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十七道品讲义:四如意足篇
 
{返回 证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5586

第一、欲如意足

第二、念如意足

第三、进如意足

第四、慧如意足


第一、欲如意足

欲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愿。我们必须发于大愿,希望我们的愿能随心圆满。学佛要发大愿,有此大愿就会产生大力,有愿有力,则愿力能够圆满。如果只具有希望——愿,却光想而不去做,则于事不能如意,事业难以成就;修行,也只是空“想”而已。我们必须去实行道业、推动道业,有修行而无道业,何具镜花水月?有修行一定要有道业,“修”是发愿,“道”是路,只站在原地不断地发愿,却不肯去行走,就永远不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若希望自己的愿能如意,就必须发大心,所谓“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这就称为“欲如意足”。


第二、念如意足

念即心念。我们一定要时时刻刻心存正念,众生的烦恼都从欲念起,所以想去除烦恼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念,心念正确则事事如意。必须存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量心的念,才能圆满如意。


第三、进如意足

进即精进。“千里之路,始于初步”,从凡夫到圣人的境界,距离非常遥远,若是想到达圣人的境域,一定要自起步开始。不过要注意的是,若差之毫厘,就会失之千里。在路上行走时,要认清方向,如果方针稍有偏差,距离目标就越来越远了。

所以,“进如意足”就是希望我们精进的方向能够正确,目标方向若正确无误,则能如我们所愿,到达目的地。设若只在原地打转或迷途误入“迷魂阵”,则目标越来越乱,不知所从。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这份“进如意足”正精进的行动,才能达成愿望。


第四、慧如意足

慧即智慧。我们若能够对佛法有一份正确的认识,那么,要到达修行的目标就很容易了。“足”字是表示以人的双脚去进行、去实行;进一步而言就是福慧双修。福与慧如双足,若只有一只脚则不能前进,一定要两只脚才能够“进步”;所以,修福之时一定要修慧,修慧的同时必定要修福,福慧双修就称为如意足。有福则有众生缘,有众生缘就能具足一切福业;有智慧则能领导众生,所以福与慧两者一定要双修。

 


{返回 证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十七道品讲义:五力篇
下一篇:三十七道品讲义:四正勤篇
 三十七道品讲义:前言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十四难:心行平等
 心灵十境·第九地 善慧地
 调伏人生二十难·序言:解脱五浊破难关
 调伏人生二十难·曲终:调伏人生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九难:有势不临
 净因三要
 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三难:弃命必死
 人间菩萨 合理的生活
 人中之宝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新春祝愿[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5年]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三讲[栏目:久美多杰堪布]
 禅诗一百首·典藏[栏目:禅宗文集]
 观 la 字好帅[栏目:首愚法师]
 何处大自在[栏目:禅林衲子心]
 346.痴绝道冲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法句经讲记(二十四)[栏目:传道法师]
 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栏目:济群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