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十三、十一门广外问答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07
【论文】
 
八‧三八○ 虚空、择灭、非择灭等,何性摄耶?
 
 
 
【疏翼】
 
   第一广答外问所以解释三颂中,第二诸门解释。于中分二︰一、十一门分别,二、总指例。初中有十一门︰一、与虚空等五相摄,二、与七真如相摄,三、与六法相摄,四、与五事相摄,五、与四真实相摄,六、与四谛相摄,七、与三解脱门相摄,八、与二谛相摄,九、凡圣智行门,十、假实分别门,十一、三性对辨异不异门。每门各有别问别答为二,此即初门初问也。
 
 
 
【述记‧卷五十二】
 
上来已解三性体讫[1]。
 
  下、诸门释。此为第二[2],于中有二︰初、以十一门辨,后、总指例。今别问答,故成十一。于中子细诸门极多,此为第一。
 
论中,问意︰如无漏有为具二义故,依他、圆成二性所摄。此「择灭等」,「等」取不动、想受灭等;有言无漏收,有论亦言苦谛等摄。此于三性何性摄耶?
 
 
 
【论文】
 
八‧三八一 三皆容摄。
 
 
 
【疏翼】
 
  第一门与虚空等五相摄中,第二别答。于中分二︰一、略总答,二、广别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此、略总答。
 
 
 
【论文】
 
八‧三八二 心等变似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别答中,第二广别答。于中又二︰一、定相摄,二、不定相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如论可知。
 
即显诸论言无漏者,无漏心变。言苦谛等摄者,有漏心变,亦不相违[3]。
 
既言苦等,心所变者,依他起摄,此唯定也。
 
 
 
【论文】
 
八‧三八三 有漏心等,定属依他。无漏心等,容二性摄──众缘生故,摄属依他;无颠倒故,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广别答中,第二不定相摄。
 
 
 
【述记‧卷五十二】
 
不多执空而感生死,略不说集,理亦集摄。不善心执,如胜论等[4]。此说多分,故苦谛收。
 
为显此义,因述上来所说依他义亦不定,故次论云︰有漏心等」,及所变空等,「定属依他」。以相与见,必同有漏、无漏性故,唯依他起。「无漏心等」,及所变空等,「容二性摄」。以有缘起「无倒理故」,即由二重三性体异[5],故摄不同。若说空等为无漏者,容二性摄,体不定故;苦谛等收,唯依他起,体即定故。此但分别有体假空等[6],非计所执,彼无体故。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一与虚空等五相摄讫。
 
 
 
【论文】
 
八‧三八四 如是三性,与七真如,云何相摄?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二与七真如相摄,于中有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二、七真[7]如相摄。
 
如《解深密》及七十七、《显扬》第三、《中边》第二[8]、《佛地》第七[9]等,广解真如有诸门释[10]。
 
旧《中边》[11]说:真如名「分破真实」,今新翻云「差别真实」。为「七种」者,从能诠说,非真如体可名「差别」。
 
论中,初、问,次、答。此为问也。
 
 
 
【论文】
 
八‧三八五 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
 
 
 
【疏翼】
 
  第二与七真如相摄门中,第二答。于中分二︰一、出七真如体,二、辨相摄。初中分七,此第一别出第一体。
 
 
 
【述记‧卷五十二】
 
下、答中,初、出七体,后、辨相摄。
 
即[12]一切「有为法」生灭性。「性」,即真如,约诠名生灭;言[13]「性」者,即彼「如」,约诠为言,下准当知。
 
旧《中边》名「生起真实」[14],新翻不同,下准当知。七十七[15]、《显扬》等解唯[16]缘起法如[17],此中通言一切有为法。彼据内法根本流转,唯言缘起,此中通说一切法体,亦不相违。
 
 
 
【论文】
 
八‧三八六 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
 
 
 
【疏翼】
 
  第一出七真如体中,第二别出第二体。
 
 
 
【述记‧卷五十二】
 
因二空门所显如性。
 
七十七说即我、法性[18]。「我、法性」,言我、法之性,非即我、法──我、法无故[19]。《显扬》[20]、《中边》亦同于此[21]。以下同处,更不引之。下准当[22]知。旧《中边》名「相真实」。
 
 
 
【论文】
 
八‧三八七 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
 
 
 
【疏翼】
 
  第一出七真如体中,第三别出第三体。
 
 
 
【述记‧卷五十二】
 
《显扬》云︰心染众生染,心净众生净[23]。见识真如,便能知此。染净心等,约诠,即依他。据理,即真如。七十七名「了别真如[24]」。「识」,了别也。
 
 
 
【论文】
 
八‧三八八 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
 
 
 
【疏翼】
 
  第一出真如体中,第四出第四乃至第七体。
 
 
 
【述记‧卷五十二】
 
下四、即四圣谛。
 
旧《中边》云「依处[25]」、「邪行[26]」、「清净[27]」、「正行[28]真实」名异;今新翻名,体与此同,诸文无异[29]。
 
  此约诠门,义别说七;废诠谈体,即唯一如。
 
七十七云︰由流转、安立、邪行三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30]。此约除佛,余名「有情」。故前第三云「佛非有情[31]」,故不言佛,佛[32]无苦、集故。
 
  《显扬》又说:无始流转实性,即是缘生,故流转如,亦非佛有。又摄[33]一切有为皆是「流转」,然佛法身体离生灭,亦非「流转」。又流转如,虽通有为法,唯约有漏,故佛言无。由实相了[34]别二[35]如故,一切诸法平等平等。一切诸法皆无我、法,皆唯识故。由清净真如故,三乘菩提[36]平等平等。此约灭谛三乘皆得有余、无余二涅槃故。
 
  《胜鬘经》云「声闻不得涅槃」者[37],依别意说,下自当知[38]。以所证涅槃,说能证「菩提平等」。或菩提性境,亦名「菩提」。即旧云智处也[39]。由正行真如故,听闻正法,缘总境界,胜止、观[40]所摄受[41],平等平等。由有此如,方能听闻正法等故。此如若废诠谈体性,一一皆具,无不平等。若谈体约诠,故此四种道理平等。此中复约二乘行位、证时、分齐等,皆如理知[42]。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一出七真如体讫。
 
 
 
【论文】
 
八‧三八九 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辨相摄。于中分二︰一、约二智境,二、随诠相论。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既出体已,次、相摄者,七皆「圆成」摄,「二智境故」。谓「实相」、「唯识」、「清净」三如,「根本智境」;余四真如,「后得」缘故。此约增上。
 
若谈如体,一即七真[43]如,皆「根本智境」。约诠为论,七皆「后得境」。就约诠显体,三、四境别。
 
《显扬》十六,说与此同[44]。
 
【论文】
 
八‧三九○ 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
 
 
 
【疏翼】
 
  第二辨相摄中,第二随诠相论。于中又二︰一、第一四五前二性摄,二、第二三六七后一性摄。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中边》云︰此三,二性摄[45]。所以者何?若妄所执,三皆遍计所执摄;若约诠杂染,三皆依他收。遍计执心唯染依他故,三如之相,染依他故;三如之相,体杂染摄,非圆成实[46]。
 
 
 
【论文】
 
八‧三九一 余四皆是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随诠相论中,第二第二三六七真如后一性摄。
 
【述记‧卷五十二】
 
亦约诠无漏故。
 
《中边》云:此唯圣境,圣智所显故。[47]
 
  问︰何故唯识非前二性,正行一种不通依他?
 
  答︰遍计所执多不执「唯识」,依他起性少能知「唯识」,故非前二摄。
 
「正行」约离过义,不言通依他。据实而言,前[48]通前二性,此后,通依他,亦无过失。
 
又七,皆三性,于理不违。所执、心变,如体异故。论中既约随相而言,亦无过失。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二与七真如相摄讫。
 
 
 
【论文】
 
八‧三九二 三性、六法,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三与六法相摄。于中分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三性、六法相摄门。
 
此、为问也。
 
 
 
【论文】
 
八‧三九三 彼六法中,皆具三性,色、受、想、行、识及无为,皆有妄执缘生理故。
 
 
 
【疏翼】
 
  第三与六法相摄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六法如文。
 
《瑜伽》第三有此六法[49],然无相摄。
 
「皆具三性」者,并可妄所执,皆遍计所执。「无为」所执者,有展转义,如前已说[50]。皆缘生故,依他起摄;无为亦心缘变故,如理应知。六法皆有妄执,缘生之道理,理即真如,亦圆成实。此约通义辨。
 
《中边》[51]云︰如[52]色家所执性、色依他起性、色圆成实性,亦名为色[53],故各通三性。若别谈者,前五通二性──依他起法通有、无漏故;后一唯成实──非生灭故。此除假、无为。假、无为如前通三性。或通说假,亦唯圆成,如上假故[54]。
 
此辨有法,非计所执。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三与六法相摄讫。
 
 
 
【论文】
 
八‧三九四 三性、五事,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四与五事相摄。于中有二子门,此初子门与五事相摄中分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55]四、五事相摄门,有二[56]。「五事」,如别抄[57]解。初问可知。
 
 
 
【论文】
 
八‧三九五 诸圣教说相摄不定。
 
 
 
【疏翼】
 
  第四与五事相摄第一子门中,第二答。于中有三︰一、总答不定,二、别出不定并别会,三、总会违。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此、总答彼,相摄不定。
 
 
 
【论文】
 
八‧三九六 谓或有处说:依他起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别出不定并会违。于中分四,此出第一不定,四不定中,各又分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会。此初中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初是《瑜伽》七十四[58]、《显扬》第六[59],及第十六说[60]。前四,依他;后一,圆[61]成实。
 
  《三[62]无性论》第一卷[63]、《佛性论》第二卷[64]并同此说,然非此所引,不依彼[65]故。
 
「五事」︰相、名、分别、正智、真如。如七十二、三[66]等广解。
 
 
 
【论文】
 
八‧三九七 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摄。
 
 
 
【疏翼】
 
  第一别出不定并会违中,第二逐难别会。
 
 
 
【述记‧卷五十二】
 
逐难会也。
 
彼《瑜伽》等说有漏有戏论[67]心等所变分二,能变为一,能、所诠异故。余文,可解。有漏有戏论变有能、所诠,起名、相等故,无漏不尔。此辨有体五事,不摄初性。
 
七十四云︰问︰若依他起亦正智摄,何故但说依他缘计所执自性执应知?答︰彼唯说染分依他[68],非净分者。若净分者,亦缘[69]无执[70],许通二性。余二性易,故略不说。
 
 
 
【疏翼】
 
  以上第二别出不定并会违中,第一不定并会违讫。
 
 
 
【论文】
 
八‧三九八 或复有处说:依他起摄相、分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别出不定并会违中,第二不定并会违。亦分为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别会。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旧《中边》中[71]卷、新第二[72]说。彼有颂文,不能烦引[73],下皆准知。
 
 
 
【论文】
 
八‧三九九 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余名分别。遍计所执,都无体故,为显非有,假说为名;二无倒故,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不定并会违、第二逐难别会。
 
 
 
【述记‧卷五十二】
 
约见相门,不约诠门。
 
前约诠门,今依见、相。谓[74]能诠名,亦相中摄,见分相故;余自证、见分等,名分别,能缘性故;此二,缘生,依他起摄,所执都无。「为显非有,假说」彼性为五法名,谓但有名,无实体故。
 
真如、正智,二皆「无倒」,体无漏故,能缘所缘俱断漏故,「圆成实摄」。前依缘生,故摄正智。今[75]约别义说,故与《瑜伽》[76]不相违也。
 
 
 
【疏翼】
 
  以上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二不定并会违讫。
 
 
 
【论文】
 
八‧四○○ 或有处说:依他起性,唯摄分别;遍计所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
 
 
 
【疏翼】
 
  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三不定处并会违。于中亦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别会。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十卷《楞伽》第七[77]〈五法品〉说。今勘梵本,正与此同。然《四卷》文胜[78],《十卷》者乱[79]。如文易解,无劳重释。
 
 
 
【论文】
 
八‧四○一 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见分等,总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遍计所执,能诠、所诠,随情立为名、相二事。
 
 
 
【疏翼】
 
  第三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二逐难别会。
 
 
 
【述记‧卷五十二】
 
余文可知。
 
唯遍计所执相、名二事者,即随能计依他之心,假立所执而为相、名。由多依名而计于义,依义计名,体实都无,实非有名相[80]。七十六说「初、所执性,依于相、名」,文同于此。「二、圆[81]成实摄」[82],正与前同,故论不释。
 
【疏翼】
 
  以上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三不定处并会违讫。
 
 
 
【论文】
 
八‧四○二 复有处说:名属依他起性,义属遍计所执。
 
 
 
【疏翼】
 
  第二别出不定处并会违中,第四不定处并会违。于中亦二︰一、别出不定处,二、逐难别会。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世亲《摄论》第五卷文,彼释「名」、「义」,若体相称[83],即成相违[84]。
 
此中安立「名」为「依他起」,「义」为「遍计所执」。此意︰「名」者,五法中「名」。「义」者,即见[85]、相、分别。名所诠[86]故,能、所取故。与彼[87]五法相摄有异,故对举之。
 
 
 
【论文】
 
八‧四○三 彼说有漏心、心所法,相、见分等,由名势力,成所遍计,故说为名。
 
 
 
【疏翼】
 
  第四不定处并会违中,第二逐难别会。于中分二︰一、四分由名成所遍计,二、义由名横计实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等」者,等自证分、证自证分。此是依他起性心、心所法,「由名」能诠势分力故,随能诠名,缘之起执「成所遍计」,故说依他是「名」所摄。「所遍计言」,非计所执,所执之依,故依他起。彼世亲云︰以依他起由名势力,成遍计所执故[88],正与此同。不言圆成者,此体与名极疏远故。
 
【论文】
 
八‧四○四 遍计所执,随名横计,体实非有,假立义名。
 
 
 
【疏翼】
 
  第二逐难别会中,第二义由名横计实有。
 
 
 
【述记‧卷五十二】
 
「遍计所执随」于此「名」,横计于义为实有体,此非实有。
 
于此非有中假名为「义」者,于非义中「假立义」称。谓此但有所执之「义」,无随依他之「名」故也。显圆成实离「名」、离「义」,不可为「名」之所依故。成所遍计,说之为「名」;不可随「名」执此实有,假立为「义」。故俱非二摄。
 
《楞伽》、《中边》所说五法,或通有无,或体实有,遍计所执假亦通有。《瑜伽》等不然,《显扬》十六说计所执无,五不摄故。即五法体唯是有也。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二别出不定并别会违讫。
 
 
 
【论文】
 
八‧四○五 诸圣教中所说五事,文虽有异,而义无违。然初所说不相杂乱,如《瑜伽论》广说应知。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总会违。
 
【述记‧卷五十二】
 
  由彼四说,文虽有异[89],而理为言,各据一义不相违也。
 
  然诸说中不相[90]杂乱,如《瑜伽》第七十二[91]、七十三[92]说「五法」[93],七十三、四[94]说「三性」及别章说[95]。诸经相杂[96]乱者,如理应知。
 
  《中边》[97]以三性与十真实[98]相摄,此皆摄尽。可勘彼文[99]。然有蕴等,此不说者,如下当知[100]。
 
 
 
【疏翼】
 
  以上第四与五事相摄中,第一子门与于事相摄讫。
 
 
 
 
 
【论文】
 
八‧四○六 又圣教中说有五相,此与三性,相摄云何?
 
 
 
【疏翼】
 
  第四与五事相摄门中,第二子门与五相相摄。于中亦分为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此下第二、五相相摄。
 
此、问[101]也。
 
 
 
【论文】
 
八‧四○七 所诠、能诠各具三性。谓妄所计,属初性摄;相、名、分别,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真如、正智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变似能诠相故。
 
 
 
【疏翼】
 
  第二子门五相相摄门中,第二答。于中分四︰一、「所诠相」「能诠相」各具三性,二、「二相属相」初性摄,三、「执着相」唯依他起,四、「不执着相」唯圆成实。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五相者︰一、所诠,二、能诠,三、二[102]相属,四、执着,五、不执着[103]。若妄所计,所诠诸法、能诠诸名,属[104]计所执性。谓依名计名、依义计义等[105]。
 
前五事中,相、名、分别三事之中,取分别全,相、名少分,是所诠相──由「名」亦「所诠」故。相、名少分是能诠相──由「名」亦「相」故。今此三法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唯说染分依他起故。
 
真如全、正智少分,是所诠相;正智少分,是能诠相。此依无倒释成实性,故摄正智。随此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正智亦能变似能诠相故。前言离戏论[106]过,无漏无能诠。今谈法实,无漏亦能诠,故「所诠相」及「能诠相」并属三性。
 
 
 
【论文】
 
八‧四○八 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二相属相属初性摄。
 
 
 
 
 
【述记‧卷五十二】
 
第三、能诠、所诠「二相属相」,唯计所执,妄计「名」之与「义」「定相属故」。
 
 
 
【论文】
 
八‧四○九 彼执着相,唯依他起,虚妄分别,为自性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执着相」唯依他起。
 
 
 
【述记‧卷五十二】
 
  第四「执着相,唯依他起」:能执著者,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107]所执着即所遍计,亦是依他,亦以「妄分别为自性故」。
 
 
 
【论文】
 
八‧四一○ 不执着相,唯圆成实,无漏智等,为自性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四「不执着相」唯圆成实。
 
 
 
【述记‧卷五十二】
 
  无漏二智及俱行品相、见等[108],及无为法,「圆成」性故,「不执着相」,是此性摄。
 
  此后三种,别约三性增胜相语故。《显扬论》第[109]十六说:此五相中,初及第二,依三自相,第三、依遍计所执相,第四、依依他起相,第五、依圆成实[110]相。正与此同。
 
  据实而言,第三[111]亦有后之二性︰若执二相属;所执是无,可是计所执性。所执性所依二相属,二相属能所诠[112],并依他性。若但不执,说二相属,即通后二性摄。今约所执语故,唯计所执。彼「执着相」,若是所执着,亦计所执性。所依执着相,亦通圆成。今据能执着心语故,言唯依他。「不执着相」,即体是无不可执着,亦计所执。若无执着之心,依他亦有。今约全非能执着语,故唯圆成。
 
  然第八十一〈摄释分〉及《显扬》十二[113]云︰所诠相,谓相等五法;能诠相,谓计所执相;二相属[114]相,谓计所执自[115]性执所依止;执着相,谓自体[116]执及此随眠。不执着相,即计所执相及彼随眠解脱、正分别[117]。
 
  解云︰彼「所诠相」即依他、圆成,有实自体可为诠故。遍计所执,既无自体,非可诠故。虽诸无法亦是所诠,然无差别可诠之用,非所诠摄。
 
  「能诠」唯计所执。非余二者,彼二论文各自释言︰此是[118]遍计所执性[119],「亦名和合所成」[120],乃至「亦名唯有音声」,显彼无体,唯有能诠名故[121]。但说「能诠」显[122]计所执,非余二性非能诠摄。此即各据一义,与《显扬》十六,亦不相违[123]。
 
  此「二相属相」中,「遍计所执自性执所依止」,即遍计所执性也。遍计所执自性之执,是能计心。「执所依止」,是能计心之所执。所执是依止义──依止所执,起计心故。故第四言「遍计所执自性执及彼[124]随眠」,是依他起。明知执所依者,是遍计所执。
 
  第四[125]、可知。
 
  第五「不执着相」者[126],谓染依解脱、解脱了知[127],圆成实摄。「如实了知[128]遍计所执相及彼习气解脱[129]」者,故知所执我、法都无,唯有依他染分习气,断之得「解脱」。「解脱」即真如。「正分别」者,即无漏智。意言知计所执无、断依他、得解脱正智,是「不执着相」。
 
  此中五相,前二,诸论不同,各据一义;后三,诸论皆同。理不违也,广如彼说[130]。如是和会。诸智者知。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四与五事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一一 又圣教中说四真实,与此三性,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五与四真实相摄。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五、四法相摄门。
 
  此、问起也。
 
  《显扬》六说︰[131]谓诸世间于诸事中,由串习所得悟入智见,施设世俗性。乃至[132]略说者,谓此是此地等,非彼水等。如是等世间有情决定胜解所行,一切世间自昔[133]传来名言,决定自他分别,共为真实。非邪思构[134]、观察所取,是名世间所成真实。
 
  [135]谓诸智者有道理义,乃至[136]处异生位者、随观察者,依现[137]、比、至教极善思择决定智所行所知事。以证成道理所建立,是名道理所成真实。已[138]入圣位,非此真实。
 
  [139]谓一切声闻、独觉无漏方便智、无漏正智、无漏后所得世间智等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由缘此故,于烦恼障智得清净,及后证住[140]无障碍,故说为彼[141]真实。问︰此中何者是真实?答︰谓苦、集、灭、道,名之所显四种圣谛。由简择如是四圣谛故,得入现观位;于现观位后,真实智生。  即四谛理,三智所行,四圣谛故,名此真实。
 
  [142]谓于所知中,能碍智故,名所知障。若真实性,是解脱所知障,智所行境界,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143]。即是真如,佛假安立,名此真实。
 
  即世间共许事等,名「世间真实」。三量、四道理[144],名「道理真实」。四圣谛理,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亦取无漏智,体是净法,即是道谛,后得[145]世间缘故。不尔,便减[146]。真如是「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或初谓一切异生、外道。第二在七方便[147]、四十心[148]等位;第三通三乘圣位;第四唯大乘位。
 
 
 
【论文】
 
八‧四一二 世间、道理所成真实,依他起摄,三事摄故;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圆成实摄,二事摄故。
 
 
 
【疏翼】
 
  第五与四真实相摄门中,第二答。文分为二︰一、约五事辨,二、径直与三性论。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瑜伽》三十六[149]〈真实义品〉、《对法》十一等[150]说:初二真实依他摄者[151];七十三说:世间、道理所成真实,五事中三事所摄故[152]。有漏心变作道理相,故依他收。
 
  云「三事」者,谓相、名、分别。多依异生说道理故,此依三法有漏相故,不取正智等相为相。
 
  「二障净智所行真实,圆成实[153]摄」者,七十三说:烦恼、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五事中「二事所摄」故,谓正智、如如。
 
  前言后二真实、四圣谛理,及取真如,今并「智」者,亦取能缘。以后得世间智等亦缘无漏诸事智故、烦恼净智故,不取染依他,依《瑜伽》等所说,同此。
 
 
 
【论文】
 
八‧四一三 《辩中边论》说:初真实,唯初性摄,共所执故;第二真实,通属三性,理通执、无执、杂染、清净故;后二真实,唯属第三。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径直与三性论。
 
 
 
【述记‧卷五十二】
 
  《辩中边》说「世间所成」,唯初性摄,一切世间多共依此一处执故[154]。体即依他,假名所执。
 
  又解︰即共所执我法,为初真实。世间执实,故名初性摄。
 
  若约前解,体是有法。同《瑜伽》等四真实皆是[155]有法,假名所执。后解即通有法、无法,为四真实体。亦不相违。
 
  第二真实,即道理,是三性所摄[156]。道理之法通执、无执︰执中,有所、能执──所执是初性,能执是染依他;无执中通杂染及清净──杂染是依他,清净是成实。后二真实,与此[157]等同。
 
  前唯约异生为道理真实,故[158]唯依他。此通约凡、圣,故通三性。
 
  「初真实」中,前[159]此论[160]约有体法,故唯依他。彼[161]据无[162]法执所执语,故「唯初性」。不相违也。
 
  旧《中边》中[163]卷[164]颂说︰一处世俗成,三处道理成;清净境二种,摄在于一处[165]。新翻《中边》第二卷[166]云︰世极成依一,理极成依三;净所行有二,依一圆成实[167]。义皆同也。应取诸论出四实体及诸门义。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五与四真实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一四 三性、四谛,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六与四谛相摄门。于中有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第六、四谛门。
 
  此、为问也。
 
 
 
【论文】
 
八‧四一五 四中,一一皆具三性。
 
 
 
【疏翼】
 
  第六与四谛相摄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下文有三︰初、略答,次、广答,后、总结。
 
  此、略答也。
 
 
 
 
 
【论文】
 
八‧四一六 且苦谛中,无常等四,各有三性。无常三者,一、无性无常,性无常故;二、起尽无常,有生灭故;三、垢净无常,位转变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广答。于中有七︰一、苦中无常行辨,二、苦中苦行辨,三、苦中空行辨,四、苦中无我行辨,五、集谛三,六、灭谛三,七、道谛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下广、有七。唯苦四行各具三性。
 
  「一、无性无常」,以体「性常无」,即初性也。旧《中边》云「无有物」[168],新同此[169]。实非无常,假名无常行。观此性故,实是初性,假名为谛。「二、起尽无常」中,观「生灭法为无常[170]」。三、垢净无常。实是后性,假名为谛。故《中边》[171]云︰有垢无垢[172]为义[173]。此约诠分位为「垢净」,假名无常行[174],无常行实不缘之。又依一切无常为语,非苦下行。此三性,如次,《中边论》同。
 
  《显扬》十四[175]:无常有六或八。六者,一、无性无常,二、[176]失坏无常,三、转异[177]无常,乃至[178]六、当有无常。八种者,谓剎那[179]、相续、病、老、死、心、器、受用。初二,遍一切法[180];次三,在内色;心唯在名;器、受用在外色。彼并[181]约三界分别等[182]。
 
  然说[183]六无常三性摄者,无性无常,当知遍计所执相摄。余无常、依他起摄。圆成实[184]无无常义[185]。
 
  何故此论[186]等言:三性俱有无常?
 
  「垢、净」名「转变」,在圆成实;彼论[187]「转异」是依他起,非圆成实!
 
  会云︰据实,无常有二义︰一、有生灭体之无常,二、无他常故名无常。此唯在二性[188];圆成实性,二种俱无。《显扬》据此,故言一性无无常[189]。此论、《中边》约诠为论,圆成实性,亦名无常。体是常法,非无、非有,为但约诠,为论故也[190]。
 
  又此中「垢、净」[191],约诠谈旨。彼论「转异」,谈诠之体。故二论所说,义各不同,非相[192]违也。 
 
  又彼说十五种无常等,如彼广解[193]。
 
 
 
【疏翼】
 
  《枢要》卷下云︰
 
无性无常,《对法》﹝卷六﹞等苦谛无常行皆有此行﹝如云「无常相者,略有十二︰谓非有相(藏文作「med pa'i mtshan bid dav/」)、坏灭(藏文作「rnam par 'jig pa'i/」)相、变异(藏文作「'gyur ba'i/」)相、别离(藏文作「bral ba'i/」)相、现前(藏文作「be ba'i/」)相、法尔(藏文作「chos bid kyi/」)相、剎那(藏文作「skad cig gi/」)相、相续(藏文作「rgyun gyi/」)相、病等(藏文作「nad la sogs pa'i/」)相(《显扬》分作老、病、死、三门)、种种心行转(藏文作「sems sna tshogs kyi rnam par 'gyur ba'i/」)相、资产兴衰(藏文作「lovs spyod phun sum tshogs pa rgud pa'i/」)相、器世成坏(藏文作「snod 'jig pa dav chags pa'i/」)相(《显扬》只作「器门」,六种、八种,合有十四,病等三门合而为一,即为十二)。非有相者,谓蕴、处、界,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言无常者,是非有义(藏文作「mi rtag pa ni dgag pa'i don yin pa'i phyir ro/」)。由苦圣谛恒无有我、我所自性。「无」者,是除遣义。「常」者,是一切时义。以常无故,名曰「无常」。﹞初除所执,次观依他故,亦可性、谛俱实。
 
  「别抄」卷四云︰
 
《显扬》但约依他性义分八种也。问︰三种无常为理?为行?解云︰所观三性,即为三理。能观之智对此所现,即为三行也。
 
 
 
【论文】
 
八‧四一七 苦有三者,一、所取苦,我、法二执,所依取故;二、事相苦,三苦相故;三、和合苦,苦相合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二苦中苦行辨。
 
 
 
【述记‧卷五十二】
 
  一、所取苦[194]:为「我、法」二能执心之「所取」故。能执是苦,此无、假立,故亦名苦。苦,实有法,此是无故,名为假苦。性实,而谛假,非苦谛故。旧《中边》云[195]︰一、取苦,新同此论。以下《中边》旧文,更不叙也。
 
  二、事相苦:可解,三苦为「相故」[196]。
 
  三、和合苦:苦相合故[197]。谓即真如与一切有漏有为苦相合故,名苦,体实非也。性实而谛假。
 
  如次,三性,新《中边》同[198]。
 
 
 
【论文】
 
八‧四一八 空有三者,一、无性空,性非有故;二、异性空,与妄所执自性异故;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三苦中空行辨。
 
 
 
【述记‧卷五十二】
 
  初空可解,正是空行[199]。
 
  二、异性空[200]:此即有为有体之法,「与计所执」体性不同。异于彼无、无无性故,说之为空。体实非空,缘之为空,空无所执。
 
  三、自性空:二空所显为自性故[201]。
 
  此三皆是空行所行,故名空行[202]。
 
  《显扬》十五[203]云︰一、无体空,二、远离空,三、除遣空。言「远离」者,无所执相义;「除遣空」者,除遣二我显此空故。彼十五云:遍计所执等三性,如次立三空。
 
 
 
【论文】
 
八‧四一九 无我三者,一、无相无我,我相无故;二、异相无我,与妄所执我相异故;三、自相无我,无我所显为自相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四苦中无我行辨。
 
 
 
【述记‧卷五十二】
 
  「一、无相无我:我相」体「无故」[204]。
 
  「二、异相无我:与」「我相异故」[205]。
 
  「三、自相无我」义同「空」释[206]。
 
 
 
【疏翼】
 
  安慧《辩中边论释‧辨真实品》﹝德格, bi, 247A.5﹞云:
 
空性与无我,此二有何差别?有说︰若处,彼无有,即此由彼说为空。若有由彼非是我,亦即非是自性者,即此说为无我。如是即此二差别,有说︰义虽都无差别,然由安立不同,如是若于此中,彼无所有,即由此而无彼之自性,故说为无我;另一由此中以非圆满成就为自性故,说为空性,为显示对治增益及损减二边客尘故。
 
 
 
【论文】
 
八‧四二○ 集谛三者,一、习气集,谓遍计所执自性[207]习气,执彼习气,假立彼名;二、等起集,谓业、烦恼;三、未离系集,谓未离障真如。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五集谛三行相。
 
 
 
 
 
【述记‧卷五十二】
 
  何因苦谛四行各三;集等三谛,总有三种?
 
  苦谛诸行,义通诸谛,故名分三,行相宽故[208]。余谛之下行相局故,总为三也。
 
  《中边》又云:四除四倒[209],苦行各分三;余非除四倒,故不分三也。
 
  一、习气集[210]:此谛实而性假。执彼我法之习气,体是依他。从所因为名,假立遍计所执。或缘此起执,名为「执」,彼作所遍计,假所执摄。从能依为名,假也。
 
  [211]平等而起故:烦恼起业,业起果故。
 
  三、未离系集[212]:假名为「集」,性实而谛假。
 
  如次三[213]性,彼[214]论皆同。
 
【论文】
 
八‧四二一 灭谛三者,一、自性灭,自性不生故;二、二取灭,谓择灭二取不生故;三、本性灭,谓真如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六灭谛三行相。
 
 
 
【述记‧卷五十二】
 
  一、自性灭[215]:「灭」者,「不生」义故。性实,假名为「灭」,实[216]非谛摄。
 
  二、二取灭:能、所取无故[217]。护法、安慧各有别解[218]。从所无,得灭依他,假名「灭谛」。灭谛[219]实非依他,故性假。《中边》云:二取不生[220]。
 
  三、本性灭:《中边》云︰谓择灭及真如[221]。与此相违,如彼抄会[222]。如次配[223]三性。
 
 
 
 
 
【论文】
 
八‧四二二 道谛三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故;二、永断道,能断依他故;三、作证道,能证圆成实故。
 
 
 
【疏翼】
 
  第二广答中,第七道谛三行相。于中分二︰一、别配三性,二、遍知摄宽。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一、遍知道[224]:从所知为名,名「计所执」,谛实而性假。
 
  二、永断道:但说所断[225]染分,名曰「依他」。能断圆[226]成实摄,从所断,名「依他」性,谛实而性假,或「能断」体即是「依他」,性、谛俱实。
 
  三、作证道[227]:或假、或实,如依他说。
 
  如次配三[228]性。
 
 
 
 
 
【论文】
 
八‧四二三 然遍知道,亦通后二。
 
 
 
【疏翼】
 
  第七道谛三行相中,第二遍知摄宽。
 
 
 
【述记‧卷五十二】
 
  「遍知」,名宽,故七十四说皆「应遍知」[229]。《显扬》六[230]说「遍计所执」,唯应遍知[231],无余义故[232],别得总名。余二性、皆遍知,由彼别可应断、应证,如次得名。
 
 
 
【疏翼】
 
  以上第二答中,第二广答讫。
 
 
 
【论文】
 
八‧四二四 七三三性,如次配释。今于此中所配三性,或假或实,如理应知。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总结。
 
 
 
【述记‧卷五十二】
 
  下、总结也。
 
  此苦谛下有四种三,余三谛下各三,总七种三[233]。彼与三性,如次配属。《中边》第二卷[234]说同。或假,或实,如理应思。已随文出讫,此如《中边》第二抄[235]解,不能重叙。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六与四谛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二五 三解脱门所行境界,与此三性,相摄云何?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七与三解脱门相摄。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七、三解脱[236]相摄门。
 
  此、为问也。
 
 
 
【论文】
 
八‧四二六 理实皆通,随相各一,空、无愿、相,如次应知。
 
 
 
【疏翼】
 
  于中分二︰一、辨三解脱门,二、辨三无生忍。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皆通」三性︰谓缘依他上,无计所执,因显成实。成实因「空」所显,即为「空」境。俱不于此起愿求故,为「无愿」境。非缘遍计所执真如,起愿求故。如「空」,缘此三为「无相」故,为「无相」境。
 
  七十二说:五事中[237],相通三种──谓空、无愿、无相──亦三种境。
 
  此中既言「三解脱门」,即唯出世修所生慧。以证,故说。第七十二、《显扬》第二[238]皆言「解脱门」言,唯出世修慧[239]。
 
  既尔,有漏、无漏五事中相为三种境,即[240]依他圆成皆通三境,净分依他属圆成实,缘之亦为「无相」。道[241]四行名「无相」故。《显扬》第二云:道四行通三解脱门[242]。《瑜伽》第十二说︰若于此处,无有彼物,观之为空[243],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244]此远离一切行相[245],故名无相[246]。即缘遍计所执为三解脱门。故今总言理实三性皆通三解脱门。
 
  随增别相,说三性空等如次各一,七十四、《显扬》第六[247]说:由初性故,立空解脱门;由第二性故,立无愿解脱门;由圆成实性故,立无相解脱门;意可知也,如《枢要》说[248]。
 
【论文】
 
八‧四二七 缘此复生三无生忍:一、本性无生忍;二、自然无生忍;三、惑苦无生忍。如次,此三是彼境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辨三无生。
 
 
 
【述记‧卷五十二】
 
  「忍」[249]者,智也;证印[250],名「忍」。第七十四、《显扬》第六[251]文皆同此[252]。此文意可解,缘此三性生三忍也︰遍计所执,本体无生;依他缘起,无自然生;证圆成时,惑苦不起;是名三种无生忍别。不说依他因缘亦无,名无生忍。
 
  《显扬》[253]云︰此三忍,在不退地[254]。即初地以去证三性时,得此三忍[255]也,如《对法‧第十二抄》引《大智度论》[256]。故八十六说︰一切行苦,依无愿即缘[257]此依他[258]。「一切法无我」、「依空」,即缘此计所执。「涅槃寂静」,即缘此圆成。
 
  此论略而不说,应会诸论三解脱门等,义如别抄[259]。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七与三解脱相摄﹝及第二子门与三无生忍相摄﹞讫。
 
 
 
【论文】
 
八‧四二八 此三云何摄彼二谛?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八与真俗二谛相摄门。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八、二谛[260]相摄门。
 
  此、问起也。
 
 
 
 
 
【论文】
 
八‧四二九 应知世俗具此三种,胜义唯是圆成实性。
 
 
 
【疏翼】
 
  第八与真俗二谛相摄门中,第二答。于中有二︰一、总出,二、别释。此即初文。文易可知。《述记》无文。
 
 
 
【论文】
 
八‧四三○ 世俗有三:一、假世俗,二、行世俗,三、显了世俗。如次应知即此三性。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别释。于中分二︰一、辨三世俗,二、辨三胜义。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假世俗[261]」者,实无体性,可名「世俗」,唯有其名,假名「世俗」,四世俗中第一世俗[262]摄。
 
  第二体、有为「行」。正体是世俗,简胜义谛亦世俗,故名为「行」。旧[263]《中边》云︰取行世俗[264]。唯有为依他,故四世俗中第二、第三摄[265];第三[266]摄者,心上变似四谛相理,不离于事,依他起摄。
 
  三、显了世俗[267]。
 
  此三名,与彼新《中边论》同。谓断染依他、遍计所执无、二空为门显真如,名圆成实。四世俗中,第四世俗[268]摄。或此世俗亦取四中第三,是无漏故。如次,配三性。
 
  《显扬论》亦有此文[269]。
 
 
 
【论文】
 
八‧四三一 胜义有三:一、义胜义,谓真如,胜之义故;二、得胜义,谓涅槃,胜即义故;三、行圣义,谓圣道,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270]。
 
 
 
【疏翼】
 
  第二别释中,第二辨三胜义。
 
 
 
【述记‧卷五十二】
 
  第一、[271]胜义,依士释也,第四胜义[272]收[273]。
 
  第二、得胜义[274],谓涅槃[275],持业释[276]也,第三胜义摄[277]。因「证」显故;约「得」辨故。真如旧成,不说为得;涅槃后显,故立「得」名。
 
  第「三、行[278]」者[279],第二胜义[280]摄。理稍胜故。若随事者,亦初胜义[281],有[282]财释也。旧《中边》云︰正行真实[283],此三,新翻,名、体同此。
 
  前二[284]「无变」[285],不生灭故;第三「无倒」。随其所应,皆圆成实。无漏依他,此中说名圆成实故。下[286]自广明二谛,不假预陈。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八与真俗二谛相摄门讫。
 
 
 
【论文】
 
八‧四三二 如是三性,何智所行?
 
 
 
【疏翼】
 
  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九凡圣智所行门。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九、凡圣智境门。
 
  此、问起也。
 
 
 
【论文】
 
八‧四三三 遍计所执都非智所行,以无自体、非所缘缘故。愚夫执有,圣者达无,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依他起性,二智所行;圆成实性,唯圣智境。
 
 
 
【疏翼】
 
  第九凡圣智所行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初性是无,非所缘缘。所缘缘体具二义故,必有体故[287]。
 
  若尔,佛智境[288]应不缘彼!缘与不缘,皆有过失──不缘,不知无故,如何复言[289]此「应遍知[290]」?若缘者,如何成所缘缘?
 
  解云︰亲所缘缘,即不缘彼,非有法故。以[291]本无质,别变似无,名缘无[292]应知。缘无,如缘他心[293],不尔,即违圣教道理,如缘他心。《二十唯识》说︰不知如佛不可思议[294]境[295]。虽尔,不言亲缘。上来论意,不许亲缘故。
 
  解彼文云︰然称实知,佛亲证相,故名现量。明净圆极,胜二乘故。乃至缘过、未天眼、宿命亦尔。佛智生时,有此相起,佛亲证相圆明、圆极,胜声闻等,名之为「知」,非亲证也。言「不思议」者,是胜义圆明圆极义故,非谓亲证彼心心外取故[296]。圣者以此达为无,心外无无故,但见自心之上依他起[297]相,不见心所取上实我实法。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作此无相,故名「应知」[298]。
 
  此护法义,如《二十唯识》抄三[299]解[300]。七十四说「初性非凡圣智所[301]行」,「以无相故」,然说「应知」。故此解胜。
 
  彼论依他、圆成,说境同此[302]。依他,然是世间无漏圣智之境,非出世智,有为法故。《佛地》第七引《瑜伽》[303]等说︰初非圣境;后非凡境;中是二境。初性是无,非圣所证,复不执故;后性胜义,非凡智亲缘[304]。
 
  若尔,圣智不知一切!彼既是无,智何所知?若知为有,则成颠倒!若知为无,则非初[305]性!心所现无,依他起摄。真如理无,圆成实摄。是故圣智虽知有、无,而不缘彼初[306]性为境。与前说同,非不证无,便非圣智。勿心外法,亦能缘故。凡虽缘如,不得实故,说非彼境。
 
  总有三文︰一、初非凡圣所行,后非凡所行。二、初非圣所行。三、通凡、圣智所行,后亦应然[307],《疏》所取故[308]。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九凡圣智所行境门讫。
 
 
 
【论文】
 
八‧四三四 此三性中,几假几实?
 
 
 
【疏翼】
 
  第一十一分别中,第十假实分别门。亦分为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十、假实门。
 
 
 
【论文】
 
八‧四三五 遍计所执,妄安立故,可说为假;无体相故,非假非实。
 
 
 
【疏翼】
 
  第十假实分别门中,第二答。于中分三︰一、辨初性假实,二、辨第二性假实,三、辨第三性假实。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初性有名无体,妄情安立,可说为假。谈其法体,既「无有相」,「非假、非实」,非兔角等,可说假实。必依有体总、别法上,立为假实故。
 
 
 
【论文】
 
八‧四三六 依他起性有实、有假。聚集、相续、分位性故,说为假有;心、心所、色从缘生故,说为实有;若无实法,假法亦无,假依实因而设立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二辨第二性假实。
 
 
 
【述记‧卷五十二】
 
  此第二性有实、有假。
 
  假有三种︰一、聚集假:如瓶、盆、有情等,是聚集法,多法一时所集成故[309]。能集成故[310],能集成虽实,所成是假。二、「相续」假者,如过、未等世,唯有因果是相续性,多法多时立一假法。如佛说言︰昔者鹿王,今我身是。所依五蕴,剎那灭者,虽体是实,于此多法相续假立一有情,至今犹在故[311]。三、「分位」假者,如不相应行是分位性,故皆是假。一法一时上立,如一色上名有漏、可见、有对,亦名色等,并是于一法上假施设故。若彼实者,应有多体!其忿、恨等,皆此假摄[312]。心、心所、色,从因缘种生,故说为实。[313]
 
  若清辨等依胜义谛、依他等并名假者[314],依他之中自无实法,假法亦无。一种类中假法,必依实因而施设故。《显扬》十六[315]三性中说︰不应宣说法唯是假有。何以故?假法必有所依因故,非无实法假法成立。若金此者,无实物故,假亦是无。即应破坏假实二法!二法坏故,杂染之法,应不可得!杂染现[316]可得,当知必有依他起性。又云︰依他不[317]如施设,决定是有;亦非一切决定是无;故一切种非有、非无。然许皆可言说︰谓若有、若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318]。此性通假实[319]。由世俗故,说为有。若胜义中,非有、非非有,不可说故。
 
  《对法》第三说︰待名言故,一切皆假[320];不待名言故,一切皆实[321]。
 
  真谛三藏《解拳论[322]》成此三假,陈那菩萨造[323],如别章[324]说。
 
  问︰第二卷吠世师难「假法必依真事、似事,共法而立」,彼皆破之。何故此中假依实法,无实,假无?
 
  答︰彼计真事即实句义。似事依此真故成,共法是德。又真事是法自相,今破彼实等句义真事。真事无故,似事亦无,德句共法亦无。非于自相有似名起,今于法共相方有似名生。然共相中要须稍有体法,如青、黄,心、心所等,方可假说长短等[325]不相应,为假法。非无彼实,有此假故。前破他真,真非实故──于彼所执,体全无故;今言实事,稍拟宜故[326]。
 
  问︰若尔,何故说依他名似我法[327]?我、法实事无故。
 
  答︰前言依他,似彼妄情能执实我、实法,说之[328]为假[329]。还是依实说假我法[330],非依妄情之境说假我、法。我、法无故[331]。
 
 
 
【论文】
 
八‧四三七 圆成实性,唯是实有,不依他缘,而施设故。
 
【疏翼】
 
  第二答中,第三辨第三性假实。
 
 
 
【述记‧卷五十二】
 
  七十二「五法」中,亦言唯是实有,胜义摄故[332]。
 
 
 
【疏翼】
 
  以上第一十一门分别中,第十假实分别门讫。
 
 
 
【论文】
 
八‧四三八 此三为异?为不异耶?
 
 
 
【疏翼】
 
  第十一门分别中,第十一三性异不异门。于中亦二︰一、问,二、答。此即初文。
 
 
 
【述记‧卷五十二】
 
  十一、三性对辨异不异门。
 
  前论本颂[333],与有[334]体法别自相对,明异不异,诸论所无。今此三性对明异不异,《摄论》[335]等有。
 
 
 
【论文】
 
八‧四三九 应说俱非。无别体故,妄执、缘起,真义别故。
 
 
 
【疏翼】
 
  第十一三性异不异门中,第二答。
 
 
 
【述记‧卷五十二】
 
  若言异者,「无别体故」,谓妄所执名初,非离依他,别有初性体;若彼有体,可说异故[336]。圆成实性是依他之实性[337],不可说三性异也。非不异者,「妄执」是初性,「缘起」是第二性,「真义」是第三性,既此三别,不可言非不异,如前[338]所引《摄大乘》[339]说。
 
 
 
【疏翼】
 
  以上第二诸门解释中,第一以十一门分别讫。
 
 
 
【论文】
 
八‧四四○ 如是三性,义类无边,恐厌繁文,略示纲要。
 
 
 
【疏翼】
 
  第二诸门解释中,第二总结止繁﹝亦即「总指例」﹞。
 
 
 
【述记‧卷五十二末】
 
  自下第二、总结止繁。
 
  「义类无边」者,《显扬》第六[340]、第十七[341]、第十六[342]。说三性各五业等[343],
 
  三性是三乘菩提方便[344],三性决了隐密义经[345]。《摄大乘》说:《梵问经》:不得生死、涅槃等是[346];金土藏[347]喻是[348];一切法常、无常是[349]。[350]通达三性时,行于相?行无相耶[351]?悟入遍计,性入何性?乃至入圆成实,除遣何性[352]?三性依止五事中何事[353]?
 
  「若无」初性,有何过[354]?于依他中,应无名言执;名言执无故[355],应无染净。无第二性,有何过?不由功用[356],一切杂染皆应非有;此染[357]无者,应无清净。无圆成实有何过?一切清净品,皆应不可知!
 
  三性粗、细,难见、极难了,亦尔[358]。
 
  几无体能转有体等[359]。
 
  几性不生能生生等[360]。
 
  三性「执、无执相[361]」。
 
  三性各云何知[362]?
 
  三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等[363]。
 
  三性各「以何为喻[364]」。
 
  [365]《中边论》说:色蕴[366]有三种︰一、所执义色」:色家分别性[367]。「二、分别义色[368]」:色家依他性[369]。「三、法性色[370]」:色家真实性[371]。色通相故,一色通三性,乃至识蕴,乃至十二处亦尔。
 
  如是等门,义类无尽。皆易知故,恐厌繁文,今此论中,略示纲要。然此等,并收诸经论尽[372],更无一余。
 
  《对法》第十二、别抄[373]有异,应取解之[374]。
 
【疏翼】
 
  以上第二后﹝第二十至第二十四﹞五颂答唯有识便违经难中,第一初﹝第二十至第二十二﹞三颂释无境三自性不成难讫。
 
 
 
 
 
 
 
 
--------------------------------------------------------------------------------
 
[1] 「上来已解三性体讫」八字,《金藏》有,余无。
 
[2] 「此为第二」四字,《金藏》有,余无。
 
[3] 本论卷二初云︰
 
诸无为法略有二种︰一、依识变,假施设有:谓曾闻说虚空等名,随分别有虚空等相。数习力故,心等生时,似虚空等无为相现。此所现相,前后相似无有变易,假说为常。二、依法性,假施设有:谓空无我所显真如。有无俱非,心言路绝,与一切法非一异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离诸障碍,故名虚空。由简择力灭诸杂染,究竟证会,故名择灭。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或缘缺所显,故非择灭。苦乐受灭,故名不动。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此五皆依真如假立。
 
[4] 《胜宗十句义论》第一「实句义」中第五实云︰
 
空云何?谓唯有声,是名空。
 
 第十「无说句义」云︰
 
无说句义云何?谓五种无名无说句义。何等为五?一、未生无﹝实、德、业因缘未会﹞,二、已灭无,三、更互无,四、不会无﹝有性与实等无合无和﹞,五、毕竟无。
 
 《金七十论》卷上云︰
 
四、不遍者,自性及我遍一切处。谓地、空、天、大等诸物,则不如是,不遍一切故,是故与性异。
 
 又卷下云︰
 
我正遍见自性已,然后得解脱。
 
[5] 《摄论》卷二,此三自性各有二种:
 
圆成实性亦有二种︰一者、自性圆成实﹝藏文作「rav bźin gyis yovs su grub pa dav/」﹞故,二者、清净圆成实故。由此故成圆成实性。
 
[6] 即所变空等。
 
[7] 「真」字,《金藏》无。
 
[8] 即《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
 
[9] 「七」字,《述记》原作「十」,今改。即《佛地经论》卷七。
 
[10] 《中边》谓前三依二性,后四依圆成实。
 
[11] 见《中边论》卷中。
 
[12] 「即」字,《金藏》有,余无。
 
[13] 「言」字,《金藏》无。
 
[14] 「生起真实」,梵文为「pravrtti-tathata」;藏文作「'jug pa'i de kho na/」。
 
[15] 「七」,《金藏》误作「二」。
 
 如《瑜伽》卷七十七云:
 
流转真如﹝藏文作「'byuv ba'i de kho na bid/」﹞:谓一切行无先后性﹝藏文作「'du byed rnams kyi thog ma dav tha ma med pa bid gav yin pa'o/」。意为「诸行无始终性」﹞。
 
[16] 「唯」字,《金藏》误作「为」。
 
[17] 《显扬》卷三云︰
 
真如作意相者,谓缘七种遍满真如作意,广说如经。一、流转真如作意:谓已见谛诸菩萨以增上法行善修治作意于染净法时,思惟诸行无始世来流转实性。既思惟已,离无因见及不平等因见。
 
[18] 即我我及法我二无性。
 
[19] 《瑜伽》卷七十七原文为:
 
相真如﹝藏文作「mtshan bid kyi de bźin bid/」﹞,谓一切法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藏文作「chos thams cad kyi gav zag la bdag med pa dav chos la bdag med pa bid gav yin pa'o/」﹞。
 
[20] 《显扬》卷三云︰
 
二、实相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因,思惟诸法众生无我性及法无我性﹝即我性及法性﹞,既思惟已,一切身见及思惟分别众相作意不复现行。
 
[21] 《中边论》中亦作「实相真实」,藏文作「相真实」。
 
[22] 《金藏》作「当」,余作「应」。
 
[23] 《显扬》卷三原文作:
 
三、唯识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净法所依,思惟诸法唯识之性,既思惟已,如实了知唯心染故,众生染;唯心净故,众生净。
 
[24] 「了别真如」,藏文作「rnam par rig pa'i de bźin bid/」。
 
[25] 「依处」,藏文作「gnas pa'i/」。
 
[26] 「邪行」,藏文作「log par sgrub pa'i/」。
 
[27] 「净行」,藏文作「rnam par dag pa'i/」。
 
[28] 「正行」,藏文作「yav dag par sgrub pa'i/」。
 
[29] 《显扬》卷三云︰
 
四、安立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体,思惟苦谛,既思惟已,欲令知故,为有情说。五、邪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染污法因,思惟集谛,既思惟已,欲令断故,为有情说。六、清净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法体,思惟灭谛,既思惟已,欲令证故,为有情说。七、正行真如作意:谓如前说,乃至于清净行,思惟道谛,既思惟已,欲令修故,为有情说。
 
[30] 《瑜伽》卷七十七原作:
 
当知此中由流转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藏文作「mtshuvs wiv mbam mo/」﹞。
 
[31] 如本论卷三云︰
 
非佛起余善心等位,必应现起真异熟心,如许起彼时,非佛有情故。由是,恒有真异熟心,彼心,即是此第八识。
 
[32] 「佛」字,《金藏》有,余无。
 
[33] 《金藏》作「摄」,余作「设」。
 
[34] 《金藏》作「了」,合原文,余作「分」。
 
[35] 「二」字,原作「真」。
 
[36] 原作「一切声闻菩提、独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7] 见《胜鬘经》卷五〈一乘章〉:
 
阿罗汉﹝及独觉﹞于一切无行,怖畏相住﹝藏文作「dgra bcom pa rnams dav rav rgyas rnams kyav 'du byed thams cad la mi bzad par 'jigs pa'i 'du wes be bar gnas pa lags pa'i slad du'o/」。「无」应作「诸」﹞,如人执剑欲来害己。是故阿罗汉﹝等﹞无究竟乐﹝藏文作「ves par byuv ba win tu bde ba thob pa ma lags so/」﹞。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藏文作「skyabs su gyur pa ni gźan tshol ba ma mchis pa'i slad du'o/」﹞,如众生无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则求归依。如是阿罗汉﹝辟支佛﹞有恐怖,以恐怖故﹝藏文作「'jigs pa des skrag pas/」﹞,依于如来。世尊!阿罗汉、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藏文作「skye ba'i chos kyi lhag ma dav bcas pa lags te/」﹞,故有生;有余梵行不成﹝藏文作「bsten par bgyi ba'i lhag ma dav bcas pa lags te/」﹞,故不纯﹝藏文作「des na de dag ni dag pa ma lags/」﹞;事不究竟故﹝藏文作「las mthar phyin pa ma lags te/」﹞,当有所作;不度彼故﹝藏文作「de dag gi spav bar bgyi ba'i chos gźan yav mav du mchis te/」﹞,当有所断;以不断故﹝藏文作「de dag ma spavs pas/」﹞,去涅槃远﹝藏文作「mya van las 'das pa'i dbyivs dav riv ba lags so/」﹞。何以故?唯有如来应等正觉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阿罗汉、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无量﹝藏文作「bsam gyis mi khyab pa dav ldan pa/」﹞故;阿罗汉、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一切所应断过皆悉断灭,成就第一清净﹝藏文作「mchog tu yovs su dag pa/」﹞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过,非第一清净,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藏文作「bcom ldan 'das de lta lags pas/」﹞,出过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境界﹝藏文无此十二字﹞;是故阿罗汉、辟支佛,去涅槃远。
 
[38] 本论卷十云︰
 
有处说彼都无涅槃,岂有余依彼亦非有?然声闻等身智在时,有所知障,苦依未尽,圆寂义隐,说无涅槃。非彼实无烦恼障尽所显真理有余涅槃。尔时未证无余圆寂,亦说彼无无余依。非彼后时灭身智已,无苦依尽无余涅槃。或说二乘无涅槃者,依无住处,不依前三。
 
[39] 《中边论》卷中颂云︰
 
清净境二种,摄在于一处。
 
 解云︰
 
「一处」者,真实性。
 
[40] 「止观」,原作「奢摩地,毗钵舍那」。
 
[41] 「胜止、观所摄受」,藏文作「thos pa thams cad 'dres pa'i chos la dmigs
 <, /DIV>
 pa'i źi gnas dav lhag mthov gis bsdus pa'i wes rab/」。
 
[42] 如理《义演》云︰
 
意明二乘亦依生空门证四谛如,不依前三真如也。
 
[43] 「真」字,《金藏》有,余无。
 
[44] 即《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如云︰
 
此胜义谛当知即是圆成实自性。问︰何因缘故七种真如名胜义谛?答︰由是二最胜智所行故。谓出世间智及此后得世间智。由此胜义无戏论故,非余智境。又此胜义无戏论故,于有相法,离一异性。何以故?由此真如于有相法不可说异,亦非不异故。
 
[45] 见《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第三。原文为:
 
谓彼流转、安立、邪行,依根本中遍计所执及依他起。
 
[46]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云︰
 
三、随相相摄︰「流转」妄执缘起,生死法故。余二,杂染故。
 
[47]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辨真实品〉第三中云︰
 
梵本无此言,译者添之。
 
 藏文亦无。
 
[48] 「前」字,《金藏》无。
 
[49] 《瑜伽》卷三末云:
 
或立六种︰谓受、想、相应行、不相应行、色、无为。
 
 「不相应行」亦属行蕴。前后法数均不及识,岂均以识相而影显之
 
 耶?
 
[50] 如本论卷八云︰
 
心等变似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
 
[51] 即《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说「十种善巧真实」。
 
[52] 「如」字,《金藏》有,余无。
 
[53] 《辩中边论》原文为:
 
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谓色之遍计所执性。二、分别义色:谓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藏文作「de la gzugs su rnam par rtog par byed do/」﹞。三、法性义色﹝藏文作「chos bid kyi gzugs/」﹞:谓色之圆成实性。
 
[54] 如本论卷八云︰
 
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
 
[55] 「第」字,《金藏》有,余无。
 
[56] 一、与五事相摄,二、与五相相摄。
 
[57] 见《杂集论述记》卷十,如云︰
 
五法中体,有说︰五识唯有漏,唯分别相摄。有说︰通无漏及余二。若有漏,如前﹝名、相﹞二法摄。无漏者,正智摄。《唯识论》﹝卷八末﹞说无漏能所诠、见,及有为相分,皆正智故﹝如此中云「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三性之体,准此二说应知。
 
[58] 《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三种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几所摄?答︰都非所摄。
 
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
 
[59] 〈摄净义品〉第二,全同《瑜伽》。
 
[60] 即《显扬》第十六〈成无性品〉第七云︰
 
遍计所执自相是无。何以故?五事所不摄故。除五事外,更无所有。
 
[61] 「圆」字,《金藏》无。
 
[62] 「三」字,《金藏》无。
 
[63] 《三无性论》卷上初云︰
 
分别性者,无有体相。何以故?此性非五藏所摄故。若法是有,不出五藏。
 
 此即《显扬‧成无性品》异译。
 
[64] 如《佛性论》卷二初云︰
 
问曰︰于五法中,几法摄第一性?答曰︰五法并不可摄。何以故?为无体故。
 
问曰︰第二性几法能摄?答曰︰有四法摄。
 
问曰︰第三性几法能摄?答曰︰唯如如一法能摄。
 
[65] 即不依彼译文。
 
[66] 「二、三」,《述记》原作「三、四」,今改。
 
[67] 「有戏论」三字,《金藏》有,余无。
 
[68] 《瑜伽》卷七十四原作「依他起自性杂染分」。
 
[69] 「缘」字,原作「缘彼」。
 
[70] 此上问答,《瑜伽》卷七十四原文作:
 
问: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摄,何故前说依他起自性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可了知?答:彼意唯说依他起自性杂染分,非清净分。若清净分,当知缘彼无执应可了知。
 
[71] 「中」字,《述记》原作「上」,今改。
 
[72] 即玄奘译《辩中边论》卷中。
 
[73] 旧《中边论》颂云︰
 
相及于分别,名字、二性摄;圣智与如如,此二一性摄。
 
 新《辩中边论》颂文︰
 
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
 
[74] 《金藏》作「谓」,余作「设」。
 
[75] 「今」字,《金藏》有,余无。
 
[76] 即《瑜伽》卷七十四。
 
[77] 即十卷《楞伽》卷七〈五法门品〉及卷十二;七卷《楞伽》卷五〈剎
 
 那品〉第六;四卷《楞伽》卷四〈一切佛语心品〉。
 
[78] 如四卷《楞伽》云︰
 
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
 
[79] 如十卷《楞伽》云︰
 
大慧!名、相为分别法相﹝乱在于「分别法相」一译名上﹞。大慧!依他二法二分别﹝即指能取、所取,能诠、所诠等﹞生心、心数法,一时非前后。如日共光明一时而有,分别种种相。大慧!是名三相,依因缘力生故﹝七卷《楞伽》云「以依彼分别心、心所法俱时而起,如日与光,是缘起性」。藏文云「de la gnas wiv źugs pa'i rnam par rtog pa sems dav sems las byuv ba źes bsgrags pa bi ma dav 'od zer lhan cig pa bźin dus gcig tu byuv ba sna tshogs mtshan bid rnam par rtog pa khov du chud par byed pa'i rav bźin ni blo gros chen po gźan gyi dbav źes bya'o/」﹞。
 
[80] 《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与《瑜伽》卷七十六同。
 
[81] 「圆」字,《金藏》有,余无。
 
[82] 如《瑜伽》卷七十六云︰
 
如是我今领解﹝藏文作「'tshal te/」﹞世尊所说义者,若于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相中﹝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i spyod yul kun brtags pa'i mtshan bid kyi gnas/ 'du byed kyi mtshan ma la/」﹞,假名安立﹝藏文作「miv dav brdar rnam par gźag pa/」﹞,以为色蕴或自性相,或差别相﹝藏文作「gzugs kyi phuv po źes vo bo bid kyi mtshan bid dam/ bye brag gi mtshan bid du/」﹞,假名安立为色蕴生,为色蕴灭,及为色蕴永断、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别相,是名遍计所执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相无自性性﹝藏文作「chos rnams kyi mtshan bid vo bo ma mchis pa bid 'dogs par mdzad lags so/」﹞,若即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所有﹞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设诸法生无自性性﹝藏文作「chos rnams kyi skye ba vo bo de ma mchis pa bid dav/」﹞,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藏文作「de las cig wos don dam pa vo bo bid ma mchis pa bid kyav 'dogs par mdzad lags so/」﹞。如是我今领解世尊所说义者,若即于此分别所行遍计所执相所依行﹝所有﹞相中,由遍计所执相不成实故﹝藏文作「'du byed kyi mtshan ma de bid kun brtags pa'i mtshan der yovs su ma grub civ/」﹞,即此自性无自性性﹝藏文作「vo bo bid de kho nas vo bo bid ma mchis pa bid/」﹞,法无我,真如清净所缘﹝藏文作「chos la bdag ma mchis/ de bźin bid rnam par dag pa'i dmigs pa gav lags pa de ni/」﹞,是名圆成实性。世尊依此施设一分胜义无自性性﹝藏文作「de las cig wos don dam pa vo bo bid ma mchis pa bid las gcig 'dogs par mdzad lags so/」﹞。
 
[83] 「称」字,《述记》误作「摄」,今改。
 
[84] 见《摄论》卷二、无性《释》卷五初。如云︰
 
如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分虽显现可得,而非称彼体﹝藏文作「gźan gyi dbav gi vo bo bid kun tu brtags pa'i vo bo bid du ji ltar snav ba de'i bdag bid ma yin par ci mvon źe na/」﹞。
 
[85] 「见」字,《金藏》有,余无。
 
[86] 「所诠」二字,《义演》作「之余」;「诠」字,《金藏》作「余」。
 
[87] 即《摄论》。
 
[88] 《摄论‧释世亲》原作:
 
此中安立名为依他起,义为遍计所执。以依他起由名势力﹝藏文作「miv gźan gyi dbav kyi stobs kyis/」﹞,成遍计所执故。
 
[89] 似不可定。
 
[90] 「相」字,《金藏》有,余无。
 
[91] 见金陵本第七十二卷第五页以下。
 
[92] 见金陵本第七十三卷第十二页以下。
 
[93] 「七十三说五法」六字,《金藏》有,余无。
 
[94] 谓金陵本第七十三卷第十二页下,至七十四卷第八页上。
 
[95]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解「五法摄在三性」云︰
 
此中「摄」义,及余论四处各异,如《成唯识》第八大和会。
 
 即互参详。
 
[96] 「杂」字,《金藏》有,余无。
 
[97] 即《中边论‧辨真实品》。
 
[98] 即十善巧真实,藏文作「mkhas pa'i de kho na bcu/」。
 
[99] 为对治十种我见,说十善巧。一一善巧各有三义︰一、所执义,
 
 二、分别义,三、法性义。如《中边论》云︰
 
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藏文作「bdag med pa la 'dzin pa rnam pa 'di bcu ni/」﹞:一、执一性﹝藏文作「gcig pur 'dzin pa/」。该论《述记》云「谓执蕴体为我是一,今说有五」﹞,二、执因性﹝藏文作「rgyur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界是我而能为因,今说是界」﹞,三、执受者性﹝藏文作「za bar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处为我,然是受者,今说于处」﹞,四、执作者性﹝藏文作「byed par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缘起是我,作者性故,今说是缘生」﹞,五、执自在转性﹝藏文作「rav dbav du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蕴等义有自在力,令法如是不如是等,今说于我无有自在,即处、非处(藏文作「gnas dav gnas ma yin pa/)」﹞,六、执增上义性﹝藏文作「bdag por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根是我,有增上用,今说是根」﹞,七、执常性﹝藏文作「rtag par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即蕴等我是常,今说于世(藏文作「dus/」)」﹞,八、执染净所依性﹝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dav rnam par byav bar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我是一、为染及净二别法依,今说四谛」﹞,九、执观行者性﹝藏文作「rnal 'byor can du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蕴等我,体是观者,三乘观异,今说三乘」﹞,十、执缚解者性﹝藏文作「ma grol ba dav grol bar 'dzin pa/」。该论《述记》云「执蕴等我有缚、有解,今说有为无为」﹞。
 
 又云︰
 
此蕴等十各有三义,且色蕴中有三义者,一、所执义色﹝藏文作「kun brtags pa'i gzugs/」﹞:谓色之遍计所执色﹝藏文作「gzugs kyi kun brtags pa'i vo bo bid/」﹞。二、分别义色﹝藏文作「rnam par brtags pa'i gzugs/」﹞:谓色之依他起性,此中分别以为色故﹝藏文作「de la gzugs su rnam par rtog par byed do/」﹞。三、法性色义﹝藏文作「chos bid kyi gzugs/」﹞:谓色之圆成实性。如色蕴中有此三义,受等四蕴、界等九法﹝「等九法」,藏文作「处等」﹞,各有三义,随应当知。如是蕴等由三义别,无不摄入彼三性中,是故当知十善巧真实,皆依根本三真实而立。
 
[100] 见本论卷九初。如说「四种胜义之初」云︰
 
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
 
[101] 《金藏》作「此问」二字,余作「门」字。
 
[102] 「二」字,《金藏》有,余无。
 
[103] 《瑜伽》卷八十一、《显扬》卷十二云︰
 
复有五相︰一者、所诠相,二者、能诠相,三者、此二相应﹝《显扬》作「相属」,藏文多作「'brel ba/」﹞相,四者、执着相,五者、不执着相。
 
[104] 「属」字,《金藏》有,余无。
 
[105] 「谓依」等十字,《金藏》有,余无。
 
[106] 「戏论」二字,《金藏》有,余无。
 
[107] 《金藏》作「谓」,余作「设」。
 
[108] 「等」字下,《金藏》多一「等」字。
 
[109] 「第」字,《金藏》有,余无。即卷十六〈成无性品〉。
 
[110] 「实」字,《金藏》有,余缺。
 
[111] 即「二相属相」。
 
[112] 《金藏》作「诠」,余作「执」。
 
[113] 即《显扬》卷十二〈摄净义品〉第二。
 
[114] 「属」字,原作「应」,《显扬》作「属」。
 
[115] 「自」字,《金藏》有,余缺。
 
[116] 「体」字,原作「性」。
 
[117] 《瑜伽》卷八十一原文作: 
 
所诠相者,谓相等五法,如五事中已说。能诠相者,谓即于彼依止名等,为欲随说自性差别所有语言,应知此即是﹝「即是」二字,《显扬》作「亦能显」﹞遍计所执自性相。此遍计所执自性,有差别名。所谓亦名遍计所执,亦名和合所成,亦名所增益相,亦名虚妄所执,亦名言说所显,亦名文字加行﹝《显扬》作「方便」﹞,亦名唯有音声,亦名无有体相。如是等类,差别应知。此二相应﹝《显扬》作「属」﹞相者,谓所诠、能诠更互相应﹝《显扬》作「互相属着」﹞,即是遍计所执自性执所依止。执着相者,谓诸愚夫,无始时来,相续流转﹝《显扬》作「无始流转」﹞,遍计所执自性执及彼随眠。不执着相者,谓已见谛者,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及彼习气解脱。若正分别,如〈思所成地〉﹝卷十六初自性清净九种相﹞,应知其相。
 
[118] 「是」字,应作「显」。
 
[119] 《显扬》卷十二云︰
 
谓即于彼法,依止名等,为诠诸法自体差别所有言说。此亦能显遍计所执自体应知。
 
 《瑜伽》「是」字应依《显扬》改为「显」字。
 
[120] 「所成」二字,《金藏》有,余缺。《显扬》作「所依」。
 
[121] 「能诠名」,还是依他起,应从《显扬》。「显」与「是」乃形近致
 
 误。
 
[122] 「显」字,《述记》原作「是」,今依《显扬》改。
 
[123] 如《显扬》卷十六云︰
 
遍计所执自相是无。何以故?五事所不摄故,除五事外更无所有。……问︰若遍计所执相,无有自体,云何能起遍计执耶?答︰由名于义转故。谓随彼假名于义流转,世间愚夫执有名义决定相称真实自性。问︰云何应知此是邪执?答︰以二更互为客故。所以者何?以名于义非称体故,说之为客。义亦如名无所有故,说之为客。
 
[124] 「彼」字,《金藏》误作「此」。《显扬》作「此」。
 
[125] 即「执着相」。
 
[126] 「者」字,《金藏》有,余无。
 
[127] 「了知」二字,《金藏》作「即」字。
 
[128] 「如实了知」四字,《金藏》有,余无。
 
[129] 「解脱」二字,《金藏》有,余无。
 
[130] 即彼《瑜伽》、《显扬》二论。
 
[131] 以下释「世间真实」。
 
[132] 中略「如于地,谓唯是地,非火等,……于乐,谓乐非苦。又若……」。
 
[133] 「昔」字,《金藏》误作「共」。
 
[134] 「构」字,《述记》原作「择」今改。
 
[135] 以下释「道理真实」。
 
[136] 中略「诸聪睿者、诸黠慧者、诸推求者、诸审察者、住寻思地者、
 
 具自辩才者……」。
 
[137] 「现」字,原作「证」。
 
[138] 《义演》作「已」,余作「以」。
 
[139] 以下释「烦恼障净所行真实」。
 
[140] 「住」字,《述记》原作「得」。
 
[141] 「彼」字原作「烦恼障净智所行」。
 
[142] 以下释「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143] 《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总前上引文原作:
 
世间真实者,谓一切世间于诸事中,由串习所得悟入智见,共施设世俗性。如于地,谓唯是地,非火等,如是于水、火、风、色、声、香、味、触、饮、食、服、乘、诸庄严具及诸什物、香、鬘、涂、饰、歌、舞、音乐、众朋、男、女、威仪诸行、田宅、财物及苦、乐等。
 
于苦谓苦,非乐;于乐谓乐,非苦。又若略说者,谓此是此,非彼。如是谓彼是彼,非余。若事世间有情决定胜解所行,一切世间自昔传来名言,决定自他分别。共为真实,非邪思构、观察所取,是名世间真实。
道理真实者,谓正智者有道理义。诸聪睿者、诸黠慧者、诸推求者、诸审察者、住寻思地者、具自辩才者、处异生位者、随观察行者,依现、比、至教三量,极善决择智所行所知事,以证成道理所建立故,是名道理真实。
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者,谓一切声闻、独觉无漏方便智,无漏正智、无漏后所得世间智等所行境界。是名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由缘此故,于烦恼障智得清净及后证住无障碍性,是故说为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问:此中何者是真实?答:谓苦、集、灭、道,名之所显四种圣谛。由简择如是四圣谛故,得入现观位;于现观位中,真实智生。
 
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者,谓于所知中能碍智故,名所知障。若真实性是解脱所知障智所行境界,是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应知。
 
此复云何?谓诸菩萨、佛、薄伽梵为入法无我及已入极清净者,依一切法,离言说自性,假说自性。无分别平等智所行境界,谓最胜真如无上所知究竟性,此性一切正法简择,不能回转,不能过越,是名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144] 即观待、作用、证成、法尔。
 
[145] 即后得智。
 
[146] 道邑《义蕴》云︰
 
圣谛与智,俱是所行。若不取智,便为减也。
 
 智周《演秘》意同。
 
[147] 见道以前七加行位。
 
[148] 谓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
 
[149] 《瑜伽》卷三十六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
 
[150] 「等」,取《显扬》卷六、《摄论》卷二。
 
[151] 如《摄论》卷二云︰
 
由何、云何,而得悟入﹝于一切法唯有识性﹞?由闻熏习种类﹝藏文作「thos pa'i bag chags kyi rgyu las byuv ba/」﹞,如理作意所摄﹝藏文作「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似法、似义有见意言﹝藏文作「chos dav don snav ba lta dav bcas pa'i yid kyi brjod pa dav/」﹞,由四寻思﹝藏文作「yovs su tshol ba bźi ste/」﹞──谓由名、义﹝《对法》作「事」﹞、自性、差别假立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藏文作「yav dag pa ji lta ba bźin du wes pa bźi ste/」﹞──谓由名、事、自性、差别假立﹝藏文作「miv dav/ dvos po dav/ vo bo bid dav/ khyad par du btags pa dav/」﹞,如实遍知﹝原作「智」。藏文作「vo bo bid dav khyad par yav dag pa ji lta ba bźin du yovs su wes pa rnams kyis 'jug ste/」﹞,如是皆同不可得故﹝藏文作「de dag mi dmigs pa'i phyir ro/」﹞。
 
 《对法》卷六云︰
 
名寻思﹝藏文作「miv kun du tshol ba/」﹞者,谓推求﹝藏文作「rtogs pa/」﹞诸法﹝藏文无此二字﹞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藏文作「yovs su grub pa med par rtogs pa'o/」﹞。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观﹝藏文作「dpyod pa/」﹞彼自相皆不成实。
 
事寻思者,谓推求诸法﹝藏文无此二字﹞蕴、界、处相,皆不成实。由诸蕴等如名身等所宣说事,皆不成实。是故观彼相不成实。
 
推求者,是观察义﹝藏文作「ji ltar miv gi tshogs la sogs pa brjod pa de bźin du phuv po la sogs pa'i mtshan bid yovs su grub pa med par rtogs pa ste/ yovs su rtogs źes bya ba'i tha tshig go/」﹞。
 
自体假立﹝藏文作「vo bo bid du 'dogs pa/」﹞寻思者,谓于诸法﹝藏文无此二字﹞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为﹞自体唯是假立言说﹝之﹞因性﹝藏文作「gav brjod pa(疑「rjod pa」) dav brjod par bya ba'i 'brel ba la vo bo bid du 'dogs pa tsam gyi tha sbad kyi rgyu bid du rtogs pa'o/」﹞。
 
能诠、所诠相应者,谓此二种互为领解因性﹝藏文作「phan tshun rtogs pa'i rgyu bid do/」﹞。所以者何?善名言者﹝藏文作「tha sbad la byav ba/」﹞,但闻能诠,由忆念门便于所诠得生领解。或但得所诠,由忆念门便于所诠得生领解。
 
于如是种类共立相应中﹝藏文作「rnam pa de lta bur 'brel bar grags pa la/」﹞,眼等自相,唯是假立﹝藏文作「mig la sogs pa'i rav gi mtshan bid du btags pa tsam du de brjod la/」﹞,但于肉团等﹝成为﹞名言因中起此名言故﹝藏文作「wa'i dum bu la sogs pa tha sbad kyi rgyur gyur pa/」﹞。若如是观察,是名自体假立寻思。
 
差别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为﹞差别唯是假立名言﹝之﹞因性﹝藏文作「gav brjod(疑「rjod」) pa dav brjod par bya ba'i 'brel ba la khyad par du 'dogs pa tsam gyi tha sbad kyi rgyu bid rtogs pa'o/」﹞。所以者何?以于﹝如是﹞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为﹞若常、无常,有上、无上,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差别相,唯是假立名言﹝之﹞因性。如是观察,是名差别假立寻思。
 
复次,于法正勤修寻思已,必于诸法得如实智﹝藏文作「chos kun du tshol ba la brtson pa'i yav dag pa ji lta ba bźin du yovs su wes pa/」﹞。
 
云何而起如实智耶?谓起四如实智。……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名不可得智﹝藏文作「miv mi dmigs par wes pa'o/﹞。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事相亦不可得智。自体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实有自性不可得智﹝藏文作「vo bo bid rdzas su mi dmigs par wes pa'o/」﹞。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者,谓如实知实有差别不可得智。此四如实智如前所寻思﹝藏文无此五字﹞,了知名等如实皆不可得。
 
 《瑜伽》卷三十六云︰
 
以何道理应知诸法离言自性﹝藏文作「brjod du med pa'i vo bo bid/」﹞?谓一切法假立自性﹝藏文作「chos rnams kyi rav gi mtshan bid du 'dogs pa 'di lta ste/」﹞,或说为色﹝藏文作「gzugs źes bya ba'am/」﹞,或说为受﹝或说为想,或说为行,或说为识﹞,如前广说乃至涅槃,当知一切唯假建立﹝藏文作「btags pa tsam du zad par rig par bya ste/」﹞,非有自性,亦非离彼别有自性是言所说,是言境界﹝藏文作「vo bo bid kyav ma yin la/ de las ma gtogs pa dav de las yod na yav vag gi spyod yul dav vag gi yul med do/」﹞。如是诸法非有自性如言所说﹝藏文作「chos thams cad kyi vo bo bid ni ji ltar brjod de bźin du yod par mi 'gyur la/」﹞,亦非一切都无所有﹝藏文作「thams cad kyi thams cad du med pa yav ma yin no/」﹞。如是非有,亦非一切都无所有。云何而有?谓离增益实无妄执﹝藏文作「rav gi mtshan bid kyis yod pa ma yin pa la sgro btags pa'i legs par ma zin pa spavs pa dav/」﹞,及离损减实有妄执,如是而有﹝藏文作「yav dag pa la skur btab pa'i legs par ma zin pa spavs pa yod do/」﹞,即是诸法胜义自性﹝藏文作「dav dam pa'i vo bo bid/」﹞。当知唯是无分别智所行境界。
 
[152] 如《瑜伽》卷七十三云︰
 
问︰如是五事、四种真实,此中何事摄几真实?答︰世间所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藏文作「'jig rten gyi grags pa'i de kho na dav/ rigs pas(藏文《辩中边论》作「pa'i」)grags pa'i de kho na/」﹞,三事所摄。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藏文作「bon movs pa'i sgrib pa rnam par dag pa'i ye wes kyi spyod yul gyi de kho na/」﹞、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二事所摄。
 
问︰如是五事、四种寻思,此中何事摄几寻思?答︰如理作意相应分别﹝藏文作「rnam par rtog pa tshul bźin yid la byed pa dav ldan pas/」﹞总摄四种。
 
问︰如是五事、四种如实遍智,此中何事摄几如实遍智?答︰一切皆是正智所摄。
 
 约后得智说。加行智以因显果。
 
[153] 「实」字,《金藏》无。
 
[154] 《辩中边论》原文为:
 
若事世间共所安立、串习随入、觉慧所取﹝藏文作「'jig rten pa thams cad kyi brda la 'dris pa'i rjes su źugs pa'i blos/」﹞,一切世间同执此事是地,非火;色,非声等,是名世间极成。
 
 该论《述记》云︰
 
「共所成立者」,共所施设也,解「极成」义。「串习」者,从无始来数数习也。「随入」者,世之言解由串习故,随彼彼事作彼解也。「觉慧所取」者,谓共所安立事也。「一切世间同执此事」者,解「真实」义。此中意说︰谓如一地大,一切世间共所施设名之为地。此地是无始来串习随解、觉慧所取,故一切世间同执此事是地非火,乃至广说余一切法。今此且举能造中地,所造中色等余一切法,皆如理思。
 
[155] 「是」字,《金藏》有,余无。
 
[156] 《辩中边论》云︰
 
若有理义,聪睿贤善能寻思者﹝藏文作「gav zag dam pa rigs pa'i don la mkhas pa rtog ge pa dpyod pa can dag/」。该论《述记》云「『若有理义』,即有道理之义。此解『道理』二字。诸外道等,名『聪睿者』;诸内法等,名『贤善者』;一切异生,名『寻思者』。《瑜伽‧真实义品》虽有多人,此三摄尽」﹞,此依根本三真实立。
 
[157] 谓清净。
 
[158] 「故」字下,《金藏》有「后」字。
 
[159] 「前」字,《金藏》有,余无。
 
[160] 「论」字,《金藏》有,余无。
 
[161] 即《中边论》。
 
[162] 「无」字,疑「共」。
 
[163] 「中」字,《述记》原作「上」,今改。
 
[164] 「卷」字,《金藏》有,余无。
 
[165] 《中边论》原颂文作:
 
安立成就者,一处世俗成──离名、无体故;三处道理成──清净境二种,摄在于一处。
 
[166] 即《辩中边论》卷中。
 
[167] 二译相较,旧译虽有增文,义皆同也。
 
[168] 旧《中边论》卷中原作:
 
无有物为义,故说无常。
 
[169] 新译《辩中边论》云:
 
一、无性无常:谓遍计所执,此常无故。
 
 藏文只作「med pa'i don/」。
 
[170] 《中边论》云:
 
生灭法为无常。
 
 《辩中边论》云︰
 
二、生灭无常:谓依他起,有起尽故。
 
[171] 谓旧译。
 
[172] 「无垢」二字。《金藏》有,余缺。
 
[173] 「有垢无垢」,新译云︰
 
三、垢净无常:谓圆成实。位转变故。
 
 藏文简略,只作「dri ma dav bcas wiv dri ma med pa bid kyi don/」。
 
[174] 「行」字,《金藏》无。
 
[175] 即《显扬》卷十四〈成无常品〉第四。
 
[176] 「二」字下,《述记》原衍「无」字。道邑《义蕴》依之强作解释。
 
[177] 「异」字,《金藏》误作「变」。
 
[178] 中略「四、别离无常,五、得无常」。
 
[179] 原论每项下均有「门」字。
 
[180] 「法」字,原作「处」。
 
[181] 「并」字,《金藏》有,余无。
 
[182] 《显扬》卷十四详辨「十五种变异无常」后并云︰
 
复次是无常义,于欲界中一切具有。于色界中,除病、老、受用,三门无常,又有触、染、死三种变异﹝「触对变异者,谓由顺苦乐等触变异故,苦乐等受变异。染污变异者,谓心所有贪瞋等大小两惑娆乱变异。」「死变异者,谓先有寿命,后空无,识前后变异」﹞。如色界所说诸无常义,当知无色界亦尔,唯除器门。
 
[183] 仍见《显扬》卷十四。原作:
 
无性义所摄无常义,当知遍计所执相摄。余无常义、依他起相摄。圆成实相中,无无常义。
 
[184] 即「圆成实性」,原作「圆成实相中」。
 
[185] 《显扬》卷十四原作:
 
无性义所摄无常义,当知遍计所执相摄。余无常义、依他起相摄。圆成实相中,无无常义。
 
[186] 谓《辩中边论》。
 
[187] 「论」字,《金藏》误作「诠」。即《显扬》。
 
[188] 即初、二性中。
 
[189] 亦说为「无性无常」。
 
[190] 即依「转染依」为论。
 
[191] 即垢、净分位。
 
[192] 「相」字,《金藏》无。
 
[193] 除已引三种外,今出余十二种。如《显扬》卷十四云︰
 
分位变异者,谓从婴儿位,乃至老时,前后不相似各别变异。显变异者,谓从妙色鲜肌、润泽肤体,乃至变为恶色粗肌、枯瘁肤体。形变异者,谓肥瘦等变异。兴盛变异者,谓眷属、资财,及戒、见等兴盛,与此相违,名衰退变异。支节变异者,谓先具诸支节,后变为不具。寒热变异者,谓于寒时蜷局、战栗;热则舒适、流汗,希求冷暖等变异。他所损害变异者,谓手足蹴搏蚊虻触等身体变异。疲倦变异者,谓因走、跳、腾、踯等身劳变异。威仪变异者,谓四威仪前后易脱、损益变异。……病等变异者,谓先无病苦,后为重疾所逼身体变异。……青瘀等变异者,谓命终后身色青瘀、胀、烂,乃至骨锁等变异。一切种不现尽变异者,谓骨锁位烧、坏、离、散,彼一切种都无所见变异。
 
又此十五种变异由与八缘相应,八缘者,一、积时贮畜,二、他所损害,三、受用亏减,四、时节推谢,五、火所烧,六、水所坏,七、风所燥,八、异缘合。
 
积时贮畜者,谓经时久故,有色之法不离本处,自然朽败。他所损害者,谓由他种种逼恼因缘前后变异。受用亏减者,谓于种种所受用物为各自主宰之所食用,损减变异。时节推谢者,谓冬时寒雪、夏日暑雨,丛林药草或盛、或衰。火所烧者,谓大火纵逸,国城聚落悉为灰烬。水所坏者,谓大水漂漫,闬里邑房并随沦没。风所燥者,谓大风飘鼓,润衣湿地速令干翭。异缘合者,谓多贪者与瞋缘合时,贪缠止息,发起瞋缠。如是多瞋、多痴者与余烦恼缘合,应知亦尔。如是诸识异境现前亦尔。
 
[194] 「所取苦」,藏文《辩中边》作「be bar len pa'i sdug bsval/」。
 
[195] 《中边论》原作:
 
一、取苦:人、法执着所取故。
 
[196] 「三苦为相故」,藏文作「sdug bsval bid gsum gyi mtshan bid yin
 
 pas/」。
 
[197] 「苦相合故」,藏文作「sdug bsval dav 'brel ba'i phyir 'brel ba yav
 
 ste/」。 
 
 旧《中边论》作:
 
相应苦者,与有为相应故,为有为法通相故。
 
[198] 「如次,三性」,藏文作「rtsa ba'i de kho na bid kyi nav du go rim bźin
 
 no/」。
 
[199] 旧《中边论》云︰
 
分别性者,无别道理令有,无有物,是其空。
 
 新译《辩中边论》作:
 
一、无性空:谓遍计所执──此无理趣可说为有,由此非有,说为空故﹝藏文作「kun brtags pa'i mtshan bid ni rnam pa gav gis kyav yod pa ma yin te/ dvos po med pa bid pas de'i stov pa bid do/」﹞。
 
[200] 旧《中边论》云︰
 
依他相者,无有如所分别,不一向无此法。不如有,是空。
 
 新译《辩中边论》云︰
 
二、异性空:谓依他起,如妄所执,不如是有、非一切种,性全无故﹝藏文作「gźan gyi dbav gi mtshan bid ni ji ltar kun brtags pa de ltar med kyi/ ye med pas ni ma yin te/ de'i stov pa bid do/」﹞。
 
[201] 旧《中边论》云︰
 
真实性相者,二空自性,是故说为自性空﹝藏文作「yovs su grub pa'i mtshan bid ni stov pa bid kyi vo bo bid kho na yin pas rav bźin kho nas de'i stov pa bid do/」。小乘则唯补特伽罗无我所显﹞。
 
[202] 意即此三皆是空行解所行,故名空行相。
 
[203] 见《显扬》卷十五〈成空品〉第六,原作:
 
依止遍计所执等三种自体,如其次第立三种空︰一、无体空,二、远离空,三、除遣空。言「远离」者,无所执相义;「除遣空」者,除遣二我显此空故。
 
[204] 旧《中边论》云︰
 
分别性者,相体无有。是故此无相,是其无我﹝藏文作「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ni mtshan bid kyis med pa'i phyir ro mtshan bid de'i bdag med pa bid do/」﹞。
 
[205] 旧《中边论》云︰
 
依他性者,有相不如所分别;不如相者,是其无我﹝藏文作「gźan gyi dbav gi mtshan bid ni yod kyav/ ji ltar kun tu brtags pa bźin du med pas de dav mi mthun pa'i mtshan bid kyis de'i bdag med pa'o/」﹞。
 
[206] 旧《中边论》云︰
 
真实性者,是二﹝新译及藏文无「二」字﹞无我。是故自体是其无我﹝藏文作「yovs su grub pa ni vo bo bid kyis bdag med pa bid pas rav gi mtshan bid kyis de'i bdag med pa'o/」﹞。
 
[207] 「性」字下,《大正藏》有「执」字。
 
[208] 「别抄」卷四云︰
 
苦与无常通集等故,空及无我通四谛故。
 
[209] 《中边论》原文为:
 
十真实中第三无颠倒真实倒者,谓无常、苦、空、无我性。由此治彼常等四倒。
 
[210] 「习气集」,藏文作「bag chags kyi kun 'byuv ba ni 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la mvon par źen pa'i bag chags so/」。
 
[211] 此下论即第二、「等起集」。「等起集」,藏文作「kun nas 'byuv ba'i
 
 kun 'byuv ba」。
 
 「别抄」卷四云︰
 
「等」,谓平等。
 
[212] 「未离系集」,藏文作「ma bral ba'i kun 'byuv ba/」。
 
[213] 《金藏》作「三」,余作「二」。
 
[214] 谓《中边论》。
 
[215] 「自性灭」,藏文作「vo bo kyis mi skye ba/」。
 
[216] 《金藏》作「实」,余作「定」。
 
[217] 「能、所取无」,藏文作「gzuv ba dav 'dzin pa gbis mi skye ba/」。
 
 旧《中边论》作:
 
能执、所执,二法不生。
 
[218]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云︰
 
依护法云︰断此二取,所得不生;不生是择灭。由依依他起,而得于灭,假说为依他起。此意即性假谛实。
 
 安慧释云︰
 
二取即是遍计所执,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是依他起,二取所依识自体分断得不生,「不生」是「灭」,假名依他起。今言「二取」,意取所依识之自体。
 
 安慧《辩中边论释‧辨真实品》﹝德格, bi, 248A.6﹞云︰
 
所取、能取二不生者,谓依他起。又此永离所取及能取自性故,即二种迷乱体性不生。
 
[219] 「灭谛」二字,《金藏》有,余无。
 
[220] 原作「谓所取、能取二不生故」。
 
[221] 旧《中边论》云︰
 
垢寂灭二种︰一、数缘灭,二、法如如。
 
 安慧《辩中边论释‧辨真实品》﹝德格, bi, 248A.7﹞云︰
 
「垢寂二」者,谓圆成实。「亦」言者,谓总摄义。又此尚未知,是故说言「即择灭及真如」。「垢」者二种,谓贪等障及遍计所执。此中谓由依无漏智种子拔除故,以贪等诸垢永不生起为体性所得寂静,名为择灭。由以真如为所行境界之无二智,以遍计所执不复生起为体性所得寂静,名为真如。
 
 该论《述记》亦如是云︰
 
安慧云︰垢寂有二种︰一、染垢寂:即烦恼障断,谓择灭。二、不染垢寂:即所知障断,谓真如灭。总解云︰由垢寂故,总得二──谓择灭及真如──或垢寂故,得择灭;或性寂故,即真如。总含二种,故言「垢寂二」。
 
 原释出不同解,故有「总解」等文。
 
[222] 该论《述记》下文云︰
 
然《成唯识》﹝卷八﹞说「二取灭」即是「择灭」,今者「择灭」,「本性灭」收,二论说别。此﹝《中边论》﹞中约所依、所得,二各别故,所依依他,假名「二取灭」,所得属「本性」。彼﹝《成唯识》﹞不约所依,但辨所得假名依他,故分「择灭」入「二取灭」。亦不相违。
 
[223] 「配」字,《金藏》无。
 
[224] 旧《中边论》有两句颂云︰
 
观智及除灭,证至道有三。
 
 「遍知」作「观察」。藏文有三句颂云「yovs su wes dav spav ba dav/ thob par mvon sum bya bas ni/ lam gyi bden pa yav dag bwad/」。
 
[225] 「所断」二字,《金藏》有,余无。
 
[226] 「圆」字,《金藏》无。
 
[227] 旧《中边论》作「证至」,藏文作「thob par mvon sum du bya ba/」。
 
[228] 《金藏》作「三」,余作「二」。
 
[229] 《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三种自性,几应遍知?答︰一切。
 
问︰几应永断?答︰一。
 
问︰几应证得?答︰一。
 
[230] 「六」字,《金藏》误作「亦」。
 
[231] 如《显扬》卷六云︰
 
别异者,谓遍计所执自性,唯正应知;依他起自性,应知及应断;圆成实自性,应知及应作证。
 
[232] 《辩中边论述记》卷中云︰
 
初唯非有,故但遍知。
 
[233] 谓三行相。
 
[234] 即《辩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
 
[235] 即该论《述记》卷中。
 
[236] 《金藏》作「解脱」二字,余作「法」一字。
 
[237] 「五事中」三字,《金藏》有,余无。
 
[238] 即〈摄事品〉第二。
 
[239] 如《瑜伽》七十二云︰
 
若无差别总说为空、无愿、无相,当知此中通闻、思、修所成为性﹝《显扬》作「此通闻思修所生之慧,世及出世应知」﹞。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说者,当知此中唯修所成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脱门」名﹝藏文作「rnam par thar pa'i sgo'i sgra kho nar/」﹞而宣说者,当知此中唯出世间修所成为性。
 
[240] 「即」字,《金藏》有,余无。
 
[241] 即道谛。
 
[242] 如《显扬》第二云︰
 
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行。
 
[243]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观之为空」,藏文作「gav la gav med par de de
 
 stov par mthov bas/」。
 
[244] 《金藏》作「观」,合原论,余作「即」。
 
[245] 即「行之相」,藏文作「'du byed thams cad mtshan ma med par mthov
 
 bas na/」。
 
[246] 《瑜伽》卷十二原文作:
 
若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故名空性。即所观空,无可希愿,故名无愿。观此远离一切行相,故名无相。
 
[247] 即《显扬》卷第六〈摄净义品〉。
 
[248] 《枢要》卷下云︰
 
三解脱门与诸论摄行﹝相﹞不同,应如别抄﹝指《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及《略纂》卷二十九等有关解释。《瑜伽》卷五十五云「复次,此十六行几是空行?谓二。即苦谛后二行(空、无我)。几是无愿行?谓六即苦谛前二行及集谛一切。几是无相行?谓灭谛一切。几是清净因所显行?谓道谛一切」。
 
《显扬》卷二〈摄事品〉第一云「解脱门者,谓三种解脱门︰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愿解脱门。空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于众生遍计性所执法中,及法遍计性所执法中,此二遍计性(所执)俱离无性,及彼所余无我有性。于诸法中遍计性(所执)无,即是无我有性。于诸法中无我性有,即是遍计性(所执)无,即于此中有及非有无二之性无分别境。(无性解《大乘庄严经论》云「yod pa dav med pa de dag tha mi dad pa'i phyir yod pa dav med pa mam pa bid kyav yin no źes bya ba ni de bźin bid ni savs rgyas bid yin pas ji skad du savs rgyas bid la 'jug pa'i thabs kyi skabs nas/ med pa gav yin de bid ni/ yod pa yin ni dam pa yin/ źes bwad pa lta bu ste/ kun brtags pa'i mtshan bid gbis po med pa gav yin pa de bid de bźin bid yod pa yin / de bźin bid yod pa gav yin pa de bid kun brtags pa'i mtshan bid med pa yin no/」。〈见德格, bi, 91A.1 3〉此在依他起幻事上说有无平等、真如即佛性。)智者,谓缘彼境如实了知。无相亦有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即所知空境。由此境相,一切诸相之所不行。智者,谓如前说。无愿亦二种︰一、所知,二、智。所知者,谓由无智故颠倒所起诸行相貌。智者,谓缘彼境厌恶了知。
 
「空行者,谓于诸行,我不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不可得。
 
「无相行者,谓即于诸行中,众生无我性可得及诸相中世俗分别法无我性可得,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
 
「无愿行者,谓无常、苦、不净、如病、如痈、如箭、因、集、生、缘行。
 
「缘智空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空行。
 
「缘智无相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相行。
 
「缘智无愿道、作道如行出行,此亦是无愿行。」(下文如前已引。)
 
《对法》卷十二云「问︰空摄几行?答︰二︰谓空行、无我行。问︰无愿摄几行?答︰六,谓无常行、苦行、苦因行、集行、生行、缘行。由彼于三界无所愿求故。问︰无相摄几行?答︰八︰谓灭道八行。由彼不能作诸相故。(《了义灯》云「与《瑜伽》论第十二同无相摄入。谓灭道谛。意少有别︰彼云『由彼不能作诸相故。』此〈《成唯识》〉由灭性无相,故能观智作无相行遣诸相故」)」。
 
《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末会《显扬》、《杂集》二文云「道下四言通三门者,此非空行缘无我等道,此谓缘空行等之道。以重空解脱门故。《显扬》中空行,摄二无我,即遍四谛空。若十六行,还摄二行,二行,下文不论,明不在空行中收。无相收灭四及二无我性。
 
「此(《杂集》)谓谛下真如,是非十六行。若十六行,唯缘灭四。无愿缘有为不断惑,不遍缘四谛,唯有六行。道下四行缘道者,不出三空之心。是故道下四,三门皆收。随彼行相收故。不缘三空之道者,此中不论。此即重三门也。以此义,道下行无相无愿等不收者,此论三门合云。细寻思,即知无疑」。
 
《了义灯》以十「复次」详出诸论,据义各异,内有《瑜伽》卷十二、五十五、六十八、七十二、七十四及八十六。后又略列为十二云︰
 
「前由广明,今更略者︰一说、准五十五。空摄二行︰谓苦谛下空、无我行。无愿摄六︰谓苦谛下无常及苦,并集下四。由观苦果、因,于三界中不愿求故。无相摄四,即灭四行。道或通三,或非三摄。
 
「第二、准六十八。空摄同前。无愿摄十︰苦谛前二、集、道各四。无相摄四︰灭下四行。
 
「第三、准《瑜伽》第十二。空摄苦四,或但摄二︰谓空、非我。无愿摄二︰谓苦、无常或可摄六,并集下四。无相摄四,同前所说。
 
「第四、又十二说:若约应知,无相摄八︰灭、道各四。余同第三(同《杂集》)。
 
「第五、亦十二说,三脱各摄十六行相。
 
「第六、说准八十六。无愿摄十二,但除灭四。空摄十六,无相摄四。「第七、说准七十二。约相名等五法明者,一云约相,十六各通三解脱摄。无非相故。据名摄者,空及无愿摄初三谛十二少分。有非名故。据分别说,苦集八行各通三摄。据正智说,空摄道四。据如如说,空及无相摄灭下四。依相同前。依名等四,摄即有别。合之第七,开之成十。名等摄谛,各有宽狭。摄行不同故。
 
「十一、说准七十四。空解脱门不摄十六。依遍计性立空解脱故。无愿解脱摄苦、集、道,三四十二。无相摄四,即灭行相。
 
「第十二、说依《显扬》第二说者,与五十五同。有十一(应作十)解与五十五别,成十二释。披前可知,略不更举」。
 
《佛性论》卷二初,亦依随增别相如次别配三性,并所除烦恼亦分为三云「问曰︰是三性几应知?几不应知?答曰︰一切应知。何以故?由知三性,能通达三解脱门,能除三障故。知分别性,能通达空解脱门,除肉烦恼。知依他性,通达无愿解脱门,除皮烦恼。知真实性,能通达无相解脱门,除心烦恼。又初解脱障,次禅定障,后一切智障故」﹞。
 
[249] 「忍」字,藏文作「bzod pa」。
 
[250] 「印」字,《金藏》误作「即」。
 
[251] 即《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
 
[252] 如《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如经中说「无生法忍﹝藏文作「mi skye ba'i chos la bzod pa/」﹞」,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谓由遍计所执自性故,立本性﹝《显扬》作「本来」。藏文作「gzod nas/」﹞无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立自然无生忍﹝藏文作「rav mi skye ba la bzod pa/」﹞。由圆成实自性故,立烦恼苦垢无生忍﹝藏文作「bon movs pa dav sdug bsval gyi dri ma mi skye ba la bzod pa/」﹞。
 
[253] 见《显扬》卷六下文。
 
[254] 原作「此三种忍,在不退转地应知」。
 
[255] 「忍」字,《金藏》有,余无。
 
[256] 今《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三不见引文。
 
 《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云︰
 
舍利弗问弥勒︰如所说空,以此为证不?舍利弗意︰若以此法为证,即欲生难「云何为证」;若不证,汝自不得不知,「云何能说」。弥勒意︰汝以涅槃为证,我以涅槃亦空无所得,故不证。有人言︰弥勒未具足佛法。说言「不证」。菩萨法应知空、无相、无作法,不应证。
 
舍利弗作是念︰弥勒菩萨其智甚深,能如是说──能知涅槃,而不取证,是名甚深。
 
此中舍利弗自说因缘︰久行六波罗蜜故,其智甚深。舍利弗意︰弥勒次当作佛,应当能答,而今不答。是故佛还问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汝见是法得阿罗汉不?舍利弗言︰不见。何以故?是法空、无相、无作,云何得见?若见,即是有相。肉眼、天眼分别取相,故不应见。慧眼无分别相故,亦不见。以是故言「不见」。
 
佛言︰菩萨摩诃萨亦如是得无生法忍时,不作是言︰见是法、得受记、当得无上道。虽不作是见,我亦不生疑「我不得无上道」。如汝虽不见法,亦不疑「我成阿罗汉、不成阿罗汉」。
 
[257] 《金藏》作「缘」,余作「依」。
 
[258] 《瑜伽》卷八十六原作:
 
复次,由三解脱门增上力﹝藏文作「sgo nas/」﹞故,当知建立四种法嗢拖南﹝梵文为「udana」;藏文作「chos kyi mdo bźi/」﹞:谓空﹝藏文作「stov pa bid/」﹞解脱门、无愿解脱门、无相解脱门。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者,依无愿解脱门建立第一、第二法嗢拖南;一切法无我者,依空解脱门建立第三法嗢拖南;涅槃寂静﹝藏文作「mya van las 'das pa ni źi ba'o źes bya ba ni/」﹞者,依无相解脱门建立第四法嗢拖南。
 
[259] 已如上指,并选引。
 
[260] 《金藏》作「谛」,余作「法」。
 
[261] 「假世俗」,梵文为「prajbapti-sajvrti」;藏文作「btags pa'i kun
 
 rdzob/」。
 
 旧译云「立名世俗」。
 
[262] 即世间世俗。
 
[263] 「旧」字,《金藏》作「古」。
 
[264] 「取行世俗」,梵文为「pratipat-sajvrti」;藏文作「wes pa'i kun
 
 rdzob/」。
 
[265] 即第二道理世俗、第三证得世俗。
 
[266] 即证得世俗。
 
[267] 「显了世俗」,梵文为「udbhavana-sajvrti」;藏文作「brjod pa yav
 
 dag pa'i kun rdzob/」。
 
[268] 即胜义世俗。
 
[269] 见《显扬》卷二〈摄事品〉,及卷十九〈摄决择品〉。如卷十九云︰
 
一切言说,及因彼意解所得义﹝前文作「及因彼义一切言说,及依言说所解了义。又曾得世间心及心法及彼所行境义」﹞,皆名世俗谛。若清净所缘,若清净性,若彼方便﹝前文作「谓圣智,及彼所行境义,及彼相应心、心法等」﹞,皆名胜义谛。
 
清净所缘者,谓四圣谛及真如。清净性者,谓灭谛;清净方便者,谓道谛。可分别与三世俗及三胜义配合。
 
 又卷六〈摄净义品〉第二有四种世俗,与《瑜伽》卷六十四同。如
 
 《述记》卷三初已引。
 
[270] 「胜为义故,无变、无倒,随其所应。故皆摄在圆成实性」,《疏
 
 翼》原无,依《大正藏》增。
 
[271] 编按:「胜」字前应有「义」字,即「义胜义」,诸本缺。
 
[272] 即「胜义胜义」,梵文为「artha-paramartha」;藏文作「don gyi don
 
 dam pa/」。
 
[273] 「收」字下,旧译及藏文多两句颂文,藏文有「don dav thob dav sgrub
 
 pa ni don dam rnam pa gsum du 'dod/」。
 
[274] 「得胜义」,梵文为「prapti-paramartha」;藏文作「thob par bya ba'i
 
 don dam pa/」。旧《中边论》作「至得真实」。
 
[275] 旧《中边论》作:
 
功德究竟故。
 
 新《辩中边论》作:
 
此是胜果,亦义利故。
 
 该论《述记》解云︰
 
今言「义」者,即是「义利」,能顺益故。谓此涅槃,体是胜果,立以「胜」名。又是义利,故亦名「义」。亦胜、亦义,即持业释。至得所得,名「得胜义」﹝藏文作「don gyi dam pa yin pa'i phyir ro/」﹞。
 
[276] 「持业释」,原《疏翼》作「依士释」,《大正藏》作「持业释」。
 
[277] 即证得胜义所摄。
 
[278] 「行」,《金藏》有,余无。
 
[279] 「行者」,即「行胜义」之「行」,梵文为「pratipat-paramartha」;
 
 藏文作「sgrub pa'i don dam pa/」。
 
[280] 即道理胜义。
 
[281] 即世间胜义。
 
[282] 《金藏》及《义演》牒文作「有」,余作「多」。
 
[283] 旧《中边论》原作:
 
正行真实者,谓圣道无胜境故。
 
 新《辩中边论》云︰
 
三正行胜义:谓圣道。以胜法为义故。
 
 该论《述记》解云︰
 
智是有为,故名为「行」。异有漏善,复立「正」名。以胜法为义﹝藏文作「de'i don ni dam pa yin pa'i phyir ro/」﹞,名为「胜义」。即有财释。言「正行」者,为简前二。《唯识》但言「行胜义」,无「正」字。
 
[284] 谓义胜义及得胜义,即真如、涅槃。
 
[285] 「变」字下,旧译及藏文亦多两句颂文,藏文中亦有,如「'gyur med
 
 phyin ci ma log pa/ yovs su grub pa rnam pa gbis/」。
 
[286] 谓本论卷九,「然胜义谛,略有四种」以下文。
 
[287] 《瑜伽》卷七十四初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何等智所行?为凡智耶?为圣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无相故。
 
[288] 「境」字,《金藏》有,余无。
 
[289] 指《瑜伽》卷七十四前文。
 
[290] 《佛性论》卷二初云︰
 
问︰是三性,几应知﹝藏文作「du źig yovs su wes par bya ba dag yin źe na/」﹞?几不应知?答曰。一切应知。
 
[291] 「以」字下,余本有「为」字,《金藏》无。
 
[292] 「缘无」二字,《金藏》有,余无。
 
[293] 道邑《义蕴》云︰
 
缘彼似无之相,如缘他心,俱不缘本质故。然佛他心智能称实知他心。我法体无,称实知无,名知遍计﹝所执﹞;义意相似,故以为喻。
 
[294] 「思议」二字,原作「言」。律天解为「自他心离言法性」。
 
[295] 《二十唯识》:
 
诸他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如自心智﹝该论《述记》卷四解云「如缘自心,诸所有智亦不亲取,但变而缘,与本质异,名『不如实』。此自心智说见分者,前后许自变相缘故。非自证分等名为自心智。彼如实知,无异解故」﹞?此自心智云何于境不如实知?由无知故,二智于境,由各无知所覆蔽故,不知如佛净者所行,不可言境。
 
[296] 该论《述记》卷四云︰
 
如来净智断法执故,所行真、俗,依他、圆成二种诸境,体性离言超思议道。名有为等,皆假强名。故佛他心智缘他心时,既称彼境如实离言,名「如实知」。
 
[297] 「起」字,《金藏》无。
 
[298] 即应遍知。
 
[299] 「三」字,《述记》原作「二」,今改。
 
[300] 即《唯识二十论述记》卷四。即佛他心智有无见分相分有三说不
 
同︰一、相见俱无说,二、有见无相说,三、相见俱有说。见《成唯识论》卷九「有义:此智二分俱无」以下文。
 
[301] 「所」字,《金藏》有,余无。此谓「初性都非智所行」。
 
[302] 如《瑜伽》卷七十四云︰
 
问︰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圣智所行。
 
问︰圆成实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圣智所行。
 
[303] 实引《佛性论》。
 
[304] 《佛地经论》原文为:
 
遍计所执但是凡、愚妄心所计,非圣智境,故不说缘。如论中说︰「遍计所执,唯凡智境;圆成实性,唯圣智境;依他起性,亦凡智境,亦圣借境。」
 
 《佛性论》卷二云︰
 
问曰︰此三性为何智境?答曰︰分别性者,唯是凡惑境,非圣智境。何以故?无体相故﹝依能遍计、或妄执心,说为境故﹞。依他性者,为圣凡俗智境,是俗有故。真实性者,唯为无分别圣智境,如量、如理故。如量,则摄一切;如理,则无颠倒。是名依境。
 
[305] 「初」,原作「遍计所执自」。
 
[306] 「初」,原作「遍计所执自」。
 
[307] 「然」字,《金藏》有,余无。
 
[308] 「别抄」卷四云︰
 
问︰圣达初性无,如何成所缘缘?以本无体,非成缘故。解云︰虽知彼无,而现无影为亲所缘,故非无体。
 
若尔,亲缘影者,所缘之境乃是依他,何名初性?解云︰约彼本质无故,说为所执也。
 
若尔,过、未等境其体是无,如何能起宿命﹝或﹞生死智通耶?解云︰由现过、未二世之影,极似本质,故起二通也。
 
若本质是有,现影似彼,可得名通;本质既无,影无所似,通何所知?若种过未,相分现在,彼过、未相现影中无,如何能了?解云︰由过去境曾所经更熏成种故,相续不断。在本识中,能缘之识亦熏成种,相续不断;由智澄净,依止彼种有彼相生,言知彼境也。应思!
 
 《枢要》卷下云︰
 
三性凡圣境中,前后四文﹝遍计所执性三说中,含圆成实性另一说,共为四文﹞,及应实说﹝即本论所说﹞,合五。如理应思。
 
[309] 《瑜伽》卷一百中云︰
 
「聚集」假有者,谓为随顺世间言说易解了故,于五蕴等总相建立我,及有情、补特伽罗、众生等想。此想唯能显了此聚,是故说名聚集假有。
 
[310] 「能集成故」四字,《金藏》有,余无。
 
[311] 《瑜伽》卷一百中云︰
 
因假有者,谓未来世可生法行。由未生故,虽非实有,而有其因当可生故,名因假有。
 
 又云︰
 
所行假有者,谓过去世已灭诸行,唯作现前念所行境,是故说名所行假有。已谢灭故,而非实有。
 
[312] 《瑜伽》卷一百中云︰
 
果假有者,所谓择灭。是道果故,不可说无,然非实有。唯约已断一切烦恼,于当来世毕竟不生,而假立故。
 
 又云︰
 
分位假有者,谓生等诸心不相应行。如前﹝卷二末﹞〈意地〉,﹝及〈决择分〉卷五十六﹞已标辨释。即于诸行由依前后有及非有,同类异类,相续分位,假立生等。非此生等离诸行外,有真实体而别可得。
 
 又云︰
 
观待假有者,谓虚空、非择灭等,虚空无为待诸色趣而假建立。若于是处,色趣非有,假名虚空。非离色无所显法外,别有虚空实体可得。非无所显,得名实有。观待诸行不俱生起,于未来世不生法中,立非择灭。无生所显,假说为有。非无生所显,可说为实有。
 
 如是六种假有与三种假有相摄可知。
 
[313] 「心、心所、色,从因缘种生,故说为实」,《疏翼》原无,依《大
 
 正藏》增。
 
[314] 如《掌珍论》首偈云︰
 
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
 
[315] 即《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
 
[316] 「现」字,《述记》原引作「既」,今改。
 
[317] 「不」字,原作「非」。
 
[318] 此处略引「问︰此依他起自性,为是实有?为是假有?答︰应
 
 知……」。
 
[319] 此略引「问︰为由世俗故有?为由胜义故有?答︰当知……」。
 
[320] 《对法》卷三原文为:
 
谓待名言,此余根﹝所有﹞境,是假有义﹝藏文作「dbav po'i spyod yul brjod pa dav/ de las gźan pa la ltos pa dav bcas pa ni btags pa'i yod pa'o/」﹞。
 
 《杂集论述记》卷十二,作「二假」解,如云︰
 
一假者,此中等待名为假。诸法诠得,皆待名故。待此余者,互相形待,方得显故。
 
[321] 《对法》卷三原文为:
 
谓不待名言,此余根﹝所有﹞境,是实有义﹝藏文作「dbav po'i spyod yul brjod pa la mi ltos pa dav/ de las gźan pa la mi ltos pa ni rdzas su yod pa'o/」﹞。「不待名言根境」者,谓不分别色、受等名言,而取自所取义。「不待此余根境界」者,谓不待所余义,而觉自所觉境。非如于瓶等事,要待名言及色香等方起瓶等觉。
 
[322] 《解拳论》,义净译为《掌中论》。
 
[323] 《掌中论》云︰
 
如于绳等支分之处,别别分析审观察时,知无实体,唯是妄心。如是应知一切诸法但是假名。如瓶、衣等物,藉泥、缕等成,乃至言说识所行境未至破坏,名为瓶等。言「从他」者,谓从世俗言说而有,非于胜义。
 
 又云︰
 
若言极微是现有者,必有方分别异性故,是则应许东西北等﹝《解拳论》作「应有六方」﹞支分别故,此实极微,理不成就。亦非一体。多分成故,见事别故,一实极微,定不可得。如是应舍极微之论。
 
 又云︰
 
与所见事不相应故,此惑乱识于所缘境作有性解。彼事自性已明非有,境既是无,能缘妄识亦非实有,云何令彼妄识有耶?然于世间不曾见有无能生种子,有所生芽等。
 
[324] 即「别抄」卷四文,稍有异处。
 
[325] 「等」字,《金藏》有,余无。
 
[326] 非谓自相,方名为实,故依共相有体立假。故前后不相违。
 
[327] 岂不有实我法为所似耶?
 
[328] 「之」字,《金藏》有,余无。
 
[329] 此处略引「非似所执实我、实法」。
 
[330] 此处略引「此还是依他似依他也,就彼妄情所执故,说之为实」。
 
[331] 《枢要》卷下云︰
 
应总立三假。谓立一实一假。真如实胜义故﹝《佛地经论》卷三中云「不待名言,此余根境,皆实有故;若待名言,此根境,皆假有故」﹞。如﹝《瑜伽》﹞第一百说﹝如云「云何胜义有?谓于其中一切名言、一切施设,皆悉永断,离诸戏论、离诸分别。善权方便,说为法性、真如、实际、空(性)、无我等」﹞。余,世俗假,或不待「此余」,实。如色、受等。待「此余」,假,如瓶等。或不待名言,实。谓一切法。待名言,假。谓一切法。如《杂集》第三释﹝如《杂集论述记》卷十二云「假中立一假、二假、两种三假、四假、六假」。详如彼说﹞。
 
[332] 如《瑜伽》卷七十二云︰
 
问︰真如当言世俗有?当言胜义有?答︰当言胜义有。
 
 《对法》卷三云︰
 
云何胜义有?几是胜义有?为何义故,观胜义有耶?谓清净所缘是胜义有义。一切皆是胜义有,为舍执着清净我相故,观察胜义有。「清净所缘」者,为得清净,缘此境界。是最胜智所行义故。「一切皆是胜义有」者,以一切法不离真如故。诸法无我性,是名真如,彼无我性,真实有故。
 
[333] 谓第二十二颂前三句。
 
[334] 「有」字,《义演》作「二」。
 
[335] 见《摄论》卷二及两《释》。
 
[336] 《摄论》卷二云︰
 
由何异门即此﹝依他起﹞自性成遍计所执?由是遍计所缘相故。又是遍计所遍计故﹝藏文作「kun tu rtog pa'i rgyu mtshan yin pa dav/ des kun brtags pa'i phyir ro/」﹞。
 
 《摄论‧无性释》云︰
 
由依他起是我色等遍计所执所依止故,又依他起是我色等意识遍计所遍计故。
 
[337] 《摄论》云︰
 
由何异门即此﹝依他起﹞自性成圆成实?如所遍计毕竟不如是有故﹝藏文作「ji ltar kun tu brtags pa de ltar de gtan med pa'i phyir ro/」﹞。
 
 《摄论‧无性释》云︰
 
于依他起,如所显现毕竟无故。
 
[338] 见《述记》卷五十一释论文「此圆成实与彼依他起,非异非不异」
 
 中。
 
[339] 见《摄论》卷二文。
 
[340] 见《显扬》卷六〈摄净义品〉第二,「七门分别」。
 
[341] 见《显扬》卷十七〈摄胜决择品〉第十一,「成立阿赖耶识」。
 
[342] 《述记》原作「三」,今改。即《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
 
 说「无性不离自性」。 
 
[343] 《显扬》卷六说三性各五业。
 
 如《显扬》说「遍计所执自性五业」云︰
 
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于是中起诸言说,三、能生众生执,四、能生法执,五、能摄受二执习气粗重。
 
 说「依他起自性五业」云︰
 
一、能生诸杂染体,二、能为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所依,三、能为众生执所依,四、能为法执所依,五、能为二执习气粗重所依
 
 又说「圆成实自性五业」云︰
 
谓能为二种五业对治生起。
 
 与《瑜伽》卷七十四初第十一义门文全同。
 
[344] 如《显扬》卷六云︰
 
谓了知如是三种自体,能作一切声闻、独觉、无上正等菩提方便。
 
[345] 如《显扬》卷六云︰
 
谓当随三种自性义解释一切不了义经。由无量经中,一切如来隐密语言及一切菩萨隐密语言,皆随三种自性,方可悟入彼义故。
 
 下文以三解脱门及三无生法忍别配三性为例。
 
[346] 《摄论》卷二、两《释》卷五。如云︰
 
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槃无差别密意。何以故?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槃故。
 
[347] 「土藏」二字,《述记》原误作「藏土」,今改。
 
[348] 如《摄论》卷二云︰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藏文作「de gźi gbi char gtogs pa ste/」﹞,依此密意;作如是说。于此义中,以何喻显?以金土藏为喻显示﹝藏文作「sa khov na gser yod pa ste/」﹞。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藏文作「sa'i khams dav sa dav gser dav gsum dmigs so/」。无性释云「地界者,用坚硬为性;藏者,即金土(藏文无「土」字)种子;土者,是显色、形色。如其次第,大种所造色为三法体」﹞。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藏文作「ma reg na/」﹞,土相不现﹝藏文作「sa ni mi snav la/」﹞,金相显现。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藏文作「sar nav ba la log par snav vo/」﹞;金显现时,真实显现﹝藏文作「gser du snav ba na de bźin (疑落「bid」)du snav vo/」﹞,是故地界,是彼二分。识亦如是。无分别智火未烧时﹝藏文作「rnam par mi rtog pa'i ye wes kyis ma reg pas na/」﹞,于此识中,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显现﹝藏文作「rnam par rig pa de yav dag pa ma yin pa 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du snav gi/」﹞,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不显现;若为无分别智火所烧时,于此识中所有真实圆成实自性显现,所有虚妄遍计所执自性不显现。是故此虚妄分别识依他起自性有彼二分,如金土藏中所有地界。
 
[349] 如《摄论》卷二续云︰
 
世尊有处说一切法常,有处说一切法无常,有处说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谓依他起自性,由圆成实性分是常,由遍计所执性分是无常,由彼二分非常非无常。依此密意,作如是说﹝藏文作「'di las dgovs nas bstan to/」﹞。如常、无常,无二,如是苦、乐无二,净、不净无二,空、不空无二,我、无我无二,静、不寂静无二,有自性、无自性无二,生、不生无二,灭、不灭无二,本来寂静、非本来寂静无二,自性涅槃、非自性涅槃无二,生死、涅槃无二,亦尔。如是等差别一切诸佛密意语言﹝藏文作「savs rgyas bcom ldan 'das rnams kyi ldem po vag thams cad/」﹞,由三自性应随决了﹝藏文作「vo bo bid gsum agin pa dag tu khov du chud par bya'o/」﹞。
 
 以上均属决了一切隐密语言门。《瑜伽》卷七十四「二十义门」中第
 
四门,及《佛性论》卷二有「十义门」中第六「因事说门」同。
 
[350] 以下「通达三性时」云云,为《瑜伽》卷七十四「二十义门」中
 
 第六通达门。
 
[351] 《瑜伽》卷七十四原文为:
 
问︰诸观行者通达﹝藏文作「rtogs pa/」﹞遍计所执自相时,当言行于相耶?当言行于无相耶?答︰若以世间智﹝藏文作「'jig rten pa'i wes pas/」﹞而通达时,当言行于相。若以出世智而通达时,当言行于无相。如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当知亦尔。
 
 《佛性论》卷二〈显体分〉第三中,〈三性品〉第二别有十种义门,
 
其第八通达门与《瑜伽》此门同。
 
[352] 如《瑜伽》卷七十四云︰
 
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藏文作「rjes su 'jug pa/」﹞何等自性?答︰圆成实自性。
 
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实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佛性论》第八「通达门」中有子门云︰
 
问曰︰修观行人能如真理入分别性,照了何性耶?答曰︰了真实性。问曰︰修观行人如真实理、入真实性,照了何性?答曰︰了依他性故。然后得真实性,是名通达﹝「照了」与「通达」不同﹞。
 
[353] 如《瑜伽》卷七十四第九「依止门」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依止三事︰谓相、名、分别。
 
问︰依他起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即依遍计所执自执,及自等流﹝藏文作「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la mvon par źen pa de bid dav/ bdag gi rgyu mtshan mthun pa la'o/」。《佛性论》第十「依止门」有异文云「依四法成,四法者︰谓相、名、分别、正智等」﹞。
 
问︰圆成实自性,当言何所依止?答︰当言无所安住,无所依止﹝藏文作「mi gnas pa dav/ mi rten par brjod par bya'o/」。《佛性论》云「此性无住、无着、无有依处,境无分别」﹞。
 
[354] 下一段文,为《瑜伽》卷七十四,第十「若无有门」。
 
[355] 「名言执无故」五字,《瑜伽》卷七十四原作:
 
无名言执,此若无者﹝藏文作「tha sbad med pa dav/ tha sbad la mvon par źen pa med par 'gyur te/」。《佛性论》第九「若无等门」同。如云「若无分别性,则名言不立」﹞。
 
[356] 「不由功用」,藏文作「brtsal mi dgos par/」。
 
[357] 「染」字,原作「若」。
 
[358] 此为第十二「微细」等门中文。如《瑜伽》卷七十四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微细。如微细,难见、难了,当知亦尔﹝藏文作「phra ba ji lta ba bźin du mthov bar dka' ba dav /be bar mtshon dka' ba yav de bźin no/」﹞。
 
问︰依他起自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是粗。然难见、难了。
 
问︰圆成实性,当言微细?当言粗耶?答︰当言极微细﹝藏文作「mchog tu phra bar brjod par bya'o/」﹞,如极微细,极难见,极难了,当知亦尔。
 
 《佛性论》无别开此门。
 
[359] 《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三「无体门」,如云︰
 
问︰此三自性几是无体,能转有体﹝藏文作「du źig lus med pa yin la lus dav bcas pa 'jug par byed pa dag yin źe na/」﹞?答︰一。
 
问︰几是有体,能转有体,无体?答︰一。
 
问︰几是有体,而非能转﹝藏文作「'jug par byed pa ma yin pa/」﹞?答︰一。
 
 《佛性论》第九「若无等门中」第三子门云︰
 
问曰︰此三性几性无体能生有体?答曰︰唯分别一性无体,能生依他性体﹝此同《瑜伽》第十三门及第十四门第一问答﹞。
 
问曰︰此几性有体,能生有体﹝此同《瑜伽》第十三门及第十四门第二部分问答﹞?答曰︰唯是依他一性有不实体,还能生依他体。犹如无明能生行等。
 
问曰︰此三性,几性有体,能生无体?答曰︰真实一性能灭依他﹝染分﹞令无体故﹝此同《瑜伽》第十三门及第十四门第三问答中「非能转」,及「不能生生」,而不同第十四门中「非生不能生不生」。如是即亦能生净分依他;为净分所缘缘及增上缘,为染分相违缘﹞。
 
[360] 《瑜伽》卷七十四,第十四「生、不生门」,如云︰
 
问︰此三性,几是不生、能生于生?答︰一。问︰几是生,能生、生不生﹝《佛性论》第九门第三子门中只有「能生生」而「无能生不生」﹞?答︰一。
 
问︰几是非生﹝藏文作「skyes pa ma yin la/」﹞,不能生生及不生﹝藏文作「skyes pa dav ma skyes pa dag skyes par mi byed pa dag yin źe na/」﹞?答︰一。
 
[361] 《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五「执、无执门」,如云︰
 
遍计所执自性执﹝相﹞、无执相﹝藏文作「de la mvon par źen pa med pa'i mtshan bid/」﹞,云何应知?答︰此有二种︰一、彼觉悟执﹝藏文作「de sad pa la mvon par źen pa'am/」﹞,或﹝于彼﹞无执﹝藏文作「de la mvon par źen pa med pa dav/」﹞。二、彼随眠﹝藏文作「de bag bal ba la/」﹞执,或于﹝彼﹞无执。若由言说假立名字,遍计诸法决定自性﹝藏文作「de la tha sbad kyi brda las byuv ba'i miv la chos kyi vo bo bid yovs su rtog par byed pa/」﹞,当知是名彼觉悟执。若善了知唯有名者﹝藏文作「de la miv tsam la mkhas pa 'di ni/」﹞,知唯名故﹝藏文作「'di ni miv tsam yin gyi/」﹞,非彼诸法有决定性﹝藏文作「'di ni chos kyi vo bo du ma yin no sbam pa ni/」﹞,当知是名于彼无执。若未拔彼习气随眠﹝藏文作「bag chags bag la bal de ma spavs pa'i phyir/」﹞,当知于彼有随眠执,乃至未舍习气粗重﹝藏文作「ji srid du bag chags gnas van len de spovs par mi byed pa de srid du ni/」﹞。若永断已,当知无执。
 
问︰依他起自性执﹝相﹞,无执相,云何应知?若由遍计所执自性觉悟执故﹝藏文作「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sad pas/」﹞,复遍计彼所成自性﹝藏文作「de'i rav bźin dav de'i vo bo bid du yovs su rtog par byed pa ni/」﹞,是名初﹝于彼﹞执﹝藏文作「dav po'i de la mvon par źen pa yin no/」﹞,若善了知唯有众相﹝藏文作「mtshan ma tsam ste/」﹞,不遍计彼所成自性﹝藏文作「de'i rav bźin dav de'i vo bo bid ma yin par yovs su rtog par byed pa ni/」﹞,是名﹝于彼﹞无执。若于
 
相缚未永拔者﹝藏文作「mtshan ma'i 'chiv ba ma spavs pa/」﹞于诸相中有所得时﹝藏文作「mtshan ma la dmigs pa ni/」﹞名第二﹝于彼﹞执﹝藏文作「gbis pa'i de la mvon par źen pa yin no/」﹞。若于相缚已永拔者,于无相界正了知故﹝藏文作「mtshan ma'i 'chiv ba spavs pa mtshan ma med pa'i dbyivs rab, tu wes pa/」﹞,于相无得,或于后时如其所有而有所得﹝藏文作「mtshan mar mi dmigs pa dav/ de'i 'og tu ji lta ba bźin du dmigs pa ni/」﹞,当知﹝于彼﹞无执。
 
问︰圆成实自性执、无执相,云何应知?答:此无有执﹝藏文作「mvon źen pa med pa kho na yin te/」﹞,此界非执安足处故﹝藏文作「dbyivs de ni mvon par źen pa'i gźi'i gnas su gyur pa ma yin pa'i phyir ro/」﹞。若于此界未得、未触、未作证中﹝藏文作「de mthov ba dav/ reg pa dav/ mvon du ma byas pa la/」﹞,起得触证增上慢﹝并执着﹞者﹝藏文作「mvon du byas par mvon pa'i va rgyal dav mvon par źen pa gav yin pa de ni/」﹞,即是遍计所执,及依他起自性上执。
 
 《佛性论》第八「通达门」中第一子门云︰
 
问曰︰修观行人若通达分别性者,为当可说行执相中?为不可说执相中耶?答曰︰若由世间智分别,可说行执相中。若由出世无分别智通达者,可说不行于执相中。是故依他与分别,同一无相。如分别,依他、真实,亦如是。
 
[362] 即《瑜伽》卷七十四,第十六「了知门」,如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当云何﹝遍﹞知﹝藏文作「yovs su wes par bya/」﹞?当正了知唯有其名﹝藏文作「miv tsam du/」﹞唯遍计执﹝藏文作「kun brtags pa tsam/」﹞无相﹝藏文作「mtshan bid med pa/」﹞、无性﹝藏文作「vo bo bid med pa/」﹞、无生﹝藏文作「ma skyes pa/」﹞、无灭﹝藏文作「ma 'gags pa/」﹞、无染﹝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yav ma yin pa/」﹞、无净﹝藏文作「rnam par byav ba ma yin pa/」﹞,本来寂静,自性涅槃﹝藏文作「gzod ma nas źi ba dav/ rav bźin gyis yovs su mya van las 'das pa dav/」﹞,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系、非离系﹝藏文作「ldan pa ma yin pa dav/ mi ldan pa ma yin pa dav/」﹞,非缚﹝藏文作「ma bcivs pa dav/」﹞、非解脱﹝藏文作「ma grol ba dav/」﹞,非苦、非乐、非不苦不乐,唯是一味遍一切处,皆如虚空﹝藏文作「thams cad du rnam mkha' ltar ro gcig pa dav/」﹞。以如是等无量行相应正了知遍计所执自性。
 
问︰依他起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一切所诠有为事说﹝藏文作「brjod par bya ba 'dus byas kyi dvos po thams cad bsdus pa las yovs su wes par bya ste/」﹞。
 
云何一切所诠事耶?所谓蕴事、界事、处事、缘起事、处非处事﹝藏文作「gnas dav gnas ma yin pa'i dvos po dav/」﹞、根事、业事、烦恼事、随烦恼事、生事﹝藏文作「skye ba'i dvos po dav/」﹞、恶趣事、善趣事﹝藏文作「bde 'gro'i dvos po dav/」﹞、产生事﹝藏文作「skye gnas kyi dvos po dav/」﹞、色类事﹝藏文作「rigs kyi dvos po dav/」。此下藏文多四事「地狱事、傍生事、饿鬼趣、洲事﹞、四大王众﹝藏文作「rgyal chen bźi'i ris kyi/」﹞天事,乃至他化自在﹝藏文作「gźan 'phrul dbav kyi bar gyi/」﹞天事、梵众﹝藏文作「tshavs ris kyi/」﹞天事,乃至色究竟﹝藏文作「'og min gyi bar gyi/」﹞天事、空无边处﹝藏文作「nam mkha' mtha' yas skye mched kyi/」﹞事,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藏文作「'du wes med 'du wes med min skye mched kyi bar gyi/」﹞事、随信行事、随法行事、顺决择分善根事、见道﹝藏文作「mthov ba'i lam gyi/」﹞事、修道﹝藏文作「bsgom pa'i lam gyi/」﹞、预流果事,乃至阿罗汉果事、独觉﹝藏文作「rav byav chub kyi/」﹞、等正觉﹝藏文作「yav dag par rdzogs pa'i byav chub kyi/」﹞事、灭想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乃至道支﹝藏文作「lam gyi yan lag gi bar gyi/」﹞事、静虑无量无色定﹝藏文作「bsam gtan dav/ tshad med pa dav/ gzugs med pa'i sboms par 'jug pa'i/」﹞事、修想﹝藏文作「'du wes bsgom pa'i/」﹞事、修随念﹝藏文作「rjes su dran pa bsgom pa'i/」﹞事、解脱胜处遍处﹝藏文作「rnam par thar ba dav/ zil gyis gnon pa'i skye mched dav/ zad par gyi skye mched bsgom pa'i/」﹞事,力、无所畏、愿智、不护﹝藏文作「mi 'jigs pa dav/ smon nas wes pa dav/ bsruvs pa med pa dav/」﹞、念住、大悲、永害习气﹝藏文作「bag chags yav dag par bcom pa dav/」﹞诸相、随好﹝藏文作「mtshan dav/ dpe byad dav/」﹞、一切种妙智﹝藏文作「rnam pa thams cad dav mchog mkhyen pa dav/」﹞、一切不共佛法事﹝藏文作「savs rgyas kyi chos ma 'dres pa thams cad kyi dvos po ste/」﹞。又当了知﹝藏文作「de dag kyav……wes par bya'o/」﹞同于幻、梦、光影﹝藏文作「mig yor dav/」﹞、谷响、水月、影像,及变化等。犹如聚沫﹝藏文作「dbu ba rdos pa lta bu dav/」﹞,犹如水泡﹝藏文作「chu'i chu bur lta bu dav/」﹞,犹如阳焰﹝藏文作「smig rgyu lta bu dav/」﹞,犹如芭蕉﹝藏文作「chu wiv gi sdov po lta bu dav/」﹞;如狂﹝藏文作「smyon pa lta bu dav/」﹞,如醉﹝藏文作「myos pa lta bu dav/」﹞,如害﹝藏文作「gwed ma lta bu dav/」﹞,如怨﹝藏文作「dgra bo lta bu dav/」﹞,如饮尿友﹝藏文作「gcin ldud pa/」,文有误﹞;喻如假子﹝藏文作「gźan gyi bu lta bu dav/」﹞,喻如毒蛇箧﹝藏文作「sbrul gyi prog ma lta bu dav/」﹞;是空、无愿、还离﹝藏文作「dben pa dav/」﹞、无取﹝藏文作「gzuv ba med pa dav/」﹞;虚﹝藏文作「gsog dav/」﹞、伪﹝藏文作「gso ba dav/」﹞、不坚﹝藏文作「sbiv po med pa dav/」﹞,如是等类,差别无量。
 
问︰圆成实自性,当云何知?答︰当正了知如先所说之相︰所谓真如、实际﹝藏文作「yav dag pa'i mtha' dav/」﹞、法界,如是等类无量差别。
 
复当了知所余差别︰无形色﹝藏文作「gzugs med pa dav/」﹞,不可睹见﹝藏文作「bstan du med pa dav/」﹞,无所依住﹝藏文作「gnas med pa dav/」﹞,无所攀缘﹝藏文作「gźi med pa dav/」﹞,不可显现﹝藏文作「snav ba med pa dav/」﹞,不可了别﹝藏文作「rnam par rig pa med pa dav/」﹞,不可施为﹝藏文作「rten med pa dav/」﹞,不可宣说﹝藏文作「brjod du med pa dav/」﹞,离诸戏论﹝藏文作「spros pa med pa dav/」﹞,无取,无舍,如是等类差别无量。
 
 《佛性论》第六「因事说门」云︰
 
诸佛说法有二种︰一、了义经,二、不了义经。
 
 下文只说不了义经隐密义由三性如灯可「了现暗中之物」,而未说了
 
 义经如何依三性可知。
 
 又于第九「若无等分别门」中,第二子门说圆成实性不可说定净定
 
 不净云︰
 
问曰︰是真实性者,为可立净?为立不净?答曰︰不可得说定净、不净。若定净者,则一切众生不劳修行,自得解脱故。若定不净者,一切众生修道,即无果报。若定净者,则无凡夫法。若定不净者,则无圣人法。何以故?净、不净品﹝烦恼与菩提﹞,皆以如为本故。若其定净,不即无明。若其不净,不即般若。此两处如性不异故。
 
此其如非净、不净。何以故?欲显真如异眼等诸根,异禅定心等故。「异眼等诸根」者,诸根既不被染,亦应得同如理清净,而不然者,以有漏业为因故,从本不净。真如不尔。在于佛地本性清净,无有从本是不净义。故异诸根。「异﹝禅﹞定心等」者,定心本性自净,可得同真。而为四惑所啖﹝疑「蔽」﹞故,转成不净。真如之理本来清净,则不如是。虽复在无明辊中,终不为彼所污。
 
[363] 《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七,「分别染门」,如云︰
 
问︰此三自性,几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
 
问︰几唯自染?答︰一。
 
问︰几自清净,令他清净?答︰一。如染,当知苦亦尔。
 
  第二十「分别苦门」即附于此。
 
 《佛性论》卷二第三「摄持门」,除第一子门说与五事相摄外,第二
 
 子门云︰
 
问曰︰若依他性为圣智所摄者,云何说依他性缘分别性得成?答曰︰依他有二种︰一、染浊依他,二、清净依他。染浊依他缘分别得成,清净依他缘如如得成故。
 
[364] 《瑜伽》卷七十四,第十九「以何为喻门」,如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以何为喻?答︰譬如虚空。
 
问︰依他起自性,以何为喻?答︰如害、如怨﹝藏文作「gwed ma dav/ phyir rgol ba dav 'dra'o/」﹞。
 
问︰圆成实自性以何为喻?答︰如无尽大宝伏藏﹝藏文作「mi zad pa'i gter chen po dav 'dra'o/」﹞。
 
 《佛性论》第六「因事说门」中,第二子门以三性解不了义经所说
 
 「如幻化及如虚空」两喻,而非以喻譬说三性。与此不同。 
 
[365] 以下一整段文,出自《辩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与「三性分
 
 别」相关,参见《瑜伽》卷七十四,第二十「分别三性门」云︰
 
问︰遍计所执自性由何故﹝藏文作「ji la brten nas/」﹞﹝当知说为﹞遍计?答︰由依他起自性故﹝藏文作「gźan gyi dbav gi vo bo bid la brten nas so/」﹞。
 
问︰依他起自性由何故﹝当知名为﹞依他?答︰由因、缘故。
 
问︰圆成实自性由何故﹝当知名为﹞圆成实?答︰由一切烦恼、众苦所不杂染故﹝藏文作「bon movs pa dav sdug bsval thams cad kyi kun nas bon movs pa med pa bid dav/」﹞;又由常故﹝藏文作「rtag pa bid la brten nas so/」﹞。
 
 《佛性论》卷二第一「分别名门」亦云︰
 
一、分别名者,为随名言假说,故立分别性。若无此名言,则分别性不成。故知此性但是名言所显,实无体相,是名分别性。依他性者,是十二因缘所显道理,为分别性作依止故,故立依他性。真实性者,一切诸法真如,圣人无分别智境,为清净二性,为解脱三惑、为引出一切诸德故,立真实性,是名分别名。
 
此外《佛性论》第二「缘成门」,及第四「体相门」中第一子门与诸真实通别相摄,及第二子门分别三性实相,别别开显应如彼说。
 
[366] 「蕴」字,《金藏》有,余无。
 
[367] 见新译《辩中边论》卷中〈辨真实品〉。旧《中边论》作「色处分
 
别性」。新《辩中边论》作「色之遍计所执性﹝藏文作「gzugs kyi kun brtags pa'i vo bo bid/」﹞。
 
[368] 旧《中边》作「种类色」。恐与「分别性」相滥,故作「种类﹝藏
 
译作「rnam par brtags(疑「rtog」) pa'i gzugs/」﹞」。
 
[369] 旧《中边论》作「色处依他性种类」。
 
[370] 旧《中边论》作「法然色」。
 
[371] 旧《中边论》作「色处真实性」。新《中边》作「色之圆成实性」。
 
[372] 《佛性论》卷二〈三性品〉十种义门,虽与《瑜伽》卷七十四所
 
说二十种义门大同,但亦有别开合处。
 
[373] 见《杂集论述记》卷二十五。
 
[374] 如《杂集论述记》云︰
 
三自性体﹝性门﹞者,如﹝此方﹞古师或有多种出体︰情事理门、染通净门、尘识理门等。如是皆虚妄计度,不如理故。依西方唯有二重﹝义门﹞︰一、常、无常门,二、漏、无漏门。
 
若以常者为圆成实,无常者为依他起者,如《显扬》﹝卷十六﹞〈﹝成﹞无性品〉﹝第七﹞云「依他起者,所谓诸法依诸因缘所生自体」。此文,即证无常者为依他起。「圆成实者,所谓诸法真如自体」。此文,即证常者为圆成实。是则佛果一切功德,皆依他性。若有漏者,是依他起,如《摄大乘论》﹝卷二、两《释》﹞第五卷颂云︰若说四清净者﹝原无﹞,是谓圆成实。「四清净」者,一、「自性清净」﹝藏文作「rav bźin gyis rnam par byav ba/」﹞:谓真如﹝世亲释云「谓此自性本来清净,即是真如自性实有,一切有情平等共相(藏文作「sems can thams cad la spyi'i mtshan bid kyis/」),由有此故,说『一切法有如来藏(藏文作「de ni yod pa bid kyi phyir/ chos thams cad ni de bźin gwegs pa'i sbiv po can źes gsuvs so/」)』」。无性释云「谓此自性,异生位中亦是清净(藏文作「so so'i skye bu rnams kyi vo bo bid yav dag pa gav yin pa'o/」),谓真如者,性无变异故(藏文作「gźan du mi 'gyur ba'i phyir/」),是一切法平等共相(藏文作「chos thams cad kyi spyi'i mtshan bid yin te/」),即由此故,圣教中说「一切有情有如来藏(藏文作「de bid la brten nas sems can thams cad ni de bźin gwegs pa'i sbiv po'o źes gsuv rab las 'byuv vo/」)。空(性)者,谓于依他起上(此四字,藏文无),遍计所执永无所显真实理性(「所显」等六字,藏文无)。言实际者,真故名实,究竟名际(藏文作「yav dag pa'i mtha' źes bya ba ni bden pa'i mur thub pa'o/」)。「际」声,即是边际言故。如弓边际(藏文无此训释词)。言无相者,永离一切色相故。言胜义者,即是胜智(藏文作「ye wes mchog gis/」)所证(得)义故。言法界者,谓一切净法因故。此『法界』声是法界因(藏文作「dbyivs kyi sgra ni 'dir rgyu'i tshig ste/」),如金界等(藏文作「gser la sogs pa'i 'byuv khuvs bźin no/」)。」﹞。
 
二、「离垢清净」﹝藏文作「dri ma med pas rnam par byav ba/」﹞:谓即此离一切障﹝之﹞垢﹝世亲释云「即由如是清净真如,显成诸佛(藏文作「yav rnam par dag pa'i de bźin bid kyis rab tu phye ba'i savs rgyas bid do/」)」﹞。
 
三、「得此道清净」﹝藏文作「de 'thob pa'i lam rnam par byav ba/」﹞:﹝世亲释云「谓能得此真如(之)圣道,即是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无性释云「言『菩提』者,永断烦恼及所知障无垢无碍智为自性(藏文作「bon movs pa dav wes bya'i sgrib pa spavs pa dri ma med civ thogs pa med pa'i ye wes kyi rav bźin no/」),随顺彼故,说名为『分』。即念住等三十七品及与十种波罗蜜多……『等』者,『等』取一切圣道」﹞。
 
四、「生此境清净」﹝藏文作「de skyed pa bid kyi dmigs pa rnam par byav ba/」﹞:谓诸大乘妙正法教﹝世亲释云「生此能证菩提分法所缘境界(藏文作「byav chub kyi phyogs kyi chos de rnams mvon par rtogs pa skyed pa yav yin la dmigs pa yav yin pas skyed pa bid kyi dmigs pa'o/」)。生此(之)境界,即是清净,故名生此(之)境界清净。即契经等十二分教,何以故?若此圣教是遍计所执,应成杂染因(所起)(藏文作「kun nas bon movs pa rgyu las byuv bar 'gyur ro/」),若是依他起,应成虚妄(藏文作「bden pa ma yin pa'i don du 'gyur ro/」),最清净法界等流性故(藏文作「chos kyi dbyivs rnam par dag pa'i rgyu mthun pa can yin pas/」),非是虚妄(藏文作「mi bden pa ma yin te/」)。既离二性故(藏文作「de dag gbis las rnam par grol ba'i phyir/」),成圆成实(所起),(藏文作「yovs su grub pa bid las 'byuv bar 'gyur ba yin no/」)。又此四种,于大乘中随说一种,应知是说圆成实性。于中,初二无有变异圆成实故,名圆成实(藏文作「mi 'gyur bar yovs su grub pa bid kyi yovs su grub pa'o/」),后之二种无有颠倒圆成实故,名圆成实(藏文作「phyin ci ma log par yovs su grub pa yin no/」)」﹞。
 
是则佛果一切功德,皆圆成实。当知此文即证有漏者是依他起,无漏者是圆成实。其唯有择灭、非择灭、虚空、不动、想受灭,难知大义。此等并无体,唯心所变。且如择灭、不动、想受﹝灭﹞等三,唯惑断不断,即显如理。如理之上,假建立不生,名择灭等。若论本性,以真如为体,二重出体,皆圆成实。若约从心变作不生法,随二重体,即两处收。
 
虚空、非择灭广如第二卷﹝及《成唯识论》卷二初﹞解「无为」中释。此二无体,唯于顽空之处,假立虚空;诸法缺缘,假立非择灭。若约本体是无,唯有从心所变,是依他起性;若以常、无常门,是依他起性。若以漏、无漏,此虽无记,亦不为漏所漏,是无漏,即圆成实收。若以一切诸法皆以真如为体,即圆成收。又空有二︰一、理空:即圆成实。二、事空:即此所明者是。

{返回 韩镜清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五冊 卷九 一、明唯识实性
下一篇:成唯识论疏翼 第四冊 卷八 十二、结三自性皆不离心
 摄大乘论 第120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二十二、别破小乘──二无心定及果实有..
 摄大乘论 第127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三冊 卷六 五、广六位心所──十三门辨随烦恼
 摄大乘论 第115讲
 摄大乘论 第76讲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一 二十一、别破小乘──实有命根
 成唯识论疏翼 第二冊 卷三 十二、逐难证成大乘缘起正理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四、破随眠为不相应执
 摄大乘论 第140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