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薪尽火传,生命在于转化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68

  长乐先生:

  科学以“物质不灭”来描述我们人类世界能量的存在。它是不是和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很相似,生命没有消亡,只有转化?

  星云大师:

  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连系在一起,既不会散失,也不会缺少一点点。“生命不死”,就是因为有“业”,像春去秋来,像冬寒转为春暖,一切都是循环,都是轮回。

  所以,生,是因缘生;死,是因缘灭。从圣义谛来看,无生也无死。自然就像一个“圆”,好因带来善果,坏因遭致恶果,因果相续,无始无终。无量劫以来,生命在自然循环下历经千生万死。死固然是生的开端,生也是死的准备,所以生也未尝生,死也未尝死。如薪尽火传,生命之火不曾停熄;如更衣乔迁,生命的主人仍未尝改变。所以古来的高僧大德大事已明,生死一如。

  长乐先生:

  我们每一个人的见解都有出现偏差的时候。因为无论我们身处哪一个国家,多大年龄,读过多少本书,对某个领域多么了解,都不能弥补我们现实的局限性。不要说在大宇宙时空里,就是针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人,我们的认知,往往也是捉襟见肘,充满了狭隘臆断。

  星云大师:

  由于世俗的尘垢累积日深,使我们原本清净的心蒙上了污染,以这颗不再是明镜的心去观察世象,难免会产生偏差的见解,因此如何培养正见,减少偏差,是很重要的。所谓正见,指正确的见解,也就是对时空能认知,对人我关系能明察,对事理因缘能透彻。佛教认为人生的基本正见有四:要正见有因有果,要正见有业有报,要正见有圣有凡,要正见有善有恶。

  “正见”也像一部照相机,拍照焦距不准确,洗出来的照片就会走样。同样的,我们看世间的人、事,和世间各种道理,如果焦距调不准,不能以正确的思想来看待,眼中的一切事物都会变质。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良知就是知耻、知愧、知恩
下一篇:王道与佛法的冲撞
 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
 自省者自强,自律者自尊(1)
 七、管理
 信息多元遏止信息霸权
 禅者眼中,万物皆美(1)
 附帖1:星云大师的云水日月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
 管人难,管心更难
 良知就是知耻、知愧、知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灭罪求福(出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栏目:法海搜珍]
 皆大欢喜 有佛法,就有办法[栏目:往事百语]
 24 盛怒之下勿与人语[栏目:本性法师]
 毗婆舍那的核心──审视你的心 The Essence of Vipassana: Observing..[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F 1169经:本经名曰“琴经”,主要以琴为喻,从而说明诸行无常。[栏目:界定法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正信希有分第六[栏目:慧律法师]
 新年你好[栏目:佛子禅心·种德禅寺佛学苑学僧文选]
 第十五章 最后一年[栏目: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静坐指导 静坐原则 静坐为什么会产生八触?[栏目:禅定]
 瑜伽十八乐(下)[栏目:竹清嘉措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