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的命题及其实践
林崇安(法光杂志,208期,2007)
缘起是佛法中最核心的主题之一。在《阿含经》中,释尊从不同的角度来教导缘起的流转与还灭,使众生从无明的轮回中走向明与解脱。释尊告诉迦旃延说:
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1)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苦恼集;(2)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灭。(T二六二)
这是缘起的流转与还灭的成对命题:(命题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格式是「若A则B」。(命题2)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格式是「若-A则-B」。相同于此种格式的成对命题,处处出现在《阿含经》中,例如:
(1)若于眼不离欲、心不解脱者,不堪任正尽苦。于耳、鼻、舌、身、意,不离欲、心不解脱者,不堪任正尽苦。
(2)若于眼离欲、心解脱者,彼堪任正尽苦。于耳、鼻、舌、身、意,离欲、心解脱者,堪任正尽苦。(T一九二)
(1)若沙门、婆罗门,眼习近于色,则为魔所自在,乃至不得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2)若沙门、婆罗门,眼不习近于色,不随魔自在,乃至得解脱魔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T二四七)
以下进一步分析这种成对的假言命题的意义:
(命题1)「若A则B」,表示A是B的充分条件,并有(逆命题1):「若-B则-A」的成立。
(命题2)「若-A则-B」,表示B是A的充分条件,并有(逆命题2):「若B则A」的成立。
因此,当(命题1)与(命题2)同时成立,就有:A是B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B也是A的充要条件。这种成对的假言命题形成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命题1):若A(有因)则B(有果)。
(命题2):若-A(无因)则-B(无果)。
(逆命题1):若-B(无果)则-A(无因)。
(逆命题2):若B(有果)则A(有因)。
今考察上面所引用的成对经文,可以明显看出,释尊在缘起中所说的因与果之间,是一种简单而「强势」的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在因明上所说的因果是「有果必有因」:由果推因,称之为「果正因」;但是现在出现「有因必有果」的这种情况时,所呈现的便是一种「剎那缘起」的强势因果,这意义是说:一方面,当下只要有苦(果),就一定有无明(因);另一方面,当下只要有无明(因),马上就有苦(果)。这种「强势」的因果关系,从因到果只是一剎那,在佛法的实践上有特别的意义:将修行落实到眼前这一刻。所以,释尊要求弟子们时时活在当下,以正念、正知灭除当下的无明,使当下不会有苦;经由如此不断地训练,定慧日增,终于现观无我并彻底拔除无明。这是《阿含经》的实践精神,也是成对命题所透露出来的旨趣。
总之,在佛法的义理和实践上,应重视这种「成对」的假言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