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一九页,「子二、由义处」。
这一小科是讲到「说语义」,是「所知相」的最后一科。这一科是以「所知相」生命的三种相貌──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以这三相来融通大乘的因果。前面讲到「由德处」,是融通大乘的果地功德。关于大乘的果地功德,前面讲到佛陀自受用跟他受用的功德,有二十一种功德。这二十一种功德会归起来,就是「最清净觉」,是由一念清净圆满的觉悟所产生的二十一种功德。这个清净圆满的觉悟,是所有功德的根本。什么是清净圆满的觉悟呢?本论提到二个重点:第一个是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依他如幻。从修行的次第上来说,我们在修行智慧的时候,第一个应该要修学遍计本空的观照。这个观照所面对的所缘境,是我们心中的遍计执,这个遍计执对外境来说是色声香味触法,对内心来说就是一种自我意识。我们应该用空观的智慧,空掉内在的我跟外在的法,使令我们的内心能够趋向清净平等的无住法界──「内不见有人,外不见有法」,而进入平等无住的法界。这种无住的法界,能够慢慢的培养出清净法身的功德,使佛陀的生命能够超越时空,恒久的住世──这个功德就是由遍计本空所成就的。成就遍计本空以外,我们应该加修依他如幻。前面的遍计本空,是把我们的生命,回归到我们一念的真如本性;这个依他如幻,则是从清净的本性当中,依止大悲心,生起六度四摄的妙用。这个时候,「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从清净的心中,积集种种的福德资粮,修习六度的波罗蜜,来成就应身跟报身的功德庄严。这样说的话,这「最清净觉」主要的修行智慧,一个是遍计本空,一个是依他如幻。一个是把我们的心带回本性,叫遍计本空;一个是在清净的本性当中,彩绘成种种的依正庄严,这就是依他如幻:所以我们整个修行的智慧,基本上就是空观跟假观这二个智慧的交互作用,由这二个智慧的交互作用,慢慢的创造出二十一种的佛功德出来。
子二、由义处(分二:丑一引经;丑二释义) 丑一、引经
前面是讲果地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因地的修行,这当中有二段:第一段是「引经」,第二段是解「释」它的「义」理。这以下引用《大宝积经》,我们看论文:
复次,由义处者,如说若诸菩萨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萨。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令入一切智智故;自知我今何假智故;催伏慢故;坚牢胜意乐故;非假怜愍故;于亲、非亲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槃为后边故;应量而语故;含笑先言故;无限大悲故;于所受事无退弱故;无厌倦意故;闻义无厌故;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不悕异熟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于诸有情无有恚碍而行忍故;为欲摄受一切善法勤精进故;舍无色界修静虑故;方便相应修般若故;由四摄事摄方便故;于持戒、破戒善友无二故;以殷重心听闻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练若故;于世杂事不爱乐故;于下劣乘曾不欣乐故;于大乘中深见功德故;远离恶友故;亲近善友故;恒修治四梵住故;常游戏五神通故;依趣智故;于住正行、不住正行诸有情类不弃舍故;言决定故;重谛实故;大菩提心恒为首故。
这个地方,无著菩萨引用《大宝积经》,来说明菩萨在因地要成就三十二种法门,才能够成就菩萨的功德。这当中有一个总说,「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这一句话是三十二种功德的总称。身为一个菩萨,他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使令一切的有情众生,生起利益安乐的希望。首先我们讲「一切有情」,菩萨发愿的对象是针对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只要是有生命,都是菩萨所要「利益」跟「安乐」的对象,包括天上的飞鸟、地上的众生。这当中,菩萨应该怎么去帮助众生呢?这以下讲出二个重点:第一个是「利益」,第二个是「安乐」。在次第上,菩萨应该先给众生种种的「安乐」。这「安乐」的意思,就是菩萨应该假藉财物跟种种的资具来摄受众生,使令他现生的生命得到安乐。他现生的生命得到安乐以后,他对佛法才能够产生欢喜心跟恭敬心。所以菩萨应该先用种种的事物资财摄受众生,使令他安乐。接下来就应该用佛法的教授,使令他内心产生光明的智慧,让他知道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让他具足判定是非、防非止恶的力量,这就是「利益」。这个「利益」就是从他身心安乐当中,再进一步培养他的观照力。这时候的「利益」,它所加被的不是今生而已,还包括他来世的安乐。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面对一切的有情,许下一个心愿,希望一切有情「安乐」,也希望一切有情「利益」。这样的心情是什么心情呢?是「增上意乐」,这个「意乐」的意思就是一种希望。为什么把希望加上一个「增上」呢?我们作一个说明。几年前,美国有一个很大的企业公司,要招聘一个业务经理,它是要求有十年以上的实务经验,这个时候有五十多位企业的高手来参加,总经理亲自面试,结果有一个中年人被选上。他被选上以后,他觉得很惊讶,因为他觉得:其实大家实力都差不多,为什么会选上他?上班以后,他问总经理说:为什么这么多的人应征,你选择我来上班呢?总经理说:其实你们的整个基本资料是很接近的,但是你有一点跟他们不同。我问这些人对成功的看法,他们都一致表示「他们非常希望要成功」,只有你说你一定要成功。(哈──)所以当一个人说:我很希望把〈楞严咒〉背起来,这个人的〈楞严咒〉可能就背不起来。我们回顾过去很多很多的希望,其实都落空了,我们过去很多很多的希望,都是在犹豫不决当中,丧失很多机会。就是我们没有把这个希望转成一定,这是我们生命很重要的一个转捩点;若我们永远活在希望当中,我们永远一无所有,这就是一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佛陀的慈悲,加上一个「增上」,就是他这种希望,是有付诸行动的力量。所以宗大师说:其实所有的众生,都想要使令一切有情利益安乐。你看天人他在天上,看到人世间在造业,他也觉得很可怜;但是他只是「我希望你们离苦得乐」,他只是起这个念头,那他一辈子就在那边希望。只有菩萨叫做「增上意乐」,他能够把他的希望付诸行动。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希望,只是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但是增上的希望,他会从心中而付诸身业跟口业的行动,差别在这个地方。也就是说,菩萨应该要把使令「一切有情安乐」跟「利益」的希望,实际的去实践,这个是整个菩萨的一个基本精神,「谓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增上意乐故」。这是菩萨整个三十二法的总标,这以下有三十二个别释。我们看今天的《补充讲表》,有三张。 菩萨应成就三十二法乃名为菩萨。
这是出自《大宝积经》。「大宝积」的意思,就是佛陀教导菩萨如何来积集广大的珍宝、教导菩萨如何修学种种的法门,叫《大宝积经》。这当中有三十八句,出自《大宝积经》,无著菩萨把它汇归成三十二法,再把三十二个法浓缩成十六种业,这业是下面的业,我们先看第一个:
令入一切智智故............................一展转加行业
这个地方先说明整个菩萨道的一个目标。我们在引导众生的时候,会施设很多的方便;但是所有的方便,都是要使「令一切」有情,证入圆满的无上菩提。这无上菩提就是一种中道的智慧,就是你不管施设什么方便,你要使令一切有情,能够正确的观察一切的生命是即空、即假、即中,这叫做「一切智智」,这叫做「展转加行业」。这个地方,菩萨必须要施设方便,不是看到一切有情,都给他中道智慧,不是这个意思。你必须要依止方便,使令他展转的增上。这个地方,智者大师的意思叫做「为实施权」,为了真实的功德而施设方便。但是「为实施权」,不要忘了权不能离实,你的方便不能离开你最终的目标,就是你施设的方便,不能跟你最终的目标相抵触,叫做「令入一切智智故」。这个地方,是说明整个菩萨道的最终目标,就是你因地没有走之前,先把你最后的目的、这个点标出来。这个过程当然有很多很多的方便,但是目标这个点不能错,「令入一切智智故」。
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二无颠倒业
当我们对一切有情的目标是确定的,我们希望众生生起中道智慧,成就大般涅槃。这个时候,我们要不断的去「自知」,不断的去反省自己:我给众生的方便是不是正确的?我有没有产生错误颠倒的智慧?你本来是应该给他这样的方便,结果你是不是施设错误了?菩萨应该不断的用佛法的智慧来观照自己,是不是在施设方便的时候有所错误?这个「假智」就是错误而颠倒的智慧,也就是说菩萨应该注意自己要安住在「无颠倒业」。有时候这个众生你应该摄受,结果你诃责他,他本来内心已经是极度惭愧,你又诃责他,使令他挫折感更深;有的众生你应该诃责他,你却一再的姑息:这都是菩萨所犯的错误,就是你没有安住在正确的方便。做为一个菩萨,每天要不断的反省自己:「我今何假智故」,有没有安住在错误的方便当中呢?这是菩萨每天要自我反省的。
催伏慢故........................三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
菩萨经过长时间的修习智慧,包括修习根本无分别智,进入到我空、法空不思议的平等法界,有时候也广学种种方便的假观,所以菩萨变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对生命的观察,是比一般众生来得微细而且深远,他往往能够看到即将发生的事情。我们生命当中,一个人一定要等到事情错误以后,他才看得出来,这个人一生当中没有什么成就,大乘佛法也没有什么成就。一个菩萨要能够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出来,他能够知人所不能知,见人所不能见,这个不是神通,这个是一种智慧的抉择判断。菩萨经过长时间的自修跟听法以后,他心中产生智慧,就容易高「慢」,因为他往往能够洞察先机,所以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而产生一种高举的现象。这个时候,菩萨应该善自调「伏」自己的憍「慢」,要修习无我观。其实我们这一念智慧,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没有真实的自我,只是平等法界的一个明了心性而已,这个时候叫做「不待他请自然加行业」。这个「不待他请」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为诸众生不请友」。照正常的仪轨,菩萨要摄受众生、为众生说法,都应该要众生主动来启请,菩萨才能说法。但是有时候众生活在颠倒当中,他怎么能够启请呢?这个时候菩萨知道:我这个时候来摄受他,对他一定有帮助。所以菩萨能够「不」必等「待」众生的启「请」,主动的降下自己的地位来摄受他,使令他得到利益。这等于是菩萨降低自己的身分,本来你应该等待别人的启请,但是对方不知道怎么启请,这个时候菩萨能够「不待他请」,主动的来摄受众生。他能够这样做,是「催伏慢故」,菩萨不断的在调伏自己,所以他不会觉得自己是高举的、与众不同。这个「催伏慢」心,我空观是很重要的根本观。我个人的体会:你每天不断的拜佛,这个拜佛它的殊胜处,就是你那个头刚刚着地的那种感觉是不错的,那个头慢慢慢慢的从上而下,当头跟地上接触的时候,那种感觉会让你慢慢趋向于无我。所以头着到地上,这样的动作,对修无我观是很有帮助。一个多拜佛的人,他能够「催伏慢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便。
坚牢胜意乐故....................................四不动坏业
菩萨对于度化众生的意乐,要不断的加强,使令它「坚」强「牢」固,而「不」为一切恶逆的因缘之所「动」摇,这叫「不动坏业」。这个「不动坏」,在古德的注解上说:不要因为有情行种种的恶业,而动摇菩萨利益安乐有情的心情。也就是说,菩萨花了很多很多的精神体力来教化众生,哦,众生果然是有改变,开始受三归五戒去修行了。但是没多久,遇到恶因缘,他还是放逸了。菩萨看到这样子,切不能够动摇信心,因为生命的重点在过程,他曾经在佛法当中栽培善根,这个善根是不会失掉的,我们不要用结果来论断成败。就是说只要他曾经用功过,这个生命就值得珍惜,那种力量是存在的。所以菩萨不要被那些成败的结果那个风吹来吹去,所以你应该安住自己的意乐,你做你该做的事就好。乃至众生曾经有三分钟、五分钟听法的因缘,有拜佛的因缘,这样子都值得庆幸,所以菩萨应该安住在「坚牢胜意乐故」,不要为外在一时的成败所动摇。
┌ 非假怜愍故───无染系故─┐
前面是「意乐」的坚定,这个地方是这个意乐当中不能有杂「染」,利益众生不能有杂染。什么叫杂染呢?就是一种虚妄的「怜悯」心。这个虚妄的怜悯心,在古德注解上说:就是这个意乐当中夹杂著名闻利养的心情,所以「无染系故」,就是心不系缚在名闻利养的杂染中。这个名利心是这样子,我们经常说名利是不会诱惑人,是自己被它所迷惑──色不迷人人自迷。一般人为什么跟名利接触的时候会产生爱着呢?这当中只有一个理由,就是我们对名利心产生错误的认识,我们总是觉得这个名闻利养,是常住的、不坏的。我今天得到别人的恭敬,我永远会得到别人的恭敬;我得到这个利养,这个利养永远属于我的:所以名利的价值,来自于我们对它产生常见,它才有价值存在。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对名闻利养应该修无常观,就是说以四相观之,这个名闻利养它是生、住、异、灭。没有错,它会生起来,它也会相续;但是它会随时间而变化,变化以后,最后消失掉。你今天得到别人的赞叹,过几年以后,别人把你忘得一乾二净;你得到这个利养,你随时会失坏。所以这个名闻利养,当我们用无常观来看它的时候,它的价值感就消失掉。其实名利之所以迷惑人,是因为我们用常见的思想把它包装得很好。你把常见的包装拿掉以后,其实它的真实相是生、住、异、灭的,那它就没有什么价值了。所以说「无染系故」,菩萨应该在意乐当中,在清净的利益有情的意乐当中,善巧的把名利的杂染心,透过无常观,把它一一的消灭掉。
│ 于亲、非亲 于恩非恩 │ ┤ ─── │ │ 平等心故 爱无爱恚故│
前面是对外在名利的调伏,这个地方是内在的一种情感。菩萨当然是有情感,但是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怎么克制呢?就是对「于亲」厚的众生,对自己比较亲厚的众生,或者对自己比较不亲厚的众生,你应该要「平等」的教化,不要随顺自己的情感来教化众生,这样子容易造成人我的对立。我们一般人做事情有二种选择:第一个,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值得赞叹的菩萨;第二个,做你想做的事情,这是生死凡夫。我们现在的思想一直在退步当中,你看古代的人,他们的生命当中,很能克制自己的感情,都是做自己该做的事。现在强调民主自由,诶,我自己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其实这个思想是伤害我们很深的,这个都是在鼓励我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你整个生命都在情感当中,那你这个生命肯定是放纵烦恼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于亲、非亲平等心故」,就是菩萨应该要善调自己的情感,做自己该做的事,平等的教化众生。
│ 永作善友,乃至 于生生世世│ └ ─ ┘.........五无求染业 涅槃为后边故 中恒随转故
这个地方是讲菩萨在度化众生,应该有始有终,「永作善友」,「乃至」于众生进入到「涅槃」才能够停止,即「于生生中恒随转故」。一个人名利心太重、情感太重,他心中的包袱就会比较多,压力就会大,他就很难能够长时间的行菩萨道。所以第七跟第五、第六有关系的。一个人内在的情感淡薄,外在的名利心也淡薄,他做什么事就能够比较持久,这个是很正常的,所以这个第五叫「无求染业」。内心当中不要去追求无常败坏的这些杂染的名利,还有内在生灭一时的感觉,应该要有目标、有次第的去实践自己的理想。
这整个七段当中,前面的七句都是属于自我充实、培养正念,我们可以把这个地方当作菩萨的第一个阶段,自我充实、培养正念。这个时候菩萨应该要在寂静处,好好的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培养心中的智慧观照。由智慧观照当中,调伏慢心、加强意乐、消灭对名利的执取、善加克制自己的感情、增加自己的耐性等等,这个都是一种心地法门。看第六个法:
┌ 应量而语故┐ ┤ ├.................................六相称语身业 └ 含笑先言故┘
这第六法以后到第十二个法,是菩萨开始历事练心,积集资粮。前面是自我充实、培养正念,那是心地法门;这个时候,菩萨从心地法门开始出来,付诸身业、口业的行动,开始从执事的历练当中,去积集自己的福德资粮。第八「应量而语故」,菩萨在教诫众生的时候,应该要应量的教诫,不能讲得太少,讲得太少他不明白;但也不能讲得太多,你教诫得太久,他心生厌烦,就产生不了反省的效果。所以菩萨教诫众生,应该「应量而语」,应该适可而止,达到效果就应该收了。第九「含笑先言故」,菩萨对一切有情众生,应该主动的「含笑」,这个「含笑」就是面带微笑,主动的跟众生打招呼。为什么菩萨要跟众生打招呼,而不是众生跟菩萨打招呼呢?因为菩萨是经过长时间的自我充实、培养正念,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他也可以说是有福德资粮的人。这个时候,他整个生命的因缘,是在众生之上,如果他经常保持严肃的样子,众生就不敢亲近。所以一般来说,上位的人要主动的跟下位的问候,这是比较容易,因为下位的人,他实在是不敢亲近上面的人,圣意难测!所以这个时候,身为上位的菩萨,应该要主动跟众生打招呼,培养一种亲切的气氛,这叫做「相称语身业」,这样的语业跟身业,是相称于自己的菩提心。我们一开始就讲过:你为什么要修习这么多功德呢?你所积集一切功德,只为了一个目的。你为什么要拜佛?为什么要去调伏烦恼?为什么要去诵经?就是一个目的,「谓于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你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众生,才做这么多的事情。既然是这样子的话,我们表现出来的身业、口业,应该要称合自己的心意。
无限大悲故..............七于苦于乐于无二中平等业
当菩萨历事练心的时候,面对三种有情众生,应该要平等的对待。什么叫三种有情众生呢?第一个是「苦」恼的众生,有些众生前世没有修习善业,而造了很多罪业,所以他身心是安住在苦恼当中;有些众生他前生积集很多布施、持戒的善业,所以他的生命安住在安「乐」当中;或者是「无」苦无乐的中庸当中。这个时候,菩萨应该要「平等」的来面对。也就是说,有些人他特别喜欢摄受福报大的众生,有些人他特别喜欢摄受苦恼的弱势团体,其实这都是有所选择的度化,都是不对的,菩萨应该要「平等」的面对一切有情。
于所受事无退弱故............................八无下劣业
菩萨不但是要平等大悲,最重要是能够对「于所」承当的事物,没有「退」缩、怯「弱」的心情。就是你做什么事,要有承当的勇气、要有承当的勇气。过去我曾经参加斋戒学会,斋戒学会参加十天以后,忏公师父要我跟这些学员长开一个检讨会。忏公师父坐在旁边,我们大家讨论:这次斋戒会办得怎么样,很多的优点、也有很多很多的缺点值得改进的。最后讨论结果,完毕以后,请忏公师父作一个总结。忏公师父只讲了一句话,他说:「敏则有功」(敏就是很敏感的敏,不过这个地方的敏是很努力的意思,勤勉。)。我们先不论得失,只要你肯尽心尽力,这就有功德。所以忏公师父经常讲一句话说:「我们不怕做错事,就怕你不做事。」就是说一个菩萨,我们不怕你做错,没有人第一步就踏得很对,而是要不断的修正自己;但是你什么事都不敢做,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个是有明显的声闻种姓在里面。所以一个菩萨「于所受事无退弱故」,遇到事情,先不要管你做得好、做得坏、做得多、做得少,只要你肯踏出一步,这个就值得欢喜,就表示你这个人至少已经有承当的勇气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无下劣业」。这个「下劣业」,古德说:什么叫「下劣」呢?就是声闻人,他但求自度,于利他的事业,心生退却,谈到利他的事情,不要说做,他内心当中就害怕,这个就是声闻种姓,叫「下劣」种姓。菩萨应该要培养自己承当的能力,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怕!尽你的力量去做,什么事情都要跨出第一步。
无厌倦意故........................................九无退转业
菩萨教化众生的时候,一定要有耐性、长久性,不要有「厌」恶疲「倦」的心情,做了几年,不做了,这个就是「退转」。其实这个十二跟十一,十一是承当,十二是持久,相对来说,十二是比十一困难,这个勇猛心易发,恒常心难持。这个「退转」,一直是困扰很多凡位菩萨的一个共同问题。我们可以要求一个人发心去做执事,发心去弘法;但是要他持久,就是有困难。这个地方的问题点在哪里呢?孔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事情有三种人:下等人他知道怎么做,知之者,他知道怎么做这也算不错,这是下等人;好之者,就是他不但知道,他还有一种希望要去做,这是中等人;第三个是他已经乐在其中,开始做而且乐在其中,这是上等人。所以,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办事情有三种人。这个地方,孔夫子的意思是说:在你的事业当中,不管你愿意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菩萨业,你希望写文章、整理资料做幕后的功臣,或者你愿意站在讲堂弘扬佛法,或者你愿意做什么利他的事都好。你要记住一句话:你对于你所做的事情要保持欢喜,要从这个地方得到法喜、得到乐趣,你才能够持久。如果你对于你的菩萨事业,永远保持在勉强当中,这个是没有办法持久的。所以你一定要在你所从事的利他事业当中,从中得到乐趣,这个是非常重要──「无厌倦意故」。
闻义无厌故.......................................十摄方便业
菩萨有了承当力,有了长久的恒常心以后,就要不断的听「闻」正法,来成就自己「摄」受众生的「方便」。这个「听闻正法」,在古德的解释当中,「正法」包括了一切的佛法,也包括了一切的世间学问。因为众生他所需要的不完全只是佛法,这世间的因缘也不可以废弃,所以菩萨应该要广学一切的佛法、世间法,得到种种的善巧,叫「摄方便业」。
┌ 于自作罪深见过故─┐ ┤ ├..............十一厌恶所治业 └ 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
菩萨对「于自」己在身口意当中出现的「罪」过,要自我反省,而深自诃责。我们也说过,菩萨不是发了菩提心就开始历事练心,他是有经过自我充实、培养正念的前方便,所以他是心中有了观照力,才开始历事练心。有了观照力的人,跟凡夫活在妄想当中不同。有了观照力以后,他遇到「过」失的时候,他会产生惭愧,诃责自己,让自己的过失一天一天的减少,就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这个「深见」就是他的观照力没有失掉,自我反省的能力是时时存在的,经常用经律论的道理来观照自己。「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当然他观照自己,他也很容易观照众生有过失,众生有过失,我们不应该对以「瞋」心,应该要加以种种的教「诲」。在表面上,菩萨对众生有时候是折服、诃责、处罚,也可能是摄受。不管折服、摄受,菩萨都不能够安住在瞋心,这叫做「厌恶所治业」。这个「所治业」就是所对治的过失,可能是身业的过失、口业的过失、意业的过失,这个「所治」就是过失。「厌恶」就是远离,菩萨应该要善巧的使令自己远离过失,也应该使令一切众生远离过失,你要有这种能力。总而言之,就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于他作罪不瞋而诲故」,就是要使令自己跟他人远离过失。
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十二无间作意业
这叫做「无间作意业」。菩萨应该在「一切」的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当「中」,经常保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正念,就是你不断的要作意这件事情。第十六「于一切威仪中恒修治菩提心故」这一条,《瑜珈菩萨戒》讲得比较少,《梵网经》倒是满强调这个观念,来历事练心,所以《梵网经》要求菩萨,不能经常忘失菩提的心念。比如说你看到一只蚊子,要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发菩提心,同生西方、同成佛道。就是说,对每一个众生,你都要想办法让自己释放出对他的善意,不管这个善意对他是不是有实际的效果,重点是菩萨应该在这样的因缘当中,不断的来「修治」自己的「菩提心」,总而言之,菩萨从自我充实,到最后的历事练心,开始付诸行动。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于自作罪深见过故」,这个地方我再说明一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反省观照的心,说实在的,别人怎么劝谏也是没有用的。所以一个人要改过,他自己要没有觉悟的心,要别人帮他改过,几乎是不可能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自己不想改,说实在没有一个人能够让你改过,不可能。所以佛陀在《律》上说:「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你自己不照镜子,谁把镜子拿给你都没有用。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不断的自我反省,因为这是远离过失的方法。这个地方我必须说明,你一定要在历事练心之前,有一段自我充实、培养正念的阶段。如果你还活在妄想当中,就出来历练,这样是满危险的。因为你没有产生自我反省的力量,这样你在创造善业的时候,也在累积过失,到最后可能就功不偿失了。好,我们先讲到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