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九卷
净空法师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63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五十九卷)
 
   请掀开经本第三十三面第二行,我们看主昼神末后的叹德:
 
  【皆于妙法能生信解。恒共精勤严饰宫殿。】
 
  叹德里面文字虽然不多,它告诉我们修行重要的原则,一定是先有信解而后才有行证。清凉大师说得很好,他说「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还生邪见」,这两句话讲得非常之好。所以学佛,信了以后一定要发心深入经藏。「深入经藏」这一句我们也不能够误会,不是叫你去研究读诵《大藏经》,你这么想法就错了。「经藏」两个字,经是经典,藏是含藏的意思,任何一部经典里面都含藏着无尽的义理,所以说「一经通一切经通」。由此可知,深入的意思是叫我们深入一门,而不是给我们说门门都要深入。门门深入是最后的目标,怎样才能门门深入?一门深入了,门门就深入。所以你要想门门深入,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实际上学一门就行,一门通了,无量无边的法门都通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一门通了一切就通?这必须要知道,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从真如自性里面流出来的。
 
  一部经怎样才算是通?一定要通达自性才算是通。也就是说你在这一个法门、一部经里面见性,这部经才算是通。明心见性,禅宗的话;学教,教下叫做大开圆解,大开圆解才算是通了,圆是圆满,一法不漏,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了解、都明白,这才行,在佛法教学你才算毕业。教下没能大开圆解,参禅没有明心见性,不算毕业,不算是成就。可是在净土宗里面就不一样,宗门教下那个标准在净土宗是「理一心不乱」,净宗法门不需要那么高,只要你功夫成片就能带业往生,往生就是成就,这是净宗的成就跟其他宗派成就不相同的地方。所以这是易行道,宗门教下都是难行道,不是易行道。而净宗这易行道的成就又超过那些难行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上讲得很清楚,「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是宗门教下都达不到的。禅宗明心见性,实在讲圆教初住菩萨的地位,教下大开圆解也是圆初住的地位,哪里能够跟八地菩萨相比?净宗下下品往生,这是八地菩萨的境界,所以说是方法容易,成就无比的殊胜。
 
  我们对这个法门先要信,信了以后要解,要常常读经,要常常听经,你有正信、正解,然后才有正行。什么叫正行?发菩提心,一心专念,这是正行;正行而后才有正确的证果,这证真。什么是证果?你现前生活工作就与净宗的理论境界相应,换句话说,你现前就过极乐世界诸上善人的生活,这叫证果。这句话如果还听不懂,我们再说得浅一点,现前我们的生活工作与这些往生经,就是《无量寿经》、《弥陀经》、《观经》,乃至于《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圆通章》,都能相应,这就是证果,证明了,生活当中证明经中的理论境界,是真的不是假的。「信因解净」,这是正确,这是正信,不但正信而且真信。正信是理没有问题了,有理论依据,我相信,叫正信;到真正相信,事上也证明了,在日常生活当中也证明了,这是真信。解,由于你的信心,由于你在生活当中实践,你这个解就解得更深,理解得就更广。这些都是主昼神的意思,十位上首多半都是器世间主,所以都称之为神。这是清凉大师给我们解释的。
 
  我们在这个时代,清凉是唐朝时候人,他那个注解是给唐朝人看的。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对神是另一个看法,所谓神,神奇莫测,他的智慧、他的聪明、他的技巧超过凡人,我们称他作神。这样的解释现在人能接受,现在人听着很欢喜,能够达到教学修证的目标。清凉大师告诉我们,要是依据梵文的经典,除了金刚神之外,其余所有的神众全都是女神。以女神来表法是表慈悲,女子的心比较柔软、比较慈祥。菩萨的心,菩萨就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哪一个行业,菩萨的心都是非常慈悲,待人接物非常和蔼柔软,取这个意思。这样才能够摄受众生,就是赞叹文里面『皆于妙法能生信解』,而且能够『恒共精勤严饰宫殿』。严饰宫殿的意思跟诸位说过,这是表法,就是表慈悲覆育的意思。
 
  经文到这个地方我们回想一下,从第十主稼神一直到这一段第十九主昼神,这里面十位,实在讲这十个团体它代表菩萨十行,利益众生因果的法门。前面讲过十住菩萨,十住是住佛之住,十行菩萨是行佛之行,这十位神众就是代表行佛之行。大经里面给我们讲,十行菩萨,第一尊是欢喜行,在这个地方是以主稼神来代表。主稼,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就是现在所讲的农业专家。如果把意思引申,凡是从事于生产行业都是属于这一类,从事于生产这个行业的。在表法里面代表菩萨六度万行,无尽的法味利益众生、利益自己。如果物产非常丰富,我们衣食住行,甚至包括精神生活都能得到丰足,那怎么不欢喜?如果是配文殊菩萨十波罗蜜来讲,欢喜行是布施波罗蜜,这是修布施波罗蜜。
 
  第二主河神,这是水利专家。我们谈到国家社会的基本建设,现在大家都知道,基本建设里面最重要的是水利。所以主河神、主海神、主水神这三类,与水都有关系。说明水利工程的建设非常重要,绝不亚于交通,公路、铁路、航海、港口,不亚于这些建设。现在再加上能源、发电,这是物质建设的基础。有这些建设,这个社会是不是就能够繁荣兴旺?不见得。单说繁荣兴旺可以达到,但是要想人们的生活美满,那还不行,所以基本建设里面还要加上一个教育的建设。而这个教育是我们大乘佛法的教育,跟中国儒家的教育,伦理的教育,智慧的教育,你才懂得怎样做人,配上物质文明,真正达到生活的美满。否则的话,有这些物质基本建设,后果决定是富而不乐。不但不乐,如果引起一些误会冲突,还导至战争,非常残酷的战争,这是我们不能不了解的。
 
  在主河神里面我们看到「普发迅流」、「普洁泉涧」、「救护众生」,十位上首这三个名号非常重要,这里面的含义是教给我们,利益要与一切众生共享。利益里面大家看得最重的是财富,今天所讲的经济财富,这个要流通。财要布施,不要积蓄,财要与社会大众共享,不要独享,这是普发迅流教给我们。「普洁泉涧」,泉涧是源头、水源,要干净。水源比喻什么?比喻我们的心,比喻我们的念头,心念要清净、要善良,这样才能够救护一切众生,救护众生就是自己真正的幸福。这是第二行菩萨,二行是饶益行,饶是丰饶,益是利益,最丰饶的利益,用主河神来比喻,河水长流。我们中国常常把水比作财也很有道理,财要常常流,那是真正的福报,真实的利益。财如果不流,被一个人夺去,世间灾难就来了,一定要流通,不流通祸害就来了。像水一样,河要是截断叫它不流,那就泛滥,一定要流得很顺畅,这才能利益众生。
 
  第三主海神,我们把他说作现代的航运专家,主管这些运输的。上首德号里面有「出现宝光」,航海带来财富,比喻是出现宝光;「海潮雷音」,海潮比喻守信,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落潮,每天有一定的时候,很守信用。这些都是比喻法性大海,以智慧德能利益一切众生。这是第三无违逆行,守信就不违,利生就不逆,不是利自己,是利益一切众生。
 
  第四主水神,水神也是属于水利专家,跟前面主河神有大小、广狭之分。表法里面有「普兴云幢」,佛家常讲慈云法雨,救护一切众生。水之流非常活泼,它一定是流的,你这个地方障碍了它,它从旁边流过去,所以第四行的菩萨叫无屈挠行,他有这个意思在。用哪一类来表哪一个位次阶位的菩萨,他都排得恰到好处。这三位主河、主海、主水,我们细细去观察,他都是表世出世间一切法一定要流通;换句话说,一定要利益一切众生。
 
  古人明白这个道理,现代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实实在在讲,古时候中国人明白这个道理,外国人不懂这个道理。中国两千年前,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礼记》这本书写成决定在汉朝之前,一般学者们认为,它是春秋战国到汉朝这一段期间当中完成的,它不是一个人写的,很多人写的。《礼运大同篇》许多人都念过,中国在几千年前就是大同的思想,不是功利主义,不是自私自利。现代的中国人把中国的古籍丢掉了,不要了,学外国人的功利主义,学外国人的自私自利,招致我们今天社会动乱,我们生活过得这么痛苦,其来有自,不是没有原因。我们要觉悟、要明了,自己有好的东西应当要保留、要发扬光大。中国的古人念念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他们将他一生的智慧、一生的经验,写成文字、写成书本流传给后世,他并没有自私流传自己的儿孙,他不是,流传给社会大众。而佛经更了不起,佛讲经任何一部经到最后劝勉大家流通,流通的功德无量无边,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在现代,我们看看许多的书本后面,你翻开版权页,不准翻印,有著作权,翻印必究;这就像水一样堵死了,不准它流通。不准流通怎么办?就发大水,就把他自己淹死了,这是贪爱之水。把他淹到哪里去?死了就变饿鬼,入饿鬼道。鬼都是被水淹死的,这个水是贪爱之水,所以不流通,这个过失无量无边。
 
  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就晓得,不仅是书籍,佛法要流通,样样都要流通;流通的意思就是样样与社会大众共享,就是流通的意思。有福不要一个人享,有福大家享,享你福的人愈多,你的福报就愈大。这些事实我们也能够观察得出来,你看这个世间,谁流通布施得最广?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之后,全心全力做布施流通的工作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的时间不长,你看他的福报多大!今天这个世间,人家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名号,见到释迦牟尼佛的形像,恭敬、赞叹、顶礼、膜拜,你说这个福报多大!孔老夫子也做布施流通的工作,心量没有佛那么大,从哪里看到?因为佛每部经都劝大家流通,孔老夫子没有。孔老夫子也备受世人的赞扬尊敬,但是赞叹尊敬的程度比不上释迦牟尼佛。种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这个一定的道理。孔老夫子的后人,他的子孙,传到现在七十多代。在台湾孔德成先生,孔夫子的后代,他走到哪里大家都对他特别礼遇、特别尊敬,为什么?孔老夫子的后代。我听说有一年他到美国去,美国人听说孔老夫子的后代也特别礼遇他。沾祖宗之光,后人世间人对他这么尊敬。释迦牟尼佛没有成家立业,没有子孙传下来,但是有学生,今天听到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社会大众也特别尊敬。
 
  现在出家人在社会上不受人尊敬,这是现代这个时代。前清的时候出家人在社会受人尊敬,比我们现在大大不同。民国年间之后,出家人在社会上地位没落,不能责怪社会大众对我们不尊敬,实实在在说是我们自己所作所为不值得人尊敬,这是事实。为什么不值得人尊敬?我们今天是冒充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不是真的。剃了头,示现出家相,搭这个衣,佛教我们做的没有去做,佛所讲的话没懂、没去做,所以是冒充的佛弟子;社会上看到冒充的佛弟子,没有尊敬的必要。如果你是真佛弟子,自然社会大众就尊敬你,这一定的道理。这都是流通的德相,我们应当要深思、应当要奉行,决定不可以有一点点私心,顾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肯利益社会大众,这就错了,与佛的教诲完全相违背。
 
  第五类主火神,我们把他说作今天从事于能源工作的这些专家,研究开发,都是属于主火神这一类的。上首德号里面,「普光焰藏」、「普集光幢」,意思都很深很广。德号里面有一个「普」,与前面讲流通的德行就相应,普是没有分别、没有界限。光是光明,光焰藏,无限的光明,这是性德的智慧,这一句是表根本智;后面这一句是表后得智,普集光幢,集还要累积,无所不知。在生活当中累积智慧经验,在工作里面累积智慧经验,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也累积智慧经验,这就是普集光幢,所以才能成就自己圆满的智慧。高度的德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第五行的菩萨,无痴乱行。无痴乱就是《弥陀经》里面所说的「一心不乱」。所以用无痴乱行来配主火神,他配得都非常自然、非常恰当,让我们在这里面去体会,菩萨行应当怎样修学。
 
  第六主风神,我们把他看作主持各种运动的专门人才。运动,社会的运动那就太多了,这个地方举几个例子。譬如学术上的,在中国过去有五四运动,这个运动对我们社会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它是一个运动。文化的运动、学术的运动,乃至政治上的运动,都是属于这一类,这一类里面包括的范围就很广。末后我们有一句说,凡是能够变异风俗习尚的,还包括演艺的人员,都是属于这一类。菩萨决定是正面的,决定是善良的,所以第六行的菩萨叫善现行。现是现身说法,佛经里面常讲的随类化身,随机说法。化身叫应化身,应以什么身分度众生,菩萨就示现什么样的身分,善现;应当说什么样的法门,他就说什么样的法门,善说。这才真正做到契机契理,真正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由此可知,法没有定法,相没有一定的相,我们学佛要从这里面去体会。
 
  真正学佛的人学作佛、学作菩萨,菩萨、佛跟凡夫有什么不一样?菩萨、佛,我们说一个最粗俗的话,是为众生活的,不是为自己;凡夫是为自己活着的,或者为家庭活着的,乃至于有抱负的人,我为社会国家活着的。佛菩萨不是的,佛菩萨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现相现身。佛菩萨有没有身?没有身,佛菩萨没有相,没有身、没有相能现一切身相,所现一切身相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佛菩萨教化众生有没有喜怒哀乐?有。喜怒哀乐都是度众生的,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手段,不是为自己。如果为自己,喜怒哀乐就是烦恼,就是造业,就变成业障。诸佛菩萨不造业,给诸位说,善业尚且不造,何况恶业?善恶业统统放下,统统断了,佛不得已给我们说一个名词叫净业。佛菩萨造的业叫净业,实际上「净业」这两个字都多余,他没有染,哪来的净?说这些话都是为了方便众生,随顺众生而说的。
 
  我们要想学菩萨行,你把这几个名称记住。欢喜行、饶益行,我是不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当中,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是不是这样做?欢喜心在佛门里面表法,头一个是弥勒菩萨表欢喜心,我们有没有做到?如果令众生生烦恼,你就修颠倒行,大错特错了!假如这个众生看到我就生烦恼,怎么办?赶紧走,躲避他。他看到欢喜,「这个人怕我,他看我来,他就走了」,他高兴欢喜,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饶益行,一定要令众生得真实利益,菩萨名号就是菩萨行的总纲领,跟我们说了十条。无违逆,绝不违逆性德这就契理,也不违逆人情你就契机,理机双契这才是菩萨行。
 
  对于众生要很清楚、很明白,众生可怜,众生的行为与这十条统统是相背的、相反的。我们今天学佛,我们也是众生,从今天起我们要回头,回头是岸。无屈挠,有善巧方便,能够通过重重的障碍。有智慧、有善巧,懂得累积经验,懂得累积智慧,以善巧方便显示自己的智慧德能,帮助一切众生无痴乱。无痴乱就是有智慧、有方便,还要善于表演。人生如戏,人生如梦,《金刚经》上讲「梦幻泡影」,你要会表演。表演全是利益大众的,表演绝不是给自己欣赏的,绝不是自己娱乐的,表演是娱乐大众,给大众欣赏的,这叫善现行。我们平常过日子是表演,工作是表演,一切时、一切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没有一样不是表演。看我们表演的有有情众生,有情众生里面还包括鬼神,往上面还包括诸佛菩萨也来看我们表演。我们认真表演,诸佛菩萨也帮忙,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表演,诸佛菩萨是最高明的演员,在尽虚空遍法界变幻种种不同的身相,表演给一切众生看,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这是他们表演的目的,我们佛家称这个表演叫弘法利生,这是善现行。
 
  第七是主空神,我们把他看作现代的太空科学家,从事于太空科学研究,与太空科学的事业,都是属于这一类。现代科技向两个极端来发展,大的走向太空,主空神的意思;小的走向极其微小的,他们研究原子、电子、基本粒子,也是主空神。向这个极端,他们发现了,发现宇宙万物的真相,所以现在科学家说确实没有物质存在。怎么发现的?我们以为物质存在,他们眼光里头没有,物质确实不存在。物质现象是什么?他们观察出来,是波动的现象,跟佛法法相唯识里面所讲的很接近。唯识这个名词,唯识法相的学者不承认宇宙之间有物质,他不承认。那宇宙现象是什么?他说唯识,唯是唯独,只有识,相是假的,不是真的。相是所变,识是能变;能变是真的,所变是假的,所以他们尊重唯识。就唯识观点来说,佛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就是唯识。识是分别执着、是妄想,一切法从心想生。不想呢?不想这一切法就没有了。永嘉大师《证道歌》说得好,「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是比什么?妄想。有妄想的时候,明明有六趣,有六道轮回。觉了之后,妄想没有了;妄想没有了,六道轮回也没有了。所以,所有一切物质现象是什么?妄想,这是真的,一点也不假。相宗称为唯识,科学家观察是波动的现象。波动现象,性相两宗都说,相宗尤其说得明白,「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不觉、无明就是波动,从这极其微细的波动,演变成巨大的波动,这样就变现出十法界,十法界的现象这么来的。所以科技的发展,无论是向极大,或者向极小,都是主空,都与空相应。
 
  在上首表法里面,有「净光普照」、「普游深广」,都是显示性德。净要紧,我们念佛,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念佛的秘诀是「净念相继」,菩萨说的这四个字,跟这边讲的「净光普照」意思完全相同。光就是念,普照就是相继,没有中断。我们今天念佛号,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口里念出来,自己耳朵再听进去,这就是净光普照。照什么?照性德,照自心。能照自心,才能照法界,为什么?自心跟法界不二。凡夫之人把自心跟法界说成为二,误会以为二;觉悟的人晓得,自心跟法界是一不是二。特别是在《华严》上,净土经论,古大德的注解也不例外。我们在净土经上跟诸位讲过「华严三昧」,华严三昧的基础是什么?一心。一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一心。所以科学家讲虚空万物,所有一切物质是波动的现象没说错,跟佛讲的一样。这是与空相应。
 
  「普游深广」,普游是比喻,我们的心无处不在,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就跟虚空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的智慧亦复如是,我们的德能也如是,样样都如是,普游是这个意思。哪个地方有感,立刻就应,应是什么?应就是现身,就是表演,就是说法。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示现在六道,示现在十法界,干什么?「为人演说」四个字,他就为这个。演是表演,表演给大家看。大家看了有疑惑、有疑难,为他解答。诸佛菩萨在世间就干这么一桩事,除这一桩事情之外,他什么事都没有。善于表演,演哪一行像哪一行,表演得逼真,表演得到家,表演得尽善尽美,这就称为师范,是社会大众的好榜样。
 
  这里面我们跟诸位提到,「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万法之一,有人曾经问过我,为什么因果不空?因果的相是空的。说因果不空,因果里头有两桩事情不空,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转变,因会变成果,因空了;果又会变成因,果空了。但是它转变不空,相续不空,所以因果不空是说它转变跟相续。我们知道空,就于一切法不执着,有什么好执着的?空的!所以分别执着是错了,不学佛的人不知道这是错误,不知道;学佛的人晓得,这是错误。为什么?一切法不可得,你有分别执着,你就错了;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这六个字在《大般若经》里面重复千百次。佛是加深我们的印象,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的真相,是无所有、不可得。就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是说明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你一定要执着,你怎么会不生烦恼?你怎么会不堕落?谁叫你生烦恼的?那些人叫我生烦恼!那些人叫你死,你为什么不死?你为什么那么听话?佛教给你,你为什么不听?你既然喜欢听外面的,佛菩萨教你,应该要听!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你知道一切法体相都是空寂的,你就不住了。《金刚经》上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不住,不住就是不分别、不执着,这叫不住;你又明了因果转变相续不空,你才会生心,生心自度度他。生心是发心,发菩提心。生心就是发菩提心,发真正觉悟的心,一定要帮助自己成就无上菩提,也就是说恢复自己圆满的性德。我们要在这上努力,帮助自己,自己现在虽然觉悟了,不够!怎样才能叫自己成就圆满?一定要帮助众生。所以大家要晓得,自他是一不是二,自他不二;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成就众生就是成就自己。我们不肯帮人,那怎么行?所以诸佛菩萨现身说法,教化众生,永远没有间断。成了佛之后,倒驾慈航,还是不休息、不疲倦、不厌烦的照样帮助众生。这一点我们要细心体会,要认真的去学习,学佛就在生活当中学,修行就在处事待人接物里面修。离开一切众生,你到哪里修?
 
  修行的原则,就是在一切境界当中修智慧、修定功、修戒定慧。戒,跟一切大众守礼、守法、守规矩,这是戒。定,在一切顺境不生贪爱,你有定力,逆境没有瞋恚,这是定。也就是说,顺境、逆境里面修什么?修不起心、不动念。你离开这个境界,你到哪里修去?慧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迷惑,这是慧。外面顺境、逆境,善人、恶人,不是不清楚,不清楚就是迷惑,糊涂了。清清楚楚是慧,不生好恶是定,对人有礼守法是戒。戒定慧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念念都跟戒定慧相应,行行都跟戒定慧相应,你是修菩萨行,你行菩萨之行,你这才能契入华严境界。所以主空神是第七行的菩萨,无着行。第七行叫无着行,空就无着。
 
  第八主方神。主空跟主方我们都讲得很详细,好象每一段我们都花了四个小时。主方神要是落实在我们现前社会上,主导一方或者是主导一个时代,这样的人物就是主方神这一类。这里面范围很广,我们这里略略举了几个例子。譬如学术,能够主导一方,一个地区,主导一个时代,科学的研究、或者是工业、或者是商业。这个很明显,在过去,在我们中国,农业主导我们国家达数千年之久,现在逐渐演变工商取而代之,这是在转变。其他像外交、军事、文化种种。文化里包含的就更多,与我们生活密切的,提起来诸位都晓得,现在讲流行、潮流,潮流也是主导一方或者是一个时代。饮食、服装,这非常明显的,而且时间并不很长。娱乐里面的歌舞,特别是音乐、歌唱,每个时代不一样,在这个时代很流行的,都属于主方神一类的。五十年前流行的,那个时候主导一方,现在不流行,现在又有一种取而代之。这个我们要知道。
 
  特别我们现在要提倡办弥陀村,弥陀村里面主要的对象是退休的人,配合政府的要求,我们特别收容老年人,跟安养院的性质差不多。跟它不一样的,就是安养院里没有年轻人,我们这里头也收容年轻人。因为我们是弥陀村,只要是念佛,不分男女老少,我们一律都欢迎。可是老人院、安老院,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到那里去慰老,去看那些老人,唱歌、跳舞、表演给他们看。他们也看了,看到的时候也鼓掌,面孔上没有表情。为什么没有表情?你所表演的这一套他不懂,他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为什么鼓掌?好心来看我,鼓一下掌表示感谢你来看我,你表演的看不懂。如果你真的懂得的话,在老人院、安养院里表演要表演什么?唱歌要唱老歌,五十年前歌唱起来,他一听就感动。为什么?他在那个时代生活的,那个时代印象最深,你一唱的时候他动感情,他会怀念过去,那就不一样,你新潮流的歌舞他不懂。所以你要去演戏、表演,最好是平剧、地方戏剧,都是他那个时代流行的,对他就产生兴趣。他看你现在的表演,他摇头,不伦不类,妖魔鬼怪。所以你要懂得,他们是生活在什么一个时代背景,他们想象的是些什么,那样就正确了。所以到那里去唱歌,要唱几首那一个时代的歌,他们会很怀念,引起他们的回忆,这是好事情,对他们真有帮助。
 
  清凉大师在注子里面有几句说得很好,「身智教光,无不引摄」,菩萨之身,身充满智慧。教就是表演,教学的方法极其善巧方便,那就叫放光,全身放光,一切设施也放光,无一不是摄受众生,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比喻里说,「如日周天,相续不绝」,永远没有中断,不疲不厌,这是他的悲愿。像太阳每天晚上下山,第二天它又生起来,这是表示永远不绝的意思、相续的意思,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主方神是第八行位的菩萨,第八行叫难得行,世间人称为希有难得,他善于表演。
 
  第九主夜神,我们也用很长的时间跟诸位介绍,而在《华严经》里面,对于主夜神相当重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里面,除主夜神之外,几乎没有相同的,相同的身分好象是没有。出家人虽然有几位,但是所修的法门不一样。主夜神占了八位,而且地位高,初地菩萨到八地菩萨这八位大菩萨,地上我们称摩诃萨。前面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我们称菩萨,初地以上称摩诃萨,这是大菩萨。从春和女神,这是初地,一直到八地不动地,这八位菩萨都是主夜神,从这里看,佛对于主夜神看得很重。主夜神是什么意思?夜是夜晚,意思是不愿意被人看见,我这个地方讲的是于暗中,以你的智慧、慈心、悲心,导引众生破迷开悟的教育家、慈善家,这一类的都属于主夜神。所以主夜神,一般讲在社会上没有职位、没有地位,也没有职责,但是他真正行善,我们中国人讲积阴德。欢喜作善,时时行善,而不为人知,不愿意别人知道,这一类的人都叫做主夜神。中国古人重视阴德,阴德报得厚。阳德是你做的好事没有人不知道,人人都称赞你,人人都夸奖你,你就报掉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你明白这个道理,好事不要让人知道,坏事希望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这个人骂你一句,那个人骂你一句,报掉了,就报完了。好事没有人知道,这个好,果报在后头,那个报得厚,你将来有大福好享。坏事不能藏,藏起来没有人知道,后来受大苦,会堕恶道。所以坏事人家揭发,来毁谤、侮辱、讽刺,是好事情,都报完了。这是说明,积阴德比什么都重要。这一类的人,德行是以法为乐。这是第九行的菩萨,第九行叫善法行。善,真正的善就是阴德,积功累德、断恶修善而不为人知,好事情。这是真正聪明人,有智慧的人,他才这样干。现在社会上有一些有钱的大慈善家,他布施的钱财如果没有人表扬,他一文都不拔,一毛不拔。他要人家赞叹他,要人家表扬他,他才高兴,才愿意出钱,好名。他修的一点功德全都报掉了,愚痴!没有智慧。主夜神这个意思非常之深,范围非常之广,无论男女老少,无论哪一个行业,你真要懂得有这个善行,暗中去帮助别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见到需要帮助的人,丝毫不犹豫、不怀疑,真正肯做。
 
  末后一位主昼神。昼是白天,大家都看得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光天化日之下。这里面范围也非常的广大,大概就是他有地位、他有职务;有位有职,他有权,又有责任,这一类的社会各个阶层的领导人。领导里面又分很多层次,地位权责有大小之分,在国家最大的是总统,最小的是乡长、里长。大机关里面,小单位里面的主管,他有他的职务,有他的权责,他也管几个他的部属,他也是领导人。凡是这一类的,都属于主昼神的范围。他有地位,有权有责,他应当要做,他不能不做,他跟主夜神不一样。主夜神没有地位,没有权,没有责任,是他尽义务做好事,不为人知。这个是你做好事,大家都看得见,都清楚。做哪些好事?古圣先贤常讲的作君、作亲、作师。你只要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人,你管几个人,被你所管的那几个人,你要用君亲师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这就是第十行的菩萨,叫真实行。我们要懂得,如果你在家庭里面,你是一个家长,你家里面这些人都要听你的,你是一家的领导人,也要做到君亲师。君就是领导人,你要尽到领导的责任。
 
  我过去曾经讲一个专题,说这桩事情,是因为有一个同修来问我,好象他是一个教员,他来告诉我,现在的学生不听话,不好教。连带的父母跟儿女有代沟,儿女不听话;老师教学的时候,学生不听话;再到社会上,工商界的这些老板,员工不听话,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毛病究竟出在哪里?我们想想古人所讲,发现毛病之所在。你统领大众,一定要尽到这三个字的责任,你这三个字只做到一个,另外两个没有做到,怎么不出毛病?儿女为什么不听话?你对他只有亲情,你只做到这个字;你没有好好的带他,带领他是领导,你没有好好的教他,这两桩漏掉,你怎样爱护他也没用处,他未必听你的。儿女为什么不听话?学生为什么不听话?你作老师的人只知道教他,你对他没有亲情,没有这种亲情爱护他,你也没有去领导他。所以你只做到一个师,君、亲两个没做到,学生不听话。老板带员工,员工为什么不听话?老板做到领导,但是对他没有亲情;换句话说,没有真诚的爱心,没有好好的教导,员工不听话。
 
  所以我们要晓得,君亲师是一而三、三而一,一体的三面,三面构成一体,鼎之三柱,缺一个都不行。你要叫学生听话,听从老师的,老师对学生除了教导之外,要有亲情。古时候人常讲「师徒如父子」,老师看学生就跟看自己儿女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个学生感恩戴德,一辈子不会把老师忘记。他有亲情在里面,而且老师领导学生,所以这三个字都做到,师生的关系就不一样了。
 
  在我这一代,经过八年对日本人的战争,生活非常痛苦。我们离开父母,离开家乡流亡,流亡学生。国家好心把我们召集起来办学校,让我们有地方念书。我们没有收入,跟家庭已经断绝,一分钱都没有,国家养我们。国家发给我们粮食,发给我们衣服,发给我们很少的零用钱。抗战期间,国家办了不少这样的学校,专收流亡学生。这里面的老师就要负起家长的责任,所以我念书,老师对于我们有亲情,真的那个时候的老师,这是君亲师三个字都做到。我们对于老师终身感激,对于同学比兄弟还要亲,生死患难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共住,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同学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现在的人想都想不到,给你讲你不能体会,你不会懂得。生死患难的结合,这个情义就深。
 
  老板对待员工也要如此,纵然遇到极大的困难,你的公司不会倒闭,你的职员不会散开,感激老板。这里面就不是利害了,是道义之交。老板能够把员工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年轻的看成自己的儿女一样,这样的关心他,这样的爱护他、教导他、领导他、成就他,他怎么会不感激?你纵然受到很大的,或者财物上、事业上的波折,他们都能帮你挺住。困难的时候,不要薪资也工作,道义。所以今天社会之乱,每个人在自己的位子职分上只做到一个字,那两个疏忽了,问题出在此地。我们遇到问题总要多想想,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如果能够把这个因素消除,一切就正常了。这样才能摄化一切众生,这是真实行。
 
  总起来说,菩萨行里面这十个纲领,每一条里面都含摄其他九条。如果只有一条,其余九条都没有,你这一条不能成立。譬如真实行,真实里头一定有欢喜、饶益、无违逆、无屈挠,一直到善现、无着、难得、善法,你才有真实。说欢喜行的时候,你没有下面这九条,你怎么欢喜?你那个欢喜是假装的,不是真的。所以《华严经》上常常教给我们,「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任何一位(一个位次)都含摄一切位。这是一个小单元,十个位次,初行位、二行位到第十行位,每一个位次都含摄其余九行。《华严经》上所讲,「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有次第,有初、二、三、四,有次第,这叫行布。圆融是一里面包含一切,任何一位都含一切位,这圆融。圆融跟行布是同时的,是不二的,不能够分隔的。异生众里面有三十九众,这三十九众里,杂神这一类到这个地方讲完。下面这是第二,异生众一共有三大类,第二大类就是八部四王众。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返回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一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卷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八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十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十三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十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十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四十九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十七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五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阿姜摩诃布瓦 ACHAAN MAHA BOOWA[栏目:阿姜摩诃布瓦尊者]
 71 西来意?[栏目:没时间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