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二二九卷)
诸位同学,请看「光明觉品」光照百界偈颂第八首看起:
【或见胜丈夫。具足大悲心。转于妙*轮。度无量众生。】
这一首转*轮、度众生包含的意义博大精深。「离世间品」里面,跟我们讲到教学的体用,说了十句,又举出教学的因缘也说了十句。前面一节可以说最重要的是举例,四悉檀如何落实变成一种非常活泼应用的技巧,教学理体就是纯净纯善。纯净纯善是自性的性体,这是我们对于佛法的教学能够深信不疑,依教奉行之所以然。接着四悉檀之后,第八句是说修学的成果就在我们形象当中显示出来,我们的色相,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威仪,从这些地方显示出你修行的成果。戒定慧三学在这里,六度万行也在此,普贤十愿也不例外,乃至于无量无边诸佛所修、所说之法,无不在此。
首先我们要学会会看会听,我们能够觉察到,然后自己才知道怎样用功去学习把它变成自己的。而其实本来就是自己的。这大经上讲得很清楚,是我们自己迷失了。佛菩萨的教诲,换句话说,也只是把我们迷失了的自性性德恢复而已。所以楞严会上佛才讲「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所恢复的都是你自己本有的,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这相好里面包括的范围太大太大,包括了遍法界虚空界。我们在讲席当中常说的,法界本来平等,法界本来和睦。说平等,说和睦已经是废话,已经是多余的了。不平等才说平等,不和睦才说和睦,所以这些话全是对迷失自性的人说的。觉悟的人不但没有话说,念头都不起,那才叫真如,那才叫与性德圆满相应,这是什么人?究竟位是诸佛如来,分证位是法身菩萨。再看下面第九句。
「言辞自在无能测故」。前半段里面讲能转备圆,一个是无畏(四无畏),一个是四无碍辩才。前一半是讲教化众生必须要具备的德能,这一段这一句确实是前面两句的重复,它的用意不一样。这个地方是讲转*轮的因缘,这是缘。「言辞自在」,这是慧,「无能测故」,这是神通所起的作用,若不是真实智慧,到不了这个境界。九法界的众生对佛菩萨所说、所契入的,真的是我们凡夫所谓的莫测高深,真有这个味道。这个高深实在讲就是自性,就是性德,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
为什么他说法得自在?这确实是自性般若智慧圆满的起用,就是本经前面所说的文殊妙慧。文殊菩萨在大乘法里头是表智慧,普贤菩萨是表大德大行;换句话说,是将慈悲、智慧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落实还是隔一层,应该怎么说?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是圆满智慧,就是大慈大悲,就是万德万能,就是!所以这个经上才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道理在此地。没契入的烦恼在,契入的烦恼化开了,化开了他就是智慧,就是德能,就是相好。
从前章嘉大师用钟表里面的发条举这个例子,让我去想、去观察。我们知道钟表发条它有弹性,长时期把它卷在一起,你把它摆在那里,它还是卷在一起。章嘉大师把这现象比作凡夫,妄想分别执着把这个发条变了形,它原本?原本是平平的一条,放在那边很平很平一点也不会变形,那就是自己本来的自性。现在必须把这个发条摆在这里,两头用东西压起来,看到它是平等的,这就是佛法的教诲。可是两面一松它又卷起来了。那是什么?它的习性,不是它的本性,所以必须要长时压,压的时间很长很长,把东西拿掉还是平的,这自性就恢复了。所以卷起来就等于说变形了,习气染污,让我们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相好、德能统统变成烦恼,变成六道三途的果报。我们在此地居然完全迷惑了,丝毫都不能觉察,不知道自己的性德是那么样的完美。现在听了佛菩萨给我们讲经说法,就好象我们自己这个发条一样,佛菩萨两边把东西一压,我们看到不错,太好了,跟佛菩萨没有两样。可是怎么样?我们把两面压的东西拿掉,又卷起来了。佛菩萨那里没有东西压,他就是平的。
这早年章嘉大师用这个比喻叫我去思惟观察,因为我问他,凡夫跟佛菩萨不一样在哪里?什么地方不一样?他教我看这么一桩事情,从这里面去体会,本来是一样的,一丝毫差别都没有,只是人家是平的,我们是卷起来的。虽卷起来,本质一丝毫没有改变,只是习性把它弯曲了。大师这个比喻很好,所以真善知识他们的教诲有意味,有意义、有法味,细心思惟观察确实能开智慧。
无能测度的言辞是性德自然流露。所以明心见性之后,怎么能不说法?怎么能不教化众生?你没有理由推卸,无论在哪一方面你统统都具足;愿力具足,慈悲心具足,相好具足,言辞具足,你样样都具足,你应该去度众生。正如同菩萨自己往昔在迷的时候,有别的佛菩萨来度你、来帮助你,今天你自己修行成就了,你能不帮助别人吗?讲不过去,没这个道理。
修行证果、教化众生法尔如是,就是自己在凡夫地接受一切佛菩萨、善知识的教诲,也是法尔如是。他为什么教我?他为什么不教别人?这我们现在懂得了,佛菩萨教化众生,要看众生根熟了没有,他能观机。什么叫根熟?现在我们的概念非常清楚,根熟就是你能相信,你能理解,你能够依教修行,你能证果。看看你在这一生当中,行,能够起信、圆解、修行、证果,这根熟。根熟了,我们凡夫心目当中,用凡夫的心态来说,特别照顾。其实佛菩萨不会有什么特别不特别的,不会有这念头,我们觉得佛菩萨会特别照顾,根没有熟的,暂时放在一边。其实佛菩萨心是平等的,绝对没有起心动念,但是他对你多照顾这是自然,你能接受,那个人不能接受;不能接受不是不照顾,还是照顾。乃至于完全没有善根的,所谓一阐提,一阐提也要给他下作佛的种子,这才叫做普度众生,这才真正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度众生跟学校教学真的没有两样,要把学生逐渐逐渐向上提升。没有上学的帮他上学,上了学了,一年级要帮他提升到二年级,二年级要把他提升到三年级,小学毕业要把他提升到初中,初中毕业要提升到高中,一直提升到最高的学位,叫功德圆满。哪一尊诸佛如来在因地里头不是受前面的佛、前面的菩萨,这样不断照顾你成就的吗?所以今天你自己成佛、成法身菩萨了,你也跟过去诸佛菩萨一样,对一切众生法尔如是。再看末后一句。
「智慧自在随所发言悉开悟故」。前面一句是说说法言辞莫测高深,这句所说的佛菩萨的教诲能令一切众生开悟。悉是一切众生。这话是实话,每个人开悟大小不一样,有人听了小悟,有人听了大悟,有人听了彻悟,等级统统不相同。什么原因?闻法的大众各个根性不一样,也就是说迷有浅深,迷得深的小悟,迷得浅的大悟,每个人浅深程度都不相同,各个不相同。所谓这个悟有无量次,古人讲积小悟,累积,常常有悟处。这种状况,学讲经的人体验格外的深刻,尤其是同讲一部经。譬如你讲《弥陀经》,这一遍讲完了当然会有悟处。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讲,讲第二遍,讲第二遍又有悟处。再换个地方去讲第三遍,遍遍有悟处。遍数愈多,真的积小悟成大悟,不知不觉契入弥陀境界,佛门里面讲「弥陀愿海」,自自然然的是悟处。
如果你要用心去研究,给你说你没有悟处。什么原因?我们前面讲的话你要能体会到,随顺自然,随顺性德才有悟处。你加一点意思在里面就把你的悟门堵塞,造成障碍,所以这东西不能研究。世间人真是太多太多了,他去研究,诸位要晓得研究是用心意识,心意识是妄心,妄心怎么能够跟真心相应?永远不相应,用妄心绝对不能够悟入真实。楞严会上世尊讲「犹如蒸沙」,你想把沙去煮,煮到最后希望那个沙会变成饭,哪有这个道理?这是什么原因?因不一样,煮米才能成饭,煮沙怎么能成饭?哪有这个道理?所以你要用真心你才能够入佛菩萨境界。你用妄心,不行,妄心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这错用了心。
所以佛法不讲研究,研究用心意识。佛法讲什么?佛法讲参究,什么叫参?不用心意识叫做参,怎么叫不用心意识?那你要晓得心意识的作用,第六意识是分别,不分别就不用第六识,不分别;第七识是执着,不执着就不用第七识;第八识阿赖耶是落印象,这是最难,你如何能叫他不落印象?不落印象不用第八识。所以离心意识,不用心意识就是不分别,不执着,不落印象,这叫参。禅要参,教下也不例外,上乘念佛的功夫也是参。《大乘起信论》,这是教。你看看马鸣菩萨教我们怎样去学教,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听经。这个地方你要懂。
当年佛陀在世,这些声闻、缘觉、菩萨,会听的人就是《起信论》里面所讲的原则。「离言说相」,他不执着言语,不分别言语,这叫离。有没有言语?有,佛在那里说,我在这里听,不分别,不执着。「离名字相」,名字是名词术语,菩提心、六波罗蜜、四摄法,这都是名词,佛用许许多多名词来表达,我们常常习惯在听。会听的人怎么样?对这些名词不执着、不分别,这叫离名字相。第三个「离心缘相」,心缘是什么?你不要去想它,听懂很好,听不懂也好,决定不要去想,不要去想这什么意思,一想就落在第七识,就落在分别执着去了。所以离心缘相是离阿赖耶识,离执着是离末那识、离意识,不分别,离第六识,离心意识,这叫参,叫参究不叫研究。你用这个方法听经,你会开悟,为什么?虽然是在听经,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如果我们在听经,听了就想这里头的意思,去分别执着,你的心已经被染污。心被这佛法,佛法也会染污,真叫是误会,产生很大的误会,佛叫你去染污,你现在把佛法染污了。佛法是性德,你用心意识就把佛法变成声尘,变成法尘了,所以你一辈子研究经教,你不会开悟。你知道为什么不会开悟?真正的原因就是你不会用心,用真心不能用妄心,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这妄心。会用功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炼什么?炼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要晓得宗门里面参禅他就用这功夫。他不要经教,他不要说法,他就用这个功夫,用到开悟,大彻大悟了,回过头来再学经教,那个学经教速度就快了。我们这里学上十年,还没有搞清楚的,他一个月就毕业了,这是真的。
龙树菩萨会学,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三个月就学完了、就毕业了。真正所谓是一闻千悟。龙树菩萨什么样的本事?就是离心意识,一闻千悟。但是,烦恼是断了,习气犹存,习气不好断。统统学完了之后,自己贡高我慢,觉得释迦牟尼佛也没什么,四十九年讲的东西我三个月全通达了。这个念头一起烦恼起现行。确实这个佛门里面大菩萨会照顾小菩萨,龙树是初地菩萨,大龙菩萨看到他这个样子,就把他接引到龙宫,看看释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时候,二七日中所讲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龙宫里头有收藏。他一看那个呆了,傲慢习气完全没有了。
说老实话,世尊在菩提树下示现成等正觉,二七日中,也有经上说三七日中。说二七、说三七都有根据,都是经上讲的,我们不要去执着这些,二七十四天,三七二十一天,总而言之,时间都不长。那《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多少?龙树菩萨告诉我们,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这个数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天文数字,无量无边。佛在往后讲经,讲到这个数量多,多半用恒河沙来做比喻,那恒河沙跟这个比没得比,那算什么?龙树菩萨看到这个样子,贡高我慢立刻就化除,不敢轻视诸佛菩萨,他们的智慧不可思议。往后释迦牟尼佛出定,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包括现在我们读的这个《华严经》本子,那是龙宫里面所收藏的真正讲亿万分之一都不到。我说这个话绝对不过分,四十九年所说的,亿万分之一都不到。定中二七日所说的究竟圆满的佛法,显示出如来果地智慧自在。在他那个境界里面,我们现在科学家讲的,他没有时间,他没有空间。
现代的科学家从理论上证明,数学里头推算出来的,空间跟时间不是真的。在某一种条件之下,空间等于零,时间也等于零,等于就没有了。时间要是没有了,就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哪有?没有。空间没有了就没有远近,时间没有了就没有先后,这什么境界?一真法界。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他们居住的境界里面,没有远近,没有先后。所以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这境界他把它起了个名字,叫不思议解脱境界,诸佛与法身大士所证的。这境界真的是不可思议,不是假的。
现在科学家给我们做了证明,在某一种条件之下,这个境界真的会现前。那什么条件?他还说不出来。但是佛法里面,佛讲得很清楚,离心意识。科学家所说的条件就是这个,只要你离心意识,也就是说离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我用这个说法大家好懂。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去炼,炼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个境界就现前。所谓是时间跟空间的维次突破了。这一突破无量劫前的事情,你看得很清楚,就在面前;无量劫以后的事情也在面前,不可思议;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剎土也在面前,世界变了。不是世界变了,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而是我们迷了之后,变了。今天我们讲到这华严境界,这是华藏世界,真的是得大自在了,智慧自在,德能自在,相好自在,没有一样不自在。
随所发言悉开悟故,决定没有一句话是废话。这我们在讲席里头常常说,佛与法身菩萨他所说的字字句句含无量义,我们读了《华严》才能够体会,什么叫无量义?圆满义。经上常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说了一个字,那一个字是圆满义,遍法界虚空界统统包括在其中。所以古德才说「一经通一切经通」,现在告诉你不是一经通,一个字通一切通,一个法通一切都通,尤其我们在这里看到经上所讲的。
现在科学里面讲的量子力学,世人所说微观世界,微到什么程度他们还说不出来。佛法有,微尘,一微尘。微尘在一般讲肉眼看不见,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凡夫看不到。佛在经上有个比喻,诸位要晓得比喻只能比喻仿佛,不可能比喻得恰到好处,这个做不到的。佛举牛毛,牛毛很粗,我们用这个来比喻,好象这是个牛毛,牛毛的尖端可以摆一粒微尘,摆在这个牛毛的尖端,你就晓得它那一粒微尘多小。摆在那里四平八稳它不会动摇,这一粒微尘叫牛毛尘。把这一粒微尘分成七分之一,佛叫羊毛尘,羊毛就细了,那一粒就是牛毛尘的七分之一,放在羊毛上也四平八稳。羊毛尘的七分之一叫兔毛尘,这兔毛又细了,咱们中国人用的毛笔很多是用兔毛,就很细。兔毛尘的七分之一叫水尘,水有空隙,这在高倍显微镜里面看出来,这一粒微尘在水的那个空隙里面走没有妨碍,叫水尘。水尘的七分之一叫金尘,就是金属,金属的密度比水大,它还是有很多的空隙,这一粒微尘通过金属一点困难都没有,四通八达没有障碍。金尘的七分之一才叫微尘。
所以微尘,我们现在要观察,那是高倍的显微镜,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见,微尘。我们再不说,再不往下说,往下说还有色聚极微,极微之微,那更小了,我们就说这个。佛讲这微尘里头有世界,微尘没有放大,世界没有缩小,微尘里头有世界,什么世界?跟外面世界完全一样。一粒微尘里头都有世界,粒粒微尘统统都有,不可思议,重重无尽。微尘世界里头又有微尘,那个微尘里头又有世界,真的,一点不假,谁能够进入到里面去参观?普贤菩萨,这是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的,普贤菩萨有能力入微观世界,然后你才晓得这个世界重重无尽。每粒微尘世界就像现在一样,里头有诸佛如来,诸大菩萨,有银河系,有太阳系,有地球,也有我们。我们哪里只有一个身,重重世界里头都有我们的身。这不是分身,这是性德法尔如是。《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没有办法思量,你不能想象,你愈想愈错,决定你想不出事实真相。所以这个经上只讲不思议解脱境界。我们从经上这些比喻稍稍体会到一点,才稍稍能理解一点点,不思议的这个境界。现在时间到了。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光照百界偈颂第九首:
【或见师子吼。威光最殊特。超一切世间。神通力无等。】
清凉大师跟我们在《疏》里面的提示,这首偈「现神通时,调彼难调」。这首偈我们还是参考「离世间品」,「颂时处圆融行」有四首偈颂,我们先看这四首。偈子里面『或见师子吼』,这句跟前面第五首完全相同,第五首头一句也是「或见师子吼」,意思前面报告过了。『威光最殊特』,前面第五首第二句是「殊胜无比身」,也很类似,非常类似。后面两句不一样,这个地方『超一切世间』。前面跟诸位报告,时空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看看《华严经》上怎么讲法?这四首偈颂第一首。
「深入无数劫,皆悉到彼岸,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这首偈我们要留意,第一首第一句「深入无数劫」。由此可知,它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怎么会有这些事情?这个事情是诸佛菩萨示现的,凡夫迷失了一真,把一真搞乱了,乱得太离谱了,所以这里面出现了什么?出现了,就是六道凡夫以为的时间跟空间,时间跟空间是从错觉当中发生的。你看看相宗《百法明门论》,论文很短注解非常丰富;《卍字续藏》里面有古德六种注解,早年我们学教的时候都曾经学过,注解太丰富了。
天亲菩萨将《瑜伽师地论》里头,《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讲的,弥勒菩萨把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认为对初学来讲太繁太多,所以把六百六十法归纳为百法。诸位要晓得百法就是《瑜伽师地论》的六百六十法,再一展开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用归纳的方法。时间、空间在百法里头占两个单位。这一百法分为五类,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分成了五科五大类。时间跟空间在五大类里面属于第四大类,第四大类叫不相应行法,它有没有?有,它什么都不是。它不属心法,也不属于心所法,也不属于色法(色法就是物质)、心心所(我们今天讲精神)。它既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质,那是什么东西?用现在人的话来说抽象概念。
不相应行法就是现在人所讲的抽象概念,它是从抽象概念里面产生的,就是它什么都不是。你看看佛法,好,排得好,说明它不是真实的,根本没有。今天被科学家证明,科学家讲在某种情况之下确实是没有。在大乘佛法里面讲,它根本就不存在。佛跟你讲空间、时间,讲无量劫,讲极乐世界距离我们十万亿佛国土,都是随顺众生妄想分别讲的,这样讲你好懂。如果跟你讲极乐世界就在面前,你就不懂了,你会起疑惑了。所以佛依二谛而说法,这就是佛说法的根据,据俗谛,依俗谛就是依你们凡夫之见,依你们迷惑颠倒来讲,你好懂。另外一种依真谛,真谛就是佛知佛见。《华严经》上讲的是真谛,正是《法华经》上讲的「佛知佛见」,这个经上是诸佛如来所知所见,诸佛如来生活、工作,与一切众生往来的事实的真相。
所以这是示现给你「深入无数劫」。无数无量,无数比无量还要多,在印度古时候这是十大数之一,一个无数是多少?无量个无量叫一个无数,所以这些都是天文数字。「皆悉到彼岸」。到彼岸是印度当时一个很普通的术语,意思就是圆满,我们中国人讲圆满。中国人也有一句俗话说,叫到家,到家就是圆满的意思。譬如你写字,字写得非常好,你写字的功夫到家了。你的厨艺,烧菜烧得一手非常好的菜,你这个手艺到家了。到家就是顶好的意思,没有比这个再好了,所以有圆满的意思。印度人称为到彼岸,很像中国人讲的到家,意思就是圆满,究竟圆满。下面两句给你说真话。
「无量劫一念」,无量劫可以变成一念,一念可以展开为无量劫,《华严经》讲的「念劫圆融」。如果时间要是真的那就做不到,你怎么可以把长时间把它缩短?怎么可以把短时间把它拉长?这个时间可以任意延长,任意缩短,它不是真的,这是佛菩萨境界,所以没有时间。佛菩萨示现,能够随顺众生的根性,随顺众生的知见,《楞严经》上讲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众生的心想他来示现,众生确实有心想,所以没有神通不能念劫圆融。佛菩萨没有心想,前面跟诸位说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所以在他的境界里头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我们再换句话说,大家会更亲切的能够体会到,没有远近,没有先后。没有远近就是没有空间,美国距离我们一万多里,很远,在一真法界里面,美国,你那个地方的亲戚朋友就在面前,他没有来,你没有去,就在当下。再跟你说,你入这个境界,你对于他们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得到他,他看不到你,为什么?他有空间,他有时间,就这么个道理。
所以诸佛菩萨看到我们,我们就在他面前。我们看不到他,他看到我们。另外还有些鬼神,鬼神他这个空间、时间突破的层次不像佛菩萨那么大,他能突破一些。像六道,六道里面的欲界天,尤其是欲界的地居天,地居天是四王天跟忉利天。饿鬼道、地狱道这很容易突破的,为什么?它太近了,小小一点定功就突破了,又何况鬼神有报得的五通,那是他的果报。所以这些鬼神他能看得到我们,我们看不到他。他在欲界这个范围之内没有远近距离,没有时间的前后,这是报得的。虽然各个人都报得,但是各个人的业力不相同,所以各个人的神通能力不一样;层次愈高的,他的能力大一些,层次低的能力小一点。譬如一般鬼神这五通,他能知道人间一些状况,天上,如果没有修行的这些鬼神,四王天以上他不知道,他达不到。在时间上来讲,他能够突破几十年,过去几十年,未来几十年他知道,他没有障碍。但是讲几百年前他就有障碍了,他见不到,这是能力小的。能力大的能够知道几百年,千年以上他不知道,他们通的能力各个不一样。
所以东西方预言里面,这个预言我们很年轻就接触到,这些事情年轻好奇,我请教过章嘉大师,我请教过李老师。小时候我念小学在福建,福建驾乩扶鸾的风气很盛,一般人家堂屋,供祖宗的堂屋,堂屋都挂了一个畚箕。我们那个时候刚刚到福建,看到都很奇怪,因为在长江两岸,我们家乡没有这个风俗,没有这个风俗。但是到福建,我住在建鸥,住在南平,每个人家堂屋上都挂一个畚箕,而且畚箕上它还用一个红布,很宽的红布结成带子把它装饰,装饰得很好看,挂在那个地方。以后我们知道那就是扶乩的时候所用的工具,不用的时候他们把它供起来。在沙盘里面写字,扶的时候两个人,一个扶左面,一个人扶右面,两个人手捧着畚箕,畚箕前面有一支笔,实际上它刻了一个龙头,龙的舌头伸出来,是木头刻的,在沙盘上写字。这两个人,扶鸾的这两个人一般都是不认识字的,什么人?在那个时候拉黄包车的,现在黄包车没有了,有些地方还有三轮车。从前拉黄包车的、挑水的、卖柴的不认识字。在外面找,找他们来扶,扶的时候给一点钱给他。写的字写得很规矩,我们小孩在旁边看都认识,他写得很慢,大概一个小时写二、三十个字,我们看了奇怪,所以我对于这个事情很相信。
以后遇到章嘉大师,因为我在台北,我有几个朋友,他们是圆玄学社,道教的,每个星期他们都举行请乩扶鸾,我也去参观。我参观这个我不相信,为什么?他只专门一个乩童,别人扶它就不会动。这个乩童扶这个乩动的速度好快,也在沙盘里,我在旁边看很久,一个字都看不出来。而他口里念念有词,一个小时下来写几千字,我对这个不能相信,跟我从前小时候看的大不相同。我认为这是有伪造的可能,这不是真的。我把这个事情请教章嘉大师。章嘉大师说扶乩的事确实有,灵鬼附在这个身上,不是附在人身上,附在乩的身上,人这个手顺着他的气势在动,写出文字。他说这灵鬼有小神通,你问他最近的事情,两、三个月以内的事情,几乎他讲得一点不错;你问几年以后的事情,他就跟你胡说八道,反正他说了也不负责任,你也找不到他。
章嘉大师告诉我,满清亡国就亡在扶鸾上。慈禧太后相信这个,国家大事她不找这些大臣来商量,她在乩坛里面决定,看鬼神怎么说,最后亡国,这是违背祖宗的教训。中国古大德讲「国之将兴,听于民」,这个国家要兴旺,做帝王的人听听老百姓所说的;「国之将亡,听于神」,国家快要亡了,他不听老百姓的,他不听大臣意见,他听神,听鬼神。鬼神确实有,你要有智慧,你不能被鬼神愚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孔老夫子说「敬鬼神而远之」。知道鬼神是一类众生,我们应当尊敬。远之是什么?不听你的,听谁的?听圣人的,听佛菩萨的。佛菩萨绝对不用驾乩扶鸾来说法,这要知道,要用驾乩说法,鬼神可以冒充,那众生真的找不到依靠。所以佛菩萨用经教,讲经说法。佛不在世了,把这些经教集结成为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一定要依教科书,不能够自己随便去编造,不迷信。所以这些大德们他们有智慧。
这些预言,李老师告诉我预言只依据总的来讲有两大类,一类离不开数学,数学理论来推断,在中国就是易经,离不开易经。但是这个推断要很精确,计算要很精确,就是小数点后面三、四十位,错一个字你的推断就不准,只能推断个大概,不是很准。第二种是现量,现量是什么?是定中的境界,他说那个很准确。但是一般的这些预言多半都是从数理,所以它有差距,可以参考不能完全相信,这话都是正确的,都很有道理的。
另外一类鬼神附身,他所说的有的说得很准确,有的说的完全不正确,都要自己有智慧判断,不可以盲从。盲从那你肯定要吃亏,你肯定上当,受别人摆布,受鬼神愚弄,这很不好。所以同学送了一本书给我看,就是美国预言家凯西,他一生当中给人治病,他也没有学过医,什么也不懂,那个治病的方法非常神奇,都是在睡觉,好象梦中说梦话一样,你问他答复你。他这个案例档案保存得非常完整,听说有一万四千多个案例,现在成立个博物馆,世界上有不少人到那边去研究。我们还有个同学曾经在他那个图书馆里面去参观过,来告诉我,他说外国人对他很相信。
我看到这个报告之后我们清楚,他是灵媒附身。附身的神灵是一个有善心的,有慈悲心的,不害人,借着他的身体来做好事,所谓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来做这个。他的神通能力有限,并不很大,大概他所能知道的,就是他所能突破时空很有限,在空间,他没有办法超过这个地球;在时间来说,应该也只有一、两百年,时间再久远的话,他就不太准确。我们怎么知道他是一个善神?凡是合情合理的,他告诉你都非常准确,不合情、不合理的他跟你乱讲。譬如有人想投机去买彩票,去问他,那完全不灵;你有什么病痛,诚诚恳恳求他帮助那很灵。所以从许许多多的案例,这是个善神。
肯定人有轮回,肯定因果报应通三世,这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我们看他东西不学别的,就学这两样东西,确实有轮回,确实有报应。所以他说任何一个人,在一生当中决定没有偶然的事情,决定没有突发的事情,无论什么事情都跟前世的因、后世的果,扯连在一起,决定分不开。所以任何事情,有前世的因,这一世的果,这一世的因来世果。他说人在这生生世世当中统统都在学习,这个话说得非常正确。特别是佛法里面,从初发心到无上道,我们一般讲无量劫,三大阿僧祇劫,不都在学习吗?为什么要这么长的时间?就是学习有时候中断,断断续续。这个现象就在我们这一生当中,我们就看到,我们把一生缩短成一天,你看这一天有的时候在学习经教,有的时候在搞别的事情。即使在学习,他常常换科目,于是每个科目都变成断断续续,这样的学习进步就很困难、很困难。不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所以这个修行时间,需要那么长成就,原因在此地。果然能够摒弃万缘一切都放下,只搞一门,成就不难,而且成就快速。这些道理我们都要懂。所以这个地方讲到,现在人讲特异功能、神通,这真有不是没有,浅深大小广狭各个不相同。再看第二首偈。
「一切劫非劫,为世示现劫,无来无积集,成就诸劫事」。这首偈子可以说把时间,也称为时劫,真相说出来。时间真相是什么?到底是一回什么事情?我们看这一首偈就明白了。「一切劫非劫」,一切劫是世间人的执着,非劫是诸佛菩萨所看到的真相。劫是时间,确实时间不存在。虽然不存在,这众生有感,佛才有应。
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为九法界众生示现,「为世示现劫」。这个世是世间,世间就是我们通常讲十法界。因为十法界里面的佛,那些佛没有见性,没有破无明。所以这个时劫维次他没有突破,他还是有时间,还是有空间,到一真法界就没有了。所以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才能突破,突破时空维次。那佛应化在这里面示现,十法界里面的众生就不奇怪了,能接受了。如果要是不示现这个,这个世间人说你是神,我们是人,我怎么能跟你学?我怎么能学到你这个能力?世间人信心没有了。所以佛菩萨一定要示现跟世间人一样,与大家和光同尘,这样子教化众生。众生看到你是人,我也是人,你能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把他那个学习的信心启发出来了。种种示现,无非是教化众生的手段而已。一切众生这时空从哪里变现出来的?现在我们在经教里头了解了,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离妄想分别执着,时间跟空间都不存在。
第三句话说得好,「无来无积集」,无来就是他没有因,无积集是没有缘也没有果。「成就诸劫事」,那是示现,这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大经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讲事实真相,不但时间、空间不可得,世间所有一切万象都不可得。所以《般若经》上总说「一切法(一切法包括时间,包括空间),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常常念这句偈,这四句话「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十二个字常常念,常常如是思惟,总有一天豁然大悟,大悟就入境界了,你就自己亲证,确实如此。
一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玄奘大师翻译的二百六十个字,你们想想是不是讲的这桩事情?这才是世间一切法的事实真相。事有没有?有,理上没有;相有,性上没有。所以这些幻相,《金刚经》上讲「梦幻泡影」。这些幻相你可以欣赏,你也可以受用,你决定不能据有。你要是据为己有,那你错了。为什么不能据有?它毕竟空,它无所有,你怎么能据为己有?那你据为己有是个幻想,也是一个抽象概念,绝对不是事实。这个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难为佛菩萨为一切迷惑颠倒众生做示现,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要从这些地方细心去观察、去学习。这两首讲的时间,下面两首讲空间。
「于一微尘中,普见一切佛,十方一切处,无处而不有」。微尘遍法界虚空界,我们肉眼看不见。普贤菩萨,这我们在前面读过,他有能力「于一微尘中,普见一切佛」。普见一切佛,就是普见一切世界。这我们都很清楚一尊佛教化区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通常叫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教化的区域。我们一般讲这是标准的,还有佛的缘非常殊胜的,因中结的缘不相同,所以有一尊佛教两个世界,教三个世界,乃至于十几个世界,不相同。这桩事情我们也能够理解,从什么地方理解?从我们现在学佛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你看有人学佛,非常喜欢跟人结法缘;有人学佛只顾自己,不跟人结法缘。那将来不跟人结法缘的,结的缘少的,他的教区就是一个大千世界。欢喜跟一切人结法缘的,那他的教区可能就好多个三千大千世界。
我们在初学的时候,老师常常嘱咐我们、提醒我们要与众生结缘。我们同学那个时候练习讲经,台中莲社在台湾,北到新竹,南面到鹿港,在这个地区里面总共有十七个布教所,那都是我们学生练习讲经的地方。可是有的同学法缘很胜,有的同学法缘那就很差;有些同学去讲经有一百多人听,有些人去讲经三、五个人听,不一样。老师就说各人法缘不相同,法缘从哪里来的?结的,你要肯结缘。有人前世结的缘很殊胜,有人前世没有结缘,前世没有结缘,现在结缘还来得及。所以我们在李老师会下,就学会了结缘。结缘,我们能力很有限,结缘听说都是要钱,没有钱。老师说不必要钱,真诚心、欢喜心笑面迎人那就是结缘。布施欢喜不要钱,布施诚恳不要钱,不要钱照样能够积功累德,你为什么不会做?见到人都板着面孔,让人家看到你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就是你不懂得跟人结缘。
所以佛教我们,特别在中国祖师大德他们建造道场,你一进山门头一个看到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布袋和尚中国人,把他的像放在大门口最当中,你远远进山门头一个看到他,那是什么?布施欢喜,所以中国人称他作欢喜佛,满面笑容,这就是结缘,你一进佛门结欢喜缘。人与人之间,要笑脸常开,不可以板起面孔,板起面孔谁会理你。你对别人笑,人家对你笑;你恭敬别人,别人恭敬你,你每天板着面孔不理人,谁愿意亲近你?这个人就没有人缘,谁都不喜欢你,你自己也感觉跟人家格格不入,不能相处,你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你不知道错在哪里。错在什么?错在不会笑。佛法教人,头一个就是教你会笑,弥勒菩萨摆在那里就是教你会笑。对人心地厚道,帮助别人心要细,要照顾周到,这些都是广结法缘,不必要花钱。
普贤菩萨真的是广结善缘,十大愿王,礼敬诸佛,诸佛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一切众生本来成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都是结缘,然后才讲修行。真正修行是什么?忏悔业障是真正修行,真修就这一句。随喜功德也是属于忏悔业障,为什么?人有嫉妒心,看到别人好,心里就难过,这是很大很大的障碍。怎样排除?修随喜,看到别人好事,心里生赞叹欢喜,成就他的好事,成人之美。我们常常愿意成就别人的好事,别人也会成就我们的好事;你要是嫉妒障碍,人家对你也嫉妒障碍,你不叫自找麻烦吗?因缘果报如是。
「十方一切处,无处而不有」。这个意思我们前面说过了,重重无尽的法界。我们要晓得这种不思议境界,绝对不是能够用思惟想象你能够了解的,离开妄想分别执着,这个境界就现前。所以佛说法不欺骗一个众生,你自己会契入,你自己会证实,你才晓得佛的言语,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你会证明。这是佛法殊胜之处,佛法伟大之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