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论文选集单元5【短文】
初善、中善与后善
林崇安(2000)
在学习佛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初善、中善、后善」。
什么是初善呢?《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说:
初善者,谓听闻时,生欢喜故。
这意思是说,当我们开始接触到佛陀的正法,听闻到佛法,就会产生欢喜心。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正法,就是我们长期追寻的人生问题的解答。找到了答案,知道如何去灭除生死之苦,怎么不令人雀跃万分呢?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听闻了一些法,反而增加了我们的疑惑、产生了恐惧和不安,那么,就要小心检查,这法是不是佛陀的正法。正法使我们安详,正法使我们如释重荷。佛陀时期,出家众与在家众听闻了正法,每人都在心中充满法喜。今日,我们只要好好听闻正法,也必然法喜充满,这便是「初善」。
什么是中善呢?《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三说:
中善者,谓修行时,无有艰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
这意思是说,当我们好好奉行佛陀的正法,在修习戒、定、慧的过程中,不落入极端的苦行,也不落入放逸的欲乐中,而能处在中道。因此,在学佛的路上,是内心轻松而不放逸,于日常生活中保持着正念正知,使三学均衡地发展,不渴求成果的立即到来,在安详中培养出慈悲与智慧,这便是中道之行。反过来说,如果我们修习了一些法,反而内心焦躁、增加了贪欲,或太懒散或走入苦行、走入迷信,那么,就要小心检查,这法是不是佛陀的正法。
正法的实践,绝对不是非常的艰辛。佛陀经过长期的修行找出这条大道后,我们在后跟着行走,就不必辛苦。只要不偏离这条正道,轻松地往前走就必然到达目的地。不要被路旁的景色所迷惑,不要被禅修过程中的喜悦、灵异所迷惑,不要在条件未成熟时就渴望成果的来临,只要踏实的培养自己的止观,安安稳稳的修行,这便是「中善」。
什么是后善呢?前论又说:
后善者,谓极究竟离诸垢故,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边故。
这意思是说,当我们不断奉行正法,达到终点,必然是内心完全的清净,完全脱离了欲贪、色贪及无色贪。也就是说,我们会达到完全脱离三界的束缚,内心得到真正的解脱,从所有的痛苦脱离出来。佛陀的正法的一个特色,便是能指引我们达到苦的完全止息。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所修的法,反而增加了内心的负担,反而累积出更多的苦,那么,就要小心检查,这法是不是正法。
正法必然引向灭苦。只要遵循着正法,内心就能层层的净化,依次脱离欲界的束缚、色界及无色界的束缚,最后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无明存在,只有圆满的觉性,这便是「后善」。
在学佛的路上,我们只要以「初善、中善、后善」来检查,就不会误入歧途。
世出世间
林崇安(2000)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人类一方面离不开这多灾多难的世间,一方面向往着和平的出世间,我们如何在世出世间找出一条出路?
首先,要先知道什么是世间?佛法上把世间分成「器世间」和「有情世间」。器世间就是我们所生存的大环境,可以涵盖整个太阳系,而以地球为主,人类在这儿生老病死着。有情世间就是众生的身心世界。只有健全的身心,才能使周遭的环境维持清洁,因此,佛陀将修行的重点摆在身心的净化上,认为众生的六内入处(或称内六处)就代表着世间,他说: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杂阿含233经)
由此可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处就是我们的世间。弄清楚了世间的内涵后,就容易走入出世间了,佛陀说:
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杂阿含101经)
敦煌本的《六祖坛经》也说: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因此,我们虽然生活在世间,只要好好管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于所看到、所听到的一切,不要生起执着的心理,就能如同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要在内六处与色声等外六处接触的当下,不要生起「我」、「我所有」的执着,如此就是处在「出世间」了。
但是,要如何在内外六处接触的当下能够看清是「无我」呢?这就有待平时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在行住坐卧中能够念念分明,使定慧贯穿到日常生活之中。
当内六处与外六处接触的当下,若不能保持正念正知,那么,就会被世间八风所吹动,也就是说,就会卷入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得失心态而受苦。想要处在出世间,就要不为八风所动,要用觉性去面对世间的各种顺境和逆境,心平气和的处理好它们。所以,从个人的摩擦到国际间的纷争,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人们要能够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看清这些冲突都是来自「我」和「我所有」的执着。
所以,我们要将注意力先回归到自己的身心上,培养出强而有力的觉性,看清世出世间的答案,便在内外六处接触的当下,从此,好好的落实在生活中,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能正念相续,安祥地面对这多灾多难的世间。
精进
林崇安(2002)
有的青少年整天打电玩,不眠不休,通宵达旦,这样算是精进吗?有的人一吵起来就是几个小时,这样算是精进吗?有的人一坐上蒲团,起码半天才下座,这样算是精进吗?
佛法上,把信、精进、念、定、慧合称作「五根」。这儿所说的精进是什么呢?佛陀在《杂阿含647经》上说:
何等为精进根?
已生恶不善法令断,生欲方便,摄心增进;
未生恶不善法不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
未生善法令起,生欲方便,摄心增进;
已生善法住不忘,修习增广,生欲方便,摄心增进。
是名精进根。
由此可以看出,佛法中的精进是在智慧的抉择下,分清恶法和善法,使恶法不断地减少,最后不再生起;使善法不断地增加,最后达到圆满。经由这种努力,使自己不断提升慈悲和智慧,达到痛苦的完全止息并去利益大众,这样才算精进。
反过来看看今日许多青少年的努力,虽然通宵达旦,但是所得到的却是疲惫的身心和沉迷的眼神;生命变成只是追逐感官的刺激,换来的只是一片空白。在另一个角落里,有人努力于修行,但是不知不觉粘着于禅定的快乐中,忘了周遭的一切,只图那片宁静的风光,而不知道还要继续增长善法,还要培养八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因此,也不算精进。
将八圣道归摄为戒、定、慧三学时,正精进属于那一学呢?《瑜伽师地论》中说:
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慧蕴所摄。
此处明白地指出,佛法中的精进是归属到智慧之学,在致力于学问时要有智慧来结合,在努力修行时也要有智慧来指导。要在精进中抉择善恶之法:一旦心中生起贪心、瞋心、无知的念头时,要立刻将之放下;进而根本不生起这些恶法,并使善法不断生起而圆满。最后,以佛陀自身的例子来说明,《杂阿含211经》中,佛陀说:
我昔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禅思思惟:自心多向何处?观察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我观多逐过去五欲心已,极生方便,精勤自护,不复令随过去五欲功德。我以是精勤自护故,渐渐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尊由于努力使自己不再追逐过去的五欲功德(色、声、香、味、触)而能渐近无上菩提,今日许多想早日成佛的人,能不跟进吗?
经行的重要
林崇安(2003)
在《阿含经》中,常常提到佛陀和弟子们在露地经行,什么是经行呢?《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说:
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
所以,经行是在一段适当的距离内(约十几步)来回行走。行走时,全身放松,双手抱在胸前或握在身后,以自然而舒适的步伐行走,内心一直觉知脚的移动,但不要东张西望,《声闻地》说:
内摄诸根,心不外乱而习经行,不太驰速,不太躁动。
在今日充满紧张和压力的生活中,经行便是一个方便而简单的纾解压力的方法。经行时不但可以纾解压力,还可以净化心灵,在《杂阿含503经》中,佛陀对目揵连说:
目揵连!若此比丘,昼则经行、若坐,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初夜若坐、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于中夜时,出房外洗足,还入房右胁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知,作起思惟;于后夜时,徐觉、徐起,若坐亦经行,以不障碍法自净其心。目揵连!是名比丘殷勤精进。
所以,佛弟子们在清晨、白天和初夜要常常经行、晏坐以自净其心,才合乎「殷勤精进」。经行可以脱离惛沉、睡眠来净修其心,还可以很快得到正定和证果。在《根本说有部毗奈耶破僧事》17卷中,宝德长者子问阿难尊者说:
尊者!云何苾刍,决定修行,早得成就,意得正定?
阿难回答:
如佛所说,受三摩地,勤苦经行,速得正定。
宝德长者子便不断经行,但是用功用过了头,佛陀出来指点他:「就像调弦,弦调得太紧或太松,声音都不好听,只有不松不紧才会好听,同样的,修行时不要用功用过了头,也不要太过慢缓,要处中而行。」
宝德长者子便以轻松而觉醒的心来修行,很快证得阿罗汉的果位。值得注意是,阿难尊者也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透过经行迅速地证得阿罗汉果位,而不是用静态的禅定。总而言之,在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禅修中,经行占有显著而重要的地位。
播下圣者的种子
林崇安(2003)
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初地以上的菩萨和佛陀是佛教的圣者。这些圣者都已破除了我执而不同于凡夫。从因果的关系来看,要想成为圣者就要先播下圣者的种子。如果还没有播下圣者的种子,就说自己是几果,别人是几果,岂非都是浪费时间的戏论?如果还没有播下大悲心的种子,就说自己已成佛了,岂非幻想?什么是圣者的种子呢?释尊说:
有四圣种,是最胜、是种性、是可乐,现无杂秽、曾无杂秽、当无杂秽,一切沙门或婆罗门、或天魔梵、或余世间,无能以法而讥毁者。何等为四?谓我多闻贤圣弟子,随得衣服,便生喜足,赞叹喜足。…彼由随得衣服喜足,终不自举陵蔑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如是弟子,随得饮食,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如是弟子,随得卧具,便生喜足,广说如前。如是弟子,爱断、乐断,精勤随学,于断爱乐;爱修、乐修,精勤随学,于修爱乐。彼由如是断修爱乐,终不自举陵蔑于他,而能策勤、正知、系念,是名安住古昔圣种。
此处指出,四圣种能导致最胜的涅槃果,是生出圣者的种子,是修行者日夜之所乐,不为现在、过去、未来的烦恼恶业所染污,于自于他都无损害,因此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等,无能如法说其过失。所有佛陀的贤圣弟子都安住于这四圣种:(1)随所得衣服,不管好坏,能够蔽身、御寒,便生喜足。(2)随所得饮食,不管好坏,能除饥渴,便生喜足。(3)随所得卧具,不管好坏,能除劳倦,便生喜足。(4)爱断恶法、爱修善法,乐断恶法、乐修善法。
前三圣种是对食、衣、住的知足,依此知足之心,戒律自易圆满,佛教的道德律或伦理规范便是立足于此。社会的一切问题,主要也是来自于人心的不知足,人们在盲目的竞争下,常常超出自己的所需,造成贪得无厌、浪费和不公等。想改善社会风气,就要先种下这知足的圣种。但是知足并不是懒惰或怠工,而是将自己多余的给大众分享。没有知足之心,社会自然就会缺少温暖。任何修行者,自己有没有播下这三圣种,自我反省一下不难鉴定出来。
第四圣种的爱断、爱修,乐断、乐修,就是老实修行,但要看清目标,不是盲修瞎炼。禅修时,要以修习定慧或止观(寂止、内观),断除烦恼为目标,使自己不断向上提升,这样的精进,才算策勤。如果禅修时,一上坐就猛打瞌睡,或一上坐就胡思乱想,那么坐得再久有什么用?因为修行最起码的正知、正念都不见了。如果修行者,沉浸在禅定的寂静安乐中,不想进一步观察身心的实相,那就表示尚未看清佛法的目标,缺少了正见,并未乐于断除贪爱这一烦恼,还没有播下第四个圣者的种子。
释尊时期,佛的贤圣弟子们时时安住于四圣种,以正精进、正见、正念来耕耘,自然而然的生出圣果来,但是今日的修行者,如果没有先播下圣者的种子,再怎样的辛勤灌溉,如何能得到真正的圣果呢?
拘舍弥事件的化解
林崇安(2004.5)
佛陀有一次游行到拘舍弥城,住在瞿师罗园。当地有一比丘犯戒,不知所犯。有的比丘们认为有犯,有的比丘们认为无犯,由于两边意见不合,起了争执,愈演愈烈,甚至在食堂高声詈骂,互相推打。佛陀知道事态严重,便出面调解,以道德规劝拘舍弥的比丘们(T1,p532c):
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
并讲述长寿王子化解冤仇的故事(详见中阿含的长寿王本起经),要比丘们以忍止诤,接着指出要放大眼光,看清出家修行的目标(T22, p160a):
汝等出家求无为道,如何小事便共斗诤,以失大利?当舍此心,还共和同,如水乳合,共弘师教,得安乐住。
但是个性顽强的拘舍弥比丘们仍不听佛陀多次的劝导,佛陀就离开拘舍弥,到舍卫城,住在祇洹精舍。
这时拘舍弥城的在家信众,闻知佛陀由于比丘们的互诤不止而离开此城,大家检讨后,便对拘舍弥的比丘们采取抵制的态度,不复尊重、供养,敬心转少。这些比丘们便着衣持钵,来舍卫城佛陀之处。给孤独长者听到这些互诤的二部比丘们将要来临,便请示佛陀如何敬待二部僧?佛陀说:
汝当听彼二众语,若如法、如律、如佛所教者,受其教诫。
此处佛陀要大家回归到经典(法)和戒律,倾听双方的意见,要依据平时佛陀所讲的经、律作准则,不是单靠佛陀一人来裁决是非。倾听后,在家信众要从如法的一方受其教诫,但是对双方要给予最起码的平等布施:「与一切二部僧饮食」。佛陀要所有大众以客观而理性的态度来处理事情,而不是盲目的偏袒一边。在这一准则下,该位被认为有犯戒的比丘,后来便冷静地依据经、律来反省,客观而仔细地检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经、律:
尔时,彼被举比丘于屏处作是念:我竟有罪、为无有罪?为成被举、为不成被举?羯磨如法、为不如法?我今宁可谨依经、律而思惟之。既思惟已,知己有罪,知成被举羯磨如法,便到伴傥比丘所语言:我已自见罪,诸大德为我求和合,…
该比丘终于明确地看到,自己以前确实有罪,于是请求双方的谅解,最后僧众和合如初。
以上便是当年发生在印度拘舍弥(俱舍弥、憍赏弥)的僧众严重对立事件。其间经由佛陀的道德规劝,在家信众的消极抵制,最后在当事者的反省下,回归到以佛陀所讲的经、律作依据,如此才化解了僧众对立的危机。
今日社会,小至婆媳的口角,大至族群的撕裂、国家的战争,甚至宗教信仰的冲突,如何化解这些由对立所产生的危机和衍生出来的悲剧和苦难?由上述拘舍弥事件,可以看出,对立是容易形成而不易化解的。想要化解,一方面周围环境要消极地「降温」,一方面当事者要积极地反省自己是否合情、合理、合法,并以诚意来面对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锁定目标
林崇安(2004)
人要活得有意义,最有效的方式是先锁定一个正确的目标,而后化解途中所遭遇的困难,并培养出达成目标所需具备的能力,如此生命就日渐亮丽起来。
古代印度的悉达多太子,小时后就锁定一个目标:解决人的生、老、病、死这一问题。他结婚、生子后,仍不放弃这一崇高的目标,不惜出家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面临了父亲的反对,也经历了修行时的瓶颈,尝试过各种高难度的苦行,这些困难他都一一克服了,而最重要的是他积极地培养出禅定和智慧这二种内在的能力,以这能力他才看清了生、老、病、死的根源,是来自贪爱与执着。所以,在菩提树下,他以强而有力的禅定和智慧,灭除心中的贪爱与执着后,体证真理而成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释迦牟尼佛。
我们所要锁定的生活小目标并不是很遥远,而是我们触目所及的,是可以和自己的嗜好结合的,从园艺、烹饪、写作到禅定,都可以锁定。锁定后的一步步实行,便是自我能力的提升,由于立下了目标,开始培养达成目标所需的能力,其他许多无意义的事就会少做,生活自然就有了意义。一旦品尝到了生活的意义,要再深入反省:当自己挫折时是否一再闷闷不乐,当自己一帆风顺时是否得意忘形了?唯有坦诚地面对自己,看出自己生命中的缺陷,接受这事实后,就可以把「灭除心中的贪爱与执着」,锁定为生命的究竟目标,把剩余的岁月往这目标前进。
锁定了目标,就会忘了年龄。
化解了困难,就开拓了视野。
培养了能力,就不再没有依靠。
没有贪爱与执着,就成了最快乐的人。
慈心观的重要
林崇安(2004)
现在是一个瞋心很大的时期。从个人到国家,一旦有利益之争、有见解之诤,挫折的一方就生起仇恨之心,以各种明暗的方式报复、反击,长期下来自然演变成双方的痛苦而已。佛陀的出世,就是要引导众生到达涅槃的境界──痛苦的完全止息,为了灭除众生内心的瞋火,他特别强调慈心观的重要和利益,在《阿含经》中,佛陀说:
1当行慈心,广布慈心,以行慈心,所有瞋恚之心,自当消除。…行慈心者,身坏命终,生梵天上,离三恶道,去离八难。(T2,772c)
2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不为诸恶鬼神所欺。(T2,344c)
3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打-丁+王],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T2,806a)
4正使彼人作如是施,及作房舍,受三自归,受持五戒,虽有此福,故不如弹指之顷慈愍众生,此福功德不可称计。(T2,644c)
从解脱道来看,慈心观可以促成修行者证得1.声闻或2.独觉(辟支佛)的果位,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在《阿含经》中,佛陀也说:
1其行慈心者,躬自见如来,承事诸佛,不乐在家,…要当作道,修无上梵行: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后有,如实知之。(T2,772c)
2若如来不出时,然善男子不乐在家,自剃须发,在闲静之处,克己自修,即于彼处,尽诸有漏…。或有是时…众生之类执草便成刀剑,断斯命根,其中众生行慈心者,无有瞋怒,见此变怪,…离此恶处,在山野之中,自然剃除须发,着三法衣,修无上梵行,克己自修,尽有漏心而得解脱,…彼人当名正在辟支佛部。(T2,772c)
从菩萨道来看,慈心观更是菩萨所必修,不可或缺,以慈无量心,播下利益众生的菩提种子,并积聚福德资粮而得以成佛,佛陀说:
1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复过七劫不来此世,复于七劫中生光音天,复于七劫生空梵天处为大梵天,无与等者统百千世界。三十六反为天帝释形,无数世为转轮王。是故,诸比丘!作福莫倦。(T2,565b)
2吾昔日着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坐树王下,成无上道。以此方便,知慈最第一,慈者最胜之法也!(T2,772c)
所以降伏魔怨不是靠武力,不是以暴易暴,而是靠慈仁之心。以上这些经典的引据,虽似老生常谈,却是不易的真理。
唯有能够平等地对待亲友、怨家以及陌生的人,同样地给予快乐,才算是慈心,处在今日意识型态高涨的时期,看似不易做到,但从人性的基本面来看,每个众生同样都有眷属,都希望离苦得乐,都不愿意生活在恐惧、暴力的阴影下,因此采用「自他交换」的方法来修慈心观,先止息自己心中的火气,并将慈心散播给对方,如此才有可能一步步地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