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忆念三宝生善处
 
{返回 信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3

忆念三宝生善处

摩诃男是佛陀的堂弟,在净饭王去世后继承王位,统治迦毗罗卫国。

有一天,摩诃男满怀惊恐不安的心情来到精舍,向佛陀禀告:「佛陀!现在迦毗罗卫国国运昌隆,人民丰衣足食。但是每当我出入宫城时,尽管随从众多,只见狂奔的车马、象群,以及狂走的人们常混行在一起,我深恐会被这些狂乱者碰撞致死,因而忘记了要忆念佛、法、僧三宝,所以时常忧虑着命终时,神识将生于何处,受何种果报?祈请佛陀为我说法。」

佛陀告诉摩诃男:「不必惊慌恐怖,你命终之后不会生于恶趣。譬如一棵大树,随着水势流向大海,即使沿途遭受冲击碰撞而截断枝干,它仍然会顺势流入海中。你也是如此,临命终时,不生恶趣,命终也无恶状,这是因为你已经长久修习念佛、念法、念僧的功德。命终之后,即使肉身在火中焚烧,或在冢间风吹日晒,日久化成尘埃,但心意识久远以来,由于正信、持戒、闻法、智慧所熏,神识便得向上飞升至安乐处,未来将生于善道,受福无量。」

摩诃男听了佛陀的开示,终于放下长久以来不安的心情,满怀欢喜的礼拜而去。

随重、随习、随忆是决定人往生的重要因素,如果时时忆持三宝功德,实践佛陀的教法,则临命终时心不颠倒,意不慌乱,自当往生善处。


{返回 信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如犊不离乳
下一篇:如来六德
 信心的力量
 永恒的生命
 试佛音远近
 不受毒害
 铸像之始
 放下自在
 歌颂真理
 如犊不离乳
 宝桥渡佛陀
 佛陀的毫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戒律之由来及其根本精神之研究[栏目:戒律学研究]
 不起疑,我认为不足信。疑了,然后求证,体证了,然后才能信。但是佛家又讲,不起信,不能得证。疑和信的关..[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古瓦藏舍利[栏目:舍利瑞应篇]
 龙钦巴尊者三十诫[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持准提咒神明钦敬[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光明之旅 第六章 上师相应法 一、内外上师相应法的关联[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事师五十颂释[栏目:戒律辑要]
 无死的金刚心 第22章 遥远的梵歌[栏目:无死的金刚心]
 正确的行脚[栏目:张慈田文集]
 佛教各宗派源流[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