全地被中断。

讲到这里了,我想问一下大家,缘起容易吗?缘起好懂吗?好理解吗?大家听得懂吗?有一次阿难尊者,阿难尊者那个时候他已经证得初果了,有一次他对佛陀说:“尊者啊,您说缘起甚深,具甚深相,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认为缘起对于我来说很容易明了。”那个时候佛陀立刻就制止他,佛陀说:

“不要这样说,阿难。不要这样说,此缘起甚深,具甚深相。阿难,若对此法不随觉、不通达,此人就犹如打结的线球。如谷喇鸟巢之线,如萱草、灯芯草。不能超越苦界、恶趣、堕处、轮回。”

这是佛陀在《长部.大因经》和《相应部.因缘相应》里面说到的。

正是因为缘起是很深奥的、甚深的,所以当佛陀在菩提树下,他观察了缘起之后,他甚至一度不想说法。当时他的心里面就流出:“对于我都觉得那么难来发现的,我就不要想去说了。因为这个世间只是陷于无明,陷于爱、渴爱,陷于黑暗当中,而我所说的这种法是逆向世间之流的,如果我去说的话,我只会自讨苦吃,只会自己造成自己的疲劳而已。”所以佛陀那个时候他不说,结果梵天人就去劝请他。所以缘起是甚深的。

在《清净道论》里面也说过了,我们修行缘起是在禅修当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很必要的环节。

“除非用殊胜定石磨利的智剑(智慧之剑),斩断难破的有轮,否则无人能超越轮回的怖畏,即使在梦中也不可能!”

也就是说在缘起中所揭示的是属于我们所说到的生命之因。很多人都在探索到底生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生命?在佛陀的教法里面,就先把生命分析为最基本的单位——名法和色法(究竟名色法)。然后为了破除对因果关系之疑,他还必须得找到因。唯有找到因,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找到导致生命、导致五蕴、导致名色法、导致轮回的因。找到了之后,我们才能够用智慧把因砍断。要如何才能够砍断这个不断的轮回的有轮(烦恼轮、业轮和果报轮)呢?我们必须在殊胜的定石(培养了很强的定力),基于定力而培养的智慧,用智慧来砍断。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缘起、不透视缘起,不要说他能超越轮回,他即使做梦都甭想。所以这一句话,《清净道论》在讲到缘起的最后那一段就是这么样说的。

缘起可以说是佛陀教法里面很深奥的一种。对于我们修行来说,我们不要认为“声闻是学四圣谛、觉悟四圣谛;缘觉是学缘起的”。其实并不是,我们不能够把缘起单独的分开。缘起就是属于四圣谛当中集圣谛,它是属于揭示生命之因的真理。圣谛就是神圣的、崇高的,或者你证悟了能够成为圣者的真理。这种真理(缘起)并不是单独于四圣谛之外的,它是属于苦集,就是苦生起的因。

所以我们现在在讨论缘起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讲这一堆名色法、这一堆果报的五蕴,它是什么带来的?是因为我们过去造的业,业就是生命的因。为什么会有业?因为有了无明、爱、取。这样的话,正如佛陀所说的:

“由于有了无明与爱,众生流转于生死轮回当中。”

如果我们想要解脱,想要解脱轮回,想要出离生死,我们也应该从这缘起里面去断除,砍断因,就象我们如果找到了一颗树,我们拼命的去砍树枝、砍树叶,有用吗?没有用。我们要从哪里下手?从根下手。那要如何从根下手,要如何砍呢?我们明天晚上再讲涅槃和导致涅槃之道。

 


{返回 阿毗达摩讲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阿毗达摩 第四十九讲 涅槃,证悟涅槃之道
下一篇:阿毗达摩 第四十七讲 缘起(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
 阿毗达摩 第二十五讲 二十五种美心所中的念、惭、愧、无贪、无嗔心所..
 阿毗达摩 第二十一讲 十四不善心所中的邪见心所和慢心所
 阿毗达摩 第七讲 四界分别观之详尽法及18种真实色法
 阿毗达摩 第二十九讲 八种欲界的善心、果报心、唯作心
 阿毗达摩 第四十三讲 业和果报的关系
 阿毗达摩 第四十五讲 众生投生的法则
 阿毗达摩 第一讲 佛教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
 阿毗达摩 第三十六讲 心路过程中心与所缘的关系
 阿毗达摩 第三十四讲 所缘的六种呈现方式
 阿毗达摩 第五讲 色法、四大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脊椎人生[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不是零就是百分之百[栏目:万行法语]
 如果想解脱的话《显密前行与正行修行心要》颂词要解 后记[栏目:噶陀仲巴仁波切]
 The Gift of Dhamma[栏目:S.N. Goenka]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 四上 五 鹦鹉吞珠[栏目: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
 《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27、下品上生观[栏目:观无量寿经图文解说]
 贤愚经白话 汪水中虫缘品第六十八[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