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附录:佛教智慧的真义(1)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936

附录:佛教智慧的真义(1)

  ——星云大师《世纪大讲堂》演讲录

  曾子墨: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应该觉得佛教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种源于东方的智慧,它教给我们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思考方式,但同时,也会有很多人觉得佛教其实相当的陌生,因为佛学的典籍浩如烟海,尽管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佛学的魅力,但是却很难真正地去掌握佛教本源的生命与智慧。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一位凤凰卫视的老朋友,他是一位把佛教从圣坛带到人间的使者。

  星云大师:

  今天我要讲“般若的真义”。因为智慧虽可称为般若,但不完全能涵盖般若的意思。比方哲学家、科学家都有智慧,这种智慧是对外界东西的分析、分辨、解释,但是般若,就好像一面镜子,不论什么东西,往前一照,都能映现出原来的样子。我们也可以把般若看成很神秘,是佛教教理专有的名词,但般若其实就是我们的宝藏,是每个人的心。我们的心有肉团心,有分别心,有私心,有种种的心,但是般若心是平等心。这个平等心,是世界上“至高至大至美”的,就如太阳,哪里有空间,它就照到哪里,没有偏心。像大地,它平等地普载大众,也不偏心。像空气,只要有空间,哪一个人想要呼吸,早晨的空气,窗外的空气,公园里的空气,它一样平等给予,不会嫌贫爱富。像流水,无论取一瓢,或一桶,甚至接自来水到家里,它都会任你饮用解渴、清洁洗涤。

  阳光、空气、水、大地都是人间最需要的,具有平等性,能和般若相比。此外,圣人的心也是无私不偏的,如:孔子、孟子、耶稣、释迦牟尼佛,他们爱世、爱人的心,也能够从般若中表露出。所以,般若的智慧,不但是我们的宝藏,也可以说是我们不死的生命。人虽有生死,但只要有般若,般若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同茶杯打破了,茶杯里的水流在桌上,地下,用抹布、拖把,把它再擦拭起来,一点都不少。身体的躯壳是物质的,有生灭无常,会毁坏,但生命的流水,在五趣六道里流来流去,依然存在。所以,我们要把生命里的般若宝藏发掘出来,因为它的功用是无限的。

  般若最大的功用,不是哲学的知识辩论,它就在我们生活里面,可以成为我们最高的人生知识,它是智慧,是灵巧。不过般若,也好像学校里的课程,可以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是有层次的。一年级的般若叫“正见”。正见就好像照相机,要对准焦距,调好光圈,才能照出原来的相貌。例如信仰,不怕迷信,就怕邪信,迷信只是不懂,但邪信了以后就很可怕、很危险。知识也是,没有知识,顶多愚痴,你看中国的“痴”字,知字加个病字头,就是愚痴。愚痴不害人,但是如果愚痴的人邪见了,就比较危险。所谓“正见”,比方说,正见世间上有前因后果,例如赚钱发财,必定是要有多少辛苦,多少机遇,多少因缘,才能有这样的结果。就是贫穷,也要有很多原因,才会贫穷。因果不会负人,它就像般若一样,很平等的,所以我们要正见有因有果、有善有恶。世界上一定有善有恶,什么是善的,有一个公理,什么是恶的,也有一个标准。相信有前生后世,有圣人凡夫,凡事有正确的认识,正见不随境流转,这就是一年级的般若。

  二年级的般若叫因缘,例如:一朵长成花,不是只有花就好了,还必须有阳光、土壤、水分、肥料、人工等因缘,才能成为一朵花。世界上无论什么东西,都要有因缘才能存在,而且物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例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工厂织布,哪里能有衣服穿?没有农夫种田,哪里有饭吃呢?我在这个世上之所以能生存,都是仰赖着很多的因缘,父母养我,老师教我,朋友助我,机关用我,我才能存在。甚至我借着这许多因缘,又再给人因缘,养活我的家小,帮助我的朋友,甚至对社会、国家做出很多的贡献。所以认识了因缘,就不会自私,就会懂得同体共生、感恩感谢。所以,什么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因缘。悟到这个道理,二年级毕业了。


{返回 包容的智慧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附录:佛教智慧的真义(2)
下一篇:跋:智慧的艺术(3)
 宽可容人,厚可载物
 附录:佛教智慧的真义(3)
 菩萨心肠+现代管理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
 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
 跋:智慧的艺术(2)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
 信仰可改变一国之精神格局
 每天讲三句赞美的话
 在人群中实现使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音汉译名称的历史演变与争论[栏目:李利安教授]
 四、谦卑为怀 万花谷异人[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Rev.S.Suzukis talk on Great Prajna Paramita Sutra[栏目:Shunryu Suzuki]
 走访弘誓——记与昭慧法师之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骆全通居士念佛往生净土事迹[栏目:念佛感应]
 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二节 真言[栏目:冯达庵居士]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四八四)[栏目:杂阿含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I 第45经(觉经)[栏目:界定法师]
 冤冤相报[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九二二)[栏目:杂阿含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