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七种忏悔心
 
{返回 忏悔业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553
【七种忏悔心】

忏悔的时候,有所谓的七种忏悔心,借由这七种心,一方面对自己产生深刻而强烈的提醒作用,一方面也能唤起利他的慈悲与智慧的空观。

首先是“大惭愧心”,世间上的人,一天到晚关心的是什么?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那就是怎么样追名逐利,改善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眼睛不停地追逐色相,耳根不停地追逐音乐,鼻子不停地追逐香味,舌头不停地追逐美味,身体不停地追逐妙触。人们很少能够去考察生命的内在,只知道随着欲望而忙碌。由于一味地执着外境,结果迷失了自己,这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的“迷己逐物”。因此现代人尽管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中,依然感到空虚、失落、无聊、孤独,这都是因为迷失了自己的缘故。唯有对自己的言行生惭愧心,才能进一步有忏悔的意愿。

其次为“恐怖心”,知道自己所造的罪业深重,知道业果的报应不爽,而生起担心命终堕入恶道的恐怖心,这种怖畏心,能提醒自己随时随地注意身口意三业。佛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所种的业因,是自种因,自受果。而现前身口意三业时时造作的业因,又正是自己未来应受的果报,前因后果,循环不断,也没有丝毫差错,即经中所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在丧失了因果正见的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并没有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导致人心迷失、道德沦丧、社会动荡、家庭破裂。嗔心的放纵,使得世界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暴力枪杀频频发生,人们居无宁日食无安日;贪心的放纵,使得上行下效,人们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不顾一切地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于五欲之中的人们开始饱尝难以尽述的苦难:风雨不调、污染严重、灾难频仍,天下之大已经难以找到一方纯洁的净土;没有了亲情的抚爱和传统美德的熏陶,现代孩子只能任随社会的污流毒蚀幼小的心灵;杀业的泛滥、性欲的放纵,带来了癌症、爱滋病等可怕的绝症,人们的身心健康普遍受到了威胁;吸毒的瘾君子们被毒品摧残得成了人间活生生的饿鬼。有了恐怖心,也就能产生“出离心”,知道生死流转的恐怖与无奈,并能因此对这种流转之苦产生出离心。

但是只知道自己出离是不够,还要能希望众生也远离这种流转之苦,这就是“菩提心”。发起无上菩提心,慈悲对待一切众生,不分亲、疏、厚、薄,也不论对方是否对自己有害或有益,都平等没有差别,这就是“冤亲平等心”。

而我们之所以能从三界火宅中得救度,最要感恩的是佛菩萨的慈悲智慧以及诸大善知识的指引,因此在忏悔业障的同时,也应生起“感恩心”。

最后,则应以佛法的究竟义来看忏悔,知道罪性本空,一切都是因缘而生、颠倒妄执而起,“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空,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一方面仍能积极忏悔罪业,一方面在忏悔之后,放下心中的挂碍,以清净心继续精进修行。

七种忏悔心】 [出慈悲水忏] 。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二恐怖心谓我等既是凡夫。身口意业常与罪相应。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受无量苦。如此实为可惊可恐可怖可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三厌离心谓我等汉观生死之中。虚假不实。如水上泡。速起速灭。往来流转。犹如车轮。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是不净。甚可厌离。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四发菩提心梵语菩提。华言道。谓欲得如来身者。当发菩提心救度众生。于身命财无所吝惜。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五冤亲平等心谓于一切众生无冤无亲。起慈悲心。无彼我相。平等救度。当以此心普为忏悔也。六念报佛恩心谓如来往昔无量劫中。为我等故。修诸苦行。舍头目髓脑等。如此恩德。实难酬报。我等欲报如来恩者。须于此世勇猛精进。不惜身命。广度众生。同入正觉。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七观罪性空心谓我罪性本空。无有实体。但从因缘颠倒而生。当知罪性不在内外。不在中间。本来是空。罪亦何有。若能运此心观。即是真忏悔也。


{返回 忏悔业障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忏悔之研究(道因)
下一篇:业障与忏悔(法增比丘)
 浅谈忏悔业障(明一法师)
 业果之理与忏悔——读《道次第》之下士道有感(曹新春)
 罪从心起将心忏(妙祥法师)
 八种后悔(云居大师开示)
 依于诸佛名号之能现行对治力修持忏罪之理(益西彭措堪布)
 佛教忏悔之浅谈(释华藏)
 忏悔与负责任(圣严法师)
 忏悔(张慈田)
 四力忏悔和忏悔原理简介(日常法师)
 业障与忏悔(法增比丘)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32.为和尚念经施食 Reciting sutras and bestowing food upo..[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掉举的良方 Cures For Restlessness[栏目:宁静的森林水池 A Still Forest Pool]
 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第三‧淫戒[栏目:慧僧法师]
 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中册 共中士道 解脱正道[栏目: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
 佛教教育的社会意义与未来(刘元春)[栏目:佛教与教育]
 安眠[栏目:佛陀之言]
 从正法中获得力量[栏目:葛印卡老师文集]
 修行与性格之较量[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窍决宝藏海 02、甘露滴[栏目:晋美彭措法王]
 精神分裂症是造什么业而成的?要如何消业障?[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