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一节、培育戒定慧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718


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一节、培育戒定慧

应该怎样去除这些烦恼呢?

佛教将断除烦恼的方法叫做修行。

修行,又叫禅修,巴利语bhàvanà。

bhàvanà是什么意思呢?

是培育!

培育什么呢?

培育戒、定、慧!

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

定是指心的平静;

慧,是智慧。

 

大家认为道德品行是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道德败坏,还是喜欢品德高尚呢?

内心的平静是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烦躁,还是喜欢内心平静呢?

有智慧好还是不好啊?大家喜欢智慧,还是喜欢愚痴呢?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

1. 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

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

3. 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返回 您认识佛教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四章、实用调心法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下一篇: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五节、烦恼的表现
 佛陀如是说 (大吉祥经)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四节、烦恼的产生
 第五章、实用调心法 第一节、入出息念
 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四节、如何去除潜伏性烦恼
 佛教问答
 您认识佛教吗? 序言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第二章、生命的本质 第二节、生命的构成
 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一节、生命之因
 佛陀如是说 (应作慈爱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佛教的和平观[栏目:学诚法师]
 中国化佛教思想的源流、反省与批判[栏目:周贵华博士]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二节:识蕴 第二项:八十九心的不同分类[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内观禅修法 四大调和[栏目:护法法师]
 12 煮黑石蜜浆喻[栏目:百喻经译]
 弘一研究的新收获——读徐正伦编著《弘一大师诗词全解》(金梅)[栏目: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请以实际修法经验谈谈自己如何进行入座前准备?[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什么叫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信心铭”直解[栏目:耕云先生]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