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定慧禅修法 3-1 定慧禅修法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9
3-1 定慧禅修法
一、《入出息念经》导论
 
1.本书可能会惹来愤慨和批评的麻烦,因为它所给的观念不同于这些片面的相信:佛陀教导的「止」与「观」是二种分开类型的禅修技巧。这种片面的相信,真正的意思是单方面的信仰,在印度巴利文称做「一边之见」。它就是执取单方面的立场,并且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见解是正确的,而所有其他的见解都是错的。佛陀劝告他的弟子们,如果有人对他的教导有新的或不同的理解,要温柔,并且不生气。他教导他的真正弟子们要仔细倾听这人所表达的是什么,而后将它与佛陀在经内所教导的来比对,看看它是否正确。这儿关键的字是「经」而不是「论」或「释」。这个有关「不生气」的劝诫,使他的真正弟子们免于内心染污。因为,在生气的过程中,他们就不能判定这人的批评是否公正。
 
2.同样的,本书提出在练习禅修中,对佛陀所教方法的一个澄清。如果有人片面相信他们所练习的禅修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老实检查经上所表达的是什么,那么,他们可能走到岔路。佛陀的教导有时如果不配合经典来质询、检查、比较,即使这人有最好的诚意,仍有可能使他偏离了佛陀的教导。
 
3.片面的相信和想法,其徒劳和荒谬,佛陀以下列的的故事来说明:
以前,有一位国王,为了娱乐自己,下令将王宫的大象带到跟前。他又下令将一些天生的瞎子带到大象旁边。而后,他要这些瞎子去摸象,并将大象的样子描述出来。
摸到象尾的瞎子说,象像一把扫帚。摸到脚的说,它像一棵树。摸到身体的说,它像墙壁。摸到耳朵的说,象像扇谷的扇子。如此,每一个人对象的描述都不同,但每人都确认自己的说法才是象的真正描述。他们没有体认到每人所接触的只是象的一部分。每一位瞎子只拥有片面的真理。他们开始相互争论,每人执着自己的观点。争论演变成争吵和打斗。当瞎子不断相互争吵和打斗,国王和大臣都笑翻了。
 
4.佛陀指出,禅修者和哲学家们相互争辩和争论,同样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片面的真理,或者只是以一个角度来看事情。他们武断地执着他们的见解,坚持唯有他们拥有该真理的独占权。佛陀则考量并且看到真理的各面。这就是为什么佛所说的「经」比后人的「论」来得重要。虽然「论」对经的解释有所帮助,但有绝对的必要去检查「论」的说法,是否与佛陀原先所说的相违背。
 
5.这点证明真正的佛法是不会被称做「片面的」。依照佛法的思维方式,经验是多方面的,因而,佛法的见解是全面的。如果真理是全面的,它就不能以片面来描述。
 
6.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我不与世间争论,虽然世间跟我争论;觉知到整个真理的人,不与世间争论。」有人问佛陀他的见解,佛陀说他的见解是他不反对世间任一人,不管是人、神或魔。如果这是佛法的立场,那么,佛法的禅修者们如何会相互冲突?或与世间任一人冲突?
 
7.当禅修者变得独断,他们就不再寻求真理(正法),因为独断的态度隔离所有的人,包括那些寻找开放、净化他们内心的人。独断一定会产生冲突与言辞交锋。禅修与净心在于教导我们爱心、慈悲与忍耐。如果是如此,独断的态度如何能在真理的名下盛行?
 
8.如果一个人执着先入之见:「这是唯一的方法」,那么就不能理解佛法的正确地位。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以这些话开启他的教导:
「敞开,是走向无死之门。愿眼中只有一些灰尘的人们,能看得清楚,如此他们能免于盲目的信仰。」
 
9.禅宗的一个故事,阐述了这个观点。有一次,一位教授到禅师那儿,请他解释禅的意义。禅师静静地倒一杯茶。杯子已经满了,但他仍然继续倒。教授再也忍不住了,就问这位禅师:「杯子已满了,您为何继续倒?」禅师说:「我想向你指出,同样的你心中已满了。你想来了解禅,在你想了解禅之前,先将你心中先入为主的见解空掉。」
 
 
请以一颗敞开而没有先入为主的心,来享受本书。
 
 
 
二、一个公开的邀请
 
敬礼世尊、应供、无上正等正觉者!
 
1.现今很多人在寻找一条精神的道路,能引导他们的心走向安祥与开放。他们发现,强调物质快乐的世间标准,实际上不能带来真正的安祥与平安。反而导致更多的痛苦与不满足。对这些人,佛陀的八圣道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可以满足的生活榜样。这种生活是敞开而自由的。佛陀教导出使内心脱离贪、瞋、痴的方法,开始对他的弟子示出如何拥有一颗开放的心,扩大超越现有的限制,使自己能以理性来检查。在《葛拉玛经》中,佛陀明确地说,一个人必须一直检、探究,而不要盲目追随任何信仰。所有这些劝诫,其目的是敞开和扩大个人的经验,如此才不会未经彻底探究就执着于任何特别的教义。
 
2.对任何特别教义的坦诚探究,可打开个人的内心并扩展他们的意识。而后,他们可以看清什么会导致封闭而紧张的心,什么会导致一颗开放而清明的心。佛陀所教导的许多课程中的一个是,首先要人们慷慨布施来扩大自己的意识。吝啬的人,会有紧张、心胸狭窄的倾向。他们的心抓住物质而容易变成对它们执着。任何形式的执着,会使内心不适而紧张。紧张是众多痛苦的产因。因此,经由激励人们练习布施,他教导人们如何去拥有一颗喜悦、开放、清明而不封闭、紧张的心。慷慨布施的另一种形式是,给出时间和力气去帮助那些有问题的人,成为他们真正的朋友。这包含帮助他们使他们快乐。一个人说出或做出一些行为使别人微笑,它会打开自己的心而后生起喜悦,这不只是发生在别人心上,在自己心上也会生起。这类练习有助于扩大自己的心胸并且送走紧张。
 
3.佛陀也强调遵守道德戒律的重要。持续地遵守和奉行五条戒律,可以使人的内心从悔恨、激动及罪恶感中释放出来。这五条戒律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不用毒品。一个人能不断维持这些简单的行为规则,内心将没有压力。
 
4.接着,佛陀教导禅修或精神的提升,使内心免于压力。禅修的要点是保持自心的开放与宁静,并且接受任何在心中生起的现象而不要有一点紧张。因此,这本指导的是写给这些神圣的追寻者。对一位初学者而言,这些指导可能显得有些不清或难以了解,但是当他好好遵照这些指导,将逐渐发现许多的益处。
 
5.事实上,佛陀所教的禅修,并不像今日一般所练习的(专注禅修法),被割成不同的类型。它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的深度专注,这些专注实际会带来内心的紧张和压抑内心的烦恼。「专注禅修法」是一种压抑的形式,是一种将个人的经验切掉,而产生一种对内心所生起的现象的反抗。结果,存在着对实相的冲突。反过来说,「定慧禅修法」则开放个人的内心,连继地扩大心胸,没有一点的排斥或反抗任何东西。只专注的心,并不是佛法的禅修方式;不管所说的是安止定或近行定,都是一样。
 
6.禅修的重要规则是,不管什么东西使心从呼吸这对象跑开后,想使心宁静,只要将心放开、扩大,不去想分心的事,让它走,放松心胸及头部的紧张,感觉到心胸敞开,松弛掉压力,而后轻轻地将注意力移回到禅修的对象「呼吸」上,保持松弛。在移回到呼吸前,要使心宁静并且放松头部的紧张,这一点使「专注禅修法」与「定慧禅修法」呈现巨大的差异。练习「专注禅修」的人,过分专注于禅修的对象,结果,他们倾向于封闭或锁紧内心直到没有任何分心。这种练习,导致内心的深度专注而将烦恼阻挡住。反过来说,练习「定慧禅修」的人,倾向于开放自心,并且允许内心自然地宁静。他不压抑或强迫自己的心停留、聚焦于禅修的对象上,而是使心永远觉知眼前当下正在做什么。任何分心生起了,他放下它。在回到注意呼吸前,将心开放、扩大,松弛头部的紧张并使心宁静。如此,就如同经上所说的,「定慧禅修」可以导致智慧、全面的觉知、正念以及最后获得涅槃的最高目标。
 
7.入息、出息、松弛头部的紧张以及敞开、扩大自己的心,便是一个人所依归的「家」。这意思是,每次心从家出走,首先不管它,再放松头部的紧张,感觉心胸扩大、变得宁静,而后将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使心宁静。不管它是一个妄念、情绪上的痛苦、身体的感受或其他任何使他分心的东西,他必须「永远要回家」。这些分心的现象,都要用相同的方式处理。这是到目前为止,佛陀所给出的最简单的禅修指导。只简单的放下、放松头部的紧张、感觉到内心的扩大及变得宁静,再将注意力移回到呼吸上,在入息时放松头部的紧张并使心宁静,在出息时放松头部的紧张并使心宁静。多么简单!不要尝试去控制呼吸!只要正常而自然地呼吸,简要地说,就是这样。本书的其余部分只是以较精细的解说来描述这些指导。当一个人检查并探究本书的意义,将开始理解并逐渐应用本技巧在禅坐及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他将惊喜于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的美丽与简单。
愿所有阅读本书的人发现它有所助益,也愿他们都到达最高的成就。
 
 
三、阎浮树、菩提树以及涅槃路
 
1.近年来,有许多英文及其他语文的佛法的解说。但是,其中不少缺乏可靠性,没有正确地表达佛陀的话。许多是以自由投稿的方式来写,实在难以认同这些写作是佛法。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将注意力拉向佛法的深远意义,这儿包含禅修指导、佛法的初步理解指引及其实际运用。本书试图依据《入出息念经》写出禅修的精确描述。这些指导在「中部经」的《念住经》及《教诫罗怙罗大经》中,有完全相同的字、句。本书也尽量限制使用标准的「论」。此经是选自涅纳摩里及菩提法师译自巴利文的「中部经」。
 
2.我们开始先重新定义一些常被误解(或为了适应论典而不正当使用、错用)并对佛陀禅修法产生许多混淆的字。首先,让我们看看禅那(jhana)这个字。在巴利文,禅那有多种意义。它可以意指「禅修阶段」或「照亮」。但是,禅那这个字常常只被译作「专注」,误解就产生了。因此,本书作者在这书上出现这个字时,将注解它的意义(即,禅修阶段)。作者也检查到,在经上「禅那」这个字从未被定义成「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这种定义只有在一些「论」上提到。
 
3.佛陀一成不变地将「禅那」这个字包含在整个逐步的禅修训练过程中(此处禅那指禅修阶段,而不是内心的定点专注)。依据经典,这些禅修阶段并不是神秘或神奇的经验。它们只是简单的阶段而且可以被禅修者所认识。这些禅修阶段(禅那)助成正道本具的圆满,而正道强调内心的深度寂止、智慧、宁静及开放。这些品质提供一个坚固的基础,用以体验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增长。当它们仍属于世间时,禅那(禅修阶段)便是重要的「如来的阶梯」,构成导向涅槃的逐步训练。
 
4.其次是巴利文字「奢摩他」(samatha)。奢摩他的比较正确的意义是安祥、宁静、寂止、静止或安静,而不是一般常常翻译的词,像:「全神贯注」或「定点专注」。因此,作者在此宁愿用「寂止」这个字。
 
5.巴利字「三摩地」(samadhi)也是同样重要的字,它有许多不同的意义,诸如:宁静、统一的心、寂止、安祥、安静、心的镇静、静心、静止,而一个较少意义的是「专注」。因此,三摩地的真正意义,不只是定点全神专注(安止定)或接近专注(近行定),而是不同程度的宁静或安静。很有趣地,Rhys Davids 经由研究,发现到在佛陀之前,三摩地这个字并未被用过。甚至,在做菩萨时,他(悉达多太子)所练习的「专注禅修」也不同于「专注」的意义。佛陀将「三摩地」这个字的内涵扩大,用以表示宁静、智慧、寂止、开放、觉知,以及发展一个具有清明与智慧的心。后来,印度教徒改变其意义为「专注」。因此,本作者将用安静、心的镇静或统一的心,来翻译三摩地。依据布达答大的<巴英字典>,「三摩」的意思是宁静、寂止。「地」的意思是智慧。当这二者的意义合在一起,「三摩地」的实际意义就是「定慧」(寂止智慧)。如果有人想选用「专注」这个字来用,那就要知道它的意义是心的安静、心的镇静或统一的心,而不是全神贯注,不是寂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
 
6.作者写出本书,深信「定慧禅修」的系统耕耘,可以同时带来观察身心实相过程的「观」,以及内心的「止」。再者,可以看到并体验所有缘起现象的因果关系。这意思是,培养洞见的智慧,看清缘起,导致灭除烦恼,得到解脱与觉悟。事实上,佛陀发现到任何一种的「专注练习」不能带领到达涅槃。
 
7.菩萨(悉达多太子)在出家后,去找两位教导「专注禅修法」的不同老师。第一位是阿罗罗.迦罗摩老师。菩萨向他学法,并遵守纪律,练习到获得一个称做「无所有处」的非常高而显著的禅修阶段。而后菩萨到老师跟前问他是否可以从这禅修更进一层。迦罗摩老师回答说,这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阶段。菩萨并不满意,去找另一位名为郁陀迦.罗摩的老师,向他学法、遵守纪律,练习到获得「非想非非想处」的成果。菩萨同样到老师跟前问同样的问题,是否可更进一层。菩萨同样被告知,这绝对是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未来佛(指悉达多太子)非常失望,因为他看到内心仍有许多东西要清除。他察觉到这种「专注的技巧」,是强烈专注在禅修的对象,由此会在内心产生紧张。当内心有紧张存在,他推知,就仍有执着存在。他也注意到,如果压抑任何经验(如贪、瞋)或不让它们生起,那么,就仍有对自我的某种执取或执着。因此,经过六年尝试所有不同的灵性与禁欲的练习,从像断食的苦行到闭气,他体认到这些练习不能带他到免于执着和痛苦的一个宁静而开放的心胸。
 
8.在菩萨证得究竟涅槃的夜晚,他先回忆起当他只一、二岁时,发生在春耕庆祝的事。他的侍女们留下他一人在阎浮树下时,他坐着练习「定慧禅修」并体验到一个扩大而开放的心。他看出这种禅修方式可以带他到「寂止禅那」的经验(不是用专注禅那)。由于「定慧禅修」的结果,他的内心充满喜悦,他的身体变得光明而快乐。喜悦消失后,他经验到非常强的宁静和安祥。他的身心非常舒适,他的内心非常宁静、安静,在那时,他以正念和完全的觉知知道发生在他周遭的事,也就是,他仍然能够听到声音、感觉到身上的感受等等。
 
9.在五月的月圆夜,当菩萨坐在菩提树下禅修时,他下大决心去证得无上涅槃,他想到并非所有乐的形式都是不善的,他体认到,虽然对一切不执着,但身心上仍然可以生起愉悦的感受。在这特别的一晚,菩萨以敞开、扩大内心的方法来练习「定慧禅修」。简而言之,他练习「入出息念」。结果,如大家所知的,他成了佛陀,一位无上的觉悟者。
 
10.二千五百年前佛陀所教的《入出息念经》仍然对日常工作、处理问题以及内心从贪瞋痴解脱的最高目标,提供出训练和培养心性最简单、直接、彻底、有效的方法。这儿所描写的方法是直接从经典本身拿出来,当一个人依照经上的指导去练习,其效果将明显而容易地看到。作者在此强调,本书的指导不是作者自己的看法,而实际是佛陀本身明显而精确的指导。它可以被称做「未稀释的法」,因为它直接来自经典本身,没有增加或随意写上的观念。
 
11.《入出息念经》给出今日能得到的最深的禅修指导。它包含四念住及七觉支,并且指出如何经由「入出息」的练习来圆满它们。这是以获得所有的禅修阶段(禅那)来达成。此经示出练习「定慧禅修」的直接方法,而没有将禅修练习分类。奇异的是,今日将禅修分成不同类别,例如,安止定、近行定和剎那定,这些只出现在「论」上,而不曾出现在「经」上。因此,要注意这一点,并且为了正确,要与经比较。
 
12.达到第四禅修阶段后,往上发展有三种可能。此经只处理其中的一种,也就是,获得所有的色界与无色界的禅修阶段,接着体验「灭想受定」,最后体验「缘起」的经验。在这些获得当中,佛陀提到四种禅修阶段其连继的「心一境性」,是由禅那所建立的。这些阶段被描述成「安祥而无色的解脱」,但仍是属于世间的状态。藉由微细心理观察的深入,这些阶段不同于色界禅那而依其提升的阶段被称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及非想非非想处。如果一个人努力而连续地每日禅修练习,将可获得这些心识的状态。由于这是渐进的训练,在学会如何跑之前,必须先学会走。因此,禅修练习的起步,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3.这是一条直接走向解脱与出世涅槃的道路。然而,这需要持续禅修的勤奋努力,观察禅修的简单对象-呼吸,伴随着内心的放松与扩大,使得内心变得宁静、清晰而没有妄想。
 
14.当一个人以「定慧禅修法」练习《入出息念经》,将发现练习增多后,创作力和直觉力增加了。这形成一种真正「觉悟之法」的不受时限、普遍的吸引力。「觉悟之法」是体认缘起及四圣谛,有其深度、广度、简洁、睿智,做为一个活泼的「大众之法」的基础与架构。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个根本精神问题的急迫,以及寻找一个不是科学也不是盲信所能提供的答案。
 
15.较重要的是,经由「定慧禅修法」的最后体验,此中涉及经验到不同的禅修阶段并且以直接的智慧看到十二支缘起的全部。这意思是直接看到并经验到第二和第三圣谛。当这两个圣谛被直接看到并经验到,意味着第一圣谛和第四圣谛也被看到和练习过。这是因为如果没有看到苦本身(第一圣谛),就不能看到苦的原因(第二圣谛);如果没有练习灭苦之道(第四圣谛)就不能灭苦(第三圣谛)。如此,看见并体验缘起,就表示看到并体验整个四圣谛,而这实际上是佛法禅修的真正精髓。
 
16.《入出息念经》的直正目的不外是从痛苦完全解脱出来,而这就是佛法的最高目标-涅槃。佛法正道的练习开展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世间的或准备的阶段,一个是出世的或完成的阶段。当弟子们逐步训练培养他们的道德(不断遵守戒律),内心的寂止或安静以及智慧增长时,世间道就在增长。「定慧禅修」的练习,使它到达顶点,加深直接的体验,同时展现万有的三个特征(无常、苦、无我)以及所有的圣谛。
 
17.简而言之,有二种涅槃,一种是世俗或世间的涅槃,一种是出世间或非世俗的涅槃。禅修者获得世间或世俗的涅槃是在每次放下执着盖障,内心释然而有一种快乐伴随着。当一个人认真练习「定慧禅修」时,这种涅槃会多次生起。出世涅槃则只发生在禅修者看见并体验顺逆的「缘起」之后(也就是体验四圣谛之后)。这种出世涅槃须要时间及努力去获得。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在家的男女众不可能获得它。每天耐心地练习并偶尔闭关,在一位懂得如何「定慧禅修」的够格老师指导下,这些在世间过着活跃生活的俗人们,仍然能够到达出世涅槃的最高目的。《大般涅槃经》中提到,在佛陀时期有许多在家的男女众规律地练习,他们证得圣位的人数比出家的比丘及比丘尼还要多。一般认为要到达这个目的必须先成为比丘或比丘尼,这并不正确。佛陀的劝导是要所有有兴趣于正道的人们「走来看」。这是很好的忠告,因为它有助于这些有兴趣的人免于判决、批评的心态,而能实实在在地练习,看看这是否真正的正道。
 
18.缘起的教导,使佛陀的正道有别于其他的禅修类型。在他奋力于开悟的时期,「缘起」成为一个奇妙的启开慧眼的发现,使他在黑暗中停止了追寻,他说:「诸比丘!是集,是集。我于尚未闻之法,即生眼、生智、生慧、生明、生光。」
一旦成佛,世尊的任务就是去教导缘起(也就是四圣谛)给世人。佛陀一个接着一个开示这个缘起,结果很快地缘起成为所有教导中最核心而重要的。当阿示多阿罗汉被问及如何以最精简的句子来描述佛法时,他说「诸法生灭」(即,诸法因缘生,法亦因缘灭,是生灭因缘,佛大沙门说。此偈表示缘起。)佛陀以一个句子,排除对这个的怀疑,而归结出:
「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缘起。」(中部第28经)
这个意思是看到并体验整个圣谛。这是唯一的道路。
 
19.当一个人的根器达到某程度的成熟并且看清十二支缘起时,就由世间道升至出世间道,因为它可直接引导并确定可以走出「痛苦」。而后他体验了「苦的生起」、「苦的熄灭」、「灭苦之道」。
 
20.在《长部》第十六经中,可以发现有关见到四圣谛的另一有趣的经典。在这经中,结论出获得觉悟的方法是遵循八圣道以及体验圣谛,经文说:
「于任何法律中,无八支圣道者,其处无第一之沙门果、无第二之沙门果、无第三沙门、亦无第四之沙门果。(须跋!)于任何法律中,有八支圣道者,其处则有第一之沙门果、有第二之沙门果、有第三之沙门果、亦有第四之沙果。外道则无真正沙门。然,若诸比丘住此正道者,此世间则不空缺阿罗汉!」《大般涅槃经》
 
21.直接看到并体验十二支缘起时,心就开放。结果,心变得没有烦恼而自在。这在今日仍然同二千五百年前一样的真实。任何教导,如果不能点明缘起是证悟以及最终目标所必须,那么就不是教导正道。目前,许多人说:看到无常、苦、无我,就是体证涅槃。但是,要注意到这三个特性虽然是导向体证涅槃的道路而且非常重要,要去增长,但是尚不足以使人直接看到涅槃的出世状态。禅修者可以看到万有的三个特性(即,无常、苦、无我)或其中之一而不须直接看到缘起,但是,当他直接看到缘起,就必然看到所有这三个特性。依《律藏》<大品>的第一经,它不能以其他方式进行。
 
 
四、勇于采究
 
1.目前,有关佛陀所教的禅修种类似乎有些争论。其中一派主张:「在练习毗婆舍那禅修或剎那定之前,必须先练习安止定并且前进到第四禅那。」其中另一派主张不须要经过禅那(此处指安止定)就可以证得涅槃,从禅修的开始就只练习毗婆舍那禅修(有的称此为剎那定)或培养近行定。
 
2.有趣的是,毗婆舍那(观)这个字只有很少的几次在经中提到,反而是禅那(此处意指定慧的禅修阶段,而不是定点专注)这字被提到上千次。此外,《入出息念经》中指出,佛陀只教导一种禅修,也就是同时发展禅那与智慧。[此处禅那的意义是禅修阶段或心的明亮,而不是全神贯注、安止定、近行定或剎那定。]本经实际示出藉由看清存在的实相,如何使心宁静并且同时发展智慧。这意思是,观察无常、苦、无我,同时看见并体验缘起的因果关系。它同时也完成「四念住」及「七觉支」。因此,导致体验出世涅槃的方法,在这本美妙的经典明确地被教导出来。
 
3.在「论」或「释」中,将「专注」与「毗婆舍那」(观)分割成不同的禅修形式。这种切割,并不存在在「经」上。虽然在《增一部》中提及练习的第一部分是「止」,第二部分是「观」,但是,它并不是说有两种不同的禅修形式。所练习的是相同的!就像《中部》第一百十一经(不断经)所说的在不同时期看不同的事情一样,此经解释舍利弗尊者在证得阿罗汉前,禅修的增长以及所有禅那(禅修阶段)的体验。
 
4.当一个人开始将禅修训练区分并分类,情状就变得非常混淆。在有名的论典,像《清净道论》及它的「释」就可明显看到。有的人将它与经比较,开始看到不一致的地方。今日,许多学者从「经」断章取义,认为「论」与「经」一致。但是如果将「经」整体阅读,它的意义完全不一样。这并不是说,这些学者写出错误的陈述,而是他们有时执着片面的见解,只看佛法的细节或局部,以致于对事情较大的构图失去正确的见解。《清净道论》所描写的禅那(此处是对禅修对象的全神贯注,以专注来压抑烦恼),不能完全符合经上的说法,而且有许多情况,这些描述是非常不同的。
 
5.例如,《清净道论》提及在练习禅那修习时(此处指近行定、近分定或剎那定),某些时候心中会呈现景相(巴利文是nimitta, 例如光、或其他观想出来的人造图相)。每种「专注」,会有某种景相生起。发生这情形时,是在练习「专注型」的禅修,而菩萨(指悉达多太子)认为这些不是导向涅槃之道而排斥掉。如果将经典好好检查,没有提出在心中生起景相的描述。而且,如果它果真重要的话,应会被提出很多次。佛陀从未教导生起景相或诵咒的「专注」技巧。这些是印度教练习的形式,数百年来已渗透到佛教内。他们的影响可以在「专注练习」、西藏佛教禅修类型以及《清净道论》等有名的论典中看到。
 
6.一个人必须一直坦诚开放地检查所说的并且与经典相比对。做比对时,最好不要只是经文的一部分而要整个经文,因为从不同章节中抽出一两行会产生混淆。当一个人坦诚地询问什么是佛陀真正的教导,将发现开放地检查有助于看得更清楚,并且得到问题的合理答案。永远要记得,论和释只是作者们解释经典所说的意义。许多次,善意的法师们以他们的论来发挥他们的理解,用来帮助自己和别人。过了一些时期,更多的有学问的法师们又对某些论给予详细的注解,对某些小片语或个人评论的不同微细意义加以解说。这就「稀释」了真正的佛法,并且造成一种趋势,远离了「经」的真正意义与理解。
 
7.例如,「在剎那定的练习中,缘起在何处适合事物的体系?」这个剎那定的练习看来并未与缘起的教导步调一致。另一个问题是,依照经文,正精进的意思是提起热忱、喜悦的兴趣、内心热切期望。但是,有的禅修老师说,正精进的意思只是留心。另外会被问到的困惑问题是:「那一经典提到剎那定、近行定、安止定的名称?」「那一经典描写观智?」「那一经典说,在禅那阶段时没有正念?」请留意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要求他的弟子们永远要以经文来检查,而非其他文章。
 
8.时候终要来临:一个人要停止重复别人的话、停止练习有疑问的方法而不去开放而坦诚地检查原来的佛法。一个人不要依赖传闻或只因为这老师是权威而盲目地相信他。佛陀在《葛拉玛经》中,提出一些非常明智的忠告:
1.因为所听到的话,已长久这么说,就信以为真,这是不智的。
2.因为所奉行的传统,已长久实行,就盲目接受,这是不智的。
3.听到谣言和闲话就去散播,这是不智的。
4.因为合于某人的书(特别是论、释),就当做绝对的真理,这是不智的。
5.做去愚昧的假设而不去调查,这是不智的。
6.看到、听到而未进一步调查就冒然下结论,这是不智的。
7.只凭外表或符合己意就抓住见解不放,这是不智的。
8.对精神导师,由于尊敬与尊重,就相信一切(而未仔细检查所教的内容),这是不智的。
 
 
9.我们必须超越意见、信仰、教条式的想法。如此,任何东西我们接受、练习、完成后,发现它导致更多的瞋心、批评、自负、自大、贪心、愚痴,我们就严正拒绝它。这些不善的心理状态是普遍受到谴责的,而且一定对自己和别人都不会有益。这些随时尽可能要避免掉。
 
10.反过来说,任何东西我们练习、完成后,导致无条件的爱、满足和柔和的智慧,这些使我们培养一颗快乐、宁静而安祥的心。智者称赞无条件的爱(喜悦地接受眼前当下)、宁静、满足和柔和的智慧,并且鼓励每人尽可能去练习这些好德行。
 
11.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对比丘们的忠告是非常平和而确实。一个人要依照经文去练习,并且观察所练习的是否正确。只有在仔细的检查和练习之后,并配合体验,一个人才能确定这经文是正确的。因此,佛陀对比丘们忠告,不只是采用经文,而且要依据法与律来检查经文是否正确。这是一个人如何确认经文资料是真的并且可被正确地练习。以下摘《长部经》第十六经的经文:
尔时,世尊住负弥城之阿难庙。于此处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我将宣说四大教法。谛听,善思念,我当说。」
诸比丘应诺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说:『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义,我亲从世尊面前听、受。』诸比丘?对此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亦不应排拒。不赞叹、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而不合经、律时,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与经、律相比较、相对照而彼与经、律相付合一致者,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是世尊之教言,是此比丘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一大教法。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如是言:『于某处有僧伽长老及多闻和合僧团之耆旧高德。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师之教言,我亲从僧伽长老面前听、受。』诸比丘!汝对彼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亦不应排拒。不赞叹、不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合经、律时,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长老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此等比较、照对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应为:『此确实世尊之教言,是彼僧伽长老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二大教法。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某处有多闻、知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众多长老比丘等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言,我亲从其长老比丘等前听、受。』诸比丘!汝对彼等长老比丘等之所说,不应赞叹、不应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相合经、律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等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等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持此为第三大教法。
复次,诸比丘!若有比丘作如是言:『于某处有多闻通达阿含、持法、持律、持摩夷之一长老比丘居住。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所说,我亲从彼长老面听、受。』诸比丘!汝对彼比丘之所说,不应赞叹、不应排拒而善理解其辞句,相比较、相对照经、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而不相合经、律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非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之误解。』如是,诸比丘!汝等应拒绝之。
若此等相比较、相对照经、律,与经、律相合一致者,则其结论为:『此确实是世尊之教言,是彼长老之正解。』诸比丘!应受此第四大教法。
 
12.对佛陀的中道方法,开启检查和探讨的精神,是开放给所有具有探究之心的人。探究的心是指不被困在一种自大、执着己见、不先检查经文的心。偶尔,有些禅修者,非常执着于他们的意见和老师,以致于他们想他们的方法是「唯一的方法」,而不从经文检查真正的教导。由于本书直接取自经典,可以看看有些事情如何被「论」、「释」解释得迷糊而误导了。一个勇于探究和练习的人,将惊喜于佛法的简单与清晰-特别是不要用《清净道论》这些论书时。虽然,经文有些生硬和重复,但它们非常有启发性,而且读来有趣--特别是当一个人练习禅修并且同时获得理性的知识时。
 
 
五、定慧禅修序言
 
1.一个人要开始禅修前,先建立起一个坚强的道德(戒)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禅修者未能遵守五戒,将对禅修失去兴趣,最后就停止禅修了,因为他会认为这个技巧正确。事实上,佛陀的技巧没有问题,而是这禅修者来完整地练习,或就做得不正确。为了内心的增长与净化,持守戒律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个人不遵守其中的任一条戒,将由于罪恶感而经验到许多内心的不安、悔恨、焦燥。这将使得内心紧张并且遮蔽他的思考。
 
2.为了精神方面的成就,这些戒律是绝对必要的。它们使内心能够正念而觉知,此有助于拥有一颗安祥而清明的心,免于做错事而悔恨。一颗安祥而宁静的心是没有压力而且清明的。因此,每日受持这些戒律是一个非常好的观点,但这并不是一种仪式或典礼,而是对个人练习的一个提醒。每日受持戒律有助于个人内心、言语及行为的提升。有的人以巴利文念诵这些戒条。但是,如果禅修者不完全懂得巴利文,它就变成一种空洞的练习。对一位认真的禅修者而言,最好以他所了解的语言每日念诵这些戒条,如此它们的意义清楚而没有疑惑。这些戒条是:
(1)我持守不杀生戒。
这条戒包含不杀像蚂蚁、蚊子、蟑螂等动物。
(2)我持守不偷盗戒。
这条戒包含在工作中,未经允许的铅笔、个人使用影印机等仪器。
(3)我持守不邪淫戒。
基本上,它意味着不可以与任何别人的配偶有任何性行为,不可以与任何仍在家庭监护下的人有任何性行为。它也意味着要遵守当地对性行为所制订的法律。任何不当的性行为造成别人过度的痛苦,这将使自己生起悔恨与罪恶感。
(4)我持守不说谎、不恶语、不诽谤、不诳语戒。
这表示戒除任何不真实以及无益于别人的话。它也包含戒除「无害的谎言」。
(5)我持守不用使心智迟钝的毒品及持守不饮酒戒。
许多人以为饮一杯啤酒或一杯应酬酒不会影响他们的心。但这非事实。如果练习禅修,他们变得敏锐,并且将发觉到甚至服用无害的阿斯匹灵也会有影响。它也会使内心迟钝一整天,何况酒精及其他毒品。但是,当一个人生病而医生说必须服药时,就要用药。这条戒是针对为了松弛及逃避生活压力而服药或喝酒而订的。
 
3.当一个人发现自己违犯了戒律,要先原谅自己,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这对于内心的解脱有一点点帮助,而后他要立刻再接受戒律,并且下定决心不要再犯。再接受戒律有助于再净化其内心。实行一阵子后,他将愈来愈警觉,由于体验到犯戒的不良后果而能自然地免于犯戒。
 
4.在一个时期,只可练习一种禅修技巧,因为如果混合或配合不同的禅修,内心将变得混淆。混合和配合将会停止进步。最好的方式是只选一位真正懂得这禅修的老师。选择一位好老师的方法是,观察他的学生们是否仁慈、喜悦、友善而有支持力。而后,与这老师学习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心是否任何时候变得更快乐而安祥,这不是只在禅坐时,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最好的选择方法。自己内心的觉知是否变得愈清明而较容易去认识?除了禅坐时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如此?否则,检查一下老师所教的与经文,看看是否一致。当练习深入,禅修变好后,经文就变得愈明白而且容易理解。当老师以经文作指导,它就会如此发生。
 
5.最后,禅修者要认识五盖(五种烦恼)的生起,这非常重要。五盖是(1)贪欲,(2)瞋恚,(3)昏沉、睡眠,(4)掉举、后悔,(5)怀疑。一个盖就是一个障碍、一个妄念,它会发生在禅坐或日常生活当中,完全阻挡禅修者看清眼前当下的事情。它也会使人落入自我的执取。当这些盖障生起,一个人会强烈与之认同,并落入自我的执取,也就是认为:「我爱睡」「我不安」「我喜欢,我要」「我不喜欢,我恨」「我怀疑」。这些盖障完全遮住自己的心,使人完全看不清眼前当下发生了什么,这是由于「我是那样」的自我卷入了。
 
6.练习「专注禅修」(安止定)时,禅修者放下任何妄念,而将他们的心移回到禅修的对象上。另一方面,练习「定慧禅修」时,禅修者放下任何妄念(这一点完全相同于安止定),并松弛头部的紧张,感觉心胸开放、扩大与宁静。只有在这之后,才将注意力移回到禅修对象上。「将心放松并感觉开放与宁静」,这个小差别改变整个禅修从「专注禅修」成为一种更流畅、具有正念与宁静的觉知,而不是像全神贯注那种禅修形式的深入定中。结果,禅修者变得更符合经上所教导的。
 
7.练习「定慧禅修」时,不压抑任何东西。压抑的意义是压下、推走或不准某种经验,也就是,禁止盖障的生起。定慧禅修中,盖障生起时,反而开放心胸,看清它是无常(先前不在那儿,现在才有)、苦(看到这些妄念生起,它们是痛苦的)、无我(不落入自我的执取,看见盖障其实不是自己能控制、不属于我的过程,并且不执取这些盖障而落入「我是那样」的想法)。而后,放下这些盖障,松弛头部的紧张,使心宁静。最后,将注意移回到「观察呼吸」的练习。
 
8.结果,一个人开始看清内心是如何运作,这将导致智慧的增长。当他允许盖障的呈现而不与它们认同,它们会自然地消逝,而内心变得更为清晰、明亮。每一次,他放下「我是那样」的自我执着,内心自然变得更为开阔、警觉而觉知。因此,写出本书的一个理由是指出,每当一个人压抑任何东西,就不能净化内心或体验到事情的真实样子。在压抑的时候,他推走或不允许体验的部分,如此,心胸不能扩大、开放,而代之以收缩。结果,不能净化无明的内心。他实际阻止了内心净化的过程。当一个人不放开任何内心生起的东西,就不可能体验到出世涅槃的无条件状态,以这方式也不能净化「我是那样」的我执之心。佛陀未曾教导去压抑任何体验,也未教导一种使心固定或全神投入到禅修之对象的禅修法。要记得,佛陀反对任何形式的「专注禅修法」,因为这不是正确的方法。事实上,任何种类的痛苦、情绪的沮丧、身体的不适,甚至死亡,都要以平等心、全面的觉知或强大的注意力来接受,而不与它认同或将这痛苦执为个人所有。
 
9.当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将心胸开放、扩大,放下任何种类的盖障、痛苦、压力,真正个性的改变就会发生。这意思是说,他开放、扩大自己的觉知,所以以一个没有紧张、没有执着自我的安静心来观察一切事情。特别在日常生活中,他逐渐过着快乐而安静的生活,而没有喋喋不休的心。当一个人练习「专注禅修」时,会觉得在深定中非常舒适而快乐,但是当他从这些上升的阶段退出来,他的个性又回复原状(这意思是,遇到盖障时,他不认识而不知开敞心胸,结果,将心缩小而变得更执着)。他甚至可能变得更自负而好批评。这是因为在禅修中,每当盖障(烦恼)生起,禅修者不管它并且立刻又回到禅修的对象上。他这样做,并没有使心宁静并且放松由于妄念所产生的紧张。反而使他的心(在禅坐时)对该经验趋向封闭、缩小而紧张,一直到使心变得更为深的「专注」。结果,这过程压抑着盖障(烦恼)。如此,他们并未完全放下对该妄念的自我执着。他们的心变成紧张,因为他们并未看清他们并未开放与接受,而是对该妄念封闭与抗拒。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今日禅修者们常抱怨在他们的头部有很大的压力。事实上,一个人真正地放下妄念,在头部是不会有任何压力的。由于压抑的结果,并没有真正净化内心,结果,不可能发生个性的改变。
 
10.现在,我们几乎已准备好要进入《入出息念经》。但是,在我们进入之前,有些字的英文翻译有所改变,这是为了使经义更为清楚。一个人依照这儿所讲的佛陀的指导去练习,将藉由阅读经典而能确认自己的体验。结果,对这些深奥的经典也有更好的理解。
 
11.最后一点附注:在前面开始的一些章节,作者触及一些有争议性的见解,是有关安止定、近行定以及剎那定的练习。因此,如果读者能发现任何错误,并提供这些不同专注训练的经文,作者将非常地感激。
 
12.一个人在练习「定慧禅修」时,只要将心开放、扩大并且接受(任何妄念),而后放松由于烦恼或妄念所引起的紧张,再将注意力移回禅修的对象。这种开放而接受的心胸,有助于更能觉知、警觉于产生痛苦的事情,心胸将更为敞开、更进一步地扩大。以这种觉知,人的个性才会改变,唯有到了这样一个人才能实现佛陀的教诫:「我们是快乐的人」。

{返回 佛法与内观系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定慧禅修法 3-2 入出息念经的解释
下一篇:定慧禅修法 序 3
 自觉手册 6-6 附录一
 正确的修行 9-1 正确的修行
 自觉手册 6-7 附录二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7 七、精进─正念─正知,如理作意..
 禅修者与内观 4-1 禅修者与内观
 生活中的禅修 11-4 正念动中禅第四日法谈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三、辨识色法的理论 10-3-10 拾、要留意的事..
 身念住念观法 第一篇 理论 7-1
 观呼吸与观四界 序
 内观禅修基础 8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红军 洛阳市群生照宝镜[栏目:观世音菩萨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一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7. The Buddha and the Millionaire[栏目:Life of the Buddha]
 持明前贤修规·老顽解脱行迹——印圆双运欢喜妙音 第四十八讲[栏目:阿秋喇嘛传记·讲记]
 集量论颂[栏目:五部大论专集·释量论·本颂]
 杂阿含经卷第八(二二三)[栏目:杂阿含经]
 本来无一物[栏目:圣严说禅]
 缅怀妙湛师父(释本谨)[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13、亲近善知识的殊胜利益是什么,亲近恶知识的果报是什么?[栏目:居士学佛100问]
 千金散尽还复来[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