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现世报──因明「违宗破」的应用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54

现世报

──因明「违宗破」的应用

林崇安

(灵山现代佛教杂志,301期,2007)

当对方提出一个错误的「全称命题」时,只要找出一些「例外」,我方就可以破除对方的观点,这种破法称作「违宗破」,在今日的科学哲学上,称作「否证法」。佛陀常常采用这种说理的方法,纠正当时印度其它宗派的错误见解。

◆前言

因明的推导有「立式」和「破式」二种方式。立式是直接提出自己正面的主张;破式则是顺着对方的主张找出漏洞,使对方知道自己错了。一般而言,只要双方遵守理性的推导,像数学的推理运算一样,都可以厘清观念,增进知识。当对方提出一个错误的「全称命题」时,只要找出一些「例外」,我方就可以破除对方的观点,这种破法称作「违宗破」,佛陀常常采用这种说理的方法,以下举出《中阿含经》的第二○经:《波罗牢经》作例子,来解说「现世报」的议题。

◆提出现世报的议题

曾经有一次,佛陀在拘利国游行时,波罗牢地区的伽弥尼(村长)就去拜见佛陀,并向佛陀提出现世报的问题:

「瞿昙!有一沙门梵志如是见、如是说:『若有杀生者,彼一切即于现法受报,因彼生忧苦。』沙门瞿昙!于意云何?」

村长所提出的沙门梵志的命题是:「若有杀生者,彼一切即于现法受报,因彼生忧苦。」简言之:「凡是杀生者,必于现世受苦报。」这是一个现世报的因果问题,值得重视,并必须观念正确,接下来是佛陀的回答。

◆佛陀的第一段回答

佛陀便问:「村长!我现在问你,你可以依据你认为是对的来回答。村长!你认为如何?或许在你的村中,有人头戴花鬘,身涂香水,犹如国王般地享受歌舞唱妓的愉乐。有人问说:『他为什么能够头戴花鬘,身涂香水,犹如国王般地享受歌舞唱妓的愉乐呢?』有人回答说:『他为国王杀害怨仇,国王很高兴,所以给他赏赐,让他头戴花鬘,身涂香水,犹如国王般地享受歌舞唱妓的愉乐。』村长!你看见、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

村长回答说:「我看见过,佛陀!我听说过,将来也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由于沙门梵志的主张:「凡是杀生者,必于现世受苦报」,是一全称命题,所以,佛陀举出一个「例外」:有一个人为国王杀害怨仇,国王给他赏赐,让他头戴花鬘,身涂香水,于现世享受快乐。以此一例外,就破了沙门梵志的主张。这种破法就是「违宗破」。所以,凡是杀生者,未必于现世受苦报。但是会不会于来世受苦报呢?这是另一个议题,此处只针对现世报。虽然凡是杀生者,未必于现世受苦报,是否就可以随便杀生呢?为了避免村长落入错误的见解,所以佛陀继续开导村长。

◆佛陀的第二段回答

佛陀又问:「村长!(你有看见)国王拘捕罪人,将他的双手反绑,鸣鼓,带到街上游行,出了南城门以后,将他砍头,悬在木头上。有人问说:『他是犯了什么罪,才被国王砍头?』有人回答说:『他错杀与国王无怨仇之人,所以才会被国王下令砍头。』村长!你看见、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吗?」

村长回答说:「我看见过,佛陀!我听说过,将来也还会有这样的事情。」

这儿佛陀为了避免村长落入错误的见解,所以指出有些杀生者,必于现世受苦报,因而不可以随便杀生,接着佛陀针对现世报的议题给予结论。

◆佛陀的第三段回答

「村长!如果有沙门修行人、婆罗门有如此的见解、如此的说法:『造作杀生的人,他所做的一切都将在现世遭受报应,并因此而生忧愁苦恼。』这样的说法是真实的?还是虚妄不实的说法,你会生起信心吗?」

村长回答:「这样说法是虚妄不实的,佛陀!」

佛陀又问:「对于虚妄不实的说法,你会生起信心吗?」

村长回答说:「对于虚妄不实的说法,我不会生起信心,佛陀!」

经由上述的问答和推导,佛陀使村长获得对现世报的正确见解。此处的白话译文,参见释宗恒编译的《中阿含经》第一册。

◆因明的立式和破式

将上述的议题,改写成因明的立式和破式,将变得很清楚:

对方(守方):凡是杀生者,必于现世受苦报。

攻方:凡是杀生者,未必于现世受苦报,因为有人为国王杀害怨仇,国王给他赏赐于现世享受快乐故。(立式)

攻方:有人为国王杀害怨仇,国王给他赏赐于现世享受快乐,应是于现世受苦报,因为是杀生者故。(破式)

◆结语

由这一「违宗破」的例子可以看出,当对方的主张是一错误的「全称命题」时,只要找出「例外」,就足以破除对方以偏盖全的见解。佛陀遮破外道的见解时,最常用这种「违宗破」,也最常见于后期因明破式的实例中。这种举出例外的破法,在今日的科学哲学上,称作「否证法」。

(作者经历: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并于圆光佛研所、法光佛研所、大溪内观教育禅林等教导佛学课程、止观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因明辩经等)

 


{返回 因明与辩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逻辑与因明论式的运用
下一篇:后期量论一瞥
 摄类学 一
 杂阿含经卷第四(一○一)
 杂阿含经卷第七(一四○、一四一)
 因明之意义(释刚晓)
 法称因明三因说的探讨(李润生)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优婆塞卢荣章译)
 中部23经 蚁丘经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三○○)
 百喻经 33 斫树取果喻
 因明入正理论疏智解融贯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寒假不回家(尊道)[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佛教的女性,女性的佛教(李玉珍)[栏目: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论文集]
 人是可以感化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自己天天造恶业却不知道[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第五章 相摄六妙门[栏目:白话六妙门]
 无所缘的禅修[栏目: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又名根道果]
 华严宗与法界缘起[栏目:华严文集]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无明”观念比较[栏目:姚卫群教授]
 菩提道次第系列——上士道(新广论讲记10)[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觉悟的生命(二)[栏目:传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