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735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主 讲 敏公上师


文字录入 三宝弟子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A.小)


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 菩提萨婆诃(梵音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


三种般若


第二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时间耽搁了一点,这里对大家表示抱歉。昨天《心经》还是悬谈了,讲了一点,今天我们开始就把昨天的要点重复一下,因为昨天讲的比较散漫,今天我们好把扼要的东西重新再提一提。

  第一,我们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什么叫般若?这是我们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般说,般若就是智慧,这个智慧是不同于一般的世间的智慧,所以叫“般若”,把印度的原来的名字保存着,没有翻译,一翻译的话,跟普通的世间的“智慧”混淆了,就不容易区分。实际上我们严格地说,这个“般若”到底是什么东西?真正的涵义,从最严格的角度说来,它就是诸法的实相,不可言说的、难说难喻的、佛坐在菩提树下证到的那个境界。

  “般若”可以分成三个。一是“实相般若”,那就是真正的所谓“般若”就是这个东西。

  二是“观照般若”,就是要证到实相的那个智慧。昨天我们也说了,这个智慧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开始我们学习般若的道理的时候,对空性道理加以研究、抉择,慢慢地产生理解,这个阶段是最初的层次,我们叫“空慧”,解空的智慧,叫“空慧”,一般经上都爱用这个名词,到了真正你功夫深了以后,慢慢地悟入或者是证到那个般若的境界的时候,我们说这个般若境界,在登地以上或者大彻大悟以后,就证到一部分。好象这个月亮,本来是一点都看不到的,假使月食那样子,全部看不到的,当你证到初地以上的时候,慢慢地月亮透一点光明出来了,小小的圆弧的线出来了,这个圆弧虽然不圆整,但是它的光明当体就是全个月亮的光明是一样的,一味的“空性”,而开始我们接触到或者悟到、证到这个的时候,这个空慧,它的层次升高了,那个时候叫般若。所以说般若,我们一般说的般若智慧,就是说在观照般若从开始研究一直到证道,这个层次都可以叫般若,但是严格地分,初习“空慧”,证到时候就是般若。那么圆满的证到了一直到成佛的阶段的时候,又改了名字了,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叫“萨婆若”。这个在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就是“萨婆若”,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谓无上正等菩提。这个就是说观照般若有这么三个层次,它就是能够证到实相般若的那个智慧。

  三是“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怎么一个情况呢?它就是说的佛的教理,三藏十二部经,当时佛四十九年说法,没有文字,所以这个文字般若不一定指我们写在书上的这个文字,只要是佛的教理,通过佛的音声或者其他的方式,像迦叶尊者,佛在灵鹫山拈花微笑,这个动作也是文字般若,迦叶尊者当下领会,就微笑,把佛的意思悟到了,这就是禅宗的初祖了,那么这也叫文字般若。所以我们说文字般若,不单是写的文字,或者是当时佛在世以音声为体,同时禅宗所用的咳嗽、棒喝、竖拳等等,都是文字的一类。我们要通达般若,要证到般若,离开文字般若是不可能的,我们下手就是要从文字般若下手。我们这里说“闻思修”,我们学佛的次第,……(5:13录音阙失)声闻弟子,所以声闻不一定是二乘,凡是听过佛说法的都叫声闻,这在《法华经》里有这个发挥。

  这个文字般若,她的体就是音声(语言)或者文字,我们要真正证到般若,非从这个文字般若下手不可。开始就是听佛的教言,我们耳朵听了,听的时候我们要有慧,这又分四个。

  一个是“俱生慧”,我们有生以来,有分别善恶是非的能力,这个能力叫俱生慧。
  听了佛的教言,感到这个很好,愿意接受,这是生得慧,当佛的教听下去之后,产生了一个概念,在我们脑筋里了,产生一个影响了,这个影响就是所谓“闻慧”,从闻佛的法而得到的智慧,叫闻慧。那么闻慧,我们不能以此为足。有的人,修行了,讲经天天来(解放以前讲经的地方很多),每一次必到,那么他回去呢,也念经——这都是属于闻慧的范围,但是他念好了也好,他听过了也好,从来不把书打开来研究研究、思考思考,这个恐怕没有用,那就是说,教是佛的教,人还是我的人,两个不成关系,这样停留于闻慧,对自己不生关系,这个作用不大的。
  闻慧之后一定要进入“思慧”。思慧就是把自己的思维跟了佛的教言互相地去配合起来,要净化自己的身口意,这个阶段是思慧。就是说把佛的教言跟自己思想结合起来了,把佛教的人生观、所说的方针、准则都自己接受下来,依之而行,这是思慧的阶段。这个已经对我们产生初步的作用了,但是这个作用大不大?不太大,因为在看书的时候,或者是听讲的时候感到“喔,这个好,我也该这么做”,但是碰到其他的场合,或者做生意去了,或者做旁的事情去了,这么一下子呢,都忘完了。
  这个就是说思慧阶段固然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巩固,那么怎么样?要经过“修慧”。
  这个修慧,严格地说,要定中把这个智慧锻炼、坚固下来,这是修慧。所以说一般的“我修行、我怎么怎么……”,你还没有得定呢,你这个“修行”还不是真的修,真的修(闻思修的修)是得了定以后、入了禅定了,入了禅定以后的修才是真的叫修。但是我们闻思也在实修的前阶段,也可以说是修的加行,那么这个修的名字也可以引申出来,把闻思也说是在修行。假使我们现在听经,回去是诵经,也叫修行,但是这个只是泛泛的修行,不是严格的修行,真正严格的是得了定以后。
  那么修慧得到了,该是巩固了吧?还不够,从生得慧产生闻慧、产生思慧、产生修慧,这个修慧还要提高。因为我们凡夫的智慧、凡夫的思想,都是有漏的,无始以来都是在有漏里边打滚的。什么叫有漏?有烦恼的,烦恼随增的。什么叫随增?烦恼可以增长的,就是可以增长烦恼的,这些东西就是有漏法。我们无始以来从来没有得到无漏法,得了无漏法就是见了道了,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那么即使你从闻、思、修这个阶段步步上升了,还停留在有漏的范围里边,这个还不究竟的,因为有漏法感的果是有漏的果,还在三界里边。那么这个思慧、修慧,我们接触佛的教典,这个思慧呢,因为佛的教也是无漏的等流,从佛的无漏心流出来的,我们把佛的教典纳到心中闻思修,经过定火的锻炼,慢慢地就会产生一个奇迹,什么奇迹?从有漏的产生第一个无漏的,无漏法。这个无漏法,我们做老众生从无始以来思想里起无漏道从来没有过的,这个是划时代的,对我们这个有情来说,这个无漏法的出现就是划时代的、最紧要的一个关键。那就是说无漏法出来了,没有烦恼的法出来了,就是见道了,也就是禅宗的大彻大悟。

  我们现在一般修行的人,这一辈子要求即身成佛,谈何容易!当然密法里边有即身成佛的方法,那不过是对那些真正善根深厚、修行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的时候,他画龙点睛一样的,把这个“眼睛”一点,这个“龙”就飞起来了。但是我们“龙”的身体根本还没有画起来,你点它一百个眼睛它也飞不起来的。那么我们怎么办?我们的要求:在这一辈子修行,希望见道!这个是我们海公上师在五台山的时候再再鼓励我们的:“你们现在修行的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要向往的就是见道(也就是禅宗的开悟)。”那么这个也不是很简单的,前面的加行很多,但是这个对我们有情来说是最迫切的、最重要的问题,因为见道的时候无漏法产生了,以前有漏的、从来是充满有漏的阶段已经被你切开来了,以后慢慢无漏法增长,增长圆满的时候就成佛、成阿罗汉了,这是重大转变的一个转折点,所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说修行,从始至终都离不开一个“智慧”,我们佛教,“佛陀”就是觉,什么叫觉?有智慧的。没有智慧“觉”不了。所以说我们佛教由佛的称号、佛教的名号,都谈到对觉的重视,那么真正我们的修行也就在觉上,从开始文字般若、观照般若、最后证到实相般若,都是智慧的问题。一些人说佛教是迷信,那是大大的冤枉!我们靠的就是智慧,哪里什么迷呢?所有迷的东西我们都要去掉的,佛教绝对是理智的。当然,我们要开悟,要积集资粮,就是要多闻、多思维,还要严谨地持戒,如法修行,亲近善士,积集福德资粮、忏悔业障,在这些基础之下,我们的闻思修慧才能慢慢地增长,我们的无漏慧也能够生起来。如果我们只是但求知解,不下功夫、不用持戒的功夫,也不积集资粮,也不忏悔业障,那么你这个慧即使有一些收获,就是狂慧,不是真正的般若的智慧。

  所以说我们很痛心的看到,现在办的佛学院,片面地传授知识,也讲了很多的经论,很多是很有价值的,什么大乘论的,成唯识论、中观论……三论,讲了很多,这个是很高的东西了,但是他们着眼于把知识知道了,嘴里会说、笔里会写就完了,什么戒啊,持戒什么东西的,什么积集资粮、忏悔业障,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相干的。最近海外来了两个比丘,他们在XM住了一段时间,看到那边的学僧呢,就大大地摇头:“这样子怎么能出人才啊?”这个我们感到……。我在厦门也教过书,我为什么出来的?就是对他们的教学方式不满意。后来莆田福建省办的佛学院请我去,我也去了,那个地方因为什么呢?莆田(广化寺)的住持是圆拙老法师,圆拙老法师是弘一大师的弟子,是持律的、讲戒的,这个地方道风很好的。我听到这样子就去了。去了之后,开头好象还比较活跃,慢慢地里边的矛盾又发现了,也不理想,在这个情况之下,培养学僧,感到还是希望不太大的。后来又辗转地跑到四川BG——我们汉地是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古代很有名的禅宗的一个大丛林,这个地方办校,要我去办,我说试试看,就去办起来了。办了之后,更不如意,那就是靠自己了,只好自己走自己的道路了。这是回来的目的。这样子,我现在是着手于自己另外创办,那个困难很多。跑到温州搞了一年多,一无所得,那么还是不灰心了,我还要干,因为我感到我们佛教的命脉就在僧伽。

  经常有居士来问,我也经常说这个话,三宝弟子,我们皈依三宝的,三宝是一个总合体,佛、法、僧缺一不可,破坏一个,那就三个全部破坏了。而现在末法时期,正因为我们的佛教不兴,就是说的僧人培养不力,有的人就看不起僧宝——“噢!我皈依佛,无上的智慧,佛陀,两足尊,这是我五体投地的;皈依法,佛说的十二部经,那个是解脱生死的一个宝,这个啊,可贵的,我也是皈依的;僧?哈哈,现在的我看到的僧还不如我……”,他就摇头了。这个样子是不是在弘扬佛法呢?这样的居士很多,我在温州就看到很多,我去的时候还有几个,更大的、很有名的,他们还一样的出来弘法,在讲经。这样子能不能把佛教兴起来?不行的。三宝里边缺了一个,跟香炉一样的,三个腿少了一个要翻的,佛、法、僧是整个有机体,不能分割的,你把它分割来了,那整个的佛教就破坏了。

  我们说佛已经灭度了,我们看到的就是佛像,泥塑石雕的;法宝,佛的梵音我们听不到了,看到的就是那些藏经,那些书,这个它自己不会说话,你假使没有文化,或者没有一定的教理基础,那即使看到它,也起不了作用的。我们在厦门的时候,有人就说这个口号,他说佛教经典都是古文写的(当然了,过去翻译的嘛,都是古代翻的),只要把古文学通了,那一通百通,那个佛教三藏十二部都会精通了。这个谬论!那么很多人就拼命地钻研古文。我就看到有一个学僧,他……,我是不大讃成的,我们佛教是以内学为主,这个文字我们是需要,只是个工具,不是我们的目的。只能是于大乘的菩萨戒的范围,二分学内一分学外是最多了,不能超过的,所以我们设定的课程,百分之七十是佛教,百分之三十才是世间的一些学问。但这些人却是一个偏见,整天的背书,看见我来了,就躲在角落……,甚至于有一位在晚上在睡觉的被盖里边点了手电来背唐诗,他想,唐诗三百首,背熟了之后,“不会作诗也会吟”了,那时候做一个“诗人”,很高超的了——佛教是要出离啊,不是叫你做诗人呀。你要做文学家,你进文学院去念书好了,不要冤枉地跑到佛学院里来,我们佛学院是培养僧才的,不是培养文学家。
  这个不但是海公上师如此教诫,就是以前的藕益大师、莲池大师也再再诃责。根据佛的意思就是这样子的,最多是为了弘法的关系,二分学内一分学外,这是已经学得相当的水平、自己自修已经稳定了,才这么做的;才来的学僧呢,只能专门五年学戒,五年里边专精学戒,其它的都可以放下。我们在清凉桥就是这样干的!
  现在的学僧,连戒本都不讲的,为什么原因啊?戒本是比丘戒,在学僧里边,沙弥、比丘都有,甚至于旁听的居士也有,那你怎么讲呢?不能讲。不能讲,那些学僧就是糊里糊涂的,二百五十条,什么都不知道,那是多危险的事情!这样子戒律不讲究,你要想把三论宗什么的要通这个空性,困难啊。你将来能够有一点悟,这个不是真的开悟,这是狂慧,会入邪道去的,这个不好。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正知正见,从戒定慧依着次第进去,离开戒,慧是不稳固的、狂的,我们一定要从戒下手。(录入者按:此上三段系上师讲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个人经历)


  所以说我们学般若,并不是说就只是眼睛朝着“般若”看。龙树菩萨有那句话:“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就是说先要把缘起的那些教理搞清楚了,然后涅槃的法空的智慧才能出来,离开了缘起的戒定慧的那些教法,直接地想得到涅槃智,那是缘木求鱼,得不到的!所以说佛在经典上、菩萨的论典上都明明白白地给我们指了道路了,而我们偏偏末法的众生把戒定慧抛开,专门钻一本书,想般若就现出来了——那是做不到的,般若一定要从戒定慧下手!我们老老实实地念佛,老老实实地修行,不要说旁的,就仅仅是拜经,拜出智慧来的人也不少;参禅,真正有名字在的、开了悟的,过去也很多。

  我记得,谛闲大师大家知道了,天台宗的一位大师,他那个时候,在一个寺庙,有一个香灯师,叫什么名字呢?叫持律(持戒的持,戒律的律),持律师,这个人很笨,过去的善根不厚,比较愚痴的,因为他愚痴,他是香灯师,人家就开玩笑了,有人就跟他说:“哎呀,天气暖了,夏天了,又有大太阳来了,你看人家都晒被子、晒衣服,你是香灯师,你的香腊该去晒一晒啦!”“嗨,不错啊,我该晒一晒了。”他把香晒了不算,把那些腊全部搬出来大太阳下晒起来,结果下午去收,香倒还蛮好的,不过有点弯就完了,腊呢,不行了,都躺下来了,收也不好收了,基本上坏了,不能点了。那么这样子他这个香灯师有责任的了,维那师来了:“你怎么搞的啊?”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好心啊,天气热了,大家都在晒东西,我也想把它晒一晒……。”维那师听了,唉呀,本来要诃责他的,想一想算了吧,他这个人这么愚痴,你给他讲道理也讲不清楚的,干脆让他走就完了,就很客气地跟他说:“喔,你这个很发心,那么你这么智慧很大,你在这里做香灯师呢,这个地位太小了,委屈你了。我看你……,南方观宗寺,谛闲大师在讲经、培养法师,你智慧这么大,你可以去参学参学,跟他去学吧。”这个话实际是叫他迁单,客气一点了,你去修学嘛,你好走了。这个持律师,他以为是真的了,“对呀,你鼓励我去学习,太好了”,他给维那师磕了三个头,“对对对,我马上要参学去了。”这样子背起包裹来就到观宗寺挂单。挂单了之后,那里的知客师也看他笨头笨脑的,就派他去行堂,这个最粗的活,很大的桶子,很重,桌面去给他们舀汤舀菜的,他不在乎,他说只要有法学,再苦我也干!这样子天天行堂。后来谛闲老法师看到他这么样的发心,问他:“你来干什么啦?”他说:“我来学法师呀。”“你以前学过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学过。”“你文字怎么样?”“文法也不好。”谛闲法师慈悲,就说好,你想学法师,这个志愿很大,你好好地拜经,每天晚上诚心诚意地拜经,一方面我说的东西你也听。这个人虽然是笨,却是信心具足。昨天我们说的,一个人修行,第一信心要具足,哪怕就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的大愿,对释迦牟尼佛说的教导,一定要相信。那么他对谛闲法师非常崇拜了,他很相信,每天晚上在殿上拜经,拜到深夜,同时于讲经时非常专心听,慢慢慢慢这样子,就这么拜啊,拜出智慧来了,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这样子做的方式好象是有点呆,但是因为他的信心好,专诚,也开智慧了。当然了,一方面谛闲老法师的教诫,他听了,同时自己的心这样的诚恳,慢慢地护法菩萨加持,过去善根发现了,智慧开了。后来他怎么样呢?谛闲法师讲经,有的时候害病了,或者有事了,他可以代做,作到这个情况了。以前开玩笑叫他去学法的那个维那师曾说:“你好好学法,将来你做了法师呢,我给你敲引罄作维那。”这是讥笑他的话,实际上他是开个玩笑,但是这个持律师果然成了大法师了,果然能讲经,那个维那师只好老老实实给他打引罄,两方面的愿都满了,这个很可贵。
  有的人说,我文化不好,智慧不大……,我们说真正地要学法,你只要像持律师那样用功,慢慢地也会开智慧,就怕我们的心不专,三心二意的。这部经学不好,调一部学;这个老师讲的不能适合我的意,另外去找一个,这样子呢,你时间耽搁了,也得不到好处。

  我们这里说闻慧,闻慧是要下功夫的。我们假使学经论多一点的呢,到处可以见到一样的话——在佛学院我经常讲《俱舍》,《俱舍论》里边一开头的序颂就有那个话:“若离择法定无余,能灭诸惑胜方便,由惑世间漂有海,因此传佛说对法。”什么意思啊?它是说你离开了般若抉择这个智慧,一定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断除烦恼的,就是断除烦恼,一定要把智慧磨炼出来。那么烦恼到底有什么坏处,要断掉它呢?我不学智慧,也不断烦恼,行不行呢?“由惑世间漂有海”,我们世间上在这个三有大海里边漂游,在三恶趣里边受苦,都是烦恼的关系,所以说你真正要除惑,或者是要了生死,或者要度众生,非把烦恼断掉不可。那么要断烦恼,用什么办法呢?除了研究般若,研究智慧,没有第二个办法了,那就逼着我们非研究这个智慧不可,“因此传佛说对法”,所以我这里要讲《俱舍论》了。《俱舍论》的目的就是智慧,所以这《俱舍论》在西藏、印度有一个譬号,叫聪明论,学了这本书,人会聪明起来,为什么?讲的道理都是佛教的道理,把整个世界宇宙一切都讲完了,成佛的方法也给你讲了,修行的方法也在了,这个你学了,结果什么都知道了,怎么不聪明呢?所以叫聪明论。

  那么我们学法,正规的就是要按照这个道路走,从文字般若下功夫,修智慧,观照,然后是最后圆满(实相)般若。假使我们差一点的,或者文化差的,怎么办呢?还是有路的,就持律师那条路,专精地拜经也好、念佛也好、诵经也好,也会开悟,只要你过去有善根的,你心一境性的时候,再三宝的加持,也会开闻思智慧。这个智慧,我们要声明,是你过去种了般若种子的,如果你过去没有种下般若的种子,也没有闻、也没有去思的话,那么你现在再怎么专心,不会现出来。这个种子什么时候下?就在你们听经,就在下种子!你们在听经,不管你懂不懂,种子是下去了。我们吃饭一样的,你吃什么饭,里面有多少维他命、有多少卡路里热量,吃下去对人哪一部分有滋养的?不懂。等于农民乡村里的,你吃什么东西……,他吃下去就完了,吃下去身体就胖起来了,力气也来了,什么地方的作用都来了,虽然不知道,还会起作用的。这个就是我们念经一样的,只要你专心致志地念,你过去的善根有,那么你到了专一的时候也会产生小小的开悟的记录,所以说我们不要认为我们现在听不懂,马马虎虎、倒听不听的,或者倒来不来甚至于不来了,反正听不懂的。我在温州时就有这些人,也难怪,他们的温州话听不懂我这个普通话的,他们的温州话我也听不懂啊,这个怎么办呢?他们开始听了,看到我嘴在动,嗨,人家在笑话,不晓得在讲啥东西,听了两天,不感兴趣了。那么怎么样呢?像这样子是不是走了(不听了)好啊?我说还是听一下好,为什么原因啊?“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一入耳根就会永远成为金刚种子,不烂的,金刚种子进去之后,不烂不坏,总有一天要结这个菩提的果的。所以这个种子下去,就像农民吃饭,不知道饭里面什么营养,什么什么,不懂,吃下去再说,一样起作用。那么你不懂,不懂听下去也好。我们说念咒,很简单的念个咒,比如“阿巴热米达”这么个咒,你听了,什么东西?不懂啦,你好好地念了,作用就来了,这个咒语的作用很大啊。我们说真正学佛到高层次的时候,“陀罗尼门、三摩地门”,陀罗尼门就是一法通一切法,一个法通了,什么都打开了,由这个法你打通的话,其它的智慧都来了。那就是你不懂的东西还会起作用呢,不要轻视了,对这个《般若经》“唉呀,听不懂”,听不懂,有作用!种子下去了,将来你总有一天或者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会产生这个般若的智慧。当然我们说离不开善知识,这个是很重要的。
  
  到这里我们基本上把昨天的这个三种般若重复了一道。下面我们讲一讲般若的义。


般  若  深  义


  “般若”是印度话,为什么我们不翻为“智慧”或者“实相”呢?我们说既然严格地说意思是“实相”,或者是一般的通常的观照起作用的时候叫“智慧”,为什么不翻?古代的翻译,有一定的规矩的,在对这个梵文的名字翻到中文来,一般是不翻过来了,用意译翻过来,但是有五种情况不翻,就是保持原名。  (注1)

  哪五种呢?第一种,“多义故不翻”,这个字,梵文这个字意思很多,你如果翻到中文来了,只有一个意思了,其他的意思都不见了,因为要保存它原来的整个的原义,干脆就不翻。举个例子,佛的十号里边,“薄伽梵”这一个词(一般翻“世尊”,有的就翻“佛”),不翻!为什么不翻呢?一翻“世尊”——“薄伽梵”有六个意思,如果翻作“世尊”,前面五个意思(吉祥、自在、名称……)都没有了,所以干脆就不翻。这是翻译里边的一些规则。 (注2)

  第二种,“秘密故不翻”,就是说一些咒,它含的意思很秘密的,咒语都不翻的。我们《心经》讲到后来,“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什么意思啊?一般就不翻了,你去念好了,念了自然有感应。这个叫秘密不翻。那么是不是一定不能讲?也能讲一讲,简单的可以讲一下,但是打开来讲,一般是不讲,因为这是秘密的,不打开。

  第三种,“尊重不翻”,这个字,我们尊重它的意思,很高超,不翻。如说“般若”,般若的意思,它的严格的意思是“实相”,一切法的最高的法,就是佛成道的时候得到的那个最高的法,就是“般若”。那么如果你翻过来,翻一个“智慧”,就显不出这个正规的意义了,干脆就不翻,就直接用“般若”。那么这里就是说,既然说“实相”是“般若”,那么观照呢,因为这个智慧能够证到“实相”,能够圆满“实相”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它是因,“般若”是果,因立果名,在因上安果的名字,证到这个般若的智慧,也叫般若,乃至开始最初层次的解空的那个空慧,也因为它是因,将来能够感到这个无上的般若的果,也是因立果名,从因上把果的名字安上去,也叫它般若。所以这个“般若”虽然用得很广泛,实际上最严格的意思就是最高无上的般若这个法——实相,这是很正规的,不翻;翻了之后,成了个“智慧”,那很平凡了,不见它正规的意义了,所以“尊贵不翻”。

  第四种,“顺古故不翻”,古代一向用惯了,那么就不要翻了。比如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我们经常念得很多了,很熟了,意思也知道了,无上正等正觉,不翻也可以了。所以佛经上……,《阿弥陀经》就有啊,“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里边就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保存梵音,没有翻译,因为古代大家从来都用惯了,不翻也知道了,所以就不翻了。

  还有一种,“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这个地方没有的东西,在印度是有的,那当然翻不过来了,保持原文了。

  这是翻译里边有这么五个规矩,所以“般若”属于第三种,“尊重不翻”。

注1:
  五种不翻 (名数)唐玄奘立五种不翻之规:一、秘密之,故不翻,如陀罗尼者。二、含多义,故不翻,如薄伽梵之语具六义者。三、此方所无,故不翻,如阎浮树者。四、顺于古例,故不翻,如阿耨菩提者。是非不可翻,以摩腾以来常存梵音故也。五、为生善,故不翻,如般若者,谓般若二字,闻之者生信念,以如译为智慧,则生轻浅之意故也。见名义集序。(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注2:
  薄伽梵 名具六义。佛地论曰: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颂曰: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如是六德义圆满,是故彰名薄伽梵。其义云何?谓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猛焰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已来,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 (《翻译名义集》)


  下边我们看看,这里讲的什么。因为要讲般若波罗蜜多,这个般若是很深的东西,我第一天就讲的,真正要理解般若,你现在要下功夫把《俱舍》学通,基本法相学了,然后呢,高一层次的空,就是经部的空要知道;经部空知道之后,要进一步学瑜伽的空;瑜伽的空知道之后,再进一步学中观的空,那纔是达到真正的般若的空。这个层次很多,跳一个层次就不能得到上面的效果,那么是很艰难的。我这里讲《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说我理解了没有?我恐怕也没有理解,我只是就我耳朵里听到的、我们海公上师讲的东西,他讲过《现观庄严论》,这部论是专门讲般若的,他在讲的时候这样说:“这部经你们听了之后,耳根庄严。”你这个耳朵听到这部经,你的耳朵就庄严了。这个庄严不是我们买一个金箍子(耳环)、什么东西来庄严,听过《现观》的耳朵,这是很了不得的,是很庄严的,很珍贵的。那么我这个耳朵也得庄严,听过他经过经,心里边并不怎么了解,就把听过的东西,拿出来、翻出来给大家听听,可能是保持了原来的样子的,也可能变了味了,变了味的我负责,这是我的过失,要忏悔的,如果没有变味的、从他口里来的,经过我的口,跟大家结个缘,大家种个般若种子。

  般若很深,我们如何去理解?那我们要多讲一些,在真正地讲《般若经》之前,我们还多用一些时间,带名言法相的东西来把这个道理再多多地发挥一下。简单说,般若是认识宇宙最高境界的那个智慧,真正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zhi(智??)、li (理??待校对39:30)合一,是没有能所的,也不能叫zhi ??,也不能叫li ??,超然的,但是总括来说、从它的这个层次上必须要经过的步骤来说,叫它智慧,能够证到最高真理的智慧,就这么样子来表达。

  那么这个最高真理的智慧——般若,它跟那些其他的(世间)智慧有什么高超的地方?这个我们来比较地研究一下。怎么说呢?我们凡夫,有生以来都有两个执着,一个是人执,执着有个“我”,一个是法执,一切法实实在在的、有自性,人、我有自性,我就是我啊,我从生到现在怎么,将来怎么样,你就是你呀,各是各的,有界限的,有的坏的就说灵魂了,每一个人都是这么一个灵魂,这里死了、那里投生,反正这个躯壳是要变的、要烂的,灵魂是不灭的,这是一般耶稣教或者什么教都这样说。而我们说呢,我们是没有这么一个永生的精神的东西,一切法自性都是空的,这个就把“我执”否定掉了,很奇怪吧?哪一个哲学、哪一门宗教,他讲了很多道理,可以推翻一些其它的说法,而把自己推翻是没有的。佛教就奇怪的,第一个就否定自己。你说执着有个我啊,什么灵魂或者神我,什么东西的——假的!没有的!空的,本性空的。再一个呢,整个世界宇宙的事事物物,外在的什么东西全部是假的、空的、自性没有的。这个很奇怪了,那么什么东西都没有不是空空洞洞的吗?那还有什么世界?这个道理很深,所以深就深在这里了。

  我们这个智慧——也不能叫智慧了,叫知,我们的第六意识、或者前五识观察这个事物,它从有生以来不可避免地就带着这两个缺陷,一是有个我,实实在在的我,一是世间上实实在在的那些东西。这两个东西,所谓我执、有自性,它们里边的涵义,第一个是要辩的,假使我,这是一个我,虽然这个躯壳可以转来转去变换,而本性“我”这个灵魂不变的,独存的,是独一无二的,不依靠人家的,都可以单独存在的;再一个就是有实体的。所有自性我们一般用三个含义来表达,一个是不变的,一个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一个是有实在的东西,那么人如此,法也如此。恰恰这个执着是错误的。所以说我们观察一切事事物物,都是带着这个基本的错误的观点来观察的话,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法印的。

  我们说前五识是一般的最粗的认识了,我们从认识论来讲问题了,最初是感性认识,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基本的五根的感觉,它看起来是很实在的,是我们的现量,在哲学里这叫直觉,不经过思维的推求的,直接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耳朵听到什么就是什么,好象是很准确。但是我们说这个常识的、五根直观的境界,第一我们说不准确,因为带有我执法执,这是天然存在的;另外,还有很多的我们可以发现的、可以看得出来的,比如说这个茶杯,玻璃茶杯,你把筷子放到里边,你眼睛看过去,这个筷子是断的、歪的,但是拿出来还是直的,这个眼睛就靠不住,“是我亲眼目睹的!确确实实的!”——就是靠不住,你亲眼目睹的也靠不住。那么这是举个例了,其他的东西还多啊。一些小孩子经常说的,眼志玉银??44:11(这是一句成语),云知与运(???44:11请上海的朋友来听听,这里好象是用上海话说的),就是说云在跑,好象看到月亮在走路一样,其实这个浮云飞过去了,但是我们眼睛看过去,“喔,月亮在动!”这个天上的、我们亲眼看到的。那到底是月亮在动还是云在动?经过我们的意识的考虑、实验就看出来,月亮没有动,是云在动。过去的天文知识,“天圆地方”,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恰恰现在说地球是圆的,天呢,无边,或者是无限,这是一般哲学家、科学家他们安立的。到底这个太空是什么形色?现在哪个都不敢说,只有成了佛、证到三藐三菩提,如实地可以知道。
  这些就是说我们的五官靠不住,那么我们的常识也靠不住了,所以你不要说你是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那也靠不住!这是一般的常识,感性认识。

  那么进一步,理性认识。哲学的、科学的认识,他们依据前五识,经过推理、严格的逻辑把它提炼过的,这些知识,理性认识了,进一步抬高了,好象就是真理了,但是这样的,他的我执法执、执有自性的这个根深蒂固的错误是决定存在的,而他依据的这些科学的知识也好、哲学的知识也好,他的原始依据还是眼耳鼻舌身观察的那些现象,现象里边把它条理化起来,把它里边的规律找出来,就成了科学哲学了。但是我们刚才讲过的,本身这个五根观察就是靠不住的,那么从这里提炼出来的知识也不见得靠得住。这个我们是看得出来的。哲学,古代的哲学到现在都翻了身了,新的哲学出来了,现在再过几十年,又是再新的来了,不断地变的,那就是说这个“真理”没有达到究竟,还不是最高的真理。说得好听是“进步、进化”,说得难听点就是“改变”。那么就是说这个科学哲学也还不是绝对有真理。所以我们说,依我们的六识——有漏的六识来观察问题,绝对不能认识到宇宙的真理。

  我们说这个世间上充满了苦,不但是佛教徒承认,就是一些有心肠的知识分子和那些宗教家,他们也感到世间很多苦,所以要求天堂,把大家度上去,到天堂享乐;世间上的哲学家就想了很多的主意很多的学说,如何把这个世间改造成一个幸福的世界,大家都在作这个努力、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就是因为我们的智慧毕竟是有限的,观察的结果,有的时候不可避免有错误,所以这个东西不会圆满。
  有史以来,我们中国的历史有记载的至少两千年以上了,但是到现在我们中国还是没有达到这个“大同世界”,在《礼记》里边早就提出来,我们实行大同世界,到现在还是没有实现,这个弄得好象是有的地方还不如以前了。当然物质文明,我们的享受呢,可以享受,很高了。说一个开玩笑,以前到故宫去游览的人感到故宫皇帝的座位很豪华,我想比现在的席梦思差得远了!那个梆硬的,垫子再好,也不见得那么舒服;还他(皇帝)没有坐过汽车,小轿车没有坐过,电视机没有看过,什么新式的东西……电冰箱也没见过,哎呀,现在老百姓比他福气还好。这个总的来说呢,进化到现在,我们圆满的理想“大同世界”,不是说不能实现,我们当然不能说这个话,但是还没有实现,这是事实。那么根据我们佛教的眼光来看,当然喽,你不能实现的!为什么?你观察的工具是有错误的,你的结论当然也不可避免有不正确的地方,以不正确的方法来改造世界,那是当然的,结果是不那么理想的。

  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就是用般若。般若是什么东西?我们讲过了,般若是智慧,这个智慧,彻底地把这个根、识里边根本的错误——有自性的东西,不变的、独一的、实在的,这个概念推翻了。
  这里我们讲一下,现在的辩证法、辩证唯物论,很不简单的,他已经把以前的静止的、独一的这些观念(即形而上学的这个世界观)推翻了,进步到辩证法唯物世界观了,这个是跟佛法很近了,但是经过彻底把这个自性诸行善恶??(49:28待校对)的时候单独的、静止的这样子一个执着有实在的,这一点,一切世间的知识没有办法的,他总认为有这个实在的东西存在,总认为有实在的我的。这个实在性,一切哲学科学是打不破的,他们即使把静止的、独存的这两个概念推翻了,还留一个,那么这个最高的真理还是很难达到,而我们的般若呢,一开腔就是“一切法无自性”,这个就把“自性”押起来??(50:04待校对),从这个里边观察来的东西才是最高的真理。

  所以说,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并不是说佛对我有什么好处,或者是佛对我有什么什么……,我的祖母是信佛的,我的什么是什么的,中国佛教是我们中国的,印度佛教是印度的——并不是有什么感情的问题,而是说是最高,佛的真理是最高的,我们信佛、信法、信僧。真理是最高的,佛是能说这个最高真理的人,僧就是能依这个最高真理修行的人,我们怎么不皈依呢?我们不皈依他皈依什么?那不是自己开玩笑了吗?好的不学,却找坏的学,没有那么笨的人嘛。
  所以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从这个高度来看呢,我们是坚定不移,不能随便转变了。我们说般若的可贵就在于此。


错误的根源——我执与法执


  下边我们就谈一谈这个错误的根源,就是说我执、法执了。我们说人,哪一个人,一生下来——我执有两种,一是分别我执,一是俱生我执。分别我执是学了一些知识得来的,比如说我是什么喔,我是大梵的、会分身,我是什么什么,这是从一些教义或者哲学里边接受来的,这是分别我执,不是俱生的,生下来小孩是没有的;而俱生我执,一碰他,“哎哟,我痛得很!”这个俱生我执不但是一生下来小孩就有,动物也有,蚊子苍蝇都有。这蚊子很敏感的,一个蚊子在飞,你如果安了心要把它撵起走,你只要心里想一下子,手还没有动,它就跑了,为什么跑啊?它有感觉了,你这个意识的波……,我们说意识还有波,还有个电波,这个意识的波一发射过去,它马上就感觉有人要害它了,赶快飞起跑!它有这个灵敏性。

  要把最根本的执我去掉,一定要从我执下手,先把“我”破掉,然后我们能够证入到一部分的真理了,这个我执这一部分的根子就去掉了,而要全部的真理能得到呢,还得要破法执,把法执去掉。法执去掉之后,我们的智慧,一无障碍了,那就是佛的眼睛,通达、洞达一切。

  我们修行,很多人就这么说,大乘是破法执的,二乘是破我执的,我执破了,不流转生死了,阿罗汉;法执破了,法空道理知道了,成佛。这个话,历来如此。我在年轻的时候学佛,一开始是从天台宗下手的,都是这个话。这个话对不对?有对,但还有一点自己要注意的,他们是从大观点来说,或者是从重点的来说,阿罗汉破了我执,法执也破或是不破。实际上我们说好好地研究经律论(当然不是我研究出来的,这个我声明,我没有那个本领),真正懂文字般若的那些大菩萨,对佛的经好好研究的那些大德们,印度西藏多得很,历来传承不断,宗喀巴大师就是这个智慧最高的,文殊菩萨亲自指点他的,他怎么说呢?我执跟法执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说可以把我执断掉、法执不动,全部把我执解除就成阿罗汉、而法执动也没动——不可能的!我执跟法执是一定联系的,你要破我执,必定要破法执,你要破法执,才能把我执去掉,如果没有破法执的话,我执是破不了的。这个道理甚深,但是我们经论的依据很多。今天我们是悬谈,不把那些依据提出来,到后边有时间的话,我们可以慢慢地,这部论怎么说,那部论怎么说,可以找一二个出来跟大家见见面,让大家开开眼界。《金刚经》里就有这个话,很多人念《金刚经》都念到的,“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只要你有法执的话,你的我执没有去掉,你还有我人众生寿者的相没有除掉,这《金刚经》大家都念的。这个句里边就是表示法执跟我执是交叉的,是综合在一起的,你说法执没有除掉,我执已经除完了,不可能!“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这么说的。从这一点看,法执跟我执,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化。

 

声闻行与菩萨度


  那么大乘跟二乘的区别又在哪里呢?二乘,他的发心,自利为主,他要破他的我执,因为流转生死是我执在作怪了,如果把我除掉了——昨天也讲了的,我们流转生死,如果执着一个我没有破掉的话,你这个生死流转的轮子是停不下来的,你一定要把我执破掉!谁在流转生死?没有——没有的话,你生死当下就了了!所以说禅宗里边“念佛是谁”等等的(话头),就是参这个东西,你本来面目嘛。你参出来之后,你还什么东西流转生死呀?没有了,那当下就是解脱了。但这个东西,我们说要断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把法执也断一部分,但是你的目的是只要自己超出三界,所以对自己超出三界有关的法执要断,其它的不相关的可以不断。就是说,声闻阿罗汉断我执,并不是不断法执,但是法执没有断完,就是断有关他流转生死的那一部分就完了,其它众生有关的,他不度了,不相关了,他就全部离去,破了。而菩萨就不一样了,他发的心愿是要度尽一切众生的,“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首楞严经》),那么一切众生的烦恼业障什么东西的、所有的法执都要断完,因为要断完这个法执,所以三大阿僧只劫修行。要证声闻果,最长的是六十劫、最快的大概三劫就可以成声闻阿罗汉,但是成佛必定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个时间相比,那简直不可比了。为什么那么长呢?就是要把无量无边的那些法执全部断完。那当然是很费大劲了,要行难行苦行、六度万行,做很多事情,当然时间要长一点。

  我们再总结一下,要断我执、断法执。法执,声闻缘觉也要断,但是他断的不究竟,就是断一部分(跟他了生死有关的),我执当然要断了;而菩萨呢,要成佛,不但我执要断,要把法执断完。二者的差别,一个是圆满地断除法执,一个是没有圆满地断除法执,就是这么一点点的差别。

  另外,菩萨戒就是规定哪些要做,哪些不要做。我们受别解脱戒,你只要安稳守持、什么坏事不做就可以了,那你是持戒清净。菩萨戒就不是这样了,这个事情不该做的你做了,犯戒;那个事情该做的你不做,又犯了一个戒,那你一天坐在那里不动——有的人就说:“哎,我决定念阿弥陀佛好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干。”你就在犯菩萨戒了!你要么不受菩萨戒还可以,你如果受了菩萨戒,你就犯菩萨戒了。菩萨戒里边,看到病人,你不去照顾他(她),犯戒。这个很多啊,以后有机会我们讲一下,当然不是讲菩萨戒了,有关的,讲一下。简单讲,你对父母不孝顺,看到有出家常住的事情不发心,或者你们什么团体里边只顾自己不顾人家,“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这样的态度是不行的,你这个菩萨戒犯的不知多少了,要堕落的。所以说菩萨戒不是好持的。我们说,要持菩萨戒,还得衡量衡量,我够不够这个资格、有没有能力受?当然,我们发心要受,但是受的时候,要考量一下,自己能力还不足的,慢慢培养了再受,受了之后就不是开玩笑了,犯了就是犯了,要堕落的。


  那么这里也是鼓励大家,在什么团体里边,在什么家庭里边,在什么场合之下,只要对人家有利益的事情,多少要做一点,不要图安逸。实际上你自己专心念阿弥陀佛一句话,你什么事也不想干,你到底一路都在念阿弥陀佛呢?恐怕不见得,偷懒罢了。就是这个懒,懒就是懈怠呀,懈怠的话,你不精进,这个波罗蜜多里边就不对头了,何况你出发点还是自私呢!所以我们说自己要衡量自己。我们这是讲经,不是骂人啊。有的人听了,生气了:他昨天骂了我一顿,今天又骂我一顿,等下还要骂什么,不要来啦,我不要听了……。我们是提高自己,我们要修行、长净,要净化自己身口意,如果我不把“镜子”(法镜)给你们照一下,你们怎么知道自己好不好呢?
  有这么一个笑话,一位很丑的老太婆,她去照相馆照相,她说:你给我拍得好一点哦。拍出来了,不满意。又到另一个照相馆去,最好的照相馆:你拍好一点哦。拍出来又不满意。怎么办呢?后来碰到一位摄相师,他就很幽默地说:哎呀,这要怪你自己的脸啊,不是我的照相机可以改变你的面貌的。

  那就是说我们自己要观照自己,到底我们修行——有的是皈依、学佛几十年了,有的才来,毕竟我们在信佛、皈依之后,要有所进步嘛,不要老是在这个是非头里站着,老资格都有了,烦恼倒蛮重的,说是修行,给人家看的,“你看佛教徒,几十年的修持,怎么没有个成绩呢?还不如一个普通的人。”那就惭愧了。我们是为了佛教在世间上弘扬光大,我们本身就有责任。
  你说是菩萨,在受菩萨戒的时候问:“你是菩萨否?”“是菩萨!”这个话你答应了,你菩萨道就要拿出来了,那么自己受苦一点,艰苦一点,委屈一点,没有问题嘛。这个“我”本来是空的,你委屈委屈,打也好、骂也好……,弥勒菩萨就是嘛,口痰吐到我脸上,让它自己干,我不去擦它。这个精神我们要学习一下。为什么我们一进山门,这个弥勒菩萨就塑起来了?一进山门就好好修行了,我们凡夫烦恼太重了,学佛就是要对照自己,把自己烦恼消灭,时时刻刻要想办法把自己提高。

  我们修行不要跟人家比,这一点要首先说明的。在温州,有一次我教了一些人“金刚萨埵忏悔法”,其中有两个人修得有点成绩,有一个是做会计的,他的嫂子(他哥哥的女人)是做医生的,她就说很不安逸(她修密法已经很久了),她说:“他有感应了,有成绩了,我怎么搞了那么久,一点影响也没有呢?我怎么办啊?”起烦恼,到我这里来诉苦。我说你不要跟人家比嘛,释迦牟尼佛早就成佛了,你跟他比,你怎么比呢?各人各了自己的,修行是了自己的事情,人家——尤其是菩萨示现的,你怎么跟他比呢?所以所不要跟人家比。跟人家比的话,你恐怕会气死了都没有用的,人家比你高的就是高的了。有的人很年轻,也不是很怎么样子的用功,但是他有神通广大,我们这么几十年了,天天念了那么多,修了那么多,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呢?不要跟人家比!各人各的善根,我们自己有善根的,一修就灵;没有善根的,不耐烦,就修不下去。只要这个方法是对的,走下去就是了,佛不会骗我们的,我们的祖师也不会骗我们的。

  所以我们回过来说,要有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有了,你走下去就是了,不要害怕,也不要畏缩、不要跟人家比,什么妒忌心等等这些都不要起来,修行就是为了断除烦恼,跟人家比是毫无意义的。这个是我们的准则。其它的,不要去想那么多。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这里。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讲 记
 
 
(20)
 
 
主  讲 敏公上师
 
 
 
文字录入 三宝弟子
 
 
本讲重点提要:
 
  1. 入大乘门,唯一的方便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发了菩提心
  菩提心生起次第
  (一)平等舍心
  (二)知母
  (三)念恩
  (四)报恩
  (五)慈心
  (六)悲心
  (七)增上心
 
  2. 云何往生(临终往生要则)
 
  3. 《心经》显说之总结部分: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 《心经》密说即咒文部分: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 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A.小)
 
 
 
 
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 菩提萨婆诃(梵音
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
 
 
入大乘门,唯一的方便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发了菩提心
 
 
 
第??讲(第 20 号 mp3.)
 
 
  昨天我们讲到“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两段,在证空的里边,在般若的学教里边,一切法,不管是蕴、处、界,十二因缘,四谛,乃至能知的智,所证的果,一切都是空、不可得。在这个地方,我们再参一点发菩提心的问题,这在经里边意思是有,但是这个经是略的,它没有明确地说,下边“菩提萨埵 ”,那就是发菩提心的人了,所以我们在这里要把发菩提心的内容加进去。
 
  昨天我们说了,要进入大乘之门,唯一的方便的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是不是发了菩提心。什么时候发起菩提心,他就是进入大乘的行者。尽管他其它的功德、修持还没有开始,只要菩提心成就了,就是大乘行者;反过来,即使你通达了空性,或者是修了其它很大的功德,但是没有发菩提心,还不能称大乘,只能说是二乘。所以说这个菩提心的重要性。
 
  我们修行者,在汉地,古代有八宗(十宗),一般我们说的八宗都是大乘宗,最通行的净土宗也是大乘法门,在《佛说无量寿经》里边就说得很明确,“三辈往生”,上品、中品、下品这三种往生的人都有一个条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注1)就是说即使是下辈往生的,也要发菩提心,因为我们这个净土宗是大乘宗派,不发菩提心就不能进入这个宗派之门,所以菩提心之重要也可想而知。那么这里大部分是修净土宗的,我们在信、愿、行这三个必要的条件之下,不能忽略这个菩提心的问题。假使不发菩提心,那大乘的法门你进不去,阿弥陀佛来不来接你?成问题了,因为阿弥陀佛是发了愿的,接收的也是大乘根机。那么从这里我们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我们也要讲一下了。
 
 
 
  菩提心如何生起来?我们昨天已经讲了一半,今天继续讲下去。
 
 
 
注1:(《佛说无量寿经》卷二)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其中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菩提心生起次第
 
  要生菩提心,第一个先要修平等舍心,对一切有情的贪、瞋这些烦恼,要息下去。一般的人,对其他的有情,总是分三等,对于亲的就有贪心,对于怨家生瞋心,对于不亲不怨的起舍心。那么对于亲的人有时出了一点问题他就着急得不得了,亲人得到一些安乐他也欢喜得不得了,而仇人有了欢喜的事情他就妒嫉得不得了,仇人倒楣了他就欢喜得不得了,这个心不平等,那根本就发不起菩提心。打个比喻,我们耕地、种田,这块地里边有石头、荆棘,那些渣滓,一定要扫除干净,把地弄得平平整整的,然后下种。那么你贪、瞋的那些“石头”、那些不平的东西不把它除掉,那你要生起这个种子来,那是没有办法的。我们要下什么种?大悲的种,长的菩提果,菩提心从大悲心生起来的。
 
  《普贤行愿品》中说,在生死旷野里的大树王,众生是树根,以大悲心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菩提圣果,所以我们需要修大悲心。那么大悲心怎么下种?就是要在平等的田里边才能下,“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注2)我们的心如果对于贪、瞋等不平的话,大悲心的种就下不去,菩提心果也长不出来,所以第一步修平等舍心,不要对于亲人就偏爱,对于怨家特别地瞋恨。我们在团体里边也同样的,要六和,僧团里提倡的是六和相处,那么一般的团体,尤其是我们佛教的居士团体,也应该学僧团的榜样,大家要六种的相和。
 
 
注2: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一)平等舍心
 
  这里我们说第一个要件是修舍心。舍心怎么修?具体的修法,就是对于中品的人,跟我不亲也不怨的人,缘他的境,然后对他起不贪不瞋的心。这个容易生起来。中品的修成功了,对他们既不生贪爱又不生瞋心,平等舍心,这个修成之后,进一步对亲人修平等心。对亲人修平等心,主要的是不生贪心,对他不要有偏爱的心,不要特别的照顾。对亲人这一方面修好了,接着修怨家,那是困难了。对怨家不起贪心是可以的,不起瞋心很困难了,但是这个一定要克服,要对三品的有情同样地起舍心,不贪不瞋,然后缘一切有情都是这样子,既不起贪心也不起瞋心,这个心平等了,这个地平整了,然后可以下种了。
  
 
  (二)知 母
 
  那么第一个基础是修平等舍心,生起以后,再开始修意乐心。我们现在开始修,就是说要“知母”,母亲对我到底是怎么爱?这个心要生起来。怎么观呢?现前把自己亲生的母亲观起来,观想她对我从小乃至怀胎的时候,到出生、长大,如何地照顾,如何地爱护,我有什么不好的,她都想尽办法给我排除,我有什么要求的,她不择手段地给我去请求来,使我安乐,甚至于不惜牺牲她的生命;这个观起来之后,然后想这个母亲,不但是这一辈子对我这么样的爱护,无始以来她做过我的母亲无数次了,每一次都是这样子的爱护我,那么你对她就生起这个认识,母亲她是这样子对我好的。对母亲这个心生起之后,又推过去观父亲,现世的父亲,也观得这样的心生起来了;父亲观好之后,观亲家;亲观好之后,观中品的人,就是不怨不亲的;最后把怨家也看得像母亲对我那么地照顾的,这个就是要下功夫修了。
 
 
 
 
  (三)念 恩
  (四)报 恩
 
  把怨家看得像亲生母亲对我那样爱护的,这个心生起以后,下边进一步就是要“念恩”了。她生生世世对我这么照顾,她的恩那么大,那我怎么报她的恩?现在我们想到一切有情,都是没有开悟,没有见道,她的烦恼把她的心缠住,无明把她的眼睛遮住,就像一个瞎子,行动又是疯疯癫癫的,在山上走路,那么是很危险,就希望她的孩子来给她引路,而我们看到她快要掉下山崖的时候,这样子你不去救她,谁去救呢?当然孩子有责任,那个“报恩”的心要生起来。
 
 
  (五)慈 心
  (六)悲 心
 
  报恩的心要生起来之后,就是要起“慈心”了。对一切有情都要跟自己最好的孩子一样欢喜他,对他起最好的心,他有什么希望要求的,我尽量满足他的要求,这是慈心。慈心之后,就是“悲心”。悲心也是从开始的一品一品的修,中的(不亲不怨)、亲的、怨的,他有什么痛苦,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要尽量把他的痛苦排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这个悲心生起来了(昨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了),然后从亲的、中品的、怨家的,乃至对一切有情,都起这个悲心。这个心生起之后,“大悲心”就开始了。我们说大悲,它的范围的大小在于是缘一切的有情还是缘个别的有情,缘个别的——自己的孩子或者父母,这个自然会生起来,但是很小;如是再扩大到家族,或者是一个乡村、一个国家,这虽然是扩大了,但还是小的,我们要把它扩大到一切的有情,一个也不撇开。有的人说:“我对什么人都可以起悲心,就是这个人,他跟我是怨深似海,太欺负我了,惹恼我的时候我悲心不可以起,除了把他除开,其他都可以。”这样的心,不行!一个也不能除开,那么就是这个时候起大悲心。
 
 
  (七)增上心
 
  大悲心起来之后,还有一个心,“增上心”,就是说父母有不快乐的地方,要使他们安乐。如果自己不起这个增上心,好象这个责任不是我的,我既不同情……(录音阙失)责任在我身上,这个增上心起来之后,最后要生起菩提心。我们要解救父母的苦难,我们必须要自己有能力,假使我们没有修行,能力就没有,你修一分得一分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就是不够用,什么时候才能够圆满地解脱一切众生的苦难呢?只有成佛。那么这个时候就是为了要度父母的苦难,所以自己要成佛,这个心生起来——菩提心,这是菩提心生起了。这样子生起来之后,我们就知道,生菩提心不是为了自己安乐,跟声闻缘觉的为自己解脱,截然不同,他是要彻底地解救一切有情,才感到要充实自己的能力,才发愿自己要成佛,所以这个心是高尚的,是非常高级的。菩提——佛的果之所以超胜于声闻缘觉,也就在发心上面看出来了。
  那么这个心生起之后,初步的菩提心我们就有了,以这样的心求大乘的行,穏、速,即是稳当的,又是快的。如果这个心没有生起,怎么办?修起来,就是照前面的这几个次第。
 
 
  我们再重说一下,第一是修平等舍心;第二知母,把一切有情都观待无始以来都作过我的母亲;第三第四念恩报恩,母亲对我这么的有恩,我怎么能不报恩呢?她处于危险之中,她自己没有开慧眼,于六道中到处乱奔,我不救她,谁来救她?这个是报恩心生出来了;然后,在这个知母、念恩、报恩的心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慈心、悲心,大慈大悲,一切有情,他们没有得到安乐的,我尽量地使他安乐,好象自己的孩子——独生子,我尽量使他舒服,他有苦难的,我想尽办法给他排除;这个慈心、悲心起来之后,还有个增上心,这个责任是我做的,不能推诿于他人,不能叫人家去干,就是我来干的,是我的责任!这个增上心——平等舍心、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然后就菩提心来了,我们说七个次第,这七个次第是修菩提心的。这个要踏实修,要修到自己确实有这个感觉出来了,感到一切有情都那么可爱,都是自己孩子一样。我们的定公上师,什么人来了,那些老婆婆,或者有病的,各式各样的,他都欢喜地跟他们说话。侍者师说,唉呀,师父,你太辛苦了,好了,走了走了。他不断地还要说,这个就是生起这个心来了。我们也要这么修,这个心生起来了,那这个修行的式样就充实了,你自己自然地自发就要修。如果你这些心没有的话,经常坐在那里,一点劲道也没有,那你坐一百年也没有用。这个心起来之后,自己就会拼命想办法上进了,也不会做引诱堕落的那些不大可能了,因为你想到自己父母在受苦,我们观一下,在地狱里受苦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那我们该怎么办?还能悠闲起来?没有这个悠闲了,拼命修啊。所以这个心(增上心)很要紧。
 
 
 
  菩提心生起来之后,我们说有两种菩提心。
 
  一种是愿菩提心,发愿菩提心就是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决定要成佛,这个心生起来,就是刚才说的,但是菩萨戒还没有受,这个时候的菩提心叫愿菩提心。
  既然发了菩提心,就要有实际行动啊。实际行动怎么做呢?受菩萨戒!菩萨戒是佛给我们规定的,你要度众生、要修菩萨道,哪些事情要做,哪些事情不准做,这个给我们一个标准了,我们遵依这个标准去做,就是行菩萨道了(行菩提心)!
 
  这个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生起来之后,我们就进入大乘,不管你其它的修持高还是低,都是大乘行者;假使这个没有的话,哪怕你坐定,坐破蒲团,也不能进大乘。那么这对求往生的人是很要紧的也是一个占便宜的事情,如果你这个心没有生起来,你要往生很困难,是不是能往生还是问题,《无量寿经》大家可以看么,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的。我们这个心生起之后,不但是往生有希望了,自己也不用人家催了,自己会修。我们就看到现在很多人修行的,表面上是个佛弟子,但是一天到晚散散漫漫的,或者东奔西奔的,东说西说的,说一些闲话,做一些闲事,这都是菩提心、出离心没有生的表现,那么怎么办?修起来,你不修的话,永远不会生的,一切法都要靠自己修的。加持,我们说加持有没有用?加持有大用处。我经常跟他们说,加持等于是阳光雨露一样,对于生长的东西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你不下种子,阳光再大,水再滋润,肥料再充实,长不出果实来的,你自己没有种子的话,什么东西都长不出来的,所以说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修。
 
  这里我们是补充了菩提心的内容。
 
 
云何往生(临终往生要则)
 
 
   菩提心有了,前面的空性又有了,往生就是有把握。那么我们这里要讲一下往生的事情了。
 
   我们念的“阿弥陀佛”,是印度话,翻译成我们中国的话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无量光,横遍十方,遍虚空,是空间;无量寿,竖穷三际,这是时间,这么尽虚空遍法界、超出时空的清净法身,也就是我们前面的空性实相,这个就是无量光的本体,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我们要是证到了空性,当下就见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还没有证空性,就靠阿弥陀佛的光明跟我们自己的光明能够相应,那就是忆念他,如母忆子,子若不念母,虽然碰到了,还是不想干;如果子也忆母,两道光一投,马上就感应道交——往生。佛的光遍一切处,到处在加持,到处在摄受众生往生西方,这是阿弥陀佛的悲心、四十八大愿,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如母忆子”,这位母亲——佛是无时无刻不在摄引她的孩子,希望她的孩子能往生,来到她这个极乐国土,摄受他,假使“子不忆母”的话,你的心不念佛,东想西想,打妄想,那么虽然阿弥陀佛不断地摄受你,但是你得不到感应,生不了。那么我们真正要见阿弥陀佛的,自己亲证法身,法身光明现了,那是直接的现生能见。这是念佛三昧了。我们能够把佛念到一心不乱,来了之后,自性明(19:46此处录音断续),当下就可以见。就是我们的光明跟佛的光明相应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往生就是能去了。
  
  什么时候能相应?
 
  第一等的人,现生修成念佛三昧的,他能在定中把自己的法身空性的光明证到了,自己的光跟阿弥陀佛的光两个光相投了,将来决定往生,当下就证到,极乐世界就在面前。
 
  第二等的人,他在某一个时候,修定的时候,一念相应阿弥陀佛的话,能天然显现在他的心境,有的时候念佛的人他能看到阿弥陀佛,那只是这么一现,不是靠得住的,今天现了,明天不一定现,这是你一念相应了,心能够静下来,自己的心光能够投一分与阿弥陀佛法身光明一分相应了,就能够定中或者梦中这么现一下。
 
  最后一等的人,就是临终的时候,为什么说一般往生的都在临终的时候要念佛呢?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时刻。有人说,我们这个念佛法门,他给来一个很不好听的名字,等死法门,平时都不在乎的,死的那一刻却是重要的时候了,叫人家等死。这个话是误蔽我们的,我们不取他的,这完全是误解甚至于毁谤,这是不对的。
 
  附:《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那么临终怎么重要?我们先说这个道理。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平时不断地在接触外境,意识在中间,就像编辑一样的,前面五个识(眼耳鼻舌身)等于是外面的记者,不断地从外边采取新闻,把这个稿子投到里面来,所以中间这个编辑忙得不得了,尽照顾着外边的事情;当临终的时候,这前五识先灭掉了,对外采访的功能没有了 ,而这个编辑——意识还没有灭掉,那么它就闲起来了,外边新鲜的新闻不来了,它就翻老账了,所以临终的人就现出他这一辈子做的坏事愧事,都会现出来,这个就是新的东西进不来了,里边旧的影子都一个一个翻出来了,那个做坏事的临终就现恐怖境界,做好事的就现的好的境界,再最后末那识或者是阿赖耶识才灭掉,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死有的那一刹那,很短的时间,死有的时候,这是天然的,在一切识都灭掉了、不起作用的时候,法身光明就会显现,就是在那个时候,这个天然的法身的光明会显一下,时间的长短就看你修持的力量怎么样,我们就利用这个法身光明显现的死有那一刻,如果你念阿弥陀佛——助念的话,一下子相应了,往生!所以说临终往生不是等死法门,是有它的特殊意义的。因为我们的法身,平时在烦恼、五根的外境把它包围起来了,一点也透不出它的光来,在临终那一刹,将将这些识都停下来了,后面的识——中阴的识还没有生起来,在这个空隙里面就会产生法身光明,这个光明使得我们有信念的、愿意往生的,平时也在行持这个信念,那时候提起这个正念来了,立即往生!这个光明跟阿弥陀佛的光明一接触之后,马上吸收去了。
 
  那么什么叫“面见弥陀”(面见如来) 呢?阿弥陀佛的法身光明跟我自己的法身光明,“光光相照”,当下就面见如来,面见阿弥陀佛,“光光相入”,阿弥陀佛的光照着我的光,我的光就是阿弥陀佛的光,这就是往生极乐了。
 
 
  所以我们讲般若讲了那么多,对我们凈土宗有没有作用、有没有关系?大有关系!往生的关键就在这个空性里面。自己证空性,当下现前就是极乐;临终的时候能够法身光明显现,把信愿能够忆持,念佛这个念头正念不忘的话,就趁这个机缘往生西方,所以一般说临终正是重要的时刻,就是这个关系。当然了,临终这一刻,很短的时间,到底有没有把握,还要看你平时持念的修行怎么样。平时修行好的,古德经常说的话,一棵大树,平时是朝西倾斜而去的,它倒下的时候就是朝西倒,如果平时朝……(录音阙失)。所以说我们的功夫还在于平时,见效才在于临终,这个问题要知道。
 
《心经》显说之总结部分
 
 
 
 
  下面我们把《心经》的文讲一下。前面讲到“无智亦无得”,那么下边是总结了。
  “以无所得故”,这一句话,承上启下。以无所得故,为什么呢?就是为什么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乃至无智亦无得呢?因为我们说一切法本来是不可得的,本来没有自性的,既然本来是没有自性的,当然里面就没有色受想行识,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十二缘起,也没有四谛,也没有智,也没有得。这是说明为什么前面一连串的“无(没有)”,就是因为本来就无所得的,本来的法就是空性,没有一个实在的实体,我们因为有无明,执着那个实在有,不知道事实真相,所以执着这个有、那个有,当你能够彻底地把那个现象看破了,透入它的本质的时候,就看到一切法本来是性空、没有自性的,那就是“无所得故”。既然是无所得,我们现在的智慧能够照到了,也还它“无所得”,这就是本来面貌,它中间本来面目就是这个东西,本来是这样子的,我们还它本来的样子,不要去执着这个有、那个有,这个好、那个坏,这些是我们的妄想心,这些东西去掉之后,那就“无所得”。
  这个“无所得”,一方面是总结前面的为什么那些都没有的,因为本来是无所得的,一方面承上启下。
  下面再就是我们昨天讲的,在胜义谛的无所得里边,得到这个境界了,然后在世俗谛的无所得也出现了,因为有“无所得”,才能“有所得”,这个好象是矛盾,实际上是统一的。那么下面怎么得呢?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是菩萨行的。
  修菩萨行的,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先是发了菩提心,又修深般若波罗蜜多行的人,这个修菩萨道的人,他行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有什么效果呢?当下可以“心无罣碍”,没有罣碍之后就没有恐怖,“无有恐怖”。我们说为什么有罣碍?就是执着这个东西是实在的,那个东西是有的,这个也放不下,那个也放不下,心里就罣碍了;如果你知道一切法是空的,那有什么罣碍呢?根本就是什么都没有的,罣碍什么东西?心里没有罣碍,烦恼也不起来。我们执着这个东西我们欢喜它、珍惜不放,那真的是有的,这才去珍惜嘛,假如这东西是假的,好比我们说做了一个梦,发大财了,得了一个金元寶,这个金元寶是假的,你有什么高兴呢?也不要去分了,没有的嘛,本来是没有的,贪心不会起了,同时瞋心也起不来了,今天怨家到这里害你的,梦幻里的怨家,找也找不出来,醒过来什么都没有了,你还去瞋什么人呢?恨不起,没有瞋心了,所以瞋、怨等罣碍的心都不会起了。这个心没有罣碍之后,那也没有恐怖了。
 
 
  我们说恐怖有几种,大的来说,生死的怖畏是最大的怖畏;小的来说,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行的人,有五种怖畏。
  一是“恶名畏”,人家诽谤。
  二是“恶道畏”,就是怕下恶道。行菩萨道,假使你做得不好的话,还是免不了进三恶道,——犯戒嘛,假使犯了菩萨戒,犯了重的戒了,那就要下三恶道……,“恶道畏”。
  三是“不活畏”,“不活”就是怕生活过不下去,怎么呢?行布施道,把什么东西、头目脑髓都布施掉了,布施头目脑髓当然是不活了,死掉了,就是把你的钱都布施完了,你吃饭也成问题了,也有这个担心,恐怕生活成问题了,“不活畏”。
  第四种叫“死畏”,这个,就算发大心要布施头目脑髓了,你想,啊呀,我这个一布施呢,我的身体也没有了,要死掉了,害怕,那是初心菩萨的一个畏。
  还有一种,“大众畏”,在大众面前害怕。这个我们说很多人都有了,平时说话很会说,上了台了,哑掉了,怎么?心里害怕了,心跳起来了。以前听说一个佛学院的老师,他修为很好,他能编书、能写讲义,但是他就是上不了讲台,一上讲台,脸也红了,心也跳了,嘴也结巴结巴的说不来了,那就是“大众畏”。这个“大众畏”,我们要把它去掉。怎么去啊?很简单了,把“我”去掉嘛。你说,我害怕,就怕我讲得不好,或者什么样子,人家看我不对头、要说我闲话,这么我这个名气就没有了,或者什么什么……,害怕这些。——不要去顾虑那些问题!就看你自己是不是讲得对、讲得对大家有没有利益就完了。讲得不对,那么就不要乱讲;如果你是学来的,有师父传承教过你的话,你大胆地说出来,这个是师父教的,是经上来的,为了利益众生就说了,说得好说得坏是另外一回事,对人家利益的心我是有的,这就可以了,不要去害怕、顾虑这个那个、那个这个的。所以说,这些怖畏都是自己的私心杂念生起来的。 (注3)
 
注3(资料参考) 五 怖 畏
 
   一、不活畏,谓初学菩萨,虽行布施之行,而不能尽己所有,又恐自己不能过活,是名不活畏。
   二、恶名畏,谓初学菩萨,虽欲与众生同事而摄化之,入诸酒肆等,恒惧讥谤,不得似大菩萨安行自若,是名恶名畏。(同事者,同其所作,即酒肆等事也。若大菩萨证果之后,以同事摄诸众生,逆行顺化,屠坊酒肆,无往不可,所以安行自若也。)
   三、死畏,谓初学菩萨,虽欲运广大心,内外俱施,然有时施以财物,而于身命顾惜,不能自舍,是名死畏。(内外施者,内则身命等,外则财物等也。)
   四、恶道畏,谓初学菩萨,惧生恶道,于不善法分别对治,令其不生,是名恶道畏。
  五、大众威德畏,谓初学菩萨,或于王庭执理之处,或于善解法义人前,申宗敌论,唯恐有失,是名大众威德畏。﹝出百法论钞并毗婆沙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三:是菩萨得欢喜地,所有怖畏,即皆远离。所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堕恶道畏、大众威德畏,离如是等一切诸畏。何以故?是菩萨离我相故,尚不贪身,况所用物,是故菩萨无不活畏;心不希望恭敬供养,我应供养众生,供给所须,是故菩萨无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我相故,无有死畏;又作是念,我若死已,所生必见诸佛菩萨,是故无有堕恶道畏;我所志乐,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是故无有大众威德畏。如是菩萨,永离一切诸恐怖事。
   又《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云:胜解行住,未能超越五种怖畏。谓不活畏,恶名畏,死畏,恶趣畏,处众怯畏。又云:由诸菩萨、已能发起善决定心,于五怖畏,皆悉除断。由善修习无我妙智;分别我想,尚不复转;况当得有分别我爱,或资生爱。由是因缘,无不活畏。由于他所、无所希望;常自发起如是欲乐:我当饶益一切有情;非于有情、有所求觅。由是因缘,无恶名畏。由离我见。于我无有失坏想转;故无死畏。自知死后、于当来世,决定值遇诸佛菩萨。由此决定无恶趣畏。由意乐见一切世间,尚无有一与我齐等;何况殊胜。是故无有处众怯畏。菩萨如是远离一切五种怖畏,远离一切闻说甚深正法惊怖,远离一切高慢憍傲,远离一切他不饶益种种邪行所起瞋恚,远离一切世财贪喜。无染污故,无所憎背。有炽然故,无俗意乐,能圆满证一切善法。 
 
 
  这些东西去掉,“心无罣碍”之后,私心杂念去掉了,这些怖畏自然也就没有了。所以说“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什么叫“颠倒”(注4)?我们的凡夫的眼睛就是颠倒的。没有我的,就说有个我;不存在实在的法的,就说实在有这个东西;本来是无常的,一定说它是常的;本来是不干净的,一定说他是干净的。 
  什么东西干净不干净?(注5)就说人啦,我们说男女之间,正是贪着的时侯就感到对方好得不得了。实际上好什么东西呢?一张皮里边,扒开来,就是脓血骨头,乃至这个脑髓、肪脂、痰,还有大小便,还有汗涕等等这些脏东西,都剥离的、动物的尸体摆在你面前,你逃都来不及,他(她)还没有死掉,皮还包起的,你就欢喜得不得了。本来是不干净的,认为是干净的,这是颠倒。“不净为净”,这是一种颠倒。
  另外一个颠倒——“常、乐、我、净”嘛,本来不是乐的,这个世间有什么可乐?我们讲了很多了,整个的世界充满了苦。你说这个世界安乐的,好,我们要躺在这里,建设我们的幸福的乐园……,什么东西的,这个是颠倒!
  还有“无我计我”,本来一切法没有自性,我也没有这个补特迦罗的实在的流转的主宰者,但是,你就执着这个是有的、那个也有的。这个是颠倒。你证到般若波罗密多之后,这些颠倒就取消了。
 
 
    注4(资料参考) 四颠倒
  《瑜伽师地论》卷一三:「云何迷惑?谓四颠倒。一于无常计常颠倒,二于苦计乐颠倒,三于不净计净颠倒,四于无我计我颠倒。」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九:「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此般若波罗蜜多,不与十六种法而为相应。一者不与十二因缘相应,所谓无明乃至老死。……十一者不与四颠倒法而为相应,无常计常常计无常,无乐计乐乐计无乐,无我计我我计无我,不净计净净计不净,如是妄计,名颠倒法。有情心行乃至诸尘劳门而为相应。」
  《大宝积经》卷八四:「尔时胜生如来于彼林中,无量百千大众围繞,广为分别缘起法门。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因缘,一切皆是纯大苦集、电得,于此缘中,无明于行无思无觉,行于无明亦无思无觉,乃至生于老死无思无觉,老死于生亦无思无觉,如是诸法,性不可得,无行无念,无我我所,本性清净,各不相知。凡夫不闻如是法故,执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此执着我我所故,无常计常,苦计为乐,不净计净,无我计我,生四颠倒。颠倒见故,无明迷惑,不正思惟,随心染着,不能破坏有爱系缚,生死轮回,相续不断。智者善观法界相故,不见有少我人众生,乃至寿命生老病死、系缚杀害而可得者。电得。」)
 
  注5(资料参考) 三十六物
 
 
  人身有三十六之不净物。《涅槃经》卷二四云:「凡夫身三十六物不净充满。」分为三类:一、外相十二:发、毛、爪、齿、眵、泪、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成身)十二: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三、内含十二: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脏、熟脏、赤痰、白痰。(见《大经演义钞》卷三十)
  又《杂阿含经》卷四三(一一六五经):「尊者宾头卢语婆蹉王优陀延那:更有因缘,如世尊说,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为比丘说,此身从足至顶,骨干肉涂,覆以薄皮,种种不净,充满其中,周遍观察,发、毛、爪、齿、尘垢、流涎、皮、肉、白骨、筋、脉、心、肝、肺、脾、肾、肠、肚、生脏、熟脏、胞、泪、汗、涕、沫、肪、脂、髓、痰、癊、脓、血、脑、汁、屎、溺。大王,此因此缘故,年少比丘于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隐乐住,乃至纯一满净。」
  还有“梦想”,“梦想”就是不实在的东西。梦,我们知道,醒过来之后什么都没有了,一切法本来没有自性,本来就是自性空,你说这个有那个有,这是梦想。我记得有一本书上说的,很有趣,古代因为他们的文明不发达了,有一个国家,他们里边假如说有一个人做了个梦,某人在梦里边假如借给他一百块钱,第二天醒过来可以去向他要债的,如果他不还的话可以告官,为什么?你梦里欠我的!——这就是迷信了,颠倒的乱想,这就是颠倒梦想了。这是古代??的某一个国家,但是不是普遍的,最落后的(?36:02),是我看书上有这么记载的,它就是说梦里梦到什么东西,人家怎么打他的话,他可以报仇,也去打他一顿。这个现在我们讲起来简直是笑话。我们说实在的东西,要看成是梦想,那么梦里现的东西更不能去管它了,那完全是虚妄的,没有自性的。
 
 
  那么“菩提萨埵”他能够修持深般若波罗密多呢,当下有这么的好处,可以“心无罣碍”,可以没有恐怖,可以“远离颠倒梦想”,最后,“究竟涅槃”,圆满他涅槃的境界。
  什么叫涅槃?“涅槃”是印度话,我们汉人都叫“圆寂”,圆满的圆,寂静的寂,一切功德无不圆满,叫圆,一切障碍无不消灭,叫寂,那就是说达到最高的殊胜的境界了。菩提萨埵如果能够依般若波罗密多修行的话呢,不但是离开这些罣碍、恐怖,颠倒梦想除掉,最后还能达到究竟的最高的涅槃境界。
   “涅槃”有几种,我们这里也把它略略的分析一下。(注6)
 
 
  第一种“性净涅槃”,就是本来的自性,本具的,也叫原来的佛性了,这个本性寂静的涅槃,凡圣都有,平等不二的,这个道理,“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原有的佛性,也就是自性的涅槃。这是人人平等具有,但是圣者证到了,凡夫却不知,差距就在这里。
 
  第二种是“有余涅槃”。有余涅槃,就大乘的来说,他变易生死的原因把它消灭了,就是那些所知障消灭了;二乘来说,烦恼障消灭了,但是,这个报身,依身还在,人还没有走的,没有离开这个世界,真的功夫证到家了,但是人还在,这个是叫有余涅槃。
 
  第三“无余涅槃”,功夫证到家了,也离开这个世界了,就阿罗汉说起来,就是这个世界再也不来了。所以是证到涅槃之后,有余涅槃他的身体还在,还做一些事情;无余涅槃一证呢,这个三界永远超出了,不再来了。那么大乘的来说,他证到无余涅槃之后,变易生死 (注7)也尽了,方便有余土里边也不去了,进入报土去了。
 
  那么最高的是“无住涅槃”,这是证到最圆满的佛的境界。“无住”,既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生死就是涅槃,这个最高的境界,这是佛才有。佛,他的悲、智、断功德一切圆满。断德圆满,烦恼障、所知障一切全部除尽了;智德圆满,生死当下就本性空,完全照了,“无受想行识,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无智亦无得”,这个道理彻底明了了;悲德圆满,虽然看到这个涅槃?色法?(39:48)是空性,但是因为要救度众生,还要不住在涅槃里边,重来三界来遍度众生,这是叫无住涅槃。他的智慧超出生死了,不住生死;他的悲心不住于涅槃,所以说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叫无住涅槃,这是佛的境界。
 
 
  注6(资料参考) 四种涅槃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名数)法相宗所立,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虽有客尘烦恼,而自性清净,湛如虚空,离一切分别之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原为寂静,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断尽烦恼障所显之真如也。有余依者,有漏之依身,对于所断之烦恼而谓为余。虽余此有漏之依身,而烦恼之障,永为寂灭,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出生死之苦之真如也。是亦与有余依涅槃共断烦恼障所得之真理,而显于生死苦果断谢之时即后时也。故却无苦果之依身,谓为无障依,众苦永为寂灭,谓为涅槃。四无住处涅槃,是断所知障所显之真如也。所知障为智之障。二乘之人为有所知障,不了生死涅槃无差别之理,固执生死为可厌,涅槃为可欣。佛断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时,于生死涅槃离厌欣之情,但有大智,故住于生死,为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槃,以利乐尽未来际有情,故谓之为无住处。利乐之用虽常起,而亦常寂,故谓为涅槃。此中一切之有情,有前之一,二乘之极圣,有前自证有余无余之三,菩萨在初地已上有第一与第四之二,惟世尊具四也。问:依大乘所说,则如来色身,总为无漏清净,非生死之苦果,何有有余涅槃?既无有余涅槃,无余亦宜无之?答曰:就佛身论有余无余,有二义:一如来之身,虽无实之苦果,然就示现似于苦果之依身而论有余无余也。如八相成道是。二就无漏色身之隐显而论有余无余也。见唯识论十,百法问答钞八。
 
  《成唯识论》卷一○:「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注7(资料参考)二种生死
  《三藏法数》:(出唯识论)一、分段生死,分即分限,段即形段。谓六道众生,随其业力所感果报身,则有长有短;命则有寿有夭,而皆流转生死,故名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因移果易,名为变易。谓声闻、缘觉、菩萨虽离三界内分段生死,而有方便等土变易生死。如初位为因,后位为果;又后位为因,后后位为果。以其因移果易,故名变易生死。方便土者,修戒定慧方便之道,得生其中,在方便土。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于凌波居士着):生死一语,又作轮回,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成唯识论》卷八举出二种生死:一、分段生死,以有漏之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之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
 
  《成唯识论》卷八:「复次,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因谓有漏无漏二业,正感生死,故说为因;缘谓烦恼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说为缘。所以者何?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麁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二不思议变易生死,谓诸无漏有分别业,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所感殊胜细异熟果,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或名意成身,随意愿成故,如契经说,如取为缘有漏业因续后有者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习地为缘,无漏业因,有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生三种意成身,亦名变化身,无漏定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如有论说,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无上菩提?依变化身证无上觉,非业报身,故不违理……。」
 
 
 
  上边是总的说,菩萨依了般若波罗密多,就得这么大的好处。这是菩萨的果。那么佛呢?下边说佛的果。佛能得佛的果,菩萨能得涅槃果,这是从两边说,菩萨从断德的地方说,佛从他智慧的地方说,就是菩提的果。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他们假使修这个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缘故呢,就可以圆满他的无上正等菩提,这是最高的境界了,三世诸佛没有一个可以超出这个法门,一定都要依般若波罗密多,能够成就这个最上的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8),这个大家都知道了,“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正”;“三”,“等”;“菩提”就是“觉”,证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觉”,第一个觉,观空性。
  这个观空性的智慧,在佛教里有一个专门名词,叫“如理智”(如来的如,道理的理,智慧的智),也叫“如所有智”(如来的如,所有一切法的所,有了没有的有),如理智、如所有智都是观一切法的空性的,本性是空、没有自相的;还有一个智,叫“如量智”(如来的如,数量的量,智慧的智),也叫“尽所有智”(无尽的尽,无尽法界、无量无尽的尽,尽所有,所有的所,有了没有的有)。(注9)
  “如所有智”观空性,“尽所有智”观缘起,那么“如理智”观空性,“如量智”观缘起,这两个智慧,在佛说,一切圆满了,在般若方面能够最究竟的,空性见到了。在这个世俗谛方面、缘起方面,一切法,没有他不知道的,《金刚经》上的说的,我们的起心动念,不管是未来的、过去的、现在的,佛当下就知道,这个就是“无量智”,这是观缘起的。在我们修行的时侯,我们前面讲过的,再重复一遍,开始我们学这个空的道理的,这个时候的智慧叫空慧,这是初步的,等到你空慧增长了,能够悟入或者证到这个空性了,这个时侯的智慧叫般若了。菩萨当然是得到般若了,所以他能够得到究竟涅槃;佛,当然了,他的般若更圆满了,最高的层次的般若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我们讲过的,最初的是空慧,等到证到、悟道以后的叫般若,般若圆满了,就证无上正等菩提,佛的般若已经到究竟圆满了,所以证到无上正等菩提了。
  注8(参考资料)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术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佛智名。旧译曰无上正徧知,无上正徧道。真正徧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维摩经佛国品肇注曰:「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徧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徧知也。」净土论注曰:「佛所得法,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为无,耨多罗为上,三藐为正,三为遍。菩提为道,统而译之,名为无上正徧道。」新译曰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也。法华玄赞二曰:「阿云无,耨多罗云上,三云正,藐云等。又,三云正,菩提云觉,即是无上正等正觉。」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又《翻译名义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肇论曰:秦言无上正遍知。道莫之大,无上也。其道真正,无法不知,正遍知也。苑师云:阿,此云无;耨多罗,翻上;三藐,翻正也;三,遍也,等也;菩提,觉也。
  注9(参考资料) 二 智
  (名数)一、如理智,如佛菩萨真谛之理之实智也。或名根本智,无分别智,正体智,真智,实智。二、如量智,如佛菩萨俗谛之事量之智也。或名后得智,有分别智,俗智,徧智。十八空论曰:「如理智,即是无分别智;如量智,即是无分别后智。」佛性论三曰:「此二智有二种相:一者无着,二者无碍。言无著者,见众生界自性清净名为无着,是如理智相。无碍者,能通达无量无边界故是名无碍,是如量智相。」行宗记一上曰:「迷是者,障俗谛故。世出世法,唯佛通达,名如量智。迷理者,障真谛故。法性真理,唯佛尽证,境智相冥名如理智。」【又】一、根本智,如理智之异名,真智初起契会真理之智也。证此真理之实智,为通后有为事相之俗智之本,故名根本智。二、后得智,如量智之异名,真智后照了有为万法之俗智也。此为生于根本智后边之智,故名后得智。此二者,又称无分别智,后得智,以根本智之境,离一切之分别也。唯识论十曰:「缘真如故是无分别,缘余境故,后得智摄,其体是一,随用分二。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同九曰:「前真见道,根本智摄。后相见道,后得智摄。」(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那么这里我们说,获得无上正等正觉了,是佛的菩提,是觉了,但是这个觉是包含一切佛的功德都在里边的,佛的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这些都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名字里边全部包含有,就是说这个佛的无上的佛果,全部都在这个名字里边包括了。也就是说,这三世的佛,不管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你要得到无上的正等菩提,也必须要依靠这个深般若波罗密多。那么这个般若波罗密多的重要性充分地就显示出来了,她的利益也全部看出来了,可以心无罣碍、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方面证得涅槃,一方面证得菩提,那就是我们要真正的得到这个无上的果呢,就必须要依靠般若波罗密多。
  
  下边,“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这是赞叹她的功德了,“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那么从这个地方看出来了,他的功德那么大,我们就知道,这个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
  在印度,他们婆罗门也有,欢喜、相信咒,咒有很大神力。那么这个般若波罗密多,它的功能神力也很大,跟咒一样,以咒的来形容这个般若波罗密多的功效,所以说呢,这个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什么叫大神咒?我们说,它神通广大,一切障碍都除掉的,真实不虚,能除一切障,从这个方面说,“是大神咒”;另一方面,这个般若波罗密多的智慧无碍,它能够照破一切无明,“是大明咒”;这个般若波罗密多的功德,最高无上的,也没有比他超过的,“是无上咒”;这个般若波罗密多,只有佛跟佛才相等,其余的一切,都不能向他比,“是无等等咒”,“无等”,一切都不能跟他相等的,但是佛可以跟他等,佛佛相等,佛跟佛是相等的,“无等等”。这有很多解释,这是一个解释。另外的,能破烦恼的,能破一切烦恼,叫大神咒;能破无明的,叫大明咒;因地的功行圆满的,叫无上咒;果的功德圆满的,叫无等等咒。这是另外一个解法。超过凡夫的,大神咒;超过二乘的,大明咒;超过一切因地的,无上咒;果上佛与佛齐的,无等等咒。这个解释很多,我们就介绍这么几个。
  它“能除一切苦”,我们就归结到这里了,他的功效是无等等,它能除一切苦,我们说,回到原来的头上来了,学般若波罗密多的目的到底在哪里?我们一开头讲了,“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前面这个“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这个是整个的《般若波罗密多经》的一个经书的核心已经给你传出来了,现在经过这么大的一番讲解,又回到那个问题,“能除(度)一切苦”,我们学般若的目的,就是在度苦,不但自己度,还要度人家的苦,所以能度一切苦。什么苦?我们讲过的,三苦、八苦,六道苦,生死苦,这一切都能除掉,“真实不虚”,决定无疑,所以这个妙用无边。
  这是用咒的那个功德,来赞叹般若经的功德。再可以配一下,我们说“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这就是大神咒;“远离颠倒梦想”,大明咒;“究竟涅槃”是无上咒;“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等等咒。这个也可以配上这四句。
 
  那么这里讲了呢,我们能够一心的受持般若波罗密多,就能够得到上面那么大的利益,所以我们把那个咒呢,来引用他的功德,因为印度的人很相信咒。
 
  确实,咒有很大的功效,我们说最近,我们前一年,有一个海外的居士,他就剪一张报纸寄给我,说印度婆罗门有一个瑜伽师,他要念一个咒,可以使人腾空,他寄来的照片,三个欧洲人,就是念这个咒腾空的照片,人飞到屋檐上那么高。这个照片照下来,他寄给我看,他好象瑜伽修婆罗门的功效很大,他也是爱神通了。其实,我们说神通有好多种,一种是修得的,是自己修禅定功夫证到的,这是自己的;一种是念咒的,念一个咒,凭那个咒的加持,也可以得通;还有一种是他人的通,人家的,附在你身上的,那是鬼神通。那么我们是佛教徒,我们以前也讲过,我们修持,不着眼于通,并不是排斥通,通它自己会现的,只要你把自己的烦恼、业障去掉了,功能自然会显发,不要向外追求,我们是内道,向内求,不向外求。什么吸太阳的气,去偷哪儿的气,甚至于去偷人家的气,这个是卑鄙的,我们佛教徒最不取的。
 
 
 
 
 
 
 
显 密 圆 融
(密法与显教的关系)
 
  般若波罗密多,这部经,有二百六十个字,分两集,前面是显说,依显教的教理来讲的,后半片是密说(密法)。密法跟显法到底如何、差别在哪里?这个界线实在难分。有人说,你们修密的,我们学显的,尤其是温州,对修密法的人歧视的不得了,那你显教、学净土的,你早上念的什么东西?楞严咒啊!这个不是咒啊?大悲咒呢?也是咒嘛。十小咒呢?也是咒啊。那么你们放蒙山、放焰口啊,啥东西呀?密法嘛!你何必对人家学密法歧视得那么厉害呢?你自己天天在修!说个究竟的话,“密”跟“显”是分不开的,这两个东西就是一个是表、一个是里一样的,两个密切关系的。《法华经》是显教的(天台教)的根本的教理,《法华经》里边“陀罗尼品”,专门讲咒的;佛说《楞严经》,讲了一个楞严咒;心经,显教啊,“揭谛,揭谛,般若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也是密法嘛。所以显、密,不要把它截然地分离。显就是把密的功德用一种语言的方式把它阐发出来,讲道理;密就是把显的道理用密咒的方式把它功能显出来,念咒就能够起神效,这个大家都相信的,念咒的人,你起作用了——有的人害病了,什么咒一念,(病)没有了;有的人什么家里闹鬼神了,闹鬼的,你这个咒一念呢,也没有了,就有这么厉害。如果你这个修行好一点的,我们说一个叫什么咒啊,秽迹金刚咒,如果念了这个咒,你可以腾空,一天飞行多少里。这个书上就是有啊,不是骗骗人的,但是我们没有这个功能就是了,我们修持的不够,达不到这个境界。如果你到了这个境界之后,就可以实现那些事情,佛绝对不会打妄语的。
 
  这里就是说密咒跟显教的两个关系,我们可以用这个比喻,一个是表,一个是里,一个是把道理用语言思想表达出来,使你懂,一个把这个语言思想道理的东西用特殊的一个结构,使你产生一个极大的作用。这两个东西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拆不开的。你如果说我学显教的,密法一概不要,你早晚课也做不来了,你就是在念——我们说念《心经》,前面念到这里:“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这都是显教的事情了,那个这显教的事情、这个话从哪里来的呢?也从密的功德、佛的智慧上阐发出来的,甚深的实相的般若,不可言说的,这个秘密的功德里边用语言……(录音断缺)到龙宫里把它取出来,取出的又是龙宫里极少一部分,很多很多的看都没有看到过,听都没有听到过的,那这哪里来的呢?都是从般若的秘密的,密跟显里边,从密的功德里边透露出来的,真正这两个的作用是密切联合、不可分割的。你如果一定要把显跟密拆开,那么两败俱伤,你就修密法,没有显教的依据、没有显教的教理,会堕落外道。
 
  有的人就是贪便宜,这个教理很难学、般若甚深,我不学,我就是气脉明点,怎么怎么修,就是嗡……光见了,怎么怎么见,但是你空性的道理不知道,你执着在哪个地方,毛病就出在哪个地方。为什么气功师修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他非要向佛教探求不可呢?他过不去了,那个地方顶住了,因为气功师他是凡夫了,他没有学般若,他最多看一些经,似是而非的懂了一些空性的道理,这个空跟我们前面讲的般若的空,差之不可以道理计!但是就凭他对空的这一点点理解,他可以得到一部分的神通,但是超过他理解的空之外,他再要往上进呢,他就没有自在了。我们说,通,就是要空了才能通,你这个路是塞满的,或者是房间堆满的,你什么东西都住不来的,就塞住了,不能动了,那么你要空啊,你空一分得一分通,空二分得二分通,但是空到你空不过去了,你通到此为止了,如果你再执着的话就会着魔、走火。所以说气功不究竟也在这里。我们再三的劝大家,三皈的信仰不要失掉,也就在这里!
 
  你对三皈的信仰有了,佛法僧的法宝就是般若,就是性空,你就不会离开性空。即使你现在不理解,性空的加持力你还是有,不会堕落那些邪道。如果你丢了三皈,认为那个稀奇、那个高,不管修了几十年——他们经常有这个话,我听了很多,“你们修密法的,修了好多年,不但没有见效,哪个成就的没有看到,甚至于有些人着魔了……”,怎么怎么的,闲话很多。我们说这个不能怪了,你修哪一个法,你自己因地不正,果招迂曲,这是在人不在法啊,你不能怪法呀,法是好的,修的人有毛病了,没有依法行事,或者是他的烦恼重,不能克服,那么你出了毛病了,你怪哪个呢?这个法上是没有问题的,是人的问题。那么,气功也是法,那没有问题,人问题——这么说是不是能行呢?我们说学佛法,虽然个别的人出毛病,但是依此而证果证道的不少!那些气功里面有没有?那不是那回事了。
 
 
  我们不要说远的,过去的大德很多,我们没有见到,但是我们看近的。
 
 
  汉地的佛法好不好?很好,往生的人有这个是预知时至的,怎么怎么的,也不少啊,可能你们亲眼见到的也有,那么我们知道的、最密切的,就是以前我们法相学社的社长了。我是没有跟他直接学过东西,但是后来一个社长(范老居士)是跟他学的。前一阵,江味农老居士(可能有人知道,就是《金刚经》有一部注解,他注的),他往生的时侯,我们的很多同学,有些就是送的,他病了大概一个多月,有一天就请他的学生一起来吃,他还从床上起来招待,这么吃饭,就像没有病一样,饭吃好了,大家一起念佛,他要走了。那么大家念,大家心里还没有踏实,到底他走不走啊?他这个人,看看满好的啊,不像是病重的人、那个快走的样子,他的先生叫他们念佛嘛,就念起来了。念念念一阵子,有一个同学(就是我们法相学社的同学),他就闻到奇香,香得不得了,这个香是人间没有的香,闻了之后他就感到奇怪了,再看看呢,先生圆寂了。那是现世的事情,看到的人现在还在。
 
  像这一类的,谛闲大师的事情,大家可能也是有人知道的,他也是正要走的时侯,把寺院的僧人都聚集在大殿上,他自己坐在缸里边,他还把一颗念珠,是哪个人供养的他的,他说我现在不要了,还给他,然后念佛,端端正正的走了。这些事情是有的,这些功德,都要靠自己行持。
 
  在藏地,那更多了。有一个居士,拉萨一个居士,他是拉萨kankanduo(??60:51请协助辨音),他说藏地,这个“走”,不是像汉地这样子临终预知时至,这个不稀奇的,他们走怎么走啊?他们就走了之后呢,化光,全部身体物质化成能,五彩的光,放完了,全部放掉,只留下指甲、头发,这个指甲、头发是我们直接没有感觉的,这个没有化掉,其他的全部没有了,整个的身体化成能,走掉了。那么有这样的人,这是最高等的了。稍微低一等的,一部分化成能,身体缩小了,缩了这么大的、一尺多的那么大的也有,跟原来人一样,就是小一点;不但是小一点,敲敲呢,当当当的(响),不是软趴趴的,他里边的那些东西结构都不一样了,跟普通人不一样了。这个东西他们说现在保存到的还不少,可以看得到的,当然没有去西藏是看不到,去的人,他们直接亲眼看到的人不少的。那就是说,修学佛法,你自己下了功夫呢,决定有证验的。
 
 
 
  这里我们讲什么叫咒?“咒”这个东西也讲一下。咒,就是陀罗尼,印度话是陀罗尼(注10)。陀罗尼经被,印的不都是咒吗?这个大家不要用啊,我再三告诉大家,请大家不要用,陀罗尼经被不能盖在死人身上,头上顶一下加持加持可以的,假使供起来,供养,也可以的,经,法宝嘛。
  陀罗尼就是印度话,我们翻“咒”,也叫“总持”,它总持一切功德,总一切功德、持无量的意,一切功德把它紧缩起来,很多的道理把它压缩起来,菁华,总持一切善法、令不失,总持一切恶法、令不生。这个陀罗尼的作用,能够把功德集中起来,把它的道理浓缩起来,把善法持了使不失,恶法不给它生起来,这是总持的意思。
  另外一个翻译叫“真言”(注11)。真言宗就是密宗了。这个是诸佛的真心里边所说的东西,真言。也叫密语,密咒,秘密的话,这个话不是秘密不可告人的,就是凡夫、二乘,他的智慧不够、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叫秘密。并不是一些不可告人之语,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凡夫跟二乘的智慧,没有办法领会那么高的境界。那么这样子怎么办呢?那就是给你一个咒,你念就是了,你只要能够如法的念,那么有神妙不测的用马上会起来,小一点的,身心平安,消灾灭罪,增长智慧;大一点的,解脱生死,证无上菩提。这个就是咒的功能。
 
   注10(参考资料) 陀罗尼
  (术语)Dha%ran!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为四种:一法陀罗尼,于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于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三咒陀罗尼,依禅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于咒总持而不失也。四忍陀罗尼,于法之实相安住,谓之忍,持忍名为忍陀罗尼。闻义咒忍之四者为所持之法也。由能持之体言之,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乘义章十一末曰:「陀罗尼者,是外国语,此翻为持。念法不失,故名为持。」佛地论五曰:「陀罗尼者,增上念慧,能总任持无量佛法,令不忘失。」智度论五曰:「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法界次第下之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音,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中略)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瑜伽略纂十二曰:「论云: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中略)法陀罗尼以法为境,即能诠名言,以念慧为体。义陀罗尼其体同法,唯境界异。其异者何?所诠义为境,谓无量义意越等,即唯在意地。咒陀罗尼以定为体,依定持咒令不忘故,以咒为境也。能得忍陀罗尼者,以无分别智为忍体,即证真如。」可洪音义一下曰:「陀邻尼,此云总持。」今日常指咒陀罗尼曰陀罗尼。(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注11(参考资料)真 言
  (术语)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三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为体性,故总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言,密语。又云咒明。……【又】于显教称赞佛菩萨之言教,谓之真言。安乐集上曰:「采集真言,助修往益。」五会法事赞曰:「三世诸佛诚谛之真言。」教行信证序曰:「诚哉摄取不舍真言,超世希有正法。」。(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color=
#000000]
道 之 三 要
 
  所以说修密法也好,修显教也好,道理是一样的,藏地的尤其是我们格鲁派的黄教,不通显教是不准修密法的,因为你不通显教的空性,没有菩提心,没有出离心,你就是外道,你再修什么气脉明点,还没有脱离外道的范畴,那么你将来修起来决定要出毛病。为什么?你“空”不知道。你没有菩提心,没有出离心,你的功能(神通)即使起了一点,不会做好事。为什么呢?你起了菩提心,就会做好事,对众生爱护,救苦予乐;有了出离心,也不会贪着五欲了。你假使出离心没有,贪瞋的心有,菩提心没有,对有情也没有那么的起悲心,那么你做的事情,就可以加问号了,功能越大,做的事情呢,做坏事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说我们佛教里边不取,不要从功能上追求,因为这个功能来了,你掌握不住,等于说一匹野马,你骑不住,不会骑的人,你骑了野马,恐怕自己也摔死了。那你自己功能空性有了,那你自己能调驭这批野马了,那你有了这个马,你跑得飞快,那就是得利益了。在没有得到这个空性之前,还是慢慢的不要着急,不要急求于通的显现。有了空自然会有通,没有空,就是空了之后也不是真的空,邪空或者断空或者是出毛病的空,那个后患不可预计。所以说佛教里边再再的——海公上师曾经说那个话,他说,我们佛教的主要的修行,重点就放在断烦恼,如果你不从这个方面下手,在佛法里边你再怎么精进地修行,你只可以说是一个附在佛教内部的外道。这个话说得很凶啊,你还是个外道,虽然你披起袈裟,在佛教里边早晚课也做,但是你心里没有那个断烦恼的心,那你还是外道啊。所以说这个很要紧!
 
 
  我们不是讲了这个般若经——不但是讲这个般若的空,我们还补充两个东西,就是出离心跟菩提心,这三个东西是不能分开的,所以我们要加上去。在般若经里边,因为佛讲了很多了,这是浓缩的最高的东西,给你端出来,他讲了空性,就统摄这个菩提心跟出离心了,因为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就在性空里边就能统摄一切万法。那么我们这个智慧还不如的人呢,知道这个性空,只知道空空空,到底里边含摄什么功德?还不能自己领会的时侯,我们就得要补充两个东西,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菩提心,我们这一次讲的时侯就把他加进去了。我们真正修行的人,这三个东西是不可少一个的。
 
  文殊菩萨在教化、现身指导宗大师的时侯,就是宗大师要着一本书了,文殊菩萨亲身现身为他说法,同时指出三个要点:你写书,诠一切佛教的经论、论典,一定要把这三个核心记住,叫道之三要(道就修道的道),有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三个东西,修行是不能少一个的。如果没有出离心,就是人天福报,修再大的功德,人天福报;如果没有菩提心,最高的就是声闻缘觉,自了汉;那么一有菩提心之后,进入大乘之门,但是你有了出离心、菩提心,你要出生死的工具没有的话,还是起不了作用,也了不了生死。这个了生死的工具,就是空性。所以这三个东西,我们都要,不能少一个;少一个,什么修行都不行,哪一宗、哪一派都不行,只能是凡夫,只能是二乘。而且,你假使这个空性没有的话,二乘也得不到。我们不是说了嘛,声闻乘的人不但有人空,还得要法空,一部分的法空,不是全部的法空。那么归到这里,我们就把这个重点再提一下,我们要修行,要了生死,或者要生西方,三个东西不能少,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性见;你即使没有证到空性,你把空性的见解,这个理解要得到,不能有误解错解,误解错解就使你引入歧道。
 
 
 
正见如何生起?
 
 
 
  我们再说一个话,这个正见如何生起?菩提心、出离心的生起法,我们讲过了,出离心是观苦,菩提心几个次第,先是修平等舍心,然后是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增上心,增上心就把这个担子担起来,自己担这个担子,然后是菩提心生出来了,修法都有了。那么空性见,怎么修?空性见,不是拿了个般若经,天天念念念,空就来了。空性的见,要从缘起中求。这是文殊菩萨的一个关键的教法。怎么缘起中求呢?持戒;依止善士;听闻正法;灭除障碍,消障,就是忏悔业障了;还有集积福德、智慧资粮,就是多闻,多闻是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就是培福了,供养、布施、赞叹、随喜功德,这些都是福德资粮。要从自己真的缘起法就是清净的缘起法才能进入般若的大门。所以说空性的见不是一天到晚拿一本书,“喔,空,这个空、那个空……”念一念,空就来了——没有那么容易!这个空来了之后恐怕不是真的空,是你想象的空。真正的空从缘起中求,就是要依法修行,持戒修定,多闻,从闻到思到修,要集积资粮、忏悔业障,这样子慢慢慢慢一步步进去,才能够通达空性,先生起空慧,然后生起般若,最后圆满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得到空性的一个办法,离此别无他门,“只此一家”!其他的方便是没有的,只能从这里下去。所以说修行,决定要戒、定、慧,还是老一套。我们说听都听厌了,都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那个原因啊,离开戒定慧不能了生死的嘛,一定要持戒,依戒生定,依定生慧;从戒开始生的定是正定,从正定生的慧是般若的正慧。如果不持戒,也能得定,这个定是邪定,邪定的智慧是邪慧或者说是狂慧,不能了生死的,所以说戒是第一个要紧。
 
 
 
戒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说,戒是怎么来的?戒就是从佛的般若心源里边流露出来的,教我们身口怎么做,直接从般若里边流露出来的,是佛的大悲心看到众生犯错,这个好坏的标准没有,好的不干,坏的尽干,那么给你一个标准,你要这样子做——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叫你把你身口的范围压在这个里边。那就是火车的轨道一样的,你要坐火车,轨道给你造好了,你沿着这个轨道走好了,走下去你就会达到这个涅槃城;如果你要越轨了,你翻车,人死,这个不是我的责任,是你不听话的事情。所以我们说戒就是轨道。现在很多人说,“佛的戒在我们二十世纪是不适合了,我们要改革佛教了”,那你是自取灭亡,你就翻车去好了,你把火车铁道都翻掉了,你火车怎么行?看看你好大的本事!我们是绝对要依戒修行。在末法时期,我们的戒怎么办?能持一戒持一戒,能持二戒持二戒,能持全的,全部都要持!不要因为困难就退了,什么都不持了,这个是大大的邪见。一切的魔,从这个样子开始的。我们要修行,不要着魔,要上正路,一定要从持戒下手。这个是千古不易的,三世诸佛都是依戒下手的,没有第二个方法。能够说第二个方法不要从戒的,那是魔说。
 
 
《心经》密说即咒文部分
 
 
 
甲二 密 说
 
 
  下边就是最后一句了:“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既然这个经就是咒,咒就是经,经的道理可以用咒表示,咒的功德也可以从经里的文字上显示出来,那么我们前面是显的文字道理教义讲完了,把压缩的秘密的组织——咒还得说一下,显密一起说。
 
 
  所以《心经》你说是密宗还是显宗?不可说!显他有显,密他有密,显密本来不可分的,合起来两全其美,分开来两败俱伤。这个大家记住,不要把显密分家,尤如水火,互相攻击、互相诽谤,这个是自己在害自己,造诽谤佛教的罪,将来堕落地狱是不可设想的。我们说显是佛说的,密也是佛说的,佛说的话,我们是佛弟子,只有相信,只有依教奉行,不要去诽谤、抵触。那么你不理解,可以,你不理解你就学显教嘛,你不要去诽谤密法就是了;或者有的人欢喜学密法的,你也不要去诽谤显教的人,他是这个根基,他随他去学显法好了;他念阿弥陀佛,念他的阿弥陀佛,能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他密法也会成就,阿弥陀佛是西方的莲花部的部主,就是密法里边,并不是离开密法的,那么你去了之后,你还是将来能成就。我们说显密不要分家,这个很要紧!希望大家从此以后,不要以显谤密,也不要学密法的人看不起显教。这两个都是自己在找麻烦,自己去造谤法的罪,决定要堕落。我们修行的,本来爬都爬不上去,你把自己开个负担(包袱)沉下去,那就可惜了。
 
 
 
  下边就用密法的咒语来讲这个般若,那就是密咒了,“故说般, 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在贡嘎佛爷的那本心经注解,大家也看到嘛,后边他有藏文的咒:“达耶他,嗡,嘎帝嘎帝,巴曰+阿嘎帝,巴曰+阿桑嘎帝,菩提耶莎哈。”(77:01待与原书校对)这就是他藏文的咒,跟我们汉文一样的,汉文是“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一样的,声音差不多,没有什么大的变动。那么这是第二段(密说),前面是显说般若,讲完了,现在是说秘密的般若,依密法的形式来讲般若。
 
 
 
 
释 咒 义
 
 
  那么这个咒怎么说呢?
 
  “揭谛揭谛”——“揭谛”是什么意思?去,度,到彼岸去,就是深般若能够通向那边去的。再说“揭谛”,两个揭谛,第一个揭谛,自己去、自己度;第二个揭谛,度他,揭谛、揭谛,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这两个,大乘嘛,我们大乘就是菩提心,从这个里边就看出来了,自度度他菩提心才有啊,所以说你把菩提心就含在里边了。我们讲出来用显
教的方式讲了,他的密法的咒里边已经有菩提心的成分在里边:“揭谛”,自己度自己,去了,到彼岸去,再一个“揭谛”,度他;自己去的揭谛,是出离心,度他的揭谛是菩提心。
 
 
  那么去去去,到哪里去呢?“波罗揭谛”,到“波罗”去,“波罗”是什么?彼岸,涅槃的彼岸。——去,自己去;再一个“揭谛”,度他去,哪里去?彼岸,“波罗揭谛”,“波罗”就是彼岸。去啊,去啊,自己去啊,大家一起去啊,到彼岸去。
 
 
 
  再一个“波罗僧揭谛”(“僧”就是众,僧众僧众,“僧伽”就是众),自去、他去,一起去!一切众生都度完,都要去,一个也不留。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是冤家,我恨透了的,我把一切都度完,就把他一个留在这里,行不行?不行的!波罗僧揭谛,一个都不能留,全部要度掉。这个就是菩提心了,留一个就不是菩提心,有一个留下是不行的。所以说“波罗僧揭谛”,这是彻底的跟你讲了,这个咒就是意思很深,这还是最简单的讲法,如果从陀罗尼门进去,一个咒可以演出无边的义,那么我们没有这个智慧,就讲得简单一点,波罗僧揭谛嘛,大家一起去,一个也不漏。
 
 
  “菩提萨婆诃”,“菩提”就是彼岸了,涅槃、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萨婆诃”,疾速成就,决定成就,快快成就。
 
 
 
  总的来说,这部《心经》,我们看《心经》的这个咒,跟前面的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全部一样的。“揭谛”,自己度、要去。“揭谛”,度他,也要他一起去。到哪里去?“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多少人去?“波罗僧揭谛”,全部都要去,全部都要度,一个都不留。那么到那边成就什么东西啊?“菩提萨婆诃”,成就“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赶快地、很快地成就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就是心经的本怀,也就是用密法的咒语来表示《心经》的意思。这是简单的说这么个咒。
 
 
 
结  语
 
 
  那么我们以后早晚课的时侯,你们念心经,恐怕要高一层了,里面的意思——什么叫般若,什么叫甚深般若波罗密多,什么叫五蕴皆空,恐怕比没有听之前,理解的要深一层了。在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的时侯,也不会马马虎虎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念完了,好了,没有事了——意思还多着呢!你还要想一想了。那么这个讲经的好处,也在帮助你们理解,一方面帮助你们发心,一方面也指示你们修行的方法,我们要修行就是要这样子下手。
 
 
 
  这一次我们是圆满了。这一次法会,就是那个段圆圆duanyuanyuan(?81:55某个地名?)的几个领导,他们的悲心,组织这个法会,邀请我来这么跟大家结个缘。我是很惭愧,修法呢,虽然跟了海公上师,但是因为智慧没有,学得也不精进,得到的收获可以说是太少了,要讲经呢,是没有这个能力,一般的经尚且讲不好,何况讲这个甚深的般若,所以说不免会讲错。讲错的过失,我惭愧,我负责,如果有一些好的,海公上师的或都其他的经论里边的有一些真实的地方,我希望供养大家,一起同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胜缘。
 
 
  那么这一次讲经,我们大家一起回向:
 
 
  世界和平、国泰民安;在法会的四众,大家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消灾免难,净业成就,将来决定往生西方,早证无上菩提。
 
 (第二十mp3.完 全文至此终)

{返回 智敏上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律海十门讲记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摄修求加持颂讲记
 五戒讲解 五戒疑问解答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一讲
 清净的传承就会起保证的作用
 为什么显密各宗行者都应学习菩提道次第论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五讲
 广论讲记(二)(道前基础二+下士道一)
 广论讲记(五)(上士道一)
 唯识二十论述记讲记 第廿七讲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上海居士林开示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白油是什么东西?[栏目:素食主义问答]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如说第三卷(钟惺)[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但看诸上座[栏目:传喜法师]
 佛说弥勒下生经[栏目:经典]
 403.千岩元长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改过以往“十诫”歌[栏目:印良法师]
 看清戏梦人生[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从游心法海六十年》谈印顺导师之佛学思想[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别人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所教的[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见光死[栏目:成功的理念·迷悟之间 ]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