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六章 圣者之流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17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六章 圣者之流
 
凡圣之隔
  修学佛法,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那就是「不退转」。什么是不退转?不退转是指修学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固而决定的阶段,从此以后,修学与道业只会一路进步,直到完成解脱涅槃,即使在未来生中,也不会再退转,早期的经典,称有这样成就的人为「须陀洹」。「须陀洹」为音译,意思是「预流」,或者「入流」[1],入什么流呢?即是入圣道(八圣道)之流[2]。能够入圣道之流的修学者,我们尊称为「圣者」,经典中也常称呼为「圣弟子」,所以,凡夫与圣人,就从这里(须陀洹)区隔。
四双八辈
  从「须陀洹」到涅槃解脱之间,还可以有「斯陀含」、「阿那含」等两个显著的阶段区分,再往上,就是解脱的圣者「阿罗汉」了。「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四个阶段,经中也合称为「四沙门果」[3],或者「四果」[4],表示了这是四个「果位」,通俗上也有分别将之简称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此外,在进入这四个果位前的预备位置,也受到特别的重视与关注,而给予「向须陀洹」[5](或「趣须陀洹」[6]、「须陀洹向[7]」)、「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的称谓。这八类,合称为「四双八辈(士)」,都是佛法修学有所成就的贤圣者[8]。
圣者的标准
  那么,修学到了怎样的情况,才能被称为「须陀洹」呢?经中对「须陀洹」的典型形容是:已断「身见」、「戒禁取」、「疑」,并且只在天上、人间等善趣,最多七次的往生,于其间便能断尽烦恼,到达正觉解脱[9]。什么是「身见」?这里的「见」,指的是「执见」,是一种看法;观念,身就是指所执着的五蕴身心,所以,「身见」也就是一种执取五蕴身心为「我」,或者是「我所拥有的」想法[10]。什么是「戒禁取」?取是一种强力而错误的执着,即是我们常说执取、抓取,这是「爱」的进一步延伸。戒与禁都是为了想要达成某种目标,而禁止自己从事某些事、某些行为,或者要求自己做某些事、某些行为,所以,「戒禁取」指的就是错误地执取一些与断除烦恼解脱无关的禁戒[11]。什么是「疑」?疑是怀疑,因为不清楚、不明白、不确定,所以会怀疑,对佛、法、僧,四圣谛、八正道、缘起法起疑惑,就是疑。疑是一种遮蔽、覆盖,所以也称为疑盖[12]。「身见」、「戒禁取」、「疑」,经中常合称为「三结」,结就是系缚、打结,与「使」、「缠」一样,同为烦恼的别名[13]。相反的,断三结的「须陀洹」,能见法、知法、得法,经中称之为「得法眼净」,这样的圣者,对法已有了体悟而超越了狐疑,不必再仰仗于他人;对法已有了肯认而无所畏惧;对法已有了体证而「唯见正法,不复见我」[14]。
  其次,「斯陀含果」的标准是「断三结,贪、瞋、痴薄」,薄的意思是还没有断除,但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影响力,造成烦恼。这类的圣者比起「须陀洹」更接近解脱了,经上说,他们最多只会再往生人间一次,就会完成解脱[15](斯陀含的义译即为「一来」)。「阿那含果」的标准是断「身见、戒禁取、疑、贪、瞋」(这五项称为五下分结),只剩下痴 -- 无明;深层的我慢之类的烦恼尚未断尽。这一类的圣者他们不会再来人间了,最多往生天界后,即在天界成就解脱[16](阿那含的义译即为「不还」)。而「阿罗汉果」的标准则是「贪、瞋、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17]。「阿罗汉」义译为「应」、「应供」,意思是值得供养的圣者,经中经常说,他们是自己能确认自己已经不会再有生死轮回的解脱者[18],即使佛陀也可以称为阿罗汉(阿罗汉是佛陀十个称号之一)[19]。
什么种人可以成为圣者?
  从上面所举的圣者标准来看,没有牵涉到年龄、性别、智商、肤色、身分、地位、种族等条件。佛陀时代成就阿罗汉的圣者,「大智慧的如舍利弗,最愚笨的如周梨盘陀伽。年龄极老的如须跋陀罗,一百二十岁;顶年轻的,如七岁沙弥均头。阿难从佛极久,还没有证罗汉;而舍利弗、憍陈如们,不过几天就成了罗汉」[20]。周梨盘陀伽(朱利盘特)连出家应守的戒条内容都记不住,被他哥哥放弃,要他还俗,后来佛陀教他背诵「扫[舍+舍+彗]」二字,也要花好几天才记得住[21],这样的愚钝,最后也证得了阿罗汉果。须跋陀罗是一百二十岁的年老出家外道,赶在佛陀入灭前,突破阻拦强行见佛闻法,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他以这么大的年纪,在佛陀体力最差的时候,听闻八正道而正入涅槃[22]。所以,解脱的圣者是没有男人、女人、小孩、老人、贵族、奴隶、白人、黑人、黄种人等种种限制的,不过,早期经典明确地说,在家佛弟子可以成就阿那含果,但没有说可以(或不可以)证得阿罗汉果,后来不同部派的论师,对此点有不同的看法,并没有定论,然而,如果我们从「阿罗汉」是贪、瞋、痴永尽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解脱者,是应该不会再对家庭有拥有需求的[23]。而成就初果以上的圣者,则不分在家、出家,可以说遍及佛陀的四众弟子[24],尤其是在家优婆塞、优波夷的证果圣者,也同样受到佛弟子的尊崇,后来的论师,将他们尊为广义的「僧」,称为「胜义僧」[25]。胜义僧也为佛、法、僧三宝之一的僧宝,是凡夫佛弟子归依与学习的对象。
三类解脱者
  依早期经典说,佛陀是解脱者,佛陀的弟子,如尊者大迦叶、目揵连、舍利弗、迦旃延、须菩提、优波离、富楼那等阿罗汉,也都是解脱者。此外,传说在佛陀出世之前,人间也有解脱者,称为「辟支佛」,例如,有名叫多迦罗尸弃的辟支佛[26],有名叫无患的辟支佛[27],有名叫善目的辟支佛[28]等。这样,经中所说的解脱者,大致有这三类[29]。那么,这三类解脱者有什么异同呢?首先,就贪、瞋、痴已断,永离烦恼,生死已尽,不再轮回的解脱内涵来说,这三类解脱者是完全一样的,没有所谓优劣的差别[30],他们的差别,只在于解脱的学程不同,以及解脱后教化众生的能力有所差异而已。依经上说,佛陀与辟支佛,他们都是出生在没有佛法流传的时代,是「无师自悟」而证入解脱的,而阿罗汉是佛陀的弟子,他们都依循着佛陀的教导,才证入解脱的,这是阿罗汉与佛陀、辟支佛最明显的差异[31]。而佛陀与辟支佛的差别则是,佛陀有丰富教化众生的方便能力,能教化广大的众生,也愿意积极地广化众生,开创佛法广为流传的格局,就像释迦牟尼佛开创了二千多年来,佛法广传世间的大格局一样。而辟支佛通常在成就解脱后,只是随缘地生活,随缘地教化众生,然后默默地入涅槃,没有像佛陀积极地开创佛法教化众生的格局[32]。
解脱者的情境
  解脱者的境界如何,本来也只有解脱者才能完全体会,不过,如果一般人也能从侧面的、间接的有一些推想认识与胜解,那么,对引发人们向往之情而发心修学,对把握修学目标的方向感,将会有所助益。以下,尝试提出几点解脱者情境的描绘,让我们对解脱者有多一些推想认识的讯息:
  一、自知自证:解脱者,乃至于初果以上的圣者们,当他们成就时,都是自知自证,了然于胸的,不必经由佛陀,或者通过其他个人或多人评鉴检证。例如,佛陀祖国的归属国国王波斯匿,在听说佛陀自己对人宣告说他已经成佛了的传闻后,十分怀疑,因为他认为佛陀比当时的六师外道都年轻,出家的资历也浅,怎么可能成佛了呢?于是就当面向佛陀求证,佛陀即明确地告诉波斯匿王说:「我今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3],佛陀的成佛,就是自知自证的。此外,经中描述佛弟子成就「阿罗汉」时,也都是「自知作证」[34],说自己「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自己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有流转生死的「后有」爱,生(死)已尽,就是解脱了。其他像佛弟子自己能记说得「须陀洹」[35]、得「阿那含」[36]的情形也一样。
  二、不起诸漏,了无牵挂:解脱者断尽一切贪、瞋、痴、我见、我慢,所以能离一切烦恼(漏),离一切忧悲、热恼(炽然),自然也无所求[37],无所牵挂了。所以,忆想佛陀,或者其他解脱者会嫉恶如仇地伸张正义、忧国忧民,那都只是凡夫自身反射的想象罢了。
  三、心不苦患:佛陀的生理状况是不是也超越常人,不会生病,不会受伤?或者生了病、受了伤也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后代的佛弟子,有一部分是持这样理想的观点的。然而,从早期经典的记载来看,却不是这样子的,例如,佛陀的脚曾经受过伤,经中确实有「起身苦痛」的描述,佛陀生理的「身苦痛」和平常人一样,但是在正念、正智下,「堪忍自安」[38],让生理引发的痛苦,就只是生理的痛,不会转移、发展出其他「心苦」,这就和常人大大地不同了。又如佛陀在晚年时,经常有背痛的疾病,无法久坐为佛弟子说法,所以经常由大目揵连、舍利弗代转*轮[39]。佛陀年纪大了,生理的机能也和大家一样,渐渐地衰退了,佛陀就曾经形容自己的身体像老爷车一样,要以禅定勤加维修,才可以勉强而行[40],最后也还因病去逝。在生理上,解脱者和平常人一样,也难免有生理上的苦,不过,解脱者能做到「身苦(身受)而心不苦(心受)」[41],「心不苦」就充分地表现了解脱者的特殊情境。
  四、清凉、清净、真实:印度的天气偏热,所以印度人以清凉为舒适,解脱者内心远离热恼、炽然,所以借用清凉来形容其心境。吵杂的环境,是禅修者所不喜欢的,所以用清净来形容解脱者的远离烦恼。虚幻不实在,是人们所不喜欢的,解脱者对生命流转的苦、集、灭、道已经完全亲身实证,所以也用真实来形容解脱者。清凉、清净、真实,是早期经典对解脱者情境的一种描述[42]。
  五、无所怖畏:见法、知法、得法,有「法眼净」之称的初果圣者,从体悟法就有「心得无畏」的勇猛,更何况是佛陀以及解脱的圣者。经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有一个下雨打雷的夜晚,佛陀在摩鸠罗山经行,因为天帝释也跟随在佛陀后面经行,佛陀为了让天帝释多做些经行,所以拉长经行时间。童心未泯的侍者尊者那伽波罗,由于久侍不耐,但又碍于自己是侍者的身分,得遵守佛陀没休息侍者不能先离开休息的惯例,于是,为了自己能早些休息,竟然异想天开,扮鬼吓佛陀,想要让佛陀因此而早些休息。结果,受到佛陀的斥责,佛陀说「如来、应、等正觉久离恐怖」[43],哪还会受到惊吓呢!
  六、八风不动:八风,指的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44]等八种能吹动烦恼的风。解脱者烦恼永尽,所以说八风不能撼动。[45]
  七、出污泥而不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世间充满着烦恼杂染,圣洁的解脱者,生活在这杂染污浊的世间,但却不为烦恼所污染,就像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一样[46]。
 
注解 
[1]「须陀洹,是梵语,译义为『预流』或『入流』。修行到此,契入了法性流,也就参预了圣者的流类。」《成佛之道》第二三八页,印顺法师着。
 「预流(梵srota -a^panna ,巴 sota^panna ),音译为须陀洹。」《佛光大辞典》第一六八三页。 
[2]「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所谓流者,何等为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杂阿含第八四三经》 
[3]「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杂阿含第一一二八经》 
[4]「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四念处多修习,当得四果、四种福利。云何为四?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杂阿含第六一八经》 
[5]「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杂阿含第五五0经》 
[6]「彼众实有阿罗诃、趣阿罗诃,有阿那含、趣阿那含,有斯陀含、趣斯陀含,有须陀洹、趣须陀洹,是谓四双八辈。」《中阿含第一二八经》 
[7]「复有八法,谓八人: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向、阿罗汉。」《长阿含第八经》 
[8]「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四双八辈是谓如来贤圣之众。」《长阿含第二经》
 「圣众者,所谓四双八辈」《增一阿含三品第三经》 
[9]「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杂阿含第六一经》 
[10]「云何有身见?谓于五取蕴起我、我所想,由此生忍,乐慧观见,名有身见。」《法蕴足论》(大正二六‧四九七上) 
[11]「复次,有起戒取;或起禁取;或起戒禁取。谓:此戒、此禁、此戒禁能清净,能解脱,能出离,能超苦乐,至超苦乐处,皆是戒禁取。现所起缠,彼从此缠复起余缠,增上转增上;猛利转猛利;圆满转圆满。前所起缠,说名为爱,后所起缠,转名为取,是名爱缘取。」《法蕴足论》(大正二六‧五一二上) 
[12]「云何疑盖?谓于佛、法、僧,及苦、集、灭、道生起疑惑,二分二路,犹豫疑箭,不决定、不究竟、不审决,非已一趣,非当一趣,非现一趣,总说为疑。如是疑性,覆心、敝心,乃至裹心、盖心,故名为盖。盖即是疑,故名疑盖。」《法蕴足论》(大正二六‧四八三上) 
[13]「如是,比丘精勤修习,随顺成就,一切结缚、使、烦恼、缠,渐得解脱。」《杂阿含第二六三经》 
[14]「尊者阿难说是法时,阐陀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尔时,阐陀比丘见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按:断疑),不由于他,于大师教法得无所畏。恭敬合掌白尊者阿难言:正应如是,如是智慧梵行,善知识教授、教诫说法(按:意即断戒禁取)。我今从尊者阿难所,闻如是法,于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得,爱尽、离欲、灭尽、涅槃,心乐正住解脱,不复转还(按:不退转);不复见我(按:断身见),唯见正法。」《杂阿含第二六二经》 
[15]「断三结,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来,究竟苦边。」《杂阿含第九六四经》 
[16]「如是,我诸声闻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于彼受生,不还此世。」《杂阿含第一二四八经》 
[17]「何等为阿罗汉果?谓贪、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第七九七经》 
[18]「自知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彼尊者亦自知法,心得解脱,成阿罗汉。」《杂阿含第二六四经》 
[19]「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杂阿含第三四九经》 
[20]摘录自《佛法概论》第二五六至二五七页,印顺法师着。 
[21]「尔时,尊者盘特告弟朱利盘特曰:若不能持戒者,还作白衣。是时,朱利盘特闻此语已,便诣只洹精舍门外,立而堕泪。……尔时,世尊手执朱利盘特,诣静室教使就坐。世尊复教,使执扫[舍+舍+彗]:汝诵此字,为字何等?是时,朱利盘诵得扫,复忘[舍+舍+彗],若诵得[舍+舍+彗],复忘扫。尔时,尊者朱利盘诵此扫[舍+舍+彗],乃经数日。」《增一阿含二十品第十二经》 
[22]引自《杂阿含第九七九经》 
[23]「一般说,在家者不能得究竟的阿罗汉。……然北道派Uttara^pathaka以为:在家者也可以成阿罗汉,与出家者平等平等。北道派的见解,是引证经律的。如族姓子耶舍Yas/a,居士郁低迦Uttika,婆罗门青年斯特Setu,都是以在家身而得阿罗汉,可见阿罗汉不限于出家,应有在家阿罗汉。『论事』(铜鍱部论)引述北道派的见解,而加以责难。『论事』以为:在家身是可以得阿罗汉的,但阿罗汉没有在家生活的恋着,所以不可能再过在家的生活。『弥兰王问』依此而有所解说,如「在家得阿罗汉果,不出二途:即日出家,或般涅槃」。这是说,得了阿罗汉果,不可能再过在家的生活,所以不是出家,就是涅槃(死)。这一解说,也是依据事实的。族姓子耶舍,在家身得到阿罗汉,不愿再过在家的生活,当天就从佛出家,这是「即日出家」说,出于律部。外道须跋陀罗Subhadra是佛的最后弟子,听法就得了阿罗汉,知道释尊快要入涅槃,他就先涅槃了,这是般涅槃说,如『游行经』等说。依原始佛教的经、律来说,『弥兰王问』所说,是正确的。北道派与『弥兰王问』,都是根据事实而说。」《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一八五页,印顺法师着。 
[24]「佛告婆蹉:不但一二三,乃至五百优婆塞,乃有众多优婆塞修诸梵行,于此法律断五下分结,得成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乃有众多优婆夷,于此法律断五下分结,于彼化生,得阿那含,不复还生此。……乃有众多优婆塞居家妻子,香华严饰,畜养奴婢,于此法律断三结,贪、恚、痴薄,得斯陀含,一往一来,究竟苦边。……乃有众多优婆夷在于居家,畜养男女,服习五欲,华香严饰,于此法律三结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杂阿含第九六四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彼处有比丘经行,于彼处四沙门果中得一一果者,彼比丘尽其形寿常念彼处。……如是,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一一四经如上说。」《杂阿含第一一三0经》 
[25]「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不得受一切出家别解脱戒,一切羯磨布萨、自恣,悉皆遮遣,而有圣法,得圣果故,胜义僧摄。是名胜义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大正一三‧七四九下) 
[26]「佛告波斯匿王:彼摩诃男过去世时,遇多迦罗尸弃辟支佛……」《杂阿含第一二三三经》 
[27]「于是,尊者阿那律陀告诸比丘:……我忆昔时在此波罗[木+奈]国为贫穷人……是时,有一辟支佛,名曰无患依此波罗[木+奈]往……」《中阿含第六六经》 
[28]「昔者,过去久远世时,有辟支佛,名善目。」《增一阿含三八品第九经》 
[29]「如净众生,如是,未度彼岸者令度,得阿罗汉;得辟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如上说。」《杂阿含第六三五经》
 「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罗汉比丘诸漏已尽,离诸重担,所作已作,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归尽,舍身涅槃。若复缘觉,善调、善寂,尽此身命,终归涅槃。诸佛世尊,十力具足、四无所畏、胜师子吼,终亦舍身取般涅槃。」《杂阿含第一二二七经》 
[30]「尊者阿难言答曰:目揵连!若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解脱及慧解脱、阿罗诃解脱,此三解脱,无有差别,亦无胜如。」《中阿含第一四五经》 
[31]「佛告比丘:…如来、应、等正觉,未曾闻法能自觉法,通达无上菩提,于未来世开觉声闻而为说法.……复能成就诸声闻,教授教诫;如是说正顺欣乐善法,是名如来、罗汉差别。」《杂阿含第七五经》
 「……世尊告曰:有辟支佛无师自悟,去诸结使,更不受胎……」《增一阿含二六品第九经》 
[32]「当观此五盛阴时,诸可集法尽是灭法,观此法已,然后成辟支佛道。是时,喜益辟支佛已成道果,便说此偈:我忆地狱苦,畜生五道中,舍之今学道,独逝而无忧。」《增一阿含三八品第七经》
 「尔时,观此五阴身已,所谓集法皆是尽法,即于座上得辟支佛。……是时,辟支佛说此偈已,飞在虚空而去,在一山中,独在树下,于无余涅槃界而般涅槃。」《增一阿含五一品第三经》 
[33]「世尊!我闻世尊自记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人传者,得非虚妄过长说耶?……佛告大王(按:波斯匿王):……我今实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杂阿含第一二二六经》 
[34]「……乃至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成阿罗汉,心善解脱。」《杂阿含第二00经》又,其他尚有二十一经也有相同的经文。 
[35]「尊者阿难言:善哉长者,汝自记说是须陀洹果。」《杂阿含第一0三一经》 
[36]「尊者摩诃迦旃延语长者言:善哉长者,能自记说得阿那含。」《杂阿含第五五四经》 
[37]「一切诸忧恼,炽然永已断,是则到彼岸,涅槃无所求。」《杂阿含第一三一一经》 
[38]「尔时、世尊金槍刺足,未经几时,起身苦痛;能得舍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无退减想。」 《杂阿含第一二八九经》 
[39]「尔时,世尊知释氏去已,告大目揵连:汝当为诸比丘说法,我今背疾,当自消息。」《杂阿含第一一七六经》
 「彼时,世尊告曰:舍利子!汝为诸比丘说法如法,我患背痛,今欲小息。」《中阿含第八八经》 
[40]「佛告阿难……吾已老矣,年粗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长阿含第二经》 
[41]「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杂阿含第四七0经》 
[42]「我说彼识不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所至趣,唯见法,欲入涅槃、寂灭、清凉、清净、真实。」《杂阿含第三九经》 
[43]「时,世尊告那伽波罗比丘:汝那伽波罗愚痴人,以摩鸠罗鬼神像恐怖佛耶?不能动如来、应、等正觉一毛发也,如来、应、等正觉久离恐怖。」《杂阿含第一三二0经》 
[44]「有世八法,随世回转。云何为八?一者利,二者衰,三者毁,四者誉,五者称,六者讥,七者苦,八者乐。」《增一阿含四三品第八经》 
[45]「如来出现世间,又于世界成佛道,然不着世间八法,犹与周旋,犹如淤泥出生莲华,极为鲜洁,不着尘水,诸天所爱敬,见者心欢。」《增一阿含四三品第九经》 
[46]「犹如青莲花,红、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出水上,不着水。如是,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着世间法。」《中阿含第九二经》,《杂阿含第一0一经》
 
 

{返回 庄春江居士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七章 大乘菩萨行 第一节 菩萨行与大乘佛教的开展
下一篇: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学佛的基本认识 序 自序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三章 流传人间的佛法 第一节 佛陀的初转*轮--四圣..
 《中阿含》《说处经》
 如来藏之研究 第八章 如来藏佛性之抉择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生活中的佛法 第三节 专注与觉察
 阿含字典(2)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三节 业力的形成与展现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一章 佛法的特质 第二节 缘起法下的三法印与空..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二章 生命之流 第二节 无我下的轮回
 学佛的基本认识 第四章 认识自我 第二节 我们的认识发展过程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